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海洋地理學教學大綱一、說 明適用專業地理科學(師范)先修課程地質學基礎、地球概論、地貌學、氣象學與氣候學、水文學、土壤地理學、生物地理學總 學 時32總 學 分2(一)本課程的目的、要求海洋地理學是高等師范院校地理科學專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程。海洋地理學是自然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地理學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海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一門學科,也是一門地理學與海洋學交叉的邊緣學科,也是地理學的一個相對年輕的分支學科。它的研究內容既有海水的運動規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循環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礎理論,也包括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以及有關海洋軍事活動所迫切需要的應用
2、研究。海洋所具有的統一性與整體性、自然過程的復雜性、人為因素影響的多樣型、研究方法上的綜合性,使海洋科學發展形成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學體系。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主要使學生初步掌握海洋地理學及相鄰學科的一些基礎理論,了解海洋科學發展的一些最新成果,能夠運用基本理論分析政治、經濟、社會、人口、資源和環境等問題。(二)內容選取和實施中注意的問題本門課程的教學力求從地球科學系統整體性角度對待海洋科學體系,而對海洋科學本身,則以其體系為主線,系統闡述海洋科學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主要成果,同時又注意介紹各分支學科及其之間的內在聯系、相互作用、交叉和滲透。(三)教學方法主要通過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授
3、課,輔以課堂討論,并通過輔導答疑,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四)考核方式考查。(五)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教學章節教學內容學時安排備注1緒論22地球系統與海底科學23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層化結構44海水的化學組成和特性35海洋環流46海洋中的波動現象27潮汐28大氣與海洋59海洋生物210海洋中的聲、光傳播及其應用211衛星海洋遙感212中國近海的區域海洋學2二、大 綱 內 容第一章 緒論1. 地球科學2. 海洋科學的發展史3. 中國的海洋科學說明和要求:掌握海洋地理學的基本概念,了解海洋地理學的地位和發展簡史。第二章 地球系統與海底科學1. 地球的基礎知識2. 海與洋3
4、. 海底的地貌形態4. 海底構造與大地構造學說5. 海洋沉積6. 海底礦物資源7. 古海洋學與全球變化研究說明和要求:(1)了解地球的基礎知識、海與洋的劃分、海底的地貌形態、海底構造與大地構造學說、海底礦物資源、古海洋學與全球變化研究。(2) 了解海底沉積與海底礦產形成的關系。(3) 掌握板塊劃分、重要海岸類型及形成機制。第三章 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層化結構1. 海水的主要熱學和力學性質2. 海冰3. 世界大洋的熱量與水量平衡4. 世界大洋溫度、鹽度、密度的分布和水團說明和要求:(1) 重點掌握世界大洋的熱量與水量平衡,世界大洋溫度、鹽度、之間的關系和水團的分布。(2) 難點是海冰冰點高
5、于最大密度溫度的重要物理意義。第四章 海水的化學組成和特性1. 海水的化學組成2. 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系統3. 海氣界面的氣體交換4. 海水中的營養元素5. 海洋的化學資源說明和要求:(1) 掌握海水的化學組成、海水pH值的分布與變化。(2) 了解海氣界面的交換、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系統。(3) 掌握海水中溶解氧、營養鹽的分布與變化。(4) 了解海水中的營養元素。第五章 海洋環流1. 海流的成因及表示方法2. 海流運動方程3. 地轉流4. 風海流5. 世界大洋環流和水團分布說明和要求:(1) 重點掌握地轉流和風海流的基本特征、分類,世界大洋環流。(2) 了解世界大洋的水團分布。第六章 海洋中的波動現
6、象1. 概述2. 小振幅重力波3. 有限振幅波動4. 海洋內波5. 開爾文波與羅斯貝波6. 風浪和涌浪說明和要求:(1) 了解有限振幅波動、海洋內波、開爾文波與羅斯貝波。(2) 理解區分海洋中不同類型的波動現象、區別風浪和涌浪。(3) 掌握小振幅重力波理論。第七章 潮汐1. 潮汐現象2. 與潮汐有關的天文學知識3. 引潮力4. 平衡潮5. 潮汐動力理論6. 風暴潮說明和要求:(1) 了解與潮汐有關的天文學知識。(2) 掌握潮汐要素和重要的時間概念、潮汐類型和引潮力構成。第八章 大氣與海洋1. 地球大氣的平均狀態2. 海洋上的天氣系統3. 海洋大氣相互作用說明和要求:重點掌握海洋上空鋒面、溫帶氣
7、旋、熱帶氣旋、副高等天氣系統的形成、分布和結構。難點是海氣耦合關系。第九章 海洋生物1. 海洋生物的環境分區2. 海洋生物多樣性3. 海洋生物生態類群及生物地理學4. 海洋生態系統5. 海洋環境中的若干生物學問題6. 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說明和要求:(1) 了解海洋生物的環境分區。(2) 了解海洋生物資源的分布、開發利用對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3) 掌握主要的海洋生態系統類型;理解生態系統組成與結構。第十章 海洋中的聲.光傳播及其應用1. 海洋聲學概說2. 聲波的基本理論3. 海洋的聲學特性4. 淺海中聲傳播理論和典型水文條件下的聲場特征。5. 海洋的環境噪聲6. 海洋聲學方法遙感和
8、反演海洋參數7. 海洋的光學性質8. 海洋中的輻射傳遞理論9. 水中能見度10. 海洋激光雷達及其應用11. 水下電視說明和要求:(1) 重點掌握海水的聲學特性.淺海中的聲傳播理論.海水的光學特性。(2) 了解海洋激光雷達.水下電視等先進探測手段。第十一章 衛星海洋遙感1. 引言2. 衛星海表溫度遙感3. 海色衛星遙感4. 微波高度計5. 微波散射計6. 星載合成孔徑雷達說明和要求:(1) 主要介紹幾種目前最先進的衛星海洋遙感手段。(2) 了解常用儀器的工作原理。第十二章 中國近海的區域海洋學1. 自然環境概況2. 海洋水文狀況3. 水團和海洋鋒4. 海洋環流5. 潮汐.潮流和海浪6. 海水化學要素的分布與變化7. 生物特征與海洋資源8. 海洋環境保護說明和要求:(1) 本章是全書的重點章節之一,其中重點掌握中國近海的特有水文現象及其對我國的影響。(2) 在海洋資源.海洋環境保護等方面作適當拓寬。三、教材和主要參考書1 馮士笮等.海洋科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中校園文化發展》課件
- 《會計實務手工操作》課件
- 《招聘的策略》課件
- 鐵路調車工作實訓無線調車燈顯設備課件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44課件
- 鐵路貨物運雜費保價費率相關規定課件
- 《GB 15562.1-1995環境保護圖形標志 排放口(源)》(2025版)深度解析
- 中世紀文化課件
- 股東資金借用合同范例
- 東陽木雕文化課件
- 二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3 可伸縮的橡皮筋》 冀人版
- 分析化學第三章酸堿滴定法課件
- 結核病防治知識培訓試題帶答案
- 心血管疾病醫療質量控制指標(2020年版)
- 培訓(微機保護基礎)課件
- 《生物冶金》課程教學大綱
- DB22-T 5118-2022 建筑工程資料管理標準
- 工程地質測繪ppt版(共61頁)
- 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勘察工程地質測繪PPT
- 機組黑啟動方案
- 平衡計分卡及戰略地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