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代詩歌閱讀分類訓練-懷念歷史類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謁巫山廟薛濤亂猿啼處訪高唐,路入煙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猶是哭襄王。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云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斗畫眉長。【注】唐代著名女詩人,遭受人生打擊后、迫于生計,16歲無奈加入樂籍。這首詩寫于貞元初年,韋皋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早聞薛濤大名,第一次見面,就讓她當場賦詩,題目不限。薛濤略微思索,就寫出了這首詩。高唐:觀名,此即指巫山廟。襄王:楚襄王。楚襄王與神女遇于巫山之陽,神女謂襄王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猿類的
2、叫聲常被詩人用于表達悲傷的情感,詩中“猿啼”開篇就營造了凄涼的氣氛。B宋玉與楚襄王同是楚國人,此處引用二人的典故,更增加了高唐觀的歷史韻味。C神女朝朝夜夜為云為雨,楚襄王最終亡國,詩人對此既有慨嘆又暗含規勸之意。D詩歌用語對仗工整,富有音韻的美感,感情表達直白,“惆悵”一詞表明心跡。2本詩與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的景物描寫都如入畫境,兩位詩人寫法有何不同?請結合詩句加以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哀郢(其二)陸游荊州十月早梅春,徂歲真同下阪輪。天地何心窮壯士,江湖從古著羈臣。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發新。欲吊章華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榛。【注】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陸游借以為題。郢
3、,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章華:章華臺。公元前535年,楚靈王“舉國營之”,修建了一座宏偉宮苑,以豪華富麗夸于諸侯,被譽為當時的“天下第一臺”。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第二句“徂歲”指逝去的時光,“下阪輪”即下坡的車輪。該句抒發的感慨與曹操在短歌行中的感慨是一致的。B頷聯寫古往今來有多少像屈原這樣的忠臣途窮困厄,又有多少節士去國懷鄉,放逐江湖,詩人對此深感痛惜。C詩人“淋漓痛飲”于長亭薄暮之中,“慷慨悲歌”于華發初生之際,既有對前人的痛惜,又顯出自我的曠達。D本詩首尾寫景,中間抒情,情因景而發。以盛衰無常之景、慷慨悲壯之語,抒發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4請從景與情
4、的關系的角度,賞析首聯。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馬嵬(其二)李商隱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是一首詠史詩。唐代詩人,多把詠史與詠懷古跡結合起來,以史為鑒,抒發興亡之感。本詩便是其中的佳作。B唐人詠馬嵬之變的詩很多,在思想傾向上多是把罪責歸于楊貴妃,而為唐玄宗辯護的。本詩自然也不例外。C從章法上看,本詩先說“召魂之舉”的荒唐,再追述馬嵬之變后的凄涼,采用了倒敘的手法。D中間兩聯,六軍、七夕、駐馬、牽牛,隨手所合,自然流利,妙趣橫生,而又不費雕飾
5、,在對偶上頗為后人稱道。6請從對比反襯方面說說本詩的“諷意至深”。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長沙過賈誼宅【注】【唐】劉長卿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注】此詩是詩人第二次遷謫來到長沙的時候所作。7下列對作品的賞析錯誤的一項是()A首聯寫賈誼被貶長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涼,奠定了全詩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調。B頷聯寫詩人步入賈誼故宅所見之景,是圍繞題中的“過”字展開描寫,渲染了寂寥的氛圍,反襯了詩人對賈誼熱烈的景仰。C頸聯寫賈誼當年在湘水憑吊屈原,如今,詩人又來到長沙憑吊賈誼;此乃萬古同悲。D這
6、首懷古詩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際遇、悲愁感興,巧妙地結合到詩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處微露諷世之意,給人以警醒的感覺8結合全詩,分析詩中所蘊含的情感。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項羽陸游八尺將軍千里騅,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盡無施處,路到烏江君自知。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句是寫項羽的人和馬,用“八尺”和“千里”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項羽的威猛形象。B第二句雖然語氣平淡,是具體的敘事,卻寫出了項羽單槍匹馬、勇冠三軍、力大無敵的英雄形象。C第三句寫出了雖然范增盡力為項羽出謀劃策,但是項羽一意孤行,縱使范增再有才能也無處施展。D詩歌運用對比手法,把項羽的英雄形象與他的烏江自刎
7、形成對比,強化了詩人的情感。10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京口懷古唐戴叔倫大江橫萬里,古渡渺千秋。浩浩波聲險,蒼蒼天色愁。三方歸漢鼎,一水限吳州。霸國今何在?清泉長自流。【注釋】三方:指魏、蜀、吳三國。霸國:指歷史上割據江左的國家。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寫詩人站在京口江畔詠古嘆今,浮想聯翩:長江之水奔流萬里,千年的古渡口曾見證了多少往事。B頷聯運用疊字,寫出了作者的所見所感:“浩浩”渲染了水勢的洶涌,“蒼蒼”天色烘托了他內心的愁緒。C第五句敘寫歷史上國家從分裂走向統一的事實:天下曾三國鼎立,但隨著歷史的腳步,最
8、終走向一統。D此詩為懷古詩,通過抒發對歷史上割據勢力興亡的感慨,借古諷今,諷刺大唐王朝統治者的腐化墮落。12賞析尾聯“霸國今何在?清泉長自流”。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赤壁杜庠水軍東下本雄圖,千里長江舳艫。諸葛心中空有漢,曹瞞眼里已無吳。兵銷炬影東風猛,夢斷簫聲夜月孤。過此不堪回首處,荒磯鷗鳥滿煙蕪。【注】杜庠:字公序,號西湖醉老,明朝詩人。曾任知縣,不久罷歸;不得志,放情詩酒。13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曹軍以泰山壓卵之勢順江而下、睥睨一切的氣焰和威勢;“本”字則暗示了其驕兵必敗、“雄圖”終將化為泡影的結局。B頷聯分述諸葛亮和曹操兩個歷史人物:“心
9、中空有漢”是說,漢朝將亡,諸葛亮縱然逞其才智,也是枉費心機;“眼里已無吳”一句寫曹操的狂妄輕敵。C“兵銷炬影東風猛”寫曹軍的失敗,為作者抒發歷史滄桑之情作鋪墊。D“夢斷”“簫聲”“夜月”的意象寫作者聯想到蘇軾泛赤壁的遺事,蘊含著悵惆之情,呈現出豪放雄奇的詩風。14請結合詩句分析尾聯是如何抒情的。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揚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
10、,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指如今十里揚州街道,在春風的吹動下,到處長著青色薺麥,即全然破敗之象。B“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說揚州城在金兵南侵時變得面目全非,就算擅游杜牧來到這里也感到吃驚。C“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化用杜牧的詩句,反襯今日揚州破敗荒涼,含蓄地抒發詞人的感情。D“二十四橋猶在”化用杜牧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昔日的熱鬧景象而今蕩然無存。16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黍離之悲
11、”是什么意思?試舉例分析本詞如何表現這種情感。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后面各題。公安縣懷古杜甫野曠呂蒙營,江深劉備城。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灑落君臣契,飛騰戰伐名。維舟倚前浦,長嘯一含情。注:本詩作于大歷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進犯靈武、邠州,京城震動。杜甫因好友嚴武去世,便離開蜀地到荊楚一帶的公安縣暫住。此二句主要寫了三國時劉備君臣的關系及呂蒙的戰績。17下列對本詩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這是一首五言古體詩。全詩八句四聯,對仗工整,頗顯詩人的詩律功底。B首聯構思精巧,用筆著力表現出“山野”之“曠”,“江水”之“深”。C頷聯中,“催”字將深秋季節里晝短夜長的自然情狀形象生動地展
12、現出來。D整首詩層次清晰明了,首敘古跡形勝,次寫想象之景,后直抒懷古情思。18本詩抒發了詩人哪些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陳宮秦韜玉臨春高閣擬瀛洲,貪寵張妃作勝游。便把江山為己有,豈知臺榭是身仇?金城暗逐歌聲碎,鐵甕潛隨舞勢休。誰識古今堪恨處,井桐吟雨不勝秋!注陳宮:南朝陳后主的宮殿。秦韜玉:晚唐詩人。井:指金陵景陽宮井,隋兵入宮,陳后主與張貴妃、孔貴人逃藏井中,終被發覺,解送長安。1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寫陳后主大興土木,貪圖享樂,將臨春閣等亭臺樓閣修建得如同瀛洲仙境。B陳后主沉湎酒色,只顧著終日與寵妃張麗華等嬉游玩樂,過著聲色犬馬的
13、生活。C頷聯上下句轉折而頓挫,點出驕奢淫逸是導致天下敗亡的根本原因,旨意精警。D“碎”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黃金鑄成的城墻最終隨著陳后主腐朽生活土崩瓦解。20尾聯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登鳳凰臺楊萬里千年百尺鳳凰臺,送盡潮回鳳不回。白鷺北頭江草合,烏衣西面杏花開。龍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來鼓角哀。只有謫仙留句處,春風掌管拂蛛煤。【注】相傳南朝宋文帝年間,有三只鳳凰,飛落在永昌里李樹上,招來各種鳥類隨其比翼飛翔,呈現百鳥朝鳳的景象。為慶賀和紀念此美事,永昌里改名鳳凰里,并在保寧寺的山上筑臺,名鳳凰臺。李白曾游此地,作詩登金陵鳳凰臺。蛛煤:蛛網塵埃。21下
14、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鳳凰臺”照應題目。“潮回”句寫出江水空流,鳳凰不再的凄涼,與李白的“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意境相似。B頷聯顏色、地名、方位、植物等對仗工整,寫出江草萋萋、杏花開放,生機勃勃之景,寫出了作者流連美景的陶醉。C頸聯通過大跨度的時空,指出鳳凰臺地勢雄偉險要,山川永固,王朝更迭,鼓聲哀鳴,戰事不斷,有實有虛。D本詩圍繞“登臨”展開,詠史懷古,感嘆歷史滄桑,人世無常,層次分明,意蘊深長。22有人認為本詩尾聯頗為精妙,請結合具體詩句賞析其精妙之處。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與諸子登峴首孟浩然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
15、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注釋】魚梁:沙洲名,在襄陽鹿門山的沔水中。羊公碑:晉書羊祜傳,羊祜鎮守荊襄時,常到此山置酒言詠。羊祜生前有政績,死后,百姓于峴山建碑立廟。2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詩開篇筆調宏闊,道出了一個平凡的真理和不可逆轉的自然法則。B頷聯語句平實,由實入虛,承古啟今,闡明登臨之事,內涵豐富。C尾聯中的一個“尚”字內蘊豐厚,面對古跡,詩人可謂百感交集。D全詩用典貼切,語淡味濃,體現出了孟浩然詩作古樸清遠的風格。24本詩與杜甫登高都為登臨之作,但思想情感卻有所不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金陵懷古唐許渾玉樹歌殘王氣
16、終,景陽兵合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家,禾黍高低六代宮。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注】玉樹:指陳后主所制樂曲玉樹后庭花。景陽:陳朝官殿名,陳后主宴飲作樂之地。松楸:墳墓上的樹木。石燕:傳說中的一種有靈性的石燕,通風雨則飛,風雨停則復還為石。江豚:傳說每于浪間跳躍,風輒起。25下列對本詩內容和思想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寫玉樹后庭花曲猶未盡,隋軍兵臨城下,突出了陳朝滅亡這一金陵盛衰的轉折點。B頷聯描寫金陵的衰敗景象。南朝的繁榮盛況,已為歷史的陳跡。作者吊今傷古,觸目驚心。C頸聯通過江上風云晴雨的變化,寄寓了作者對歷代王朝的興亡交替及社會滄桑變化的感慨。
17、D詩人尾聯化用李白“山似洛陽多”的詩句,委婉展現了對自己所處時代不同于六朝的欣慰。26詩的尾聯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感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八聲甘州讀諸葛武侯傳王質過隆中。桑柘倚斜陽,禾黍戰悲風。世若無徐庶,更無龐統,沉了英雄。本計東荊西益,觀變取奇功。轉盡青天粟,無路能通。他日雜耕渭上,忽一星飛墮,萬事成空。使一曹三馬,云雨動蛟龍。看璀璨、出師一表,照乾坤、牛斗氣常沖。千年后,錦城相吊,遇草堂翁。注王質(1135-1189年):字景文,號雪山,其先東平(今屬山東)人,南渡后,徙興國(今湖北陽新)。一曹三馬:晉書載曹操夢三馬同食一槽。自魏齊王曹芳,司馬懿與二子司馬師
18、、司馬昭相繼執掌魏國軍政大權,誅殺異已,至昭子司馬炎時,篡魏自立,改國號為“晉”。草堂翁:“安史之亂”爆發后,杜甫曾于公元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避難入蜀,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營構草堂,故以“草堂翁”命名。他游成都武侯廟時,寫下了吊諸葛亮的著名詩篇蜀相,表達對諸葛亮北伐的景仰。27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桑柘倚斜陽,禾黍戰悲風”以描述日暮之時的蕭瑟景象起篇,渲染悲劇氣氛。B“世若無徐庶”三句闡發議論,盛贊了徐庶、龐統對諸葛亮的引薦之功。C“本計東荊西益,觀變取奇功”高度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政治、軍事活動。D“忽一星飛墮”一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用流星墜落喻指諸葛亮之死。
19、28簡要分析詞的下片抒發了詞人哪些情感。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金陵懷古四首(其一)王安石霸主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東府舊基留佛剎,后庭余唱落船窗。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注釋:二江是宋代的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的簡稱,也是建都金陵諸國的主要統轄區域。黍離:見詩經王風。舊說為東周大夫行經西周故都,見宗廟宮室盡為禾黍,因眷懷故國而作。麥秀:見史記宋微子世家。為殷朝舊臣路過故都,因憫傷故國而作。29下列對本詩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首聯將前代創業與后世守業作對比,寫出了在金陵建都的王朝興亡盛衰相繼的歷史現象。B頷聯緊承首聯文字
20、,高屋建瓴地概括了金陵政權盛衰興亡的規律,揭示了其盛衰興亡的原因。C頸聯懷想古今,昔日奢靡的東城府,如今只剩幾間佛寺。秦淮河上,亡國遺曲依舊余唱未休。D尾聯用典發出嗟嘆。殷周舊事,盛衰無常,懷古吊今又有何益?暫且順應天命,將憂思化入酒缸。30本詩頷聯有什么含義?必修下冊背誦篇目中哪句與之蘊含著相近的道理?請舉例簡要說明。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歸沛縣道中晚泊留侯城(節選)劉長卿訪古此城下,子房安在哉。白云去不反,危堞空崔嵬。伊昔楚漢時,頗聞經濟才。功名滿青史,祠廟唯蒼苔。楚水澹相引,沙鷗閑不猜。扣舷從此去,延首仍裴回。【注】留侯城:漢留侯張良的封地。高祖封功臣,張良為避猜忌而辭讓,被封
21、為留侯。列子黃帝載:“海上之人有好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鷗鳥游。鷗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鷗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鷗鳥舞而不下也。”3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前兩句點明詩歌涉及的地點與人物,既照應了題目,又為后面抒情做了鋪墊。B“伊昔楚漢時”四句,表達了作者對當今之世再沒有張良這類人才的傷感之情。C“延首仍裴回”句中“延首”意為“伸長頭頸”,表現了作者離別時的留戀、不舍。D詩中表達技巧多樣,既有從“訪”到“去”的記敘,又借景物與典故來委婉抒懷。32本詩與杜甫的蜀相都是詠史懷古詩,但在思想感情上并不完全相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其異同。閱讀下面一
22、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南鄉子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繞水恣行游,上盡層城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注】這首詞是王安石晚年罷居金陵時所作。33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前兩句盛贊金陵的繁華,“自古”點明作為帝都時間之久,“佳氣”指帝王之氣。B上片末句借用李白詩句,描摹晉代貴族化為荒冢古丘的情形,飽含歷史的滄桑感。C“恣行”即隨意走動,寫出詩人的悠閑自在。“回頭”一語雙關,既實寫也有暗指。D全詞上片以時間為主線,側重詠史懷古;下片以空間為主線,側重寫登高所見所思。34本詞與桂枝香均為金陵懷古之作,請分析兩首詞的懷古
23、之情有何不同。附: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題武關杜牧碧溪留我武關東,一笑懷王跡自窮。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檣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長卷夕陽中。【注釋】詩作于開成四年(839)。當時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大唐王朝危在旦夕。武關:在今陜西省丹鳳縣東南,楚懷王在此為秦伏兵所執,客死秦國。鄭袖:楚
24、懷王的寵姬,善歌舞,她受張儀指使日夜勸說懷王親秦絕齊。圣神:天子英明神武。家四海:統一天下。3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開門見山,點明了題詠地點。詩人被碧溪的秀麗景色所吸引,不由久久駐足停留,瞻眺武關,憑吊歷史。B頷聯通過鄭袖被寵的“嬌嬈”媚態反襯出屈原遭流放的“憔悴”情狀,由此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慨。C頸聯抒發詩人的感喟,眼前高聳的山峰、險扼的山谷歷歷在目,弱肉強食、諸侯爭雄的局面卻都已成空。D全詩縱橫古今,始終緊扣武關這一特定地點展開,將歷史教訓、時勢與山川緊密結合在一起,立意深沉而含蘊。36尾聯“戍旗長卷夕陽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閱
25、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酹江月秋夕興元使院作 胡世將神州沉陸,問誰是、一范一韓人物。北望長安應不見,拋卻關西半壁。塞馬晨嘶,胡笳夕引,贏得頭如雪。三秦往事,只數漢家三杰。試看百二山河,奈君門萬里,六師不發。閫外何人,回首處、鐵騎千群都滅。拜將臺欹,懷賢閣杳,空指沖冠發。闌干拍遍,獨對中天明月。【注】胡世將時任川陜宣撫副使,在興元統兵,積極抗金。而朝廷任用秦檜,力主和議,把淮河至大散關以北土地拱手讓人,此詞為感時所作。一范一韓:指范仲淹、韓琦。二人曾主持陜西邊防,西夏不敢騷擾。拜將臺:指劉邦拜韓信為大將之臺。懷賢閣:是宋代為追懷諸葛亮而建的閣。37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6、)A本詞為傷時懷古之作,詩作追懷了與當地有關的幾個人物,如“一范一韓”以及“漢家三杰”等。B用典是本詞重要的抒情手法,這與辛棄疾的詠史懷古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截然不同。C“三秦”二句中,漢初三杰收復陜西的故事與當今狀況形成對比,也暗含現在仍可收復失地之意。D本詞著眼大局,感情飽滿,飽含對國事的擔憂,全詞激昂慷慨,雖然風格沉郁悲壯,卻蘊含豪情。38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作者在詞中所表達的情感。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列小題。念奴嬌秣陵吊古屈大均蕭條如此,更何須,苦憶江南佳麗。花柳何曾迷六代,只為春光能醉。玉笛風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秦淮波淺,忍含如許清淚。任爾燕子無情,飛歸舊國,又怎忘興替
27、。虎踞龍蟠那得久,莫又蒼蒼王氣。靈谷梅花,蔣山松樹,未識何年歲。石人猶在,問君多少能記?【注】秣陵:今南京。屈大均,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石人,指明皇陵前的石雕人像。3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的開篇“蕭條”二字奠定悲涼的基調,“苦”字強化了作者的感情。B“花柳”句借景抒情,寫秣陵繁華勝景使人迷醉,導致了六朝的滅亡。C玉笛、金笳聲聲,秦淮微波蕩漾,視聽結合,烘托了深沉的興亡之嘆。D燕子飛歸故國,化用前人詩句,賦予燕子新的內涵,拓展了詞的意境。40本詞與桂枝香金陵懷古兩首詞的結尾,在手法運用與情感表達上有何不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小題。金陵懷古戴昺尚聞深巷語烏衣,無
28、復高堂彩鳳儀。棟宇半欹元帝廟,香煙爭奉志公祠。六朝興廢千年夢,獨客登臨萬古悲。莫上鐘山望淮北,西風禾黍更離離。注釋:戴昺:字景明,號東野,南宋詩人,著有東野農歌集五卷。淮北:屬淮南東路宿州。南宋時,淮北地區被金朝占領。禾黍:詩經王風黍離小序言,周大夫行役過故宗廟宮室之地,看見到處長著禾黍,感傷王都顛覆,作黍離詩。41下列對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寫詩人獨自游歷金陵,漫步街上時時能聽見人們談論著往日繁華的烏衣巷,可惜“高堂彩鳳儀”己然不復。B頷聯“半欹”“爭奉”運用擬人的手法,供奉先人的祠堂破敗不堪,而志公祠卻香火甚旺,此一敗一興,更加令詩人感慨。C頸聯從懷古幽思回到現實,將眼前之景
29、與六朝的繁榮進行了對比,批判六朝國家的腐敗,情感含蓄幽深。D這首詩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寫作結構一致,都是按照“臨古地,憶古事,抒已情”的順序結構。42全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合相關詩句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金陵懷古(其一)王安石霸主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東府舊基留佛剎,后庭余唱落船窗。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注霸主:指在金陵開創基業、取得霸權的歷朝開國君主。二江:宋代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的簡稱,是建都金陵諸國的主要統轄區域。東府:指東晉簡文帝的丞相,會稽王司馬道子的府第。麥秀:即麥秀歌,為殷朝舊臣路過故都,因憫傷故國而作。
30、4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運用對比手法,揭示建都金陵的諸國興亡相繼,創業艱辛但難守成的歷史現象,引發懷古之情。B頷聯冷靜分析首聯所提的歷史現象的原因,所表達之意與歐陽修所說的“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極為相似。C頸聯以虛實結合的手法述說南朝舊事,那金陵城東府城如今只剩下幾間佛寺了。如今這十里秦淮,依舊畫舫不斷,但無人再唱后庭花。D尾聯用典,借“黍離”“麥秀”表達昔盛今衰的悲嘆,但作者也認為這千百年來亡國更替是很常見的現象。44本詩與王安石的詞桂枝香金陵懷古雖內容相似,但作者對金陵的感懷略有不同。試分析本詩與桂枝香金陵懷古下闋表達的觀點有何異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
31、列小題。南鄉子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繞水恣行游,上盡層樓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注】帝王州:指金陵。四百年: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都建都金陵,共三百六十七年,四百年是約數。45下列對這首宋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面對六朝“四百年”的興亡歷史,詞人把它看作人生一夢,其中寄托著詞人的興亡之感。B“上盡層樓更上樓”與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現的思想情感很相似。C這首詞以景結情,以“空自流”的長江之水的無情,來襯托詞人內心之有情。D本詞用語宏大,“帝王州”“四百年”“長江”等詞語使本詞具有雄放
32、的風格。46該詞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都對金陵城作了重點描寫。請比較“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與“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在描寫手法上有什么不同。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金陵懷古唐許渾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桂枝香金陵懷古宋王安石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注此詞大
33、約寫于作者再次罷相、出知江寧府之時。謾,同“漫”,徒然。47下列對兩首詩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許詩開篇借玉樹后庭花言隋兵滅陳的史事,直扣“懷古”,筆力集中;王詞以“登臨送目”四字領起,“初”字吟味,“肅”字點醒,筆力遒勁。B許詩結尾發表議論,寫今日金陵只有山川地勢與六朝相似,暗示世事多變;王詞以典作結,責怪之流商女不知亡國之恨,自己亦陷入對興亡榮辱的慨嘆中。C許詩用字精妙,如“拂”字寫出石燕掠雨穿云的輕盈姿態;王詞用典貼切,如“門外樓頭”化用杜牧的“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點出“懷古”之意。D許詩首聯“王氣終”與尾聯“豪華盡”前后相應,渾寫大意,照應標題;王詞上闋為詞人登臨后所
34、見的眼前之景,色彩豐富、動靜相宜,情景交融。48兩處劃線句寫法上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4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詞上闋寫景,下闋懷古,揭露了六朝統治階級的腐朽生活,對其興亡發出意味深長的感嘆。B“彩舟云淡,星河鷺起”兩句寫景極妙:彩舟、星河,色彩對比鮮明;云淡、鷺起,動靜相生
35、。C“至今商女”等句化用杜牧詩句,感嘆以商女為代表的普通人不知亡國恨,對其表現出失望之情。D本詞有描寫,有議論,寄托作者對重大的現實政治問題的看法,有著宋人以散文入詞的特點。50上闋所寫之景壯麗可喜,下闋“寒煙衰草凝綠”則凄涼無限,但兩者并不矛盾,原因有哪些?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禹廟杜甫禹廟空山里,秋風落日斜。荒庭垂桔柚,古屋畫龍蛇。云氣噓青壁,江聲走白沙。早知乘四載,疏鑿控三巴。注:唐王朝自安史之亂后,長期戰亂,給人民帶來了無邊的災難。杜甫在代宗永泰元年出蜀東下,途中參謁了禹廟。桔柚:禹治洪水后,人民安居樂業,東南島夷之民也將豐收的桔柚包好進貢。龍蛇:指壁上所畫大禹驅
36、趕龍蛇治水的故事。四載:傳說中大禹治水時用的四種交通工具。5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長期戰亂使人民苦不堪言,山“空”庭“荒”是當時社會面貌的寫照。B秋風雖勁,落日雖殘,卻更顯禹廟的巍然獨峙、莊嚴肅穆,令人敬慕。C這首詠史懷古詩,旨在歌頌禹公而忘私、嚴明法度、民族至上的精神。D本詩風景形勝、廟貌功德無所不包;語言凝練,章法嚴謹,氣象宏麗。52請結合詩歌簡要賞析本詩寫景部分所運用的主要表現手法。讀文示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題目。送子由使契丹蘇軾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應夢武林春。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37、。【注】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53本詩尾聯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行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A本聯用李揆的典故準確貼切,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聲名卓著,與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遼闊,人才濟濟,豪杰輩出,即使卓越如蘇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從李揆的故事推斷,如果蘇轍承認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蘇軾告誡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E蘇軾與蘇轍
38、兄弟情深,此時更為遠行的弟弟擔心,希望他小心謹慎,平安歸來。54本詩首聯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贈青濰將謝承制蘇軾吾皇有意縛單于,槌破鋼山鑄虎符。驍將新除三十六,精兵共領五千都。周王常德須攘狄,漢帝雄才亦尚儒。君學本兼文武術,功名不必讀孫吳。【注】三十六:漢光武帝有云臺二十八將,皆為智勇志能之士,民間為與三十六天罡相對應,誤為三十六將。五千都:北宋兵制,50人為一隊,兩隊為一都,五千都為50萬人,但這里與三十六將一樣,僅為虛指。5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以“縛單于”“鑄虎符”表現了朝廷抵御外侮的堅定決心。B頷聯“驍”“精”
39、表現了國力強盛,詩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C頸聯將周王、漢帝與當朝皇帝對比,暗含今不如昔的慨嘆之情。D尾聯照應頸聯,是詩人的臨別贈言,情感真摯,直抒胸臆。56這是作者贈給出征武將謝承制的“壯行詩”,但詩中卻沒有預祝凱旋的豪言壯語。請結合后兩聯簡要分析。參考答案:1D2(1)本詩正面描寫,從聽覺、視覺、嗅覺等多感官進行描寫,從聽覺寫“猿啼”,從視覺寫“煙霞”,從嗅覺寫“草木香”,以聲、色、嗅構成了整幅立體畫面;近景與遠景相結合,先描寫“煙霞”“草木”等近景,再遠觀“山色”遠聽“水聲”,構建了畫面的層次感;使用擬人修辭來描述,寫山色不忘宋玉,水聲哭襄王,柳樹與女子的眉毛要爭個短長,使畫面富有情味兒。
40、(2)錢塘湖春行采用俯視和仰視的視角進行描寫,詩人仰視見禽鳥,俯察見花草;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結合,正面描寫錢塘湖的春景,以“行不足”側面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選擇精妙詞語進行描述,以“早”“新”“爭”“啄”表現鶯燕新來的動態;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D.“感情表達直白”錯,詩中多處用典,情感表達含蓄。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的藝術手法的能力。本詩首聯、頷聯、尾聯寫景:首聯,從多感官描寫,屬于近景描寫,有不住的猿聲,有縹緲的煙霧,有醉人的芳香,以聲、色、味來構成了整幅立體畫面;頷聯,“山色”“水聲”描寫的是遠景,“
41、山色”屬于靜景、視覺描寫,“水聲”屬于動景,聽覺描寫,且“忘”“哭”提示此處使用了擬人的修辭;尾聯,“春來空斗畫眉長”采用擬人手法寫景,詩人雖有滿腹才華,但是在這樣一個男權社會,她也不得不正視這一點,而為自己的不幸身世遭遇慨嘆。錢塘湖春行仰觀“早鶯”“新燕”,俯看“亂花”“淺草”,視角有所變化。前三聯正面描寫錢塘湖的春景。最后一聯從自身感受側面描寫。中間兩聯使用了多個生動的詞語描寫錢塘湖的美景。首聯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出一種動感,說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后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蕩漾的
42、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天容。頷聯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筑巢,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誰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并使讀者由此產生豐富的聯想。頸聯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么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這一聯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
43、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中間這兩聯細致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鶯燕新來的動態;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就準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尾聯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只見綠楊蔭里,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臥碧波之中,堤上騎馬游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3C4首聯第一句寫景,描寫了荊州(郢都)十月早梅初開,好似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突出這里天氣晴暖,景色優美的特點。第二句抒情,直接感嘆歲月就像下坡的車輪,
44、飛快地流逝。以樂景襯哀情,強化了詩人對時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感傷情緒,寄寓了胸懷大志、迫切希望報國效命的志士的感慨。【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及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C.“自我的曠達”錯誤。“淋漓痛飲”“慷慨悲歌”直接抒寫詩人與古仁人一樣心懷追求卻報國無門,只能借“痛飲”“悲歌”消解苦痛。而在長亭下、暮色中,面對已生白發的自己,詩人更深感壯志難酬和孤獨悵惘,因而表達的并非曠達之情。故選C。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內容、情感及表達技巧的能力。首聯開篇先寫眼前景,寫古跡的地理環境、景物。“荊州”是地點,是戰國時楚國的都城,又稱“郢都”;“十月”交代了時間。“早梅”“春”猶如特寫鏡頭,詩人
45、抓住初春的典型意象“早梅”,只用一個“春”字,就喚起了讀者對美好春天的無窮遐想:荊州(郢都)十月早梅初開,好似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突出這里天氣晴暖,景色優美的特點。第二句“徂歲”指逝去的時光,“下阪輪”即下坡的車輪。此句說時間過得很快,就像車輪向坡下滾動,這是直接抒情,詩人要表達的是對人生歲月流逝之迅疾的感嘆。首聯上下句樂景襯哀情,強化了詩人對時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感傷情緒,寄寓了胸懷大志、迫切希望報國效命的志士的感慨。5B6反襯:用宮廷中的“雞人報曉籌”反襯馬嵬坡“虎旅傳宵柝”,使昔樂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處境和心境,躍然紙上。對比:1)“此日六軍同駐馬”與“當時七夕笑牽牛”對比,一是情境變異,
46、二是原因揭示。沒有當時的荒淫,哪有此日的離散?2)尾聯,皇帝與普通老百姓對比,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還不如普通老百姓能夠保住自己的妻子。以上,通過反襯和對比,突出了馬嵬之變后唐玄宗處境的悲涼和心境的凄涼,同時,也揭示了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從而批評了唐皇的荒淫誤國,諷意至深。【解析】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B.“本詩自然也不例外”錯。本詩是諷喻批評唐玄宗的。作者諷刺唐玄宗不能保護好自己的妻子,很明確的指出這一生唐玄宗是不可能再見到楊玉環了(楊玉環已死)。表現了作者對唐玄宗不能保護好楊玉環的無奈和無能的嘲諷。故選B。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寫作手法及思想情感的能力。(1)次聯用宮廷中
47、的“雞人報曉籌”反襯馬嵬驛的“虎旅鳴宵柝”,而昔樂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處境和心情已躍然紙上。“虎旅鳴宵柝”的逃難生活很不安適,和“雞人報曉籌”相映襯,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樂。再用“空聞”和“無復”相呼應,表現那希望已幻滅,為尾聯蓄勢。“虎旅鳴宵柝”本來是為了巡邏和警衛,而冠以“空聞”,意義就適得其反。“虎旅”雖“鳴宵柝”,卻不是為了保衛皇帝和貴妃的安全,而是要發動兵變了。正因為如此,才“無復雞人報曉籌”,李、楊再不可能享受安適的宮廷生活了。(2)第三聯“此日六軍同駐馬”與“當時七夕笑牽牛”對比,一是情境變異,二是原因揭示。“此日”指楊妃的死日。“當時”與“此日”對照、補充,不僅其意自明,
48、而且筆致跳脫,蘊含豐富,這叫“逆挽法”。玄宗“當時”七夕與楊妃“密相誓心”,譏笑牽牛、織女一年只能相見一次,而他們兩人則要“世世為夫婦”,永遠不分離,可在遇上“六軍不發”的時候,結果又如何?兩相映襯,楊妃賜死的結局就不難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虛偽、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無遺。同時,“七夕笑牽牛”是對玄宗迷戀女色、荒廢政事的典型概括,用來對照“六軍同駐馬”,就表現出二者的因果關系。沒有“當時”的荒淫,哪有“此日”的離散?而玄宗沉溺聲色之“當時”,又何曾慮及“賜死”寵妃之“此日“!(3)尾聯也包含強烈的對比。一方面是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寵妃,另一方面是作為普通百姓的盧家能保住既“織綺”、又能“
49、采桑”的妻子莫愁。詩人由此發出冷峻的詰問:為什么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還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六句詩,其批判的鋒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通過反襯和對比,突出了馬嵬之變后唐玄宗處境的悲涼和心境的凄涼,同時,也揭示了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從而批評了唐皇的荒淫誤國,諷意至深。7B8表達了詩人對賈誼的同情,對漢文帝的指責,對自身孤獨寂寞處境的感嘆,以及對當今統治者的不滿。【解析】7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B.“反襯”手法錯誤,寒林日斜,不僅是眼前所見,也是賈誼當時的實際處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勢的寫照。故選B。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聯“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
50、客悲”意思是:賈誼被貶長沙,居此雖只三年;千秋萬代,長給楚客留下傷悲。首聯寫賈誼三年謫宦,落得“萬古”留悲,表達了詩人對賈誼的同情。頸聯“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意思是:漢文帝雖是明主,卻皇恩太薄,湘水無情,憑吊屈原豈有人知?頸聯從賈誼的見疏,隱隱聯系到自己。號稱“有道”的漢文帝,對賈誼尚且這樣薄恩,那么,當時昏聵無能的唐代宗,對劉長卿當然更談不上什么恩遇了;劉長卿的一貶再貶,沉淪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此聯不僅表達了對漢文帝的指責,同時也由有對當今統治者的不滿。尾聯“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意思是:寂寞冷落深山里落葉紛紛,可憐你不知因何被貶到此地呢?“君”,既指代賈誼,也指代
51、劉長卿自己;“憐君”,不僅是憐人,更是憐己。“何事到天涯”,可見二人原本不應該放逐到天涯。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無罪的呵,為什么要受到這樣嚴厲的懲罰!這是對強加在他們身上的不合理現實的強烈控訴,表達了作者對賈誼的同情以及對自身孤獨寂寞處境的感嘆。9A10詩的前兩句通過對項羽單槍匹馬、勇冠三軍、力大無敵的英雄形象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項羽的敬仰、敬佩之情。后兩句寫范增再有才能也無處施展,等到項羽敗退烏江,后悔已晚,表達了詩人的惋惜之情及對項羽不知任用賢人的批評。【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A.“對比”錯誤,沒有形成對比。“八尺將軍千里騅”意為項羽身高八尺騎乘千里
52、馬,縱橫馳騁勇冠三軍,“八尺”和“千里”用數據寫出項羽軍事實力的強大,突出項羽的威猛形象。故選A。10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詩歌前兩句對項羽形象的描述寄寓著詩人的敬佩之情;后兩句則語帶批判,并對項羽的匹夫之勇表達了不滿,對其不能任用賢人完成自己的事業而深感惋惜。前兩句是寫項羽的人、馬,雖然語氣平淡,是具體的敘事,但是在句里行間充滿了對項羽的敬仰、敬佩!語句簡單,但是寫出了項羽單槍匹馬、勇冠三軍、力大無敵的英雄形象。后兩句是感嘆之句,范增雖然盡力為項羽出謀劃策但是項羽一意孤行,縱使范增再有才能也無處施展!只有到烏江畔,到時也是悔之晚矣!苦澀自知!這兩句表面是這個意思,其實在感嘆!即
53、使一世英豪,做事也要聽取別人的意見,一意孤行,只能是自吞苦果!表明詩人在敬的同時的感嘆!表達了詩人的惋惜之情及對項羽不知任用賢人的批評。11D12感慨歷史變遷、自然永恒。借 “霸國”抒發興衰感慨,借流水與“清泉”寫自然永恒。使用了設問對比手法,引發讀者思考。設問一問一答,引發人們對歷史興亡的深思。對比手法,自然永恒與朝代更迭作對比,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采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感慨古人古跡蕩然無存是虛寫,眼前的流水是實寫。采用融情于景的手法。以“清泉”作結,讓人回味無窮。【解析】1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D.“腐化墮落”錯,“霸國今何在”,歷史上那些稱霸一方的國家如今在哪里呢?主
54、要是感慨歷史興衰。故選D。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分析詩歌表現手法的能力。“霸國今何在?清泉長自流”,歷史上那些稱霸一方的國家如今在哪里呢?只看到清泉默默地流淌著。借“帝子”與“霸國”抒發興衰感慨,感慨歷史變遷、自然永恒。“霸國今何在?清泉長自流”從修辭角度分析,使用了設問的修辭,引發讀者思考。一問一答,引發人們對歷史興亡的深思。“霸國”是短暫的,“清泉長自流”意味著時間是永恒的,采用了對比手法,把朝代更迭與自然永恒作對比,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霸國今何在”是站在京口,想到了歷史中那些稱霸一方的國家,屬于虛寫,“清泉長自流”是作者在井口親見的水流淌,屬于實寫。實寫眼前的流水,虛寫古人
55、古跡蕩然無存,采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均本詩以“清泉長自流”作結,在提出霸業或建閣的人如今何在的疑問后,以景作結,似答非答,更進一步抒發了人生盛衰無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讓人回味無窮。采用了以景結情的手法。(寫采用融情于景的手法也可以)13D14直抒胸臆。“過此不堪回首處”意思是,這樣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不值得回憶了。詩人傷感于歷史的變遷和現實的荒涼:那些三國時代的英雄都已不在,就連那月夜泛舟,臨風吹蕭,放言宏論的蘇軾和客子,也早已查如黃鶴。借景抒情(以景結情)。末句以景結情,詩人將一腔憂思愁緒寄托給荒磯鷗鳥、哀草寒煙。作者的百般感觸盡在不言中,也給全詩籠上了一層由歷史的滄桑感、宇宙的蒼涼感和人生短暫
56、渺小的感謂相交織而成的凄恰意緒。【解析】13本題綜合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D.“呈現出豪放雄奇的詩風”錯誤,應是“詩境也由粗獷轉為凄清”。故選D。1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以及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尾聯詩人從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使他感興趣的眼前風物上來,“過此不堪回首處,荒磯鷗鳥滿煙蕪”,曾經令人不堪回首的往事隨著時間的流逝都成為過去時,不必回憶也不值得回憶了,眼前荒島上鷗鳥亂飛滿目荒蕪。前句直抒胸臆,不堪回首是傷感于歷史的變遷和現實的荒涼:那些三國時代的英雄人物一世之雄的曹操,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雄姿英發的周郎,“而今安在哉?”就連那月夜泛舟,臨風吹簫、放言宏論的蘇軾和
57、客子,也早已杳如黃鶴。荒涼的赤壁磯而今只有鷗鳥流連棲息,滿目所見皆是衰草連天,寒煙籠罩,面對此景,多情善感的詩人撫今追昔,念往思來,感慨萬端;再加上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坎坷,命運的乖舛,一腔憂思愁緒向誰傾?末句以景結情,作者把百般感慨萬般思緒傾注于眼前的畫面流瀉于筆端,但言有盡意無窮,也給全詩籠上了一層令人凄愴傷感的情緒,由歷史的滄桑感、宇宙的蒼涼感和人生短暫渺小的空虛感相交織。15A16(1)“黍離之悲”意思是指昔盛今衰的悲痛和故國之思。(2)作者運用了今昔對比的反襯手法來表現“黍離之悲”。“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兩句將過去的揚州和現在的揚州作對比,以昔日揚州的繁華反襯今日揚州的荒涼,表達了
58、作者昔盛今衰的悲痛和故國之思。【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和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A.“過春風十里指如今十里揚州街道,在春風的吹動下”錯誤,“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意思是昔日繁華熱鬧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故選A。1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的能力。“黍離”是詩經王風篇名。據說周平王東遷后,周大夫經過西周故都,看見宗廟毀壞,盡為禾黍,彷徨不忍離去,就做了此詩。后以“黍離”表示故國之思。所以“黍離之悲”意思是昔盛今衰的悲痛和故國之思。“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指昔日繁華熱鬧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詞人攝取“盡薺麥青青”這
59、一鏡頭,使人聯想到古代詩人反復詠嘆的“彼黍離離”的詩句,并從“青青”所特有的一種凄艷色彩,增加青山故國之情。過去繁華的揚州如今一片蕭條,今昔對比,寫昔日的繁華正是為了反襯今日之荒涼,借此表達了作者昔盛今衰之悲和亡國之痛。可見,作者運用了今昔對比的反襯手法來表現“黍離之悲”。17C18對古人(呂蒙、劉備)的緬懷、敬仰之情。表達對像“劉、關、張、孔”等君臣和睦關系的向往。自己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無奈傷悲。【解析】17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和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A.“五言古體詩”錯誤,這是對詩歌的體裁分析錯誤,本詩一共八句四聯,每句五個字,應為“五言律詩”,屬于
60、近體詩。B.“用筆著力表現出山野之曠,江水之深”錯誤,從詩中來看,“野曠呂蒙營,江深劉備城”,前一句說營已不在,只有遺址,所以說是“野曠”;后一句說城在江邊,所以說是“江深”,這是寫“古”。作者“用筆著力表現”的不應該是“山野”與“江水”,而應該是“營”與“城”,之所以“野曠”“江深”是因為營已不在,城在江邊。D.“次寫想象之景”錯誤,從詩中來看,這是一首懷古詩,前兩句描述遺跡,三四句描述時景,后述懷古之意,故詩歌中所寫之景應為“眼前實景”。故選C。18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由首聯“呂蒙營”“劉備城”可知,呂蒙曾以此作為營地,劉備又在此筑過堅城,作者寫此既表達了對呂蒙、劉備等古代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產服裝購銷合同協議
- 電力護線用工合同協議
- 電子保理付款服務合同協議
- 瑕疵客戶購車合同協議
- 電腦購置電腦合同協議
- 電動汽車消費合同協議
- 現金合作協議合同協議
- 生產委托運營合同協議
- 生態豬銷售合同協議
- 甜品店租賃合同協議
- 創傷急救知識課件
- 專題13 統計與概率-【好題匯編】五年(2020-2024)高考數學真題分類匯編(含答案解析)
- 國家開放大學本科(非英語專業)學士學位英語統一考試樣題
- GB/T 44273-2024水力發電工程運行管理規范
- DB65-T 4765-2024 農牧區標準化羊場建設規范
- 城軌行車課程設計
- 2024年南京市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 2024羽毛球教案36課時
- A類供應商績效評價表
- 攝影攝像知識競賽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國丹參行業市場發展監測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