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稭SDS完整版_第1頁
常見危化品MSDS完整版_第2頁
常見?;稭SDS完整版_第3頁
常見?;稭SDS完整版_第4頁
常見危化品MSDS完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aterialSafetyDataSheet目錄前言各種數據概念及相關符號說明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相關符號說明致癌物危害等級與分類23佚巰基乙TOC o 1-5 h zDAB27DAPI31TMB35PMSF39丙酮43丙烯酰胺48迭氮鈉54二甲苯59二甲基亞砜64二氧化碳69氟化鈉74高碘酸鈉79高錳酸鉀83過硫酸銨89過氧化氫93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過氧乙酸98環氧氯丙烷105甲叉雙丙烯酰胺110114123甲醇甲醛苦味酸129磷酸134硫化氫138硫酸1

2、44硫酸鎂149硫酸鎳154氯化銨159尿素163檸檬酸167氫氧化鈉176十二烷基硫酸鈉181四甲基乙二胺185190195200205五氧化二磷戊二醛硝酸硝酸銀TOC o 1-5 h z溴酚藍210溴化乙錠214鹽酸218液氮22239.40.41.42.43.44.45.46.47.48.49.50.227乙二胺四乙酸二鈉235乙腈240乙醚246乙酸251異丙醇256正丁醇261重鉻酸鉀266附錄:271乙醇各種數據主要概念及相關符號說明一,LC50與LD50:LC是致死濃度,單位為mg/L或mg/m3。LD是致死劑量,單位為mg/kg體重。LD50經口、經皮半數致死劑量。較為簡單的定

3、義是指引起一群受試對象50%個體死亡所需的劑量。精確的定義指統計學上獲得的,預計引起動物半數死亡的單一劑量。LD50的單位為mg/kg體重,LD50的數值越小,表示毒物的毒性越強;反之,LD50數值越大,毒物的毒性越低。LC50呼吸道吸入半數致死濃度。LC50是指能引起一群受試對象50%個體死亡所需的濃度。如受試物在液體中時,單位為mg/L。LC50也用于表示空氣中化學物的濃度,以mg/m3為表示單位。LD50是半數致死計量,指使實驗動物一次染毒后,在14天內有半數實驗動物死亡所使用的毒物計量。舉例:LD50:535mg/kg(大鼠經口);若干只1KG的大鼠染毒535mg,14天內,一半數量死

4、亡。LC50:102235mg/m3(大鼠吸入):如果空氣中化學物的濃度達到102235mg/m3,半的大鼠在14天內死亡。二,職業接觸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OELs職業性有害因素的接觸限制量值。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過程中長期反復接觸,對絕大多數接觸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許接觸水平?;瘜W有害因素的職業接觸限值包括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和最高容許濃度三類。三,最高容許濃度(MAC,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是指中國、蘇聯等國家采用的環境中有害物質的容許濃度,經多次有代表性的采樣測定時,不得超過的濃度。環境

5、中有害物質以此濃度經生態系統直接或間接作用于人的一生,不會引起健康損害或精神疾患的發生(包括潛在的或暫時的代償狀態),或者用現代醫學檢查方法,在當代或下一代人不能撿出非適應性生理反應的改變。對車間空氣、地面水、飲用水、食品及土壤中有害物質一般只制訂最高容許濃度,而對大氣中有害物質則制訂了兩種最高容許濃度,即一次最高容許濃度(指任何一次測定結果的最大容許值)和日平均最高容許濃度(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濃度的最大容許值),前者為防止急性有害作用的瞬間接觸容許濃度,后者則為防止慢性毒作用的容許濃度。毒理學中的MAC:在勞動環境中,MAC是指車間內工人工作地點的空氣中某種外源化學物不可超越的濃度。在此濃度下

6、,工人長期從事生產勞動,不致引起任何急性或慢性的職業危害。在生活環境中,MAC是指對大氣、水體、土壤的介質中有毒物質的限量標準。接觸人群中最敏感的個體即刻暴露或終生接觸該水平的外源化學物,不會對其本人或后代產生有害影響。由于接觸的具體條件及人群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種外源化學物,它在生活和生產環境中的MAC也不同。四,閾限值ThresholdLimitValue:閾限值是空氣中一種物質的濃度,其所代表的工作條件是,幾乎所有的的工人長期在這樣的暴露條件下工作時,不會有不良的健康影響。閾限值的類型有若干種:時間加權平均閾限值(TLV-TWA):對時間不確定時的連續暴露的極限值,按每天8小時每周5天來計

7、算;短期暴露水平閾限值(TLV-STEL):空氣中有害物含量的最大濃度。超過此限后,工人允許的最大暴露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最高閾限值(TLV-C):這是由TLV-TWA時間加權平均閾限值轉化而來的,且在任何時間都不應超過的閾限值。此處所列的各項閾限值都是對吸入方式而言,其單位為毫克每立方米(mg/m3/sup)或者1X10(ppm)。皮膚吸收用SK標記。在實用中,TLV與OES沒有差別。需要記住的一點是,所有的職業暴露極限都是對健康的成年工人在一班正常的工作時間及狀態下用正常的速度來工作而言。五,CAS號:是指美國化學文摘社對化學品的唯一登記號。六,閃點FlashPoint:是在規定的試驗條

8、件下,施用某種點火源造成液體汽化而著火的最低溫度。閃燃是液體表面產生足夠的蒸氣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性氣體時,遇火源產生一燃即滅的現象。閃燃的最低溫度稱為閃點。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19872006年版),物質的生產、使用、儲存的火災危險性分為甲、乙、丙、丁、戊共5類,綜合歸納如下:1、甲類閃點V28C的液體。爆炸下限10%的氣體,以及受到水或空氣中水蒸氣的作用,能產生爆炸下限10%氣體的固體物質。常溫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氣中氧化,即能導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質。常溫下受到水或空氣中水蒸汽的作用,能產生可燃氣體并引起燃燒或爆炸的物質。遇酸、受熱、撞擊、摩擦、催化及遇有機物或硫磺等易燃的無機

9、物,極易引起燃燒或爆炸的強氧化劑。受撞擊、摩擦或與氧化劑、有機物接觸時能引起燃燒或爆炸的物質。在密閉設備內操作,溫度等于或超過物質本身自燃點的生產。2、乙類閃點28CY60C的液體。爆炸下限10%的氣體。不屬于甲類的氧化劑。不屬于甲類的化學易燃危險固體。助燃氣體(氧化性氣體)。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狀態的粉塵、纖維,閃點60C的液體霧滴。常溫下與空氣接觸能緩慢氧化,積熱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3、丙類閃點60C的液體。不屬于甲、乙類的可燃固體。4、丁類對非燃燒物質進行加工,并在高熱或熔化狀態下產生強輻射熱、火花或火焰的生產。利用氣體、液體、固體作為燃料,或將氣體、液體進行燃燒作他用的各種生

10、產。常溫下使用或加工非難燃燒物質的生產。儲存的難燃燒物品。5、戊類1)常溫下使用或加工非難燃燒物質的生產。(2)儲存的非燃燒物品。七,爆炸上下限:爆炸下限LowerExplosiveLimited:可燃蒸氣、氣體或粉塵與空氣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發生爆炸的最低濃度(可燃蒸氣、氣體的濃度,按體積比計算);當低于爆炸下限時只能發生燃燒.爆炸上限UpperExplosiveLimited:指可燃蒸氣、氣體或粉塵與空氣所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發生爆炸的最高濃度(可燃蒸氣、氣體的濃度,按體積比計算),超過此濃度就不能發生爆炸。八,RTECS:化學物質毒性數據庫(RTECS,RegistryofToxic

11、EffectsofChemicalSubstances)是一個記錄化學物質毒性資料的數據庫。它的資料均來源于公開的科學文獻,不過并沒有指出那些研究報道是否足夠可靠的。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相關符號說明危險化學品的定義和確定原則定義: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確定原則:危險化學品的品種依據化學品分類和標簽的國家標準,從下列危險和危害特性類別中確定:一常用危險化學品按其主要危險特性分為8類:1.1第1類爆炸品本類化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熱、受壓、撞擊等),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瞬時產生大量的氣體和熱量,使周圍壓力急驟上升,發生爆炸,對

12、周圍環境造成破壞的物品,也包括無整體爆炸危險,但具有燃燒、拋射及較小爆炸危險的物品。1.1項有整體爆炸危險的物質和物品;1.2項有迸射危險,但無整體爆炸危險的物質或物品;1.3項有燃燒危險并兼有局部爆炸危險或局部迸射危險之一或兼有這兩種危險,但無整體爆炸危險的物質和物品;1.4項不呈現重大危險的物質和物品;1.5項有整體爆炸危險的非常不敏感物質;1.6項沒有整體爆炸危險的極端不敏感物品。1.2第2類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本類化學品系指壓縮、液化或加壓溶解的氣體,并應符合下述兩種情況之-fy.一者:a.臨界溫度低于50C,或在50C時,其蒸氣壓力大于294kPa的壓縮或液化氣體;b.溫度在21.1C

13、時,氣體的絕對壓力大于275kPa,或在54.4C時,氣體的絕對壓力大于715kPa的壓縮氣體;或在37.8C時,雷德蒸氣壓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氣體或加壓溶解的氣體。2.1項易燃氣體2.2項非易燃無毒氣體2.3項毒性氣體第3類易燃液體本類化學品系指易燃的液體、液體混合物或含有固體物質的液體,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險特性已列入其它類別的液體。其閉杯試驗閃點等于或低于61C。3.1項低閃點液體3.2項中閃點液體3.3項高閃點液體第4類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易燃固體系指燃點低,對熱、撞擊、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點燃,燃燒迅速,并可能散發出有毒煙霧或有毒氣體的固體,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14、自燃物品系指自燃點低,在空氣中易發生氧化反應,放出熱量,而自行燃燒的物品。遇濕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時,發生劇烈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易燃氣體和熱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燒或爆炸。4.1項易燃固體4.2項易于自燃的物質4.3項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第5類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氧化劑系指處于高氧化態,具有強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熱量的物質。包括含有過氧基的無機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導致可燃物的燃燒,與松軟的粉末狀可燃物能組成爆炸性混合物,對熱、震動或摩擦較敏感。有機過氧化物系指分子組成中含有過氧基的有機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極易分解,對熱、震動或摩擦極為敏感。5.1項氧化性物質5.2項有機

15、過氧化物第6類有毒品本類化學品系指進入肌體后,累積達一定的量,能與體液和器官組織發生生物化學作用或生物物理學作用,擾亂或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統暫時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變,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經口攝取半數致死量:固體LD50W500mg/kg;液體LD50W2000mg/kg;經皮膚接觸24h,半數致死量LD50W1000mg/kg;粉塵、煙霧及蒸氣吸入半數致死量LC50W10mg/L的固體或液體。6.1項毒性物質(有毒氣體分類編號為2.3)6.2項感染性物質第7類放射性物品本類化學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X104Bq/kg的物品。第8類腐蝕品本類化學品系指能灼傷人體組織并

16、對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的固體或液體。與皮膚接觸在4h內出現可見壞死現象,或溫度在55C時,對20號鋼的表面均勻年腐蝕率超過6.25mm/年的固體或液體。對于未列入分類明細表中的危險化學品,可以參照已列出的化學性質相似,危險性相似的物品進行分類。8.1項酸性腐蝕品8.2項堿性腐蝕品8.3項其他腐蝕品第9類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2危險特性以及相關符號說明2.1危險特性根據每種常用危險化學品易發生的危險,綜合歸納為以下多種基本危險特性。對每種危險化學品應選用適當的基本危險特性來表示它們易發生的危險。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與氧化劑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與銅、汞、銀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與還原劑及硫

17、、磷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與乙炔、氫、甲烷等易燃氣體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蒸氣與空氣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強氧化劑會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發生反應,有燃燒危險。與氧化劑會發生強烈反應,遇明火、高熱會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會發生反應,遇明火、高熱易引起燃燒。遇明火極易燃燒爆炸。遇明火、高熱易引起燃燒。遇明火、高熱會引起燃燒爆炸。遇明火、高熱能燃燒。遇高溫劇烈分解,會引起爆炸。遇高熱分解。受熱時分解。受熱、光照會引起燃燒爆炸。受熱、遇酸分解并放出氧氣,有燃燒爆炸危險。受熱后瓶內壓力增大,有爆炸危險。暴熱、遇冷有引起爆炸危險。遇高熱、明火及強氧化劑易引起燃燒。遇水或潮濕空氣會引起燃燒爆炸。遇水或

18、潮濕空氣會引起燃燒。受熱、遇潮氣分解并放出氧,有燃燒爆炸危險。遇潮氣、酸類會分解并放出氧氣,助燃。遇水會分解。遇水爆濺。遇酸會引起燃燒。遇酸發生劇烈反應。遇酸發生分解反應。遇酸或稀酸會引起燃燒爆炸。遇硫酸會引起燃燒爆炸。與發煙硫酸、氯磺酸發生劇烈反應。與硝酸發生劇烈反應或立即燃燒。與鹽酸發生劇烈反應,有燃燒爆炸危險。遇堿發生劇烈反應,有燃燒爆炸危險。遇堿發生反應。與氫氧化鈉發生劇烈反應。與還原劑能發生反應。與還原劑發生劇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與還原劑接觸有燃燒爆炸危險。遇鹵素會引起燃燒爆炸。遇鹵素會引起燃燒。遇胺類化合物會引起燃燒爆炸。遇H發泡劑會引起燃燒。遇金屬粉末增加危險性或有燃燒爆炸危險

19、。見光、受熱或久貯易聚合,有燃燒爆炸危險。遇油脂會引起燃燒爆炸。遇雙氧水會引起燃燒爆炸。與酸類、鹵素、醇類、胺類發生強烈反應,會引起燃燒遇易燃物、有機物會引起燃燒。遇易燃物、有機物會引起爆炸。遇乙醇、乙醚會引起爆炸。遇硫、磷會引起爆炸。遇甘油會引起燃燒或強烈燃燒。撞擊、摩擦、振動有燃燒爆炸危險。在干燥狀態下會引起燃燒爆炸。能使油脂劇烈氧化,甚至燃燒爆炸。在空氣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過氧化物。遇金屬鈉及鉀有爆炸危險。與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發生強烈反應,會引起爆炸。在日光下與易燃氣體混合時會發生燃燒爆炸。遇微量氧易引起燃燒爆炸。與多數氧化物發生強烈反應,易引起燃燒。接觸鋁及其合金能生成自燃性的鋁化合

20、物。接觸空氣能自燃或干燥品久貯變質后能自燃。與氯酸鹽或亞硝酸鈉能組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觸遇水燃燒物品有燃燒危險。與硫、磷等易燃物、有機物、還原劑混合,經摩擦、撞擊有燃燒爆炸危險。受熱分解放出有毒氣體。受高熱或燃燒發生分解放出有毒氣體。受熱分解放出腐蝕性氣體。受熱升華產生劇毒氣體。受熱后容器內壓力增大,泄漏物質可導致中毒。遇明火燃燒時放出有毒氣體。遇明火、高溫時產生劇毒氣體。接觸酸或酸霧產生有毒氣體。接觸酸或酸霧產生劇毒氣體。接觸酸或酸霧產生劇毒、易燃氣體。受熱、遇酸或酸霧產生有毒、易燃氣體,甚至爆炸。受熱、遇酸或酸霧產生有毒、易燃氣體。遇發煙硫酸分解,放出劇毒氣體,在堿和乙醇中加速分解。與水和水

21、蒸氣發生反應,放出有毒的腐蝕性氣體。遇水產生有毒的腐蝕性氣體,有時會引起爆炸。受熱、遇水及水蒸氣能生成有毒、易燃氣體。遇水或水蒸氣會產生劇毒、易燃氣體。遇水、潮濕空氣,酸放出能自燃的劇毒氣體。遇水分解產生有毒氣體。與還原劑發生激烈反應,放出有毒氣體。遇氰化物會產生劇毒氣體。見光分解,放出有毒氣體。遇乙醇發生反應產生有毒的、腐蝕性氣體。對眼、粘膜或皮膚有刺激性,有燒傷危險。對眼、粘膜或皮膚有強烈刺激性,會造成嚴重燒傷。觸及皮膚有強烈刺激作用而造成灼傷。觸及皮膚易經皮膚吸收或誤食、吸入蒸氣、粉塵會引起中毒。有強腐蝕性。有腐蝕性??扇?,有腐蝕性。有催淚性。有麻醉性或其蒸氣有麻醉性。有毒、有窒息性。有

22、刺激性氣味。劇毒。劇毒,可燃。有毒,不燃燒。有毒,遇明火能燃燒。有毒,易燃。有毒或其蒸氣有毒。有特殊的刺激性氣味。有吸濕性或易潮解。極易揮發,露置空氣中立即冒白煙,有燃燒爆炸危險。助燃。有強氧化性。有氧化性。有強還原性。有放射性。易產生或聚集靜電,有燃燒爆炸危險。與氫氧化銨發生強烈反應,有燃燒危險。水解后產生腐蝕性產物。接觸空氣、氧氣、水發生劇烈反應,能引起燃燒,分解時放出有毒氣體。遇氨、硫化氫、鹵素、磷、強堿、遇水燃燒物品等有燃燒爆炸危險。遇過氯酸、氯氣、氧氣、臭氧等易發生燃燒爆炸危險。與鋁、鋅、鉀、氟、氯、迭氮化合物等反應劇烈,有燃燒爆炸危險。碾磨、摩擦或有靜電火花時,能自燃。與空氣、氧、

23、溴強烈反應,會引起爆炸。遇碘、乙炔、四氯化碳易發生爆炸。遇二氧化碳、四氯化碳、二氯甲烷、氯甲烷等會引起爆炸。與氯氣、氧、硫磺、鹽酸反應強烈,有燃燒爆炸危險。與鋁粉發生猛烈反應,有燃燒爆炸危險。與鎂、氟發生強烈反應,有燃燒爆炸危險。與氟、鉀發生強烈反應,有燃燒爆炸危險。與磷、鉀、過氧化鈉發生強烈反應,有燃燒爆炸危險。強烈震動、受熱或遇無機堿類、氧化劑、烴類、胺類、三氯化鋁、六甲基苯等均能引起燃燒爆炸。遇氨水、氟化氫、酸有爆炸危險。遇水分解為鹽酸、亞碲酸和有很強刺激性、腐蝕性、爆炸性的氧氯化物。與酸類、堿類、胺類、二氧化硫、硫脲、金屬鹽類、氧化劑類等猛烈反應,遇光和熱有加速作用,會引起爆炸。遇三硫

24、化二氫有爆炸危險。與過氯酸銀、硫酸甲酯反應強烈,有燃燒爆炸危險。能在二氧化碳及氮氣中燃燒。遇磷、氯會引起燃燒爆炸。遇二氧化鉛發生強烈反應。會緩慢分解放出氧氣,接觸金屬(鋁除外)分解速率亦增加。遇水時對金屬和玻璃有腐蝕性。2.2危險品標志符號說明:標志符號說明標志符號說明標志符號說明E易爆C腐蝕F易燃T有毒T+極毒F+很易燃O氧化劑N危害環境F+極易燃Xn有害Xi刺激2.3危險類別碼符號說明:R1Explosivewhendry.干燥時易爆.R2Riskofexplosionbyshock,friction,fireorothersourceofignition.遇到震動、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

25、物有爆炸危險.R3Extremeriskofexplosionbyshock,friction,fireorothersourcesofignition.遇到震動、摩擦、火焰或者其它引燃物有極端爆炸危險.R4Formsverysensitiveexplosivemetalliccompounds.生成非常敏感的易爆炸金屬化合物.R5Heatingmaycauseanexplosion.加熱會引起爆炸.R6Explosivewithorwithoutcontactwithair.接觸空氣或者未接觸空氣會爆炸.R7Maycausefire.會導致起火.R8Contactwithcombustibl

26、ematerialmaycausefire.遇到易燃物會導致起火.R9Explosivewhenmixedwithcombustiblematerial.與易燃物混合會爆炸.R10Flammable.易燃.R11Highlyflammable.非常易燃.R12Extremelyflammable.極端易燃.R13Extremelyflammableliquefiedgas.極端易燃的液化氣體.R14Reactsviolentlywithwater.遇水會猛烈反應.R15Contactwithwaterliberatesextremelyflammablegases.遇水會釋放出極端易燃的氣體.

27、R16Explosivewhenmixedwithoxidizingsubstances.與氧化物質混合會爆炸.R17Spontaneouslyflammableinair.在空氣中能夠自燃.R18Inuse,mayforminflammable/explosivevapour-airmixture.使用時可能生成易燃易爆的蒸汽-空氣混合物.R19Mayformexplosiveperoxides.可能生成易爆的過氧化物質.R20Harmfulbyinhalation.吸入有害.R21Harmfulincontactwithskin.與皮膚接觸有害.R22Harmfulifswallowed.

28、吞咽有害.R23Toxicbyinhalation.吸入有毒.R24Toxicincontactwithskin.與皮膚接觸有毒.R25Toxic訐swallowed.吞咽有毒.R26Verytoxicbyinhalation.吸入極毒.R27Verytoxicincontactwithskin.與皮膚接觸極毒.R28Verytoxic訐swallowed.吞咽極毒.R29Contactwithwaterliberatestoxicgas.遇水釋放出有毒氣體.R30Canbecomehighlyflammableinuse.使用時可能轉化為高度易燃物質.R31Contactwithacidsl

29、iberatestoxicgas.與酸接觸釋放出有毒氣體.R32Contactwithacidliberatesverytoxicgas.與酸接觸釋放出毒性很高的氣體.R33Dangerofcumulativeeffects.有累積作用的危險.R34Causesburns.會導致灼傷.R35Causessevereburns.會導致嚴重灼傷.R36Irritatingtoeyes.刺激眼睛.R37Irritatingtorespiratorysystem.刺激呼吸道.R38Irritatingtoskin.刺激皮膚.R39Dangerofveryseriousirreversibleeffec

30、ts.有非常嚴重的不可挽回的作用的危險.R40Limitedevidenceofacarcinogeniceffect.有限證據表明其致癌作用.R41Riskofseriousdamagetotheeyes.有嚴重損傷眼睛的危險.R42Maycausesensitizationbyinhalation.吸入會產生過敏反應.R43Maycausesensitizationbyskincontact.皮膚接觸會產生過敏反應.R44Riskofexplosion訐heatedunderconfinement.密封下加熱有爆炸危險.R45Maycausecancer.可能致癌.R46Maycauseh

31、eritablegeneticdamage.可能引起遺傳基因損害.R47Maycausebirthdefects.可能引起生殖缺陷.R48Dangerofseriousdamagetohealthbyprolongedexposure.長期接觸有嚴重損害健康的危險.R49Maycausecancerbyinhalation.吸入會致癌.R50Verytoxictoaquaticorganisms.對水生生物極毒.R51Toxictoaquaticorganisms.對水生生物有毒.R52Harmfultoaquaticorganisms.對水生生物有害.R53Maycauselong-term

32、adverseeffectsintheaquaticenvironment.對水生環境有長期的有害作用.R54Toxictoflora.對植物有毒.R55Toxictofauna.對動物有毒.R56Toxictosoilorganisms.M土壤生物有毒.R57Toxictobees.對蜜蜂有毒.R58Maycauselong-termadverseeffectsintheenvironment.對環境可能導致長期有害的作用.R59Dangeroustotheozonelayer.對臭氧層有危害.R60Mayimpairfertility.可能降低生殖能力.R61Maycauseharmtot

33、heunbornchild.可能對未出生的嬰兒導致傷害.R62Riskofimpairedfertility.有削弱生殖能力的危險.R63Possibleriskofharmtotheunbornchild.可能危害未出生嬰兒.R64Maycauseharmtobreastfedbabies.可能導致傷害脯乳期嬰兒.R65Harmful:maycauselungdamageifswallowed.若吞咽可能傷害肺部器官.R66Repeatedexposuremaycauseskindrynessorcracking.反復接觸可能導致皮膚干燥或皴裂.R67Vapoursmaycausedrows

34、inessanddizziness.蒸汽可能導致嗜睡和昏厥.R68Possibleriskofirreversibleeffects.可能有不可挽回的作用的危險.R20/21Harmfulbyinhalationandincontactwithskin.吸入及與皮膚接觸有害.R20/21/22Harmfulbyinhalation,incontactwithskinandifswallowed.吸入、皮膚接觸和不慎吞咽有害.R20/22Harmfulbyinhalationand訐swallowed.吸入和不慎吞咽有害.R21/22Harmfulincontactwithskinandifsw

35、allowed.皮膚接觸和不慎吞咽有害.R23/24/25Toxicbyinhalation,incontactwithskinand訐swallowed.吸入、皮膚接觸和不慎吞咽有毒.R23/25Toxicbyinhalationand訐swallowed.吸入和不慎吞咽有毒.R26/27/28Verytoxicbyinhalation,incontactwithskinandifswallowed.吸入、皮膚接觸和不慎吞咽極毒.R26/28Verytoxicbyinhalationand訐swallowed吸入和不慎吞咽極毒.R36/37Irritatingtoeyesandrespira

36、torysystem.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R36/37/38Irritatingtoeyes,respiratorysystemandskin.對眼睛、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作用.R36/38Irritatingtoeyesandskin.對眼睛和皮膚有刺激作用.R37/38Irritatingtorespiratorysystemandskin.對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作用.R42/43Maycausesensitizationbyinhalationandskincontact.吸入和皮膚接觸會導致過敏.R48/22Harmful:dangerofseriousdamagetohealthb

37、yprolongedexposureifswallowed.長期接觸或不慎吞咽會嚴重損害健康.R50/53Verytoxictoaquaticorganisms,maycauselong-termadverseeffectsintheaquaticenvironment.對水生生物極毒,可能導致對水生環境的長期不良影響.R51/53Toxictoaquaticorganisms,maycauselong-termadverseeffectsintheaquaticenvironment.對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導致對水生環境的長期不良影響.R52/53Harmfultoaquaticorganis

38、ms,maycauselong-termadverseeffectsintheaquaticenvironment.對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導致對水生環境的長期不良影響.2.4安全代碼說明:Keeplockedup.保持封閉.Keepoutofthereachofchildren.存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Keepinacoolplace.存放在涼爽的地方.Keepawayfromlivingquarters.存放在遠離居住區的地方.Keepcontentsunder.(therefollowsthenameofaliquid).保存在.中(一種液體的名稱).Keepunder.(therefol

39、lowsthenameofaninertgas).保存在.氣氛下(一種惰性氣體的名字).Keepcontainertightlyclosed.保持容器緊密封閉.Keepcontainerdry.保持容器干燥.S9Keepcontainerinawell-ventilatedplace.保持容器在一個有良好通風放的場所.Donotkeepthecontainersealed.不要將容器封死.Keepawayfromfood,drinkandanimalfoodstuffs.遠離食品、飲料和動物飼料.Keepawayfrom.(alistofincompatiblematerialswillfol

40、low).遠離.(列出不相容的物質).Keepawayfromheat.遠離熱源.Keepawayfromsourcesofignition.遠離火源.Keepawayfromcombustiblematerial.遠離可燃物質.Handleandopencontainerwithcare.搬運及打開容器時要當心.Whenusing,donoteatordrink.使用時,不得同時飲食.Whenusingdonotsmoke.使用時不得吸煙.Donotbreathedust.不要吸入粉塵.Donotbreathevapour.不要吸入蒸汽.Avoidcontactwithskin.避免接觸皮膚

41、.Avoidcontactwitheyes.避免接觸眼睛.526Incaseofcontactwitheyes,rinseimmediatelywithplentyofwaterandseekmedicaladvice.萬一接觸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沖洗并送醫診治.Takeoffimmediatelyallcontaminatedclothing.立刻除去所有污染衣物.Aftercontactwithskin,washimmediatelywithplentyofsoap-suds.接觸皮膚之后,立即使用大量皂液洗滌.Donotemptyintodrains.不要將殘余物傾入排水口.Never

42、addwatertothisproduct.千萬不可將水加入此產品.S33Takeprecautionarymeasuresagainststaticdischarges.米取防護措施防止靜電發生.Thismaterialanditscontainermustbedisposedofinasafeway.本物質殘余以及它的容器必須用安全方式處置.Wearsuitableprotectiveclothing.穿戴合適的防護服裝.Wearsuitablegloves使用合適的防護手套.Incaseofinsufficientventilation,wearsuitablerespiratoryeq

43、uipment.在通風不良的場所,佩戴合適的呼吸裝置.Weareye/faceprotection.佩戴眼/面防護裝置.Tocleanthefloorandallobjectscontaminatedbythismaterial,use(therefollowssuitablecleaningmaterial).清理被該物質污染的地面和物體,使用(合適的清潔材料名稱).Incaseoffireand/orexplosiondonotbreathefumes.當發生火災和/或爆炸時,不要吸入煙霧.Duringfumigation/sprayingwearsuitablerespiratoryeq

44、uipment.滅火時佩戴合適的呼吸裝置.543Incaseoffireuse.(therefollowsthetypeoffire-fightingequipmenttobeused.)滅火時使用.(某種合適的滅火裝置名稱).S45Incaseofaccidentorifyoufeelunwell,seekmedicaladviceimmediately(showthelabelwheneverpossible.)出現意外或者感到不適,立刻到醫生那里尋求幫助(最好帶去產品容器標簽).S46Ifswallowed,seekmedicaladviceimmediatelyandshowthisc

45、ontainerorlabel.萬一發生不慎吞咽,立刻尋求醫生的建議(展示產品容器或者標簽).S47Keepattemperaturenotexceeding.保持溫度不要超過.Tobekeptwetwith(therefollowsamaterialname).用保持其濕潤(一種物質的名稱).Keeponlyintheoriginalcontainer.只能保存在原來的容器當中.Donotmixwith.不要與.混合.Useonlyinwellventilatedareas.只能在通風良好的場所使用.Notrecommendedforinterioruseonlargesurfacearea

46、s.不建議在大面積內部空間使用.Avoidexposure-obtainspecialinstructionsbeforeuse.避免暴露使用前先閱讀專門的說明.556Disposeofthismaterialanditscontainerathazardousorspecialwastecollectionpoint.在專門指定的廢物收集點丟棄該殘余物及包裝容器.Useappropriatecontainertoavoid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使用合適容器避免環境被污染.Refertomanufacturer/supplierforinformationonr

47、ecovery/recycling.回收時參考生產商和供應商提供的信息.Thismaterialanditscontainermustbedisposedofashazardouswaste.本物質殘余物和容器必須作為危險廢物處理.561Avoidreleasetotheenvironment.Refertospecialinstructions/safetydatasheets.避免排放到環境中.參考專門的說明/安全數據表.562Ifswallowed,donotinducevomitting;seekmedicaladviceimmediatelyandshowthiscontainero

48、rlabel.如果不慎吞咽,不要催吐;立刻找醫生診治并出示產品容器或標簽.S1/2Keeplockedupandoutofthereachofchildren.保持密封,保存在遠離兒童的地點.S24/25Avoidcontactwithskinandeyes.防止皮膚和眼睛接觸.S36/37Wearsuitableprotectiveclothingandgloves.穿戴合適的防護服和手套.S36/37/39Wearsuitableprotectiveclothing,glovesandeye/faceprotection.穿戴合適的防護服、手套并使用防護眼鏡或者面罩.S37/39Wears

49、uitableglovesandeye/faceprotection.使用合適的手套和防護眼鏡或者面罩.危險化學品毒性分級一,化學物質的急性毒性分級毒性分級大鼠一次經口LD50(mg/kg)6只大鼠吸入4h死亡2-4只的濃度(X10-6)兔涂皮時LD50(mg/kg)對人可能致死量(g/kg)劇毒110515微毒注:摘自化學物質毒性全書二,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依據(GB5044-85)指標1(極度危害)11(高度危害)皿(中度危害)W(輕度危害)急性中毒(LC50&LD50)1吸入(mg/m3)20000經皮(mg/kg)2500經口(mg/kg)50002急性中毒狀況易中毒,后果重可中

50、毒,愈后好偶可中毒尚無急性中毒,但有影響致癌物危害等級與分類一,致癌物危害等級致癌危害等級(CancerHazardRanking),根據人和動物試驗所取得的致癌性證據,結合潛力因素分組數據,可將化學品致癌危害等級分為高、中、低3級。二,致癌物的等級致癌物嚴格地說只是致癌的外部因素。這些外因大致可以分為化學致癌物、物理致癌物、生物致癌物和食物致癌物。對于致癌物的分類依據,雖然各國之間或有些差異,但聯合國轄下的國際癌癥研究所(IARC)的分類表,系目前國際上最重要、也最常被引用的一項分類標準。致癌性是篩選優先污染物的重要依據之一,根據IARC的分類,致癌物共可分為四級(5類):(一)、第一級(G

51、roup1)致癌物:現有88類物質(如前述的馬兜鈴酸、苯、黃曲毒素、放射性物質、石綿、戴奧辛等),對人類為確定致癌物。(二)、第二級A類(Group2A)致癌物:現有64類物質(如前述的氯霉素、甲醛、多氯聯苯、丁二烯、硫酸二甲酯、環氧氯丙烷、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柴油引擎廢氣等),對人類為很可能致癌物,對動物則為確定致癌物。(三)、第二級B類(Group2B)致癌物:現有236類物質(如黃樟素、四氯化碳、電磁波、抗甲狀腺藥物propylthiouracil、二異氰酸甲苯、抗艾滋病藥物zidovudine、汽油引擎廢氣、干洗業等),對人類為有可能致癌物,對動物為很可能也是致癌物。(四)、第

52、三級(Group3)致癌物:現有496類物質(如前述的咲喃唑酮、咖啡因、食用色素等),目前尚無足夠的動物或人體的資料,以供分類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五)、第四級(Group4)致癌物:現有1類物質(己內酰胺,一種化學原料),根據已有的資料,足以認為該物質并非致癌物。三,致癌物的分類致癌物按照對人類和哺乳動物致癌作用的不同,可分為確證致癌物、懷疑致癌物和潛在致癌物。確證致癌物通過動物實驗和人群流行病學調查都已確認具有致癌作用。懷疑致癌物在動物,而且在多種動物,特別是在與人類血緣較近的靈長類動物機體上呈現致癌作用,但在人類僅有個別致癌臨床報告,在人群流行病學調查中尚未能證實。潛在致癌物對動物致

53、癌,但無任何資料表明對人類具致癌作用,只是對人類有致癌可能性。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1987年)指出,化學致癌物是指能引起惡性腫瘤發生增多的化學物,在某些情況下誘發良性腫瘤的化學物也可認為是化學致癌物。目前約有7000多種化學物經過動物致癌試驗,其中1700多種為陽性結果。對致癌物分類時,可按對人的致癌危險性、活化的需要、是否具有誘變性和化學結構等劃分。根據其對人的致癌危險分成4類。按對人的致癌危險性IARC(2002)對已有資料報告的878種化學物根據其對人的致癌危險分成4類。1類:對人致癌,87種。確證人類致癌物的要求是:有設計嚴格、方法可靠、能排除混雜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有劑量反應

54、關系;另有調查資料驗證,或動物實驗支持。2A類:對人很可能致癌,63種。此類致癌物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2B類:對人可能致癌,234種。此類致癌物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并不充分;或對人類致癌性證據不足,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3類:對人的致癌性尚無法分類,即可疑對人致癌,493種;4類:對人很可能不致癌,僅1種。按活化的需要把致癌物區分為不需活化的,稱為直接致癌物;需活化的,稱為前致癌物或間接致癌物。其活性代謝物為終致癌物。按是否具有誘變性由于致癌的體細胞突變和非突變作用兩大學說的確立,人們把致癌物分成兩大類:誘變性致癌物,又稱之為遺傳毒性致癌物

55、;非誘變性致癌物,或非遺傳毒性致癌物。也有人稱為DNA活性外或基因外致癌物。這里所謂的DNA活性外致癌就不包括以DNA為靶的誘變機制?,F已知道大多數腫瘤細胞都有遺傳學改變,這些改變有時難以區分是致癌的原因還是發癌的結果。IARC(1983)早就指出,按致癌機制對化學致癌物進行分類,不可能詳盡無遺和準確無誤。有些化學物質本身并不致癌,但在致癌物之前或同時應用可顯著增強癌癥的發生,即可促進致癌的過程,這類物質稱為助癌物。證據的充分程度(DegreeofEvidence)化學品對人體的致癌性證據之充分程度可以分為下列幾類。(1)證據充分,指致癌劑和人體癌癥之間有因果關系。(2)證據有限,指能提供一些

56、可信的致癌性證據,但證據尚有限,還需作進一步補充。(3)證據不充分,可能有3種情況,能獲取的致癌性數據很少;與證據有關的研究尚不能排除偶然性、誤差及混淆等情況;研究結果無致癌性證據。根據動物實驗取得的致癌性證據的充分程度可分4級:1級,致癌性證據充分。2級,致癌性證據有限。3級,致癌性證據不充分。4級,無致癌性證據。IARC標準分組國際癌癥研究所(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簡稱IARC)將人類的腫瘤風險分為3組。1組:列在此組內的化學品屬致癌物,流行病學和暴露實驗均已肯定,基致癌證據是充分的。2組:化學品可能對人體有致癌性。其中有的對人體的致

57、癌性證據幾乎是“充分的”,另一類的證據不夠充分。證據程度較高的為A組,較低的為B組。例如,2A指對人體的致癌性至少存在著有限證據。當動物證據充分而人體數據不充分時,歸入2B。3組:列在本組中的化學品對人類沒有致癌性。潛力因素1、潛力因素值F(PotencyFactorEstimate)潛力因素值F定義為1/ED10。ED10等于10%終身致癌風險的致癌劑劑量。F可以和致癌性的確認證據一起,用來劃分化學品潛在致癌性的危險等級。2、潛力因素分組(PotencyfactorGrouping)由于潛力因素值F可表示致癌危險性的相對大小,因而,可將潛在致癌劑的相對潛力因素分為4組。潛力因素最高的化學品分

58、在1組,中等潛力因素的為2組,低潛力因素的為3組,最低潛力因素的為4組。四,癌癥預防隨著社會發展,環境污染,社會致癌因素越來越多,除了了解這些致癌因素,另外做好癌癥預防是很重要的,多鍛煉身體,增強自身體質,增強自身免疫因子活力,遠離致癌危害因素。巰基乙醇;硫代乙二醇安全技術說明書說明書目錄第部分化學品名稱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組成信息第十部分穩定性和反應活性第三部分危險性概述第十部分毒理學資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態學資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廢棄處置第六部分泄漏應急處理第十四部分運輸信息第七部分操作處置與儲存第十五部分法規信息第八部分接觸控制/個體防護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部

59、分:化學品名稱化學品中文名稱:0-巰基乙醇化學品俗名:硫代乙二醇化學品英文名稱:2-Mercaptoethanol英文名稱:2-mercapto-ethano技術說明書編碼:MSDS#001CASNo.:60-24-2第二部分:成分/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0-巰基乙醇分析純60-24-2第三部分:危險性概述危險性類別:第6.1類毒害品,毒性分級:咼毒;危險代碼:T,N;危險類別:R20/22-24-34-51/53-36/37/38-22-23/24/25-50/53-48/22-43-41-38;安全代碼:S26-36/37/39-45-61-29-23-27-60。侵入途徑:吸

60、入,食入,經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攝入或經皮膚吸收后會中毒。中毒表現有紫紺、嘔吐、震顫、頭痛、驚厥、昏迷,甚至死亡。對眼、皮膚有強烈刺激性。可引起角膜混濁。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險:本品可燃,有毒。與空氣混合,受熱、明火可爆。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就醫。眼睛接觸:拉開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就醫。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就醫。食入:誤服者,飲適量溫水,催吐。就醫。吞咽有致命危險。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險特性:遇高熱、明火或氧化劑,有引起燃燒的危險。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煙氣。建規火險分級:丙有害燃燒產物:氧化碳、氧化碳、氧化硫。滅火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