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_第1頁
青島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_第2頁
青島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_第3頁
青島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_第4頁
青島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第一課 動物的眼睛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動物眼睛的有趣和奇特。2、初步感知動物眼睛的特點與其生存能力之間的關系。3、初步了解利用動物眼睛的特點發(fā)明的工具,萌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教學重點:了解各種動物的眼睛特征,感知眼睛的特點和生存能力之間的關系。教學難點:理解利用動物眼睛特點發(fā)明的工具。教學過程:一、猜謎導入: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眼睛)二、猜猜這是誰的眼睛?提問:誰能用好聽的話,說說這些眼睛的樣子?誰能猜到這些眼睛分別屬于哪些動物?揭曉答

2、案,“你們猜對了嗎?”三、你知道動物眼睛的本領嗎?師:動物們都來介紹自己眼睛的本領,誰先來介紹了自己呢?1、看視頻,了解越黑越靈敏的眼睛提問:貓頭鷹的眼睛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貓頭鷹的眼睛能在黑暗中看的很清楚呢?像貓頭鷹這樣的動物還有誰?(貓、老鼠等)2、看視頻,了解動物的復眼提問:我們人只有一雙眼睛,可有的動物不止一雙。你們知道是哪些動物嗎?蜻蜓有多少雙眼睛?請你們想一想為什么蜻蜓有這么多眼睛?3、看視頻,了解能變方向的眼睛提問:如果我們頭不動,能看到后面的東西嗎?要想看到后面的東西,有什么辦法嗎?有種動物不用轉頭,照樣能看清前、后、左、右的東西。你們知道它是誰嗎?看視頻,引導幼兒觀察蜥蜴的眼睛

3、。蜥蜴的眼睛是鼓出來的,可以自由地轉來轉去。提問:為什么蜥蜴要有這樣的眼睛呢?(躲避敵人,捕捉食物)除了蜥蜴,還有誰的眼睛也會變方向呢?(變色龍、螃蟹等)4、看視頻,了解其他動物的眼睛提問:從視頻中,你還了解了哪些動物的知識?小結:大自然真是奇妙,動物們的眼睛不僅形態(tài)各異,為了生存,他們的眼睛都有了不同的本領。四、小小發(fā)明家?guī)煟何覀兛茖W家很聰明,利用動物們眼睛的特點發(fā)明了很多工具,來幫助我們生活和工作,我們來看看都有什么?1.如果請你當科學家,你會利用動物眼睛的特點發(fā)明什么樣的工具呢?課堂小結:希望你們長大后能夠用自己學到的本領,發(fā)明出許許多多有趣有用的工具。案例反思:_第二課 動物的耳朵課型

4、: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幾種常見小動物耳朵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探索動物耳朵的興趣。2、初步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制作動物的耳朵,在做做玩玩的過程中培養(yǎng) 學生喜愛小動物的情感。教學重點:了解常見小動物的耳朵特點。教學難點:制作動物的耳朵,培養(yǎng)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教學準備:小兔、大象、小熊、小雞、小狗、小馬、小魚的圖片教學流程:一、猜猜它是誰1、出示小兔的背影,猜猜是誰來了?小結:原來小兔的長長的半圓形的耳朵是長在頭頂上的。小朋友還知道有哪些小動物的耳朵也是長在頭頂上的?2、出示被遮住一半的大象,猜猜又來了誰?你是怎么知道的?看看大象的耳朵長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樣的?(大象的耳朵長在頭的兩

5、邊,大大的像扇子)小結:原來大象的耳朵大大的長在頭的兩邊,小朋友想想還有什么動物,它的耳朵也是長在頭的兩邊的?我們小朋友的耳朵長在哪里?3、出示正面的小熊,看現(xiàn)在誰來了?看看小熊的耳朵和大象小兔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樣?小熊的耳朵是什么形狀的,長在哪里?(小熊的耳朵是半圓形的,長在頭角上)還有哪些小動物的耳朵也是長在頭角上的?5、原來小動物的耳朵它們除開形狀不一樣,長的地方也有不一樣,但是它們有非常敏銳的聽覺。二、探索其它動物耳朵的興趣1、看又來了一只小雞,咦,小雞有沒有耳朵?它的耳朵長在哪里?幼兒討論。小結:原來小雞是有耳朵的,小雞是沒有外耳,只有內耳,但它們同樣都可以聽到聲音。2、還有什么小動物

6、和小雞一樣,只有內耳,沒有外耳?三、扮演小動物1、今天我們知道了小動物的耳朵有這么多不一樣的地方,有的長的位置不一樣,有的形狀不一樣,小朋友,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的耳朵,是什么樣的?長在哪里的?想不想來做一做,學一學?2、學生動手制作,扮演小動物。提醒:你想做什么小動物的耳朵?它的耳朵長在什么位置?形狀又是怎樣的?3、小動物狂歡哇,有這么多小動物,我們和小動物一起唱歌跳舞吧。課堂小結教學反思:_第三課 動物的鼻子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萌發(fā)保護動物的意識。2、了解動物鼻子的特殊功能。3、知道動物與人類的特殊關系。教學重點:了解動物鼻子的特點和功能。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7、教學準備:1、豬、狗、馬、牛、大象等動物的鼻子圖片各一張。2、動物的鼻子。3、救災犬搜救、鯊魚捕食等短片視頻。教學過程:一、導入師:在之前的活動中,小朋友們認識了很多動物的鼻子,請問小朋友們,還記得這些鼻子是什么動物的嗎?教師依次出示豬、狗、牛、大象的鼻子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說說這是誰的鼻子。二、開拓視野有些動物的鼻子長得很奇怪,可是它的嗅覺卻非常靈敏,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教師播放鯊魚捕食短片,請幼兒觀察,鯊魚為什么能在很遠的地方就開始追蹤獵物?(鯊魚的鼻子特別靈敏,能在很遠的地方就聞到獵物的氣味)教師出示鼴鼠找吃的圖片:鼴鼠要想在黑暗中找到吃的,靠的也是它的鼻子。教師播放救災犬搜救的視頻,請

8、幼兒觀察,救災犬為什么能找到被深埋的人或者物?(狗的鼻子比人的鼻子靈敏,它能分辨出超過200萬種不同的氣味)三、快樂請10個小朋友出來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再請8個幼兒當小魚,在圓圈內外鉆來鉆去,一個幼兒當鯊魚,只能在圓圈外面抓小魚。小魚是在圓圈內游動的,當鯊魚抓到小魚時,換人游戲繼續(xù)。課堂小結教學反思:_附錄:狗鼻子狗鼻子能分辨大約200萬種不同的氣味,而且,它還具有高度的“分析能力”,能夠從許多混雜在一起的氣味中,嗅出它所要尋找的那種氣味。狗鼻子究竟有什么特殊之處呢?各種動物鼻子的構造大致相同,鼻腔上部有許多褶皺,褶皺上有一層粘液膜,粘膜里藏著許多嗅覺細胞,當粘膜上分泌出來的粘液經(jīng)常潤濕

9、著這些嗅覺細胞時,就會使具有氣味的物質分子溶解在粘液里,并刺激嗅覺細胞,嗅覺細胞馬上向大腦嗅覺中樞發(fā)出信號,于是就有“味”的感覺了。狗鼻子的特殊之處就在于它的嗅覺細胞特別多,連鼻子那個光禿無毛的部分,上邊也有許多突起,并有粘膜組織,能經(jīng)常分泌粘液滋潤著嗅覺細胞,使其保持高度靈敏。狗的嗅覺細胞的數(shù)量和質量都比其他動物勝過一籌,所以對各種氣味辨別的本領也就比其他動物高強多了。第四課 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過程與:1.會用文字和圖畫等方式觀察記錄蝸牛的行為特征;2.會用簡單表格統(tǒng)計,整理蝸牛的食性等情況;3.能傾聽其他的想法和建議。知識與技能:知道蝸牛的生活習性和運動方式等。情感、態(tài)度與

10、價值觀:1.體驗照顧小動物(蝸牛),觀察它的生活和是十分的;2.愿意與他人并想法。教學重點:了解蝸牛的特征和習性教學難點:體驗照顧小動物的過程,激發(fā)保護動物的情感。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1、猜謎:同學們,猜一猜這里面是什么小動物?(蝸牛)2、談話: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蝸牛。二、觀察了解蝸牛的外形1、談話:通過觀察,你們對蝸牛有了哪些認識?2、學生,3、談話:對蝸牛有了這么多的了解,你們能不能把觀察到的蝸牛外形畫出來?4、學生畫畫。適時發(fā)放大鏡讓學生仔細觀察,在展評時,適時不同種類的蝸牛,也可以利用圖片或多媒體演示。三、了解蝸牛的行為特征1、提問:剛才的畫圖說明同學們對蝸牛又有了新的認識,那么關

11、于蝸牛你還想研究哪些問題呢?2、學生,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3、提問:你們準備怎樣研究呢?4、學生討論。5、學生匯報,教師補充。蝸牛是怎樣爬行的?材料是一塊玻璃、放大鏡。蝸牛怎樣吃食?材料是盤子和若干食物。蝸牛喜歡什么樣的呢?材料是干土、濕土,或干布、濕布。6、學生分組研究并作記錄。我們的教學強調給學生充分的學習,但是增加自由度并非放任自流,在引導學生充分提出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基礎上,有地研究幾個問題,是在學生思維充分發(fā)散基礎上的集中,有利于學生研究的重要。7、組織研討。談話:剛才的活動,大家都很好,每個同學進行了許多有意義的研究。現(xiàn)在請大家來說一說,通過這次觀察研究活動,你有了哪些

12、收獲?學生匯報。關于蝸牛的爬行;關于蝸牛的吃食;關于蝸牛喜歡的環(huán)境。8、提問:如果要給蝸牛重新安一個舒適的家,你認為應該怎么做呢?孩子們一塊兒來思考,互相交流每在探究中獲得的經(jīng)驗,從而形成每個孩子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并提高每個孩子的平,所以孩子們都會大思考,如何給蝸牛安家。9、提問:有同學發(fā)現(xiàn)蝸牛躲在殼中不出來,蝸牛一直躲在殼中,你有什么辦法讓它爬出來嗎?又有什么辦法讓蝸牛縮回去呢?10、學生研究。11、學生匯報研究結果。12、談話:你們還可以通過查閱,蝸牛究竟是靠什么來對外界作出怎樣的反應的。四、鞏固、延伸教學片斷賞析師:用什么方法讓蝸牛從殼里爬出來?又可以用什么方法讓蝸牛從殼外縮回去?(學生

13、討論研究方法后匯報)生:用針刺它的殼,蝸牛沒有反應。生:用針刺它的觸角,蝸牛動了一下,但沒有出來。生:用針刺它的頭,蝸牛的身體縮到殼里去了。生:用針筒吸水后注入蝸牛殼里,蝸牛慢慢爬了出來!生:我們小組沒有碰它,蝸牛也自己爬了出來。生:它先伸出頭部,再慢慢地把身體探了出來。生:用針刺它的頭部,他又縮了回去。五、課堂小結教學反思:_第五課 太陽的光和熱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 1、知道太陽可以發(fā)光發(fā)熱。2、能在教師引導下,利用多種感官觀察和感受陽光下的多種現(xiàn)象。3、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陽光下的物體表現(xiàn)出探究興趣;增強強光下的自我保護意識。教學重點:探究太陽光的強弱與溫度的關系。課前準備

14、:石頭 玻璃杯 鐵塊 太陽傘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疑導課。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人工是怎么孵化小雞的嗎?我們先來看一組圖片,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課件出示圖片)學生觀看孵化室(亮著電燈)人工孵化小雞的過程。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孵化小雞時都有電燈)師:為什么孵化室都要亮盞電燈呢,這有什么用呢?(讓學生紛紛猜測)師:是這樣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太陽的光和熱,探究這其中的奧秘!(板書課題:太陽的光和熱)二、觀察、實驗,探究規(guī)律(一)初步感知太陽與溫度的關系。1、太陽出來后,走在陽光下和在樹下有什么不同?(1)、學生互相交流,各自說出感受。(2)、師生交流,指多名學生說說。2、用手摸一

15、摸墻的背陽處和陽光下的墻。(1)、你們有何感覺?(2)、學生體驗交流,師小結。3、摸一摸準備的材料,曬一會再摸。(1)、兩次摸到的感覺是否一樣?(2)、通過這些體驗你明白了什么?(師小結板書:光越強溫度越高,光越弱溫度越低)(二)總結正午和傍晚的陽光強弱與溫度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引導學生根據(jù)日常生活經(jīng)驗,知道正午溫度高,傍晚溫度下降,是因為陽光強弱的緣故。三、拓展活動1、師:人們利用光與熱的這些關系,讓它為我們帶來很多幫助。你能舉出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嗎?2、學生說說知道的例子,相互交流一下。板書設計: 太陽的光和熱光越強 溫度越高弱 低教學反思:_第六課 太陽和生活 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

16、: 1、能說出太陽對人類生活和植物的影響。2、能通過觀察、實地調查等方式獲得太陽對動植物的影響的依據(jù)。3、了解人類利用太陽能發(fā)光發(fā)熱的特點讓生活環(huán)境不斷改善,使生活更加美好。教學重點:能說出太陽對人類生活和植物的影響。教學難點:能說出太陽對人類生活和植物的影響。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太陽能夠發(fā)光發(fā)熱,那么太陽隊人們的生活和動植物有哪些影響?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太陽與生活這一課。二、教學活動:(一)活動一:同學們看書P15的圖中,比較一下白天與晚上的區(qū)別有哪些?預設:白天太陽出來了,工人叔叔和農(nóng)民伯伯在勞動,小鳥和小狗在活動。夜晚月亮出來了,工人叔叔、農(nóng)民伯伯、小鳥和小狗在

17、活動。活動二:探究與發(fā)現(xiàn)結合周邊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說一說太陽的光可以幫助我們做什么?預設:曬干糧食、曬被子(殺菌)、讓水變熱、發(fā)電引導學生理解:人類的衣、食、住離不開太陽;大家在一起找找看,太陽對我們的衣食住行有那些影響?說一說太陽對人們生活和動植物有哪些影響?預設:白天,太陽出來了,鴿子在飛;雞媽媽領著小雞在尋找食物;小鳥在樹上活動;治療在樹上唱歌;太陽花、芍藥花開放晚香玉、曇花閉合等 夜晚,月亮出來了,貓頭鷹出來活動了;太陽花、芍藥花閉合,晚香玉、曇花開放。那么和同學們交流一下太陽對動植物的影響吧!應用拓展:大家看一下書中P16的兩幅圖片,“路燈發(fā)光”說明太陽能可以轉化為電能,給人們帶來光

18、明。“打傘防曬”說明太陽的光太強啦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便,打傘遮光,可以防止曬傷。引導學生,太陽帶來的影響有好有壞。三、本課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四、課堂練習:(課件出示)五、拓展:關于太陽,你還想研究什么?教學反思:_第七課 春夏秋冬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會描述季節(jié)變化的現(xiàn)象,能舉例說出季節(jié)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2.在比較四季現(xiàn)象過程中,提出感興趣的問題。3.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四季變化表現(xiàn)出探究興趣。教學重點:會描述季節(jié)變化的現(xiàn)象。教學難點:能舉例說出季節(jié)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的影響。教學準備:搜集人們參加戶外活動的照片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投影展

19、示學生帶來的不同季節(jié)的照片,讓其他學生猜一猜分別是什么季節(jié)拍攝的?學生匯報,說出自己的線索。師引出課題:每個季節(jié)都有各自的特點,我們這節(jié)課一起 了解神秘的春夏秋冬。感受春夏秋冬的特點。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當秋天悄悄來到我們身邊的時候,你們感覺到它的變化了嗎?看看身上的衣服、想想田里的莊稼.出示表格,讓生觀察表格的提示:一年中,你所穿的衣服的厚薄有什么變化?填寫不同月份穿的衣服4人為一組,說說填表后的發(fā)現(xiàn)。小結:人們的穿著與四季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出示教材17頁圖片,讓生仔細觀察圖上分別呈現(xiàn)了什么情景或哪個季節(jié)。指名匯報。在春天我們可以干什么?在春天萬物復蘇,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真是外出踏青的好

20、季節(jié)。用同樣的方法觀察第2、3、4幅圖大家能不能根據(jù)照片內容判斷出照片上的情景或活動分別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呢?比較動植物在四季的變化師:出示圖片:圖上畫的是什么?仔細觀察一下兩幅圖中的小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小組匯報教師小結課后拓展活動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好多內容,大家是不是都記住了呢?老師來考考大家。師出示活動手冊上的圖片:想一想圖上畫了什么,它們應該在什么季節(jié)發(fā)生。想好后,借助尺子連一連。學生完成活動手冊的填寫,集體訂正,展示。師:同學們,秋和冬兩個美麗的季節(jié)有什么不同?請4人一組討論。學生交流匯報。師:如果我們把春天和秋天畫下來,你們會選擇那些內容來作畫?自己思考一下

21、,小組合作完成。教學反思:_第八課 看月亮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知道我們看到的月亮形狀是發(fā)生變化的,了解月亮運動的軌跡,知道月亮和太陽一樣也是東升西落。2、了解人類探索月球奧秘的歷史。了解觀察月亮的工具天文望遠鏡,知道天文望遠鏡的使用方法。3、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使用天文望遠鏡觀察物體,認知月亮變化的基本形狀。4、能從使用天文望遠鏡觀察物體,認知月亮形狀變化的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激發(fā)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人類探索月球奧秘的歷史及月亮運動的軌跡。 教學難點:知道天文望遠鏡的使用方法,學會天文使用望遠鏡。 教學準備:PPT課件、月相盒、簡易天文望遠鏡。 教學過程:

22、 一、猜謎激趣,聚焦月亮1、猜謎:明又明,亮又亮,一團火球掛天上。(太陽)夜晚皎潔一盞燈,時而彎來時而圓。(月亮)同學們,對月亮有什么認識嗎?(交流)同學們竟然對月亮有這么多的認識,很棒!那今天這節(jié)課就來進一步來研究一下月亮,學習月亮的知識。2、板書課題:5、看月亮3、學生齊讀課題。二、月亮的形狀。1、同學們看過月亮嗎?你們看過的月亮是什么形狀的?請你們拿出自己手中的筆來畫一畫,畫出你們看到的月亮。2、學生畫出自己記憶中的月亮。3、展示學生畫出的月亮。4、出示一個月的月相圖,引導學生觀察,從而明白,月亮的形狀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會發(fā)生變化的,從月牙,變成半圓,再變成圓,然后又變成半圓,變成月牙

23、。三、研究月亮的運動。1、月亮在天上是怎么運動的呢?也是跟太陽一樣,早上從東方升起,晚上從西邊落下。2、學生討論交流并回答問題。3、教師小結: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月亮,差不多就是東升西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實際上,月亮作為地球的衛(wèi)星,除了繞地球公轉,本身也在自轉。四、人類探索月亮奧秘的歷程。1、月亮上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在望遠鏡發(fā)明之前,古人遙望月亮,卻沒有辦法登上月球去一探究竟,只能想象月亮上的景色。2、出示嫦娥奔月圖和古希臘月亮女神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了解這兩個神話故事人物。在中國人的想象中,月亮上住著嫦娥仙子。她帶著一只玉兔,住在月亮的,寒宮里。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樹,吳剛每天都在那砍那棵桂

24、花樹。這就是故事嫦娥奔月,與之相連的故事就是后奔射日。在西方人的想象里,月亮上有一個女神,人稱月亮女神,她的名字叫阿爾武彌斯。阿爾武彌斯是宙斯和勒托之女,阿波羅的孿生姐姐,是希臘神話狩獵女神,為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3、望遠鏡發(fā)明之后,人們憑借望遠鏡,終于看清了月亮的樣子。4、出示圖片一,引導學生觀察。教師相機介紹:一百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用望遠鏡觀察了月亮,這幅圖片上畫的人物就是伽利略,他正在用一架天文望遠鏡,觀察月亮,而旁邊的這幅小圖就是伽利略在望天文望遠鏡里面看到的月亮的樣子。5、出示圖片二,引導學生觀察講解:這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時的情景。請同學們讀一讀旁邊的這段文字。6、學生自由朗讀

25、旁邊的這段文字,了解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情景。教師介紹:1969年7月21日,格林尼治時間12:56,美國宇航員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羅11號的登月艙,終于在月球上印下人類的第一個腳印,邁出了人類巨大的一步,至此,人類探索太空的歷程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國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能夠登上月球。但是我國的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國也可以登上月球。五、研究望遠鏡。1、在天文學上,天文望遠鏡是必不可少的。天文望遠鏡是觀測天體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沒有望遠鏡的誕生和發(fā)展,就沒有現(xiàn)代天文學它對于人類觀察宇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2、出示簡易的望遠鏡,引導學生觀察。3、教師介紹望遠鏡的結構以及作用。

26、(教師指著天文望遠鏡的部件相機介紹)天文望遠鏡上一般有兩只鏡筒,大的是主鏡,是觀測目標所用的,小的叫尋星鏡,是尋找目標所用的,也叫瞄準鏡。日鏡是單獨的個體,是決定放大倍率的物品,日鏡上都會有F值,這目鏡的焦距。望遠鏡的使用方法。介紹望遠鏡的使用方法:第一步:對準觀察物體。第二步:調整望遠鏡筒身的長短,直到看清楚倒立的圖像。強調天文望遠鏡的使用要領:第一步:對準觀察物體。第二步:調整望遠鏡筒身的長短,直到看清楚倒立的圖像,而不是正像。要注意輕拿輕放。學生練習使用簡易望遠鏡觀察物體。(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觀察情況,并做相應的指導)全班交流自己的觀測情況。小結:用望遠鏡觀察物體時候,要輕拿輕放,按照

27、使用方法正確操作,切忌急躁,以免損壞。課堂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看月亮,了解了月亮的形狀是發(fā)生變化的,指導了月亮和太陽一樣,也是東升西落,并且了解了人類探索月球奧秘的歷史,還學會了使用天文望遠鏡。下一節(jié)課,我們將會學習第六課數(shù)星星,請大家在課后認真的預習。板書設計:月亮的不同形狀(月相)運動軌跡:東升西落使天文望遠鏡的發(fā)明及使用教學反思:_第九課 種大蒜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知道植物需要水和陽光,以維持生存和生長;知道土培和水培的方法。2、在教師指導下,根據(jù)大蒜生長情況的不同提出問題,并合理解釋。3、能如實記錄大蒜生長的過程,養(yǎng)成尊重事實、用事實說話的意識。4、知道一些植

28、物可以利用水培和土培技術進行培育。教學重點:知道植物需要水和陽光,以維持生存和生長;知道土培和水培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如實記錄大蒜生長的過程,養(yǎng)成尊重事實、用事實說話的意識。教學過程: 一、導與新課1、課件與直觀演示法:演示一:老師運用形象、生動、直觀的PPT說明種大蒜的步驟,對于新鮮的視頻演示,可激起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學生感覺枯燥無味。演示二:老師親自示范種大蒜的方法,讓幼兒對具體種植過程有一個直觀的理解,直接的演示讓學生得到濃厚的興趣,使其對種植的理解和認識更加的透徹。 2、師生愉快參與法: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tài)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tài)度和探究解決問題的

29、能力。為了讓學生對種大蒜有更深的印象,我就采用了讓直接參與種植的過程,在種植活動中,體驗種植勞動的樂趣。同時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種大蒜二、活動過程 (一)、怎樣中大蒜?1、挑選蒜種。(1)、師生討論種大蒜時如何挑選蒜種。教師指導學生說一說挑選個大、飽滿蒜瓣兒作蒜種的理由。教師總結。(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挑選蒜種。各小組展示自己挑選的蒜種,師生評價,留取合格的蒜瓣兒作為蒜種。2、種大蒜。(1)、用土培育大蒜。教師指導學生了解用土培育大蒜步驟。師生交流培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學生小組合作,完成用土培育大蒜的任務。(2)、用水培育大蒜。教師指導學生了解用水培育大蒜步驟。師生交流培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學

30、生小組合作,完成用水培育大蒜的任務。(二)、怎樣做更有利于大蒜生長?1、各小組展示自己培育的大蒜,學生評價。2、教師指導學生思考:怎樣做有利于大蒜生長?3、學生交流,教師總結。4、教師指導學生課下進行驗證。三、拓展活動活動指向:我們動手做一做。1、教師指導學生思考:還可以用土培育哪些植物?2、教師演示用水培育蘿卜的過程。(提醒學生注意安全。)3、教師指導學生課下用水培育其他植物,并記錄好植物的生長情況。板書設計:種大蒜水和陽光土培和水培教學反思:_ 植物和陽光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知道植物需要陽光,以維持生存和生長。2、能解釋植物的生長情況為什么不同。教學重點:知道植物需要陽光

31、,以維持生存和生長。教學難點:能解釋植物的生長情況為什么不同。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課件展示掛在果樹枝頭上的水果的的生長環(huán)境、表面顏色等。教師提出問題:“觀察這些水果,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同一個水果的顏色為什么不均勻?”學生猜測并交流。二、活動過程(一)植物的生長與陽光有關系嗎?觀察水果表面的顏色(1)教師指導學生觀察蘋果表面顏色,交流、討論同一個蘋果向陽面和背陰面顏色不同的原因。(2)教師指導學生觀察石榴、冬棗等水果的表面顏色。(3)師生總結水果表面顏色與陽光照射的關系。(4)教師指導學生觀察西瓜表面顏色,師生共同探討瓜農(nóng)給西瓜“翻身”的目的。2、觀察不同光照條件下同種植物的生長情況。

32、(1)教師指導學生觀察陽光下和背陰處小草生長的圖片,描述小草生長情況的不同。(2)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更多植物在向陽處和背陰處的生長情況為什么不同。(3)師生共同解釋植物在向陽處和背陰處的生長情況為什么不同。(二)選取兩珠生長情況差不多的同種植物進行觀察。1、設計實驗。(1)教師指導學生思考如何進行試驗。(2)師生共同討論試驗方案。2、開展試驗。(1)教師出示方法指導。(2)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完成試驗。(3)教師指導學生進行中長期觀察、記錄植物生長情況的活動。三、拓展活動活動指向:觀察周圍環(huán)境中朝陽的地方有哪些植物,背陰的地方有哪些植物。1、教師指導學生說一說準備到哪些地方觀察。2、師生交流觀察過

33、程中的注意事項。3、教師總結并提出具體要求。板書設計:植物和陽光陽光植物生長教學反思:_第十一課 植物和水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知道植物需要水,以維持生存和生長。2、能觀察不同水量條件下植物的生長情況,并給出合理解釋。3、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植物生長與水的關系表現(xiàn)出探究興趣,并能持續(xù)觀察。4、了解生存生活中人們是如何利用植物與水的關系的。教學重點:知道植物需要水,以維持生存和生長。教學難點:能觀察不同水量條件下植物的生長情況,并給出合理解釋。教學過程:一、新課引入:1、“同學們,我們都知道生物的生存條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水,植物生活同樣需要水,那么,是不是每種植物的需水

34、量都一樣呢?在一種植物的不同生長時期它的需水量相同嗎?”(學生們開始紛紛議論。)2、學生展示自己準備的圖片:讓我們請幾位同學來說一說這些圖片的情況。學生甲:“我圖片的植物有水稻、高粱、玉米,它們的需水量是不同的。水稻需要的水最多。”學生乙:“水稻在它生長的不同時期的需水量是不一樣的。抽穗期需要的水最多。”我毫不吝嗇地表揚他們,然后總結說:“也就是說,每種植物的需水量都不一樣,同一種植物的不同生長時期它的需水量也不相同。那么,植物是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呢?”二、探究1、學生實驗實驗中,要注意;(1)、把兩株銅錢草放置在同一個地方。(2)、要及時給其中一株銅錢草澆適量的水。(3)、

35、要在相同的時間段觀察。(4)、要及時記錄。2、質疑:同學們想一想,我們需要從哪些方面記錄。(給學生幾分鐘思考時間后,學生開始討論回答。(1)葉子的顏色 (2)葉子的大小 )三、總結1、師:同學們課后要精心管理我們的銅錢草。如果發(fā)現(xiàn)不澆水的銅錢草枯萎的非常厲害,我們就及時澆水,防止它死亡。師:同學們,現(xiàn)在大家看一看老師剛上課時澆水的那株植物現(xiàn)在的情況。2、學生:它慢慢緩過來了。3、師:水對植物有很大的影響,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哪些知識?四、拓展活動了解哪些植物適宜生長在干旱的環(huán)境中。板書設計:植物和水植物水教學反思:_第十二課 我們的食物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觀察并記錄生活中的

36、食物來源,初步認識動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利用感官觀察、記錄生活中的食物。教學重點:觀察并記錄生活中的食物來源,初步認識動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教學難點:利用感官觀察、記錄生活中的食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教師提問:“同學們,我們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有哪些?這些食物來源于哪里?”進行新課導入。二、探究過程我們的食物從哪里來?(1)學生討論結果:我們的食物來源于動物和植物。(2)得出結論:動物和植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3)教師對學生的交流做出評價。2、了解身邊的食物是怎樣來的。(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教科書圖示,了解小麥從種子發(fā)芽到被制成饅頭的過程。(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教科書的圖示,

37、了解雞從孵化成為我們的食物的過程。(3)學生匯報、交流。(4)教師對學生的交流做出評價。(5)結合課堂所學,展示“法治在線”三、拓展活動教師指導學生在課下繼續(xù)了解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板書設計:我們的食物來源生活中常見的食物教學反思:_第十三課 我們的衣服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觀察并記錄生活中做衣服的材料的來源,初步認識制成衣服的材料。2、利用感官觀察、記錄制成衣服的材料,進行簡單分析。3、愿意在觀察生活中的衣物來源過程中合作交流。4、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增強動手能力。教學重點:能調查身邊常見服裝材料的種類。教學難點:能夠運用多感官和工具探究服裝材料的特點。教學準備:放大鏡、毛線、

38、棉花。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1、觀察五幅不同時期服裝的圖片。說說各個時期服裝的材料。2、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服裝是變化的,制作服裝的材料也越來越豐富。(一)、調查了解服裝衣料的材料組成:1、拿出所帶來的服裝,查閱服裝的標簽說明。2、分組填寫調查記錄表。3、交流匯報。4、請同學們說說:使用不同的材料織成的面料有什么好處?多種材料混合使用是否可以揚長避短?(二)、衣料的研究:1、你想研究衣料的哪些特點?確定研究的問題。2、分組討論:對探究的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需要的材料、討論分析實驗結果的方法。3、學生分組進行探究活動,并做好實驗記錄。4、小結。二、選擇衣料設計服裝:我們從事不同類型的工作、

39、參加不同的活動通常需要穿上不同衣料制成的衣服。觀察圖中不同的人穿的衣服各需要應用衣料的什么特點?三、拓展延伸:根據(jù)工作或活動的需要,使用合適的衣料設計一種你喜歡的物品。板書設計:我們的衣服類型、材質教學反思:_第十四課 身邊的動植物資源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觀察并記錄身邊的物品來源,初步了解動植物與人類生活的緊密關系。2、指導學生利用觀察記錄生活中的動植物資源,進行簡單分析。3、愿意在觀察動植物資源過程中合作交流。4、懂得要珍惜動植物資源,熱愛大自然。教學重難點:嘗試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教學方法:交流活動法、觀察法、小組協(xié)作教學用具:毛筆、鉛筆、本子、書包、布筆袋教學

40、過程:一、我們身邊有多種多樣的植物講解:大自然中的植物多種多樣,不同的環(huán)境孕育著不同的植物,植物可分為喬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幾類。(結合圖片講解它們之間的區(qū)別)。二、我們身邊有多種多樣的動物講解:結合一些圖片講解我們身邊的動物的分類,重點講解它們之間的區(qū)別,怎么區(qū)分。提問:給出一些常見動物的圖片,讓同學們回答應該是哪類動物。三、活動:觀察校園內或學校附近的植物和動物要求:1、識別校園內或學校附近常見的植物和動物,舉例說出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2、嘗試畫觀察路線草圖和做觀察記錄。過程:1、將全班分組(約45人一組)推選組長,選定區(qū)域做觀察對象。2、選定觀察路線和重點觀察點。3、各組展開活動按照

41、路線觀察并繪制觀察路線草圖和記錄結果。4、各組成果交流,教師將收集的資料展示。討論:1、通過觀察身邊的動植物,你獲得了哪些生物方面的知識?2、通過小組合作繪制觀察區(qū)域示意圖,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3、你從其他組繪制的觀察區(qū)域示意圖以及匯報中學到了什么?結論:我們身邊的動植物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四、課堂練習1、觀察一種開花的植物,嘗試畫花的簡圖。2、觀察一種動物,說說它與其它生物油什么關系。五、拓展活動找一找,說一說身邊的動物資源和植物資源。板書設計:身邊的動植物資源教學反思:_組裝小書架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探索組裝書架的方法,學會利用凹槽進行拼插連接。2.掌握連接的操作要點,獲

42、得解決問題的能力。3.了解連接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合作的快樂。教學重點:掌握連接的操作要點。教學難點: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合作的快樂。教學準備:1.每兩人一組書架材料。2. PPT(演示文稿):操作材料示意圖、操作步驟視頻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以生活情境導入,引出主題:你們都是愛看書的孩子,書桌上有很多書。怎么辦呢?我們來看看,這個大哥哥是怎么做?他把書放到哪里了?(出示圖片,加深對書架用處的認識。)組裝一個小書架,把書本整理一下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5組裝書架(板書課題)二、探究活動(一)第一環(huán)節(jié):觀察感知,了解書架的基本構成。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小書架。看看,它是用什么做

43、的?師:這些塑料板是怎樣的?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出示7塊板的分解示意圖,引導學生認識書架的底板、前板、后板、隔板。)師:這個小書架一共由幾塊塑料板組成?(7塊。)(二)第二環(huán)節(jié):操作探索,掌握連接拼裝的操作要點。1.第一次操作:每個學生自選兩塊塑料板進行連接。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找到凹槽及其開口處。(1)交代任務。師:這些塑料板是靠什么連接的?我們先來試試其中兩塊板的連接。(2)學生操作。(3)學生交流操作方法,教師引導學生提煉操作要點。師:誰來介紹一下自己是怎么連接的?(學生介紹,教師引導學生重點觀察凹槽處。)師:請你們來找一找,哪幾塊板上也有這樣一條條的凹槽?(底板、前板、后板。)師:原來塑料板之間就是通過這些凹槽來連接的。師:找到了凹槽,怎么把板插進去呢?誰愿意來試一試?(重點強調操作要點:找到凹槽的對接口,即開口處,然后把塑料板插進去。)2.第二次操作:學生兩兩合作,嘗試拼裝完整的書架。(1)交代任務。師:找到了這個連接的秘訣,讓我們來試著拼裝一個完整的小書架吧,請兩個小朋友合作完成好嗎?(2)學生兩兩合作,嘗試拼裝。(3)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討論。師:剛才拼裝的時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難?(教師隨機選幾個典型問題與學生展開討論,探討失敗的原因。)離板倒置。討論:你覺得這個書架的問題出在哪兒?底板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