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28《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優質課教案_第1頁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28《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優質課教案_第2頁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28《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優質課教案_第3頁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28《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優質課教案_第4頁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28《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優質課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28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優質課教案 28* 有的人 紀念魯迅有感 【教材分析】 有的人是一首政治抒情詩,是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寫的。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逝世,1949年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這一天,臧克家親自前往魯迅先生在北京曾經生活、工作過好多年的故居,緬懷這位中國文壇巨擘。臧克家親臨其境,浮想聯翩,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一連串的聯想,他有感于魯迅先生在人民心中的份量,于1949年11月1日在北京揮筆寫下有的人這首詩。 這首詩是臧克家諸多政治抒情詩的代表作,它的獨特之處,在于以高度凝煉的藝術手法,闡述

2、了人的肉體生命與精神生命的真諦。全詩分七節,通篇采用比較手法,把兩種不同思想的人舉行了對比,熱心謳歌了“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通過鞭韃“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從反面襯托以魯迅為代表的全體“給人民作牛馬”的人的高尚情操和宏偉胸懷。 本詩第一節,對人的肉體生命與精神生命舉行開門見山的透露:有的人雖生猶死,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人,雖然肉體生命尚未終結,實際上只是一堆會行走的肉。有的人雖死猶生,那些象魯迅一樣肯給人民當牛作馬的人,雖然死了,其精神生命那么永垂不朽,永遠活在億萬人民的心中。 本詩其次節,通過兩種人對人民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表達了詩人愛憎鮮明的立場。一種人騎在人民的頭上,自以為是世上

3、最宏偉的人,其實最渺??; 一種人甘愿俯下身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其實才是真正的宏偉。 本詩第三節,寫有的人只會欺壓老百姓,卻妄想把名字刻在石頭上流譽百年,這種人愚蠢至極,詩人對此表示了極大的蔑視與諷刺??上驳氖?,還有魯迅這樣的人,甘愿化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愿為人類的解放事業而獻身。通過丑惡與美好的形象比較,贊頌了魯迅的高尚品格。 本詩第四節,詩人通過兩種人不同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深刻透露了兩種人對人民不同的態度。一種人靠剝削人民、壓迫人民而生存,只要這種人活著,人民就處于水深炎熱之中,想活都很難活下去。另一種人視人民為父母,他活著就是為了人民能更好地活著。前一種人,帶給人民是無窮無盡的災難,

4、后一種人帶給人民的是美好幸福的生活。 本詩第五、六、七節,是對前四節所述問題的歸納回應。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桿稱,兩種人對人民的不同立場,抉擇了兩種人不同的命運結局。騎在人民頭上的人,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受到人民的唾棄; 俯身甘為人民牛馬的人,人民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 雖然這首詩是為紀念魯迅而寫,但詩中并沒有展現魯迅的名字,這就使本詩的主題并不局限于僅僅為紀念魯迅而寫,而是具有更深遠的歷史意義與社會意義。詩人以凝煉的語言,鮮明的比較,透露了生命的意義在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活著理應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而活,在謳歌魯迅的同時,啟迪人們向魯迅學習,為人民俯首甘為孺子牛。本詩主

5、題鮮明,富于哲理,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給人美好的藝術賞識。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能借助本單元的課文和相關資料,感受魯迅的人物形象。 【教學重難點】 能借助本單元的課文和相關資料,感受魯迅的人物形象。 【教學打定】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時預習卡。 2.打定資料:多媒體課件; 整理與本課學習相關的資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回憶魯迅,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魯迅先生的畫像)回憶魯迅先生:這幅畫像上的人物我們不再目生,他是誰?誰能用一兩句話來描述一下他? 2.導入新課:同學們,魯迅先生離開我們已經好多年了。這么多年的時間,歲月的風塵并沒有把這個名字掩

6、埋在歷史深處,相反,他的名字就像沙里的金子,隨著時間的流瀉而更加光輝奪目。在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之際,出名詩人臧克家先生揮筆寫了一首詩有的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吧!(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以回憶魯迅先生為話題,回想本單元的前三篇課文,交流魯迅先生留給學生的印象,使魯迅先生的形象逐步立體而充實,為這節課進一步感受魯迅的人物形象作鋪墊。 板塊二 引導朗讀,初悟詩情 1.初讀詩歌,讀出節奏。 (1)學生自讀: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讀音,把每一個句子讀順暢。 (2)指名朗讀,提示詩中“啊”的讀法。 (3)讀出節奏。 引導:詩歌本身有確定的節奏,像音樂一樣。讀詩和讀普遍

7、的文章是不一樣的,它更講究朗讀時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如何把詩讀出節奏呢?我們要關注標點的停頓,關注詩行及詩節間的停頓,把要停頓的地方畫上斜豎線,然后再舉行朗讀。 范讀:出示劃分好節奏的詩句,教師范讀。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啊,我多宏偉!”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尸

8、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四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練讀: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 2.再讀詩歌,梳理布局。 (1)默讀提問:大家快速默讀詩歌,說說詩歌中寫了幾種人。 (2)補充資料:臧克家在創作這首詩歌時說,我和魯迅并沒有見過面,也沒有通過信,這首詩是參觀了他的故居歸來有感而寫的,這豈不是“即興”之作?是的,它是“即興”之作,但是我寫它確是有著深厚的生活根基和深刻的思想感受的。所以,它的思想內容是深厚的,耐人尋思回味的。兩種人、兩種人生觀的鮮明比較,使它有著永恒的意義,

9、所以受到讀者接待,回響猛烈。 (3)再讀斟酌:說說臧克家的詩歌中寫了哪兩種人,這兩種人的人生觀有什么不同,他們的結果有什么不一樣。(板書:反動統治者 魯迅先生) (4)梳理布局:請同學們按照這個思路把這首詩分為三個片面。(第1節:寫了有哪兩種人; 第24節:寫出這兩種人的不同人生觀;第57節:寫出這兩種人的不同結局。) 3.比較朗讀,感悟寫法。 (1)自主察覺:請大家再大聲朗讀這首詩,你察覺臧克家的這首詩有什么特點? (2)交流反應。預設:“有的人”反復展現; 每一節都寫到了兩種人,每一節都是兩種人的比較。詩中小節之間一一對應,如,第2節和第5節,第3節和第6節,第4節和第7節。 (3)總結寫

10、法:這首詩歌運用什么寫作手法?(比較的寫作手法) (4)合作朗讀:同桌合作練讀詩歌,可以讀完一類人再讀另一類人,也可以交錯讀對應的兩個小節。(先讀這類人的人生觀,接著讀這類人的結局) (5)比較朗讀:全班男女生比較朗讀詩歌。 【設計意圖】本課借助各種形式的朗讀,層層深入,使學生熟讀成誦,初步感悟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通過比較感知對兩種人截然不同的態度,既培養學生的語感,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語文要素 板塊三 借助資料,自主探究 1.自主探究:同學們,這首詩的題目是“有的人”。在題目下面還有一個副標題,一起讀出來。可是,讓人古怪的是,詩中沒有一個地方有魯迅先生的名字。但是

11、我們相信,臧克家先生斷定不是忘卻了。我相信,詩中雖然沒有魯迅先生的名字,但是確定有魯迅先生的影子??纯茨銖哪男┑胤娇吹搅唆斞赶壬挠白?。把相關的詩句畫出來,批注自己的想法。 2.合作學習: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共享自己查找的相關資料,并開展議論,相互交流想法。 3.交流匯報。 預設: (1)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引導:你想到了魯迅先生的哪些名句名言?(想到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薄拔要q如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血”。) 點撥:寫出了魯迅先生什么樣的精神?(魯迅先生一心為民,甘愿為民犧牲的精神) (2)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補充資料:由此,你會想到魯迅先生的什么作品?

12、課件出示: 魯迅在散文詩集野草中寫道:“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巖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于是并且無可朽腐?!?點撥:你感受到魯迅先生什么樣的情感? (3)理解“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借助前文:由這句話你會想到前面我們學過的哪篇課文?想到魯迅先生的什么品質?(關切勞苦群眾,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質。) (4)理解“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回想:由這一句,你會想到哪些畫面?(先生逝世當天的情景) 補充資料:人民對魯迅先生飽含著什么樣的感情?(補充毛澤東和葉圣陶對魯迅先生的評價) 課件出示: 魯迅

13、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宏偉的文學家,而且是宏偉的思想家和宏偉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名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大膽、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毛澤東 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芽滋長,播散到群眾的心里。 葉圣陶 齊讀:齊讀毛澤東和葉圣陶對魯迅先生的評價。 總結:這就是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就是魯迅,關切著青年人的成長和窮苦人的生活。這就是魯迅,用一桿筆與當時黑暗的社會堅持不懈

14、地斗爭。也正是由于這些,所以大量年來,他一向受到人們深深的愛戴。他雖然死了,但他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4.升華主題:既然是紀念魯迅的文章,為什么不寫出魯迅的名字,而是用“有的人”代替呢?他們有著怎樣的人生觀?(板書:魯迅及像魯迅這樣的人) 課件出示: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1)齊讀第1小節,你察覺了什么? (2)提問:兩個“活”字和兩個“死”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樣?(板書:活著死了 行尸走肉 死了活著 雖死猶生) (3)斟酌:他們有著怎樣不同的人生觀?對他們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板書:批判 歌頌) (4)小結:本文不單寫魯迅,而且寫了像魯迅一樣的人,如黃繼光、雷鋒他

15、們為人民無私奉獻,即使他們已逝世,但是他們的精神卻永駐人們的心間。 5.深化形象:同學們,學完了本單元這組關于魯迅先生的文章,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說說在你的心目中魯迅先生是一位怎樣的人,你又是從何處有這么深刻的感受。把相關的語句大聲地朗讀出來。 6.配樂齊讀全詩。 【設計意圖】本環節運用閱讀課文的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交流匯報,讓學生自己沉入詩歌,從字里行間去感知人物形象,再通過資料補充,前文回想,魯迅先生的光芒形象就在學生的頭腦里熠熠生輝。 板塊四 布置作業,拓展延遲 1.布置作業:請同學們把這首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 2.拓展延遲:寫魯迅先生、贊美

16、魯迅先生的詩歌有好多,自己上網探尋一下,選自己熱愛的一些詩歌抄寫下來,專心讀一讀。 【設計意圖】以作業的形式,讓學生重溫詩歌,朗誦詩歌,傳播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學生自己在查找贊美魯迅先生的詩歌的過程中,既能穩定自身查找資料的才能,也能使魯迅先生的形象在自己的心中得到進一步深化。 【板書設計】 27* 有的人 反動統治者 活著死了 行尸走肉 (批判) 魯迅及像魯迅這樣的人 死了活著 雖死猶生 (歌頌) 【教學反思】 有的人是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寫的一首詩。詩歌語言簡樸,感情沉重,蘊涵著豐富的人生哲理,熱心歌頌了魯迅先生為人民無私奉獻的難得精神,并號召人們做真正的有價值的人。這對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深刻的教導意義。 1.多種形式朗讀,層層深入。 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領悟到課文的深刻內涵,感情受到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