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活動安全預案_第1頁
戶外活動安全預案_第2頁
戶外活動安全預案_第3頁
戶外活動安全預案_第4頁
戶外活動安全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戶外活動安全計劃一、原則對活動地點進行安全評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采取措施應對突發(fā)情況,確保學生在活動期間的安全。二、教師安全責任分工1.領隊活動前:評估活動場地的安全系數(shù),估計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 針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制定相應的防范策略; 召開行前會議。每次活動出發(fā)前23天,召集全體參訓教師召開面對面行前會議,討論確定路線安排、活動方案并統(tǒng)一意見,提出安全注意事項及相關要求。活動,并為教師分配安全責任; 出行前購買戶外活動保險;密切關注天氣狀況;準備創(chuàng)可貼和一定的白藥等常用藥物。活動期間:控制全隊速度,保持節(jié)奏。為避免首尾脫節(jié),隊伍過長,首尾通過對講機保持聯(lián)系; 密切關注學生身體狀況,對

2、身體不好的,派專人照顧; 注意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以便在發(fā)生事故時盡快采取行動如果天氣變壞,應慎重考慮縮短或取消原定行程; 如遇緊急情況或天氣突變無法按時返校,應立即通知學生家長;不要隨意改變既定路線或嘗試走雜草叢生和未知的捷徑,領隊不得隨意冒險。2 、帶隊老師活動前:與班主任交流。了解活動期間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和應對策略。明確你的責任。活動期間:嚴格履行職責,時刻注意學生安全。三、突發(fā)事件的處理(一)山火防治:1 、不要在非指定燒烤場所或露營場所用營火做飯;3 、由于白天很難看到野火,所以要時刻注意飛灰和火煙的氣味。如果發(fā)現(xiàn)野火,盡快遠離火場; 4.請記住,野火蔓延的速度極難估計。回復:觀察山火

3、蔓延方向,避免與山火蔓延方向同向行走; 2.觀察附近步道的坡度,選擇較容易逃生的步道; 3 、觀察附近植物的高度和密度,選擇植物較少的地方。不要走進小而茂密的森林和草叢,那里可能會迅速蔓延野火并產(chǎn)生高溫;4.選擇已有的小道逃跑; 5 、山火迫在眉睫,無路可逃時,應將裸露的皮膚蓋上衣服,逃到燒傷處,可減少身體受傷的機會。如果情況內容,不要上山,因為會消耗體力。 (2)山路斜坡的預防:1.盡量選擇少一些有坡度的山路;2 、行軍過程中,教師分布在隊伍的前、中、后方,密切關注道路和學生情況,嚴禁學生在行軍過程中鬧事;3.爬陡坡時,必要時先把繩子(保護繩)拉起,領隊和領隊老師要保護好,讓每個學生依次通過

4、危險點。如有必要,首先裝備背包和其他設備。通過安全區(qū)后,協(xié)助學生依次前進。急救措施: 1.滑倒摔傷時,檢查有無扭傷、擦傷或其他損傷。需要時立即提供急救; 2.有時從表面不易發(fā)現(xiàn)斷裂。如果傷口發(fā)紅、腫脹或疼痛,不宜繼續(xù)行走; 3.如果傷者能繼續(xù)行走,請使用手杖幫助或得到隊友的支持,不要強行單獨行走,以免加重傷勢或再次受傷和不必要的事故; 4.扭傷或行動困難時,停止行走,獨自照顧老師。(3)防溺水:1、如遇深水,活動場地應與水邊保持一定距離,并有專職教師監(jiān)督,學生不得靠近水;2 、如果是玩水項目,老師要提前告知學生注意事項,在玩水過程中要密切注意,防止學生跌倒或過度玩水。搶救措施: 1 、立即清除

5、口鼻中的污泥、雜物、假牙,保持呼吸道通暢; 2 、快速控水:將溺水者放在斜坡上,頭俯臥,壓背,控水。如果沒有坡度,施救者單腿跪下,另一腿彎曲,將患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低頭壓背,將口、鼻、肺中的水倒出和胃。即使排出的水不多,也應該抓緊時間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不要因傾盆大水而耽誤救援時間; 3 、對于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將溺水者置于平臥位,施救者用一只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另一只手打開溺水者。口,深呼吸,從嘴到嘴快速地吹氣,重復直到呼吸恢復。人工呼吸頻率為每分鐘16-20次; 4 、如果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急救人員應將手掌根部置于胸骨正中進行心臟按

6、壓,按壓要緩慢。速度要快,每分鐘80-100次,配合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操作比例為5:1;溺水者在現(xiàn)場接受急救,呼吸心跳恢復后立即被送往附近醫(yī)院。在去醫(yī)院的路上,仍需對溺水者進行持續(xù)的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以方便醫(yī)生搶救。(四)預防迷路: 1 、選擇路標清晰的山路,出發(fā)前仔細規(guī)劃行程; 2.注意當天的天氣預報,避免惡劣天氣活動; 3.記得帶上必要的物品,如地圖、指南針、水、食物、頭燈(手電筒)、雨具、急救箱、口哨、手機、記事本和筆等。 4.指南針和地圖應用于找出位置; 5 、盡量記住自己走過的路,通過原路返回起點。如果在原路無法返回起點,則應留在原地等待救援。回應:不要再往前走,以免消耗體力,增加

7、救援難度; 2 、如果決定繼續(xù)前行,在找路的時候要在每個路口留個記號; 3 、如果無法識別位置,則應前往地勢較高的地方,更容易居高臨下 識別方向也容易被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不要去深山的山谷。當您在深谷中時,很難確定方向。下山雖然容易,但下山的危險性很高。也很難折回高地,會消耗大量體力。如遇山火,可暫時離開高地,待情況好轉后再到較高位置等待救援; 5.致求救信號。(五)預防中暑: 1 、旅途中要適當休息,不要過度勞累,避免體力消耗; 2 、避免長時間陽光直射; 3.多喝水。搶救措施: 4、讓患者躺在陰涼處,脫掉衣服,抬起雙腳。如果病人醒著,給他喝液體飲料,不要讓人群阻礙空氣流通;穿濕衣服,吹風,可迅速

8、降低體溫,直至癥狀消失; 6 、繼續(xù)補充水分,立即求救,早期治療; 7 、如果病人出汗多,抽筋,可以在水中加鹽,每半升水中加半茶匙鹽。(6) 出血搶救措施: 1、加壓包扎止血:將無菌紗布或干凈的毛巾或布疊成比傷口稍大的墊子,蓋住傷口,然后用繃帶或布帶扎緊。但是,當傷口有疑似骨折或異物時,不應使用此方法。 2、穴位止血:根據(jù)動脈走向,在出血傷口的近端,用手指按壓動脈暫時止血,多用于頭頸部動脈出血,和四肢。 3、止血帶:用橡皮條或布條將傷口上方的肌肉包扎扎緊。應該很緊,不能感覺到遠端動脈的脈搏,傷口有輕微的出血。過松起不到止血作用,過緊會影響血液循環(huán),損傷神經(jīng),導致四肢壞死。有必要在明顯的部分標出

9、止血帶的時間。如果超過兩小時,每小時放松1-3分鐘,換成指壓止血。此法適用于加壓無法止住的四肢大動脈出血。 (正確方法:輔以敷料,取食指可插入者為準) 4、內出血或疑似內出血患者,應保持患者絕對靜止,抬高下肢,并迅速將患者收起送到最近的醫(yī)院治療。(7) 跌倒傷搶救措施: 1、扭傷、肌肉撕裂傷:休息傷處,可冷敷止痛,拉緊傷處,同時支撐傷處。 2、骨折:骨折部位總則有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等癥狀,骨折端刺破大血管時有大量出血。發(fā)生骨折或疑似骨折時,應避免傷者或傷肢移動,固定并支撐傷肢(有出血者應先止血再固定),使傷者在運輸過程中不會因搬運和顛簸而損壞人。損傷血管、神經(jīng),避免額外損傷,加重病情。

10、 3、外傷性腦損傷:輕度腦震蕩,總則無顱骨骨折,輕度頭痛、頭暈、昏迷不超過30分鐘。嚴重顱骨骨折、腦挫傷、腦出血、昏迷。對顱腦外傷患者,分秒必爭,及時通知醫(yī)院前來搶救,臥床安靜,避免不必要的活動和檢查,保持氣道暢通。 4、頸椎損傷:跌倒可引起腰椎、胸椎、頸椎損傷,以后者最為嚴重。例如,當頭部跌落地面時,可引起頸椎脫位和骨折,常伴有脊髓損傷和四肢癱瘓。必須盡快通知醫(yī)院,盡快進行搶救。現(xiàn)場急救時,應讓傷者平躺在地上或放在硬板上,并在頸部兩側填沙袋,保持頸椎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保持頸椎與胸椎軸線一致,不要過伸、過屈或旋轉。(8) 扭傷救助措施: 1.手指扭傷:立即停止運動。第一種是冷敷,最好是冰,而不是水

11、。將手指浸泡在水中約 15 分鐘,然后用冷濕布包住。然后用膠帶將手指固定在伸展位置。 2、腳踝扭傷:扭傷后不要用力揉搓、熱敷或強行活動。損傷早期應冷敷,以減少局部血腫;待止血后熱敷,加速傷處瘀血散去。總則而言,傷后24小時,可先熱敷、局部按摩、外敷瘀傷,再將患肢抬高,可促進傷肢血流,消腫,可使用繃帶用于壓縮。如果活動時腳踝劇烈疼痛,不能站立或移動,疼痛在骨頭上,扭傷時有聲音,受傷后迅速腫脹。 3、腰扭傷:調理一下,局部冷敷,盡量采取舒服的姿勢,或者側臥,或者仰臥屈曲,膝蓋下墊個毯子之類的東西。(9) 小腿抽筋搶救措施: 1、讓傷病員躺下,用手指按背部正中的人字形底部(成山穴)。一旦肌肉痙攣放松

12、,就可以繼續(xù)參加各種活動。 2.也可以雙手按摩小腿肌肉或涂抹松節(jié)油和紅花油。(10) 刺傷搶救措施: 1、如果遇到很深的刺傷,如果不是靠近重要器官,可以取出異物,擠出臟血,用雙氧水沖洗干凈,然后用淡鹽水或肥皂水清洗傷口,最后用冷水洗凈,擦干傷口,涂上酊劑,用消毒紗布包好。 2.面對刀傷不確定,不能拔出刺物,以免大出血,猝不及防,應立即去醫(yī)院就診。 3. 刺傷時仍有異物殘留。比如竹簽刺入皮膚,在拔出的過程中會留下倒刺。刺傷后可以用針刺破異物。 4、刺傷后,經(jīng)過簡單的急救處理后,應去醫(yī)院注射破傷風類毒素或抗毒素,同時按醫(yī)生處方使用抗生素或消炎藥。(十一)燒(燙)傷搶救措施: 1、治療小面積輕度燒傷

13、(燙傷)時,可用流動的清水、冷開水或鹽水冷卻傷口。用大量水沖洗約 30 分鐘,直到傷口不熱或不痛為止。然后涂抹植物油或蜂蜜或雞丹青或凡士林,以保護傷口不起水泡和感染。起泡者不宜穿(擦)破。破了的可以涂抗生素軟膏,露出創(chuàng)面,保持干燥。可以用光照射來減輕疼痛,防止感染,促進愈合。結痂后若結痂下有膿液,可用無菌生理鹽水或326湯匙雙氧水濕敷去除膿液,并用含抗生素溶液的紗布保護刨面。 2、強酸、強堿燒傷,可用清水反復沖洗創(chuàng)面,強酸燒傷可用多汁水等堿性溶液沖洗,以中和殘酸。強堿燒傷可用稀鹽酸或醋沖洗,以中和殘留堿,然后包扎傷口。誤服強酸強堿時,不要催吐或洗胃,可服用相應的中和液、牛奶、蛋白、植物油等液體

14、汁液,以保護食道和胃黏膜。防蛇咬傷: 1 、穿長褲和高幫鞋。 2.沿著現(xiàn)有的小徑走,不要自己走,穿過草地和雜樹林。 3 、遇到蛇時要保持冷靜,讓受驚的蛇盡快逃走。蛇的視力很好,大多數(shù)蛇在受到快速動作的刺激時會立即反擊。急救措施: 1.除非專業(yè)人員,否則不要割破傷口皮膚吸吮或清洗。讓受傷人員躺下并停止移動受傷部位,但不要抬高受傷部位。不飲酒,不從事不必要的活動。如有蛇藥,應盡快內服或外服。 2.如果可能,用繃帶綁住傷口上方的區(qū)域。如果傷口在手和腳上,用寬繃帶包扎傷口上方的區(qū)域。 3 、盡快去醫(yī)院治療。如果可能,確定毒蛇的類型、顏色和標記。如果咬人的蛇被抓到了,應該送到醫(yī)院,讓醫(yī)護人員識別,使用合

15、適的血清。(十三)蜂蜇預防: 1 、利用現(xiàn)有小徑,不要自己走,避開蕨類植物,常有昆蟲和黃蜂棲息的地方。期間2.不要打擾蜂窩,不要用樹枝等敲打路邊的灌木叢。 3.在身體和衣服上噴灑防蚊油。 4.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因為它們可能會吸引蜜蜂。救援措施: 1 、如果蜂箱擋路,可以繞道。 2.如果你遇到一兩只黃蜂在你頭頂盤旋,你可以忽略它,照常進行。 3 、如果有刺針,可用鉗子將其取出,但不要擠壓毒囊,以免殘留毒素進入皮膚。 4 、如果被蜂群追趕,可以靜坐不動,用大衣遮住頭頸部,蜷縮在地上,待蜂群散去后慢慢撤離。 5.嚴重蜇傷應盡快就醫(yī)。 6 、可以將毛巾用冷水浸泡,輕輕涂抹在傷口上,消腫止痛。(14) 危險植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