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乒乓球發球教案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 一 (8月27日8月31日) 教 學 內 容 一、復習發球 二、復習攻球 三、推擋練習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1、使學生在原有根基之上,恢復、純熟以前所學技術 2、進展學生協調素質. 乒乓球館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一、 課堂常規 1、集合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安置見習生 二、 打定片面 1、復習太極拳 (整套) 2、 專項打定活動 1) 頸部運動 2) 擴胸運動 3) 腰部運動
2、4) 膝部運動 5) 踝、腕關節運動 5 7 4 教法: 組織: 一、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 T 要求:做到快、靜、齊 二、 1、 1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1、 1、 2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1、 3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示范、講解 T 要求:動作柔緩平勻 2、 1教師示范 2、 3、 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習 T 要求:動作幅度適中,達成活動標準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基 本 部 分 一、復習正手發奔球 要點:留神擊球瞬間摩擦球球中上部。 二、復習正手攻球 要點:留神轉體與引拍同時舉行,并保持手腕不要外展或內扣。 三、推擋練習 要點
3、:留神拍面要稍向前傾斜,并要迎球推擋。 20 30 20 教法: 組織: 1、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2、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3、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 示范、講解 4、教師巡回指導 。 。 終止片面 1、 集合 2、 總結本次課 3、 宣布下次課內容 4、 宣布下課 4 教師口令,學生集合 T 課后小結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二 (9月3日9月7日) 教 學 內 容 一、復習正手攻球 二、學習正手發下旋球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1、盡快恢復前期所學,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型。 2、初步發下旋球技術。 乒乓球館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4、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15 分 一、課堂常規 1、集合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安置見習生 二、打定片面 1、復習太極拳 (整套) 2、打定活動 1)頸部運動 2)擴胸運動 3)轉體運動 4)膝部運動 5)踝、腕關節運動 6) 正、側壓腿 5 7 6 教法: 組織: 一、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 T 要求:做到快、靜、齊 二、 2、 1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1、 2、 2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4、 3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示范、講解 T 要求:動作柔緩平勻 5、 1教師示范 2、 6、 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習 T 要求:動作幅度適中,達成活動標準 部 分
5、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基 本 部 分 70 分 一、復習正手攻球 二、學習正手發下旋球 要點:站位左半臺,拋球同時持拍手急速向右上方引拍,身體隨即向右轉,當球下落至與網同高或略高時,手臂自右上方向左下方揮擺,球拍從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擊球后球拍收于右胯旁,第一落點本方端線鄰近。 29 20 20 教法: 組織: 1、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2、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3、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 示范、講解 4、教師巡回指導 教法: 組織:專心聽、模仿 1、教師講解技術動作 2、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3、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6、示范、講解 難點:1、轉腰與揮拍相協調 4、教師巡回指導 2、擊球時間掌管好 3、摩擦球與擊打球區分開 終止片面 5分 1、 集合 2、 總結本次課 3、 宣布下次課內容 4、 宣布下課 3 教師口令,學生集合 T 本課小結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三 (9月10日9月14日) 教 學 內 容 1、 復習正手發下旋球 2、 復習正手攻球 3、學習交錯步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提高正手發下旋球技術。鞏固正手攻球的連續性。 進展學生協調素質 乒乓球館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15.| 一、課堂常規
7、1、集合、整隊。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安置見習生 二、打定活動 1、徒手操(2*8) 1)上肢運動 2)擴胸運動 3)踢腿運動 4)體側運動 5)體轉運動 6)下蹲運動 2、原地變化跑 (4*8拍) 1)前踢腿 2)后踢腿 3)高抬腿 4)橫向換腳跳 3、活動關節(4*8) 1)扶膝深蹲 2)弓步壓腿 3)體前曲振 4)髖繞環 5)腕踝繞環 三、復習太極拳 (整套) 3 6 6| 教法: 組織: 一、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 對學生提出本次課要求 T 要求:做到快、靜、齊 二、 組織:1、1教師領做,強調要領。 1、2教師口令指揮,學生練習。 1、3師校正錯誤動作、
8、示范、講解 T 要求:動作柔緩平勻 2、1教師示范、強調動作標準。組織: 2、2教師口令指揮學生練習 T 要求:動作幅度適中,達成活動標準 三、教師領做 要求:動作與 音樂同步。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基 本 部 分 70 一、復習正手發下旋球 二、復習正手攻球 三、 學習交錯步 要點:向右方來球做正手攻球時,左膝內旋,右膝外旋,右腳蹬地,左腳越過右腳跨向正手位,在左腳未落地時,揮拍擊球。 57 12 教法:1、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2、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3、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保持磨擦 示范、講解 球部
9、位 4、教師巡回指導 教法:1、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2、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3、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保持拍形、 示范、講解 拍面的穩定性。 4、教師巡回指導 教法: * * * * * * * 1、 教師動作示范,講解動作要領 * * * * * * * 2、教師組織學生舉行腳步移動練習。 * * * * * * * 3、教師組織學生利用交錯步揮拍練習 * * * * * * * 4、采用交錯步舉行推擋和打攻球練習。 5、教師巡回指導 T 終止片面 5 1、集合 2、總結本次課 3、宣布下次課內容 4、宣布下課 3 教師口令,學生集合 T 課后小結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四
10、 (9月17日9月21日) 教 學 內 容 1、 學習反手搓球技術 2、 學習跨步 3、 素質練習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初步使學生掌管接發下旋球技術,提高接發球技術水平,鞏固身體素質和體能。 乒乓球館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一、課堂常規 1、集合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安置見習生 二、打定片面 1、復習太極拳 (整套) 2、打定活動 1)頸部運動 2)擴胸運動 3)站位體前屈 4)踝、腕關節運動 5)正、側壓腿 5 7 4 教法: 組織: 一、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
11、 對學生提出本次課要求 T 要求:做到快、靜、齊 二、 1、1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1、 1、2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1、3師校正錯誤動作、 示范、講解 T 要求:動作柔緩平勻 2、1教師示范 2、 2、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習 T 要求:動作幅度適中,達成活動標準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根本片面 一、學習反手搓球技術 要點:右腳稍前,身體離臺約50厘米,手臂內旋使拍面角度后仰,手臂向左上方移動,前臂提起,同時直握拍手腕作屈,橫握拍手腕作外展,將球拍引至身體左上方。手臂向右前下方迎球,擊球時,當來球跳至下降前期,前臂加速向左前下
12、方用力,同時直握拍手腕作伸,橫握拍手腕作內收。拍面后仰擊球中下部。擊球后手臂隨揮至右前下方。橫握拍手腕作內收,擊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球擊出后第一落點接近球網。擊球后,手臂持續向右前下方隨勢揮動,急速恢復。發力部位以前臂和手腕為主,動作過程中身體重心從左腳移至右腳。 二、學習跨步 要點:以來球同方向的腳向側跨出一大步,另一腳再跟著移動一步。 14 40 7 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3、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4、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 示范、講解 摩擦球而不是撞擊球 5、教師巡回指導 6、教師講解輔佐練習方法 要點:自己將球拋于球臺上, 先不直接接發來球,自已
13、直 接摩擦球,使球越過球網, 體會摩擦球的感覺。然后再 舉行雙人對練。 橫拍搓球 直拍搓球 1、教師講解示范。 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3、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4、教師校正錯誤動作、示范、講解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根本片面 三、素質練習 1、摸球臺兩角 2、 俯臥撐練習 102組 3、蛙跳練習2 4、交錯步跑 5、 放松跑 10 3、1教師示范 3、 3、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習 終止片面 1、集合 2、總結本次課 3、宣布下次課內容 4、宣布下課 3 教師口令,學生集合 T 本 課 小 結 體 育 課 教 案 教 學 內
14、 容 1、 復習正手發下旋加轉球 2、 復習反手搓球技術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穩定上次課所學,提高在接發球及發球才能。 乒乓球館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一、課堂常規 1、集合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安置見習生 二、打定片面 1、復習太極拳 (整套) 2、打定活動 1)慢跑 2)行進間徒手操 3)踝、腕關節運動 4)正、側壓腿 5 7 4 教法: 組織: 一、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 對學生提出本次課要求 T 要求:做到快、靜、齊 二、 1、1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1、 1
15、、2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1、3師校正錯誤動作、 示范、講解 T 要求:動作柔緩平勻,身體重心保持平穩 2、1教師示范 2、 2、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習 T 要求:動作幅度適中,達成活動標準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基 本 部 分 一、復習正手發下旋球 要點:拋球與摩擦球時機要連貫。 二、復習搓球技術 44 25 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3、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4、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 示范、講解 摩擦球而不是撞擊球,摩擦球的中下部。 5、教師巡回指導 中下部 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16、。 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3、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4、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 示范、講解 拍面保持確定角度。 5、教師巡回指導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學 生 活 動 教 師 活 動 終止片面 1、集合 2、總結本次課 3、宣布下次課內容 4、宣布下課 5 教師口令,學生集合 T 本課小結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六 (10月1日10月5日) 教 學 內 容 1、 學習左推右攻技術 2、 素質練習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鞏固腳步與上肢技術結合的才能,提高身體素質 乒乓球館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17、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一、課堂常規 1、集合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安置見習生 二、打定片面 1、復習太極拳 (整套) 2、打定活動 1)慢跑 2)擴胸運動 3)站位體前屈 4)踝、腕關節運動 5)正、側壓腿 5 7 6 教法: 組織: 一、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 對學生提出本次課要求 T 要求:做到快、靜、齊 二、 1、1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1、 1、2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1、3師校正錯誤動作、 示范、講解 T 要求:動作柔緩平勻,身體重心保持平穩。 2、1教師示范 2、 2、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習 T 要求:動作幅度適中,達成活
18、動標準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基 本 部 分 一、學習左推右攻技術 要點:左推右攻打法是以近臺正手攻球為進擊,以反手推擋為防守和助攻的主要手段,其風格是“ 快、準、狠、變、轉“。站位近臺中偏左,判斷切實實時移動搶占合理的擊球位置,用適當的擊球手法回擊來球(正手攻球終止,采用滑步形式移動再用反手回擊球)。 二、素質練習 1、兩隊投籃接力嬉戲。 2、背人跑嬉戲 3、下蹲走練習 4、俯臥撐 52 15 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3、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腳步的急速移動, 示范、講解 上下肢合作協調
19、同步。 4、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示范 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習 終止片面 1、集合 2、總結本次課 3、宣布下次課內容 4、宣布下課 5 教師口令,學生集合 T 本課小結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七 (10月8日10月12日) 教 學 內 容 1、復習正手攻球 2、復習左推右攻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穩定上次課所學,提高正手攻球及腳步移動才能。 乒乓球館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一、課堂常規 1、集合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安置見習生 二、打定片面 1、復習太
20、極拳 (整套) 2、打定活動 1)頸部運動 2)擴胸運動 3)站位體前屈 4)踝、腕關節運動 5)正、側壓腿 5 7 6 教法: 組織: 一、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 對學生提出本次課要求 T 要求:做到快、靜、齊 二、 1、1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1、 1、2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1、3師校正錯誤動作、 示范、講解 T 要求:動作柔緩平勻,身體重心保持平穩。 2、1教師示范 2、 2、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習 T 要求:動作幅度適中,達成活動標準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根本片面 一、復習正手攻球 二、復習左推右攻 32 35 教法:
21、1、教師講解示范。 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3、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4、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 示范、講解 5、教師巡回指導 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3、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4、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 示范、講解 5、教師巡回指導 6、教師采用發球機練習, 提高練習效果。 結 束 部 分 1、集合 2、總結本次課 3、宣布下次課內容 4、宣布下課 5 教師口令,學生集合 T 本課小結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八 (10月15日10月19日) 教 學 內 容 1、學習側滑步 2、學習推擋側身技術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鞏固腳步移動,提
22、高移動中擊球及實戰才能。 乒乓球館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一、課堂常規 1、集合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安置見習生 二、打定片面 1、復習太極拳 (整套) 2、打定活動 1)頸部運動 2)擴胸運動 3)站位體前屈 4)踝、腕關節運動 5)正、側壓腿 5 7 6 教法: 組織: 一、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 對學生提出本次課要求 T 要求:做到快、靜、齊 二、 1、1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1、 1、2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1、3師校正錯誤動作、 示范、講解 T 要求:動作柔緩平勻,身體重心
23、保持平衡 2、1教師示范 2、 2、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習 T 要求:動作幅度適中,達成活動標準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根本片面 一、學習側滑步 要點:移動范圍大,重心轉換急速。當來球離身較遠時使用,移動后兩腳距離根本不變,適合連續快速回擊來球。兩腳幾乎同時向來球方向蹬地,幾乎同時離地,來球異方向腳先落地,同方向腳緊隨著地,揮臂擊球。 二、學習推擋側身技術 要點:站位近臺偏左,左右腳替換要實時適當,身體右轉伸張適合,擊球手法要正確。 推擋側身攻的重點難點是右腳向左腳后面移動純熟,側身伸張保持正確的擊球點。 17 40
24、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3、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4、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 示范、講解 5、教師巡回指導 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3、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4、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腳步移動急速,動作 示范、講解 連貫,不要發力。 5、教師巡回指導 結 束 部 分 1、集合 2、總結本次課 3、宣布下次課內容 4、宣布下課 5 教師口令,學生集合 T 本課小結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九 (10月22日10月26日) 教 學 內 容 1、 學習發球搶攻戰術 2、推擋側身練習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穩定上次課所學,提高在比
25、賽中的實戰才能。 乒乓球館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一、課堂常規 1、集合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安置見習生 二、打定片面 1、打定活動 1)頸部運動 2)擴胸運動 3)站位體前屈 4)踝、腕關節運動 5)正、側壓腿 5 10 教法: 組織: 一、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 對學生提出本次課要求 T 要求:做到快、靜、齊 1、教師示范 1、 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習 T 要求:動作幅度適中,達成活動標準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26、 學 生 活 動 根本片面 一、學習發球搶攻戰術 1)左長右短:以下旋短球為主,盡可能不讓對方搶先上手,從而為自己搶攻制造機遇。 2)右長左短:同上正相反。 3)同線長短:在對付橫拍削球手時采用同線長短的發球搶攻戰術較多。 重點:發球的落點操縱及如何把握進擊時機。 難點:如何根據對方站位發出對已方進擊有利的發球。 二、復習推擋側身技術 重點:體會在移動中球拍轉換及步法的急速移動。 難點:正手側身位的攻球告成率。 40 30 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3、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4、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 示范、講解 5、教師巡回指導 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7、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3、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4、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 示范、講解 留神反手慢推與腳步的緊密合作,及正反手回球的切實性。 5、教師巡回指導 6、 對掌管較差同學的同學 舉行步法的輔佐練習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學 生 活 動 教 師 活 動 結 束 部 分 1、集合 2、總結本次課 3、宣布下次課內容 4、宣布下課 5 教師口令,學生集合 T 課后小結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十 (10月29日11月2日) 教 學 內 容 1、 復習發球搶攻戰術 2、素質練習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穩定上次課所學,提高身體
28、素質。 乒乓球館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一、課堂常規 1、集合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安置見習生 二、打定片面 1、打定活動 1)頸部運動 2)擴胸運動 3)站位體前屈 4)踝、腕關節運動 5)正、側壓腿 6)喊數抱團嬉戲 5 15 教法: 組織: 一、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 對學生提出本次課要求 T 要求:做到快、靜、齊 二、 1、教師示范 1、 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習 T 要求:動作幅度適中,達成活動標準 3、講解嬉戲規矩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29、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根本片面 一、復習發球搶攻戰術 二、身體素質練習 1、摸球臺兩角 2、延球臺跑 3、 俯臥撐練習 102組 4、蛙跳練習2 5、交錯步跑 6、放松跑 45 25 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3、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4、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提高意識。 示范、講解 5、教師巡回指導 二、1、教師講解示范。 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3、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結 束 部 分 1、集合 2、總結本次課 3、宣布下次課內容 4、宣布下課 5 教師口令,學生集合 T 課后小結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十一 (11月5日11月
30、9日) 教 學 內 容 1、 學習對攻戰術:攻兩角戰術 2、考試:正手發下旋加轉球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檢查所學處境 乒乓球館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一、課堂常規 1、集合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安置見習生 二、打定片面 1、打定活動 1)頸部運動 2)擴胸運動 3)站位體前屈 4)踝、腕關節運動 5)正、側壓腿 5 7 教法: 組織: 一、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 對學生提出本次課要求 T 要求:做到快、靜、齊 二、 2、1教師示范 2、 2、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
31、習 T 要求:動作幅度適中,達成活動標準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根本片面 一、學習對攻戰術:攻兩角戰術 1)對角攻擊:先以側身斜線攻一角,再以正手斜線攻另一角。 2)雙邊直線:先以直線攻一角,再以直線攻另一角。 3)逢斜變直,遇直變斜:這是伏擊對方空當和大角度的戰術。 重點:對角攻擊。 難點:擊球落點的切實性。 二、正手發下旋球考試 28 45 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3、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4、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提高意識。 示范、講解 5、教師巡回指導 教法:講解考試要求。
32、要求:專心聽,領會。 每人發五個球,根據 發球的旋轉、落點、 弧線及動作的切實程度 打分。 結 束 部 分 1、集合 2、總結本次課 3、宣布下次課內容 4、宣布下課 5 教師口令,學生集合 T 課后小結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十二 (11月12日11月16日) 教 學 內 容 1、 素質測驗:410米往復跑 2、復習正手攻球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檢驗身體素質,打定正手攻球考試 乒乓球館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一、課堂常規 1、集合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安
33、置見習生 二、打定片面 1、打定活動 1)頸部運動 2)擴胸運動 3)站位體前屈 4)踝、腕關節運動 5)正、側壓腿 5 7 教法: 組織: 一、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 對學生提出本次課要求 T 要求:做到快、靜、齊 二、 2、1教師示范 2、 2、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習 T 要求:動作幅度適中,達成活動標準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根本片面 一、身體素質測試:4*10米折返跑 二、復習正手攻球 重點:迎接考試 難點:連續性 25 48 教法:教師講解考試要求: 要求:留神折返急速,制止 相距10米劃兩條線,當聽到 受傷。
34、跑的口令后,急速跑向一方, 過線后急速折返,往復兩次, 共計40米,以時間快慢計算 勞績。 教法: 1、教師提出練習要求 2、教師組織學生練習 3、教師校正錯誤動作、 要求:留神動作要求及連續性。 示范、講解 4、教師巡回指導 結 束 部 分 1、集合 2、總結本次課 3、宣布下次課內容 4、宣布下課 5 教師口令,學生集合 T 課后小結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十三 (11月19日11月23日) 教 學 內 容 1、 考試:正手攻球 2、 教學比賽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檢查正手攻球所學,提高比賽才能。 乒乓球館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35、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一、課堂常規 1、集合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安置見習生 二、打定片面 1、打定活動 1)頸部運動 2)擴胸運動 3)站位體前屈 4)踝、腕關節運動 5)正、側壓腿 5 7 教法: 組織: 一、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 對學生提出本次課要求 T 要求:做到快、靜、齊 二、 2、1教師示范 2、 2、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習 T 要求:動作幅度適中,達成活動標準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根本片面 一、正手攻球考試 二、教學比賽 63 15 教法:教師講解
36、考試要求, 要求:專心聽清考試要求。 兩名同學自由組合, 一分鐘男生連續攻球 20拍,女生連續16拍, 每掉一次扣一分,達標 與技評同時舉行。 教法:講清比賽要求。 要求:考試終止的同學比賽。 結 束 部 分 1、集合 2、總結本次課 3、宣布下次課內容 4、宣布下課 5 教師口令,學生集合 T 課后小結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十四 (11月26日11月30日) 教 學 內 容 理論:體育文化與賞識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學會觀看高水平比賽。 電教室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一、課堂常規 1、
37、集合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 5 教法:教師講解 要求:專心聽記 根本片面 體育比賽賞識 80 教法:邊看邊講解,結合平日所學。 終止片面 1、總結本次課 2、宣布下次課內容 3、宣布下課 課后小結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十五 (12月3日12月7日) 教 學 內 容 機動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檢查所學處境 乒乓球館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準 備 部 分 一、課堂常規 1、集合 2、宣布上課,師生問好 3、宣布本次課內容 4、點名、安置見習生 二、打定片面 1、打定活動 1)
38、頸部運動 2)擴胸運動 3)站位體前屈 4)踝、腕關節運動 5)正、側壓腿 5 5 教法: 組織: 一、 教師組織學生集合 對學生提出本次課要求 T 要求:做到快、靜、齊 二、 2、1教師示范 2、 2、2教師口令指揮 學生練習 T 要求:動作幅度適中,達成活動標準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根本片面 一、教學比賽 75 教法:講解比賽要求。 結 束 部 分 1、集合 2、總結本次課 3、宣布下學期課內容 4、宣布下課 5 教師口令,學生集合 T 課后小結 體 育 課 教 案 周別:十六 (12月10日12月14日) 教 學
39、 內 容 乒乓球根本技術與戰術 場 地 器 材 目 的 任 務 使學生掌管專項技術的同時,從理論上提升專項技術,建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新高度。 教室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打定片面 課堂常規: 1、 師生問好 2、 點名 5 教師講解 學生聽、記 講解本學期課程籌劃與安置。 提出本學期課堂要求。 基 本 部 分 一、乒乓球根本技術 80 根本技術我們經常聽到別人說根本技術或根本功,畢竟甚么是根本技術?它在乒乓球運動中有甚么作用呢?以下讓我們做簡樸的介紹。打球的正確模樣(包括手部、腿部、腰部等)稱為根本動作。根據每一次擊球
40、過程,根本上可分為:打定、判斷、移動、揮拍、恢復五個階段。把這五個階段正確地運用,就構成了根本技術。乒乓球運動中的根本技術包括:發球、接發球、攻球、搓球、推擋、弧圈球、削球、步法等。每個運鼓動要根據自己的技術風格和特點,在訓練中結自己的打法,苦練有關的根本技術,而且還要練的“活“。根本技術是戰術的前提和根基。根本技術掌管的好壞,直接影響戰術運用的程度,假設根本技術掌管的越正確、越純熟、越全面,那么戰術的運用也越生動、變化越多、效果越好。相反,假設根本技術掌管的不夠好、不純熟、不夠全面,那么戰術的運用就會單調和死板,爭勝的機遇也就越少。因此,我們要對根本技術的重要性有充分的熟悉。有的人想走捷徑,
41、不去專心苦練根本技術而是只練幾個“絕技“急于求成,結果是造成模樣不正確或動作不協調又或根本技術不踏實,這樣達成確定水平之后,就很難再有提高和進步,要想當個高水平的運鼓動那么分外困難了。 (一)根本站位 乒乓球運動的根本站位應根據不同類型打法及個人的打法特點相適應,不同類型打法其根本站位的范圍大小也不一致。站位正確,有利于保持穩定的擊球模樣和向任何一個方向急速移動。 1、站位動作要點:站位的范圍指運鼓動離球臺端線的遠近距離和左右距離。根據不同的打法選擇不同的根本站位。 左推右攻打法 :根本站位在中間偏左;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42、 動 基 本 部 分 兩面攻打法 :根本站位在近臺中間; 弧圈球為主打法:根本站位在中臺偏左; 橫拍攻削結合打:根本站位在中臺鄰近; 削球打法 :根本站位在中遠臺鄰近。 (二)打定模樣 打定模樣是指擊球員打定擊球或還擊球時的身體各部位模樣。合理的模樣,有利于腳、腿蹬地用力和腰、軀干各部位的協調合作與急速起動; 保持正確的擊球模樣,提高擊球的命中率。制造出最大的擊球力。 1、打定模樣動作要點 (1) 下肢:兩腳左右開立,約與肩同寬。身體稍向右側,面向球臺。兩膝自然彎曲,提踵,重心置于兩腳之間。(2)軀干:含胸收腹,上體略前傾,下額微收,兩眼凝望來球。(3)上肢:持拍手和非持拍手均應自然彎曲置身體
43、前側方,保持相對的平衡狀態。 (三) 握拍法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橫拍握法兩種,不同的握法各有其優點,從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打法。 一、 直拍握法 直拍握法的特點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擊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線球時,拍面變化不大,對手難于判斷。 二、 橫拍握拍法 橫拍握拍法的特點是正反手攻球氣力大,攻削球時握法變化小,反手攻球輕易發力也便于拉弧圈; 但正反手交替擊球時,需變換擊球拍面,攻斜、直線時調理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對方識破。 (1) 無論哪種握法,握拍都不應過緊或過松。過緊會使手腕僵硬,影響發力時的手 腕動作,過松那么影響擊球氣力和擊球的切實性。 (2) 握拍不宜太淺
44、。直握時,食指和拇指構成的鉗形不能過大或過小,以免影響手腕動作的生動性。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基 本 部 分 (3) 在變換擊球的拍面、調理拍面角度時,要充分利用手指的作用。 (4) 不應經常變化握拍方法,否那么會影響打法類型及風格的形成,尤其是初學者,更應留神。 (四)、 根本步法 (1) 單步 1、 移動方法 以一只腳為軸,另一只腳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動,身體重心隨之落在移動腳上。 2、實際運用于:接近網小球; 削追身球;單步側身攻來球落點位于中線稍偏左或對推中側身突襲直線或對搓中提拉球時常用。 (2) 跨步
45、 1、 移動方法 一腳蹬地,另一腳向移動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腳隨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體重心即移到跨步腳上。 2、實際運用于:近臺快攻打法,用來對付離身體稍遠的來球; 削球打法,左、右移動擊球;跨步側身攻,當來球速度較慢,但離身體稍遠時,左腳向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腳隨即跟上一小步,同時合作腰部右轉動作,完成側身移動。 (3) 并步 1、 移動方法 一腳先向另一腳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腳在并步腳落地后隨即向來球方向移動一步。 2、 實際運用于:快攻選手在左右移動中攻或拉球; 削球選手正反手削球;并步側身攻,多用于拉削球,右腳先向左腳后并一步,以便轉體,隨之左腳向側跨一步。 (4) 跳步 1、 移動方
46、法 以來球異側腳用力蹬地,兩腳同時離地向來球方向跳動。 2、 實際運用于:快攻選手左右移動擊球,常與跨步結合起來使用; 弧圈類打法由中臺向左、右移動時常用;跳步側身攻或拉,但在空中需完成轉腰動作;削球選手在接突擊時常采用,但以小跳步來調整站位用得較多。 (5)交錯步 1、 移動方法 以靠近來球方向的腳作為支撐腳,該腳的腳尖調整指向移動方向,遠離來球方向的腳在體前交錯,向來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體隨之向來球方向轉動,支撐腳跟著向來球方向再邁一步,這是前交錯步。后交錯步是在體后完成交錯動作。 2、 實際運用于:快攻或弧圈打法在側身攻、拉后撲打右角空檔,或從右大角變反手擊球; 在走動中拉削球;削球打法
47、接短球或削突出擊。 部 分 課 的 內 容 練 習 份 量 課 的 組 織 實 施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基 本 部 分 (五)常用的發球技術 (1)、正手發奔球 1、 特點 球速急、落點長、沖力大,發至對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對對方要挾較大。 2、 要點拋球不宜太高; 提高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第一落點要靠近本方臺面的端線;擊球點與網同高或稍低于網。 (2)反手發急球與發急下旋球 (3)發短球 (4)正手發左側上(下)旋球 (5)反手發右側上(下)旋球 (6)下蹲發球(八)正手高拋發球 (7)高拋發球 (六)接發球技術 接發球的判斷 判斷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接發球的方式和接發球的成敗。
48、為了判斷發球的旋轉性質、旋轉強度及來球線路落點,應利用各種信息舉行綜合分析。 1、 就對方發球時的站位抉擇自己接發球的站位。 2、 查看對方發球前的引拍方向。 3、 查看球拍觸球瞬間摩擦球的方向,判斷球的旋轉性質。 4、 查看發球時揮臂的動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判斷球的落點長短和旋轉強弱。 5、 根據發球的第一落點判斷來球的長短。 6、 根據球在空中的飛行弧線判斷旋轉。 7、 根據手感判斷來球的旋轉。 8、 記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顏色及各自的性能。 (七)常用的推擋球技術 (一)擋球 1、 特點與應用 球速慢,氣力輕,動作較簡樸,初學者輕易掌管。它可以扶助初學者熟諳球性,熟悉乒乓球的擊球規律,提高操縱球的才能。 2、 要點:擋球是推擋球技術的根基,初學者應形成正確的動作手法。引拍時,上臂應靠近身體。前臂前伸近球,手腕手指調理拍形,食指用力,拇指放松 (二)快推 1、 特點與運用 快推的特點是站位近,動作小,借力還擊,速度快,線路變化多。適用于回擊一般的拉球、推擋球和中等氣力的攻球; 在相持中能發揮回球速度快的優勢,推壓兩大角或伏擊對方空檔,為自己的進擊創造條件。它是推擋球最常用的一項技術。 2、 要點 擊球前靠近身體,前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織行業生產管理系統
-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專業俄語IV》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江藝術工程職業學院《高級試驗設計與生物統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遂寧能源職業學院《食品毒理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湘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大學基礎聽說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朝鮮語會話(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紹興市重點名校2025年初三中考沖刺壓軸卷(一)化學試題含解析
- 南陽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化工儀表及自動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云南省鳳慶二中高三下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理A)試題含解析
-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縣2024-2025學年數學三下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
- 焊接工藝評定及焊接工藝技術評定管理標準
- 洗衣房各崗位工作流程
- 基于SWOT分析的義烏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研究
- 基于自適應濾波對音頻信號的處理詳解
- 油浸式變壓器工藝文件匯編
- 并網前設備電氣試驗繼電保護整定通訊聯調完整資料
- 南方科技大學機試樣題練習南方科技大學樣卷
- 電子公章模板
- 北京廣安門中醫院門診樓層分布圖
- 法定代表人登記表
- 鉆孔灌注樁施工組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