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株潭一體化的問題及應對_第1頁
長株潭一體化的問題及應對_第2頁
長株潭一體化的問題及應對_第3頁
長株潭一體化的問題及應對_第4頁
長株潭一體化的問題及應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長株潭一體化存在的問題及應對對比珠三角長株潭一體化存在的問題及應對對比珠三角摘要:長株潭作為湖南的經濟核心,早在1982年長株潭經濟整合的概念被提出, 但由于當時的經濟條件和行政體制,人們觀念的制約,長株潭一體化基本處于理論階 段。到1997年,長株潭一體化的專題會議召開,提出“把長株潭城市群建成湖南經濟 增長極”的重大戰略決策,長株潭一體化從此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但長達近四十年 的長株潭一體化進程依舊緩慢,反觀珠三角的發展怎“飛速”兩字了得,那么是什么制約著長株潭一體化的進程,長株潭一體化到底存在著何種問題?背景:簡介:長株潭是指長沙、株洲、湘潭所管轄的區域范圍,轄三個地級市、四個縣 級市、

2、八個縣、一個市轄區、177個建制鎮、142個鄉。總面積28254平方公 里。2000年總人口 1239.2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 358.97萬人,城鎮人口 507.14 萬人,城鎮化水平為40.92%。長株潭經濟一體化是湖南省政府為了進一步整合促進長株潭(長沙、株洲 和湘潭)城市群的經濟發展與城市發展所提出的宏觀規劃。目標是通過包括資源、 市場在內的經濟要素的一體化促進三市集群經濟的規模,提高以長沙為核心的長 株潭城市群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以及區域輻射力,并進而促進長沙、株洲 和湘潭地區社會生活的融合。珠三角即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 東莞、中山、惠州市和肇慶

3、市,總人口 4230萬,土地總面積41698平方公 里,其中建設用地(包括城市建設用地、建制鎮建設用地和村莊建設用地) 面積6640平方公里。近年來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國經濟發展最迅速的地區之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 該地區的社會發展呈現出農村工業化程度高、城鄉一體化進程快等特點。發展結果:長株潭一體化1982年提出,1997年開始正式實施,到如今歷時將近四十 年,但進展依然緩慢。2003年,提出長株潭一體化的理論基礎的張萍先生評說 “第一,如果從總體規劃啟動,基礎設施先行這個要求來說,可以說現在完 成了 60 70%,用了六年時間。最終完成可能還要

4、兩三年。用8-9年時間完成 這個階段,進展速度慢了些。第二,從產業和市場的一體化來說,沒有取得突破, 還是分割的。第三,推進長株潭一體化的行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沒有相應改革 和創新。不解決體制問題,不可能突破。”時至今日,長株潭一體化的現狀較03 年并無較大突破。“珠三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1994年,珠三角的發展歷時17年,05年,城市化率69.5%; GDP為27843億元,占全國GDP的17.0%。通過城市群 競爭力比較,珠三角城市群在效率和產業發展水平兩項指標的排名中名列第一, 綜合排名第二。2009年,珠三角地區生產總值達3.2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0.7%, 增幅高出全國水平2個百分

5、點。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結構比例為2.3:47.8:49.9,第三產業比重大幅上升,較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珠三角地 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0.96萬億元,同比增長22.7%,增速比上年提高8.5個 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的比重為4.3%。珠三角實現社會消費品零 售總額1.1萬億元,同比增長16.7%,增速比上年下降3.8個百分點,總額占全 國的比重為8.7%。GDP比較:珠三角GDP年曾Jit -1 3 fll也心o站3第三曲業第.- Hi-r.l -ILKh 驅441.砧3驅.即411.454U.lbLT1U.W陰江為557.7641KM.I4盤 1&UIJ154.4J仍.H4

6、5ftF. 11M.73書時1 !7睥iiiJ5.vb河心5H3.7S47M.S2罰5 52即衡1 ?9S6 OSS5758.61偵I54K537554.45765(k42機u邛 郴3is?44 4?5 74粉頃.1!昌V :,冊押556:書5b7.7iJ25606.871?5 中.1 一禎由1234I.2I1 IMF24745.5S711 4514蜘 6014168.6252長株潭GDPGDP (億)200420052006200720082009長株潭1894.162412.62818.063462.074565.315506.7根據上表數據可做出圖如下:由上表可看出:長株潭經濟近幾年開始

7、穩步發展,但是幅度并不大,珠三 角早年開始進行城市群發展的時候GDP增長率可達到百分之三十四十,可謂迅 猛至極,現在雖式微但是發展依然穩固。反觀長達半個世紀的長株潭一體化就有 點差強人意了,不溫不火。長株潭發展步伐的雷聲大雨點小,通過比較珠三角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人口瓶頸長株潭人口城鎮化相對滯后:這是目前制約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的最主要的人口瓶頸。2000年人口普查資 料顯示,長株潭城鎮化水平為40.92%,雖然比全省平均水平(29.75%)高11.17 個百分點,但僅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6.22%),其中湘潭市(35.90%)更是低于全 國平均水平。這種低水平的城鎮化狀況與其在全省經濟和

8、社會發展中的中心地位 不相稱,與作為重要區域發展極的珠三角城市群之間的差距巨大,離成為湖南乃 全周邊區域發展極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還有一段較大的差距。而珠三角2000年城鎮化水平為69.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5個百分點。以 佛山市為例,佛山市至2002年底,全市總人口338.98萬人,國內生產總值1168.66 億元。該市共有建制鎮41個,其中10萬人以上的鎮(街道)8個,按常住人口計 算全市城鎮化水平為59%,按“五普”計算為75%,已接近世界上發達國家美國和 日本的平均水平。城鎮化水平2002年長株潭40.92%珠三角69.5%針對加快長株潭城鎮化問題可借鑒珠三角的方法:(一)各級黨委

9、、政府對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非常重視,把城鎮化建設規 劃擺上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快中心城市發展步伐,增強中心城市的輻射力度。(二)著力抓好工業園區建設,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為了強化對鄉鎮工 業布局的規劃調控,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珠三角各市紛紛加大工業園區 的建設力度,鼓勵鄉鎮企業向園區集中,吸引外資、民營企業進園投資,以工業 化帶動城鎮化,以產業化促進城鎮化發展。佛山市規劃了 600多平方公里的十大 工業園區,并出臺了相關優惠政策,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順德區2003年正式 確定了 17個集約工業區,總規劃面積為16.63萬畝,每個工業區規模都超過3000 畝,最大的順德科技工業園為69平

10、方公里;江門市以“一鎮一專業,一村一品 牌”的方式投入資金30多億元,建成較大規模的工業園區80多個,引入外資、 民營企業8000多家。僅鶴山市就已建成面積超1000畝的工業園區16個,落戶 工業園區的企業750多家,總投資55億元。全市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8家,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4.64億元,有力地推進了城鎮化的進程。2002年,該市 共和鎮以工業園為載體,吸納了 5000多名農業人口轉向城鎮就業,被國家科技 部確定為全國現代化小城鎮創建單位。(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城鎮化建設中,以創 建文明村鎮為機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按照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 逐

11、步實現城鄉一體化的建設目標,為市民和企業創造了優美的生活和投資環境。(四)通過加快農村工業化建設,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發展農業產業化經 營,進一步推進了農村城鎮化發展,加快了農村勞動力轉移,提高了農民的非農 收入,并確保了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江門市157.45萬農村勞動力中,已有38.4 萬人轉移從事非農產業,占勞動力總數的24.38%。一些工業化程度較高的鎮, 如新會司前鎮勞動力轉移率高達66.3%。江門市在工業化進程中,形成了一批各 具特色的專業鎮,如共和鎮的燈飾產品、水口鎮的水暖衛浴產品、古勞鎮的印刷 產品、司前鎮的不銹鋼產品等。這些特色經濟的形成,進一步加快了農村勞動力 的轉移,提高了農

12、民的非農收入。人口素質較低增強城鎮功能,提升城鎮品位,加人城鎮集聚力和輻射力,不僅要不斷改 善城鎮基礎設施,優化城鎮硬件環境,更重要的是人力發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 全面提高人口科學文化素質。2000年,長株潭人口素質:(1)高文化層次的人才少。每10萬人擁有人專及 以上人口,長株潭分別比北京和上海少10601和4698人。每10萬人擁有研究生數, 長株潭153人,北京和上海都超過1000人。(2)低文化層次人口多。長株潭每10 萬人口中有初中和小學人口達到70895人,而北京和上海分別為51347和55737人。從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看,珠三角人口受教育程度以初中生為主,占 46.6%,

13、高中以上(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7.9%。與長株潭相若,低學歷人 口占相當大的比重。地區小學初中高中以上大專以上珠三角26. 246.617. 95. 52000-2005年,珠三角人口受教育水平發生顯著變化,在各種受教育程度 人口的構成中,初中教育程度人口比例最高,而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上 升幅度最快,比2000年高3.25個百分點。珠三角6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 年限從8.88年上升至9.25年,比全省8.36的平均水平,多近1年。針對提高長株潭人口素質問題可借鑒珠三角的方法:加大培養和引進人才力度:早年珠三角和長株潭一樣人才素質低下,但是 珠三角人口素質的提高離不開他們對如此

14、的培養和吸引。靠什么培養?靠加大教 育力度。靠什么吸引?靠密集的工業區,靠數量不菲的就業機會。目前長株潭人口受教育程度還低,尤其是具有人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口 比重低,僅占15歲及以上人口的3.1%,比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地區要低 好幾個數量級。較低的人口素質難以滿足將長株潭建設成為湖南省經濟發展極。 近年來,長株潭在培養、引進、留住和使用人才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仍存在 明顯問題:在人才培養方面,在高校連續五年擴招的前提下,湖南省的高考升學 率仍僅為55%左右,長株潭人致與全省相當,而北京、上海都已達到80%左右: 在引進人才方面,雖然力度有所加人,但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引進人才的工作條

15、件和待遇與沿海地區仍存在較人差距。人才引進難度依然較人:在用人機制方面, 在“用人唯賢”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要通過政策、經濟、機制乃至情感的手 段,為高素質人才營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提高他們的待遇,積極引進、科 學使用、多途徑留住高素質人才:要充分挖掘長株潭現有高校的潛能,培育更多能適應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和專業人才。只有這樣,長株潭才有可能通過贏得 人才之戰,確保自己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獲利,長株潭經濟一體化才可能躍 上一個新臺階,才可能用較短的時間將長株譚建設成為湖南乃至周邊地區社會和 經濟的發展極。2交通問題打造城市帶,推動長沙、株洲、湘潭區域經濟一體化,交通是基礎。盡快 實現長

16、株潭三市交通同環,一直是三市人民多年來的共同心愿。(因為數據不全的原因長株潭以長沙為例,珠三角以廣州為例)(2005)市面積為:11,819.5平方公里合計國運公路省運公路市縣公路多公路專用公路5515.57403661.951 801.52640.768.36廣州公路(2005)市面積為:3,843.43平方公里全市To t:L市區Urb anD i e tr i c t e增城市Zerigcheng從化市C unghiia5493300713361150俗話說得好“要致富,先修路”,長沙與廣州面積相差2-3倍,但公路里 程缺差不多,見長沙的交通是多么的不便利了。現今長株潭三地之間還沒有一條

17、象樣的城市主干道聯通(如想真正地達到 一體化,至少要三到四條寬闊便捷的城市主十道聯結)。如果從長沙火車站乘巴 士前往湘潭或株洲,即便走京珠高速也要一個小時,不走高速的話(要先坐公交 車到汽車南站倒車)差不多要一個半到兩個小時。既耗時、耗力又耗財。長株潭城市內以公交為主要交通工具,交通擁堵,而且不能用公交卡,給 城市人出行、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長株潭與珠三角三個城市間交通對比)而珠三角已開通城際鐵路,廣珠城際鐵路城際鐵路,全線總長142.2公里, 經過廣州、佛山、中山、珠海和江門等5個珠三角城市。其中廣州至珠海主線長 115.6公里,小欖至江門支線長26.6公里。同時有幾座城市有輕軌連接。市內

18、廣州、深圳、佛山都已有地鐵,珠海、中山、惠州、江門也已在籌劃建設地鐵。針對長株潭交通問題可借鑒珠三角的方法:(一)水運方面:珠三角依傍珠江構建水運航道,建議修建湘江水電航運 綜合樞紐工程。提升湘江航運運輸通航能力。長株潭外運主依托即將等級,依托 長沙霞凝新港建設長株潭水運樞紐,中轉洞庭湖和省外運輸;株洲、湘潭為湘江 上游地區的樞紐港,中轉省內運輸。長沙客運港為連接武漢、宜昌、岳陽、常德、 衡陽的大型船舶的區域性客運樞紐。充分利用長江是中國最大、最長的東西向水 上黃金水道,中國八百里洞庭湖在岳陽交匯的區位優勢,將岳陽打造長江中游航 運交通樞紐港口城市。將湘陰港口納入長株潭港口資源開發改造,實現長

19、株潭“通湖達江”獨特的水上交通優勢。通過岳陽港口成為長株潭對接長江經濟區的 重要港口通道。水路沿長江下行,五千噸級船舶可達武漢、南京、上海。打通中 南、西南的重要水運交通要道。(二)鐵路方面:可借鑒珠三角開通3+5城市群的城際鐵路。同時立足于 京廣鐵路、武漢高鐵,利用我國快速、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南北走向陸上運輸大通 道優勢。建議爭取國家高鐵建設立項修建;渝長高鐵(長沙一常德一張家界一黔 江區-重慶)高速鐵路。鐵路段只需要修建將黔江區一張家界。加強長株潭與 西部重慶成都等城市聯系。長贛廈高鐵(長沙全茶陵至贛州全廈門)進行規劃加 強,成為長株潭最近通海快速通道,進一步加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廈漳泉三角洲聯

20、 系、臺灣的經濟聯接。加上已有的武廣高鐵,和正開工修建滬昆高鐵,長株潭形 成中國中部最重要的高鐵樞紐中心。(三)公路方面:爭取鄂贛兩省支持,規劃修建:長岳荊(長沙岳陽至荊 州)高速高速、長九高速(九江全長沙)、長吉廈(長沙全吉安全廈門)高速等五 條公路。這樣打通長沙與周邊城市最近的出省公路通道。湘贛兩省支持修建長九 線(長沙一修水一九江),將洞庭湖與鄱陽湖距離拉近。逐步形成長沙出省的直 達高速公路通道。省內公路方面:長沙為全省公路運輸中心,以長株潭城市大外環為圈,以連接各 條國道、高速公路節點為樞紐,建立若干運輸物流中心,統一交通網絡。長株潭 城市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長株高速,潭衡西高速,醴

21、瀏高速等三市的外環線 高速公路的建設。長株潭三市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和各市內網線的建設。擴大三市 縣城、農村城鄉間公路建設。逐步實現長株潭區域內交通運輸一體化。組建共同對外交通網絡體系,由三市交 通部門共同組建長株潭公交總公司負責三市城際公交,進一步完善長株潭三市的 公交,實現三市的到機場,鐵路車站交通,長途客運的“零距離換乘”。交通軟 件建設:撤銷三市間的公路收費如長潭西長株高速的收費,移到每市的入口, 實行三市交通同環,設立長株潭交通管理委員會,負責三市的交通協作,管理; 保障三市的交通暢通無阻。進一步加強三市交通樞紐,物流中心影響力。完善長 株潭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四)航空方面:黃花國量航運中心地位。長沙黃花機場組建為長株潭國 際黃花機場,。擴建黃花際機場擴容建設,進一步提升長沙將黃花機場作為中部 地區第一吞吐機場,開通湘潭和株洲到長沙黃花機場快速度通實現黃花航空港國 際化規模化道,實現黃花機場為三市共享機場。近期長株潭第二機場的計劃,修 建長株潭韶山機場,進行直線機場方面的規劃。(五)長株潭城際交通2007年長株潭三市城際公交車開通,建議綜合考 慮兩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