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科學1-4章高難度練習卷_第1頁
九上科學1-4章高難度練習卷_第2頁
九上科學1-4章高難度練習卷_第3頁
九上科學1-4章高難度練習卷_第4頁
九上科學1-4章高難度練習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九上科學1-4章高難度練習卷一、單項選擇題. a、b、c三種酸分別與足量的金屬Mg充分反響,生成等質量的H2,反響消耗a、b、c的分子數 目之比為3: 6: 2.以下關于a、b、c的推理合理的是(HX、H2Y. H3Z分別表示三種酸)()a b c三種酸溶液中的H原子數目:caba、b、c與金屬Mg反響的速率:baca b、c的相對分子質量:ba 水+氧氣C.高鎰酸鉀加熱分解:高鎰酸鉀g 鋸酸鉀+二氧化鎰+氧氣D.氧化汞加熱分解:氧化汞 叫 汞+氧氣.鈉、鉀都是活潑金屬,都能與水反響生成氫氣和對應的堿.將一定質量的鈉、鉀分別投入質量相等的足量的純水中,產生氫氣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以下

2、說法錯誤的選項是(A.曲線a表示鉀與水反響的圖象,曲線b表示鈉與水反響的圖象B.參加反響的鈉的質量小于鉀的質量C.參加反響的水的質量相等D.反響后NaOH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KOH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將10g碳酸鈣固體高溫煨燒一段時間,冷卻后投入足量稀鹽酸中完全反響,有關結論錯誤的選項是Na2cCh的質量/g變質NaOH的質量/gNaOH的變質程度(用質量分數表示)(2)【繼續探究】求實驗過程中與NaOH反響所用鹽酸的質量。(3)【發現問題】根據“與NaOH反響所用鹽酸的質量L對照圖象,你發現了什么問題?A w(CO2) g2.22.21.025 50 75制鹽酸池25.工業上侯氏制堿法得到

3、的純堿產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鈉雜質,化驗員要對每批次的純堿產品進行檢驗。在實驗室中取27g純堿樣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鹽酸的錐形瓶中(錐形瓶的質量為60g),每次充分反響后都進行稱量,得到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室一次第二欠O眄薪次第弘質i/g5.4),45.45.41632166.4169.6175180.4室一次第二欠O眄薪次第弘質i/g5.4),45.45.41632166.4169.6175180.4(1)計算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2)計算所用稀鹽酸的質量分數是多少?.某同學為了測定黃銅屑(由鋅和銅形成的合金)樣品組成,取四份樣品分別加

4、稀硫酸反響,其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樣品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取樣品質量(g)50.050.050.050.0取稀硫酸質量(g)40.080.0120.0160.0產生氣體質量(g)0.040.080.100.10(1)畫出在50.0g樣品中加稀硫酸的質量與產生氣體質量變化關系的示意圖。產生氣體隴肽/克(2)試計算第2份樣品反響后溶液中硫酸鋅質量分數為多少?(保存到0.1%).現有鐵粉和銅粉的均勻混合物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取該混合物與溶質質量分數為a的稀硫 酸反響,所得數據如下表所示。物質質量甲乙丙金屬混合物/g101020稀硫酸質量/g70100100過濾得反響后剩余溶液質量/gm105.4

5、108.1請回答以下問題:(1)乙同學所得剩余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寫化學式)。(2)根據實驗數據分析,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a是多少?(3)表格中m=%(4)鐵粉和銅粉的質量比是多少?(5)丙同學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計算結果保存到0.1%).科學興趣小組探究金屬的性質時,將24g相同外表積的鎂銅合金,均分成兩等份,分別滴加體 積相同、溶質質量分數不同的稀鹽酸,在一定條件下反響,測得氣壓變化如圖甲所示。魔登/克(1)比照圖甲中a、b曲線,引起a曲線壓強增大速度明顯快于b的因素可能是 o (列舉一點即可)(2)其中有一組實驗是滴加7.3%稀鹽酸,產生氫氣的質量隨加入鹽酸的質量變化情況

6、如圖乙所 示。圖乙中當剛好生成0.4g氫氣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多少?(計算結果保存至 0.1%)將圖乙中C點對應的溶液過濾,向濾液中逐滴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在圖丙中標出生氫 氧化鎂沉淀質量隨滴加氫氧化鈉質量的大致變化曲線。(圖中不需注明具體相關質量)答案解析局部.【答案】D【解析】【解答】2HX+Mg=MgX2+H2f, H2Y+Mg=MgY+H2T,2H3Z+3Mg=Mg3Z2+3H2f,生成氫氣相 等,說明消耗的氫原子的個數相等,假設產生的氫原子的個數都是6個,那么消耗的HX的分子6 個,消耗H2丫的分子個數為3,消耗H3Z的分子個數為2個,因此反響消耗a、b、c的分子數目之

7、比為3: 6: 2,相對于的酸及分子個數關系是3H2Y、6HX、2H3Z,因此:A、反響消耗a、b、c的分子數目之比為3: 6: 2,相對于的酸及分子個數關系是3H2Y、6HX、2H3Z,對應的原子個數相等,應選項錯誤;B、同種金屬與不同的酸無法比擬反響速率,應選項錯誤;C、不同的酸的酸根不同,無法比擬相對原子質量,因此無法比擬相對分子質量,應選項錯誤;D、通過以上分析,a、b、c分別為H2Y、HX、H3Z,應選項正確;應選:D.【分析】根據三種酸分別與鎂反響的方程式,結合反響的酸的分子數目之比分析酸的種類結合選項 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答案】D【解析】【解答】根據反響的化學方程式2R+2

8、H2O+7O2=2FeSO4+2H2so4,反響物中氫、氧原子個數 分別為4、16,反響后的生成物中氫、硫、氧、鐵原子個數分別為4、4、16、2,根據反響前后原子 種類、數目不變,那么2R中含有2個鐵原子和4個硫原子,那么每個R分子由1個鐵原子和2個硫原 子構成,那么物質X的化學式為FeS2.應選:D.【分析】由質量守恒定律:反響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據此再由反響的化學方程式推斷反 應物R的化學式.【答案】B【解析】【解答】由化學反響表達式可知A通電;B常溫;C加熱;D加熱;題目要求從平安、環 保、節能、簡便等方面考慮,可知B不需要加熱,節省燃料,操作簡便,產物是水又無污染。【分析】此題

9、考查制取氧氣反響原理,根據化學表達式結合題意進行分析,找出最合理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1)金屬的活動性越強,化學反響越劇烈;(2)根據鈉、鉀和氧氣反響的化學方程式,利用氫氣質量相等比擬參加反響的二者質量大小關系;(3)根據化學方程式和氫氣質量相等,分析比擬參加反響的水的質量大小;(4)根據反響的化學方程式分析生成的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的質量大小,然后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 計算公式進行比擬即可。【解答】A.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可知,鉀的活動性要大于鈉,因此鉀反響 的速度要快,那么曲線a表示鉀與水反響的圖象,曲線b表示鈉與水反響的圖象,故A正確不合題思;B.由化學方程式:2Na+2H2O

10、=2NaOH+H2T ;4622K+2H2O=2KOH+H2T;782可知:產生2份質量的氫氣,參加反響的Na消耗46份,鉀78份,即參加反響的鈉的質量小于鉀, 故B正確不合題意;C.由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H2T ;3622K+2H2O=2KOH+H2f;362可知,產生2份質量的氫氣,都需要消耗36份的水,因此參加反響的水的質量相等,故C正確不合 題意;D.由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H2T ;36802K+2H2O=2KOH+H2T;361122可知,產生相同質量的氫氣時,參加反響的水的質量相等,那么剩余的水的質量也是相等的,而同時生成的氫氧化鈉的質量

11、小于氫氧化鉀的質量。根據公式質量分數=生成的氫氧化鈉的質量小于氫氧化鉀的質量。根據公式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x 100%可知,溶劑質量相同,溶質越多,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所以可知反響后NaOH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KOH溶液 的溶質質量分數,故D錯誤符合題意。應選Do.【答案】B【解析】【解答】解:【解析】【解答】解:10 歌noflmoLA、10g碳酸鈣的物質的量是O.lmoL結合鈣元素守恒,生成的氧化鈣也是O.lmol,故A正確;B、碳酸鈣、氧化鈣和鹽酸都會生成氯化鈣,然后結合鈣元素守恒,所以生成的氯化鈣也始終是0.1 mol,故B錯誤;C、C、CaCCh吉、:日a innCaO+CC

12、hf,從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生成0.1 mo二氧化碳,故C正確;D、反響前固體是碳酸鈣,反響后的固體是氧化鈣,所以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減小,故D正確;應選:B.【分析】A、根據10g碳酸鈣的物質的量是O.lmol,結合鈣元素守恒,生成的氧化鈣也是O.lmol進 行分析;B、根據碳酸鈣、氧化鈣和鹽酸都會生成氯化鈣,然后結合鈣元素守恒進行解答;C、根據碳酸鈣高溫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D、根據反響前固體是碳酸鈣,反響后的固體是氧化鈣進行分析.【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反響過程分析,先確定橫縱坐標表示的量在反響過程中的變化規律,再判 斷起點轉折點是否正確。【解答】A.隨著反響的發生,

13、硫酸的質量會越來越少,那么質量分數會減小,符合題意;B.隨著鋅粒的加入,鋅與硫酸反響,那么硫酸鋅的質量會增加,直到反響結束保持不變,不符合題忌;C.發生反響時,酸性變弱,溶液的pH會隨著酸的反響不斷增加,直到恰好完全反響pH = 7保持不 變,不符合題意;D.隨著鋅粒的加入,鋅與硫酸反響,那么氫氣的質量會增加,直到反響結束保持不變,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o.【答案】B【解析】【解答】A、丁在反響前后質量沒有變化,可能為該反響的催化劑,也有可能是雜質,沒有 參加反響,故A錯誤;B、甲反響后質量減少70 - 35=35g,為反響物,乙質量減少15 - 7.5 - 7.5g,為反響物,丙質量增加

14、 48.75 - 6.25=42.5g,故 B 正確;C、由B分析可知,該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甲+乙二丙,丙一定是化合物,甲和乙都有可能是單 質,也有可能是化合物,故錯誤;D、由B分析可知,該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甲+乙=丙,故為化合反響,故錯誤.應選B.【分析】此題是借助質量守恒定律對反響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斷,再利用質量關系進行求解,反響中 反響物質量會減少,生成物質量會增加,從而判斷生成物與反響物,即可判斷反響的類型.【答案】A【解析】【分析】由表中數據可知:甲的質量減少了 20g-2g=18g,可確定甲是反響物;丙的質量增加 了 32g-20g= 12g,可確定丙是生成物;丁的質量增加了 2

15、6g-20g=6g,可確定丁是生成物。【解答】A、該反響的反響物是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響,A符合 題意;B、甲的質量減少了 20g-2g= 18g,故甲參加該反響的質量不止20g, B不符合題意; C、乙的質量不變,可能作該反響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響,c不符合題意;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該反響中甲、丙、丁的質量比為3: 2: 1, 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閉容器中反響前后質量不變,由此確定待測的質量,再 依據各物質反響前后的質量變化確定反響物和生成物及參加反響和生成的質量,反響后質量增加, 那么為生

16、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響后質量減少,為反響物,減少多少反響多少,反響后質量不 變的可能是催化劑。【解答】A、該反響中甲、丙、丁的質量比為(202): (32 20): (26-20) =1 : 6 : 3 ,不符合 題意;B、由反響前后總質量不變可知,乙在該反響前后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沒有參與 反響,不符合題意;C、待測質量一定為m,可以任意取值,不符合題意;D、該反響是甲生成丙和丁,屬于分解反響,符合題意;應選Do.【答案】C【解析】【分析】在化學反響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響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響前 后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叫做催化劑(又叫觸媒)。催化劑的特點

17、可以概括為“一變二不變”,一變是 能夠改變化學反響速率,二不變是指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響前后保持不變。【解答】A、催化劑只能夠改變化學反響速率。不影響反響是否發生,故A說法錯誤;B、催化劑改變化學反響速率,為加快或減慢,故B說法錯誤;C、由催化劑的定義可知,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響速率,故C說法正確;D、由催化劑的定義可知,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響速率,不能將水變成汽油,故D說法錯誤。故答案為:C.【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向一定量的Na2cCh溶液中緩慢地滴加稀鹽酸,那么先后發生Na2cO3+HCl=NaCl+NaHCC)3、NaHCO3+HCl=NaCl+CO2T+H2O 的反響分析。【解

18、答】向一定量的Na2cCh溶液中緩慢地滴加稀鹽酸,那么先后發生Na2cO3+HCl=NaCl+NaHCO3、 NaHCO3+HCl=NaCl+CO2T+H2O,鈉離子數目不變,那么即圖中a為Na+離子,酸根離子在減少,直至 為0,即圖中b為CO32-離子,碳酸氫根離子先增大后減小,直至為0,即圖中c為HCCh-離子,氯 離子一直增加,那么d為氯離子;故答案為:Bo.【答案】B【解析】【分析】此題是圖像的判斷題,解答時要通過題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質之間量的關系, 結合變化趨勢先做出判斷,如隨著橫坐標物質量的變化,縱坐標表示的物質的量的變化趨勢,增加 或降低等,再確定圖形中的起點、終點、轉折點是

19、否符合題意。【解答】A、向一定質量石灰石中滴加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由原點開始,不符合題意;B、向一定量的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鎰,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水和氧氣,氫元素反響前后 質量不變,符合題意;C、向相同鐵粉和鋅粉加入足量稀鹽酸,鋅反響速率比鐵快,不符合題意;D、向一定量硫酸銅溶液不斷加入鐵粉,固體質量會隨鐵的質量而增加,直到反響結束質量不變,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o.【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加熱固體時先氫氧化鎂分解產生水,固體質量減少,然后再碳酸鈣分解產生二 氧化碳,固體減少,其中固體中鈣元素質量不變分析。【解答】A、a、b、d三點剩余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保持不變,不符合題

20、意;B、由圖示可知,氫氧化鎂分解生成水的質量為15.8g-14.0g-l.8g,設氫氧化鎂質量為xMg(0H)2金 MgO+H2O5818x1.8g58:18=x:1.8gx=5.8g,生成氧化鎂質量為4克,碳酸鈣質量為15.8g-5.8g=10g,那么鈣元素質量為10gx蓋=4g,假設 碳酸鈣完全分解,生成氧化鈣質量5.6克,鈣元素質量分數為詬普而xl00%=41.7%,假設剩余固體 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0%,那么剩余固體的成分為CaCCh、MgO、CaO ,符合題意;C、圖中x點對應的質量為9.6克,組成物質為CaO和MgO ,不符合題意;D、假設向c點的剩余固體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充

21、分反響生成CO2的質量為(14.0-x)g ,不符合題意; 應選Bo.【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金屬與酸反響的速率由金屬活動性決定,最終產生氫氣的量由金屬或酸的質量 決定分析。【解答】A.由圖像可知,反響過程中B在相等時間產生氫氣量比A多,說明B活動性比A強,不符 合題意;B.最終反響結束后A產生氫氣比B多,符合題意;C.產生氫氣質量多那么消耗硫酸質量多,所以A反響硫酸大于B,不符合題意;D.反響的金屬質量可能相等,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o15.【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甲、乙兩同學實驗數據,結合題設中“充分反響時;所用A和B的質量a和b 各不相同,但總質量相等,都是5.0g”,分析

22、反響2A+B加熱心恰好完全反響時A、B用量,判 斷恰好完全反響時A、B用量比;利用所判斷的恰好完全反響時A、B用量比,由丙同學實驗中生成 A2B的質量計算出實驗中A、B的用量。【解答】A.比照甲、乙兩同學所用A和B的質量及生成A2B的質量可知,同樣生成5.0gA2B,甲實 驗B的用量為LOg、A的質量為4g;乙實驗A的用量為4.0g, B的用量為1g;由此可知,兩物質恰 好完全反響時,A、B兩物質的用量比為4: 1;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2A: B=4: 1,那么A與B的 相對分子質量之比就是A: B=2: 1,故A錯誤;B.因為A、B完全反響質量之比4: 1,那么當A2B的質量為6g時,需要A

23、的質量為: 6gx 擊 = 4.8g,需要B的質量為: 6gx 占 =1.20如果丙同學實驗中a: b=22: 3,那么A的質 量為: 10gx關口 = 8.8g, B的質量為: iogxm云=1.2卬 這是B的質量剛好合適,而 乙乙I D乙乙| OA的質量比需要的多,因此可以完成,故B正確;C.氧化反響就是氧氣與其它物質的反響;氧氣是非金屬單質,另一種如果是金屬,那么可能是氧化 反響,故c錯誤;D.因為A是金屬單質,而H2O中沒有金屬元素,故D錯誤。應選Bo16.16.【答案】Fe2O3+3CO吉、:日a inn2Fe+3co2;過量的鐵;鐵、銅;跟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共同作用;刷漆(涂油等);

24、鋁在常溫下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響,使鋁的外表生成了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 而阻止了內部的鋁進一步氧化【解析】【解答】(1)工業上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煉鐵,主要是利用CO的還原性,在高溫下和氧化鐵反響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化鐵反響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廿:日linn2Fe+3CO2.故答案為:Fe2O3+3CO m2Fe+3co2;(2)從含有硫酸、硫酸亞鐵、硫酸銅的廢液中回收全部的銅,可以先把硫酸和硫酸銅轉變成硫酸亞 鐵,故加入的是鐵;濾渣A是過量的鐵和銅.故答案為: 過量的鐵;鐵、銅;(3)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中

25、的氧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防止銹蝕的原理是隔絕氧 氣和水,常采取的防銹措施是刷漆、涂油等;通常情況下鋁制品很耐腐蝕,這是因為鋁在常溫下與 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響,使鋁的外表生成了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了內部的鋁進一步 氧化.故答案為:跟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共同作用;刷漆(涂油等);鋁在常溫下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 應,使鋁的外表生成了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了內部的鋁進一步氧化.【分析】(1)工業上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煉鐵,主要是利用CO的還原性,在高溫下和氧化鐵反 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寫出反響的化學方程式即可;(2)根據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解答;(3)鐵與水、氧氣充分接觸時容易生銹,使

26、鐵制品與氧氣和水隔絕可以防止生銹;可以根據鋁的性 質和反響類型等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A.共生成O.lmol氧化鈣B.燃燒越充分那么消耗的鹽酸越少C.共生成O.lmol二氧化碳D.燃燒后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減小.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過量的鋅粒,如圖是反響過程中某種量Y隨加入鋅粒的質量變化的關C.溶液的pHD.生成氫氣的質量.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混合后,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反響,測得反響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下表 所示.說法正確的選項是()甲乙丙T反響前質量分數/%70156.258.75反響后質量分數/%357.548.758.75A. 丁一定是這個反響的催化劑B.參加反響的甲

27、和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質量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單質D.該反響可能是分解反響.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存在某個反響,測得反響前后各物 質的質量如下表。對該反響,以下描述正確的選項是()物質甲乙丙T反響前物質/g20m2026反響后物質/g2待測3220A.該反響是分解反響B.甲參加該反響的質量為20g.【答案】先偏向右邊后指在中央;3:7;左邊【解析】【分析】根據鎂與稀鹽酸反響生成氯化鎂和氫氣,鐵與稀鹽酸反響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反 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Mg+2HCl=MgC12+H2T Fe+2HCl=FeCb+H23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相關計 算

28、即可。【解答】鎂與稀鹽酸反響生成氯化鎂和氫氣,鐵與稀鹽酸反響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反響的化學方 程式分別是:Mg+2HCl=MgCb+H2T Mi2424224-2=22Fe+2HCl=FeCb+H2T M256256-2=54從向左右燒杯加入金屬開始觀察,當左右燒杯加入的金屬粉末質量相同且觀察到反響不再進行后 停止觀察,鎂增加的質量一直大于鐵增加的質量,所以那么指針變化情況為:先偏向右側,最后指向 中間;由圖示,mi、m2時金屬與稀鹽酸完全反響,由反響的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響的稀鹽酸的質量相同時, 此時消耗的鎂與鐵的質量比為24: 56=3: 7;通過分析可知,完全反響時消耗的鎂的質量少,那

29、么曲線oac表示的是甲燒杯中AM與m的變化關 系。.【答案】;鎂先與硝酸銀反響;取固體加入鹽酸;鎂、銅和銀【解析】【解答】向一定量AgNCh和Cu (NO3) 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鎂在銅和銀的前 面,故鎂能與硝酸銀反響生成硝酸鎂和銀,能與硝酸銅反響生成硝酸鎂和銅,且鎂先與硝酸銀反 應,故猜測錯誤,因為不可能鎂先與硝酸銅反響,故填:,鎂先與硝酸銀反響;猜測成立,那么溶液中含有硝酸鎂,固體成分中一定含有銅和銀,可能含有鎂,當加入鹽酸時有氣 泡產生,說明一定含有鎂,故固體B的成分是鎂、銅和銀,故填:取固體加入鹽酸,鎂、銅和銀.【分析】根據已有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意義進行分析解答,在金屬活動

30、性順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屬 能將位于其后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此解答.【答案】(1)氧氣;溫度到達著火點(2)固體由紅色變為黑色;將酒精燈放于導管口點燃尾氣;2Fe2O3(2)固體由紅色變為黑色;將酒精燈放于導管口點燃尾氣;2Fe2O3通電4Fe+3O2$ ;供給呼吸【解析】【解答】(1) I與HI比照,通入的氣體不同,溫度相同,所以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氧氣;ii與in比照,通入的氣體相同,溫度不同,所以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溫度到達著火點;(2) 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所以b處可觀察到的現象為固體由紅色變為黑色,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尾氣處理的方法為:將酒精燈放

31、于導管口點燃尾氣,熔融的氧化鐵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鐵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Fe2O3通電4Fe+3O2T氧氣能供給呼吸.故答案為(1)氧氣,溫度到達著火點;(2)固體由紅色變為黑色,將酒精燈放于導管口點燃尾氣,2Fe2Os2Fe2Os通電4Fe+3O2f供給呼吸.【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具體操作進行分析;(2)根據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熔融的氧化鐵在通 電的條件下生成鐵和氧氣,氧氣能供給呼吸進行分析.20.【答案】(1) AD(2) 200(3)設理論上可制得氧氣的質量為x2H2。2 吧? 2H2。+ 02T683230g x 10%x68_323

32、2-Tx= 1.4g答:理論上可制得氧氣的質量為1.4go【解析】【分析】(1)根據發生裝置的選擇方法考慮:通常反響物為固體制取氣體時需要加熱,反響物 是固體和液體制取氣體時,不需要加熱;根據氧氣的性質分析收集裝置。(2)根據溶液稀釋過程中溶質質量不變進行解答。(3)根據化學方程式利用過氧化氫的質量求出氧氣的質量即可。【解答】(1)用雙氧水與二氧化鎰粉末混合制氧氣是不需要加熱,所以發生裝置選A;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所以收集裝置選擇Do故填:ADo(2)設需要加水的質量為x,根據溶液稀釋過程中溶質H2O2質量不變,列出等式:100gx30%=(100g+x)xl0%,解得

33、 x=200g,水的密度為 lg/cm3,所以需加水200毫升。故填:200。(3)根據化學方程式利用過氧化氫的質量求出氧氣的質量。設理論上可制得氧氣的質量為X2H2。2,誓 2H2。+ 02T683230g x 10%x68_3232-Vx=1.4g答:理論上可制得氧氣的質量為1.4g。21 .【答案】(1)不顯;有氣泡冒出;CO2+2NaOH=Na2CO3+H2O; CaCb等(2) Na2CO3+Ba (OH) 2=BaCO3;+2NaOH【解析】【解答】實驗一:硫酸銅溶液遇到堿性溶液會生成藍色氫氧化銅沉淀;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試 管中,滴加硫酸銅溶液,未觀察到藍色沉淀,說明酒精溶液不顯堿性

34、.實驗二:(1)由于氫氧化鈉易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響生成了碳酸鈉,碳酸鈉能與氯化鈣反響生成 了碳酸鈣,碳酸鈣能與稀鹽酸反響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所以氫氧化鈉易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響 的方程式為 CO2+2NaOH=Na2CO3+H2O.(2)足量澄清石灰水顯堿性,同時生成氫氧化鈉,無法證明氫氧化鈉局部變質,應先滴加足量氯化 鈣等能與碳酸鈉反響而又不會影響氫氧化鈉檢驗的試劑除去碳酸鈉,然后再滴加酚酸檢驗氫氧化 鈉;滴加氯化鈣時應能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滴加酚酸時應能觀察到溶液變紅,可得氫氧化鈉局部 變質;【拓展應用】如果氫氧化鈉變質了,那么溶液中存在著碳酸鈉,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鋼 溶液或氫

35、氧化鈣溶液把碳酸鈉除去,并且不帶入新雜質,碳酸鈉和氫氧化鋼、氫氧化鈣反響的化學 方程式分別為:Na2cCh+Ba (OH) 2=BaCO3l+2NaOH, Na2cCh+Ca (OH) 2=CaCO3i+2NaOH.故答案為:實驗一:不顯;實驗二:(1)有氣泡冒出;CO2+2NaOH=Na2CO3+H2O.(2) CaCh等;【拓展應用】Na2cCh+Ba (OH) 2=BaCO3i+2NaOH.【分析】實驗一:硫酸銅溶液遇到堿性溶液會生成藍色氫氧化銅沉淀;實驗二:(1)氫氧化鈉易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響生成了碳酸鈉,碳酸鈉能與氯化鈣反響生成了碳 酸鈣,碳酸鈣能與稀鹽酸反響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據

36、此寫出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2)證明溶液顯堿性不能引入堿性物質;【拓展應用】對于雜質的去除可以在不引入其它離子的同時,將碳酸根離子生成沉淀,過濾去掉.【答案】(1)紅;攪拌;NaOH+HCl=NaCl+H2O(2)猜測三;有氣泡產生;B【解析】【解答】(1)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酸變紅色,接著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再 用玻璃棒攪拌,發現溶液為無色,鹽酸和氫氧化鈉反響生成氯化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NaOH+HCl=NaCl+H2O ;(2)【實驗探究】溶液為無色,說明溶液不顯堿性,所以猜測三不合理;鹽酸和碳酸鈉反響會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少量反響后的

37、溶液于試管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氣泡產生猜測二成立【反思交流】實驗室剩余藥品不能倒入下水道,也不能帶出實驗室,應該將廢液倒入廢液缸內,應選:B.故答案為:(1)紅,攪拌,NaOH+HCl=NaCl+H2O;(2)【實驗探究】猜測三;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有氣泡產生【反思交流】B.【分析】(1)根據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獻變紅色,鹽酸和氫氧化鈉反響生成氯化鈉和水進 行分析;(2)【實驗探究】根據溶液為無色,說明溶液不顯堿性進行分析;根據鹽酸和碳酸鈉反響會生成氯 化鈉、水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根據實驗室剩余藥品的處理方法進行分析.【答案】(1) NaOH溶液全部變質(2) 2NaOH+CO2

38、=Na2co3+H2O(3)產生白色沉淀;酚猷試液變紅;產生白色沉淀;酚醐試液不變色,無明顯現象(4)密封保存【解析】【解答】【猜測與假設】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碳酸鈉而變質,此時 有兩種可能:一是局部變質,二是全部變質;故答案為:NaOH溶液全部變質;【收集資料】NaOH溶液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Na2c03和水,故反響的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實驗探究】Na2co3與CaCb溶液反響生成CaCCh白色沉淀;NaOH遇酚猷;試液變紅色,故答案為:產生白色沉淀;酚酸試液變紅;如果氫氧化鈉完全變為Na2cCh, Na2co3與CaCb溶液反響生

39、成CaCCh白色沉淀和NaCl溶液,再加 酚酸溶液就不會變紅色了;故答案為:產生白色沉淀;酚儆試液不變色,無明顯現象;【實驗反思】由于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所以不能敞口放置氫氧化鈉溶液,應密封 保存;故答案為:密封保存.【分析】【猜測與假設】氫氧化鈉因吸收二氧化碳而變質,可能局部變質,也可能全部變質;【收集資料】NaOH溶液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Na2cCh和水,寫出反響的方程式;【實驗探究】由于碳酸鈉溶液呈堿性,影響使用酚醐對氫氧化鈉的檢驗,因此首先使用足量氯化鈣 等物質,充分反響沉淀掉溶液中的碳酸鈉且不形成堿性物質,然后滴加酚醐檢驗溶液中的氫氧化 鈉;【實驗反思】根據氫氧化鈉

40、能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分析保存方法.24.【答案】(1) 5.3; 4.0; 33.3%(2)解:沒變質氫氧化鈉質量為13.3g 5.3g=8g設參加反響氯化氫的質量為mNaOH+ HCl=NaCl+H2O4036.58gm40 = 36.58g= m8g x 36.5m =而一= 7.3g鹽酸的質量=招濡=50gNaOH被完全中和后,再繼續滴加鹽酸,為什么沒有立即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解析】【分析】(1)變質的氫氧化鈉中滴加鹽酸,鹽酸與碳酸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根據二氧化碳 氣體的質量可確定碳酸鈉的質量和參加反響的氫氧化鈉的質量,最后計算氫氧化鈉的變質程度;(2)樣品質量減去參生成的碳酸鈉的質量就是

41、其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然后根據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計算出參加反響的HC1的質量,最后用它的質量除以質量分數即可;(3)觀察圖像可知,加入50g稀鹽酸是氫氧化鈉就已經完全反響,但是此后并沒有馬上產生二氧化 碳。【解答】(1)由圖示可知,產生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g,設參加反響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 生成碳酸鈉的質量為y,CO2+2NaOH=Na2cO3+H2O44801062.2g xy44 = 80 = 1062.2g 一 - y ;解得:x=4g, y=5.3g;那么氫氧化鈉的變質程度為蘇藥瑞肝而x 100% = 33.3%O(2)繼續探究沒變質氫氧化鈉質量為13.3g-5.3g=8

42、g;設參加反響氯化氫的質量為m,NaOH+HCl=NaCl+H2O4036.58gm40 = 36.58g m ;解得:m=7.3g;鹽酸的質量=4 = 50g。 14.6% 口(3)對照圖像,我發現的問題是:NaOH被完全中和后,再繼續滴加鹽酸,為什么沒有立即產生二氧化碳氣體。25.【答案】(1)第三次加入純堿樣品充分反響后與100g鹽酸恰好完全反響,、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5.4gx3+100g+60g-169.6g=6.6g;設前三次樣品中含有碳酸鈉的質量為x,所用稀鹽酸中溶質的質17244量為 y。Na2CO3+2HCl=2NaCl+H2O+CO2T106 73 44x y 6.6g

43、= y = 解得:x=15.9g;y=10.95g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100% x 98.1%;(2)所用稀鹽酸的質量分數:100% = 10.95%。【解析】【分析】從第一次到第三次,每加入5.4g純堿,那么天平示數增加3.2g,而第四次比第三次 時天平示數增加:175g-169.6g=5.4g,正好等于加入純堿的質量,說明第三次時稀鹽酸正好完全反 應。(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利用第三次實驗中數據計算所放出二氧化碳的質量,再根據碳酸鈉和稀鹽 酸反響的方程式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由碳酸鈉質量與樣品質量比計算樣品中碳酸鈉質量分數 進行解答;(2)根據完全反響后所放出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

44、所用稀鹽酸的質量,最后計算稀鹽酸的質量分數。26.【答案】(1)(2)設第2份樣品中生成硫酸鋅的質量為x,參加反響的鋅的質量為y,Zn+H2sO4=ZnSO4+H2f;651612yx 0.08g65 = 161 = 2y x 0.08g;解得:y=2.6g; x=6.44g;那么硫酸鋅的質量分數為:X 100% = 7.8%o vug 十 z.ogu.u“g【解析】【分析】(1)在鋅和稀硫酸的反響中,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參加反響的稀硫酸的質量成正比, 根據第2組數據推算生成0.1g氫氣參加反響的稀硫酸的質量,然后表格中的各組數據和這組數據在 圖像中描點,連接成圖像即可;(2)寫出鋅和稀硫酸反響的

45、方程式,根據生成氫氣的質量計算出參加反響的鋅的質量和生成硫酸鋅的質量,用鋅的質量+硫酸質量-氫氣質量得到溶液質量,的質量,用鋅的質量+硫酸質量-氫氣質量得到溶液質量,最后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x 100%計算溶質質量分數即可。【解答】(1)根據第2組數據可知,當參加反響的稀硫酸質量為80g時生成氫氣0.08g,那么第3份中生成0.1g氫氣參加反響的稀硫酸的質量為:80gx 需 =100g,將表格中的四組數據和計算出U.Uo的這組數據在方格紙上描點得到:0.12I- 0.10 , 0.08 0.06 : 0.04 p 0.02 .V-Ilft)(2)設第2份樣品中生成硫酸鋅的質量為x,參加反響的鋅

46、的質量為y,Zn+H2SO4=ZnSO4+H2t;651612yx 0.08g65 = 161 = 2y % 0.08g;解得:y=2.6g; x=6.44g;那么硫酸鋅的質量分數為:而工然%而xl00% = 7.8%。 oU-rZ.on U.UoG27.【答案】(1) H2SO4、FeSCU(2)根據丙同學的實驗可知,反響后溶液質量增加了; 108.lg-100g=8.lg,而這個質量是鐵和產生氫氣的質量之差,設硫酸的質量分數為XFe+H2sO4=FeSCU+H2T溶液質量增加 TOC o 1-5 h z 5698254xx 100g8.1g98= 54xxlOOg 8.lg;解得:x=14

47、.7%(3) 75.45654zl05.4g-100g=5.4g =彘;(4)在乙實驗中,金屬鐵完全反響,設鐵的質量為z, Fe+H2sO4=FeSO4+H2T溶液質量增加56 2 54解得:z=5.6g;那么銅的質量為;10g-5.6g=4.4g;那么鐵粉惡化銅粉的質量比為:5.6g: 4.4g=14;llo(5)根據實驗三可知,反響后溶液質量增加了; 108.lg-100g=8.lg,而這個質量是鐵和產生氫氣的質量之差,設硫酸的質量分數為m, Fe+H2so4=FeSO4+H2T溶液質量增加56 152 2 54 m 8.lg盤 = 羲;解得:m=22.8g;那么丙同學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

48、數:桑普x 100% = 21.1%。【解析】【分析】(1)根據金屬的活動性關系鐵氫銅,鐵能與稀硫酸反響生成硫酸亞鐵同時放出 氫氣而銅不能與稀硫酸反響,因此當把金屬混合物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響時,剩余固體為銅, 比照乙、丙兩組數據,金屬質量增加一倍,剩余溶液的質量沒有增加一倍,所以丙中的酸完全反 應,金屬有剩余,而乙中那么金屬完全反響而酸有剩余;比照甲、乙兩組數據,甲組中的硫酸缺乏。(1)乙中金屬完全反響而酸有剩余,據此分析溶質的種類;(2)在丙同學的實驗中,硫酸完全反響,反響后溶液質量增加了; 108.1g-100g=8.1g,而這個質量 是鐵和產生氫氣的質量之差,利用鐵和稀硫酸反響的化學

49、方程式列式計算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 數;(3)在甲同學的實驗中,硫酸完全反響,利用鐵和硫酸反響的方程式結合硫酸的質量計算出溶液質 量的增加量,然后加上稀硫酸的質量即可;(4)在乙同學的實驗中,金屬鐵完全反響,利用鐵和硫酸反響的方程式,利用溶液質量的增加量計 算出鐵的質量,然后用混合物的質量減去鐵的質量就是銅的質量,最后求出二者質量之比即可;(5)在丙同學的實驗中,硫酸完全反響,反響后溶液質量增加了; 108.1g-100g=8.1g,而這個質量 是鐵和產生氫氣的質量之差,利用鐵和稀硫酸反響的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出生成硫酸亞鐵的質量, 最后計算溶液的質量分數即可。【解答】(1)乙中金屬完全反響而酸

50、有剩余,那么乙同學所得剩余溶 液中含有的溶質是剩余的H2so4和反響產物FeSO4;(2)根據丙同學的實驗可知,反響后溶液質量增加了; 108.1g-100g=8.1g,而這個質量是鐵和產生 氫氣的質量之差,設硫酸的質量分數為xFe+H2sO4=FeSO4+H2T溶液質量增加56982548.1gxx100g98= 54xxlOOg 8.lg;解得:x=14.7%(3)在第一次實驗中,稀硫酸缺乏,那么它完全反響。設硫酸完全反響增加的質量為y,Fe+H2s。4二FeSCU+H2T增力口 TOC o 1-5 h z 56985470gxl4.7%y98_ 5470gxi4.7% 二了;解得:y=5

51、.67g表格中 m=70g+5.67g=75.67go(4)在乙實驗中,金屬鐵完全反響,設鐵的質量為z,Fe+H2SO4=FeSO4+H2T溶液質量增加54105.4g-100g=5.4g54105.4g-100g=5.4g56 z56 = 54 z 5.4g;解得:z=5.6g; 那么銅的質量為;10g-5.6g=4.4g;那么鐵粉惡化銅粉的質量比為:5.6g: 4.4g=14;llo(5)根據實驗三可知,反響后溶液質量增加了; 108.1g-100g=8.1g,而這個質量是鐵和產生氫氣的質量之差, 設硫酸的質量分數為m,Fe+H2so4=FeSCU+H2T溶液質量增加56152254m8.

52、1g152 = 54 m 8.1g;解得:m=22.8g;C.乙在該反響中一定是催化劑D.該反響中甲、丙、丁的質量比為1: 16: 13.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存在某個反響,測得反響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對該反響,以下描述正確的選項是()物質甲乙丙丁反響前質量/g20m2020反響后質量/g2待測3226A.該反響中甲、丙、丁的質量比為1 : 16 : 13B.乙在該反響中一定是催化劑C.待測質量一定為4gD.該反響是分解反響.以下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不使用催化劑,物質就不能發生化學反響B .催化劑只能加快反響速率C.催化劑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反響

53、速率D.用催化劑將水變成汽油.向一定量的Na2c03溶液中緩慢地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發現開始沒產生氣泡,鹽酸加到 一定程度才產生氣泡。隨著鹽酸的加入,溶液中離子數目也相應地發生變化。如下圖,四條曲線 與溶液中的離子的對應關系,完全正確的選項是()m子數目a: Cl; b: K+; c: C0l- ; d: HCOg TOC o 1-5 h z a:Na+;b:C0j ; c:HC03; d:Cla:Na+;b:C0j ; c:Cl ;d:HCOa:Na+;b:HCOg ; c:C ;d:CO歹;.以下4個坐標圖分別表示4個實驗過程中某些質量的變化,其中正確的選項是()那么丙同學所得溶液的溶

54、質質量分數:簫得X 100% = 21.1%o 28.【答案】(1)鹽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鹽酸與鎂反響釋放的熱量(2)解:設反響消耗金屬鎂x ,生成MgCl2 yMg+2HC1= MgCb+ H2T約=空二二% y 04gx=4.8gy=19gMgCh %=19/(4.8+200-0.4)=0.093=9.3%答:所得溶液中溶質MgCh的質量分數為9.3%沆涉及*/克氧火化優溶液質量/克 丙【解析】【分析】(1)氣壓過大,可能是生成氫氣的速度快,即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大造成的,也可 能是由于反響速度快導致放出的熱量過多,溫度過高造成的;(2)寫出鎂和稀鹽酸反響的方程式,利用生成氫氣的質量計算出

55、參加反響的鎂的質量和生成氯化鎂的質量,再用鎂的質量+鹽酸質量-氫氣質量計算出溶液的質量,最后根據氯%y X 100%計算即可。氫氧化鈉先和剩余的稀鹽酸反響,生成氯化鈉和水,這段時間內沒有沉淀生成。等稀鹽酸完全反 應后,氫氧化鈉再和氯化鎂反響,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且質量不斷增大。當氯化鎂完全反 應后,沉淀的質量保持不變,據此畫圖即可。A.向一定量石灰石滴加稀鹽酸生成的二疑化碳依o稀赴俄的質依依B.C.D.t剜余液體中氧元京的敗盤加向一定量過氧化氫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鎬 O時間/nun產:的廈0向相同鐵粉和鋅粉加入足量稀鹽酸1/:O稀世幽的康敏固體的順量化向一定量硫酸銅溶液不斷加入鐵粉|鐵的質

56、量f13.實驗室現有瓶水垢樣品,其成分為氫氧化鎂和碳酸鈣,:氫氧化鎂受熱易分解,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Mg(0H)2金MgO4-H2O;碳酸鈣高溫下分解。某興趣小組為測定其中各成分的質量分 數,取15.8g水垢樣品加熱,加熱過程中剩余固體的質量隨加熱時間的變化如下圖。關于加熱一段 時間后剩余固體的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剩余固體的質量健minA. a、b、d三點剩余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逐漸減小B.假設剩余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0%,那么剩余固體的成分為CaCCh、MgO、CaOC.圖中x點對應的質量為9.2克,組成物質為CaO和MgOD.假設向c點的剩余固體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充分反響

57、生成CO2的質量為(15.8-x)g14.有A、B兩種金屬放入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生成氫氣的質量與反響時間的關系如下圖, 以下結論合理的是()A.金屬活動性ABB.生成氫氣的質量ABC.反響的硫酸質量ABD.反響的金屬質量AB15.金屬單質A和非金屬單質B可生成化合物,反響的化學方程式為2A+B加熱心。某校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在實驗室內做該實驗,充分反響時,所用A和B的質量a和b各不 相同,但總質量相等,都是10.0g。有關實驗數據記錄如下。A的用量B的用量a2b的質量甲9.0g1.0g5.0g乙4.0g6.0g5.0g丙agbg6.0g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 A與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

58、比是4: 1B.丙同學實驗中a: b的值可能是22: 3C.該反響一定不是氧化反響D. A2B可能是水二、填空題.金屬材料是現代生活和工業生產應用極為普遍的一類物質.(1)工業上用CO還原赤鐵礦冶煉金屬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2)欲從含有硫酸、硫酸亞鐵和硫酸銅的廢液中回收全部的金屬銅,應先加入 充 分反響后過濾,濾渣中含有,繼續處理可以得到純潔的金屬銅.(3)鐵生銹的條件是 ,寫出防止鐵生銹的一條措施: .鋁的化學性質比鐵活潑,但鋁比鐵耐腐蝕,其原因是.在托盤天平(靈敏度極高)兩邊各放盛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足量稀鹽酸的燒杯,天平平衡, 向左燒杯中緩慢加入一定質量的鎂粉,同時向右燒杯中加入一定質量

59、的鐵粉,測量加入的金屬質量 m和相應的燒杯內物質質量變化量 M,畫出M m曲線,并在坐標軸內畫出曲線oac和obc,回答以下問題:j M八0 mi tn: m從向左右燒杯加入金屬開始觀察,當左右燒杯加入的金屬粉末質量相同且觀察到反響不再進行 后停止觀察,那么指針變化情況為;mi: m2=,曲線oac表示的是 (選填“左邊”或“右邊”)燒杯中AM與m 的變化關系.某化學小組向一定量AgNCh和Cu (NO3) 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充分反響后過濾 得溶液A和固體B對濾液A所含的溶質有以下幾種猜測:Mg (NO3) 2、AgNCh、Cu (NO3) 2 Mg (NO3) 2、Cu (NO3) 2Mg (NO3) 2、AgNCh只有Mg (NO3) 2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不合理的猜測是 (填標號),其理由是 .【實驗探究】假設猜測成立,通過以下實驗可確定固體B的成分,請將下表填寫完整.實驗步驟現象固體B的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