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PAGE 頁碼 8 / NUMPAGES 總頁數 8五年級浙教版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針對練習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1這則寓言名叫_。2“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A.矛很銳利,能戳穿他的盾B.盾很堅固,他的矛戳不穿C.他自己也無法回答3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_4你在生活中見過類似的事情嗎?舉例說一說。_2. 閱讀,完成練習。學弈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
2、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詞。(1)使弈秋誨二人弈(_)(2)通國之善弈者也(_)(3)雖與之俱學(_)(4)惟弈秋之為聽(_)2分別用“”和“”畫出兩個學下棋的人的不同表現。3課文通過記敘_的事,告訴我們_的道理。3. 閱讀理解。古人談讀書(節選)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1)敏而好學(_) (2)不恥下問(_)(3)默而識之(_) (4)學而不厭(_)2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_3用
3、自己的話說一說,這三句話分別告訴了我們哪些關于讀書的道理?_4. 文言文閱讀。手不釋卷(材料一)成語解釋: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材料二)人物: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顧炎武一生輾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創立了一種新的治學方法,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學“開山始祖”。他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材料三)典故原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或徑行平原大野,無足留意,則于鞍上默誦諸經注疏;偶有遺忘,則即坊肆中發書而熟復之。注釋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歷。先
4、生:對比自己年長的人的尊稱。指顧炎武。自隨:跟隨自己。厄塞:險要關口。曲折:詳細情況。即:靠近,引申為走向。坊肆;街市中的客店。發:打開。對勘:核對校正。徑行:任意而行。無足:不值得。諸經注疏:各種經典著作的注解疏證。熟:認真仔細。(材料四)對聯:手不釋卷識三昧,汗牛充棟滿書齋。典故: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沒有文化,孫權鼓勵他學習史書與兵法。呂蒙聽了孫權的話,手不釋卷,最后做了吳國的主將,屢建奇功。1閱讀材料一、二、三,思考:顧炎武成就斐然的原因是_。2閱讀材料三,思考:顧炎武好學不倦表現在哪些地方?請用自己的話簡單回答。_3簡單寫一寫你讀了這四則材料后的啟發或收獲。_4根據材料一、四,寫一句話
5、用上“手不釋卷”。_5. 閱讀理解。陳太丘與友期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注釋:期,約定。日中,正午時分。舍:舍棄,拋棄。不,通“否”。委:丟下,舍棄。引:拉。顧:回頭看。1文中加點字的意思解釋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去:離開 乃:就,于是B.去:去掉 乃:才C.去:離開 乃:才D.去:去掉 乃:就,于是2選出下列句子意思正確解釋。(1)待君久不至,已
6、去。(_)A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B您等了我父親很久他卻還沒有到,他已經離開了。C我父親沒有等您,已經離開了。D我父親等了您不久,已經離開了。(2)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_)A朋友感到生氣,下了車想去拉扯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B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和元方握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C朋友感到高興,下了車想去和元方握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D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扯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3)與人期行,相委而去。(_)A和別人相約同行,卻相互推諉后離開了。B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C和別人相約同行,卻和其他人先離開了。D和
7、別人相約同行,卻委托別人來,自己先離開了。3選一選,在括號中填上下列句中省略的內容。A陳太丘的朋友 B元方 C陳太丘(1)(_)過中不至(2)(_)去后(_)乃至4陳太丘與友期主要寫的是_和_兩個人,通過對比描寫,突出了_聰明、勇敢、識禮、有節,_無信、無義、無禮,但能接受批評的性格特點。6. 課內閱讀。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崔是夫子家禽。”1“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惠”在這里的意思是_。2判斷下而的說法是否正確,對的畫“”,錯的畫“”。(1)文中的“家禽”和現在的“家禽”意思一
8、樣。(_)(2)文中的“夫子”是指年老的人。(_)(3)這則文言文是周繞“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這句話寫的。(_)(4)這則文言文主要是通過人物對話來表現人物特點。(_)3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B.孩子與孔君平針鋒相對,生硬的態度讓孔君平啞口無言。C.孩子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轉對答,表現了應有的禮貌。D.孩子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那楊梅也不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7. 閱讀理解。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
9、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解釋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漫浪:_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2讀書中的“三到”指的是_3為什么說“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_4第一句名言啟發我們讀書要_,由此,我想到了許多名人讀書的故事,例如:孔子“韋編三絕”、_、_。你有什么好的讀書方法,請寫出一兩點來。_8. 課外閱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注釋:逆:違抗。不信:不誠實
10、,不可靠。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1)天帝使我長百獸(_)(2)獸見之皆走(_)(3)子以我為不信(_)2翻譯下列句子。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_3從這則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語是_,與這個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語或四字詞語是_,它們都是用來比喻_的一類人。4你是如何評價文中的這只狐貍的?_9. 閱讀短文,根據要求完成下面各題。匡衡苦學漢劉歆匡衡字稚圭(gu),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注釋:不逮:指燭光照不到。逮,及達到。穿壁:在墻上打洞。
11、穿,鑿。邑人:同縣的人。大姓:大戶人家。文不識:人名,姓文名不識。傭:做工。資給:資助,供給。遂:于是,就。大學:大學問家。1下列詞語中的“逮”與“鄰居有燭而不逮”中的“逮”意思相同的是( )A.私逮刑訊B.狗逮老鼠C.逮捕犯人D.力有不逮2“主人怪問衡”主人“怪”的原因是( )A.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B.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C.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D.(匡衡)勒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3結合上下文和注釋翻譯下列句子。(1)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_(2)愿得主人書遍讀之。_4在匡衡身上,你發現了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_10. 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梁國楊氏子九歲,。孔君
12、平,父不在,乃。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曰:“此是。”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補充原文。2判斷下面的說法,對的打“”,錯的打“”。(1)“君”與“夫子”都是對人的尊稱。(_)(2)句中的“家禽”和現在的“家禽”意思一樣。(_)3文章的第一句話點明了人物及其特點,起到_的作用。4楊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與楊氏子很熟?_5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A.孔君平的話剛說完,楊氏之子馬上就做出了回答,說明小孩子的反應速度快。B.楊氏之子的話讓孔君平感到羞愧,無言以對。C.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楊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且用了否定的方式,回答婉轉。D.楊氏之子
13、回答的話很正確,沒有一絲紕漏,說明了小孩子心思縝密。11. 閱讀下面的選文,然后回答問題。卻說曹寨中,聽得擂鼓吶嘁,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飛報曹操。操傳令曰:“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可撥水軍弓弩手亂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內喚張遼、徐晃各帶弓弩軍三千,火速到江邊助射。比及號令到時,毛玠、于禁怕南軍搶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頃,旱寨內弓弩手亦到,約一萬余人,盡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發。孔明教把船吊回,頭東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吶喊。待至日高霧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兩邊束草上,排滿箭枝。孔明令各船上軍士齊聲叫曰:“謝丞相箭!”比及曹軍寨內報知曹操時,這里船輕水急,已
14、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選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1說說下面詞語的意思。比及:_少頃:_2這段話主要寫草船借箭的( )A.起因B.經過C.背景3對畫橫線的句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把船吊回,頭東尾西”,這樣既能兩面受箭,也能保持船體平衡B.“頭東尾西”便于順風順水地返回,省去了掉頭的時間,也表現了諸葛亮十分害怕曹操C.敢逼近受箭,說明諸葛亮對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謹慎的性格了如指掌4從回目“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可知,第四十六回除了寫草船借箭,還會寫_。12. 課內閱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y y)也。二者不可得兼(jin q
15、in),_。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1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用“”畫出來。2把畫橫線的地方按原文填空。3解釋所填句子的意思。_13. 課內閱讀。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心眼既不專一,決不能記,。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1將短文內容補充完整。2解釋文中加點字。謂:_急:_3用自己的話總結上文的讀書方法。_4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談談上述的讀書方法對你的啟示。_14. 輕松閱讀快車。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y)?”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1給短文中的加點字注音。2查字典
16、,并聯系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孺子:_嘗:_戲:_人語之曰:_15.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葉公好龍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選自劉向新序雜事)(注釋):牖(yu):窗戶。施(y):延伸。還(xun):掉轉。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1)施尾于堂(_)(2)葉公子高好龍(_)2下列加點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鑿以寫龍(憑借)B.葉公見之(代“龍”)C.施尾于堂(對于)D.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而且)3古代“走”即“跑”的意思。請你舉出三個帶“走”字其含義也是“跑”的意思的成語。(_)(_)(_)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_5葉公“棄而還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葉公好龍”這個成語通常用來諷刺什么?_16.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孟母三遷鄒孟軻之母也。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為墓間之事,踴躍筑埋。孟母日:“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戲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復徙舍學宮之旁。其嬉游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日:“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注釋)舍:住處。處子:安頓兒子。賈人:商人。炫賣:沿街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汽車特許經營合同書模板
- 2025監理工程師《合同管理》知識點合同法律效力
- 玩具廠上班合同協議
- 電子產品軟件合同協議
- 男女朋友買房協議合同協議
- 田間技術服務合同協議
- 電梯裝潢商務合同協議
- 電廠清洗服務合同協議
- 瑜伽館應聘老師合同協議
- 環境衛生治理合同協議
- 沿街商鋪、合用場所消防安全培訓課件
- 靜脈炎的預防及處理-李媛
- 頸椎病針灸穴位治療
- 2025年中國汽車車燈行業市場現狀、前景分析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布)
- 湯臣倍健營養品市場推廣方案
- 2024年湖北省中考語文真題(學生版+解析版)
- 告訴我地址 -從IPv4到IPv6的傳奇 課件 2024-2025學年清華大學版(2024)B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
- 2024旋翼無人機巡檢作業規范
- 醫學教程 《急性闌尾炎幻燈》
- 重型貨車整車運輸協議樣本
- 讀后續寫-期中真題匯編(原卷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