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淺談銅的生理功能、代謝吸收、過多或過少時對人體的危害 一、摘要 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也是人體內一種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進人體的許多功能。銅可促進鐵的吸收、運輸及利用,與貧血有關;銅與骨骼及膠原組織關系密切,可促進生長發育;銅還能影響到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的功能。銅缺乏對機體功能影響很大然而銅過量,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由此可見,銅營養失調,體內銅缺乏或過剩時,都可引起疾病。但是我們只要在膳食上合理搭配,通常可以保證人體對銅的需要量,一般也不會造成蓄積。 二、關鍵詞 銅 生理功能 代謝吸收 缺乏 過量 三、正文 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1874年Harl
2、ess指出軟體動物體內銅具有重要作用,1878年Ferderig從章魚血內蛋白質配合物中將銅分離出來,并稱該蛋白為血銅藍蛋白,至1928年Hart發現銅是生物體內的必需微量元素。在我國的傳統醫學中,在中國最早的藥物專著神農本草經(秦漢)曾記載有6種含銅的藥物,如空青、白青、曾青等,并認為這些礦物藥具有延年益壽養生保健作用,這是中國人最早對銅是人體必需元素的認識。 銅是人體內一種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機體內蛋白質和酶的重要組成部分,如銅藍蛋白、細胞色素、C氧化酶等。許多關鍵的酶,需要銅的參與和活化,對機體的代謝過程產生作用,促進人體的許多功能。 銅對人體的益處
3、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大腦的“益友”。 銅與鋅、鐵等一樣都是大腦神經遞質的重要成分。如果攝取不足可致神經系統失調,大腦功能會發生障礙。銅缺乏將使腦細胞中的色素氧化酶減少,活力下降,從而使記憶衰退、思維紊亂、反應遲鈍,甚至步態不穩、運動失常等。要有一副健康靈活的大腦,是離不開銅元素這個益友的。(2)心臟的“衛士”。 當人們將心臟病的原因單純歸咎于脂肪、高膽固醇飲食時,美國科學家提醒人們:絕對不可忽視銅元素的缺乏。銅元素在人體內參與多種金屬酶的合成,其中的氧化酶是構成心臟血管的基質膠原和彈性蛋白形成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質,而膠原又是將心血管的肌細胞牢固地連接起來的纖維成分,彈性蛋白則具有促
4、使心臟和血管壁保持彈性之功能。因此,銅元素一旦缺乏,此類酶的合成減少,心血管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形態和功能,從而給冠心病入侵以可乘之機。 (3)造血的“助手”。 眾所周知,鐵是人體造血的重要原料,但鐵元素要成為紅血球中的一部分,必須依靠銅元素的幫忙。奧妙在于血紅蛋白中的鐵是三價鐵離子,而來源于食物中的乃是二價鐵離于,二價鐵離子要轉化成三價鐵離子,有賴于含銅的活性物質血漿銅藍蛋白的氧化作用。如果體內缺銅,血漿銅藍蛋白的濃度勢必降低,從而導致鐵難以轉化而誘發貧血癥。臨床上也經常可以發現有些缺鐵性貧血的病人在單純補充鐵劑時效果并不明顯,當加用含銅制劑后,貧血很快得到糾正。另外在腫瘤疾病后期,患者貧血也常
5、常與體內大量銅的消耗有關,在給貧血患者補鐵時最好適當補銅,往往收到較好效果。(4) 癌癥的“克星”。 人怕癌癥,癌癥也怕人,怕人體攝取足夠的銅元素。癌癥專家的最新研究表明,銅元素可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誘導癌細胞“自殺”。故健康人攝取足量的銅可防范癌癥發生,而癌癥病人補銅可阻止癌細胞的繁衍,緩解病情,加快康復。(5)助孕的“新星”。 育齡女性要懷孕也離不開銅。據產科醫生研究,婦女缺銅就難以受孕,即使受孕也會因缺銅而削弱羊膜的厚度和韌性,導致羊膜早破,引起流產或胎兒感染。故女性要想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小寶貝,也須借助銅元素的一臂之力。 (6)抗衰老的“能手”。 人體的衰老是因為體內的自由基的代謝廢物起著
6、相當大的作用,又是多種老年疾病的禍根。其中的羥自由基,毒性最強,不但會通過脂質過氧化反應損害細胞膜,而且會破壞細胞核的遺傳物質,導致細胞死亡。此外,還可使許多重要酶的活性降低甚至消失。研究表明,含銅的金屬硫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具有較強的清掃此種代謝廢物的功能,保護人體細胞不受其害,可見銅元素在抗衰老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7) 流感的“天敵”。 英國藥物學聯合會的專家們最近找到了一種預防“流行性感冒”的最簡便辦法,那就是將一種普通維生素C與銅元素結合起來服用,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實驗證明,人體攝入足夠的銅,可在侵入人體的流感病毒表面聚集較多的銅離子,從而為維生素攻擊流感病毒提供有效的“靶子”。
7、維生素C與病毒表面的銅離子發生作用,構成一種可以分離的含有活性氧離子的不穩定化合物,促使含有蛋白質的病毒表面發生破裂,進而置病毒于死地。為此,專家將維生素C與銅元素稱為一對防治流感的最佳“搭檔”。(8) 防治白發的“靈丹”。 人的頭發為何早白?體內缺銅是一個重要原因。缺銅可使人體內的酪氨酸酶的形成困難,導致酪氨酸轉變成多巴的過程受阻。多巴為多巴胺的前體,而多巴胺又是黑色素的中間產物,最終妨礙黑色素的合成,遂引起頭發變白。欲求黑發不衰,補足銅元素是有效的一招。 另外,微量元素銅對人體的生理功能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與人體的抗氧化作用有關。體內含銅蛋白如金屬硫蛋白(MT)、銅鋅超氧化物歧
8、化酶(SOD)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能夠清除氧自由基,如MT主要清除羥自由基,SOD主要清除過氧化氫等。目前已知,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害是非常明顯的,如果體內生成自由基和清除自由基的相互平衡被打破,體內自由基過多,有可能與發生腫瘤、動脈粥樣硬化、關節炎、加速人的衰老及其他多種病癥有關。有統計表明與自由基有關的疾病有70幾種。而在所有的自由基中,羥自由基毒性最大,對人體的危害最重。羥自由基不但通過脂質過氧化反應直接損害細胞膜,而且可以使許多人體重要的酶活性降低或消失。更重要的是羥自由基能夠直接破壞細胞核中的DNA和RNA,導致細胞的死亡。另外有研究證實銅對于銅鋅-SOD的活性非常重要,如果體內缺銅,
9、SOD的活性將顯著下降,也將使體內的抗氧化能力受到嚴重的影響。所以古人認為含銅的礦物藥具有營養保健作用,也可能與其中銅鋅等金屬直接誘導體內MT合成、提高SOD酶活性,清除自由基作用有關。 (2)其他含銅酶如賴氨酰氧化酶、絡氨酸酶等對人體的生理功能也有較大的作用。構成含銅酶與銅結合蛋白的成分,已知含銅酶主要有 : 胺氧化酶、酪胺氧化酶、單胺氧化酶、組胺氧化酶、二胺氧化酶、賴氨酸氧化酶、硫氫基氧化酶、亞鐵氧化酶 I ( 即銅藍蛋白 ) 、超氧化物歧化酶、細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酶等。銅結合蛋白有 : 銅硫蛋白、白蛋白、轉銅蛋白、凝血因子 V 、低分子量配合體( 包括氨基酸和多膚 ) 等 。賴氨酰氧化
10、酶通過催化賴氨酰或賴氨酰的氨基氧化脫氨等一系列生化過程影響膠原組織的正常交聯。缺銅可引起賴氨酸酰氧化酶活性降低,導致結締組織彈性蛋白和膠原纖維交聯障礙,成熟遲緩,血管、骨骼等組織脆性增加,容易引起出血。如羊膜早破的孕婦及其胎兒皆有缺銅現象。羊膜早破的原因可能正是缺銅通過上述機制影響羊膜韌性和厚度之故;酪氨酸酶是一種單加氧酶,銅缺乏時酪氨酸酶形成困難,酪氨酸經該酶單氧合作用轉變為多巴的過程受阻,因而由多巴轉變的黑色素減少。缺銅病人由于黑色素不足,常發生毛發脫色癥,不能耐受陽光照射,若體內嚴重缺乏酪氨酸酶則發生白化病。因此適量的補充含銅較高的食品對增加肌體組織的柔韌性,防止毛發脫色及白化病的發生具
11、有積極意義。 (3)促進結締組織形成。銅主要是通過賴氟酰氧化酶促進結締組織中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交聯 , 是形成強壯、柔軟的結締組織所必需。因此 , 它在皮膚和骨骼的形成、骨礦化、心臟和血管系統的結締組織完善中起著重要的作用。(4) 維護中樞神經系統的健康。銅在神經系統中起著多種作用。細胞色素氧化酶能促進髓鞘的形成。在腦組織中多巴膠羥化酶催化多巴胺轉變成神經遞質正腎上腺素 , 該酶并與兒茶酚胺的生物合成有關。缺銅可致腦組織萎縮 , 灰質和白質變性 , 神經元減少 , 精神發育停滯 , 運動障礙等。銅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一些遺傳性和偶發性神經紊亂的發病中有著重要作用。(5)促進正常黑色素形成及維護
12、毛發正常結構酪氨氧化酶能催化酪氨酸羥基化轉變為多巴 , 并進而轉變為黑色素 , 為皮膚、毛發和眼睛所必需。先天性缺酪氨氧化酶 , 引起毛發脫色 , 稱為白化病。硫氫基氧化酶具有維護毛發的正常結構及防止其角化 , 銅缺乏時毛發角化并出現具有銅絲樣頭發的卷發癥。(6)保護機體細胞免受超氧陰離子的損傷。廣泛分布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細胞外的銅藍蛋白和主要在細胞內的銅硫蛋 白等含銅酶具有抗氧化作用。 SOD 能催化超氧陰離子轉變為過氧化物 , 過氧化物又通 過過氧化氫酶或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作用進一步轉變為水。(7) 銅對脂質和糖代謝有一定影響,缺銅動物可使血中膽固醇水平升高,但過量銅又能引
13、起脂質代謝紊亂。銅對血糖的調節也有重要作用。缺銅后葡萄糖耐量降低,對某些用常規療法無效的糖尿病患者,給以小劑量銅離子治療,常可使病情明顯改善,血糖降低。(8) 銅在治療中的作用,如前所述銅可用以治療因缺銅和鐵引起的貧血,或因缺銅引起的毛發脫色和白化、疔、癰;或用銅錢醋淬內服治療骨折、關節炎等(如中藥自然銅)。另外,近幾年在中日友好醫院門診,劉同慶、馮水陸應用中藥銅鐵復方治療晚期腫瘤也取得一定效果。此外,銅對免疫功能、激素分泌等也有影響。 銅主要在小腸被吸收,少量由胃吸收。可溶性銅的吸收率為40%60%。胃腸道對一般食物中銅吸收率很高,近來報道表觀吸收率為55%75%,銅的吸收率受膳食中銅水平強
14、烈影響,膳食中銅含量增加,吸收率則下降,而吸收量仍有所增加。在每天攝入銅少于1mg時,其吸收率為50%以上;當每天攝入量增加到5mg時,吸收率則下降為20%以下,每天攝入銅為2mg時吸收率約為35%。膳食中銅被吸收后,通過門脈血運送到肝臟,摻入到銅藍蛋白,然后釋放到血液,傳遞到全身組織,大部分內源性銅排泄到胃腸道與從食物中來而未被吸收的銅一起排出體外,少量銅通過其他途徑排出。膳食中銅水平低時,以主動運輸為主;膳食中銅水平高時,被動吸收則起作用。年齡和性別對銅吸收未見明顯影響。銅的吸收可能受機體對銅的需要所調節,含銅硫蛋白參與對銅吸收的調節。膳食中其他營養素攝入量對銅的吸收利用產生影響,但所需含
15、量都比較高,這包括鋅、鐵、鉬、維生素C、庶糖和果糖。已證明鋅攝入過高可干擾銅的吸收,膳食或飼料中維生素C含量高時,在許多動物體內可產生銅缺乏,但人體研究較少。每天攝入維生素C 600mg并不干擾銅的吸收。每天攝入維生素C 1600mg可減少銅藍蛋白活力,人體研究表明,果糖攝入量高與紅細胞中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減少有關。 銅的主要排泄途徑是通過膽汁到胃腸道,再隨唾液、胃液、腸液回收,進入胃腸道的銅以及少量來自小腸細菌的銅一起由糞便中排出,但少部分被重吸收。健康人每日經尿液排泄的銅約10-50g/d(0.21.0mol/d),經汗及皮膚通常丟失50g/d以下,皮膚、指甲、頭發
16、也丟失銅。銅吸收和排泄的動態平衡調節,在廣寬的膳食攝入范圍內可預防銅的缺乏或中毒。 銅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銅在人體中的含量僅為100-200毫克。成人體內一般含銅7ffe 100mg,平均每千克體重含銅 1guZ ling。銅存在于人們的所有器官和組織中,通常與蛋白質或其它有機物結合,而不以自由銅離子的形式存在。肝臟是儲存鋼的倉庫,含銅量最高。腦和心臟也含有較多的銅。健康人血液中的銅含量1l1singL,它隨著年齡、運動和健康而發生變化。成人正常值:男:10.10(g/g)女:11.40(g/g) 兒童正常值:男:11.85(g/g)女:11.70(g/g) 正常人血漿銅水平為100-2
17、00mg/100ml,人體每日用膳食提供的銅量常為2-5mg,其中約有0.6-1.6mg被吸收而維持體內銅代謝平衡。 銅對人體的潛在毒性很輕,只有當攝入量大大超過了正常值時,方會引起胃腸紊亂等不良反應。研究結果表明,當成年男子和女子每天攝入量分別超過 12mg和 10g時,會對人體生物化學過程產生輕微的影響。 銅在人體生命活動中有很多重要作用。銅可促進鐵的吸收、運輸及利用,所以貧血也與缺銅有關;銅與骨骼及膠原組織關系密切,可促進生長發育;銅還能影響到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的功能;缺銅有礙智力發育等。由此可見,銅營養失調,體內銅缺乏或過剩時,都可引起疾病。 銅缺乏對機體功能影響很大 (1)是對心血管的
18、影響。含銅的酶是心臟和動脈壁中三種主要結締組織中的必要成分,對冠心病的形成起著重要的抑制作用。當人體缺銅時由于含銅酶合成減少,心血管無法維持正常的形態和功能,不能利用分子形態的氧參與氧化還原反應,就會導致脂質累積,膽固醇增加,這就是冠心病患者血脂、膽固醇增高的原因。 (2)是造血功能下降。銅其主要功能為輔助造血,即催化血紅蛋白的合成。銅不足可影響鐵的吸收,從而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并由壽命短的異常紅細胞產生,這是易發生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3)是對中樞神經的損害。嬰兒同缺乏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廣泛損害。四是引起機體骨骼、血管、皮膚中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交聯受損,使骨質疏松易碎、血管破裂、動脈
19、瘤、皮膚粗糙缺少光澤。五是影響人體心肌細胞的氧化代謝、激素分泌和防御功能。此外,銅缺乏造成機體黑色素生成障礙,出現毛發脫色、毛發角化。 (4)銅還是碳水化合物代謝中的催化劑,也是多種酶的活性組成部分。因此,缺銅將使體內重要的酶活性降低,并可導致骨骼生成障礙,造成骨質疏松。 (5)缺銅還可發生脫發癥以及白化病等。如常見的白癜風就跟血清中缺少銅離子有關系。銅還以腦銅蛋白的形式存在于中樞神經系統,所以缺銅會影響腦發育。 (6)人和動物的血液中有銅藍蛋白,這種多功能的氧化酶,其重要作用之一是催化Fe2+氧化為Fe3+,從而有利于體內貯備鐵的動用和食物中鐵的吸收。銅缺乏癥 造成銅缺乏癥的病因主要有: (
20、l)供給不足。主要見于嬰幼兒,因牛奶中銅含量低,人乳中銅含量隨哺乳時間的延長而減少。完全胃腸道營養而未注意補充微量元素。 (2)吸收不良。膳食中的蛋白質可促進銅的吸收,但牛奶中的銅的生物利用率比人乳低。豆類食品含銅很高但利用率低,可能與大豆蛋白對銅的吸收有抑制作用有關。關于植酸對銅的吸收利用有截然不同的實驗結果。維生素C可降低銅的吸收利用,可能是抗壞血酸直接干擾銅的吸收,也可能是通過增加鐵的吸收而間接抑制銅的吸收。動物實驗表明,蔗糖、果糖對銅的吸收有不利的影響,食物中過多的鋅、鐵、鉬以及胃酸缺乏、胃腸胰切除等皆為影響銅吸收的不良因素。 銅缺乏時有那些癥狀? 國內有人將缺銅分為兩類:一類為單純缺
21、銅,指原發性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僅有缺銅生化指標改變并無缺銅臨床癥狀、體征、病理變化者;另一類稱缺銅綜合征,包括原發和繼發,凡有缺銅生化指標,又有臨床癥狀、體征、病理變化者皆屬此類,包括單純性缺銅綜合征(嬰兒癥狀性缺銅等)、缺銅性貧血、低血鐵-低血銅-低血漿蛋白綜合征、Menke氏綜合征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缺銅綜合征。銅參與體內多種金屬酶的組成。人體缺銅可引起鐵代謝紊亂、貧血、缺氧、骨骼病變、發育遲緩。缺銅又可引起心肌細胞氧化代謝紊亂,造成各種各樣的心肌病變。主要表現為營養不良、貧血、中性白細胞減少癥,中樞神經系統退化,骨骼缺陷,血清膽固醇升高,心血管損傷,不育,免疫功能受損,潰瘍,關節炎,毛發褪色
22、、變硬、卷毛綜合癥,動脈異常,腦障礙,生長遲緩,情緒容易激動,冠心病。 (1)銅缺乏易得疾病-骨質改變缺銅后膠原蛋白及彈力蛋白形成不良,骨質中膠原纖維合成受阻,骨骼發育受限制,臨床表現為骨質疏松,易發生骨折。X線攝片檢查發現,有單純性骨質疏松、骨膜反應及長骨和脊柱骨刺形成、早產兒不明原因的肋骨骨折等 (2)銅缺乏易得疾病-冠心病缺銅會引起心肌細胞氧化代謝紊亂,發展下去產生病理變化。國外報道攝取高鋅低銅食物,可使體內膽固醇代謝產生紊亂,易發生心肌損傷,導致冠心病。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研究發現,缺銅是增加冠心病發病率的一個因素i冠心病是由于血液中過高的冠狀動脈管壁上沉積,造成堵塞(動脈粥樣硬化),
23、從而引起心臟供血不足的一種常見的心臟病。脂肪的代謝過程對銅很敏感。對大鼠的試驗表明,缺銅會顯著升高血漿膽固醇,改變膽固醇與脂蛋白的結合形式,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還發現缺銅會引起大鼠的心臟生理發生異常,它與人類冠心病的某些病癥相似,這就更證實了缺銅與冠心病之間的聯系。 (3)銅缺乏易得疾病-白癜風白癜風是一種原發性的局限性或泛發性皮膚色素脫失癥,是由于皮膚和毛囊的黑色素細胞內的酪氨酸系統功能減退和損失引起的。缺銅與白癜風也有關系,一般常見皮膚病多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有傳染性。而白癜風這種特殊皮膚病是由于自身代謝紊亂造成的,因而無傳染性。白癜風的臨床表現,就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同、程度不等的
24、白斑。白斑出現的部位多為臉部、胸背部、四肢及手足部位的皮膚上。頭部出現白斑時,毛發也隨之變白。皮膚上為什么會出現白斑?這要從黑色素說起。人的皮膚構造自表及里分為5層,其中最里層(稱棘細胞層和基底細胞層)含有黑色素。人的膚色差異就取決于這兩層中黑色素的多少,即使是白種人,皮膚中也有少量的黑色素。黑色素的形成首先是血液中的酪氨酸(氨基酸的一種)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轉變為“多巴”,而“多巴又進一步轉變成黑色素儲存在皮膚內。銅是酪氨酸酶的重要成分,因而缺銅時此酶活性降低,使黑色素生成減少,從而導致皮膚和毛發的顏色變淺變白。研究表明,白癜風患者的血清銅含量明顯低于健康人;血液中形成黑色素的“原料”酪氨酸含
25、量也比正常人少,這都充分說明缺銅是白癜風的主要病因。此外,缺鈷也是其重要因素。 (4)銅缺乏易得疾病-女性不孕癥銅既能干擾卵巢銅受體部位和線粒體膜的通透性而影響排卵,又能促使花生四烯酸轉變為前列腺素而刺激影響輸卵管縱形和環形平滑肌收縮的振幅和頻率。銅缺乏時可抑制輸卵管蠕動,妨礙卵子和受精卵的運動而導致不孕。國外報道48例原因不明的不孕癥患者,血漿銅均明顯低于正常人。 (5)銅缺乏易得疾病-貧血貧血的發生是由于銅影響了鐵的吸收、運輸、利用及血紅蛋白與細胞色素系統的合成,進而引起缺鐵性貧血,在臨床上多表現為低色素小細胞性貧血。 (6)缺銅可引起低血鐵低血銅低血清蛋白綜合征,簡稱“三低綜合征”,病名
26、就準確反映出該病臨床檢驗的診斷依據。表現癥狀有低色素性貧血、面色蒼白、水腫、肝脾腫大、易怒、生長發育停滯等。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嚴重缺鐵而干擾了銅的吸收、利用或增加銅的排泄所引起。本癥的治療應采取綜合療法,在輸血的同時可補充鐵制劑和銅制劑,全面而均衡地加強營養。 (7)缺銅會造成“少白頭”。人們常把頭發由黑變白看成是衰老的表現,但也有少數在青少年時就出現白發,俗稱“少白頭”。對頭發中微量元素的檢測分析表明,頭發顏色與其中的銅含量有一定關系。黑發中的銅含量高于黃發和白發,女性頭發中銅含量又高于男性,進一步證實了膚色和發色都與黑色素的含量有關。造成“少白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與遺傳、
27、體質等因素有關,但缺銅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北方地區的飲用水硬度高,含鈣多,抑制銅的吸收,導致頭發中黑色素缺乏而變白。另外,由于農作物長期施用氮肥,使水和食物中的氮化物含量增加,攝入體內后也影響到對銅的吸收和代謝,使黑色素生成減少,導致少數青少年過早出現白發。 (8)還有一種叫“鋼絲樣頭發綜合征”的疾病,雖不多見,但屬于先天性銅代謝缺陷而發病。主要表現為頭發硬而卷曲、色淺易斷、面色蒼白、大腦發育受到影響、智力低下等 銅稍微偏高對人體影響不大,因為健康人的肝臟排泄銅的能量極強。如銅偏高數倍,則可能銅中毒。體內的銅過量,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造成銅過量癥的途徑主要有:(1)長期接觸銅容器,管道或閾
28、門,酸性食物和飲料能溶解毫克量的銅,這足以引起自限的惡心,嘔吐和腹瀉.(2)攝入上克量的銅鹽,這通常有自殺意圖,(3)用銅鹽溶液飽和的敷料應用于大面積的灼傷的皮膚所引起的銅誘導性溶血性貧血和無尿癥一般是致命的.(4) 一些可溶性銅鹽,如果一次進入人體過多,會引起中毒。 銅過量時有哪些癥狀?(1) Wilson氏征:膽汁排泄銅的功能紊亂,組織中銅滯留,沉積于肝臟則引起慢性活動性肝炎沉積于腦部出現小腦性運動失常和帕金森綜合征,沉積于腎則引起腎小管中毒表現,出現蛋白尿、血尿及管型,沉積在角膜可在后彈力層上出現鐵銹樣環。(2) 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不常見的隱性遺傳先天性銅代謝缺陷疾病,實質上是屬于慢性銅
29、中毒。兒童時期表現為慢性肝病癥狀,青少年時期又出現神經系統癥狀,且久治不見好轉時,應請醫院詳細檢查是否為此病。本病多有家族史,表現有慢性肝病或肝硬化、反復發作原因不明的溶血、神經癥狀(動作不協調、震顫、四肢僵硬攣縮等)、精神異常、眼角膜周邊出現棕褐色或綠色環等。(3) 肝內膽汁淤積癥是急性銅中毒的另一表現,這是由于銅過量使肝小葉發生中心性壞死所致。(4)銅和銅鹽的毒性很強,攝入過量可引起惡心、嘔吐、溶血性黃疸、腎衰竭、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等。(5) 銅中毒時可發生溶血、血紅蛋白降低,血清乳酸脫氫酶升高以及腦組織病變等。急性銅中毒是由于偶然攝入過量銅而發病,如大量飲用被銅污染的飲料會出現胃腸道中毒癥狀,口內有金屬味、上腹痛、惡心嘔吐或腹瀉;重者可出現胃腸黏膜潰瘍、溶血、肝壞死、腎損害,甚至發生低血壓、休克而死亡。引起中毒的原因是由于吸收過量銅后抑制了許多酶的活性,使細胞膜受到嚴重損傷。中毒者可采用牛奶等洗胃急救;補充水鹽(輸液);口服硫化鉀以減少銅的吸收;使用二巰基丙醇、青霉胺等藥物以加速銅的排出。 哪些人應特別注意對銅的攝人: 孕婦、嬰兒和兒童 他(她)們需要攝入較多的銅。保持體內鋼的平衡是決定胎兒和嬰兒成長快慢的一個主要因素,應特別關注。 膳食不正常的人群 貧困地區營養不良的居民,生活難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醫經絡養生知識課件
- 設備采購合同協議標準范本
- 中專護理倫理課件
- 倉儲配送服務合同范本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三生物三四五高效課堂教學設計: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
- 上海震旦職業學院《出鏡記者現場報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法醫物證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期貴州省畢節市2024-2025學年初三下5月第一次階段達標檢測試題英語試題含答案
- 漳州科技職業學院《纖維設計與制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爐霍縣2024-2025學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2025年華潤燃氣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產業經濟學》期末考試復習題及答案
- 法定傳染病診斷標準2023年
- 高校食堂飯菜價格管理制度
-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招聘筆試真題2023
- 文言文雙文本閱讀:趙襄子被圍晉陽(附答案解析與譯文)
- 《中醫食療藥膳》課件
- 銀行業審計服務方案
- 甲亢完整課件完整版
- 2025年湖北省高考數學模擬試卷(附答案解析)
- 電商平臺合規管理制度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