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節運動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_第1頁
四節運動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_第2頁
四節運動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_第3頁
四節運動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_第4頁
四節運動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節 運動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一、肌肉運動時血液循環功能的變化(一)肌肉運動時心輸出量的變化運動開始:心輸出量就急劇增加,通常一分鐘達到高峰,并維持在該水平。運動時心輸出量的增加與運動量或耗氧量成正比。運動時:由于肌肉的節律性舒縮和呼吸運動加強,回心血量大大增加,這是增加心輸出量的保證。另外,運動時交感縮血管中樞興奮,使容量血管收縮,體循環平均充盈壓升高,也有利于增加靜脈回流。 1(二)肌肉運動時各器官血液量的變化運動時各器官的血流量將進行重新分配心臟和進行運動的肌肉的血流量明顯增加,不參與運動的骨骼肌及內臟的血流量減少。在運動開始時,皮膚血流也減少,但以后由于肌肉產熱增加,體溫升高,通過體

2、溫調節機制,使皮膚血管舒張,血流增加,以增加皮膚散熱。2(三)肌肉運動時動脈血壓的變化運動時的動脈血壓水平取決于心輸出量和外周阻力兩者之間的關系。如果心輸出量的增加和外周阻力的降低兩者的比例恰當,則動脈血壓變化不大。否則,動脈血壓就會升高或降低。3二、運動訓練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一)竇性心動徐緩概念:正常安靜時心率低于60次/分的心率 優秀的耐力運動員可低至40-60次/分原因:控制心臟活動的迷走神經作用加強,而交感神經的作用減弱變化:竇性心動徐緩是可逆的應用:一般認為,運動員的竇性心動徐緩是經過長期訓練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應,故可將竇性心動徐緩作為判斷訓練程度的參考指標。 4(二)運動性心

3、臟增大 靜力及力量性項目:投擲、摔跤和舉重運動員心臟的運動性增大是以心肌增厚為主。耐力性項目:游泳和長跑等運動員的心臟增大卻以心室腔增大為主,也有報道心肌厚度也增加,但心腔內半徑與心壁厚之比維持在正常范圍。運動性心臟增大是對長時間運動負荷的良好適應。5(三)心血管機能改善 安靜時 一般人: 50OOml/min=71ml/次x70次/min 運動員: 50OOml/min=lOOml次x5O次/min最大運動時 一般人: 220OOml/min=113mml次xl95次/min 運動員: 350OOml/min=l79ml次xl95次/min 運動訓練不僅使心臟在形態和機能上產生良好適應,而且

4、也可使調節機能得到改善。有訓練者在進行定量工作時,心血管機能動員快、潛力大、恢復快。 6三、測定脈搏(心率)和血壓在運動實踐中的意義 (一)脈搏(心率) 1.基礎心率及安靜心率基礎心率:清晨起床前靜臥時的心率 身體健康、機能狀況良好時,基礎心率穩定并隨訓練水平及健康狀況的提高而趨平穩下降。如身體狀況不良或感染疾病等,基礎脈搏則會有一定程度的波動。 在運動訓練期間,運動量適宜時,基礎心率平穩,如果在沒有其他影響心率因素(如疾病、強烈的精神刺激、失眠等)存在的情況下,在一段時間內基礎心率波動幅度增大,可能是運動量過大,身體疲勞積累所致。 7安靜心率:空腹不運動狀態下的心率運動員的安靜心率低于非運動

5、員,有的運動員的安靜心率可減慢到每分鐘30余次。不同項目運動員的安靜心率也有差別,一般來說,耐力項目運動員的安靜心率低于其他項目運動員,訓練水平高的運動員安靜心率較低。評定運動員安靜心率時,應采用運動訓練前后自身安靜心率進行比較,運動后心率恢復的速度和程度也可衡量運動員對負荷的適應水平。 82.評定心臟功能及身體機能狀況 安靜時一般人和運動員心臟機能差異并不十分明顯,只有在進行強度較大運動時,這種差異才能明顯地表現出來。通過定量負荷或最大強度負荷試驗,比較負荷前后心率的變化及運動后心率恢復過程,可以對心臟功能及身體機能狀況作出恰當的判斷。目前常用的定量負荷試驗有聯合機能負荷試驗及臺階試驗等。測

6、試受試者在定量負荷中或負荷后的心率還可測定PWCl70或間接推測受試者的最大吸氧量。根據PWCl70功率的大小可評定運動員的機能能力,根據最大吸氧量可評定運動員有氧工作能力。 9心率的測定還可以檢查運動員的神經系統的調節機能,對判斷運動員的訓練水平有一定的意義。常用的臥倒-直立試驗和直立-臥倒試驗,通過測定試驗前后的心率并根據心率增減次數可評定受試者植物性神經系統機能。 103.控制運動強度 在耐力訓練中,使用心率控制運動強度最為普遍,有人提出耐力訓練心率=(最大負荷后心率-運動前心率)/2+運動前心率。耐力負荷的適宜強度也可以用安靜時心率修正最大心率百分比的方法來確定,即運動時心率=安靜時心

7、率+60%(最大心率-安靜時心率) 11卡爾森等提出了運動強度心率測定方法,目的是用心率控制在不同狀態下的運動強度而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常用的卡爾森公式為:(最大心率-運動前安靜心率)/2+運動前心率。所測定的心率可為教學、訓練及健身鍛煉提供生理學依據。 在涉及游泳等運動的間歇訓練中,一般多將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的最佳范圍內。一般學生在早操跑步中的強度,可控制在130-150次/分之間。成年人健身跑可用170減去年齡所得的心率數值來控制運動強度。 12(二)血壓 1.清晨臥床時血壓和一般安靜時血壓較為穩定,測定清晨臥床血壓和一般安靜時血壓對訓練程度和運動疲勞的判定有重要參考價值。隨著

8、訓練程度的提高,運動員安靜時的血壓可略有降低,如果清晨臥床血壓比同年齡組血壓高15%-20%,持續一段時間不復原,又無引起血壓升高的其他誘因,就可能是運動負荷過大所致。如果清晨臥床血壓比平時高20%左右且持續雨天,往往是機能下降或過度疲勞的表現。2.測定定量負荷前后血壓及心率的升降幅度及恢復狀況可檢查心血管系統機能并區別其機能反應類型,從而對心血管機能作出恰當的判斷。 133.運動訓練時,可根據血壓變化了解心血管機能對運動負荷的適應情況。由于收縮壓主要反映心肌收縮力量和每搏輸出量,舒張壓主要反映動脈血管的彈性及外周小血管的阻力,因此運動后理想的反應應當是收縮壓升高而舒張壓適當下降或保持不變。一般而言,收縮壓隨著運動強度的加大而上升。大強度負荷時,收縮壓可高達19OmmHg或更高,舒張壓一般不變或輕度波動。根據運動訓練時血壓的變化可判斷心血管機能對運動負荷是否適應。 14思考題 l心肌的各種生理特性有何生理意義?2正常心臟的節律性興奮是如何傳導的?3用心臟作功量來評價心臟的泵功能有何重要意義?4心力貯備在反映心臟機能上有何生理意義?5各類血管的結構特點與其生理機能間有何聯系?6肌肉運動時,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發生哪些主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