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PAGE 19安徽建筑工業(gngy)學院畢 業 設 計 (論 文)專 業 財務管理 班 級 10城建(chn jin)財務2班 學生(xu sheng)姓名 陳明 學 號 10204920220 課 題 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指導教師 張曉妹 2014年 6月 13日 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uc)研究【摘要(zhiyo)】 個人所得稅是一種(y zhn)針對自然人(居民與非居民 )所得征收的稅,是國家收入的重要來源。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個人所得稅收入逐年增長,它在調節個人收入、緩解社會分配不公、增加財政收入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從另一方面
2、來看,我國個人所得稅稅款流失嚴重,由其導致的個人收入分配已經到了極不公平的地步,其調節力度還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在制度設計方面也存在著諸多不足。 較好地征收個人所得稅既能促進市場經濟的繁榮,又能確保社會的公平和穩定。本文旨在分析我國個人收入分配的現狀分析和個人所得稅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一定的改革建議,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的,在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提出了完善所得稅制度的一些建議以尋求一條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道路。 【關鍵詞】 個人所得稅 問題 對策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probl
3、ems 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 Individual income tax is a taxable income tax levied to the personal (namely the natural),is the most important categories of taxes in many countries,and one of the most rapid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The more taxplayers have in social economic,the widely it influ
4、enced.Individual income tax as a direct taxation, the tax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djusting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increase in revenue and sta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have very important role. National regulation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levers of citizen income.Therefore the individual i
5、ncome tax by adjusting income distribution function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With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further,residents income increased substantially,our personal income tax has greatly increased accordingly.However,because our country actual situation has a bigger difference,caused curr
6、ent income tax lost seriously and adjustment dynamics is far from enough.Investigates itsreason mainly is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itself is not perfect and personal income tax by means of fatigue.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the system of chaos in China will be affected the healthy deve
7、lopment of the economiy.Better to impose individual income tax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market economic prosperty,and can ensure social fairness and stability.By several reform although,there are still some need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place.If no radical reform consummates,it will seriously affect
8、the function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Key words】 Personal income tax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目錄(ml)摘要(zhiyo)2Abstract21.個人所得稅概述(i sh)5 HYPERLINK l _Toc261433069 2.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的現狀分析6 2.1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 6 2.2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縮小6 2.3地區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6 2.4行業居民之間收入差距擴大6 HYPERLINK l _Toc261433080 3.調節收入分配的個人所得稅存在的問題7 3.
9、1分類稅制造成稅負的不公平 3.2現行費用扣除規則考慮不充分7 3.3稅率設計不合理7 3.4稅收征管制度不完善8 3.4.1對隱形收入、高收入者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8 3.4.2全社會依法納稅的意識淡薄9 3.4.3稅務部門征管信息不暢、征管效率低下9 HYPERLINK l _Toc261433084 4.西方國家個人所得稅改革給我國的借鑒9 4.1擴大個人所得稅稅基9 4.2縮減個人所得稅扣除政策9 4.3降低最高稅率,減少稅率檔次10 4.4由分類所得稅制向綜合所得稅制轉化10 4.5個人所得稅指數化10 4.6個人所得稅征管水平逐漸提高10 HYPERLINK l _Toc261433
10、086 5.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政策建議11 5.1建立合理的稅制模式11 5.2建立合理的費用扣除制度11 5.3建立合理的稅率結構12 5.4建立完善的征管機制12 5.5完善(wnshn)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相關機制12 5.5.1加強(jiqing)民主和法制建設12 5.5.2加大稅法的宣傳(xunchun),提高公民的納稅意識13 5.5.3建立健全納稅人誠信評價制度和誠信納稅制度13 5.5.4政府支出公開13結語14參考文獻14致謝15 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存在的問題(wnt)及對策研究1個人所得稅概述(i sh) 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grn)( HYPERLINK /doc/
11、5411232.html 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對象征收的一種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 HYPERLINK /doc/1495227.html 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具有課稅公平、量能負擔、不易形成重復征稅等特點。課稅公平,是指個人所得稅以純收人為計稅依據,實行收入多的多繳稅,收人少的少繳稅的辦法,同時規定基本生計扣除、成本費用扣除及專項扣除,可以較好地照顧低收人者,符合量能負擔的原則。個人所得稅還具有不易形成重復征稅的特點。與有些稅種可能存在的重復征稅相比,個人所得稅是對納稅人的最終收人課稅,游離在商品流通之外
12、,因而一般不存在重復征稅。 此外個人所得稅還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的作用。第一;個人所得稅對籌集財政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個人所得稅以個人所獲取的各項所得為課稅對象,稅基廣闊,稅收收入已經超過了消費稅,成為我國第四大稅種,是政府稅收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資料顯示,2010 年我國個人所得稅收入為4837.17 億元,占全國稅收收入的66%。第二;個人所得稅可起到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 ,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行超額累進制,在對家庭基本生活費免稅的基礎上,隨著個人收入的增加,個人所得稅適用的邊際稅率不斷提高,從而對低收入者適用較低的稅率征稅,而對高收入者則按較高的稅率征稅,其目的是改變個人收入分配結構,縮小高收入
13、者和低收入者之間的收入差距。第三;個人所得稅是一個重要的經濟調節杠桿, 個人所得稅可以不經過稅率的調整,即可與經濟運行自行配合,并借這種作用對經濟發生調節作用,即對國民經濟的“內在穩定器”作用;個人所得稅也易于根據政策需要相機調整稅收政策,如在經濟蕭條或高漲時,采取與經濟風向相逆的稅收政策,對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扣除、優惠等進行調整,實行減稅或增稅的政策,從而促使國民經濟穩定增長。2.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的現狀分析 我國自1980年開征個人所得稅以來,特別是1994年新的“個人所得稅法”頒布實施以來,個人所得稅呈大幅度增長趨勢,對我國稅制的豐富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隨著時間的延續和經濟環境的變化,也暴露
14、出了一些缺陷。中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采取分類所得稅制,個人收入按11大項所得采用十種稅率,按月或按次征收,或按月預繳、年終匯算清繳的方式征收,這種稅制模式在個人收入形式單一,收入項目少的情況下,基本能滿足個人所得稅開征的目的。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各種新行業不斷出現,收入形式和種類越來越多元化,個人收入來源渠道增多,收入結構日趨復雜,現行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已暴露出一些不適應新形勢發展的漏洞和問題,這些問題有待解決。2.1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 國際上,經濟學家們通常用基尼指數來表現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財富分配狀況。這個指數在0和1之間,數值越低,表明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越均勻,反之越不均勻。
15、國際上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我國國家統計局2009年對全國4萬個城鎮居民家庭收入情況的調查顯示,目前26%的高收入者擁有48.5%的國民財富;2010年,占城市總人口10%的高收入者占有45%的城市財富。專家計算,我國基尼系數從2001年的0.31提高到2002年的0.45,2008年的0.50,到了2010年基尼系數又上新高,已達到了0.78,顯著超過通常所說的警戒水準(0.4),并且差距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而西方一般發達國家的基尼系數在0.24到0.36之間,我國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在世界范圍的比較中也處于很高水平。 2.2城鄉居民之間收入(shur)差距縮小(suxi
16、o) 國家統計局發布(fb)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23979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4.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4%。在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中,工資性收入比上年名義增長12.4%,轉移性收入增長12.1%,經營凈收入增長29.0%,財產性收入增長24.7%。2011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4%。其中,工資性收入比上年名義增長21.9%,家庭經營收入增長13.7%,財產性收入增長13.0%,轉移性收入增長24.4%。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國家統計局測算,20
17、11年中國城鄉居民收入比3.131(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2010年這一比值為3.231。2010年,中國農村居民收入實際增速自1998年以來首次超過城鎮居民。2.3地區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 我國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相當一部分表現在東部、中部、西部的地區間差距上,特別是東部與中西部之間的差距非常明顯。1978年改革以來,盡管各地區人均GDP均以較快的速度增長,但它們之間的差距卻在持續擴大城鎮居民收入的地區差距進一步拉大,東部地區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及增速均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從2002年至2010年,按現價折算,東部地區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了15.01倍,中部地區增長了12.2倍,西部
18、地區增長了9.5倍,以中部地區收入為1,東、中、西三大地帶的收入比例從2002年的1.20:1:1.80改變為2010年1.86:1:1.10。地區間人均GDP差距的擴大,說明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水平也在日漸增大。2.4行業居民之間收入差距擴大 行業居民之間收入差距擴大主要表現為有些壟斷行業收入分配過分向個人傾斜,使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總體上呈擴大趨勢。據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副所長楊黎明介紹,當前中國工資收入差距不斷擴大,2010年,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是金融業,70146元;最低的農林牧漁業,16717元。最高與最低之比為4.2:1。上世紀80年代,我國行業間工資收入差距基本保持在1.61.8倍左
19、右。世界上多數國家行業間差距在1.52倍左右。 HYPERLINK l _Toc261433080 3.調節收入分配的個人所得稅存在的問題我國建立比較完善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歷史并不長。盡管在建國初期就有了薪給報酬所得稅,但征收范圍很小,并沒有形成(xngchng)完整的稅收制度。直到1980年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并于次年起正式實施。1993年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四次會議對這部法律進行了修改,將原有的三個個人所得稅種(個人所得稅、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和個人收入調節稅)合并為個人所得稅,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一次會
20、議對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修正,恢復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工資、薪金所得的費用扣除標準由800元提高至1600元。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由每月1600元提高到每月2000元。2011年7月19日國務院關于修改(xigi)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三次修訂(xidng)),將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500元。目前,我國現行
21、的個人所得稅具備分類所得稅制的重要特征,是一種具有較少綜合性的分類所得稅制,即將個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劃分為10類,對不同的應稅項目實行不同稅率和費用扣除標準,實行按年、月或次計征。該稅制的實施對于增加財政收入和社會分配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由于過去個人收入調節稅等相關的幾個稅種在計征方法、適用稅率、費用扣除及減免稅規定等多方面存在差異,為了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現行稅法最大限度地體現了兼顧,帶有明顯的過渡性,加之分類所得稅制的固有缺陷,現行稅制也暴露出許多弊端。而且按理說,掌握社會較多財富的人,應為個人所得稅的主力納稅人,而我國的現狀是:處于中間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工資薪金階層繳納的個人所得
22、稅占全部個人所得稅收入的46.4%;應作為個人所得稅繳納主要群體的上層階層(包括在改革開放中發家致富的民營老板、歌星、影星、球星及建筑承包商等名副其實的富人群體),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只占個人所得稅收入總額的5%左右。3.1分類稅制造成稅負的不公平 當前世界各國對稅制模式的選擇不外乎三種:分類制、綜合制及混合制。我國采用的分類制有違稅收公平的原則,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這種模式的弊端也隨之顯露出來。我國現行的分類制把征稅對象分為10類,并對不同的所得采取不同的稅率征收,采取分類定率,分項扣除,分項征收的模式,雖具有不同性質的所得實行差別待遇的優點,但更容易造成對稅收負擔公平原則的扭曲,難以體現“多得
23、多征,公平稅負”的原則。它會使在同等收入水平下,所得來源多的綜合收入由于扣除項目多而繳較少的稅收,而所得來源單一,由于扣除項目少,而繳相對多的稅收;收入來源豐富但不在法定范圍內而綜合收入高的富人群體可以繳納較少的稅甚至可以不繳稅,而綜合收入較少、來源比較常規和單一的工薪階層反而要繳納更多的稅款。例如在現行的個人所得稅制度下,兩個人的年薪同樣為42000元,如果其中一人是每月取得3500元的收入,則這些收入無需納稅;如果另外一人一個月就得到42000元的收入,其余11個月均沒有收入,則按照全月應納稅額=全月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這個人需要納稅8795元。在一年里,同樣是平均每月35
24、00元的收入,但納稅卻是不等的。3.2現行費用扣除規則考慮不充分從理論上說,個人所得稅的稅基應該是納稅人的凈所得而不是毛所得。凈所得的計算就必須在毛所得的基礎上考慮到相關因素。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的規定對納稅人的各種負擔考慮不充分,納稅人的家庭情況千差萬別(qin ch wn bi),婚否、教育子女及贍養老人的多寡、房屋購建、醫療費用等都是影響家庭開支的重要因素。3.3稅率(shul)設計不合理 近年來世界不少國家下調(xi dio)個人所得稅累進級數及邊際稅率,可以說減少級距及邊際稅率已成為世界稅率改革的趨勢,而我國最高邊際稅率為45%,累進級數最多為7級,不符合世界稅改趨勢。我國目前
25、的這種稅率結構容易引起以下問題:對同屬勞動所得的工資、薪金所得采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最高邊際稅率為45%,而對個體工商戶和承包經營所得則采取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最高邊際稅率為35%。同是勞動所得,稅負不一樣容易造成稅收歧視,進而產生稅收漏洞,難以體現公平稅負原則;工薪所得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級距過多并且差額小,使得稅額計算繁瑣,工作效率低,不符合世界范圍“簡稅制”的發展趨勢;各類所得邊際稅率過大,不利于社會經濟發展及國際競爭。3.4稅收征管制度不完善個人所得稅的征管直接影響到稅收收入的多少,因而對一國財政收入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我國由于征管方面的不力,使得個人所得稅的流失規模大大
26、超過個人所得稅的增長速度。 3.4.1對隱形收入、高收入者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 由于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期,收入分配渠道不規范,金融系統發展滯后,導致現實生活中個人收入的貨幣化程度較低,現金交易頻繁,并產生大量的隱形收入、灰色收入。目前,在中國要想搞清楚誰是真正的“富人”很不容易。一個常識是,現在浮在表面的有錢人,比如正被稅務部門重點監控的私營企業主和演藝明星,充其量只是有錢人的冰山一角,還有很多自稱有錢的人實際上并不是很有錢;很多實際很有錢的人卻從來不敢說自己有錢,這使得稅務部門重點監控的納稅人監控的不在重點上。 3.4.2全社會依法納稅的意識淡薄相當多的人,當自己的勞動所得在免稅范圍內時高唱“
27、納稅光榮”,一旦應繳納稅款時,心里總不高興,于是就使出渾身解數進行逃稅。越是高收入者逃稅的越多,他們或利用權力自定納稅標準,或化整為零,以實物、債權、股權分配等方式逃稅,或拉攏稅務官員以吃小虧占大便宜等手段逃稅。透過這些現象我們分析后發現,公民法制觀念不強是納稅意識薄弱的重要原因。在稅法宣傳上更多的是宣揚納稅人的義務而淡漠納稅人的權利,弱化了納稅意識。可以相信,解決納稅義務者的權利后,其納稅積極性會大大增強。 3.4.3稅務部門征管信息不暢、征管效率低下 由于受目前征管體制的局限,征管信息傳遞并不準確,而且時效性很差,不但納稅人的信息資料不能跨征管區域順利傳遞,甚至同一級稅務部門內部征管與征管
28、之間、征管與稽查之間、征管與稅政之間的信息傳遞也會受阻。同時,由于稅務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缺乏實質性的配合措施,信息不能實現共享,形成了外部信息來源不暢,稅務部門無法準確判斷稅源組織征管,出現了大量的漏洞。同一納稅人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內取得的各項收入,在納稅人不主動申報的情況下,稅務部門根本無法統計匯總,讓其納稅,在征管手段比較落后的地區甚至出現了失控的狀態。 HYPERLINK l _Toc261433084 4.西方(xfng)國家個人所得稅改革(gig)給我國的借鑒(jijin) 西方發達國家以實現公平與效率等為目標,對個人所得稅制進行了改革和調整,朝著“拓寬稅基、降低稅率、減少檔次、簡
29、化稅制”的基本方向發展。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個人所得稅制的調整和改革必須置于全球稅制改革的背景下,積極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通過轉換稅制模式、調整稅率結構等措施,構建高效、公平、科學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并逐步實現與國際個人所得稅制的接軌。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瑞典、意大利、法國、日本等推行了個人所得稅改革,使個人所得稅收發生了較大變化。進入90年代以后,西方各國又進行了新的一輪稅制改革,其改革給我們的借鑒有:4.1擴大個人所得稅稅基 將原先被排除在稅基之外的收入重新歸入綜合所得之中,使征稅范圍的擴大主要表現在資本利得、附加福利和失業救濟金上。以美國1987年稅
30、改為例,美國新稅法把所有實現了的資本收益都包括進稅基,取消了對某些紅利的扣除,將所有來自失業救濟金的收益均納入稅收范圍,還降低了醫療費用扣除的數量,降低了各種主要形式的消費信貸利息支出扣除范圍,取消了對州與地方銷售稅的扣除。新西蘭1986年改革、聯邦德國1986年改革、加拿大1988年改革及日本的改革方案等,均將資本收益項目全部或大部分包括進稅基之中。4.2縮減個人所得稅扣除政策 取消或減少某些特定的稅負減免項目,包括對各種特定支出減免稅的取消或縮減,如英國取消對新的人壽保險、國外收入、慈善捐款和新的住宅修繕貸款的課稅扣除,以及其他一些稅收減免和扣除條款。美國1986年稅制改革取消了一系列扣除
31、,比如取消所得平均化、“第二收入者”扣除、州和地方銷售稅扣除、招待費用扣除等,還有許多扣除受到限制,如雇員經營費用扣除、旅行費用扣除、招待費用扣除等。芬蘭、愛爾蘭和英國限制了抵壓利息支付的扣除。作為向這些稅收優惠發起進攻的一項措施,澳大利亞、比利時、芬蘭、法國、愛爾蘭、意大利、荷蘭以及葡萄牙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建造稅收支出賬,目前已有14個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國就這樣做。4.3降低最高稅率,減少稅率檔次 (1)降低最高邊際稅率。2000年德國財政部公布的稅制改革方案,將最高邊際稅率由2000年的51%降至2001年的48.5%;日本政府1998年11月宣布促進經濟發展的一攬子稅收改革方案,中央
32、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從50%降低至37%,地方居民稅的最高稅率也從15%降低至13%;法國2000年8月的減稅方案,將最高稅率由2000年的53.25%降至2001年的52.75%.荷蘭的2001年稅制改革方案中,擬將工作以及擁有主要居所而獲得的所得使用的最高邊際稅率從60%降低到52%.美國到2006年,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將從39.6%將到35%. (2)減少稅率檔次。20世紀80年代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有16個國家的納稅檔次平均從10個以上下降到不足(bz)6個。如日本將稅率檔次從15級下降到5級,法國將稅率檔次從12級下降到6級。4.4由分類(fn li)所得稅制向綜合所得稅制
33、轉化 從世界范圍來看,個人所得稅有三種稅制模式:分類稅制、綜合稅制和混合稅制。西方各國個人所得稅制經歷了一個由分類所得稅制向綜合所得稅制的轉化過程。從歐洲的現狀看,所有的西歐國家的個人所得稅課稅模式均為綜合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是將個人所得稅的稅基大大擴展,包括各種形式的收益。不論是勞動所得還是資本或意外所得,不論是現金所得還是實物所得,也不論是應計所得還是已實現所得,都要包括在應課稅所得之中。綜合所得稅最重要的特征是將資本利得與來自資本的其他所得(利息、股息、利潤等)同樣課稅。北美地區的美國、加拿大為典型的綜合所得課稅制度模式。這種稅制模式是將納稅人在一定期間內(一年)各種不同來源的所得綜合起
34、來,減去法定減免和扣除項目的數額后,就其余額按累進稅率計征所得稅。它能夠(nnggu)體現納稅人的實際負擔水平,并且不縮小其稅基,還能體現支付能力原則或量能課稅原則。4.5個人所得稅指數化 稅收指數化是指按照每年消費物價指數的漲落,自動確定應納稅所得額的使用稅率和納稅扣除額,以便剔除通貨膨脹的名義所得增減的影響。個人所得稅的指數化主要包括免稅額和納稅檔次的指數化調整。一方面將免稅額向上調整,以避免因通貨膨脹使其實際價值貶損;另一方面對納稅檔次的指數化調整,以防止通貨膨脹將納稅人推入更高的稅率檔次。20世紀70年代,大多數發達國家都采取稅收指數化措施。80年代以美英為代表的工業化國家開始重新采用
35、這些措施。美國首次于1981年立法通過這一方案并于1985年開始實施。1986年的稅制改革又規定了勞動所得抵免的指數化。英國從1982年開始,按前一日歷年度的零售物價指數,自動調整主要免稅項目的數額。加拿大的做法是,若年度通貨膨脹率高于3%,則按高于3%的部分調整納稅檔次級距額和免稅額。4.6個人所得稅征管水平逐漸提高 (1)識別號制度。識別號制度實際上是“個人經濟身份證”制度,即達到法定年齡的公民必須到政府機關領取納稅身份號碼并終身不變,個人的收入、支出信息均在此稅務號碼下,通過銀行賬戶在全國范圍內聯網存儲,以供稅務機關查詢并作為征稅的依據。 (2)稅務代理制度。稅務代理制度是指納稅人和扣繳
36、義務人委托稅務代理人,在一定的代理權限內,依照稅法規定,以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的名義,代為辦理各項涉稅事務的制度。實行稅務代理,由稅務代理人來承擔申報納稅工作,既能為納稅人提供專業化服務,維護其合法權益,也對優化稅收成本、加強稅務監督有著積極作用。 (3)信息網絡系統的應用(yngyng)。建立稅收管理方面的信息網絡系統,實行納稅人識別號制度與信息網絡系統相結合,可以增強信息的共享性。5完善(wnshn)個人(grn)所得稅制度的政策建議 2011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減輕個人稅收負擔的政策。在個人所得稅方面,提高了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費用減除標準,暫免向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和股民證券資金賬戶利息征收個
37、人所得稅。據不完全統計,這些政策調整影響2011年個人所得稅收入超過800億元。 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自2011年9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費用減除標準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據測算,這一政策調整使2011年全年個人所得稅收入減少約400億元。同時,工薪階層納稅人數占全國職工總人數比例由50%左右降為30%左右,大部分工薪階層因收入達不到減除費用標準而免于納稅,中等收入者的稅負也減輕。為了有效調節我國收入分配問題,體現稅收公平,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在稅率設計上應該是在堅持寬稅基的基礎上,適當減少個人所得稅稅率的累進級次,并且拉大累進稅率的差距,對低收入者實施負所得稅
38、,并且加強對高收入者的稅收監管。5.1建立合理的稅制模式我國個人所得稅在建立之初就實行分類所得稅模式,這主要是由于當時我國經濟落后,個人收入來源單一,應納稅人數極少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這種模式在當時還是比較符合我國國情的。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個人收入分配形式多樣化,大量隱性收入的出現,這種分類所得稅模式的弊病越來越突出,己經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因此,應盡快修改我國個人所得稅的課稅模式以適應我國政治經濟的發展。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確定了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改革目標是: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因此,為增強現階段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公平性,又為今后全面實施綜合所得稅制打下基礎,
39、可在原有的分類稅制的基礎上,逐步推進,采用分類綜合課稅制,然后擴大綜合所得范圍,過渡到綜合課稅制。在具體操作中,可以列入綜合征稅的項目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生產經營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四項;列入分類征稅的項目包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等五項。實行這種較為規范的分類綜合個人所得稅制模式既可以保持我們傳統上的源泉扣繳的方法,又能通過實行簡單的附加稅來實現支付能力原則,以靈活的機制強化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5.2建立合理的費用扣除制度理論上講,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費用開支不同,費用扣除額也應該不同。但是,考慮到我國納稅人或家庭的數量較多,目前征管
40、力量不足,難以按各個納稅人或家庭的實際開支確定費用扣除額,鑒于此,我們可以根據各地區存在的差異,實行基準費用扣除標準的辦法。由國家根據各省的經濟發展情況,考慮到地區收入、消費水平的差距,根據統計數據可計算出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基準費用扣除額;而具體執行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當地的統計數據實際確定。為防止各地競相提高費用扣除額,國家以基準費用扣除額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費用扣除額進行監督。5.3建立合理的稅率(shul)結構 我國實行(shxng)的累進稅率是七級超額累進,最高稅率是45%,名義稅率是比較高的,但是能達到最高稅率的納稅人很少,造成名義稅率與實際稅率嚴重不符。由此
41、,借鑒美國累進稅率的設計,我國超額累進稅率優化設計重點在于要設計好累進級數、級距和邊際稅率。就累進級數來說,累進級數越少則征管越簡便,但有損稅收公平;反過來,累進級數越多,征管越復雜,但稅收比較公平,所以我國個人所得稅累進級數應當適中。在確定累進級距時,一方面要符合所得分布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要符合公平負擔的要求。一般來說,在所得額小時,級距的分布相應小些;所得額大時,級距的分布則相應大些。對于邊際稅率的設計,理論分析的結果是最優邊際稅率結構應呈倒U型結構,即低收入段的邊際稅率由零開始漸趨爬升(p shn),到中收入段時達到最高并趨于穩定,收入在爬升到一定高度時,邊際稅率則漸趨下降,接近于零。
42、雖然該理論是在完全競爭的假定條件下做出的分析,但在不完全競爭經濟條件下仍具有意義,而且從世界各國近20年來的稅制改革中也可以看出這種理論的適用性。因此,我國的個人所得稅的超額累進稅率設計也應與該規律相符。適當降低邊際稅率,可以使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更好地吸引國際資金和人才,以及提高納稅家庭工作、投資和納稅的積極性。5.4建立完善的征管機制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安體富指出:“目前來看,推進個人所得稅制改革的障礙主要在于征管,尤其富人的收入不透明,稅務部門不能準確地掌握納稅人的收入。”專家指出,征管問題的本質在于,沒有建立有效的稅源監控體系,也沒有多少有效的技術手段來監控納稅人的稅源,特別是高收入群
43、體的稅源。2006年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月費用扣除額由800元上升到1600元后,全國減少2000萬個稅納稅人,普通工薪階層個稅負擔切實減輕,但全年個人所得稅收入反而增收358.41億元,主要原因應在于加強對高收入者的征管工作成效明顯,據2006年前3季度數據表明,全國按5%-25%稅率繳納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8.4%,而按30%-45%稅率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33.9%,由此說明高收入者繳納個稅仍有潛力。同時對高收入者征收個人所得稅,將更有利于調節個人收入水平,促進社會二次分配,縮小貧富差距,減少征收的社會阻力。加強對高收入者的稅收監管,不僅可以有效堵塞稅收流失,增加國家財
44、政收入,而且對于緩解收入分配不公矛盾,維護社會穩定都有重要意義。因此繼續加強和完善對高收入個人所得稅的控管是當務之急。5.5完善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相關機制個人所得稅改革涉及的問題很多,僅僅對個人所得稅本身進行改革是遠遠不夠的。要想讓個人所得稅起到調節社會收入分配,穩定經濟的職能,還需對其相關的機制進行改革。 5.5.1加強民主和法制建設 我國自古以來一直以人治之道管理國家,法治觀念十分淡薄。在我國,法律的執行一直都被人情所左右,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于以人情為準則,在稅法的執行中也是如此。稅法的執行通常為人情關系所左右,明智的納稅人往往要在營業活動開始時就密切與稅務執法人員和其他有關政府官員的關系,
45、建立利益共同體并設法逐步強化穩固,一旦遇到違法事實被揭露,就可動用人情關系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人們對違反稅法遭處罰的預期成本是很低的。由于對被處罰的預期成本很低,絕大多數人會抱著僥幸心理,很少有人會主動申報其全部所得,絕大部分人申報的材料不實。這就勢必會造成偷稅漏稅,因此,必須建立起法制和民主的社會,讓大多數納稅人能夠自覺守法,大部分執法者能夠執法必嚴。 5.5.2加大稅法的宣傳(xunchun),提高公民的納稅意識因為申報制度取決于納稅人的主動申報,如果納稅意識不強是無法完成從分類制到混合制再到綜合制的轉變的。為此,需要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加大稅法的宣傳、輔導和培訓力度:嚴厲打擊偷漏
46、稅行為,盡快提高全體公民依法納稅意識,為依法治稅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對稅務部門而言,更應強調從嚴治稅。目前,堵漏增收的潛力依然很大,稅務部門可以(ky)根據需要制定針對性措施,嚴查細管,減少和防止稅收流失。 5.5.3建立健全納稅人誠信評價制度(zhd)和誠信納稅制度在全社會范圍內建立個人誠信評價制度,將每位公民的誠信活動記錄在案,如在個人納稅、個人消費信貸和經濟活動等方面有不良的記錄,就要使個人在經濟上、聲譽上付出一定的代價。與此同時,我國可借鑒日本的“藍色申報制度”,建立納稅人誠信納稅制度,建立納稅檔案,稅務部門定期公布納稅人納稅情況,將其作為衡量納稅人信用等級的一個重要指標。根據其納稅情
47、況將納稅人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在稅收檢查、稅收優惠方面給予不同的待遇,鼓勵納稅人誠實納稅。對那些守法的有信用者,在個人貸款、信用卡透支等方面給予便利,而對那些違法違規、信用缺失者,必須有相應的限制、懲罰舉措。 5.5.4政府支出公開 現代稅收原理表明:政府是靠納稅人的錢來支撐的,政府官員是靠納稅人的錢在供養的。政府的支出全部來自納稅人繳納的稅金,納稅人應當清楚自己繳納的稅收用于何處。然而,在我國由于政務信息不公開,政府支出不透明,一些地方行政官員決策失誤,濫用稅款,公款高消費等就成了常見的現象,形象工程也屢禁不止,嚴重打擊了納稅人依法納稅的積極性。因此,應借鑒發達國家經驗,使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法制化,盡快制定政府信息公開法,使政府支出公開、透明、規范化。 結語(jiy)在本文中,通過對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現狀分析,主要是對現行個人所得稅的主要內容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分析研究,并結合國外先進個人所得稅制度,探討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的途徑。本文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435-2025航空輔助導航北斗機載設備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
- GB/T 45401.2-2025人工智能計算設備調度與協同第2部分:分布式計算框架
- 碳酸飲料行業新興市場機會考核試卷
- 棉麻行業生產設備選型與評價考核試卷
- 環境監測無人機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液力機械在游樂設施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碳超級電容器制造技術發展現狀考核試卷
- 漁業電子商務案例分析考核試卷
- 經濟林樹種育種新技術考核試卷
- 武漢晴川學院《環境土壤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國企招聘2025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招聘3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衛生管理行業人才培養與社會責任分析試題及答案
- DB32T 5082-2025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 2025年北京龍雙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學年人教新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期中復習試卷(含詳解)
- 2025年中國BOD測試儀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克拉瑪依機場第一季度招聘(1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結直腸癌的治療與護理
- 施工安全的教育培訓記錄表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蝕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知識講座課件(村干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