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_第1頁
第11課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_第2頁
第11課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_第3頁
第11課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_第4頁
第11課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秦皇島市海港區石門寨學區初級中學 李學利第 11 課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目錄第一篇對社會主義的探索之理論篇第二篇對社會主義的探索之實踐篇第三篇對社會主義探索之評價篇學習目標1.了解新經濟政策、蘇聯成立、蘇聯的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礎知識。2.學會運用史料實證的方法探究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歷程。3.認識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創新性與曲折性。對社會主義的探索之 理論篇馬克思對社會主義的理想預設 : 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實行公有制、計劃經濟和按勞分配,取消商品生產和貨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921年初,大規模國內戰爭基本結束,農民對余糧征集制表現出極大不滿,1920

2、年底,全國許多地區的農村開始發生騷亂和暴動。1921年初,喀瑯施塔得水兵叛亂,提出“不要共產黨參加的蘇維埃”。 摘自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4 我們計劃用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的辦法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列寧的反思想一想:列寧說這話時,蘇俄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蘇俄此時的首要任務是什么?列寧是怎么做的呢?對社會主義的探索之 實踐篇一、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經濟上,實施新經濟政策。1.背景:國內戰爭結束后,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首要任務是恢復被戰爭嚴重破壞了的經濟。2.措施:1921年,蘇俄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余糧收集制企業

3、全部國有化取消自由貿易3.內容:新經濟政策大型企業國家管理,中小企業允許私人和外國資本家經營。向國家交糧食稅,余糧歸自己支配。恢復自由貿易。4.特點:新經濟政策與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相比“新”在何處?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對社會主義的探索之 實踐篇一、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經濟上,實施新經濟政策。5.影響:結合上述材料,想一想新經濟政策對蘇俄(聯)會帶來哪些影響?材料一 :19211925年蘇俄(聯)糧食產量 1921年1923年1925年糧食產量(億普特)22.1334.5544.24(注:普特16.8千克)摘自歷史經濟成長歷程(岳麓書社)材料二:新經濟政策實施后,列寧欣慰的

4、說“在戰爭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 大國崛起風云新途解說詞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了蘇維埃政權。6.思考:新經濟政策的實施,體現了列寧怎樣的精神呢?實事求是、勇于創新的精神。年份項目對社會主義的探索之 實踐篇一、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戰爭(一戰)所留下來的天地荒蕪、工廠停工、生產力遭到破壞和經濟資源枯竭,使得各個共和國在經濟建設方面僅僅靠單獨努力就不夠了國民經濟恢復顯然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國際形勢的不穩定和新的侵犯的威脅,使得各個蘇維埃共和國必然要建立統一戰線來對付資本主義的包圍 所有這些情況都無條件的要求各蘇維

5、埃共和國聯合成一個聯盟國家。”斯大林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1322頁閱讀上述材料,想一想各個蘇維埃共和國想做什么?誰能介紹一下具體情況?政治上,成立蘇聯。1922年12月30日,由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四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以后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達維亞等加入。蘇聯共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送給大家一句巧記方法:烏(屋)外(有)白俄(鵝) 1924年1月21日下午6時50分,列寧因病在莫斯科附近的哥爾克村與世長辭,終年54歲。1月22日, 斯大林等全體俄共中央委員前往哥

6、爾克村致哀。23日下午,列寧靈柩移往莫斯科,由蘇聯黨和國家舉行追悼儀式。四天之內先后有數百萬各界人士冒著嚴寒、夜以繼日地向列寧遺體告別。列寧的逝世對蘇聯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都是一個重大損失。對社會主義的探索之 實踐篇此時的蘇聯 “扶木犁的窮國”:雖然新經濟政策使蘇聯經濟得到復蘇,但直到1928年,蘇聯的工業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美國的八分之一。全國只有不到三萬輛拖拉機,99的耕種靠畜力、人力完成。 大國崛起 “汪洋大海中的孤島”:蘇聯是當時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把蘇聯看作是“毒瘤”,欲徹底除之而后快。斯大林的愿望 我們比先進國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們必須在10年內跑完這一段距離。或者

7、我們做到這一點,或者我們被人打倒。斯大林論經濟工作人員的任務 對社會主義的探索之 實踐篇二、斯大林對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斯大林的選擇 斯大林說:“沒有重工業,那我們就不會有一切現代化國防武器,那時我們的地位就會和目前中國所處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國沒有自己的重工業,沒有自己的軍事工業,現在只要誰高興,誰就可以蹂躪它。” 大國崛起經濟上,社會主義工業化。1.社會主義工業化(斯大林具體是怎么做的?結果如何?)19281937年,蘇聯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兩個五年計劃完成后,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對社會主義的探索之 實踐篇二、斯大林對蘇聯的社會

8、主義建設 此時的蘇聯情況如何? 兩個五年計劃完成之后,蘇聯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1940年,工業總產值超過德、英、法,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但蘇聯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落后于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斯大林認為,落后的小農經濟正在拖國家工業化的后腿。 吳于廑世界現代史經濟上,農業集體化。2.農業集體化(斯大林具體是怎么做的?結果如何?) 為了適應工業化快速的需要。30年代起,開始大規模農業集體化運動,并逐漸放棄新經濟政策。強迫農民加入,打擊消滅富農。1937年,完成農業集體化。斯大林模式的特點:高度集中經濟上:國家用指令性計劃管理一切經濟活動。政治上:權力高度集中

9、,忽視民主法制建設。對社會主義的探索之 實踐篇二、斯大林對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政治上,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社會主義工業化農業集體化1921年新經濟政策與1922年蘇聯的成立恢復經濟與政權鞏固建立公有制的經濟基礎1936年蘇聯通過新憲法宣布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蘇俄社會主義國家誕生1917年十月革命與19181920年蘇維埃政權的鞏固對社會主義的探索之 評價篇 他(斯大林)接過的是一個扶木犁的窮國,他留下的是一個擁有核武的強國。 英國首相丘吉爾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說:“蘇聯的辦法把農民挖得很苦。他們采取所謂義務交售制等項辦法,把農民生產的

10、東西拿走太多,給的代價又極低。他們這樣來積累資金,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極大的損害。你要母雞多生蛋,又不給它米吃,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世界上哪有這樣的道理。” 評價斯大林模式積極弊端斯大林模式是在蘇聯外有帝國主義包圍,國內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情況下形成的。它在一定歷史階段里發揮過積極作用。優先發展重工業,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于落后狀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片面強調產值和產量,造成了產品少,質量差。國家從農民手中拿走的東西太多,嚴重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利益,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農業產量長期停滯不前。經濟發展粗放,經濟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費了資源。“特定的環境,一分為二”“均衡發展,關注民

11、生,集約經濟”課 堂 檢 測一、基礎達標1.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過的新經濟政策規定 ( )A.實行實物配給制 B.取消商品買賣C.征收固定的糧食稅 D.實行余糧收集制2.下列按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蘇俄政府沙皇政府蘇聯政府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A.B.C.D.3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盛的工業國的是在( ) A.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后 B.十月革命后 C.第一、二個五年計劃完成后 D.工業革命完成后 4.最早在蘇聯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是在()A.戈爾巴喬夫時期 B.列寧時期 C.斯大林時期 D.赫魯曉夫時期CBCC課 堂 檢 測二、能力提升“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鄧小平請回答:(1)新經濟政策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