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歐洲社企概況一、歐洲社會企業興起的歷史背景1970年代,歐洲的福利系統在財政壓力及組織失效下逐漸崩潰,而經濟成長衰退及失 業率上升乃是造成危機的主因。政府與市場的雙重危機,終于因為非營利部門介入而出現轉 機,在1980年與1990年代間,公共政策轉而開始與非營利部門進行協力,而由于輔助政策 明確化,更加強化了非營利部門的角色。不同于傳統非營利部門形式的新組織悄悄誕生,這 種新組織被稱為“社會企業”。社會企業與歐洲傳統的非營利部門具有許多差異,其主要特征包括:社會企業主要從事生產性與企業行為社會企業的主要目標在于提供無法由公共部門滿足的需求,而非僅是倡議,其必須能夠 從事生產性活動,并且尋得經濟
2、支援,因此在成立之初,社會企業一般采取混合資源的活動 方式,這些混合資源除了包含捐贈者、志愿者及政府輔助外,往往更重視市場機能。對于社會服務的提供采取創新的觀點社會企業對于服務提供更加注意標的團體的需求,這些標的團體往往是社會的邊緣人及 失業者。強調地方觀點的活動傾向社會企業與社區建立良好的連結關系,并以符合社區需求為首要目標。強調政策利害關系人代表性雖然社會企業不分配利潤,但非指主要特征就是非營利部門的“不得分配利潤限制”, 更重要的界定方式應強調政策利害關系人代表性的差異,及社會企業的民主控制與管理。因此,相較于歐洲傳統的非營利部門,社會企業比較不熱衷于提議倡議,有更高的自主 性,更注意如
3、何創造就業機會,更注意員工參與及自我管理,傾向區域或微型的組織,傾向 創造無法由其他組織所提供的新服務。二、歐洲各國社會企業的現況英國英國社會企業主要目的在于整合弱勢人員回歸就業市場,這也是工黨布萊爾政府的重要 福利政策。與其他歐洲國家不同的是,英國社會企業偏向由政府所資助成立,而歐洲其他國 家社會企業則獨立于政府之外;再者,英國的社會企業可能是志愿組織、社區商業、信托或 中型的勞動市場,而合作社在性質上屬于社團。合作社包含社會合作及社區服務合作社。社區合作社又可區分為兩個類型,其一為提供 弱勢團體社會服務,另一則為提供弱勢團體工作機會,而這兩類型組織員工的薪資主要由政 府補助;社區服務合作社
4、則日漸發展,尤其在地區性社區層級的服務提供方面。奧地利奧地利社會企業的組織形式包含社團、合作社及非營利社區企業。而這些社會企業有關 的政府方案為1983年設立的Aktion 8000,此方案于1996年又分割成兩個次級專案,包含 “非營利部門就業”與“第三部門就業專案”。Aktion 8000讓4萬5千個弱勢人員有機會接受職業訓練或短期工作,并讓其中一半人 員有找到穩定性工作的機會,本方案財源主要由國家支持。瑞典瑞典并不使用社會經濟或非營利部門這兩個名詞,而偏好將社會企業視為全民運動 (popular movement),社會企業的組織類型與其他工業化國家(指合作社)有相當明顯的 差異,其經常
5、采取志愿組織的地位。以往政府與私人企業分別扮演促進者與工作創造者角色, 在就業方面并未釋出很多空間,故瑞典的第三部門很難宣稱自己本身具有創造就業的能力。 然而,1980及90年代的嚴重失業問題改變了這種狀態,地區性合作發展機構(local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agencies, LKU)的出現,開始強化第三部門在就業領域的功能, 每一個獨立的LKU包含許多地區性組織,例如消費者合作社、農夫、民宿、保險、政治組織、 工會及志愿組織等,其主要工作領域在于城鄉社區的發展,而其方案的焦點在于特定組織, 包含長期失業者及身心障礙者。比利時比利時的社會企業系指社會目的企業(s
6、ocial-purpose enterprise),而1995年通過 的社會目的企業法,對于社會企業的法律狀態,提供相當重要的里程碑。該法將社會企業區 分成兩大類型,其一為非營利社團(non-profit associations),政府機構對其采取相當嚴 格的財政管理策略,以整合這些組織的目標;另一為與公司組織無異的商業企業。事實上, 社會目的企業法對于商業企業更具吸引力,因為只要依該法申請為社會企業,則將有享有政 府補助。任何商業企業如何符合該法以下條件,就可以申請為社會目的企業:(一)企業合 伙人同意不以追求利益或僅追求有限的利潤;(二)企業必須界定明確的社會目標,且該目 標不得讓企業伙
7、伴牟取任何間接利益;(三)企業保留盈余的政策必須能反映其社會目標; (四)企業必須提出特定的年度報告,指出其將如何達成福利目標,包括投資消費的資訊、 運作成本及員工的薪資;(五)必須承諾任何員工若工作年滿一年,就可以成為企業的合伙 人;(六)任何員工一旦離職,便喪失合伙人地位;(七)企業若經過清算,其剩余分配必須 符合企業的福利目標,而在實務上,則將清算結余贈與給其它社會目的企業。意大利意大利社會企業最主要的解釋概念為“社會合作社”(social cooperatives),在1991 年通過社會合作社法中,對于現存的發展良好的社會合作社提供法律地位,該法認為這些組 織的目標在于透過人力提升及
8、公民的社會整合,并將所獲利潤捐贈給社區。社會合作社可以 區分成A及B兩種類型,A型合作社負責管理社會、醫療及教育服務,這些組織提供不同 類型的團體服務,例如老人、未成年、殘障、吸毒成癮者、流浪漢及來自歐盟以外的新移民; B型合作社則透過一段時間的在職訓練,讓弱勢勞動者得以重回勞動市場。依據該法規定, 每一個B型合作社至少必須雇用30%弱勢勞工,若符合此條件,該法則提供稅賦減免優惠, 或者能得到政府補助。Taylor & Bassi認為,A型合作社由專業工作者所組成,其主要活 動在于參與意大利的契約外包,而B型合作社為典型的志愿團體及弱勢群體,其主要活動 在于提供職訓及就業(Taylor & B
9、assi, 1998: 126-127);另外依據 Consortium Gino Mattarelli組織在1997年所做的統計,意大利約有3800個社會合作社,其中1000個 為B型合作社,雇用75, 000個員工(其中11,000個是弱勢團體),故社會企業最主要 功能在于提供就業機會(OECD, 1999: 21-23);Antonio Thomas認為,意大利的社會企業(其核心為社會合作社)的興起,主要是為 解決社會與經濟兩個面向的問題,Thomas更依此建構社會合作社商業理念的判斷標準社會合作社的商業理念經濟成功 社會成功Jr.高低高有效能與效率管理,利害關系人得 到滿足,與其社會目
10、標是相關的社會得到成功,但損傷經濟平衡, 因此注定無法持久低經濟成功奠基在耗損某些利害關 系人的期望或一個及更多的社會無效能也無效率的管理,利害關系 人無法得到滿足,并且社會目標無目標法達成芬蘭芬蘭的社會企業是指以社會企業名義注冊的企業,而這些企業必須滿足兩條原則,即這 種類型的社會企業要專門為殘疾人和長期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2003年在芬蘭赫爾辛基通 過的“社會企業法案”(Act on Social Enterprises)對社會企業的注冊條件給予了嚴格的 限制:(一)申請企業必須滿足“社會企業法案”的要求;(二)企業以商業經營的原則生產 產品或提供服務;(三)在企業雇用員工過程中,至少要雇
11、用30%的殘疾人員;或者在企業 的所有員工中,至少有30%的殘疾人口或長期失業人口(這些人就相當于被安置員工(Placed empolyee)。(四)無論工人的生產力如何,企業都由責任付給他們工資。對于完全行為能 力人,企業支付的工資要依據工會與資方簽訂的協議,如果企業中沒有這種協議,也要按照 慣例給與工人合理的工資。同時,對于社會企業中安置的殘疾人(handicapped person) 或長期失業者,地方政府機構會給企業主相應的工資補貼,但是這種工資補貼要設定時限, 比如長期失業者的工資補貼通常不超過1年。待殘疾人和長期失業人口轉換為企業內安置人 口時,政府將不再提供補貼。法國法國的社會企
12、業主要包含兩種類型:第一種為提供工作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work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第二種類型為社團及合作社。目前,法國850個提供 工作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中,約有55%系歸屬“提供工作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國家委員會” (National Council of Work IntegrationSocial Enterprises)這個組織,該組織于 1992 年 采用“提供工作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憲章” (The Charter of 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s),提出這類型組織的特征,包含:團體就業:雇用長期失
13、業的弱勢人員; 社會目的:提供短暫的工作契約及職業訓練,讓這些人員得以回歸勞動市場,并強化他們作 為公民的能力,而這些活動必須可以清楚界定,以利于評估其績效;運作情境:提供工作 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生產產品及服務,這些活動依據與市場機制相同的規則、權利及專業運 作的方式,其形態可以是公共或私人有限公司、非營利社團、合作社或其它,其主要收入來 源為銷售的產品及服務;支持提供工作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憲章。目前58%的提供工作整 合機制的社會企業為社團,而33%為商業公司,1%為合作社(OECD, 1999: 25-30)。西班牙社會企業一詞在西班牙甚少使用,但許多經濟方案在實際上回應此一概念。對于失業
14、問 題的行動政策主要奠基于社會經濟之上,社會企業的法律地位與勞動合作社、聯合控股公司、 基金會、社團、股票公司等有關,而其共同特質是其非營利目的。而在組織形式方面,則采 取提供工作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形式,其中以生產合作社及私人有限公司最常被采用。為了 幫助弱勢勞動者就業,提供工作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會幫助設立二到三個合作社,每一個合 作社有4到5位員工,依據Vidal(1998)的估計,目前大約雇用1000位員工。提供工作整 合機制的社會企業在社會企業創始階段,負責提供所需的工具、訓練及資本,這些企業同時 擁有職工及志愿者,其大部分資源來自于銷售給私人及公共部門財貨或服務的收入。1997 年通過
15、的“西班牙多元就業方案”(multi-year programme for employment in the Kingdom of Spain),利用4年時間推動創造及維持就業的方式,以強化社會經濟的質與量,特別在 合作社與勞動公司,多元就業方案的主要目的在于透過創造適合于市場中販售福利服務的環 境,以提升社區的醫療照顧,其主要策略包含支持非營利部門增雇員工、優先雇用具有專業 經驗的失業者,及擴大對于社會整合有利公共利益的經濟援助(OECD,1999:30-32).德國德國社會企業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賺取利潤,而是將剩余轉投資社區,以創造就業機會 及彌補公共需求的區口。自1970年代以來,社會
16、企業發展出不同的組織形式,包含:1970 年代的替代性企業(alternative enterprises)及提供工作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以及1980 年代的地方社區企業(local community enterprises) 0替代性企業主要功能在于提供替代部門多元支持,在19世紀80年代,共計包含4萬個方 案,10萬個職缺和30萬個工作崗位;提供工作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出現于1970年代, 其主要目的在于重整主流勞動市場的失業問題,并由政府補貼來支付工資,1990年代后, 則成立著名的 ABS 組織(Arbeitsforderung - Beschaftigunga - und Struc
17、kturentwicklungsgell- schaften),以解決德國統一后所發生的社會及經濟問題。許 多企業亦開始尋求創新方案,以盡量降低對于政府補助的依賴。(OECD, 1999: 32-33) o葡萄牙葡萄牙社會企業采取許多不同的法律形式,包含合作社、社團、基金會及推動社會團結 的私人機構。1996年,葡萄牙政府通過“社會就業市場”(Social Employment Market)方 案,透過擴大整合經濟活動的方式,用以增加或強化社會企業的生存能力,接受此方案經濟 資助的提供工作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其主要活動領域為環境、國家文物、醫療照顧及觀光 事業,而就業政策的主要支持單位是“就
18、業及專業訓練機構(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IEPF),提供工作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的活動方案必須先得到IEPF 的批準,IEPF會進行方案的技術及財政可行性評估;同時,提供工作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 必須得到后援團的的支持,團隊成員可能包含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及社會工作者,其目的在 于促進方案的執行,而社會就業市場委員會(Commission for the Social Employment Market)每一年必須向“勞動及團結部(Ministry of Labour and Solidairy )提出評估 報告,最后
19、,該會于1998年更名為“社會團結合作社”(Social Solidarity Co-operatives) (OECD,1999:33-34)o愛爾蘭與其他歐洲國家不同的是,愛爾蘭并未給予社會企業法律上的定義,但在實務上,仍存 在具有此社會目的精神的商業公司、合作社及社團,而大部分的社會企業或社會目的組織是 社團或社區性社團。依據活動性質及運作的方式,愛爾蘭的社會企業大致上可以區分為:社 區商業(community business)、需求不足的社會企業,及基于政府契約的企業。這些企業都 有類似的目的,但在不同社會經濟網絡中運作,社區商業主要關注地區發展;需求不足的社 會企業則嘗試在地區性社
20、區內販售財貨及服務,以解決需求問題;至于依賴政府契約的企業, 則主要依據公共利益設計及提供其服務。過去15年,愛爾蘭政府相當鼓勵社會企業的發展, 例如,1990 年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的“社區發展方案”(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gramme)就相當鼓勵社會企業的創設,許多政府部門亦經濟援助社會企業的發展,其中 以衛生部最多,其次為企業與就業部(Enterprise and Employment Ministry ) (OECD, 1999:34-35)o三、歐洲社會企業的影響Borzaga & Defourny( 2001)認為歐洲社會企業具
21、有五項貢獻,即福利系統的轉換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lfare systems).創造就業機會(employment creation)、社會 凝聚力與創造社會資本(social cohesion and creation of social capital)、地方發展 (local development)及第三部門的動態性(dynamics of the third sector) (Borzaga & Defourny, 2001: 357-362;);而 Borzaga & Santuari(Borzaga & Santuari, 2003: 47-51)
22、則只論述福利系統的轉換、創造就業機會及地區發展等三項貢獻。Shaw(2004)認為“社會企 業精神”對于整個社會的福利改進具有重大的意義。根據以上幾位學者論述,社會企業的具體貢獻如下1:福利系統的轉換歐洲福利系統的政策執行在過去幾年遭遇了很大的困境。20世紀70年代,當歐洲部分 國家出現財政危機的時候,政府逐漸采取公共服務外包的形式,以此來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 但是私有化造成的一個后果就是服務質量急劇下降。而這些負面的結果,起因于政府過度依 賴市場機制及營利企業。在此情景下,社會企業可以透過許多方式改革歐洲的福利系統,例 如:讓所得分配更接近社區中每一個人的需求;讓成本能夠固定;在許多案例中,
23、提供更多 樣化的產品;幫助改善服務與工作的質量。換言之,社會企業可以達成再分配功能 (redistribution function),讓由市場所提供的資源與收入分配能夠更加合理化,社會企 業也可以透過免費的活動(比如捐贈及志愿者)及較低成本的資源提供一些被公共政策所遺 忘或者無法由政府所提供的服務與產品,社區則可從再分配過程中獲利,而社會企業可以在 社區建立聲譽,并產生信任關系。創造就業機會社會企業也可以創造額外的就業機會,此項功能在提供工作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中最為 明顯。近年來,歐洲各國的高失業問題,使得勞動市場與生產市場產生巨大的改變,尤其對 于社區照顧服務的沖擊最大,由于就業問題無法僅
24、由增加公共支出來加以解決,許多國家在 就業率仍舊偏低的社區照顧服務領域展開了活動。社會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優點主要體現為以 下四個方面:1.社會企業并非以利潤極大化為目標;2.如果他們主要依賴捐贈及志愿者,則 社會企業可以在低利潤的情境下,持續提供產品;3.社會企業可以降低成本,尤其在剛成立 的階段,而此項優勢也可以吸引許多有志于在非營利部門任職的員工及管理者;4.對于社區 的消費者而言,由于信任社會企業的供給,故可以大量降低消費者對于服務質量的監督成本, 而這意味著社會企業可以生產更貼近社區使用者需求的產品。此外,如果得到政府全部或部 分資金補助,社會企業可以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然而,政府補助并
25、非社會企業的主要考慮, 許多社會企業一開始并未得到政府任何補助,在許多時候,社會企業所從事工作被認為應是 政府該做的事。社會凝聚力與創造社會資本社會問題越來越復雜,造成社會疏離感的原因也越來越難梳理,所以很難論證失業與貧 窮或社會疏離間的相關性,也很難以金錢或標準化服務解決社會疏離感的問題;相反地,更 迫切的需要在于,必須能夠真正了解社區內相對弱勢團體的需求。自1980年代以來,許多 歐洲國家開始實行分權化政策,以降低社會經濟的問題,但此項政策并未起到很好的效果, 而社會企業的興起,則給與社區中正面臨危機的群體更廣泛的支持。在部分歐洲國家,社會 企業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弱勢群體的就業問題和解
26、決社區服務供給的問題。因此,在社 會企業的運營過程中就會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使用者的參與組織程度。總之,社會企業將有助 于創造社會資本,通過鼓勵志愿者及使用者的參與,擴大公民參與社區問題解決與信任,以 利于社區成員建立團結與互助。4 .地方發展社會企業主要是地區型組織,雖然規模較小,但他們參與地方發展的程度卻很高,社會 企業與地方社區常緊密連結共同運作,對社會企業而言,若具備發展與效能能力,則有助于 他們更加了解地方的需求,創造及開發社會資本,并且可以逐漸脫離原有的資源組合(包含 政府補助、捐贈及志愿者)。全球化與信息科技的發展,讓制造業的生產越來越蓬勃發展, 但同時也增加失業的可能性,也弱化了企
27、業與地區的連結性,此種情境對于競爭力不高的地1本部分摘要根據臺北鄭勝分博士論文整理:鄭勝分,歐美社會企業發展及其在臺灣應用之研究,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區而言,更造成失業率上升的惡行循環。對于這個問題,地方所提供的傳統誘因機制往往是 無效的,而社會企業則可以使供需得到平衡,并創造更穩定的勞動市場,因此,社會企業對 于地方發展的主要貢獻在于,可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再者,如果社會企業跨足社會服務以 外的領域,比如環保、文化服務、交通等,則可以讓社區的未來更有希望,許多歐洲國家開 始從事“希望工程”,尤其是提供工作整合機制的社會企業活動更為積極。第三部門的動態性社會企業與社會經濟、非營利部門及第三部門皆有所差異,事實上,社會企業是上述三 種概念的一部分,社會企業與非營利部門及社會經濟(例如合作社)的主要差異在于:以創 新行為建立新的組織類型、服務或需求陳述,社會企業更有能力依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車廂工廠轉讓協議書
- 黃金買賣合同協議書
- 車輛代租代管協議書
- 公費醫學生分配協議書
- 項目管理分包協議書
- 駕駛培訓安全協議書
- 非訴事務委托協議書
- 集體種植合作協議書
- Brand KPIs for second-hand apparel online shops hewi. (hardly ever worn it) in the United Kingdom-外文版培訓課件(2025.2)
- 項目策劃框架協議書
- 【MOOC】《學術交流英語》(東南大學)章節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GB/T 33898-2017膜生物反應器通用技術規范
- 拘留所教育課件01
- 2022年六一兒童節ppt演講課件
- 2022年兗州煤業榆林能化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國家開放大學《財務管理#》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醫院檢驗科冰箱溫度登記表
- 常見異常心電圖識別及處理課件
- 重慶交通大學-黃璇-答辯通用PPT模板
- 中國醫院質量安全管理 第4-13部分:醫療管理住院患者健康教育 T∕CHAS 10-4-13-2020
- 新滬教牛津版七年級上冊英語全冊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