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動物實習報告_第1頁
土壤動物實習報告_第2頁
土壤動物實習報告_第3頁
土壤動物實習報告_第4頁
土壤動物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土壤動物實習報告前言實習目的:通過野外實習,掌握土壤動物野外調查方法,認識基本的土壤動 物,通過野外實踐鞏固書本上的基本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 合,以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實習時間:2011年6月8日14日實習意義: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學生的動手觀察能力,同時培養同學間相 互合作的精神,使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實習區概況研究區自然概況左家自然保護區位于吉林省中部,隸屬于吉林市昌邑區,位于44 3, 44 4 N,126126 2 E。地質構造屬于舒蘭一伊通地塹的西部邊 緣,地貌類型為低山丘陵,平均海拔300 m。本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年降 水量580600 mm,年平均氣

2、溫3.64.5 C。原生植被是紅松針闊混交林,是 長白山針闊混交林的西部邊緣地帶,現為次生落葉闊葉混交林,地帶性土壤為 暗棕壤。研究區環境概況研究區選在左家北山的坡地面,為平均海拔300 m的低山半陰坡。整個坡地 較緩,坡形為凸形,坡向為西北向46.5 59.5。,坡度平均變化范圍為12.429.5 ,土壤呈弱酸性,pH值變化范圍為5.287.15。在研究區內沿 坡地傾斜面走向由山麓到山脊按照高差每相隔20 m設置一個樣地,整個山體分 為山麓、下坡、中坡和山脊四個坡位。山麓點,僅有少量糠椴(Tilia mandshurica) 零星分布,郁閉度小,光照強。草本層繁茂,以寬葉蒿(Artemisi

3、a latifo2lia)占優 勢,蓋度達90 %;土壤干燥,團粒結構較差。下坡點,環境條件較山麓優越, 為糠椴林,凋落物厚;土壤團粒結構好且較濕潤,有機質含量高。中坡點,林冠 郁閉度達0.75,喬木優勢種為糠椴,伴生有黑樺(Betula davurica)、蒙古棟 (Quercus mongolica),灌木層優勢種為小葉鼠李(Rhamnus parvifolia)、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 ida)等,草本層優勢種為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蓋度為60 %; 土壤質地均一且粘重。山脊點為蒙古棟純林,喬木稀疏,林冠郁閉度為 0.4,灌木層以花曲柳(Fr

4、axinus rhynchophylla)為優勢種,草本層以陰地苔草 (Carex planiculmis)占絕對優勢,蓋度為40 %; 土層薄且貧瘠,土壤為發育在花 崗巖風化殼上的薄層暗棕壤。各地位置和自然環境概況減下表1。表1研究區目然環境概況Tsb.l Us habitat of the invesiigaticn area樣地偵J醇援高度(tn)喬木晚度蓋度荷藩物厚度(cm)地上生圳量 確)22.83500,3162坡中25.83330.412坡.雹22.13100.52S126坡谷N4404 如3“2J.8湖6).3291.fi三調查方法野外取樣方法樣地選擇:要選典型地段,避免過渡段

5、操作方法:選取兩處50cm*50cm樣地,分凋落物層、010 cm、1020cm、2030 cm 四層,在每層分別取土,采用野外手撿法收集大至幾十厘米,小至用肉眼看到的 大于2mm的土壤動物。將收集的土壤動物分層分別放入75%的酒精中,以待進行 下一步工作。室內分析與記錄在室內將收集好的土壤動物在實體顯微鏡下進行鑒定及統計數量,一般鑒定 到科的水平。由于土壤動物的成蟲和幼蟲功能不同,將成蟲和幼蟲分開統計數 量。在教師的幫助下準確認識每種土壤動物,并準確記錄每種土壤動物在各層的 分布數量及分布狀況。整理數據將收集好的各層土壤動物的數量進行計算,分別算出其在各層中總的土壤動 物中所占的百分比及每種

6、動物在這四層動物中所占的百分比,并根據這些百分比 確定該種動物的多度。四.數據統計、整理與分析數據統計土壤動物根據體型一般分為 3類,大型土壤動物(macrofauna),體長 2mm2cm,主要包括蚯蚓、白蟻、甲蟲等,主要通過取食和挖掘等活動擾動土 層,混合有機和無機顆粒,使有機質和微生物重新分布,創造生物孔隙,提高腐 殖化作用,產生糞粒,破碎植物掉落無貨殘體,刺激微生物活動,改變凋落物和 土壤物理特性;中型土壤動物(mesofauna),體長0.2mm2mm,主要包括跳蟲和 螨,他們是對凋落物分解作用影響最大的類群,數量巨大,種類復雜,它們能產 生糞粒,創造生物孔隙調節和真菌種群,改變養分

7、循環;小型動物(microfauna), 體長小于0.1mm,主要包括線蟲和原生動物,通過與微群落的相互作用影響土壤 團聚體,分解有機質,礦化和固定養分。根據土壤動物的體型和習性分理出不同 土壤動物,本次主要采集大型土壤動物和中小型土壤動物。本次土壤動物研究是選取同一山坡兩個不同的樣地即蒙古棟黑樺林和次生 林,根據兩個樣地土壤動物的種類及其在總體數量中所占的比例對其結果進行對 比研究。調查數據見下表2表2為土壤動物采集數據動物名次生,林(cm)蒙古樂黑樺林(cm)合計(cm)凋落層01010202030小計%多度凋落層01010202030小計%多度凋落層01010202030小計%多度螞蟻2

8、08214011653.25+3899191316952.3+蚯蚓1291404319.7+230054.8+3321304814.9+地蜈蚣01210136.0+250076.7+21710206.2+幼蟲鞘翅目017083.7+152087.6+1690165.0+成蟲鞘翅目360094.1+120032.9+4800123.7+蜘蟆0263115.0+0000000263113.4+蜘蛛102031.4+600176.7+7021103.1+幼蟲雙翅目022041.8+240065.7+2620103.1+幼蟲鱗翅目020021.0+410054.8+43007

9、2.2+線蚓005052.3+000000005051.5+跳蟲000000500054.8+000331.5+線蟲000000000332.9+000330.9+蛹000000020022.0+020020.6+膜翅目010010.5+000000010010.3+石蜈蚣010010.5+000000010010.3+隱翅目010010.5+000000010010.3+烏陸000000100010.9+100010.3+赤螨010010.5+000000+010010.3+個體數合計261395032181004239717105100681785720323100類群數合計5118114

10、108231211128418注:+:個體數占總個體數10%以上,為優勢類群;+:個體數占總個體數110%為常見類群;+:個體數占總個體數1%為稀 有類群。(二)數據整理數量次生林和蒙古株黑樺林不同深度土壤動物數量比較口次生林口蒙古株黑 樺林不同深度從圖表中能看出,次生林中,第二層土壤動物數量最多;蒙古棟黑樺林中, 土壤動物主要分布在土壤上層。第一層和第四層中,次生林的土壤動物數量少于 蒙古棟黑樺林的數量;第二層和第三層中,次生林土壤動物的數量遠遠多于蒙古 棟黑樺林的數量。數量從圖表中能看出,次生林中,第二層土壤動物類群總數最多;蒙古棟黑樺林中,土壤上層的類群總數較多。第一層和第四層中,次生林

11、的土壤動物類群總數 少于蒙古棟黑樺林的數量;第二層和第三層中,次生林土壤動物的類群總數多于 蒙古棟黑樺林的數量。不同土壤動物數量比較蟻蚓蜈蟲蟲蟆蛛蟲蟲蚓蟲蟲 翅蜈翅陸螨蚣鞘鞘雙鱗目蚣目翅翅翅翅目目目目土壤動物種類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土壤動物以螞蟻和蚯蚓為優勢類群;常見類群有地蜈蚣、 鞘翅目、蜘蛛、雙翅目、鱗翅目、線蚓、跳蟲;稀有類群有線蟲、蛹、膜翅目、 石蜈蚣、隱翅蟲、烏陸、赤螨。(三)簡要分析人工采伐樹木后對山坡土壤動物群落組成產生顯著影響。不同山坡的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動物的群落組成隨著地表人工恢復植被而變 化,土壤動物群落組成結構與植被狀況(如植物蓋度和凋落物厚度等)密切相關。 植物群落組成和

12、結構的變化直接影響到地表凋落物的數量和質量,進而可能對 系統中的土壤動物群落結構和功能產生影響,并涉及演替的生態過程和生態恢 復速度。徐國良等對鶴山丘陵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中土壤動物群落結構的研究 認為,土壤動物的群落特征顯示了退化生態系統的人工改造措施,并對其產生了 積極效應。本文通過對人工砍伐植被在自然條件下恢復后土壤動物群落變化研究 也表明,人工砍伐植被對于山坡的生態恢復產生了重要影響。同一坡向不同恢復 時間的邊坡土壤動物差異與邊坡植被的生長發育狀況有關。自然狀態下植物根系 的發育,要好于砍伐恢復植被生境,而根系的發育不僅改變了土壤的養分結構, 也為土壤動物提供了食物。因此土壤動物的種類

13、更加豐富。土壤動物組成的因素本研究中不同樣地之間的土壤動物差異,不僅與人工干預的程度有關(是否 鋪設植生基質、開展人工恢復植被等),還與邊坡的立地條件(如坡向)有關。 由于本研究區西北向邊坡的水熱條件組合較好,不論是人工恢復植被當年還是 人工恢復植被一年后,西北坡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動物的數量和多樣性指數均高 于東南坡。土壤動物群落的組成和分布與立地和土壤條件有關。研究表明地表植 被結構通過改變微氣候條件和土壤養分影響土壤動物的種群密度,生境多樣性 也深刻影響著土壤動物群落的多樣性,研究發現局地小尺度的生境差異對土壤動 物群落組成和多樣性產生較大的影響。山坡各生境無論是大型還是中小型土壤動物個體數

14、的垂直分布特征類似, 即具有表聚性。沿著土壤剖面方向向下,土壤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逐漸減少。由于 土壤動物的分布常隨微生境的改變而上下遷移,因此土壤理化性質的垂直分異, 引起土壤動物分布的差異。土壤動物在土體空間上的表聚現象,與土壤營養元素 的表聚有關。土壤動物的多樣性受土壤pH值、有機質、全P和全N含量的 影響。Magura等研究表明土壤動物對環境條件改變非常敏感,土壤的pH、土 壤密度和營養元素含量等對土壤動物的分布有明顯影響。本研究發現土壤含水量 對中小型土壤動物的多樣性的影響較大。土壤全K含量與土壤動物的多樣性相 關不明顯。土壤動物的多樣性與pH值呈負相關,與土壤有機質、全N、全P 含量和

15、自然含水量呈正相關。對土壤環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結果表明05cm和 510cm的土壤含水量為主導因子。五.實習心得與體會通過這次野外實習鞏固和提高了我的生物地理專業知識,鍛煉了我各方面的 能力,開闊了我的視野,提高了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通過這次實習培養了 我學習生物地理的興趣與探索大自然的強烈欲望,擺脫了單一和乏味的課堂理論 知識的介紹和灌輸。實習既有趣又好玩,使我們充分理解課本里的知識,更重要 的是它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 力,以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考核的環節更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標。總之,在這次實習中,我們不但學到了很多豐富的生物地理專業知識,而且 學到了專業以外的很多東西。尤其是兩位教師對我們的認真負責的態度,嚴謹的 工作作風以及與同學互動交流打成一片的親切舉動,都使我們感覺到了無限的溫 暖,同時也為我們以后的從教生涯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我們應從現在開始嚴格要 求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師!參考文獻:生態學原理.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楊持,林鵬.生態學.北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