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材料的計價_第1頁
庫存材料的計價_第2頁
庫存材料的計價_第3頁
庫存材料的計價_第4頁
庫存材料的計價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庫存材料的計價庫存材料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 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消耗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各種材料、低值易 耗品、商品、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建筑施工企業除了上述內容以外,還包括周 轉材料、為完成工程等。確定庫存材料范圍的一般原則就是所有權。即凡是在盤存日期,法定所有權屬于 企業的、供銷售或生產耗用的一切產品和物資,不論其存放地點是否在本企業內都應 該視為庫存材料。反之,如果產品和物資所有權已經轉移,即使產品和物資存放在本 企業內,也不屬于本企業的庫存材料。企業的庫存材料品種繁多,各自的用途、特點也不盡相同,為了做好庫存材料的 核算工作,

2、加強庫存材料的管理,正確計算工程成本,施工企業必須對庫存材料進行 科學的分類。按經濟內容的不同,庫存材料可分為以下幾類:(1)材料包括主要材料、其他材料、周轉材料、機械配件、半成品、結構件等。(2)設備是指企業購入的作為勞動生產對象,構成建筑產品的各類設備。(3)低值易耗品是指企業購入的作為勞動資料,但單位價值較低,容易損壞, 達不到固定資產標準的各類產品和物資。(4)在建工程是指尚未完成施工過程,正在建造的各類建設工程。(5)在產品是指尚未完成生產過程并正在加工的各類工業產品。一、收入庫存材料的計價方法由于施工企業取得庫存材料的途徑不同,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內容也有差異。根 據不同情況,庫存材

3、料的實際成本分別由以下項目組成。(1)買價 包括材料的原價和供銷部門的手續費。(2)運雜費 包括運到工地倉庫(施工現場堆放材料的地點)以前所發生的包 裝、運輸、保險、裝卸、搬運、儲存、整理、驗收和合理運輸損耗等費用。材料從工 地倉庫運到施工地點的運輸、裝卸的等費用不計入材料實際成本之內。(3)采購保管費 指企業的材料供應部門和倉庫在組織材料采購、驗收、保管 和收支存貨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以及保管過程中發生的全部損耗。二、發出庫存材料的計價方法采用實際成本法核算發出存貨的計價 采用實際成本法進行日常核算的企業, 在一個會計期間,如果期初存貨和本期購貨的所有同類貨品單位成本相同,則發出材 料和

4、期末存貨就可以按單一的單位成本計算,極其簡單。可是實際上相同的庫存材料 總是按不同的單位成本購入和加工的,要確定發出的庫存材料和每次發出后剩余的庫 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計價法方法。庫存材料發出的計價方法主要有 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1)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入庫先發出的原則,對于發出的存貨以先入庫存貨的單價 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先按存貨的期初余額的單價 計算發出的存貨的成本,領發完畢后,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 向后類推,計算發出存貨和結存貨的成本。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

5、貨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繁瑣,特別對于存貨進出量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而且當物價上漲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先進先出法會虛增利潤,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不利于企業 資本保全。而且,先進先出法對發出的材料要逐筆進行計價并登記明細賬的發出 與結存,核算手續比較繁瑣。(2)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 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 基礎計算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是: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貨的實

6、際成本+ (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x 本月各批進貨的數量)/ (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x存貨單位成本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二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x存貨單位成本或本月月末庫 存存貨成本二月初庫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 實際成本考慮到計算出的加權平均單價不一定是整數,往往要小數點后四舍五入,為 了保持賬面數字之間的平衡關系,一般采用倒擠成本法計算發出存貨的成本。采用加權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計算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有利于簡化成 本計算工作,但由于平時無法從賬上提供發出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及金額,因此不 利于存貨成本的日常

7、管理與控制。(3)移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 進貨數量與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之和,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 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永續制下加權平均法的稱法。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格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 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移動加權平均單價=(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 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商品成本比較均衡和準確, 但計

8、算起來的工作量 大,一般適用于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后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 通類企業。(4)個別計價法個別計價法采用這一方法是假設存貨的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 法。其優點是計算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比較合理、準確。缺點是實 務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難較大。適用于容易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成 本較高的存貨計價。例:某建筑工程公司本月螺紋鋼 HRB335-12mm的購入和發出情況,如下表 所示:支出月R單忻金疑金盥41頑5000

9、.0043SCO8.36800.001300410筮二瞄入15W9.514250.002800412r 第3000123WOO.OC4300428r掘25001800Tt530057050.004W01800物賀明里賬梅名稱:端岐鋼規帑型號:HKB3粲-眼m討星單立:座采用先進先出法確定發出螺紋鋼HRB 335-12mm的價值為:12 日發出金額為=500 X 100 + 800 X 8.5+200 X 9.5=13700 (元)28 日發出金額為=1300 X 9.5 + 1200 X 12=26750 (元)月末結存金額=1800 X 12=21600 (元)采

10、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確定發出螺紋鋼HRB 335-12mm的價值為:材料的加權平均單價=(5000 + 57050 ):( 500 + 5300) =10.70 (元)本月發出材料的價值=4000 X 10.70=42800 (元)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確定發出螺紋鋼 HRB 335-12mm的價值為:3 日的加權平均單價=(5000 + 6800 ) :( 500 + 800 ) =9.07 (元)10 日的加權平均單價=(11791 + 14250 ) -4-( 1300 + 1500 ) =9.30 (元)12日發出材料金額=1500 X 9.30=13950 (元)12 日結存材料金額=5

11、000 + 6800 + 14250 - 13950=12100 (元)20 日的加權平均單價=(12100 + 36000 ) -( 1300 + 3000 ) =11.19 (元)28日發出材料金額=2500 X 11.19=27975 (元)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發出庫存材料的計價計劃成本法是指企業存貨的收入、發出和結余均按預先制定的計劃成本計 價,同時另設“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作為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聯系的紐帶,用來 登記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的差額,同時計劃成本法下存貨的總分類和明細分類核 算均按計劃成本計價。因此這種方法適用于存貨品種繁多、收發頻繁的企業。如 果企業的自制半成品、產成品品種繁

12、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別核算其計劃成 本和成本差異的,也可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存貨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有利于簡化財務會計處理工作,有利于考核采購 部門的經營業績,促使降低采購成本、節約支出,因此,這一計價方法在大中型 制造企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計劃成本法應用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核 算的規范性、真實性以及反映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是否真實。采用計劃成本法,其首要問題是制定好一個合理的計劃成本,應從以下兩個 方面考慮: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構成內容相一致。為保持計劃成本和實際成 本的可比性,以考核財務部門業績,要求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的口徑一致,包括 買價、運雜費和相關的稅金等;計劃

13、成本應盡可能接近實際。雖然計劃成本的 高低可通過材料成本差異調整為實際成本,對發生和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并無影 響,但如果計劃成本脫離實際成本太多,則無法隨時通過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 差異考核采購部門的成果。所以在制定計劃成本時,應盡可能使計劃成本接近實 際成本。可由企業的采購部門聯合財會等有關部門參照同類存貨以往實際成本, 并根據物價漲幅等相關因素共同研究制定。當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發生重大差異 時,應作調整。計劃成本法在大中型制造行業一直被廣泛使用,即使在信息化環境下,還是信息化環境下,企業采用實際成本法已不再是難事,但計劃成本法的優勢很多企業對材料的主要核算方法。其優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4、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歸集和分配實現品種繁多的材料從計劃價格 調整為實際價格的核算,有利于企業對存貨的管理,簡化會計工作。在信息化環 境下,單純從核算的難易繁簡上看,實際成本法和計劃成本法的差別不再明顯, 但對于大中型企業尤其在制造業,材料種類繁多、出入庫頻繁,使用計劃成本核 算優勢明顯。在實踐中我們往往還按材料性質不同分類歸集, 因為同種類材料其 價格走勢基本是一致的,而不同種類材料價格的波動幅度差異較大,分類計算可 以對同種類材料產生的材差在同種類材料的發出金額中分攤, 使材料成本更接近 實際成本,達到按實際成本簡化核算的效果。不受任何條件限制,具有很強的適用性。計劃成本法只要給材料制

15、定合理 的計劃價格就可以滿足材料收發和核算的需要,而實際成本法要基于庫房使用庫 存管理軟件后,用計算機做大量的核算工作下才能進行,對庫存管理的要求很高。 具體做法是:材料入庫時按發票實際結算價格錄入,出庫時按移動加權平均法系 統自動給材料算出庫價格。要做好實際價格法的核算還要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材料物資種類繁多,進出貨頻繁,使用實際成本法核算,即便是借助現在的 計算機管理,依然是很麻煩的。庫房在材料錄入上工作量增大,人工操作難免出 錯率也提高,依然會影響價格數據質量。其次部分材料無法實現按實際價格入庫, 如:月末沒有發票結算的入庫材料,還有半成品和自制件生產和入庫,在月中成 本未計算出來前

16、,入庫是沒有成本的,相應的領用半成品和自制件的發出成本怎 么計算。不僅僅是簡化了核算,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管理。隨著計算機、網絡等 信息技術在會計中的廣泛應用,一些傳統的核對、計算、存儲等內部會計控制方 式都被計算機輕而易舉地替代,但一些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如擬訂物資采購計 劃、業務程序控制等仍將有效地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 幫助企業更加有效地應用 信息,進行真正的變革與創新。實踐證明:核算使用信息化簡單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階段,只能進行事后反映,無法進行科學決策、預測和事中控制,不能充分反映成本會計和管理 會計需求的信息。市場經濟中要在激烈的價格競爭中取勝需要控制好各項成本費 用。在

17、設計成本定型后,采購成本、生產成本和各項費用的控制就是從管理上要 效益了,使用計劃價格法可以考核并控制采購成本、生產成本及各項費用在公司 的預算范圍內。因此制定計劃價格的做法符合我國目前預算管理的要求, 而且即 便是采用實際成本法,仍有必要進行材料成本差異的事后分析,既然實際成本法 和計劃成本法都能對材料的成本執行情況進行考核評價,相比之下,實際成本法 就不如計劃成本法直觀,計劃成本法更能發揮對材料成本的分析與實時控制管理 功能。企業在采用計劃價進行會計處理時,大多數對差異的分攤是通過計算分類綜 合差異率在存貨發出與存貨結存間分配,但并不是每種存貨的真實差異。按照綜 合差異率調整后的存貨成本即

18、使分類核算差異也掩蓋了存貨的真實成本。 成本核 算的不準確給產品成本和毛利分析帶來難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材料成本差異率的準確性受影響一是受暫估材料影響:本月材料的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材料成本 差異+本月收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異)/ (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 料的計劃成本)X100%。從理論上來講,構成公式分母的“本月收人材料的計劃 成本”不包括暫估入賬的材料的計劃成本。因為公式分子中沒有暫估材料對應的 材料成本差異,如果不剔除公式分母中暫估入賬材料的計劃成本, 就會造成公式 分子與分母口徑不一致,違背了會計上的“配比原則”。二是受存貨中長期積壓物資的影響:積壓物資金額較大時作為分母的主要組 成部分會稀釋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利用此差異率核算的話,不能準確反映本月 出庫材料的實際成本。尤其在本月入庫材料的實際價格波動較大,隨之與計劃價 格偏差較大時,積壓物資對材料成本差異率的影響更加明顯, 本月產品成本就會 反映出明顯失真。計劃價格使用綜合差異率調整為實際價格,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