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復習答案月球部分 (2)_第1頁
知識點復習答案月球部分 (2)_第2頁
知識點復習答案月球部分 (2)_第3頁
知識點復習答案月球部分 (2)_第4頁
知識點復習答案月球部分 (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月球(知識點+答案)體積:1/49地球 質量:1/81地球引力1/6地球無大氣、無水聲音無法傳播天空漆黑星星格外明亮晝夜溫差巨大最高:127C最低:-183C無生命一、月球概況1、月球與地球環境的差異有哪些?2、說出月球表面地形特征?月球表面起伏不平(肉眼看月球,較明亮的部分是高原山地,地勢較高;較陰暗的部分為平原、盆地,地勢較低、俗稱“月海”),環形山密布(隕石撞擊或火山噴發形成)3、月球運動的方向、周期?方向:自西向東周期:恒星月:月球公轉的真正周期 27.32日(月球繞地公轉一周360所用時間)朔望月:月相變化的周期 29.53日(月球公轉360+29所用的時間)4、如何理解月球的“同步

2、自轉”?公轉周期=自轉周期=27.32日,且方向一致。因此地球上的人永遠只能看到相同的半個月球。讀圖要求:為什么朔望月比恒星月長了2天多?恒星月的參照物是“恒星”,即是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周360所用的時間、為27.32日。而朔望月是月相變化的周期,即可理解為日、地、月兩次排成一線的周期。因為地球會繞著太陽公轉,所以如果月球只繞地球公轉360度(27.32日)的話,地球同時也繞太陽公轉了27多,所以日地月三者還不是一直線,因此,月球必須再轉過27多才可以再次日地月成一直線,所以朔望月比恒星月長了2天多(多轉27多)。恒星月朔望月讀圖要求:為什么太陽日比恒星日長?當地球位于E1時,太陽(S)、某恒星

3、()、地心、地球某點(P)位于一直線上;當地球位于E2時,地球已自轉360,如果參照物為某恒星,某恒星()、地心、地球某點(P)再次位于一直線上,即為一個恒星日(地球自轉360)。如果以太陽為參照物,要使太陽(S)、地心、地球某點(P)再次位于一直線,必須轉到E3(考慮到地球自轉一周360的同時,也繞太陽公轉了59),即為一個太陽日(地球自轉了36059)二、月相變化1、月相變化的原因?月球繞地公轉,地球繞太陽公轉。在月球繞地公轉一周的過程中,月球、地球和太陽三者的相對位置不斷發生變化,因此,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讀圖要求:總結主要月相月出月落時間和夜晚所見情形?太陽

4、落山后,能看到的月相位置黎明,能看到的月相位置2、讀圖說明月相變化的規律?讀圖要求:說明一個朔望月過程?熟記每個月相所對應的農歷日期?朔望月: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新月的月相周期性變化。初一十五、十六,亮面從西面出現,并逐漸增大至滿月。十五、十六次月新月,亮面從西面缺失,并逐漸縮小至新月。三、日食和月食1、簡述日食、月食產生的原因?主要類型?主要由于日地月三者相對位置變化而產生的。“日食”原理:當月球運行到日、地之間時,月球如果遮住了太陽,就會出現日食。(或者:當日地月三者呈一直線,月球在中間遮住了太陽,就會出現日食)“日全食”原理:當日地月三者的中心呈一直線,月球在中間遮住了太陽,就會出現日全

5、食?“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三種。“月食”原理:當月球運行到地球的“背后”,地球介于太陽和月球之間并遮住了太陽,這時就會出現月食。(或:日地月三者呈一直線,地球在中間遮住了太陽)“月食”有“月全食”、“月偏食”兩種2、日食一定發生在“新月”,月食一定發生在“滿月”。但為什么每個月的新月或滿月并不都會發生日食或月食?讀圖要求:理解以上問題的原理:如圖所示,圖中4個小平面,是不同季節位于不同公轉位置上的月球軌道面,其中實線表示位于地球軌道面上方部分,虛線表示位于地球軌道面下方的部分。所以,當地球和月球位于A和C位置時,日地月三者不在同一平面內,不會發生日食和月食現象;只有地球和

6、月球在B和D位置時,日地月都基本在一條直線上,因而必然發生日食或月食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面)與月球公轉軌道面(白道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存在509的夾角,而且傾角的方向和大小基本不變,因而每次新月和滿月時并不都會分別發生日食和月食。3、滿月時月球幾乎和太陽一樣大小,為什么?日地距離是月地距離的390倍,即約400倍,同時太陽半徑是月球半徑的400倍,因此太陽和月球具有大致相同的視半徑。 即(日地距離:月地距離日半徑:月半徑)讀圖理解:月球本影、半影、偽本影是什么? 本影是一個會聚的圓錐,投向它的陽光全部被月球擋住,位于本影內的人看到的是日全食。在半影內,月球僅遮住了日輪的一部分,產生日偏食。月

7、球在橢圓軌道上繞地球轉動,離地球時遠時近。月球的角直徑從2922變到3326而太陽的角直徑由3128變到3232。當月球離地球較近時,看起來月輪比日輪大,可以把整個日輪擋住。換句話說,月球的本影可以投在地面上,造成日全食和日偏食。當月球離地球較遠時,看起來月輪比日輪小,不能把整個日輪遮住,即月球本影的錐頂位于地面的上空,本影延伸出的發散圓錐偽本影落在地面上。在偽本影內的觀測者,看到黑暗的月輪周圍圍繞著一圈明亮的光環,這叫做日環食。讀圖要求:日全食的過程? 日食總是從太陽西側開始,最后在東側結束。一次完整的日全食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初虧,日輪西邊緣與月輪東邊緣相外切第二階段:食既,日輪東

8、邊緣與月輪東邊緣相內切第三階段:食甚,日輪中心與月輪中心相距最近第四階段:生光,日輪西邊緣與月輪西邊緣相內切第五階段:復圓,日輪東邊緣與月輪西邊緣外切圖在新教材34頁讀圖要求:為何沒有月環食?為何看到月食機會較多? 地球比月球大得多,地球的本影長度遠大于月球本影的長度,也大大超過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即使月球在遠地點時,地月距離也不及地球本影最短時長度的1/3,這樣,根本不會出現從地球偽本影中通過的機會,不可能發生月環食。地球比月球大的多,且地月距離比日月距離小的多,地球遮住月球的機會遠遠大于月球遮住太陽的。月食發生的過程?月食總是從東側開始,西側結束。月全食也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9、五個階段,而月偏食只有初虧、食甚、復圓三個階段。四、天文潮汐1、什么是潮汐?產生的原因?海水的周期性漲落現象統稱為潮汐。由月球和太陽等天體的引潮力產生,月球的引潮力大于太陽的引潮力2、潮汐的變化規律?初一十五(上下弦月)出現大潮;初七初八,二十二、二十三是小潮1)、日變化:月球在地球赤道平面內時,一個晝夜發生兩次高潮與兩次低潮,時間間隔為12小時25分。朔、望上天體一直線,引潮力最大,形成大潮,潮差最大。上弦月、下弦月三天體成直角,引潮力最小,形成小潮,潮差最小。2)、月變化:半月周期潮月球運行到近地點時,引潮力最大,潮差大,形成近地潮月球運行到遠地點時,引潮力小,潮差小,形成遠地潮。月周期潮3)、年變化:地球運行到近日點時產生的潮汐大于遠日點時產生的潮汐,變化周期為一年。3、潮汐的影響有哪些?潮汐對沿海地區的地理環境和人類的經濟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