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粉塵防爆測試201512(公開)(共7頁)_第1頁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粉塵防爆測試201512(公開)(共7頁)_第2頁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粉塵防爆測試201512(公開)(共7頁)_第3頁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粉塵防爆測試201512(公開)(共7頁)_第4頁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粉塵防爆測試201512(公開)(共7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上海應用技術(jsh)學院粉塵爆炸(bozh)測試(2015年12月)Dust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Sample Test序列測試參數設備(標準,英文)測試參數/設備(中文)樣品量1Dust explosion test in a 20-liter-apparatus (standard procedure) (EN 14034)20L球形爆炸測試系統500g2Dust explosion test in a modified Hartmann apparatus(VDI 2263)Hantmann管100g3Maximum explosion indices

2、 (Pmax, Kmax) screening最大爆炸壓力最大爆炸指數500g4Maximum explosion indices (Pmax, Kmax) (EN 14034)最大爆炸壓力最大爆炸指數400g5Lower explosion limit (VDI 2263, Sheet 1)爆炸下限400g6Limiting oxygen concentration (VDI 2263, Sheet 1)粉塵云極限氧濃度400g7Flammability and Burning behavior (VDI 3673-1)可燃性和燃燒行為 測試350g8Minimum ignition ene

3、rgy with and without inductance (EN 13821)最小點火能450g9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airborne dust(BAM),(VDI 2263)粉塵層最低著火溫度250g10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airborne dust(Godbert-Grenwald), (EN 50281)粉塵云最低著火溫度300g11Volume Resistivity and Charge Relaxation Time(ASTM D257)比電阻400g注意(zh y):樣品過200目篩,水

4、分含量不應高于5%,也可根據您的需求按原樣測試或您要求的方法處理。測試時間為樣品和第一筆費用到款后的20個工作日內完成。上海應用技術學院還可定制管道、設備粉塵爆炸驗證和測試服務,提供粉塵爆炸危險區域劃分、風險評估及分級、粉塵爆炸防護整體解決方案(甲級資質通風系統設計、電氣及除塵設備選型、泄爆計算、專家風險評估、防爆技術及安全培訓等)服務。與上海應用技術學院簽訂技術服務合同,提供技術服務發票。 中國國家標準測試可提供CMA、MA認證。張小良簡介(jin ji):博士(bsh),國家注冊安全評價師,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副教授,安全工程系系主任,工業安全及爆炸防護研究所所長,安全工程

5、碩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個體防護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應急預案評審(pn shn)專家;安全標準化評審專家;上海浦東新區安全生產專家;上海市奉賢區環保局應急管理專家;國家培訓機構資格講師,中國暖通空調學會通風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安委會粉塵防爆專項督查專家組成員。項目負責人及課題組成員在安全領域,特別是防爆工程領域中,具有較長時間的探索、積累了較豐富工程和科研基礎。項目課題組從2003年已開展與氣體(粉體)生產加工且涉及爆炸風險的企業開展相關科研開發與技術服務工作。項目負責人曾受上海新聞綜合頻道“夜線約見”欄目及上海電視臺法治天地頻道“今日關注”

6、欄目之邀對昆山爆炸案給予專業的分析,新浪網采訪張小良博士后發表“昆山爆炸各種可能性”專家解讀頭條新聞。新華社記者采訪后發表“事關生命安危,除塵不可小覷”專題通訊稿,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全文進行了轉發。2015年6月27日臺灣水上樂園粉塵爆燃事故后,新浪網新聞極客連線張小良博士,發表專家解讀:臺灣彩色粉為何爆燃。上海新聞晨報記者采訪后發表需警惕“彩色跑”安全隱患。中國質量報記者采訪張小良博士,發表專家解讀臺灣粉塵爆炸事件中玉米粉質量安全與標準相關問題。2015年8月12日天津濱海新區一集裝箱碼頭危化品集裝箱發生爆炸。新浪新聞極客采訪后張小良博士后提出專家建議:“當下最緊急的就是發布具體爆炸物質

7、,一方面利于消防的撲救,另一方面也可以推算出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申請了多項粉塵防爆的專利技術,相關建議被較多企業接受、采納,逐步在工程中得到實際應用。 粉塵爆炸預防與防護(fngh)方案張小良上海應用技術學院(xuyun) 城市建設與安全工程學院系主任 上海應技大技術轉移(zhuny)有限公司 安全工程項目部一,測試:對于粉塵爆炸預防與防護工作必須按照如圖1流程進行,雖然金屬鋁粉的爆炸特性參數可見于大量文獻,但在對相關粉塵爆炸危險性評估時文獻中的數據只能作為參考,因為粉塵材料來源、生產工藝、產塵特點等都不同,必須進行現場采樣樣品,實際測試來確定其爆炸性參數,進而開展防爆

8、安全設計,粉塵燃爆特性評估及系列標準體系實施。圖1 粉塵爆炸性評估分析流程粉塵爆炸性參數(cnsh)是進行爆炸危險性評價和爆炸防護的重要依據(圖1)。粉塵(fnchn)的爆炸性參數主要包括:最大爆炸壓力Pmax、爆炸(bozh)指數Kst、爆炸下限LEL、最小點燃能量MIE、粉塵層最低著火溫度MITL、粉塵云最低著火溫度MITC、極限氧濃度LOC。最大爆炸壓力Pmax、最大爆炸壓力上升速率及爆炸指數Kst,是反映爆炸猛烈程度的重要參數,用于爆炸泄壓、爆炸抑制、爆炸隔離和抗爆設計。粉塵云的爆炸下限LEL 是粉塵云在給定能量的點火源作用下,剛好發生自動持續燃燒的最低濃度。爆炸下限反映了粉塵爆炸的最

9、低粉塵濃度。在實際的工藝中,可以采用控制粉塵濃度在爆炸下限以下的方法防止爆炸發生。爆炸下限還可用于估算粉塵層厚度和堆積量的危險閾值。最小點燃能量MIE 主要用于評價摩擦、碰撞、電火花和靜電放電能點火源點燃粉塵云的危險程度。MIE 是選擇防爆方法的重要依據,當點燃能量小于10mJ 時,通常要采取更為嚴格的措施控制點燃源,或采用惰化的方法防爆。粉塵層最低著火溫度MITL、粉塵云最低著火溫度MITC 統稱粉塵最低著火溫度MIT。MIT 是防爆電氣設備選型和設備熱表面溫度控制策略的依據。極限氧濃度LOC 是惰化設計的依據。當采用惰性氣體對粉體工藝過程和設備進行保護時,氧濃度要控制在極限氧濃度以下并留有

10、一定的安全余量。另外一個和粉塵爆炸相關的粉體的特性參數是比電阻VR。比電阻大的粉塵通常具有靜電積聚和放電的風險。粉塵的爆炸性參數與粉塵的組成、粒度分布和濕度相關。即使是名稱看起來相同的粉塵,如木材、煤炭以及小麥、咖啡等農作物粉塵,它們的爆炸性參數與其實際的化學組成相關。二:粉塵爆炸風險評估、分級、分區1)危險源識別;2)危險區域劃分:3)防爆電氣設備評估;4)爆炸泄壓評估;5)生產工藝流程提出改進方案。三:靜電監控1)靜電測試裝置防爆箱的設計、控制臺設計;2)靜電監控管理系統。四,通風設計:按照工業通風原理、GB 15577-2007 粉塵防爆安全規程,GBT 17919-2008 粉塵爆炸危

11、險場所用收塵器防爆導則,GBT 15605-2008 粉塵爆炸泄壓指南,GB 17269-2003 鋁鎂粉加工粉塵防爆安全規程進行設計;GB50058-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等規范進行設計;通風局部(jb)罩設計。通風(tng fng)氣流組織設計。通風(tng fng)系統設計。通風除塵設備設計。通風防爆設計。主要對各類氣(粉)燃燒、爆炸、防爆抑爆、化工工藝安全等參數開展測試和風險評價、工程防護設計研究工作,主要儀器如下:1)20L球型爆炸測試系統(氣、粉爆炸測試標準設備)。2)粉塵云最低著火溫度測試儀。3)粉塵層最低著火溫度測試儀。4)Hartmann爆炸測試儀5) 最小點

12、火能測試儀(爆炸)。5)粒度分布測試系統。6)粒度圖像分析系統。7)粉塵物理參數綜合測試系統。8)爆炸32通道瞬態數據采集系統。9)熱成像儀。10)絕熱加速量熱儀(ARC,耐馳)。11)多功能氣體、粉塵爆炸測試系統12)中高速粒子圖像(t xin)測速系統PIV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含高速(o s)攝影)13)全自動反應(fnyng)量熱儀(瑞士,RC1e Mid Temp型)14)靜電火花感度測試儀15)可定制粉塵爆炸的耐高壓試驗管道、容器系統測試。重要的粉塵爆炸測試參數有哪些:參數典型單位參數描述參數的應用PmaxMPabar粉塵云最大爆炸壓力(Max

13、imum explosion pressure),系指在某一爆炸容器下測試所得的最大爆炸壓力(20L球使用普遍)泄爆、通風、抑爆、隔離、部分惰化maxMPa/sbar/s粉塵云最大爆炸壓力上升速率(Maximum rate of explosion pressure rise),系指在某一爆炸容器下測試所得的最大壓力上升速率KStMPam/sbarm/salign=center爆炸指數(Explosion index),最大壓力上升速率和容器體積歸一化處理后的結果MECLELg/m3粉塵云最小爆炸濃度(Minimum Explosion Concentration),也稱:爆炸下限(LEL,

14、Lower Explosion Limit)粉塵濃度控制MIEmJ粉塵云最小點火能量(Minimum Ignition Energy)消除點火源MIT粉塵云最低著火溫度(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dust cloud)工業過程及表面溫度的控制LIT粉塵層最低著火溫度(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dust layer)工業過程及表面溫度的控制LOC體積百分比粉塵云極限氧濃度(Limiting Oxygen Concentration),粉塵云發生火焰傳播所需的最低氧濃度惰化處理現行常用測試(csh)標準:參數標準號及名稱P

15、max (dP/dt)maxKStGB/T 16426-1996 粉塵云最大爆炸壓力和爆炸指數測定方法ISO 6184/1-1985 Determination of explosion indices of combustible dusts in airBS EN 14034-1:2004 Determination of the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Pmax of dust cloudsBS EN 14034-2:2006 Determination of the maximum rate of explosion pressure(dp/dt)max

16、of dust cloudsASTM E 1226-10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xplosibility of dust cloudsMECLELGB/T 16425-1996 粉塵云爆炸下限濃度測定方法BS EN 14034-3:2006 Determination of the lower explosion limit LEL of dust cloudsASTM E 1515-0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inimum explosible concentration of combustible dustsMIEGB/T 16

17、428-1996 粉塵云最小著火能量測定方法IEC 61241-2-3-1994 Test methods Section 3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inimum ignition energy of dust air mixturesBS EN 13821-2002 Determination of minimum ignition energy of dust/air mixturesASTM E 2019-03(200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inimum ignition energy of a dust cloud in ai

18、rMITGB/T 16429-1996 粉塵云最低著火溫度測定方法IEC 61241-2-1:1994 Test methods Section 1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s of dustBS EN 50281-2-1:1999 Electrical apparatus for use in the presence of combustible dust-Part 2-1: Test methods-Methods of determining 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sASTM E 1491-0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inimum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of dust cloudsLITGB/T 16430 1996 粉塵層最低著火溫度測定方法IEC 6124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