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成都綠色低碳小城鎮發展路徑研究DEVELOPMENT PATH FOR GREEN LOW-CARBON SMALL TOWN IN CHENGDU成都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王 瀚 舟目錄一、綠色低碳小城鎮總體認識二、成都市小城鎮現狀評估及分類研究三、成都市綠色低碳小城鎮建設路徑前言過去面對粗放經營城鎮化所導致的資源短缺、環境惡化、城鄉失調等一系列社會生態問題,綠色城鎮化成為我國推行新型城鎮化的必由之路。推進未來綠色城鎮化的發展,就應采取相應的產業政策,金融政策、財政政策和社會政策。節約資源低碳減排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綠色低碳小城鎮是按照小城鎮集約開發與綠色建筑相結合、資源環境與經濟條件相結合的原則進行
2、開發建設,具有節約資源、低碳減排、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等特征的新型小城鎮。什么是綠色低碳小城鎮?2011年,建設部制定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建設評價指標(試行),包括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建設用地集約性、資源環境保護與節能減排、基礎設施與園林綠化、公共服務水平、歷史文化保護與特色建設7個大類、35個中類、62個小類的評價指標。綠色城鎮化是什么?社會 經濟 環境內在聯系項背景經濟效率環境可持續性社會公平包容物質基礎發展動力減少資源耗損環境污染倒退經濟轉型制度保障提出新需求綠色低碳小城鎮總體認識城鎮化發展的國際經驗英國模式巴西模式美國模式工業化和交通等基礎設施帶動城鎮化,土地資源浪費,生態
3、環境嚴重破壞。通過土地政策和鼓勵公共交通解決問題。日本模式人口基數龐大,環境污染嚴重,通過提高基礎設施利用效率,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方式解決問題。 工業化速度遠超出城鎮化速度,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不能滿足需求,資源浪費環境污染,頒布各項法律解決問題。工業化速度落后于城鎮化速度,環境污染并形成貧民窟。通過政策改善基礎設施,能源消費結構解決問題。怎樣推進綠色城鎮化發展不同模式對我國綠色城鎮化發展的啟示綠色城鎮化建設要有明確的規劃目標和可行性強的項目做支撐。大力發展低碳、環保有可持續型的綠色經濟。鼓勵公眾和社會團體積極參與綠色城鎮化的規劃和建設,積極建言獻策。綠色城鎮化應該立足于嚴格的法律法規。綠色低碳
4、小城鎮總體認識怎樣推進綠色城鎮化發展我國綠色城鎮化發展現狀91個縣93個市總體上來看,我國目前處于“自上而下”推進試點示范,“自下而上”自發探索階段。這些實踐探索初步顯現了生態文明理念,為開展實施綠色城鎮化戰略提供了很好的經驗。生態省建設16個省1000多個縣1610個鄉鎮環保模范市生態縣建設國家級生態縣國家級生態鄉鎮綠色低碳小城鎮總體認識怎樣推進綠色城鎮化發展“產業政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社會政策”缺乏嚴格技能 環保指標約束節能減排覆蓋面不廣缺乏鼓勵創新的產業政策缺乏激勵機制覆蓋面不足積極性不高缺乏完備配套能力人才嚴重缺失缺乏針對創新的優惠政策低碳經濟稅收優惠不足高污染、能耗企業稅收
5、懲罰不足缺乏公眾參與度缺乏規范民間環保組織的法律執行力度不足宣傳教育力度不夠綠色低碳小城鎮總體認識推進綠色城鎮化政策的不足綠色低碳小城鎮總體認識“產業政策”多出臺低碳綠色產業政策發展綠色建筑降低能耗嚴格相關綠色標準加大資金投入突破技術難關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打造100個綠色生態區域“金融政策”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創新金融服務機制推動監管與產業政策結合加大對綠色項目扶持“財政政策”避免過多干預市場資源配置鼓勵新型融資工具加強能源信息化建設加快稅費修改稅費支持綠色產業提高綠色建筑發展速度“社會政策”加強教育宣傳樹立規劃理念建立健全保險制度打通溝通渠道強化輿論監督暢通溝通機制政策優化的建議2015年底,成都
6、市戶籍總人口1195萬人,人口密度達974人/km2。各區(市)縣城鎮平均鎮域人口約3.6萬人,平均鎮區人口約2.1萬人;而成都市10個小城市的平均鎮區人口約3.5萬人。名稱總人口(萬人)人口密度(人/km2)五城區352.77622龍泉驛區61.491096青白江區41.491093新都區70.231410溫江區39.041402金堂縣89.18771雙流縣97.8907郫縣52.621195大邑縣51.27399蒲江縣26.49456新津縣31939都江堰市61.57509彭州市80.62566邛崍市65.68477崇州市66.8612合計1187.98974成都市各區(市)縣總人口及人口
7、密度資料來源:成都市統計年鑒,人口密度為戶籍人口密度。成都市城鎮人口變化對比圖(城鎮人口、戶籍農業人口、城鎮人均建設用地)成都市城鎮人口分布圖特征一:成都市城鎮人口分布出現較大的不均衡,城鎮之間人口差別大,呈局部 向心型分布。成都市小城鎮現狀評估及分類研究(課題提交期間簡陽尚未劃入成都,因此本次研究范圍內不包括簡陽區域)特點二:成都市小城鎮的產業結構仍以一產、二產為主導,三產基礎薄弱,發展較滯后;平壩區的城鎮多以二 產為主,丘陵地區則以一產為主導,而山地區的城鎮三產分布較均衡。從所有城鎮的產業結構來看,成都市10個小城市的特色及主導產業以第二產業為主,三產發展優勢不明顯。其余鄉鎮中,以一產為主
8、導的城鎮在數量上略多于以二產為主的城鎮,而以三產為主的城鎮數量最少,約占25%。若以城鎮地形地貌特征為區分要素,則可以看出山地、丘陵和平壩地區的產業結構存在一定差異:平壩區的城鎮多以二產為主,丘陵地區則以一產為主導,而山地區的城鎮三產分布較均衡,但相較于其他類型的城鎮,其三產比重更高。成都市小城鎮現狀評估及分類研究特點三:成都市城鎮密度大,但整體規模偏小。成都市是全國城鎮和人口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成都市城鎮密度約1.8個/百平方公里,是全國平均水平的8.6倍,是四川省城鎮密度的4.6倍,是小城鎮密集地區江蘇省的1.7倍。在成都市各區(市)縣中,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金堂縣、郫縣、蒲江、新津
9、、崇州的城鎮密度超過成都市城鎮的平均密度,其中,新津和郫縣密度最高,分別為3.6個/百km2、3.2個/百km2。成都市城鎮密度大,但整體規模偏小。成都市平均城鎮人口約1.7萬人,其中約有70.73%的城鎮現狀人口不足1萬人,目前屬于小型城鎮;18.29%的城鎮現狀人口在1萬至3萬之間,目前屬于中型城鎮;2.44%的城鎮現狀人口在3萬至5萬之間,目前屬于大型城鎮;8.54%的城鎮現狀人口大于5萬人,目前屬于特大型城鎮。由此可見,成都市小城鎮總體規模偏小,發展較滯后。成都市小城鎮現狀評估及分類研究特點四:資源環境保護壓力大根據成都市環保局發布的成都市空氣質量報告,2015年1月成都市70%的城鎮
10、空氣質量指數低于成都市同期,空氣質量水平有待提升。水處理2015年底,成都市城鎮水處理水平有一定提高。城鎮的污水處理率上升1個百分點,達到70%。但在節水器具的普及及使用、污水再生利用等節水治理方面還有待提升。成都市小城鎮現狀評估及分類研究特點五:基礎設施逐步改善,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近年來,成都市有序推進小城鎮重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加強小城鎮道路交通設施建設,新、改建城鎮道路、客運場站;優化城鎮供電保障,新、改建燃氣管線、電力線路;促進鄉鎮與電信、移動、聯通、廣電等通訊運營商的溝通協調,安排有條件的小城鎮繼續實施“小三線”下地工作,提升小城鎮形象;實施“寬帶鄉村”建設,至2015年,光纖到戶
11、覆蓋200個鄉鎮、1280個行政村、85萬農村家庭住戶,鄉鎮、行政村、農村家庭光纖到戶覆蓋率分別達到97%、65%、54%,農村家庭寬帶用戶達到40萬戶,平均寬帶接入能力達到12兆以上;推動市政管網的建設和改造,新建自來水供水管網,方便各小城鎮對自來水的利用,使得2015年成都市城鎮自來水普及率較上年提高6.6%,達到65%。成都市小城鎮現狀評估及分類研究特點六:公共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成都市小城鎮的各類公共服務設施以小城市建設示范鎮為重點,積極推進中心城區優質教育和衛生資源向小城鎮延伸、覆蓋,努力讓城鄉群眾享有更均等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目前,全市小城鎮的公立鄉鎮醫院均值約1.57所,公共文體娛
12、樂設施(包括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體育場/所、影劇院)約1.55項;所有鄉鎮(街道)均建成了面積不低于500平方米的綜合文化站,配套建設了2000平方米的群眾文化廣場,基本滿足鎮區居民需要。成都市小城鎮現狀評估及分類研究特點七:注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鎮風貌建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成都市小城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于2014年啟動籌備成都天府古鎮品牌聯盟。成都市擁有的27座天府古鎮共同構成了一個地域性群體,是巴蜀古鎮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反映了川西地域、民族、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聚落形成和演變的歷史過程,是成都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城鎮特色風貌建設城鎮風貌建設近年,成都市積極推進全市小城鎮街道風貌改造,
13、僅2013年,已對全市116個小城鎮的123萬平方米的街道風貌進行改造,同時對場鎮建筑的立面、色彩等進行統一規劃提升,改變原有部分城鎮雜亂無章、風貌各異的現狀情況,梳理城鎮特色空間要素。城鎮特色景觀旅游截止2015年7月,成都市僅有山泉鎮和黃龍溪鎮共2個城鎮被評為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在成都市眾多城鎮中所占比例約1%,在全國共553個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中所占比例更是不足0.4%,可見成都市小城鎮在特色景觀塑造方面尚需大力提升。成都市小城鎮現狀評估及分類研究指標類型選取的指標加權分數項目指標定性指標規劃編制完善度鎮總規在有效期內,并得到較好落實,規劃編制與實施有良好的公眾參與機制2鎮區控制
14、性詳細規劃覆蓋率2鎮容鎮貌居住小區和街道:無私搭亂建現象1衛生保潔:無垃圾亂堆亂放現象,無亂潑、亂貼、亂畫等行為,無直接向江河湖泊排污現象2商業店鋪:無違規設攤、占道經營現象;燈箱、廣告、招牌、霓虹燈、門樓裝璜、門面裝飾等設置符合建設管理要求2交通與停車管理:建成區交通安全管理有序,車輛??抗芾硪幏?定量指標能耗情況GDP產值2社會保障社會保障覆蓋率2建成區人均建設用地面積現狀建成區人均建設用地面積2生活污水處理與排放污水處理率2供水系統居民和公共設施供水保證率2園林綠化建成區綠化覆蓋率1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2醫療設施公立鄉鎮醫院至少1所,建設規模和標準達到鄉鎮衛生院建設標準要求,且能夠發揮
15、基層衛生網點作用,能夠滿足居民預防保健及基本醫療服務需求2公共文體娛樂設施公共文化設施至少1處: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體育場(所)、影劇院等1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已評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并制定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2城鎮建設特色已評為“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并依據相關規劃及規范進行建設與保護1成都市綠色低碳小城鎮建設指引指標的選取參考成都市小城鎮的特點及現狀情況,共選取11項定量及6項定性指標進行相關分析、評價。成都市綠色低碳小城鎮發展分類表綠色低碳示范小城鎮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綠色低碳一般小城鎮評估分類區(市)縣名稱城鎮名稱成都綠色低碳示范小城鎮(13個)金堂縣淮口鎮都江堰市聚源鎮溫江區永寧鎮崇
16、州市羊馬鎮、白頭鎮新都區新繁鎮、斑竹園鎮青白江區大同鎮大邑縣安仁鎮、斜源鎮、新場鎮蒲江縣壽安鎮雙流縣黃龍溪鎮成都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52個)彭州市濛陽鎮、致和鎮、紅巖鎮金堂棲賢鄉、福興鎮郫縣安德鎮、安靖鎮、友愛鎮都江堰市玉堂鎮、紫坪鋪鎮、青城山鎮、胥家鎮溫江區金馬鎮崇州市大劃鎮、三郎鎮、元通鎮雙流縣勝利鎮、黃水鎮、彭鎮、九江鎮龍泉驛區西河鎮、洪安鎮、洛帶鎮新都區軍屯鎮、木蘭鎮、清流鎮、泰興鎮青白江區清泉鎮、彌牟鎮、城廂鎮、姚渡鎮大邑縣沙渠鎮、鶴鳴鄉、上安鎮、出阝江鎮、三岔鎮邛崍市大同鄉、高埂鎮、固驛鎮、臨濟鎮、高何鎮、火井鎮、牟禮鎮、平樂鎮、前進鎮、水口鎮、天臺山鎮、羊安鎮蒲江縣大塘鎮、大興鎮
17、、甘溪鎮新津縣花源鎮、鄧雙鎮成都綠色低碳一般小城鎮(130個)彭州市丹景山鎮、葛仙山鎮、白鹿鎮、龍門山鎮、麗春鎮、通濟鎮、敖平鎮、磁峰鎮、桂花鎮、九尺鎮、三界鎮、升平鎮、小魚洞鎮、新興鎮、隆豐鎮、軍樂鎮金堂縣三星鎮、趙家鎮、白果鎮、高板鎮、清江鎮、五鳳鎮、竹蒿鎮、土橋鎮、官倉鎮、廣興鎮、金龍鎮、隆盛鎮、平橋鄉、三溪鎮、又新鎮、云合鎮、轉龍鎮郫縣德源鎮、唐元鎮、三道堰鎮、唐昌鎮、團結鎮、花園鎮、古城鎮、新民場鎮、紅光鎮都江堰市蒲陽鎮、中興鎮、崇義鎮、安龍鎮、向峨鄉、大觀鎮、翠月湖鎮、虹口鄉、柳街鎮、龍池鎮、石羊鎮、天馬鎮溫江區和盛鎮、萬春鎮、永盛鎮、壽安鎮崇州市集賢鄉、江源鎮、三江鎮、榿泉鎮、懷
18、遠鎮、街子鎮、崇平鎮、道明鎮、公議鄉、雞冠山鄉、觀勝鎮、濟協鄉、錦江鄉、廖家鎮、燎原鄉、隆興鎮、王場鎮、梓潼鎮、文井江鎮雙流縣永安鎮、金橋鎮龍泉驛區柏合鎮、黃土鎮、山泉鎮、茶店鎮、萬興鄉新都區石板灘鎮、龍橋鎮、馬家鎮、新民鎮青白江區祥福鎮、福洪鄉、龍王鎮、人和鄉大邑縣蘇家鎮、韓場鎮、王泗鎮、花水灣鎮、悅來鎮、蔡場鎮、董場鎮、金星鄉、青霞鎮、霧山鄉、西嶺鎮邛崍市寶林鎮、道佐鄉、回龍鎮、夾關鎮、孔明鄉、南寶鄉、冉義鎮、桑園鎮、油榨鄉、臨濟鎮、茶園鄉蒲江縣成佳鎮、白云鄉、長秋鄉、復興鄉、光明鄉、西來鎮、朝陽湖鎮新津縣新平鎮、普興鎮、金華鎮、永商鎮、方興鎮、文井鄉、安西鎮、花橋鎮、興義鎮將所有小城鎮的
19、加權分數進行統計,并大致按照1:4:10的金字塔比例劃分評價等級,將所有城鎮歸類為成都市綠色低碳示范小城鎮(15分)、成都市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10分)及成都市綠色低碳一般小城鎮,針對不同的重要級別采取不同的發展策略。成都市小城鎮現狀評估及分類研究成都市各小城鎮現狀評估國家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評價指標體系:類型項 目指 標總分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10分)1、公共財政能力(1)人均可支配財政收入水平(%)22、能耗情況(2)單位GDP能耗23、吸納就業能力(3)吸納外來務工人員的能力(%)24、社會保障(4)社會保障覆蓋率(%)25、特色產業(5)本地主導產業有特色、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集群,并符
20、合循環經濟發展理念2二、規劃建設管理水平(20分)6、規劃編制完善度(6)鎮總體規劃在有效期內,并得到較好落實,規劃編制與實施有良好的公眾參與機制2(7)鎮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率2(8)綠色低碳重點鎮建設整體實施方案17、管理機構與效能(9)設立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站(所),并配備專職規劃建設管理人員,基本無違章建筑28、建設管理制度(10)制訂規劃建設管理辦法,城建檔案、物業管理、環境衛生、綠化、鎮容秩序、道路管理、防災等管理制度健全29、上級政府支持程度(11)縣級政府對創建綠色低碳重點鎮責任明確,發揮領導和指導作用,進行了工作部署,并落實了資金補助410、鎮容鎮貌(12)居住小區和街道:
21、無私搭亂建現象1(13)衛生保潔:無垃圾亂堆亂放現象,無亂潑、亂貼、亂畫等行為,無直接向江河湖泊排污現象2(14)商業店鋪:無違規設攤、占道經營現象;燈箱、廣告、招牌、霓虹燈、門樓裝璜、門面裝飾等設置符合建設管理要求2(15)交通與停車管理:建成區交通安全管理有序,車輛??抗芾硪幏?三、建設用地集約性(10分)11、建成區人均建設用地面積(16)現狀建成區人均建設用地面積(平方米/人)212、工業園區土地利用集約度(注:無工業園區此項不評分)(17)工業園區平均建筑密度1(18)工業園區平均道路面積比例(%)1(19)工業園區平均綠地率(%)113、行政辦公設施節約度(20)集中政府機關辦公樓
22、人均建筑面積(平方米/人)2(21)院落式行政辦公區平均建筑密度214、道路用地適宜度(22)主干路紅線寬度(米)1四、資源環境保護與節能減排(26分)15、鎮區空氣污染指數(API指數)(23)年API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數(天)116、鎮域地表水環境質量(24)鎮轄區水類及以上水體比例(%)117、鎮區環境噪聲平均值(25)鎮區環境噪聲平均值(dB(A))118、工礦企業污染治理(26)認真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政策和法律法規,轄區內無濫墾、濫伐、濫采、濫挖現象1(27)近三年無重大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事故119、節能建筑(28)公共服務設施(市政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共建筑)采用節能技術3(29
23、)新建建筑執行國家節能或綠色建筑標準,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計劃并實施120、可再生能源使用(30)使用太陽能、地熱、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且可再生能源使用戶數合計占鎮區總戶數的15%以上321、節水與水資源再生(31)非居民用水全面實行定額計劃用水管理1(32)節水器具普及使用比例(%)1(33)城鎮污水再生利用率(%)122、生活污水處理與排放(34)鎮區污水管網覆蓋率(%)2(35)污水處理率(%)2(36)污水處理達標排放率100%1(37)鎮區污水處理費征收情況123、生活垃圾收集與處理(38)鎮區生活垃圾收集率(%)2(39)鎮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2(40)鎮區推行生活垃圾
24、分類收集的小區比例(%)1五、基礎設施與園林綠化(18分)24、建成區道路交通(41)建成區道路網密度適宜,且主次干路間距合理2(42)非機動車出行安全便利2(43)道路設施完善,路面及照明設施完好,雨箅、井蓋、盲道等設施建設維護完好225、供水系統(44)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100%1(45)居民和公共設施供水保證率(%)226、排水系統(46)新鎮區建成區實施雨污分流,老鎮區有雨污分流改造計劃2(47)雨水收集排放系統有效運行,鎮區防洪功能完善227、園林綠化(48)建成區綠化覆蓋率(%)1(49)建成區街頭綠地占公共綠地比例(%)2(50)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平米/人)2六、公共服務水
25、平(9分)28、建成區住房情況(51)建成區危房比例(%)129、教育設施(52)建成區中小學建設規模和標準達到農村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要求,且教學質量好、能夠為周邊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230、醫療設施(53)公立鄉鎮醫院至少1所,建設規模和標準達到鄉鎮衛生院建設標準要求,且能夠發揮基層衛生網點作用,能夠滿足居民預防保健及基本醫療服務需求231、商業(集貿市場)設施(54)建成區至少擁有集中便民集貿市場1座,且市場管理規范232、公共文體娛樂設施(55)公共文化設施至少1處: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體育場(所)、影劇院等133、公共廁所(56)建成區公共廁所設置合理1七、歷史文化保護與特色建設(
26、7分)34、歷史文化遺產保護(57)轄區內歷史文化資源,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得到妥善保護與管理1(58)已評定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并制定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實施效果好235、城鎮建設特色(59)城鎮建設風貌與地域自然環境特色協調1(60)城鎮建設風貌體現地域文化特色1(61)城鎮主要建筑規模尺度適宜,色彩、形式協調1(62)已評定為“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并依據相關規劃及規范進行建設與保護1類型項 目指 標總分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10分)1、公共財政能力(1)人均可支配財政收入水平(%)22、能耗情況(2)單位GDP能耗23、吸納就業能力(3)吸納外來務工人員的能力(%)24、社會保障(4
27、)社會保障覆蓋率(%)25、特色產業(5)本地主導產業有特色、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集群,并符合循環經濟發展理念2二、規劃建設管理水平(20分)6、規劃編制完善度(6)鎮總體規劃在有效期內,并得到較好落實,規劃編制與實施有良好的公眾參與機制2(7)鎮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率2(8)綠色低碳重點鎮建設整體實施方案17、管理機構與效能(9)設立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站(所),并配備專職規劃建設管理人員,基本無違章建筑28、建設管理制度(10)制訂規劃建設管理辦法,城建檔案、物業管理、環境衛生、綠化、鎮容秩序、道路管理、防災等管理制度健全29、上級政府支持程度(11)縣級政府對創建綠色低碳重點鎮責任明確,發
28、揮領導和指導作用,進行了工作部署,并落實了資金補助410、鎮容鎮貌(12)居住小區和街道:無私搭亂建現象1(13)衛生保潔:無垃圾亂堆亂放現象,無亂潑、亂貼、亂畫等行為,無直接向江河湖泊排污現象2(14)商業店鋪:無違規設攤、占道經營現象;燈箱、廣告、招牌、霓虹燈、門樓裝璜、門面裝飾等設置符合建設管理要求2(15)交通與停車管理:建成區交通安全管理有序,車輛停靠管理規范2三、建設用地集約性(10分)11、建成區人均建設用地面積(16)現狀建成區人均建設用地面積(平方米/人)212、工業園區土地利用集約度(注:無工業園區此項不評分)(17)工業園區平均建筑密度1(18)工業園區平均道路面積比例(
29、%)1(19)工業園區平均綠地率(%)113、行政辦公設施節約度(20)集中政府機關辦公樓人均建筑面積(平方米/人)2(21)院落式行政辦公區平均建筑密度214、道路用地適宜度(22)主干路紅線寬度(米)1四、資源環境保護與節能減排(26分)15、鎮區空氣污染指數(API指數)(23)年API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數(天)116、鎮域地表水環境質量(24)鎮轄區水類及以上水體比例(%)117、鎮區環境噪聲平均值(25)鎮區環境噪聲平均值(dB(A))118、工礦企業污染治理(26)認真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政策和法律法規,轄區內無濫墾、濫伐、濫采、濫挖現象1(27)近三年無重大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事故1
30、19、節能建筑(28)公共服務設施(市政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共建筑)采用節能技術3(29)新建建筑執行國家節能或綠色建筑標準,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計劃并實施120、可再生能源使用(30)使用太陽能、地熱、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且可再生能源使用戶數合計占鎮區總戶數的15%以上321、節水與水資源再生(31)非居民用水全面實行定額計劃用水管理1(32)節水器具普及使用比例(%)1(33)城鎮污水再生利用率(%)122、生活污水處理與排放(34)鎮區污水管網覆蓋率(%)2(35)污水處理率(%)2(36)污水處理達標排放率100%1(37)鎮區污水處理費征收情況123、生活垃圾收集與處理(38)
31、鎮區生活垃圾收集率(%)2(39)鎮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2(40)鎮區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小區比例(%)1五、基礎設施與園林綠化(18分)24、建成區道路交通(41)建成區道路網密度適宜,且主次干路間距合理2(42)非機動車出行安全便利2(43)道路設施完善,路面及照明設施完好,雨箅、井蓋、盲道等設施建設維護完好225、供水系統(44)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100%1(45)居民和公共設施供水保證率(%)226、排水系統(46)新鎮區建成區實施雨污分流,老鎮區有雨污分流改造計劃2(47)雨水收集排放系統有效運行,鎮區防洪功能完善227、園林綠化(48)建成區綠化覆蓋率(%)1(49)建成
32、區街頭綠地占公共綠地比例(%)2(50)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平米/人)2六、公共服務水平(9分)28、建成區住房情況(51)建成區危房比例(%)129、教育設施(52)建成區中小學建設規模和標準達到農村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要求,且教學質量好、能夠為周邊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230、醫療設施(53)公立鄉鎮醫院至少1所,建設規模和標準達到鄉鎮衛生院建設標準要求,且能夠發揮基層衛生網點作用,能夠滿足居民預防保健及基本醫療服務需求231、商業(集貿市場)設施(54)建成區至少擁有集中便民集貿市場1座,且市場管理規范232、公共文體娛樂設施(55)公共文化設施至少1處: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體育場(
33、所)、影劇院等133、公共廁所(56)建成區公共廁所設置合理1七、歷史文化保護與特色建設(7分)34、歷史文化遺產保護(57)轄區內歷史文化資源,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得到妥善保護與管理1(58)已評定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并制定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實施效果好235、城鎮建設特色(59)城鎮建設風貌與地域自然環境特色協調1(60)城鎮建設風貌體現地域文化特色1(61)城鎮主要建筑規模尺度適宜,色彩、形式協調1(62)已評定為“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并依據相關規劃及規范進行建設與保護1成都市綠色低碳小城鎮建設路徑國家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評價指標成都市綠色低碳小城鎮建設路徑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美麗特
34、色?。ǔ牵╂偨ㄔO的指導意見 發改規劃20162125號四川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開展2017年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創建工作的通知 中每大類在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中都有對應項。國家相關要求四川省相關要求評選類別評選內容一、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30分)總體格局鎮區整體空間格局鎮區路網格局鎮區功能分區鎮區風貌整體風貌建筑特色街巷空間鎮區居住品質人均小型公園及分散綠地面積鎮區環境整治情況美麗鄉村建設鎮域內美麗鄉村建設及城鄉統籌發展加分項:鎮域內鄉村擁有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村、美麗宜居鄉村等稱號,且保護情況良好二、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30分)(說明:各試點鎮按工業型、旅游型和商貿型對應打分
35、)工業型產業是否符合國家產業發展導向產品市場輻射情況產業試點示范(授牌)情況龍頭企業發展情況近三年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工業用地產出強度農村人口在本鎮內從事非農產業人數占全鎮非農產業就業總人數的比例加分項:近3年主導產業企業有新專利。旅游型是否有當地特色資源支撐旅游知名度旅游服務設施配套情況近三年接待旅游人口年均增長率近三年旅游收入年均增長率農村人口在本鎮內從事非農產業人數占全鎮非農產業就業總人數的比例加分項:鎮村旅游聯動,實現全域旅游發展。商貿型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三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率第三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商貿配套設施情況農村人口在本鎮內從事非
36、農產業人數占全鎮非農產業就業總人數的比例加分項:新型商業模式發展情況。三、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10分)文化傳承鎮區擁有獨特的民俗活動、特色餐飲、民間技藝、民間戲曲等傳統文化類型歷史文化名鎮,或鎮區擁有文保單位、歷史街區、傳統建筑掛牌等物質文化遺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情況文化活動是否定期舉辦居民文化活動文化傳播手段四、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20分)道路交通對外交通內部交通市政設施供應設施環境設施綜合防災公共服務教育服務醫療服務養老服務五、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10分)發展理念理念模式是否創新是否具有產鎮融合、鎮村融合、文旅融合等先進發展理念規劃建設管理規劃建設管理是否創新規劃編制是否實現多規合一地方
37、積極性市、縣對特色小鎮的發展是否有決心體制機制是否建有綜合的辦事大廳,合理適度下放行政管理權限在機構人員、購買服務、財政收支、人才培養等方面有突破性創新國家、四川省、成都市特色小鎮發展相關要求分類施策,探索城鎮發展新路徑突出特色,打造產業發展新平臺創業創新,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完善功能,強化基礎設施新支撐提升質量,增加公共服務新供給綠色引領,建設美麗宜居新城鎮 其中23項指標符合與綠色低碳小城鎮評價要求相同或接近。成都市相關要求成都市2017年重點支持特色小城鎮遴選評分表 類 別序 號內 容滿分評分標準合計100一、2016年工作成效(10分)12016年小城鎮建設目標考核102016年重點支持
38、特色小城鎮建設目標考核得分99.5分的得基準分9分,每高0.1分的加0.1分,每低0.1分的減0.1分。其他小城鎮得基準分9分。二、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15分)2有明確的產業定位3有專門的主導產業發展規劃,符合國家中心城市“四中心一樞紐”定位。符合要求的得3分,其余不得分。3主導產業品牌與影響力3主導產業擁有國家級稱號得3分,擁有省、市級稱號得2分,其余不得分。4主導產業比較優勢7產值或產量在全省同類行業鎮中排名第1得7分,第2-3得5分,第3-5得3分,其余不得分。5特色產業發展政策2市、縣級出臺了主導特色產業發展的相關鼓勵政策的得2分,其余不得分。三、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5分)6整體布局和
39、空間格局2鎮區整體布局契合山水地貌,有良好的視覺通廊和天際輪廓線。符合要求的得1分,其余不得分。7街巷風貌和住區開放性2街巷風貌和諧,街坊式布局。新建居住區開放融合,既有建筑封閉式小區數量少并制定改造方案。符合要求的得1分,其余不得分。8綠地系統1制定專門的鎮區綠地系統規劃,公園綠地貼近生活、貼近工作。符合要求的得1分,其余不得分。四、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5分)9文化活動場所2有1座以上的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的得分,其余不得分。10地域文化特色2擁有獨特的民俗活動、特色餐飲、民間技藝、民間戲曲的得分,其余的不得分。11歷史文化遺產1擁有文保單位(0.2分)、傳統建筑(0.2分)、傳統村落(0.2
40、分)、古樹名木(0.2分)、非物質文化遺產(0.2分)且保護較好的得分。五、便捷安全的設施服務(5分)12鎮區交通通達性10鎮區與市域軌道交通或高速路、快速路連接的得10分,和國道省道連接的得5分。13教育設施1建成區小學、中學建設規模、標準、配置數量達到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要求。符合要求的得1分,其余不得分。14醫療、養老設施2擁有2級以上醫院的得1分,只滿足基本醫療服務的得0.5分。有1所以上養老設施的得1分。15公用設施1供水管網全覆蓋,水質達標率100%(0.5分);污水處理設施完善,生活污水處理達標排放(0.3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0%以上(0.2分)。六、項目載體 (
41、11分)16大項目帶動5總投資3000萬以上項目達到5個得3分,多1個加0.5分,少1個扣0.5分。17戰略項目推進62017年,鎮域內推進實施宜居水岸建設項目或實施特色街區建設項目(4分)。啟動展示優秀特色歷史文化的“鎮史館”項目(2分)。七、城鎮發展策劃(40分)18現場講解城鎮發展策劃40根據現場講解,評委專家針對策劃的可行性、策劃的經濟性、策劃的執行力等因素,對城鎮的發展策劃成果進行評定。1比特色產業。根據國家中心城市“四中心一樞紐”的總體定位,精確確定自身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特色產業在全市、全省、全國乃至全球占有一席之地。(5分)2比特色環境??臻g布局與周邊自然環境相協調,整體格局和
42、風貌具有典型特征。居住區開放融合,提倡街坊式布局,住房舒適美觀。建筑彰顯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土地利用集約節約,小鎮建設與產業發展同步協調。美麗鄉村建設成效突出。(5分)3比特色文化。傳統文化得到充分挖掘、整理、記錄,歷史文化遺存得到良好保護和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形成獨特的文化標識,與產業融合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中得到充分弘揚。公共文化傳播方式方法豐富有效。居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較高。(5分)4比設施服務。基礎設施完善,自來水符合衛生標準,生活污水全面收集并達標排放,垃圾無害化處理,道路交通停車設施完善便捷,綠化覆蓋率較高,公共服務設施完善、服務質量較高,教育、醫療、
43、文化、商業等服務覆蓋農村地區。(5分)5比創新工作。鎮區主要街道有公共WIFI覆蓋或有具體措施保障“互聯網小鎮”建設,有明確的互聯網+小城鎮建設思路。(5分)有獨特的農產品或手工業產品,產品品牌打造和策劃推廣有顯著成效。(5分)打造“都市農業創新創業園區+特色小鎮”示范點,在特色小鎮建設和農業供給側改革相結合方面有想法、有措施、有成效,積極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及產城鎮村融合發展。(5分)6比特色項目載體。項目有特色性和引領性,通過項目建設能做強城鎮特色、完善城鎮功能,改善城鎮環境、增強城鎮吸引力。重點說明凸顯特色產業元素的特色街區建設方案或宜居水岸項目建設方案、展示優秀特色歷史文化的“鎮史館”項
44、目建設方案,做到項目實、投資實、保障措施實。(5分)成都市2017年重點支持特色小城鎮遴選評分表 中有將近一半項目與國家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評價指標相關。成都市綠色低碳小城鎮建設路徑國家、四川省、成都市特色小鎮發展相關要求因此,可以說綠色低碳小城鎮的建設是特色小城鎮建設的基本路徑。成都市綠色低碳小城鎮建設路徑綠色低碳小城鎮發展重點綠色產業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生態環境污染防治注:成都市綠色低碳村鎮建設技術指南 成都市綠色低碳小城鎮研究以“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為原則,充分利用城鎮的自然景觀資源,發展生態度假及體驗式旅游業,將景區生態化、生活化、品質化,塑造多元化的旅游產品體系。工業成片區集中發
45、展首先優化城鎮布局,結合區位條件將工業用地進行空間上的集中布置,有利于推動產業的聯動發展,打造產業集群。優化城鎮環境大力推進城鎮建設,在發展綠色產業的同時塑造優美的城鎮居住環境,完善市政設施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改善城鎮風貌,體現城鎮特色,促進產城融合發展。發展低碳、低能耗工業,建設生態工業園堅持“以產立城”戰略,加強清潔型能源、新能源的開發力度,發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工業;立足本地工業資源,建設生態工業園。03建設生態集中園區發展以綠色蔬菜、水果等各類綠色種植業為主的規模化新型有機農業,建設無公害蔬果種植基地。完善綠色種植業的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從種植到生產再到加工包裝的完整產業鏈;提
46、升綠色食品的研發能力和科技化水平。優化營銷體系結構,引入電子商務、線下體驗、觀光采摘等新型綠色營銷模式。01發展有機農業、綠色農業、觀光農業 02發展鄉村度假、文化產業,記得住鄉愁1綠色產業Green Building突出城鎮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城鎮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為特色,打造綠色文化產業園區,增強文化旅游的體驗性,推動城鎮旅游業的發展。成都市綠色低碳小城鎮建設路徑生物質能太陽能淺層地熱能可再生能源類型成都市綠色低碳小城鎮發展適宜性太陽能夏季太陽能資源較豐富,但不適宜在小城鎮大規模集中供熱淺層地熱能土壤淺層地熱能成都市各城鎮可參考各類淺層地熱能的適宜性分區,根據實際情況分析是否適宜開發利用該
47、類可能生能源地表水源熱泵地下水源熱泵污水源熱泵生物質能小城鎮具備良好的開發生物質能的基礎條件,將生物質能轉化為沼氣是成都市發展綠色低碳小城鎮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風能屬風能匱乏區,不適宜開發成都市小城鎮可再生能源評估發展目標加強能源梯級利用,優化能源配置,形成不同類能源相互銜接、互相補充的利用模式,實現對能源的節約、集約、高效、綜合利用。01推動生物質能全面發展以沼氣為小城鎮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發展方向02太陽能運用試點研究太陽能熱水系統設計及施工時應滿足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的要求滿足技術和美學的要求,進行設備和安裝位置選擇03有條件區域可選用淺層地熱能在水源保護區、地面沉降區、地裂縫區域內禁止采用
48、地源熱泵技術成都市綠色低碳小城鎮建設路徑2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發展原則減量化:降低鎮區實際能源消耗量。供需平衡原則:各類能源負荷需求及能源總量的供需平衡;能源供需時空動態平衡。前瞻性與可操作性結合原則體現環境和諧改造政府辦公樓等重要節點建筑STEP 02強調節能低碳實現建筑工業化新建地標式綠色建筑提升工業型城鎮裝配式建筑的比例STEP 01STEP 03 建議發展星級要求綠色低碳示范小城鎮:既有建筑改造以一星級為主,新建建筑鼓勵發展二星級。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既有建筑改造及新建建筑鼓勵發展一星級。綠色低碳一般小城鎮:星級標準不做強制性要求,適當增加綠色建筑技術體系在主要建
49、筑中的應用。既有建筑綠色節能改造方面圍護結構 包括墻體節能改造、外門節能改造、窗戶節能改造、屋面節能改造及地面節能改造。采暖空調系統 主要從冷熱源節能改造、輸配系統節能改造等方面進行,即從采暖空調系統的運行環節進行改造。照明系統 包括照明設備改造提升、照明控制和管理系統的智能化。動力系統 主要針對既有建筑電梯改造、給排水優化改造等方面進行技術提升。綠色建筑單體設計建議建筑材料 推廣鋼結構建筑;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水循環 采用節水器材;設置雨水收集-貯存-利用系統;合理利用生活污水。圍護結構 使用吸水率小的淺色面磚;外窗宜選用平開、上懸等形式,節能玻璃采用真空、中空等;選用淺色屋面體系或熱反射型涂
50、料;窗戶宜采用Low-E玻璃,利用檐口、陽臺、挑廊等進行遮陽。能源利用 利用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淺層地熱能等。成都市綠色低碳小城鎮建設路徑3綠色建筑Green Building相較于城市,小城鎮尺度較小,為保持城鎮肌理,延續街巷空間的脈絡,小城鎮應采用小尺度街區。基本要求發展區域:非機動車流量大的路段及交叉口、商業核心區、公服集中區、居住社區;發展措施:路拱、人行橫道凸起、小型環島、行車道窄化、交叉口窄化、曲折的行車道?;疽笮〗謪^一般由若干個街區單元組合而成。根據功能需求,街區單元尺度不宜大于200米200米,街區單元規模不宜大于50畝。街巷的街道寬度(D)與街道兩側建筑高度
51、(H)比值宜在0.5(D/H)2,街巷寬度不應小于4米。街巷中應設置公共開敞空間,面積不宜小于500平方米。根據城鎮發展模式及特征,選擇適宜的慢行交通系統,構建以非機動車與步行出行為主的綠色交通雙層框架?;疽笤谥饕虡I區、居住區、休閑游憩區內劃分慢行優先區。商業區注重與公共交通的銜接,保證“商業步行區進出口距離非機動車停放區的距離不宜大于100m”。居住區實現機非分行;慢行系統能串聯公共綠地、公共建筑等慢行節點;應注重與非機動車出行方式的銜接。休閑游憩區區域內一般不設置機動車道,或對機動車進行限行;在主要出入口處設置公共停車場、非機動車停放點等服務設施。通過對道路路面和斷面的優化調整,實現
52、對機動車速的控制,改善城鎮行人和自行車的通行環境。01綠色出行凈化空氣02提倡小尺度街區拒絕大地塊03寧靜化道路設計減少汽車干擾成都市綠色低碳小城鎮建設路徑4綠色交通Green Transport維持良好的濱水綠色空間,臨水區域不應夾河建設、布置工業建筑,應保證良好的濱水資源,形成公共開敞休閑空間。整合山、水、田、林等資源,拓展親水、親綠、親自然的空間,努力構建體現城鎮特色、凝聚城鎮歷史文化的生態環境系統,形成鎮在林中、鎮在水邊、人水相親的城鎮生態環境格局。鋪裝類型材料種類優點適用健康綠道類型軟性鋪裝(彩色)瀝青路面舒適度好,易維護鎮區內顆粒石自然、生態、環保鎮域內塑膠路面舒適度好、易維護連接
53、線砂石自然、生態、環保鎮區內硬性鋪裝透水混凝土透水性好、美觀、易施工、易維護鎮域內透水磚透水性好、耐久、色彩豐富鎮域內石材自然、耐久、易施工鎮域內木材環保、美觀濱水棧道陶土磚強度高、耐久鎮域內廣場磚美觀、圖案豐富鎮區內城鎮綠化覆蓋率不宜低于40%,鼓勵屋頂綠化。鄉土樹種占樹種比例不宜低于80%。喬木覆蓋面積宜占綠地總面積的60%以上。宜設置至少一處鎮區公園,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于8平方米/人。新建、改造的公園綠地用地中硬質地面占總用地面積的比例不宜超過15%。鎮區需在明顯的高地或核心地區布置地標,地標應為反映當地歷史文化或當地顯著風貌特征的構筑物,如:橋、戲臺、塔樓、牌坊、古樹等。01采用鄉土
54、植物,看得見山林02保護拓展綠色空間03示范、重點鎮應建設公園和地標構筑物,可看可玩成都市小城鎮綠道鋪裝材料一覽表成都市綠色低碳小城鎮建設路徑5生態環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推動城鎮綠道的發展,強化線性連續的綠色開敞空間,沿著公服配套區、居住區、河流水系、文化設施、歷史古跡、風景名勝區等建設綠道。城鎮類型達到的標準要求污水排放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綠色低碳示范小城鎮不低于一級B標準重要河流、水庫不低于類,其余水體不低于類標準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不低于二級標準重要河流、水庫不低于類,其余水體不低于類標準綠色低碳一般小城鎮不低于二級標準城鎮類型達到的標準要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企業及生產工藝監督居民生活大氣污染防治綠色低碳示范小城鎮大氣環境功能區為一類區,執行大氣質量級標準確保污染達標排放和實施清潔生產工藝,關閉不適宜在本地發展的工業,不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籃球球場整修方案范本
- 河道清淤采砂施工方案
- 重慶科技學院《大學英語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水泥構件銷售方案范本
- 鎮江市高等??茖W?!吨袑W數學現代教育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藝術學院《實證會計研究入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藥劑學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廊坊師范學院《植物生殖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葡萄與葡萄酒》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制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市公安局招聘警務輔助人員筆試真題2024
- 出版專業中級實務復習筆記
- 血液科疾病常見癥狀護理
- (完整版)自考00600高級英語重點上冊
- 基于AI的網絡安全威脅分析-全面剖析
- 2025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招聘614人(河南)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泗洪縣事業單位招聘筆試真題
- 物業服務情景培訓
- 2025年保安證考試答題技巧與試題解析
- 湖南省2025屆高三九校聯盟第二次聯考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
- 軌道交通智能檢測技術-深度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