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業與民用建筑通風_第1頁
第二章 工業與民用建筑通風_第2頁
第二章 工業與民用建筑通風_第3頁
第二章 工業與民用建筑通風_第4頁
第二章 工業與民用建筑通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章 工業與民用建筑通風第一講很多時候室內的空氣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如溫度過高,污染物濃度較大等等,我們應該怎么辦?最常用的方法:通風。通風的任務:以通風換氣的方法改善室內空氣環境。把局部地點或整個房間內的污濁空氣排放至室外,把新鮮空氣送入室內,前者為排風,后者為送風。按通風動力不同,通風系統可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按通風方式可劃分為全面通風、局部通風、置換通風等等。1 局部通風可分為局部進風和局部排風。局部排風系統:局部排風罩,風管,凈化設備,風機,煙囪。局部送風系統:系統式和分散式。圖2 全面通風也成為稀釋通風,用清潔空氣稀釋室內空氣中有害物濃度,同時不斷將污染空氣排至室外,使室內空氣

2、中有害物濃度不超過衛生標準規定的最高允許濃度。全面通風的效果與通風量和氣流組織有關。圖2.1 全面通風量確實定假設有害物在室內均勻散發,送風氣流和室內空氣混合瞬間完成,送排風氣流等溫。Vf(m3)x (g/s)y1(g/m3)dy(g/m3)=y2-y1L(m3/s)L(m3/s)y0(g/m3)d全面通風的根本微分方程式y(g/m3)d消除余熱消除余濕換氣次數:通風量與通風房間的體積的比值。(次/h)需要注意的是,當通風房間同時存在多種有害物時,如其危害不同,一般情況下,應分別計算,然后取其中的最大值作為房間的全面換氣量。但是,當房間內同時散發數種危害相同的有害物時,如各種溶劑苯及其同系物、

3、醇、醋酸酯類的蒸氣,或數種刺激性氣體三氧化硫、二氧化硫、氯化氫、氟化氫、氮氧化合物時,由于這些有害物對人體的危害在性質上是相同的,在計算全面通風量時,應把它們看成是一種有害物質,房間所需的全面換氣量應當是分別消除每一種有害氣體危害所需的全面換氣量之和。【例3.1】 某車間內同時散發苯和甲醇,散發量分別為60mg/s、50 mg/s,求所需的全面通風量。解 查相關資料得車間內最高允許濃度為苯=40 Kg/m3,甲醇 =50 mg/m3。送風中采用的是新鮮空氣,其中不含有這兩種有機溶劑蒸汽,故 取平安系數k=6。那么 苯 m3/s=9 m3/s甲醇 m3/s=6 m3/s 由于苯和甲醇都屬于麻醉氣

4、體,其危害相同,全面通風量為各自所需之和,即氣流組織全面通風的效果不僅取決于通風量的大小,而且取決與氣流組織。氣流組織:合理布置送、排風口位置,分配風量以及選用風口形式,以便用最小的通風量到達最正確的通風效果。氣流組織方式下進上回上送上回上送下回中間送上下回送風口與回風口送風口:孔口,百葉送風口散流器回風口:孔口全面通風氣流組織設計的最根本原那么將新鮮空氣送到作業地帶或操作人員經常停留的工作地點;防止有害物吹向工作區;有效地從有害源附近或有害物濃度最大的部位排走污染空氣。具體設計情況 參照設計標準。在進行氣流組織設計時,應按照以下原那么進行設計:清潔空氣必須先經過人的呼吸區車間內污染空氣必須及

5、時排出車間內氣流分布均勻,盡量防止漩渦機械送風系統室外進風口的布置: 選擇空氣潔凈的地方 進風口應低于排風口,并設置在排風口上風處 進風口底部應高出地面2m,在設有綠化帶時,不宜低于1m機械送風系統的送風方式1放散熱或同時放散熱、濕和有害氣體的房間,當采用上部或下部同時全面排風時,送風宜送至工作地帶。2放散粉塵或密度比空氣大的蒸汽和氣體、而不同時放散熱的車間及輔助建筑物,當從下部地帶排風時,宜送至上部地帶。3當固定工作地點靠近有害物質放散源,且不可能安裝有效的局部排風裝置時,應直接向工作地點送風。風量的分配 1有害物和蒸氣的密度比空氣輕,或雖比室內空氣重,但建筑內散發的顯熱全年均能形成穩定的上

6、升氣流時,宜從房間上部區域排出。 2當散發有害氣體和蒸氣的密度比空氣重,建筑物內散發的顯熱缺乏以形成穩定的上升氣流而沉積在下部區域時,宜從房間上部區域排出總風量的1/3且不小于每小時一次換氣量,從下部區域排出總排風量的2/3。 3當人員活動區有害氣體與空氣混合后的濃度未超過衛生標準,且混合后氣體的相對密度與空氣密度接近時,可只設上部或下部區域排風。 4送排風量因建筑物的用途和內部環境的不同而不同。風量平衡式中 機械進風量kg/s;自然進風量kg/s;機械排風量kg/s;自然排風量kg/s。表 室內負壓引起的危害 負壓(pa )風速(m/s)危害2.454.922.9使操作者有吹風感2.4512

7、.25245自然通風的抽力下降4.912.252.94.5燃燒爐出現逆火7.3512.253.56.4軸流式排風扇排風能力下降12.25494.59大門難以啟閉12.2561.256.410局部排風扇系統能力下降熱平衡 通風房間的空氣熱平衡,是指為保持通風房間內溫度不變,必須使室內的總得熱量等于總失熱量。即3.24式中 總得熱量kw; 總失熱量kw。 室內的總得熱量包括:生產設備、產品、采暖散熱設備、人體、送風、太陽輻射等等的散熱量。 室內的總失熱量包括:圍護結構、冷材料、排風、水分蒸發等等吸收的熱量。 【例3.2】 某車間有送、排風系統,車間內生產設備散熱量為70kw,圍護結構的失熱量為78

8、 kw,車間上部自然排風量為 ,車間工作區機械排風量為 無組織自然進風為 ,車間自然排風溫度為 車間工作地點溫度為 , 試計算1機械送風量 ,2機械送風溫度 ,3加熱機械送風需要的熱量 。 解 列空氣平衡和熱平衡方式 室外空氣溫度為 根據空氣溫度,可分別查得空氣密度為: 把有關參數帶入上述方程,最后解得 本卷須知 室內的溫度和壓力的穩定,依賴于熱平衡和空氣平衡。在實際生產中,通風形式比較復雜,通風系統的平衡問題非常復雜,是一個動態平衡過程,室內溫度、送風溫度、送風量等各種因素都會影響這個平衡。如果上述條件發生變化,可以按照以下方法進行相應的調整: 1.如冬季根據平衡求得送風溫度低于標準的規定,

9、可直接將送風溫度提高至規定的數值; 2.如冬季根據平衡求得送風溫度高于標準的規定,應將送風溫度降低至規定的數值,相應提高機械進風量; 3.如夏季根據平衡求得送風溫度高于標準的規定,可直接降低送風溫度進行送風,使室內溫度有所降低。 在滿足室內衛生條件的前提下,進行車間通風系統設計時,為節省能量,可采取以下措施: 1.減少排風量 2.機械進風系統在冬季應采用較高的送風溫度 3.空氣再循環使用 4.采用既有送風又有排風的局部通風裝置 5.設置熱回收裝置全面通風系統2.3 事故通風散發大量有害氣體或可能發生爆炸,應設事故排風。事故排風風量應按實際情況確定,如無計算資料時,安8次換氣次數確定。排風口設在

10、有害氣體或爆炸氣體物質散發量可能最大的地點。事故排風機應設在室外。2.4 置換通風置換通風是一種新的通風方式。與傳統的混合通風方式相比較,可使室內工作區得到較高的空氣品質、較高的熱舒適性并具有較高的通風效率。 以低速在房間下部送風,氣流以類似層流的活塞流的狀態緩慢向上移動,到達一定高度受熱源和頂板的影響,發生紊流現象,產生紊流區。 置換通風的流態站立人員產生的上升氣流置換通風一些特點:氣流產生熱力分層現象,出現兩個區域:下部單向流動區和上部混合區。室內溫度和污染物濃度分層。室內空氣流動速度較低,低于0.15m/s,沒有吹風感。密度梯度是造成空氣流動的一重要原因。送風與室溫溫差24。空氣湖air

11、 lake全面通風建筑為本,置換通風以人為本 置換通風適合以下情形: 1).污染物質比環境空氣溫度高或密度小; 2).供給空氣比建筑物環境空氣溫度低; 3).層高大的房間,例如房間層高大于3m。浮升力作為驅動力的置換通風在以下情形效率較低: 1).天花板的高度低于2.3m 2).房間空氣擾動湍流強烈; 3).污染物比環境空氣冷或密度大。通過分析,我們得到如下結論:1置換通風是一種高舒適性的空調系統。2置換通風是一種節能的空調方式。3熱力分層的產生,存在垂直方向的溫度梯度,需要在人員活動區控制溫度梯度,一般應保持在3以內,溫差太大那么降低了舒適性;同時要保證一定的送風量,使熱力分層“分界高度大于人員活動區,保證人員處于清潔區。 4置換通風送風溫度不能太低的限制,使得送風量增大,輸運空氣管路增大,輸運動力增加,不利于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