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2015年高考(o ko)沖刺之黃金30題系列考前必做基礎(jch)題30題【試題(sht)1】下列有關物質應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液氨常用作制冷劑 B次氯酸鈉是漂白液的有效成份C氧化鈉可用于呼吸面具 D小蘇打是面包發酵粉的主要成分【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A、液氨氣化時吸收熱量,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劑,正確;B、次氯酸鈉具有強氧化性,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正確;C、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只生成碳酸鈉,不會產生氧氣,所以不能用于呼吸面具,錯誤;D、小蘇打是碳酸氫鈉,與酸反應產生而合同氣體,是發酵粉的主要成分,正確,答案選C。考點:考查物質的用途的判斷【試題2】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2、( )A乙烯的結構簡式:CH2CH2 BS2的結構示意圖:C中子數為20的氯原子: D羥基的電子式:【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A、乙烯中含有碳碳雙鍵,書寫結構簡式時不能省略,錯誤;B、硫離子核內有16個電子,核外有18個電子,錯誤;C、中子數是20的氯原子的質量數是17+20=37,錯誤;D、羥基的核外有7個電子,O與H原子之間形成一對共用電子對,正確,答案選D。考點:考查化學用語的書寫【試題3】下列比較中,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NaMg B堿性:NaOHKOHC結合(jih)H+的能力(nngl):CO32Cl D還原性:IBr【答案(d n)】A【解析】試題分析:A、同周期原子從左到
3、右原子半徑減小:NaMg ,A正確;B、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堿性越強,堿性:NaOHCl ,C錯誤;D、還原性:IBr,D錯誤;答案選A。考點:元素同期律【試題4】將氨水分別滴加到下列4種溶液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試管a中產生白煙 B試管b中溶液由紅色變為藍色C試管c中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D試管d中先有沉淀,后沉淀溶解【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A、濃鹽酸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與氨水揮發出的氨氣生成氯化銨,產生白煙,A正確;B、氨氣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電離生成氫氧根離子,溶液呈堿性,紅色石蕊試液變為藍色,B正確;C、試管c中生成氫氧化亞鐵,氫氧化亞鐵被空氣中
4、的氧氣氧化,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氫氧化鐵,C正確;D、氨水呈弱堿性,不能使氫氧化鋁溶解,試管d中先有沉淀,沉淀不溶解,D錯誤;答案選D。考點:元素化合物知識【試題5】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數目為NA。B標準狀況(bio zhn zhun kun)下,0.1 mol Cl2溶于水,轉移(zhuny)電子的數目為0.1 NA。C2.3 g Na與O2完全(wnqun)反應生成3.6 g產物時失電子數是0.16.021023D標準狀況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A
5、、次氯酸是弱酸,所以次氯酸根離子發生水解,使次氯酸根離子的數目小于NA,錯誤;B、0.1mol氯氣溶于水是可逆反應,所以0.1mol的氯氣不會完全與水反應生成氯化氫和次氯酸,則轉移的電子數小于0.1NA,錯誤;C、2.3g鈉的物質的量是0.1mol,與氧氣的產物中Na元素的化合價只有+1價,所以0.1mol鈉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是0.1NA,即是0.16.021023,正確;D、標準狀況下,乙醇為液體,所以11.2L乙醇的物質的量不是0.5mol,則含有的分子數不是0.5NA,錯誤,答案選C。考點:考查阿伏伽德羅常數與微粒數的關系判斷【試題6】X、Y、Z、W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則X、Y可能是
6、( )C、CO S、SO2 N2 、NO AlCl3 、Al(OH)3A B C D【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X是C,Y是CO時,則W是氧氣,Z是二氧化碳,CO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正確;X是S、Y是SO2,則W是氧氣,Z是三氧化硫,而S與氧氣不能一步生成三氧化硫,錯誤;X是N2 、Y是NO,則W是氧氣,Z是二氧化氮,而氮氣與氧氣不能一步反應生成二氧化氮,錯誤;X是AlCl3 、Y是Al(OH)3,則W是氫氧化鈉(qn yn hu n),Z是偏鋁酸鈉,氫氧化鋁可與氫氧化鈉(qn yn hu n)反應生成偏鋁酸鈉,氯化鋁與過量氫氧化鈉反應也生成偏鋁酸鈉,正確(zhngqu),答案選D。考點:
7、考查物質之間轉化關系的判斷【試題7】根據原子結構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由于相對分子質量:HClHF,故沸點:HClHFB硅處于金屬與非金屬的過渡位置,硅可用作半導體材料C由于氮元素的最低化合價只有-3價,故NH5這種物質不可能存在DCl、S2、Ca2、K半徑逐漸減小【答案】B考點:考查氫化物沸點、硅的性質與用途、氮及其化合物以及離子半徑比較【試題8】下列有關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苯的硝化、丙烯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的反應都屬于取代反應BC8H10含苯環的烴同分異構體有3種C乙烯、苯、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D莽草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8、褪色【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A.苯的硝化屬于取代反應,丙烯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屬于氧化反應,錯誤;B.C8H10含苯環的有機物有乙苯和鄰、間、對二甲苯,共4種同分異構體,錯誤;C.乙烯是平面形分子,苯是平面正六邊形分子,它們(t men)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甲烷是正四面體形分子,乙烷中的碳原子屬于飽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在同一(tngy)平面上,錯誤;D.該分子(fnz)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生加成反應,使之褪色,正確;選D。考點:考查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試題9】下列有關物質制取或性質探究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利用圖1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氣B利用圖2制
9、取Fe(OH)2,使用煤油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Fe(OH)2被空氣氧化C利用圖3制取并收集NO2氣體D利用圖4用酒精制取無水乙醇【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A.實驗室制氨氣用氯化銨和Ca(OH)2 反應,生成的氨氣屬于堿性氣體,用堿石灰干燥,氨氣極易溶于水,用于噴泉實驗,能達到目的,B.Fe(OH)2性質很不穩定,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用煤油隔絕空氣,防止生成的Fe(OH)2 被空氣氧化,用長的膠體滴管插入FeSO4 溶液中,這樣制得的Fe(OH)2 能較長時間存在;C.NO2 與水反應生成NO和HNO3 ,不能用排水集氣法收集NO2 ,不能達到目的;D.利用酒精制取無水乙醇,加入生石灰,生石灰與
10、水反應且放出大量(dling)的熱,乙醇揮發在冷凝得到無水乙醇,能達到目的(md);選C。考點:考查物質(wzh)制取和性質探究實驗設計。【試題10】常溫下,0.1 molL-1CH3COONa溶液pH =a,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H3COOH在常溫下Ka數值約為l101-2aB約有1.0l0a-14 molL-1的水發生電離C加熱后溶液pH a【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由水的離子積常數與水解平衡常數可計算出電離平衡常數,可判斷A錯;由于水解是一個吸熱反應過程,故加熱后水解平衡正向移動,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堿性增強,pH增大;加水稀釋后溶液的濃度減小,故堿性減弱,pH減小。考點:考查水
11、解平衡的相關知識點【試題11】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或分子是( )ANH4、H、NO3、HCO3BK+、Al(OH)4-、SO42、NH3H2OCNa+、K+、SO32、ClO-DNa+、CH3COO-、SO42、H+【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AH和HCO3反應不能大量共存,錯誤;BK+ 、Al(OH)4-、SO42 、NH3H2O各微粒能大量共存,錯誤;CSO32和ClO-反應不能大量共存,錯誤;DCH3COO-與H+反應不能大量共存,錯誤;選B。考點(ko din):考查離子共存。【試題(sht)12】下列(xili)有關物質應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氫氧化鋁具有弱堿性,可用于
12、制胃酸中和劑B用二氧化硫加工銀耳,使之更白C二氧化錳具有強氧化性,故能將雙氧水氧化為氧氣DNH3極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劑【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A氫氧化鋁具有弱堿性,可與胃酸鹽酸發生反應,消耗鹽酸,又不會對人產生危害,因此用于制胃酸中和劑,正確;B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可以是物質褪色,但是對人體會產生一定的危害,因此不能用二氧化硫加工銀耳,錯誤;C二氧化錳具有催化作用,故能將雙氧水氧化為氧氣,錯誤;DNH3極易液化,汽化時從環境中吸收大量的熱,是環境的溫度降低,因此可用作制冷劑,錯誤。考點:考查有關物質的性質及應用的正誤判斷的知識。【試題13】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13、( )A用圖1裝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純凈的NH3B用圖2所示裝置可除去中NO的NO2C用圖3所示裝置可分離CH3COOC2H5和飽和碳酸鈉溶液D用圖4裝置制備Fe(OH)2并能較長時間觀察其顏色【答案】C【解析】試題(sht)分析:A、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所以應用(yngyng)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而該圖是向下排空氣法,錯誤;B、二氧化氮與水反應(fnyng)生成硝酸和NO,所以用水不能除去二氧化氮中的NO,錯誤;C、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的溶解度較小,所以乙酸乙酯與碳酸鈉溶液分層,可用分液漏斗分離,正確;D、該圖中Fe作陰極,所以Fe不會失去電子生成亞鐵離子,則不會看到白色沉淀生成,所以Fe應
14、作陽極,錯誤,答案選C。考點:考查對實驗方案的評價【試題14】現有甲、乙、丙、丁四種短周期元素,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下:原子半徑:甲丙乙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甲+丙=乙+丁=8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丁乙=丙=2甲乙元素的主要化合價:最高正價+最低負價=2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乙元素的最外層有5個電子,其氫化物含有極性鍵B四種元素中丙的非金屬性最強,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含氧酸酸性最強C丁元素的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與乙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恰好完全反應形成的鹽溶液顯酸性D乙、丙兩元素形成的簡單氫化物穩定性丙的強于乙【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甲、乙、丙、丁四種短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丁乙
15、=丙=2甲,說明丁在第三周期,乙、丙在第二周期,甲在第一周期,乙元素的主要化合價:最高正價+最低負價=2,說明乙為第A,則乙為N,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甲+丙=乙+丁=8,丁為A的Al,甲為H,丙為F,A.氮原子屬于第A元素,最外層(wi cn)5個電子(dinz),NH3 中N-H鍵是極性鍵,正確(zhngqu);B.丙為F,非金屬性最強,但由于它非常活潑,沒有最高價的含氧酸,錯誤;C.丁是鋁,乙是N,氫氧化鋁與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鋁,屬于強酸弱堿鹽,水解顯酸性,正確;D.N的非金屬性比F弱,所以NH3 的穩定性比HF弱,正確;選B。考點:考查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的關系。【試題15】下列各組物質中
16、,不滿足組內任意兩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均能發生反應的是( )物質組別甲乙丙AFeCl2Cl2NaOHBSiO2NaOHHFCAlCl3KOHH2SO4DSO2NaOHNaHCO3【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A、氯化亞鐵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淀,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也能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次氯酸鈉、水,正確;B、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硅酸鈉和水,與HF反應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氫氧化鈉與HF發生中和反應,正確;C、氯化鋁與K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或偏鋁酸鉀,但氯化鋁不與硫酸反應,錯誤;D、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亞硫酸鈉或亞硫酸氫鈉,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水、二氧化
17、碳、亞硫酸鈉,氫氧化鈉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正確,答案選C。考點:考查物質化學性質的應用【試題(sht)16】某同學組裝(z zhun)了如圖所示的原電池裝置,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電流方向(fngxing):電極電極B電極逐漸溶解C電極上發生還原反應D鹽橋中裝有含氯化鉀的瓊脂,Cl向右池移動【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該裝置構成銅鋁原電池,鋁比銅活潑,鋁作負極,銅作正極;A電流從正極流向負極即電極電極,A正確;B、負極溶解,電極逐漸溶,B錯誤;C、電極作負極,發生氧化反應,C錯誤;D、鹽橋中裝有含氯化鉀的瓊脂,Cl向左池移動,D錯誤;答案選A。考點:原電池【試題17】僅用下表提供
18、的玻璃儀器(非玻璃儀器和藥品任選),不能實現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玻璃儀器A驗證Na2CO3和NaHCO3的熱穩定性酒精燈、試管、導氣管B實驗室用濃氨水和生石灰制備氨氣普通漏斗、燒杯、玻璃棒C測定NaOH溶液濃度滴定管、錐形瓶、燒杯D分離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分液漏斗、燒杯【答案】B【解析】試題(sht)分析:A驗證(ynzhng)Na2CO3和NaHCO3的熱穩定性,可以將兩種物質(wzh)分別加入試管中,用酒精燈給物質加熱,并把導氣管伸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中,若石灰水變渾濁,就證明分解產生了CO2,物質的穩定性小,否則物質的穩定性強,正確;B.實驗室用濃氨水和生石灰制備氨氣,
19、把生石灰放置在燒瓶中,把盛在分液漏斗中的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產生的安全通過導氣管導出,因此用普通漏斗、燒杯、玻璃棒不能達到實驗目的,錯誤;C.測定NaOH溶液濃度,在開始裝液溶液調整液面時用燒杯接受溶液,把待測濃度的NaOH溶液放在錐形瓶中,從滴定管中滴加標準濃度的鹽酸溶液,當指示劑發生顏色變化時 ,停止滴加,根據消耗的標準酸溶液的體積、物質的量濃度就可以確定未知濃度的堿的溶液的濃度,正確;D. 乙醇和乙酸乙酯是互溶的兩種液體未知,向其中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乙醇溶解在溶液中,而乙酸乙酯不能溶解,密度比水小,分層,乙酸乙酯在上層,分離互不相溶的兩層液體,可以用分液漏斗,用燒杯作接受器,故用分液漏
20、斗、燒杯可以分離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正確。考點:考查化學儀器在分離混合物中的使用正誤的判斷的知識。【試題18】實驗:0.1 mol/L AgNO3溶液和0.1 mol/L NaCl溶液等體積混合得到濁液,過濾。分別取少量的濾液,分別滴加等濃度等體積的飽和Na2S溶液、飽和Na2SO4溶液,前者出現渾濁,后者溶液仍澄清。取少量的沉淀,滴加幾滴氨水,沉淀逐漸溶解。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實驗證明了的濾液中含有Ag+,由此推斷的濾液中也含有ClB實驗證明了該溫度下Ag2S比Ag2SO4更難溶解C實驗的溶液中含有Ag(NH3)2+微粒D由實驗(shyn)推測(tuc):若在的沉淀中滴加NaOH溶
21、液,沉淀(chndin)也能溶解【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A、實驗滴加飽和Na2S溶液出現渾濁,證明了的濾液中含有Ag+,根據電荷守恒可由此推斷的濾液中也含有Cl,A正確;B、實驗證明了該溫度下Ag2S比Ag2SO4更難溶解,B正確;C、實驗的溶液生成銀氨溶液,含有Ag(NH3)2+微粒,C正確;D、由實驗推測:使沉淀溶解是因為含有氨生成了銀氨溶液,不是與氫氧根離子反應,D錯誤;答案選D。考點:離子反應、溶解沉淀平衡【試題19】在25時,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將0.2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mol/L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則充分
22、反應后的混合液:2c(OH)2c(H+)c(HA)c(A)B某溶液中存在的離子有S2、HS、OH、Na+、H+,則離子濃度的大小關系一定是:c(Na+)c(S2)c(OH)c(HS)c(H+)C將pH4的醋酸溶液與pH10的KOH溶液等體積混合,則充分反應后的混合液:c(CH3COO)c(H+)c(K+)c(OH)D某物質的溶液中由水電離出c(H+)110amol/L,若a7時,則該溶液的pH一定為14a【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A將0.2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mol/L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是由等物質的量濃度的HA和NaA組成的,pH大于7,這說明A的水解程度大于
23、HA的電離程度,則根據物料守恒2c(Na+)c(HA)c(A)和電荷(dinh)守恒c(OH)+c(A)c(H+)+c(Na+)可知(k zh)充分反應(fnyng)后的混合液:2c(OH)2c(H+)c(HA)c(A),A正確;B某溶液中存在的離子有S2、HS、OH、Na+、H+,由于不能確定溶質,因此離子濃度的大小關系不一定是:c(Na+)c(S2)c(OH)c(HS)c(H+),B錯誤;C醋酸時弱酸,將pH4的醋酸溶液與pH10的K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醋酸過量溶液向酸性,則充分反應后的混合液:c(CH3COO)c(K+)c(H+)c(OH),C錯誤;D某物質的溶液中由水電離出c(H+)1
24、10amol/L,若a7時,說明水的電離被抑制,則溶液可能顯酸性,也可能顯堿性,因此該溶液的pH不一定為14a,D錯誤,答案選A。考點:考查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比較【試題20】下列根據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 論A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紅色原溶液中定含Fe2+B向無色溶液中加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定含SO42-C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適量CO2氣體出現白色膠狀沉淀碳的非金屬性大于硅D用鉑絲蘸取某物質的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該物質定是鈉鹽【答案】C考點:考查對實驗(shyn)方案的評價【試題(sht)21】(1)
25、常溫下,將0.15 mol/L稀硫酸V1 mL與0.1 mol/L NaOH溶液(rngy)V2 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為1,則V1V2_.(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2)常溫下,將均為0.1 mol/L的鹽酸和氨水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 性,則溶液中c(NH4+) c(Cl)(填“”、“”、“K(HCN),在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1mol/L的NaCN和NaF的混合溶液中c(F) c(CN)(填“”、“”或“”)。【答案】(10分,每空2分)(1)11 (2)酸 (3)【解析】試題分析:(1)溶液pH=1,則氫離子濃度為0.1mol/L,說明硫酸過量,則(V10.15mol/L2-V20.1
26、mol/L)/(V1+V2)=0.1mol/L,解得V1V21:1;(2)鹽酸與氨水等濃度等體積混合,則二者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銨,為強酸弱堿鹽,所以溶液呈酸性;因為銨根離子水解,使c(NH4+) c(Cl);(3)pH相同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fnbi)用蒸餾水稀釋,若稀釋相同倍數,因為醋酸是弱酸,溶液中存在醋酸的電離平衡,稀釋會促進醋酸的電離,所以稀釋相同倍數后,醋酸的pH鹽酸(yn sun)的pH,所以稀釋(xsh)后兩溶液的pH仍相同時,則醋酸的稀釋倍數大,所以mK(HCN),說酸性HFHCN,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1mol/L的NaCN和NaF的混合溶液中,根據越弱越水解的規律,Na
27、CN水解的程度大于NaF的水解程度,所以c(F) c(CN)。考點:考查酸堿混合計算,離子濃度的比較【試題22】(14分)甲、乙、丙是常見的三種物質,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根據要求回答問題:I、已知:甲是常見單質,丙為氫氣。(1)若乙為氧化物且有磁性,則乙發生鋁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若甲為碳,則產物乙、丙可合成甲醇。已知:CH4(g)H2O(g)CO(g)3H2(g) H206.0 kJmol1CH4(g)H2O(g)CH3OH(g)H2(g) H77.0 kJmol1寫出氣體乙與氣體丙反應生成CH3OH(g)的熱化學方程式:_。乙和丙合成甲醇的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
28、K)如下表。則T1 _T2(填“”、“”、“=”)。溫度/T1T2K2.0410.012乙可做某堿性燃料電池(rn lio din ch)的燃料,該電池的負極反應式為_。II、已知:甲是由兩種短周期元素(yun s)組成的化合物,丙的水溶液顯堿性。(3)若構成(guchng)甲的陰、陽離子個數比為2:3,丙是氣體。則構成甲的陰、陽離子半徑大小關系為 (用具體的微粒表示)。(4)若乙是O2,則甲的一種重要用途是 ;產物丙與Cl2按2:1(物質的量)反應得到丁溶液,丁溶液中陰離子濃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答案】(1)3Fe3O4+8Al9Fe+4Al2O3 (2)CO(g)+2H2(g)=CH3O
29、H H=-129 kJmol-1, Mg(4)生氧劑或漂白劑 C(Cl)C(ClO)C(OH)【解析】試題分析:、(1)Fe3O4 俗稱磁性氧化鐵,乙為氧化物且有磁性,說明乙是Fe3O4 ,Fe3O4 發生鋁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3O4+8Al9Fe+4Al2O3 。(2)甲為碳,碳與水蒸氣反應生成CO和H2,CO和H2可合成甲醇,化學反應為CO+2H2 =CH3OH ,根據蓋斯定律,二式減一式得77.0-206.0=-129kJmol-1,則CO和氫氣生成甲醇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g)+2H2(g)=CH3OH H=-129 kJmol-1。CO和氫氣合成甲醇的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溫
30、度升高,K值減小,T1Mg。(4)若乙是O2,丙的水溶液顯堿性(jin xn),甲是由兩種短周期元素(yun s)組成的化合物,則甲為Na2O2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shn chn)氧氣和NaOH,過氧化鈉的一種重要用途是做漂白劑,丙為NaOH,NaOH與氯氣2: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OH=NaCl+NaCl0+H2O,ClO是弱酸陰離子,能水解,導致比Cl減少,丁溶液中陰離子濃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C(Cl)C(ClO)C(OH)。考點:考查常見無機物的推斷及性質。【試題23】(15分)運用化學反應原理分析解答以下問題(1)250時,以鎳合金為催化劑,向4L容器中通人6 mol
31、CO2、6 molCH4 ,發生如下反應:CO2(g)+CH4(g) 2CO(g)+2H2(g)。平衡體系中各組分體積分數如下表:物質CH4CO2COH2體積分數0.10.10.40.4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_。若再向容器中同時充入20molCO2、60 molCH4 、40 molCO和80 molH2 ,則上述平衡向_(填“正反應”或“逆反應”)方向移動。(2)硝化法是一種古老的生產硫酸的方法,同時實現了氮氧化物的循環轉化,主要反應為:已知: NO2(g)+SO2(g) SO3(g)+NO(g) H= 41.8KJmol-12SO2(g)+O2(g) 2SO3(g) H= 196.6
32、KJmol-1寫出NO和O2反應生成NO2的熱化學方程式_。一定溫度下,向2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人NO2和SO2各1 mol,5min達到平衡,此時容器中NO和NO2的濃度之比為3:1,則NO2的平衡轉化率是_。(3)常溫下有濃度(nngd)均為0.1 mol/L的四種(s zhn)溶液:Na2CO3、NaHCO3、HCl、NH3.H2O。有人(yu rn)稱溶液是油污的“清道夫”,原因是_(用離子方程式解釋)上述溶液中,既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又能和硫酸反應的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向中加入少量氯化銨固體,此時c(NH4+)/ c(OH-)的值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若將和
33、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則混合前的體積_的體積(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將10 mL溶液加水稀釋至100 mL,則此時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 H)=_。【答案】(1)64;逆反應;(2)2NO(g)+O2(g)=2NO2(g);H=-113.0kJmol-1;75%;(3)CO32-+H2OHCO3-+OH-;c(Na+)c(HCO3-)c(OH-)c(H+)c(CO32-);增大;小于;10-12molL-1【解析】試題分析:在反應開始時,c(CO2)=c(CH4)=6mol4L=1.5mol/L,假設在反應過程中,消耗掉的c(CO2)=c(CH4)=xmol/L,則在平衡時各種物質
34、的濃度分別是:c(CO2)=c(CH4)=(1.5-x)mol/L,c(CO)=c(H2)=2xmol/L,由于平衡時CO2的體積分數是0.1,所以(1.5-x)(3+2x)=0.1,解得x=1mol/L,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若再向容器(rngq)中同時充入2.0molCO2、6.0 molCH4 、4.0 molCO和8.0 molH2,則Qc=,所以上述平衡(pnghng)向逆反應方向移動;(2):-2,整理(zhngl)可得:2NO(g)+O2(g)=2NO2(g);H=-113.0kJmol-1;根據N元素守恒,若充人NO21mol, 達到平衡,此時容器中NO和NO2的濃度之
35、比為3:1,則NO2的轉化的物質的量占總物質的量的3/4,所以NO2平衡轉化率是(34)100%=75%;(3)有人稱溶液Na2CO3是油污的“清道夫”,原因是Na2CO3是強堿弱酸鹽,在溶液中,CO32-發生水解反應,消耗水電離產生的H+。使溶液顯堿性,而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產生可溶性的物質,因此可以清洗油污,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為CO32-+H2OHCO3-+OH-;上述溶液中,既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又能和硫酸反應的溶液是NaHCO3,該鹽是強堿弱酸鹽,HCO3-發生水解反應而消耗,所以c(Na+)c(HCO3-), HCO3-水解消耗水電離產生H+,使溶液顯堿性,c(OH-)c(H+)
36、,HCO3-還會發生電離作用,但是水解大于電離,而且在溶液中水還會電離產生H+所以c(H+)c(CO32-);鹽水解的程度是微弱的,主要還是以鹽電離產生的離子存在,所以c(HCO3-)c(OH-),故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Na+)c(HCO3-) c(OH-)c(H+)c(CO32-);在的NH3.H2O存在電離平衡:NH3.H2ONH4+OH-;向其中加入少量氯化銨固體,c(NH4+)增大,電離平衡逆向移動,c(OH-)減小,此時c(NH4+)/ c(OH-)的值增大;若將HCl和NH3.H2O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由于二者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若二者等體積混合,則恰好完全反
37、應產生NH4Cl,溶液顯酸性,所以要使溶液顯中性,則混合前的體積要略小于的體積;將10 mL溶液加水稀釋至100 mL,在稀釋過程中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稀釋后溶液的濃度c(HCl)=( 10 mL0.1mol/L)100ml=0.01mol/L,c(H+)=10-2mol/L,由于在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是Kw=110-14,則c(H+)(水)=c(OH-)=110-1410-2=110-12mol/L。考點:考查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鹽溶液中離子(lz)濃度大小比較、外界條件對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影響的知識、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物質轉化率的計算、電解質溶液中的水電(shu din)離產生的離子濃
38、度的計算的知識。【試題(sht)24】(14分)Al2O3、Al(OH)3都是重要化工原料。根據要求回答問題:、電解法制高品質Al(OH)3裝置如下(中間用離子交換膜隔開):4NaAl(OH)4+2H2O4Al(OH)3+4NaOH+O2+2H2(1)產物Al(OH)3在 區(填“陰極”或“陽極”)沉積;(2)電解中轉移2mol e時,將制得_mol的Al(OH)3。、制取納米Al2O3需要純凈的硫酸鋁。現有0.05molL-1硫酸鋁溶液,經檢測,含有Fe2+、Fe3+。可按下述操作提純:往溶液中加足量H2O2充分反應,再用試劑X調節溶液pH=3.5。(室溫下,0.1molL-1的Fe2+、A
39、l3+開始沉淀的pH分別為7.0和3.7,Fe3+完全沉淀的pH=3.2)(3)納米氧化鋁分散在分散劑中將形成膠體。則納米氧化鋁的直徑約為_m。(4)檢驗硫酸鋁溶液含有Fe3+時,所采用的試劑及現象是_。(5)往溶液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6)加入的X試劑(填選項編號)是 。ACuO BAl(OH)3 CNaOH DNaHCO3若調節(tioji)后溶液的pH偏離(pinl)3.5,可能(knng)帶來的后果是_。【答案】(14分)(1)陽極 (2)2 (3)10-910-7(4)加KSCN溶液,溶液變血紅色(5)2Fe2+ + 2H2O2 + 2H+ 2Fe3+ +
40、2H2O(6)B;pH過小Fe3+沉淀不完全,pH過大Al3+可能因沉淀而損失【解析】試題分析:(1)根據電解的總反應可知,陽極:4OH-4e=2H2O+O2,電解質溶液是NaAl(OH)4溶液,OH來源與水的電離,隨著OH的消耗,水的電離平衡向電離的方向移動,H濃度增加,隨后發生H+Al(OH)4-=Al(OH)3+H2O,所以Al(OH)3 在陽極區沉積。(2)根據陽極:4OH-4e=2H2O+O2,H2OH+OH, H+Al(OH)4-=Al(OH)3+H2O4 4 4 4 4 42 2 2 2 2 2電解中轉移2mol e時,將制得2mol的Al(OH)3.(3)將分散質微粒直徑介于1
41、-100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所以納米氧化鋁的直徑約為10-910-7 m。(4)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變血紅色,則證明該溶液中有Fe3。(5)室溫下,0.1molL-1的Fe2+、Al3+開始沉淀的pH分別為7.0和3.7,而Fe3+完全沉淀的pH=3.2,我們一般將Fe2氧化成Fe3,再通過調節PH值除去雜質鐵元素,所以往溶液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2Fe2+ + 2H2O2 + 2H+ = 2Fe3+ + 2H2O。(6)要除去鋁離子中的鐵離子,根據Fe3+3H2O =Fe(OH)3 +3H,加入與H反應的物質,且不引入新的雜質,那么必須加入鋁及鋁的化合物,所以選B,若調節后
42、溶液的pH偏離3.5,可能帶來的后果是pH過小Fe3+沉淀不完全,pH過大Al3+可能因沉淀而損失。考點:考查電解的工作原理,膠體的定義,Fe3的檢驗與物質的除雜等知識。【試題(sht)25】(14分)以煤為主要(zhyo)原料可以制備乙二醇,相關工藝流程如下:(1)寫出方法(fngf)l在催化劑的條件下直接制取乙二醇的化學方程式 (2)合成氣在不同催化劑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質。下列物質僅用合成氣為原料就能得到且原子利用率為100%的是 (填字母)。A草酸( HOOC-COOH) B甲醇(CH3OH) C尿素CO(NH2)2(3)工業上還可以利用天然氣(主要成份為CH4)與C02反應制備合
43、成氣。已知: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2H2(g)+ O2(g)= 2H2O(l) H=-571.6kJ/mol2CO(g)+O2(g)=2CO2(g) H=-566.0kJ/mol則CH4與CO2生成合成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4)方法2:在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草酸二甲酯和H2發生如下反應:CH3OOCCOOCH3(g)+ 4H2(g) HOCH2CH2OH(g)+2CH3OH(g) H=-34kJ/mol為提高乙二醇的產量和速率,宜采用的措施是_(填字母)。A升高溫度 B增大壓強 C增大氫氣濃度(5)草酸二甲酯水解生成草酸:CH3O
44、OCCOOCH3+ 2H2OHOOCCOOH+2CH3OH草酸是二元弱酸,可以制備 (草酸氫鉀),溶液呈酸性,用化學平衡原理解釋: 。在一定(ydng)的溶液(rngy)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下列關系(gun x)一定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ABC(6)乙二醇、空氣在KOH溶液中構成燃料電池,加入乙二醇的電極為電源的 (填“正”或“負”)級,負極反應式為 。【答案】(1)2CO+3H2HOCH2CH2OH;(2)B(3)CH4(g)+CO2(g)=2CO(g)+2H2(g)H+247.3kJ/mol;(4)BC(5)HC2O4-H+ C2O42-, HC2O4-+H2O H2C2O4+OH
45、-,草酸氫根離子的電離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AC (6)負;HOCH2CH2OH-10e-+14OH-=2CO32-+10H2O【解析】試題分析:(1)CO與氫氣在催化劑條件下生成乙二醇,化學方程式為2CO+3H2HOCH2CH2OH;(2)根據元素守恒定律,僅用CO和氫氣為原料,無法合成草酸和尿素,只能合成甲醇,且原料氣全部轉化為甲醇,原子的利用率100%,答案選B;(3)根據蓋斯定律,將第一個熱化學方程式減去第二和第三個熱化學方程式的和可得所求的熱化學方程式,所以甲烷與二氧化碳反應制取CO和氫氣的熱化學方程式是CH4(g)+CO2(g)=2CO(g)+2H2(g)H(-890.3)kJ/mo
46、l-(-571.6-566.0)kJ/mol=+247.3kJ/mol;(4)A升高溫度,則平衡逆向移動,反應速率加快,但產率降低,錯誤; B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乙二醇的產率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正確;C增大氫氣濃度,則平衡正向移動,乙二醇的產率增大,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正確,答案選BC;(5)草酸是二元弱酸(ru sun),草酸氫鉀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存在HC2O4-H+ C2O42-, HC2O4-+H2O H2C2O4+OH-,因為草酸氫根離子的電離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所以(suy)溶液呈酸性;A、若鈉離子(lz)濃度大于鉀離子濃度,則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大于草酸氫鉀的物質的量,
47、則溶液呈堿性,錯誤;B、根據草酸氫鉀的化學式,則符合物料守恒,正確;C、中性溶液中c(OH)= c(H),結合電荷守恒定律,則c(Na+)+ c(K+)= c(HC2O4-)+ 2c(C2O42-),錯誤,答案選AC;(6)乙二醇、空氣在KOH溶液中構成燃料電池,加入乙二醇的電極發生氧化反應,所以作電源的負極;乙二醇失去電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為碳酸根離子和水,電極反應式為HOCH2CH2OH-10e-+14OH-2CO32-+10H2O。考點:考查蓋斯定律的應用,溶液中離子濃度的比較,溶液酸堿性的判斷,化學平衡移動的判斷【試題26】(14分)CO和H2的混合氣體俗稱合成氣,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
48、氣,工業上利用天然氣(主要成分為CH4)與水進行高溫重整制備合成氣。(1)已知:CH4、H2和CO的燃燒熱(H)分別為890.3kJ/mol、285.8kJ/mol和283.0kJ/mol,且1mol液態水汽化時的能量變化為44.0kJ。用1 m3(標準狀況)的甲烷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制取合成氣所需的熱量為 (保留整數)。(2)在一定溫度下,向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40mol CH4和0.60mol H2O(g),測得CH4(g)和H2(g)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表所示:計算該反應第一次達平衡時的平衡常數K 。3min時改變的反應條件是 (只填一種條件的改變即可)。(3)已知溫度
49、(wnd)、壓強、投料比Xn(CH4)/n(H2O)對該反應(fnyng)的影響如圖所示。圖1中的兩條曲線(qxin)所示投料比的關系X1 X2(填“=”、“”或“ X2;投料比相同時,壓強增大,平衡逆向移動,甲烷的百分含量增大,P1曲線在P2曲線的上方,所以P1P2;(4)以甲烷為燃料的堿性燃料電池中,甲烷在負極發生氧化反應,失去電子生成的二氧化碳與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碳酸根離子和水,所以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H48e10OH CO32-7H2O;放電時參與反應的氧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8.96L,物質的量是8.96L/22.4L/mol=0.4mol,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O2+4e-+2H2O=
50、4OH-,則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1.6mol,需要0.2mol甲烷氣體,若生成碳酸根離子,則需要KOH的物質的量至少2mol,現在溶液中KOH的物質的量是0.1L3mol/L=0.3mol2mol,根據元素守恒,0.2mol甲烷產生0.2mol二氧化碳與0.3molKOH反應,生成0.1molKHCO3和0.1molK2CO3,溶液呈堿性,碳酸根離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氫根離子,所以溶液中鉀離子的濃度最大,其次是碳酸氫根離子,然后是碳酸根離子、氫氧根離子,最小的為氫離子,即c(K+)c(HCO3-)c(CO32-)c(OH)c(H)。考點:考查蓋斯定律的應用,平衡移動的判斷,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
51、電化學反應原理的應用,離子濃度的比較【試題(sht)27】(15分)氨基(nj)甲酸銨(H2NCOONH4)是一種白色固體,易分解、易水解,可用做肥料(filio)、滅火劑、洗滌劑等。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如下方法制備氨基甲酸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2NH3(g)+CO2(g)H2NCOONH4(s) H0(1)實驗室通常采用圖1裝置制取氨氣,你所選擇的試劑是 。(2)制備氨基甲酸銨的裝置如圖2所示,把氨氣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斷攪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銨小晶體懸浮在四氯化碳中。當懸浮物較多時,停止制備。注:四氯化碳與液體石蠟均為惰性介質。發生器用冰水冷卻的原因是 。液體石蠟鼓泡瓶的作用是
52、。從反應后的混合物中分離出產品的實驗方法 (填操作名稱)。為了得到干燥產品,應采取的方法是_(填寫選項序號)。a.常壓加熱烘干 b.高壓加熱烘干 c.真空40 以下烘干尾氣處理裝置如圖3所示。能否將濃H2SO4改為稀H2SO4 (填“能”或“否”),理由是 。(3)取因部分變質而混有碳酸氫銨的氨基(nj)甲酸銨樣品1.570 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處理(chl)后,使碳元素完全轉化(zhunhu)為碳酸鈣,過濾、洗滌、干燥,測得質量為2.000 g。則樣品中氨基甲酸銨的質量分數為_。Mr(NH2COONH4)=78、Mr(NH4HCO3) =79、Mr(CaCO3)=100【答案】(1)氯化銨和
53、氫氧化鈣 (2分)(2) 此反應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提高反應物轉化率(或降低溫度,防止因反應放熱造成產物分解) (2分)通過觀察氣泡,調節NH3與CO2通入比例 (2分) 過濾(1分) c (2分) 否 (1分)濃硫酸可以防止水蒸氣進入反應容器使氨基甲酸銨水解(或者稀硫酸中水蒸氣可能進入反應容器導致氨基甲酸銨水解)(2分)(3)0.4968或49.68%(有效數字沒有考慮不扣分,在0.50000.4900范圍內可以得分)(3分)【解析】試題分析:(1)圖1 是固體與固體之間加熱制備氣體的實驗裝置,因此實驗室如果采用圖1裝置制取氨氣,所選擇的試劑是氯化銨和氫氧化鈣。(2)由于此反應為放熱反應,
54、降低溫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可以提高反應物轉化率,因此發生器用冰水冷卻。由于氣體之間的反應量不易控制,因此通過液體石蠟鼓泡瓶可通過觀察氣泡,調節NH3與CO2通入比例。由于(yuy)生成的氨基甲酸銨小晶體懸浮(xunf)在四氯化碳中,所以(suy)從反應后的混合物中分離出產品的實驗方法過濾。又因為氨基甲酸銨易分解、易水解,所以為了得到干燥產品,應采取的方法是真空40 以下烘干,答案選c。二者雖然都能吸收氨氣,當由于濃硫酸還可以防止水蒸氣進入反應容器使氨基甲酸銨水解,所以尾氣處理裝置中不能將濃H2SO4改為稀H2SO4。(3)設混合物則碳酸氫銨和氨基甲酸銨的物質的量分別是amol和bm
55、ol,則79a78b1.57。碳酸鈣的物質的量是2.00g100g/mol0.02mol,則根據碳原子守恒可知ab0.02,解得ab0.01,所以樣品中氨基甲酸銨的質量分數為。考點:考查物質制備實驗方案設計與探究【試題28】在周期表中136號之間的A、B、C、D、E、F六種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已知A與其余五種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B的一種核素在考古時常用來鑒定一些文物的年代,C元素原子的最外層有3個自旋方向相同的未成對電子,D原子核外電子有8種不同的運動狀態,E元素在第四周期,E的基態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是核外電子總數的1/4,F元素位于周期表的ds區,其基態原子最外能層只有一個電
56、子。(1)寫出基態E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 。(2)B、C、D三種元素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用元素符號表示)。(3)A與C形成CA3型分子,分子中C原子的雜化類型為 ,分子的立體結構為 ;C的單質與化合物BD是等電子體,根據等電子體原理,寫出化合物BD的電子式 。(4)A2D的沸點在同族元素中最高,其原因是 。A2D由液態形成晶體時密度 (填“增大”、“不變”或“減小”),其主要原因 (用文字敘述)。(5)已知D、F能形成一種(y zhn)化合物,其晶胞的結構如圖所示,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用元素符號表示(biosh));若相鄰D原子(yunz)和F原子間的距離為a cm,阿伏伽德羅常數
57、為NA,則該晶體的密度為 gcm-3(用含a、NA的符號表示)。【答案】(1)3d54s1 (2)CON (3)sp3雜化 三角錐形 (4)由于水分子間形成氫鍵,導致沸點升高 減小 水形成晶體時,每個水分子與4個水分子形成氫鍵,構成空間正四面體網狀結構,水分子空間利用率低,密度反而減小(5)Cu2O;【解析】試題分析:在周期表中136號之間的A、B、C、D、E、F六種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B的一種核素在考古時常用來鑒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則B為C,C元素原子的最外層有3個自旋方向相同的未成對電子,D原子核外電子有8種不同的運動狀態,則C為N,D為O,E元素在第四周期,E的基態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是核外電子總數的1/4,則E為Cr,F元素位于周期表的ds區,其基態原子最外能層只有一個電子,則F為Cu,A與其余五種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則A為H。(1)由以上推斷可知E原子為24號Cr原子,其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3d54s1 。(2)B、C、D三種(sn zhn)元素分別為C、N、O,根據(gnj)同周期,第一電離能的變化規律,氮原子的P軌道是半充滿(chngmn)狀態,原子較穩定,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CON。(3)NH3中N原子成3個鍵,有一對未成鍵的孤對電子,雜化軌道數為4,采取sp3型雜化,孤對電子對成鍵電子的排斥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科護士試題庫及答案
- 基礎醫學的臨床應用案例試題及答案
- 探索知識的圖書管理員考試試題及答案2024
- 硬幣擺放測試題及答案
- 泰州三模物理試題及答案
- 理清公共營養師考試知識脈絡試題及答案
- 系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關鍵要素的識別與高效復習策略的融合探討試題及答案
- 源頭解析醫學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網絡規劃的重要文檔及存檔管理考量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的實踐案例分享試題及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0540外國文學史試題及答案含評分標準
- 小區網球可行性方案
- 新進廠生產經理工作開展規劃
- 《板殼理論14章》課件
- 皮膚科護士的實踐經驗與案例分享
- 新生兒乳糜胸護理查房課件
- 《河道生態修復技術指南》
- 擔保人和被擔保人之間的協議范本
- 可愛的中國全冊教案
- 醫院品管圈10大步驟詳解課件
- 田野調查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