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科學教學實錄地球的衛星月球_教科版_第1頁
六年級下科學教學實錄地球的衛星月球_教科版_第2頁
六年級下科學教學實錄地球的衛星月球_教科版_第3頁
六年級下科學教學實錄地球的衛星月球_教科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六年級下科學教學實錄-地球的衛星-月球教科版 師:2019年10月24日18時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送入太空,讓我們一起乘坐“騰訊號直播船進展“嫦娥探月序曲繞月之旅吧!生觀看視頻師:看完這段視頻,你有什么想說的?生:科學技術的開展,我們能更多更科學地理解月亮生:我們的航天工作者真了不起!生:古人奔月的愿望就要實現了!師小結:在全國人民熱切的期盼中,在世界各國關注的目光里,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成功進入環月工作軌道并傳回月面圖像,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的奔月夢想。師:月球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星球,人們仰望夜空,月球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機密。那么,月球到底

2、有哪些奧秘,人們又是怎樣去探究認識月球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地球的衛星月球?。板書課題1、師:閱讀課本第46頁中的插圖,說說在探究月球的歷程中,人類觀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發生了哪些變化?學生討論后答復。生:古時候人們是用肉眼觀察記錄的,伽利略創造望遠鏡后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再接著是探測飛行器,最后是宇航員登上月球觀察。師:對于這位同學的答復,你有什么補充嗎?或者你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生:我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開展,人們的觀察工具在不斷地進步,從肉眼到天文望遠鏡再到無人飛行器到載人飛船。師板書:肉眼觀察天文望遠鏡探測飛行器登月考察2、討論:從這些工具的開展過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生:人類探月的技術

3、與工具越來越先進。生:人類對月球的數據勘測越來越準確。生:人類對月球微妙的理解越來越多。生:人類對月球的疑惑也越來越多。老師及時地進展評價和鼓勵學生大膽發言。3、師:近年來,美國的探月活動和中國的探月活動,有什么不同的嗎?我們來看一下: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奧爾德林乘“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實現了人類登上月球的夢想。圖為美國宇航員登月的資料圖片2020年3月1日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的準確控制下,準確落于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預定撞擊點。師:看完這兩個事例,你有什么想說的嗎?生:跟美國比起來,

4、我們中國的航天事業還是落后的。生:美國起步早,1969年就登月了,中國才剛剛起步,但是我們會追上的。生:美國實力第一、技術成熟、實現了登月夢,中國差距很大,但是我們跨出了第一步。師:對的,我們的航天技術在進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運載火箭系統原總指揮黃春平說在資金到位、工程按時啟動等理想條件下,中國完全有才能在15年內將載人航天器送往月球。4、師:課前大家搜集了有關月球的信息,你們搜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小組合作完成月球資料卡生小組內整理月球資料師提出要求,巡視指導。要求:輪流發言;發言者要說明信息的來源;有沖突的地方要記下來,然后分類整理。各組派一名代表,匯報交流本組搜集到的信息。師:從剛剛

5、匯報的情況看,同學們搜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月球的運動:自轉同時繞地球公轉,公轉周期是一個月。因為月球繞著地球公轉,我們把月球稱為地球的衛星。二是月球的根本情況和相關數據:月球的年齡大約也是46億年,它與地球形影相隨,關系親密。月球也有殼、幔、核等分層構造。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狀態的。月球直徑約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體積只有地球的1/49,質量約7350億億噸,相當于地球質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當于地球重力的1/6。三是月球的地形:環形山四是有關人類登月的故事。5、師:下面請大家根據各組交流的情況,完成月球根本信息卡的制作,將有關的信息填寫在活動記錄中。學生活動:閱讀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據自己或小組內的月球資料,選擇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6、小結:通過制作“月球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