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 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全球性問題與可持續發展1 環境、資源和人口問題是影響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20世紀中期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全球性問題也日益嚴重了。這是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所面臨的共同的綜合性挑戰。能否正確地認識和解決這些全球性問題,將直接世界經濟和其中的各國國民經濟的共同命運。2如何拯救我們的地球? 環境、資源與人口310月3日,北京八達嶺長城景區游人如織。 4第一節 全球性問題的出現及其認識 一、全球性問題的出現 (一)全球性問題的概念 所謂全球性問題,是指在世界范圍普遍存在、關系到全人類根本利益、威脅人類生存與發展及未來命運的
2、重大問題。 5 (二)全球性問題的出現 全球性問題由于工業化的發展和西方殖民活動的擴展而生成,又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而加劇。 世界自然保護大綱(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1980年)曾指出,人類史無前例的創造性和無與倫比的破壞性與日俱增,是當代社會的兩大突出特征。 6 二、全球性問題的認識羅馬俱樂部在其第一個歷史性文獻增長的極限(1972年)中緊緊抓住了“人類困境”問題,首次把全球性問題從以往的未來學研究中區分出來俄羅斯全球性問題專家阿丘馬科夫在1994年出版的全球性問題哲學中,明確提出應把全球性問題作為一個系統,作為一門全球學,進行專門研究。7三、全球化問題的特點1.全面性2.變動性3.整體性4.急迫
3、性8第二節 人口問題 人口問題在所有全球性問題中處于核心地位,影響和制約著其他全球性問題的狀況和解決。人口問題與持續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人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既是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又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適度的人口規模可以促進可持續發展,而人口規模過大,人口素質不高,則會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障礙。9World population trends10World population growth rates11Annual world population change12全球人口每增長10億所用的時間注:資料來自聯合國社會經濟司人口處13Countries and Areas Rank
4、ed by Population: 2008 Rank Country or Area Population 1 China 1,330,044,605 2 India 1,140,566,211 3 United States 304,059,724 4 Indonesia 237,512,355 5 Brazil 196,342,587 6 Pakistan 171,852,793 7 Bangladesh 154,037,902 8 Nigeria 146,255,306 9 Russia 140,702,094 10 Japan 127,288,419 Source: U.S. Cen
5、sus Bureau, International Data Base. 14 人口增長過快的影響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1.經濟發展負擔沉重 2.加劇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問題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 1.加快資源消耗,造成生態失衡和環境污染 2.拉大南北經濟差距 3.不利于世界和平與穩定15 人口老齡化的影響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國家總人口的比例達到7%以上,就被看做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影響:1. 勞動力年齡結構老化、勞動力短缺 2. 加重社會保障負擔 16第三節 資源問題 資源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資源的豐裕度和組合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結構和經濟優
6、勢,特別是在經濟技術發展水平不高,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的情況下,資源狀況對一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就更加突出。17 一、資源的概念和特點 (一)資源的概念 從廣義上講,資源包括土地、礦產、水、森林和草地,也包括資金、市場、信息和勞動力等。從狹義上講,資源僅指自然資源。18 (二)資源的特點 1有用性和稀缺性 可利用潛力的無限性和資源的有限性 自然資源的財富性 19 二、全球性資源問題 (一)森林資源銳減 森林是社會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可再生自然資源,同時又有巨大而無可替代的環境功能,是人類生存和發展必需的條件。 地球上原始森林的面積曾達到2000萬平方公里,近
7、一個世紀以來,已有一半遭到破壞。自戰后以來,地球上的熱帶雨林面積已經減少了一半。20 (二)土壤退化 近半個世紀以來,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長和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土壤資源也發生迅速的退化。土壤退化將導致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減少,據估計,世界人均耕地面積從1975年的0.32公頃減少為2000年的0.15公頃。 土壤荒漠化是土壤退化的極端形式。荒漠化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之一。21 (三)淡水不足 從全球看,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為當代世界最嚴重和最重大的資源環境問題之一,也是未來人類將面臨的一個最為嚴峻的挑戰之一。據估算,全世界大約有20億人口居住在缺水的地區,占全球陸地面積的60%。
8、 22 (四)生物滅絕 在恐龍時代,平均每1000年有1種動物絕種;20世紀以前,地球上每4年約有1種動物絕種;現在每年約有4萬種生物絕跡。近100年來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超出其自然滅絕率的1000倍,而且這種滅絕速度依然有增無減。23糧食危機2008年以來,糧食危機席卷全球,“世界糧倉”美國也未能幸免。美國兩大零售商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和全美最大倉儲式零售店“好事多”突然宣布采取特別措施,對顧客購買部分品種的大米數量加以限制。 食品限購在美國實屬罕見。而在廣大發展中國家,糧食危機造成的影響更為廣泛而深刻。在埃及首都開羅,為拿到政府救濟的廉價面包,民眾排起了長蛇般的隊伍。在海地,食品危機引發
9、的社會動蕩迫使總理下臺。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4月初警告說,食品和能源價格高漲將在33個國家引發社會動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稱,食品價格高漲將把世界上數以萬計的人置于忍饑挨餓的境地。在非洲一些貧窮國家,民眾幾乎將微薄收入全都用在吃飯上,糧價上漲引發的社會問題尤為嚴重。 24發生騷亂和限制糧食出口國家25原因分析農業生產成本上升,且源于石油價格上漲。災害性天氣導致農產品總產量下降。全球谷物庫存的急劇減少。發展生物能源對國際糧食市場價格的沖擊。出口國限制出口,進口國加大采購力度。 26第四節 環境問題 人類的發展與環境的保護是矛盾的兩個方面。人類的發展既可造成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又可極大提高
10、保護環境和生態的能力;優美適宜的生態和環境可為人類發展和進步提供有力的保障,而生態的破壞和環境的污染則會制約甚至動搖發展的基礎。因此,環境和生態保護是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前提。27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28 一、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指大氣中的一些氣體能夠吸收地球表面由于接收太陽光照而產生的紅外線輻射,從而使大氣被“加熱”的現象。自然溫室效應對于保持地球氣溫、維持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人類工業生產和生活活動向大氣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烷烴等,從而造成氣溫上升和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舉世關注的環境問題。29 二、酸雨問題 酸雨指的是PH值低于5.6的天然降水,形成酸
11、雨的主要前體物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當人為排放這些酸性污染物將環境緩沖量(堿性物)逐漸消耗殆盡時,酸雨就將從天而降。酸雨是以化工燃料為能源的工業化產物,是空前污染積累性作用的結果。30酸雨對動物、植物、建筑物的危害31 三、化學品污染與廢棄物越境轉移問題 化學品豐富了人類生活,但帶來了環境污染。 1.企業生產各種化學品的同時,排放出了大量的廢氣、廢水和廢渣。 2.許多化學品的使用直接污染環境,如農藥和化肥。 3.更多的化學品在使用后被拋棄到環境中形成了毒化環境的垃圾。 32 發達國家廢棄物越境轉移問題: 1.一些發達國家的企業將有毒有害廢物轉移到既無有效檢測手段,又無有效的安全處理措施的發展中
12、國家。據報道,OECD國家所產生的廢物,至少1/10是越境轉移處理的。 2.發達國家將有污染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如農藥生產部門、化工原料加工部門、染料生產部門等等。3334第五節 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戰略開始注意到經濟與環境的相互關系。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環境和經濟發展的總目標并不沖突;如果不同時保護環境、促進資源的合理利用和處理好人口問題,就不會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或穩定增長。也就是說,除非經濟發展戰略從制定到實施都保護環境的長期可持續,否則就不可能有可持續發展的經濟。35 一、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一)可持續發展的定義 關于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
13、e development)定義的界定,有一個發展過程。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的發展?!保ㄊ澜绛h境與發展委員會,我們共同的未來,1987年)36 被廣泛接受和認可的定義是: 可持續發展,系指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后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而且絕不包含侵犯國家主權的含義??沙掷m發展涉及國內合作和跨越國界的合作??沙掷m發展意味著走向國家和國際公平,包括按照發展中國家的國家發展計劃的輕重緩急及發展的目的,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續發展意味著要有一種支持性的國際環境,從而導致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持續經濟增長和發展,這對于環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很重
14、要的??沙掷m發展還意味著維護、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資源基礎,這種基礎支撐著生態抗壓力及經濟的增長。再者,可持續發展還意味著在發展計劃和政策中納入對環境的關注與思考,而不是在援助或發展資助方面的一種新形式的附加條件。(第15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理事會,關于可持續發展的聲明,1989年)37 (二)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基本思想 1.發展 可持續發展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但并非只包涵經濟發展。發展不僅表現在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與質量的提高,還表現在文學、藝術、科學的昌盛,社會道德水平的進步,國民素質的提高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等。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區別38 發展又受到三個因素的限制: (1)經濟因素,
15、即要求產出大于成本或至少與成本平衡。 (2)社會因素,即要求不違反基于傳統、倫理、宗教、習性等所形成的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的社會準則。 (3)生態因素,即要求保持生態系統平衡。生態因素限制是最根本的限制。39 2.可持續性 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是指一種可以長久維持的過程或狀態。人類的可持續性是由四個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部分組成,即生態可持續性、資源可持續性、經濟可持續性和社會可持續性。其中,生態和資源可持續性是基礎,經濟可持續性是條件,社會可持續性是目的。四者最終的目的是保證“自然經濟社會”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40 3.公平性 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思想包括三個方面: (1)本代
16、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間的公平性。要給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發展權,就應當把消除貧困作為可持續發展進程特別優先的問題來考慮。 (2)代際間的公平,即世代之間的公平。 (3)公平分配有限資源。41 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形成與發展萌芽、第一里程碑人類環境宣言 (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1972)明確提出世界自然資源保護戰略 (IUCN 、UNEP、WWF,1980)正式提出我們共同的未來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3)42第二里程碑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 21世紀議程 (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1992) 京都議定書(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大會,1997)43圖表:關于京都議定書新華社 2005年2月17日 44三、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和途徑 (一)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1、保持經濟增長,提高經濟增長質量 2、滿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 3、控制人口的數量增長,不斷提高人口素質 4、維持、擴大和保護地球的資源基礎 5、依靠科技進步突破發展瓶頸 6、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45 (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助餐飲創新創業
- 冷鏈物流掛靠合作合同
- 腰疼的預防及護理
- 老年口腔知識科普
- 學校培訓展示
- 股權投資基金合同回購兜底:新趨勢與合同規范
- 2024沅陵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淮南市文匯女子職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民事離婚合同樣本指南
- 騰訊員工培訓
- 新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認識20~99》全部教案(共3課時)
- 2025年中國高壓注射器行業發展策略、市場環境及前景研究分析報告
- 寧德時代供應商申請入庫教程
- 手術患者轉運交接課件
- Unit+6+The+power+of+plants+大單元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課件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講座第一講中華民族共同體基礎理論課件
- 第六章-GIS分析導論
- 《LED顯示屏介紹》課件
- 美容預付消費合同范例
- 兒科醫療糾紛防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