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 教案(表格式)_第1頁
5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 教案(表格式)_第2頁
5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 教案(表格式)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 題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學 習 目 標1.認識作者,識記生字詞2.了解物候知識3.判斷說明順序4.理清文章結構學 習 重難點1.重點:識記生字詞,了解物候知識2.難點:理清文章結構,判斷說明順序智 趣 引 入四季流轉的圖片“七九河開,把酒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農諺。讓我們跟隨春夏秋冬的時序更替去領略感受大自然的其妙語言,以及和我們生活的息息相關。師生互動一、知人論世1.【走進作者】 竺可楨(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物候學是竺可楨多年研究的結晶。他結合我國的實際,系統地介紹了物候學的基本原理、我國古代的物候知識、世界各國物候學的發展、物候學的基本定律、

2、利用物候預告農時的方法等。2.【寫作背景】 本文是根據科學大眾1963年第1期竺可楨的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一文改寫而成。竺可楨長期堅持物候觀測,掌握了翔實的資料,為我國物候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寫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識,幫助困難時期的農業生產,以提高農作物產量。師 生 互 動二、一讀課文,勾畫生字詞,識字記音翩然( ) 簌簌( ) 物候( )載途( ) 農諺( ) 刺槐( )連翹( ) 短促( ) 孕育( )懸殊( ) 銷聲匿跡( ) 草長鶯飛( )孕育:懷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醞釀著新事物。衰草連天:形容荒草遍地,極其荒涼的樣子。年年如是:每年都像這樣。周而復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環

3、。草長鶯飛:形容春天草木繁盛、鶯歌燕舞的景象。三、在讀課文,梳理文章結構 1.文章運用了什么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1-3) 說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4-5) 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6-10) 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1112) 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3.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學?草木枯榮、候鳥來去等自然現象,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作為物候學的研究對象,物候就是指動植物等隨著氣候變化而在生長、發育、遷徙、繁殖等生命活動方面表現出的反應。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叫物候學。4.第13自然段是怎樣將“物候”這一科學概念一步步引出來的?先描寫一年四

4、季變遷的景象,再指出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之間存在的關聯,告訴讀者,這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最后指出,這些“大自然的語言”就是物候。由直觀的自然現象到抽象的概念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邏輯順序)二 次 備 課課 堂 小 結 通過作者的生動的介紹,我們了解到了我們身處其中而又不自知的許多有趣的大自然的語言,初步認識了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候以及物候學知識,下節課我們繼續進一步深入地去了解和探索物候知識。二 次 備 課當 堂 檢 測1.下列詞語中畫線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孕育(yn) 連翹(qio)衰草連天(sui)B.翩然(pin) 海棠(tng) 銷聲匿跡(n)C.懸殊(sh) 次第(ch) 草長鶯飛(yng) D.萌發(mng) 農諺(yn) 簌簌落下(sh)【解析】A項中,“翹”應讀“qio”;C項中,“次”應讀“c”;D項中,“簌”應讀“s”。2.指出下列句子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說明方法:舉例子作用:通過列舉桃花開、燕子來對應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等自然現象的實例,具體形象地說明了物候學的內容和目的,即通過物候學“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