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75/75 第1章:繪制標高和軸網 概述:標高用來定義樓層層高及生成平面視圖,標高不是必須作為樓層層高;軸網用于為構件定位,在Revit中軸網確定了一個不可見的工作平面。軸網編號以及標高符號樣式均可定制修改。軟件目前可以繪制弧形和直線軸網,不支持折線軸網。 在本章節中,需重點掌握軸網和標高的2D,3D顯示模式的不同作用,影響圍命令的應用,軸網和標高標頭的顯示控制,如何生成對應標高的平面視圖等功能應用。 1.1實例應用 2.5.1創建標高在 Revit Architecture 中,“標高”命令必須在立面和剖面視圖中才能使用,因此在正式開始項目設計前,必須事先打開一個立面視圖。 開始項目設計。
2、 在項目瀏覽器中展開“立面(建筑立面)”項,雙擊視圖名稱 “南立面”進入南立面視圖,如圖2.31所示。 調整“2F” 標高,將一層與二層之間的層高修改為3.3米,如圖2.32所示。 圖2.32 圖2.31 繪制標高“F3”,調整其間隔使間距為3000毫米,如圖2.33所示。 圖2.33 利用 “復制”命令,創建 地坪標高和1F。選擇標高“F2”,單擊“修改 標高”選項卡下“修改”面板中的“復制”命令,選項欄勾選多重復制選項“多個”。 移動光標在標高“F2”上單擊捕捉一點作為復制參考點,然后垂直向下移動光標,輸入間距值3750后按“Enter”鍵確認后復制新的標高,如圖2.34所示。 繼續向下移
3、動光標,分別輸入間距值2850、200后按“Enter”鍵確認后復制另外2根新的標高。 分別選擇新復制的3根標高,單擊藍色的標頭名稱激活文本框,分別輸入新的標高名稱0F、-1F、-1F-1后按“Enter”鍵確認。結果如圖2.35所示。 圖2.34 圖2.35 至此建筑的各個標高就創建完成,保存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Revit Architecture中復制的標高是參照標高,因此新復制的標高標頭都是黑色顯示,而且在項目瀏覽器中的“樓層平面”項下也沒有創建新的平面視圖。而且標高標頭之間有干涉,下面將對標高做局部調整。 2.5.2編輯標高接上節練習完成下面的標高編輯。 按住“Ctrl”鍵單擊拾取
4、標高“0F”和“-1F-1”,從類型選擇器下拉列表中選擇“標高:GB_下標高符號”類型,兩個標頭自動向下翻轉方向。結果如圖2.36所示。 單擊選項卡“視圖”-“平面視圖”-“樓層平面”命令,打開“新建平面”對話框,如圖2.37所示。從下面列表中選擇“-1F”,單擊“確定”后,在項目瀏覽器中創建了新的樓層平面“-1F”,并自動打開“-1F”作為當前視圖。 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立面(建筑立面)”項下的“南立面”立面視圖回到南立面中,發現標高“-1F”標頭變成藍色顯示。保存文件。 圖2.36 圖2.37 2.5.3創建軸網下面我們將在平面圖中創建軸網。在Revit Architecture中軸網只需
5、要在任意一個平面視圖中繪制一次,其他平面和立面、剖面視圖中都將自動顯示。接上節練習,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樓層平面”項下的“F1”視圖,打開首層平面視圖。 繪制第一條垂直軸線,軸號為1。利用“復制”命令創建28號軸網。單擊選擇1號軸線,移動光標在1號軸線上單擊捕捉一點作為復制參考點,然后水平向右移動光標,輸入間距值1200后按“Enter”鍵確認后復制2號軸線。保持光標位于新復制的軸線右側,分別輸入4300、1100、1500、3900、3900、600、2400后按“Enter”鍵確認,繪制3-9號軸線。 選擇8號軸線,標頭文字變為藍色,單擊文字輸入“1/7”后按“Enter”鍵確認,將8 號
6、軸線改為附加軸線。同理選擇后面的9號軸線,修改標頭文字為“8”。完成后垂直軸線結果如圖2.38所示。 圖2.38 單擊選項卡“常用”-“軸網”命令,移動光標到視圖中1號軸線標頭左上方位置單擊鼠標左鍵捕捉一點作為軸線起點。然后從左向右水平移動光標到8號軸線右側一段距離后,再次單擊鼠標左鍵捕捉軸線終點創建第一條水平軸線。 選擇剛創建的水平軸線,修改標頭文字為“A”,創建A號軸線。 利用“復制”命令,創建B-I號軸線。移動光標在A號軸線上單擊捕捉一點作為復制參考點,然后垂直向上移動光標,保持光標位于新復制的軸線右側,分別輸入 4500、1500 、4500、900、4500、2700、1800、34
7、00后按“Enter”鍵確認,完成復制。 選擇I號軸線,修改標頭文字為“J”,創建J號軸線(目前的軟件版本還不能自動排除I、O等軸線編號)。 完成后的軸網如圖2.39所示,保存文件。 圖2.39 2.5.4編輯軸網繪制完軸網后,需要在平面圖和立面視圖中手動調整軸線標頭位置,修改 7 號和 1 / 7號軸線、D號和E號軸線標頭干涉等,以滿足出圖需求。 偏移D號軸、1/7號軸線標頭,如圖2.40所示。 圖2.40 標頭位置調整:在“標頭位置調整”符號上按住鼠標左鍵拖拽可整體調整所有標頭的位置;如果先單擊打開“標頭對齊鎖”,然后再拖拽即可單獨移動一根標頭的位置。 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立面(建筑立面)
8、”項下的“南立面”進入南立面視圖,使用前述編輯標高和軸網的方法,調整標頭位置、添加彎頭,結果如圖2.41所示。 圖2.41 同樣方法調整東立面或西立面視圖標高和軸網。 至此標高和軸網創建完成,選中所有軸線并鎖定,保存文件。本章學習了標高和軸網的常用創建和編輯方法,從下章開始創建地下一層平面墻體等建筑構件。 練習 1、完成小別墅練習的標高繪制 2、完成小別墅練習的軸網繪制 第3章:墻體的繪制和編輯 上章完成了標高和軸網等定位依據設計,從本章開始將從地下一層平面開始,分層逐步完成別墅三維模型的設計。本章將創建地下一層平面的墻體構件。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樓層平面”項下的“-1F”,打開地下一層平面視
9、圖。 利用編輯墻中的方法新建 “基本墻:外墻飾面磚”墻類型,其構造層設置如圖3-24所示。 圖3-24 3.5.1繪制地下一層外墻新建了墻類型后,即可直接選擇墻類型,直接繪制墻體。 接上節練習,單擊選項卡“常用”-“墻”命令。 在類型選擇器中選擇“基本墻:剪力墻”類型, 單擊“圖元屬性”按鈕打開“實例屬性” 對話框,設置實例參數“基準限制條件”為“-1F-1”,“頂部限制條件”為“直到標高 1F”,如圖3-25所示。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 繪制面板選擇“直線”命令,移動光標單擊鼠標左鍵捕捉E軸和2軸交點為繪制墻體起點,然后順時針單擊捕捉E軸和1軸交點、F軸和1軸交點、F軸和2軸交點、H軸和2
10、 軸交點、H軸和7軸交點、D軸和7軸交點、繪制上半部分墻體,如圖3-26所示。 圖3-25 圖3-26 在類型選擇器中選擇“基本墻:外墻飾面磚”類型,單擊“屬性”按鈕打開“圖元屬性” 對話框,同樣設置實例參數“基準限制條件”為“-1F-1”,“頂部限制條件”為“直到標高1F”,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 選擇“繪制”面板下“直線”命令,移動光標單擊鼠標左鍵捕捉E軸和2軸交點為繪制墻體起點,然后光標垂直向下移動,鍵盤輸入“8280”按“Enter”鍵確認;光標水平向右移動到5軸單擊,繼續單擊捕捉E軸和5軸交點、E軸和6軸交點、D軸和6軸交點、D軸和7軸交點繪制下半部分外墻,如圖3-27所示。 圖3
11、-27 完成后的地下一層外墻如圖3-28所示,保存 文件。 3.5.2繪制地下一層內墻 接上節練習,單擊選項卡“常用”-“墻”命 令,在類型選擇器中選擇“基本墻:普通磚 -200mm”類型。 “繪制”面板選擇“直線”命令,選項欄“定 位線”選擇“墻中心線”,單擊“圖元屬性”按圖3-28 鈕打開“實例屬性”對話框,設置實例參數“基準限制條件”為“-1F”,“頂部限制條件”為“直到標高 1F”,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 按圖3-29所示墻位置捕捉軸線交點,繪制“普通磚-200mm”地下室墻。 圖3-29 在類型選擇器中選擇“基本墻:普通磚-100mm”,“定位線”選擇“核心面外部”,單擊“圖元屬性
12、”按鈕打開“實例屬性”對話框,設置實例參數“基準限制條件”為“-1F”,“頂部限制條件”為“直到標高1F”,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 按圖3-30所示墻位置捕捉軸線交點,繪制“普通磚-100mm”地下室墻。 圖3-30 完成后的地下一層墻體如圖3-31所示,保存文件。 圖 3-31 練習 完成小別墅練習地下一層的墻體繪制 第4章:門窗和樓板 概述:在三維模型中,門窗的模型與它們的平面表達并不是對應的剖切關系,這說明門窗模型與平立面表達可以相對獨立。此外門窗在項目中可以通過修改類型參數如門窗的寬和高以及材質等,形成新的門窗類型。門窗主體為墻體,它們對墻具有依附關系,刪除墻體,門窗也隨之被刪除。
13、4.6實例應用 4.6.1插入地下一層門接上節練習,打開“-1F”視圖,單擊選項卡“常用”“門”命令,在類型選擇器中選擇“裝飾木門-M0921”類型。 在選項欄上選擇“在放置時進行標記”,以便對門進行自動標記。要引入標記引線,請選擇“引線”并指定長度。如圖4-18所示 圖4-18 將光標移動到3軸“普通磚-200mm”的墻上,此時會出現門與周圍墻體距離的灰色相對尺寸,如圖4-19所示。這樣可以通過相對尺寸大致捕捉門的位置。在平面視圖中放置門之前,按空格鍵可以控制門的左右開啟方向。 在墻上合適位置單擊鼠標左鍵以放置門,調整臨時尺寸標注藍色的控制點,拖動藍色控制點移動到F軸“普通磚-200mm”墻
14、的上邊緣,修改尺寸值為“100”,得到“大頭角”的距離,如圖4-20。 圖4-19 圖4-20 相對尺寸 臨時尺寸 “裝飾木門-M0921門”修改后的位置如圖4-21。 圖4-21 圖4-22 同理,在類型選擇器中分別選擇“卷簾門:JLM5422”、“裝飾木門-M0921”、“裝飾木門-M0821”、 “推拉門-YM2124”、“YM1824:YM3267”門類型,按圖4-22所示位置插入到地下一層墻上。 圖4-23 完成后地下一層的門如圖4-23所示,保存文件。 4.6.2放置地下一層的窗接上節練習,打開“-1F”視圖,單擊選項卡“常用”“窗”命令。 在類型選擇器中分別選擇“推拉窗1206:
15、C1206”、“固定窗0823:C0823”、“C3415”、“固定窗0624:C0624”類型,按圖4-24所示位置,在墻上單擊將窗放置在合適位置。 圖4-24 4.6.3窗編輯定義窗臺高本案例中窗臺底高度不全一致,因此在插入窗后需要手動調整窗臺高度。幾個窗的底高度值為:C0624-250mmC3415-900mmC0823-400mmC1206-1900mm。調整方法如下: 方法一:在任意視圖中選擇“固定窗 0823:C0823”,單擊“圖元屬性”按鈕打開“實例屬性”對話框,修改底高度值為400,如圖4-25。單擊“確定”完成設置。 方法二:切換至立面視圖,選擇窗,移動臨時尺寸界線,修改臨
16、時尺寸標注值。 進入項目瀏覽器,鼠標單擊“立面(建筑立面),雙擊“東立面”從而進入東立面視圖。 在東立面視圖中如圖4-26 選擇“固定窗0823:C0823”,移動臨時尺寸控制點至“-1F“標高線,修改臨時尺寸標注值為“400”后按“Enter”鍵確認修改。 同樣方法,編輯其他窗的底高度。編輯完成后的地下一層窗如圖4-27所示,保存文件。 圖4-25 圖4-26 圖4-27 4.6.4創建地下一層樓板接上節練習,打開地下一層平面-1F。單擊選項卡“常用”-“樓板”命令,進入樓板繪制模式。 選擇“繪制”面板,單擊“拾取墻”命令,如圖4-28在選項欄中設置偏移為:“-20”,移動光標到外墻外邊線上
17、,依次單擊拾取外墻外邊線自動創建樓板輪廓線,如圖4-29所示。拾取墻創建的輪廓線自動和墻體保持關聯關系。 圖4-28 單擊“圖元”面板“樓板屬性”命令,如圖4-30進入樓板“圖元屬性”對話框,選擇樓板類型為“常規-200mm” 圖4-29 圖4-30 單擊“確定”退出對話框。單擊 “完成繪制”命令創建地下一層樓板,如圖4-31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是”,樓板與墻相交的地方將自動剪切。 圖4-31 創建的地下一層樓板如圖4-32所示。 圖4-32 至此本案地下一層的構件都已經繪制完成, 4.6.5復制地下一層外墻 接上節練習,切換到三維視圖,將光標放在地下一層的外墻上,高亮顯示后按Tab鍵,所有外
18、墻將全部高亮顯示,單擊鼠標左鍵,地下一層外墻將全部選中,構件紅色亮顯,如圖4-32左圖所示。 單擊菜單欄“編輯”“復制到粘貼板” 命令,將所有構件復制到粘貼板中備用。單擊菜單欄“編輯”“對齊粘貼”“按名稱選擇標高”命令,打開“選擇標高” 對話框,如圖 434 所示。單擊選擇“1F”,單擊“確定”。地下一層平面的外墻都被復制到首層平面,同時由于門窗默認為是依附與墻體的構件,所以一并被復制,如圖 435圖4-33 所示。 圖4-34 圖4-35 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樓層平面”項下的“1F”,打開一層平面視圖。 如圖 436 框選所有構件,單擊選項欄“過濾選擇集”工具,打開“過濾器”對話框,如圖 4
19、37 取消勾選“墻”,單擊“確定”選擇所有門窗。按“Del”(Delete 刪除)鍵,刪除所有門窗。圖 436 圖 437 【注意1】過濾選擇集時,當類別很多,需要選擇的很少時,可以先單擊“放棄全部”,再勾選 “墻”等需要的類別;當需要選擇的很多,而不需要選擇的相對較少時,可以先單擊“選擇全部”,再取消勾選不需要的類別。提高選擇效率。 【注意2】過濾器是按構件類別快速選擇一類或幾類構件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注意3】“復制到剪貼板”工具可將一個或多個圖元復制到剪貼板中,然后使用“從剪貼板中粘貼”工具或“對齊粘貼”工具將圖元的副本粘貼到其他項目中或圖紙中。 【注意4】“復制到剪貼板”工具與“復制”
20、工具不同。要復制某個選定圖元并立即放置該圖元時(例如,在同一個視圖中),可使用“復制”工具。在某些情況下可使用“復制到剪貼板”工具,例如,需要在放置副本之前切換視圖時。 【注意5】在Revit中創建圖元沒有嚴格的先后順序,所以用戶可以隨時根據需要繪制或復制創建樓層平面視圖。 4.6.6編輯首層外墻調整外墻位置:單擊工具欄中的“對齊”命令,移動光標單擊拾取 B 軸線作為對齊目標位置,再移動光標到 B 軸下方的墻上,按 Tab 鍵拾取墻的中心線位置單擊拾取,移動墻的位置,使其中心線與 B 軸對齊,如圖 46 所示。圖 46單擊設計欄“基本”“墻”命令,在類型選擇器中選擇“外墻機刨橫紋灰白色花崗石墻
21、面”類型,單擊“屬性”按鈕打開“圖元屬性”對話框。設置實例參數“基準限制條件”為“1F”,“頂部限制條件”為“直到標高 2F”,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選項欄選擇“繪制”命令,“定位線”選擇“墻中心線”,移動光標單擊鼠標左鍵捕捉 H 軸和 5 軸交點為繪制墻體起點,然后逆時針單擊捕捉 G 軸與 5 軸交點、G 軸與 6 軸交點、 H 軸與 6 軸交點,繪制 3 面墻體。再用工具欄“對齊”命令,按前述方法,將 G 軸墻的外邊線與 G 軸對齊,結果如圖 47所示。 圖47 單擊工具欄“拆分”命令,如圖48所示移動光標到H軸上的墻5、6軸之間任 意位置,單擊鼠標左鍵將墻拆分為兩段。 單擊工具欄“修剪
22、”命令,移動光標到H軸與5軸左邊的墻上單擊,再移動光標 到5軸的墻上單擊,這樣右側多余的墻被修剪掉。同理,H軸與6軸右邊的墻也用此方 法修剪,結果如圖49所示。 圖48 圖49 移動光標到復制的外墻上,按 Tab 鍵,當所有外墻鏈亮顯時單擊鼠標選擇所有外墻,從類型選擇器下拉列表中選擇“外墻機刨橫紋灰白色花崗石墻面”類型,更新所有外墻類型。一層平面外墻部分如圖 410 所示。保存文件。圖 4104.2.1繪制首層墻下面接上節練習,繼續繪制首層平面墻。單擊設計欄“基本”“墻”命令,在類型選擇器中選擇“基本墻:普通磚200mm”類型,選項欄選擇“繪制”命令,“定位線”選擇“墻中心線”。單擊“屬性”按
23、鈕打開“圖元屬性”對話框,設置實例參數“基準限制條件”為“1F”,“頂部限制條件”為“直到標高 2F”,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如圖411 繪制 200mm墻。圖 411 圖 412 在類型選擇器中選擇“基本墻:普通磚100mm”類型,選項欄選擇“繪制”命令。單擊“屬性”按鈕打開“圖元屬性”對話框,設置實例參數“基準限制條件”為“1F”,“頂部限制條件”為“直到標高 2F”,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如圖 412 繪制 100mm墻。完成后的首層墻體如圖 413 所示,保存文件。圖 413 4.2.2編輯墻連接當創建墻時,Revit 會自動處理相鄰墻體的連接關系。可以根據需要編輯墻連接。具體方法
24、如下:單擊菜單“工具”“編輯墻連接”命令,或在“工具”工具欄上單擊圖標。移動光標到一個墻連接部位,當出現正方形圍框時單擊鼠標左鍵。在選項欄上,選擇以下連接類型,改變墻連接方式: 圖414 圖415 圖416 平接:在墻之間創建對接,這是默認連接類型。選項欄單擊“下一個”,可以切換兩面墻的對接關系。如圖 414 所示。斜接:在墻之間創建斜接,所有小于 20的墻連接都是斜接。如圖 415 所示。方接:對非垂直相交的墻體,可以使用本選項,使墻端頭呈 90 度。對于已連接為 90 度的墻,此選項無效。如圖 416 所示,選項欄單擊“下一個”,可以切換兩面墻的方接關系。4.1插入和編輯門窗 編輯完成首層
25、平面外墻體后,即可創建首層門窗。門窗的插入和編輯方法同第 3 章 3.2 3.3 容,本章不再詳述。接前面練習,在“項目瀏覽器”“樓層平面”項下雙擊“1F”,打開首層樓層平面。圖 417 單擊設計欄“基本”“門”命令,在類型選擇器中分別選擇門類型:“YM3627:YM3624”、 “裝飾木門M0921”、“裝飾木門M0821”、“雙扇現代門:M1824”、“型材推拉門:塑鋼推拉門”,按圖 417 所示位置移動光標到墻體上單擊放置門,并編輯臨時尺寸按圖 417 所示尺寸位置精確定位。單擊設計欄“基本”“窗”命令,在類型選擇器中選擇窗類型:“推拉窗 2406:C2406”、“C0615:C0609
26、”、“C0615”、“C0915”、“C3415:C3423”、“固定窗 0823:C0823”、“推拉窗 C0624:C0825”、“推拉窗 C0624:C0625”,按圖 417 所示位置移動光標到墻體上單擊放置窗,并編輯臨時尺寸按圖 417 所示尺寸位置精確定位。編輯窗臺高:在平面視圖中選擇窗,單擊“屬性”按鈕打開“圖元屬性”對話框,設置參數“底高度”參數值,調整窗戶的窗臺高。各窗的窗臺高為:C24061200mmC06091400mm C0615900mm C0915900mm C3423100mm C0823100mm C0825150mmC0625300mm。4.2創建首層樓板 下
27、面給別墅創建首層樓板。Revit Architecture 可以根據墻來創建樓板邊界輪廓線自動創建樓板,在樓板和墻體之間保持關聯關系,當墻體位置改變后,樓板也會自動更新。接上節練習,打開首層平面 1F。單擊設計欄“樓板”命令,或單擊設計欄“基本”“樓板”命令,進入樓板繪制模式,設計欄變為圖 418 所示。單擊“拾取墻”命令,移動光標到外墻外邊線上,依次單擊拾取外墻外邊線自動創建樓板輪廓線,如圖 419 所示。拾取墻創建的輪廓線自動和墻體保持關聯關系。圖 418 圖 419 檢查確認輪廓線完全封閉??梢酝ㄟ^工具欄中“修剪”命令修剪輪廓線使其封閉,也可以通過光標拖動跡線端點移動到合適位置來實現,R
28、evit 將會自動捕捉附近的其他輪廓線的端點。當完成樓板繪制時,如果輪廓線沒有封閉,系統會自動提示。也可以單擊設計欄“線”命令,此時光標在繪圖區域將變成一枝小畫筆,選擇選項欄上需要的“線”“矩形”“圓弧”等繪制命令,繪制封閉樓板輪廓線。設置偏移:在選項欄中單擊“偏移”命令,選擇“數值方式”,設置樓板邊緣的“偏移”量為 20,取消勾選“復制”,如圖 420。圖 420移動光標到一條樓板輪廓線上側,在輪廓線側出現一條綠色虛線預覽后,按 Tab 鍵直到出現一圈綠色虛線預覽,如圖 421 所示。單擊鼠標左鍵完成偏移,結果如圖 422 所示。圖 421 圖 422樓板輪廓線如圖 423 所示。 圖423
29、 選擇B軸下面的輪廓線,單擊工具欄“移動”命令,光標往下移動,輸入4490。 如圖4-24所示。 單擊設計欄“線”命令,用“繪制”命令繪制如圖4-25的線。 單擊工具欄“修剪”命令,分別單擊如圖4-26所示標注為1和4的線、2和3 的線。 圖 424 圖 425 圖 426 完成后的樓板輪廓線草圖如圖 427 所示。設計欄中單擊“樓板屬性”命令,打開“圖元屬性”對話框,選擇樓板“類型”為“常規100 mm”,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單擊“完成繪制”創建首層樓板,結果如圖 428 所示。 圖427 圖428 至此本案一層平面的主體都已經繪制完成,保存文件?!咀⒁?】當使用拾取墻時,可以在選項欄勾
30、選“延伸到墻中(至核心層)”,設置到墻體核心的“偏移”量參數值,然后再單擊拾取墻體,直接創建帶偏移的樓板輪廓線。 【注意2】連接幾何圖形并剪切重疊體積后,在剖面圖上墻體和樓板的交接位置將自動處理。 本章學習了整體復制、對齊粘貼,以及墻的常用編輯方法,復習了墻體的繪制方法,和門窗的插入和編輯方法,學習了樓板的創建方法。從下章我們開始創建二層平面主體構件。5.1二層平面 展開“項目瀏覽器”下“立面”項,鼠標雙擊“南立面”,進入“南立面”視圖。在南立面中,從首層構件左上角位置到首層構件右下角位置,按住鼠標左鍵拖拽選擇框,框選首層所有構件,如圖51所示。 圖51 在構件選擇狀態下,選項欄單擊“過濾選擇
31、集”工具,打開“過濾器”對話框,確 保只勾選“墻”“門”“窗”“樓板”類別,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 單擊菜單欄“編輯”“復制到粘貼板”命令,將首層平面的所有構件復制到粘貼板中備用。單擊菜單欄“編輯”“對齊粘貼”“按名稱選擇標高”命令,打開“選擇標高”對話框,單擊選擇“2F”,單擊“確定”。 首層平面所有的構件都被復制到二層平面,如圖52所示。 圖52 在復制的二層構件處于選擇狀態時(如果已經取消選擇,請在南立面視圖中再次框選二層所有構件),單擊“過濾選擇集”工具,打開“過濾器”對話框,只勾選“門”“窗”類別,單擊“確定”選擇所有門窗。按“Del”(Delete 刪除)鍵,刪除所有門窗。保存文
32、件。5.2編輯二層外墻墻 復制上來的二層平面墻體,需要手動進行局部位置、類型,或繪制新的墻體。4.2.3編輯二層外墻接上節練習,切換到二層平面視圖,按住 Ctrl 鍵連續單擊選擇所有墻,再按“Del”(Delete 刪除)鍵,刪除所有墻。調整外墻位置:單擊工具欄中的“對齊”命令,如圖 53 移動光標單擊拾取 C 軸線作為對齊目標位置,再移動光標到 B 軸的墻上,按 Tab 鍵拾取墻的中心線位置單擊拾取,移動墻的位置使其中心線與 B 軸對齊,如圖 54 所示。同理,以 4 軸線作為對齊目標位置,將 5 軸線上的墻拾取墻中心線,使其對齊至 4 軸線,如圖 55。 圖53 圖54 圖55 其余部分外
33、墻可以通過工具欄“修剪”命令,修改墻的位置如 56 所示。 圖56 新建外墻“基本墻:外墻白色涂料”如圖所示選擇二層外墻,在類型選擇器中將墻替換為“基本墻:外墻白色涂料”,更新所有外墻類型。單擊選項欄“屬性”按鈕,設置二層墻體的“頂部限制條件”為“直到標高 3F”,單擊“確定”。保存文件。4.2.4繪制二層墻 下面接上節練習,繼續繪制二層平面墻。單擊設計欄“基本”“墻”命令,在類型選擇器中選擇“基本墻:普通磚200mm”類型,單擊“屬性”按鈕打開“圖元屬性”對話框,設置實例參數“基準限制條件”為“2F”,“頂部限制條件”為“直到標高 3F”,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選項欄選擇“繪制”命令,“定
34、位線”選擇“墻中心線”,按如圖 57 所示位置繪制“普通磚200mm”墻。在類型選擇器中選擇“基本墻:普通磚100mm”,選用“繪制”命令,單擊“屬性”按鈕打開“圖元屬性”對話框,設置實例參數“基準限制條件”為“2F”,“頂部限制條件”為 “直到標高 3F”,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如圖 58 繪制“普通磚100mm”墻。 圖57 圖58 圖59 完成后的二層墻體如圖 59 所示,保存文件。5.3插入和編輯門窗 編輯完成二層平面外墻體后,即可創建二層門窗。門窗的插入和編輯方法同第 3 章 3.2 3.3 容,本章不再詳述。接前面練習,在項目瀏覽器“樓層平面”鼠標雙擊“2F”,進入樓層平面:2F
35、。單擊設計欄“基本”“門”命令,在類型選擇器中選擇“移門:YM3324”、“裝飾木門M0921”、“裝飾木門M0821”、“LM0924”、“YM1824:YM3267”、“門雙扇平開 1200X2100mm”按圖 511 所示位置移動光標到墻體上單擊放置門,并編輯臨時尺寸按圖510 所示尺寸位置精確定位。圖 510 單擊設計欄“基本”“窗”命令。在類型選擇器中選擇“C0615:C0609”、“C0615:C1023”、 “C0923”、“C0615”、“C0915”按圖 510 所示位置移動光標到墻體上單擊放置窗,并編輯臨時尺寸按圖 510 所示尺寸位置精確定位。編輯窗臺高:在平面視圖中選擇
36、窗,單擊“屬性”按鈕打開“圖元屬性”對話框,設置參數“底高度”參數值,調整窗戶的窗臺高。各窗的窗臺高為窗臺高:C06091450mm、C0615850mmC0923100mmC1023100mmC0915900mm。5.4編輯二層樓板 二層樓板不需要重新創建,只需編輯復制的一層樓板邊界位置即可。接上面練習,在視圖中選擇二層的樓板,單擊選項欄中的“編輯”按鈕,打開樓板輪廓草圖,如圖 511 所示。圖 511 刪除圖 512 中標“1”和“2”的線段。單擊工具欄中“修剪”命令,光標先點選“3”線,再點選“4”線左側要相交的部分,讓“3 線與 4”線相交,如圖 513。 圖 512 圖 513 單擊
37、設計欄“基本”“參照平面”命令,在當前視圖中繪制一條相對于 B 軸距離“100mm” 的輔助線,如圖 514。單擊工具欄“對齊”命令,光標點選繪制的輔助線,再點選“4”線,如圖 515“4” 線會自動對齊到輔助線上。 圖514 圖515 單擊工具欄中“修剪”命令,光標分別點選“5”線與“6”線,讓“3線與4”線 相交,刪除多余的線段,如圖516步驟所示。 圖 516 同理,在圖 517 中修剪“6”線與“7”線,讓“6”線與“7”線相交,再刪除多余線段,修改結果如圖 518 所示。圖 517 圖 518 修剪完成后的二層樓板輪廓線草圖如圖 519 所示。 完成輪廓繪制后,單擊“完成繪制”命令創
38、建二層樓板,結果如圖520所示。 圖519 圖520 【注意】樓板輪廓必須是閉合回路,如編輯后無法完成樓板,請檢查是否未閉合或重疊。至此本案二層平面的主體都已經繪制完成,保存文件。本章學習了對齊粘貼命令如何使用以及墻的繪制和編輯方法如何插入門窗構件,樓板的繪制方法。從下章我們開始學習如何繪制幕墻以及幕墻的編輯方法。練習 1、插入并編輯小別墅練習地下一層、首層和二層的門窗 2、繪制小別墅地下一層、首層和二層樓板的墻體。 第5章:玻璃幕墻 概述:幕墻是現代建筑設計中被廣泛應用的一種建筑構件,由幕墻網格、豎梃和幕墻嵌板組成。在Revit Architecture中,根據幕墻的復雜程度分常規幕墻、規則
39、幕墻系統和面幕墻系統,三種創建幕墻的方法。 常規幕墻是墻體的一種特殊類型,其繪制方法和常規墻體相同,并具有常規墻體的各種屬性,可以象編輯常規墻體一樣用“附著”“編輯立面輪廓”等命令編輯常規幕墻。 5.3實例應用 下面將開始學習繪制本案的玻璃幕墻。 1.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樓層平面”項下的“F1”,打開一層平面視圖。 2.創建新的幕墻類型,輸入新的名稱 “C2156”。 3.在“實例屬性”對話框中,如圖5-11所示設置“基準限制條件”為“1F”、“底部偏移”為“100”、“頂部限制條件”為“未連接”、“不連續高度”為“5600”。 圖 5 11本案中的幕墻分割與豎梃是通過參數設置自動完成的,下面
40、按圖 5-12 所示在幕墻“C2156”的“類型屬性”對話框中設置有關參數。 幕墻分割線設置:將“垂直網格樣式”的“布局”參數選擇“無”,“水平網格樣式”-“布局”選擇“固定距離”、“間距”設置為“925”、勾選“調整豎梃尺寸”參數。 幕墻豎梃設置:將“垂直豎梃”欄中“部類型“選“無”、“邊界1類型”和“邊界2類型”選為“矩形豎梃50 x100mm”;“水平豎梃”欄中“部類型”、“邊界1類型”、“邊界 2類型”都選為“矩形豎梃50 x100mm”。 設置完上述參數后,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按照繪制墻一樣的方法在E軸與3軸和6軸處的墻上單擊捕捉兩點繪制幕墻,位置如圖5-13所示。 圖5-12
41、圖5-13 完成后的幕墻如圖5-14、5-15所示。 圖5-14 圖5-15 練習 1、完成小別墅幕墻窗繪制 第6章:屋頂 概述:屋頂是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Revit Architecture 中提供了多種建模工具。如:跡線屋頂,拉伸屋頂,面屋頂,玻璃斜窗等創建屋頂的常規工具。此外,對于一些特殊造型的屋頂,我們還可以通過建模型的工具來創建。6.4實例應用 6.4.1創建拉伸屋頂本節以首層左側凸出部分墻體的雙坡屋頂為例,詳細講解“拉伸屋頂”命令的使用方法。 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樓層平面”項下的“F2”,打開二層平面視圖。 在二層平面視圖中單擊鼠標右鍵選擇“視圖屬性”命令,打開“實例屬性”對話框
42、,如圖6-30所示設置參數“基線”為“F1”。 單擊“常用”選項卡“工作平面”面板“參照平面”命令,如圖6-30在F軸和E軸向外800mm處各繪制一根參照平面,在1軸向左500mm處繪制一根參照平面。 單擊 “常用”選項卡“屋頂”右邊小三角下拉菜單點擊“拉伸屋頂”命令,如圖6-32 所示系統會彈出“工作平面”對話框提示設置工作平面。 在“工作平面”對話框中選擇“拾取一個平面”,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移動光標單擊拾取剛繪制的垂直參照平面,打開“進入視圖”對話框,如圖6-33所示。 在上面的列表中單擊選擇“立面-西”,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進入“西立面”視圖。 圖6-30 圖6-31 圖6-32
43、 圖6-33 在“西立面”視圖中間墻體兩側可以看到兩根豎向的參照平面,這是剛才在F2視圖中繪制的兩根水平參照平面在西立面的投影,用來創建屋頂時精確定位。 單擊“繪制”面板“直線”命令,按如圖6-34所示尺寸繪制拉伸屋頂截面形狀線。 在圖元面板單擊“屋頂屬性”按鈕,打開“實例屬性”對話框,從“類型”下拉列表中選擇“常規-200mm”,單擊“確定”按鈕關閉對話框。 單擊“完成屋頂”命令創建拉伸屋頂,結果如圖6-35所示,保存文件。 圖6-34 圖6-35 6.4.2修改屋頂在三維視圖中觀察上節創建的拉伸屋頂,可以看到屋頂長度過長,延伸到了二層屋,同時屋頂下面沒有山墻。下面將逐一完善這些細節。 1
44、、連接屋頂:打開三維視圖,在“修改”選項卡中“編輯幾何形”面板中單擊“連接/取消連接屋頂”命令。先單擊拾取延伸到二層屋的屋頂邊緣線,如圖6-36 所示;再單擊拾取左側二層外墻墻面,如圖6-37所示,即可自動調整屋頂長度使其端面和二層外墻墻面對齊。后結果如圖6-38所示。 圖6-36 圖6-37 圖6-38 2 、附著墻:按住 Ctrl 鍵連續單擊選擇屋頂下面的三面墻,在“修改墻”面板單擊“附著”命令,再在選項欄中選擇“頂部”,然后選擇屋頂為被附著的目標,則墻體自動將其頂部附著到屋頂下面,如圖6-39所示。這樣在墻體和屋頂之間創建了關聯關系。 3、創建屋脊:單擊 “常用”選項卡“結構”面板“梁”
45、的命令,從類型選擇器下拉列表中選擇梁類型為“屋脊屋脊線”,勾選“三維捕捉”,在三維視圖3D中捕捉屋脊線兩個端點創建屋脊。 4、連接屋頂和屋脊:單擊“修改”選項卡“編輯幾何形”面板 “連接幾何圖形”命令,先選擇要連接的第一個幾何圖形屋頂,再選擇要與第一個幾何圖形連接的第二個幾何圖形屋脊,系統自動將二者連接在一起,如圖6-40所示。按 Esc 鍵結束連接命令。 圖6-39 圖6-40 保存文件,繼續下面的練習。 6.4.3二層多坡屋頂下面使用“跡線屋頂”命令創建項目北側二層的多坡屋頂。 接上節練習,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樓層平面”項下的“F2”,打開二層平面視圖。 單擊 “常用”選項卡“構建”面板“
46、屋頂”下拉菜單選擇“跡線屋頂”命令,進入繪制屋頂輪廓跡線草圖模式。 “繪制”面板選擇“直線”命令,如圖6-41所示繪制屋頂輪廓跡線,輪廓線沿相應軸網往外偏移800mm。 圖6-41 單擊“屋頂屬性”命令,在屋頂“實例屬性”對話框中從屋頂“類型”下拉列表中選擇 “青灰色琉璃筒瓦”。 修改屋頂坡度:在屋頂“實例屬性”對話框中設置“坡度”參數為22,如圖6-42 所示,單擊“確定”后所有屋頂跡線的坡度值自動調整為22。 按住Ctrl鍵連續單擊選擇上面、下面和右側短的那條水平跡線,以及下方左右兩條垂直跡線,選項欄取消勾選“定義坡度”選項,取消這些邊的坡度,如圖6-43所示。 單擊“完成屋頂”命令創建了
47、二層多坡屋頂。 同前所述選擇屋頂下的墻體,選項欄選擇“附著”命令,拾取剛創建的屋頂,將墻體附著到屋頂下。 同前所述使用 “結構”面板“梁”命令,創建新建屋頂屋脊,如圖6-44。保存文件。 圖6-42 圖6-43 圖6-44 6.4.4三層多坡屋頂三層多坡屋頂的創建方法同二層屋頂。 接上節練習,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樓層平面”項下的“F3”,設置參數“基線”為“F2”。 單擊 “常用”選項卡“構建”面板“屋頂”下拉菜單選擇“跡線屋頂”命令,進入繪制屋頂跡線草圖模式。 “繪制”面板選擇“直線”命令,如圖6-45 在相應的軸線向外偏移800mm,繪制出屋頂的輪廓。 單擊“屋頂屬性”命令,設置屋頂的“坡
48、度”參數為22度。 圖6-45 單擊“工作平面”面板“參照平面”命令,如圖6-46所示,繪制兩條參照平面和中間兩條水平跡線平齊,并和左右外側的兩條垂直跡線相交。 圖6-46 單擊工具欄“拆分”命令,移動光標到參照平面和左右外側的兩條垂直跡線交點位置分別單擊鼠標左鍵,將兩條垂直跡線拆分成上下兩段。拆分位置如圖6-46。 按住Ctrl鍵單擊選擇左側跡線拆分后的上半段和右側跡線拆分后的下半段,選項欄取消勾選“定義坡度”選項,取消坡度。 完成后的屋頂跡線輪廓如圖6-47所示。單擊“完成屋頂”命令創建三層多坡屋頂。 選擇三層墻體,用“附著”命令將墻頂部附著到屋頂下面。用“梁”命令捕捉三條屋脊線創建屋脊,
49、完成后的結果如圖6-48所示。保存文件。 圖6-47 圖6-48 練習 1、拉伸屋頂創建二層坡屋頂 2、跡線屋頂創建二層多坡、三層多坡屋頂 第7章:樓梯和扶手 概述:本章節采用功能命令和案例講解相結合的方式,詳細介紹了扶手樓梯和坡道的創建和編輯的方法。并對項目應用中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進行了細致的講解。此外結合案例介紹樓梯和欄桿扶手的拓展應用的思路是本章節的亮點。 7.4實例應用 7.4.1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樓層平面”項下的“-1F-1”,打開地下一層平面視圖。 單擊“常用”選項卡“樓梯坡道”面板“樓梯”命令,進入繪制草圖模式。 “圖元”面板單擊“樓梯屬性”命令,如圖7-24在“實例屬性”對話
50、框中先選擇樓梯類型為“室外樓梯”,設置樓梯的“基準標高”為-1F-1,“頂部標高”為1F、“寬度”為 1150、“所需踢面數”為20、“實際踏板深度”為280。 “繪制”面板單擊“梯段”命令,選擇“直線”繪圖模式,在建筑外單擊一點做為第一跑起點,垂直向下移動光標,直到顯示“創建了10個踢面,剩余10個”時,單擊鼠標 左鍵捕捉該點作為第一跑終點,創建第一跑草圖。按Esc鍵結束繪制命令。 “常用”選項卡“工作平面”面板單擊“參照平面”命令在草圖下方繪制一水平參照平面作為輔助線,改變臨時尺寸距離為900,如圖7-25所示。 圖7-24 圖7-25 繼續選擇“梯段”命令,移動光標至水平參照平面上與梯段
51、中心線延伸相交位置,當參照平面亮顯并提示“交點”時單擊捕捉交點作為第二跑起點位置,向下垂直移動光標到矩形預覽框之外單擊鼠標左鍵,創建剩余的踏步,結果如圖7-26所示。 框選剛繪制的樓梯梯段草圖,單擊工具欄“移動”命令,將草圖移動到5軸“外墻飾面磚”外邊緣位置如圖7-27、7-28所示位置。 圖 726 圖7-27 圖 728扶手類型:“工具”面板“扶手類型”命令,從對話框下拉列表中選擇扶手類型:欄桿金屬立桿。 單擊“完成樓梯”創建了室外樓梯,結果如圖7-29、7-30所示。 圖7 31 圖7-29 圖7-30 7.4.2用梯段命令創建樓梯“梯段”命令是創建樓梯常用的方法,本節以繪制案例中的 U
52、 型樓梯為例,詳細介紹樓梯的創建方法。 按上節練習,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樓層平面”項下的“-1F”,打開地下一層平面視圖。 單擊“常用”選項卡“樓梯坡道”面板“樓梯”命令,進入繪制草圖模式。 繪制參照平面:單擊“工作平面”面板 “參照平面”命令,如圖7-31所示在地下一層樓梯間繪制四條參照平面,并用臨時尺寸精確定位參照平面與墻邊線的距離。其中左右兩條垂直參照平面到墻邊線的距離575mm,是樓梯梯段寬度的一半;下面水平參照平面到下面墻邊線的距離為 1380 mm,為第一跑起跑位置;上面水平參照平面距離下面參照平面的距離為1820mm。 樓梯實例參數設置:單擊“樓梯屬性”命令,在“實例屬性”對話框
53、選擇樓梯類型為“整體式樓梯”,設置樓梯的“基準標高”為-1F,“頂部標高”為1F,梯段“寬度”為1150、“所需踢面數”為19、“實際踏板深度”為260,如圖7-32。 樓梯類型參數設置:在“實例屬性”對話框中單擊“編輯類型”按鈕打開“類型屬性”對話框,在“梯邊梁”項中設置參數“樓梯踏步梁 圖 732高度”為80,“平臺斜梁高度”為100 ,如圖7-33。在“材質和裝飾”項中設置樓梯的“整體式材質”參數為“鋼筋混凝土”,如圖7-34、7-35。設置完成后單擊“確定”關閉所有對話框。 圖7-33 圖7-34 圖7-35 單擊 “梯段”命令,默認選項欄選擇“直線”繪圖模式,移動光標至參照平面右下角
54、 交點位置,兩條參照平面亮顯,同時系統提示“交點”時,單擊捕捉該交點作為第一跑起跑位置。 向上垂直移動光標至右上角參照平面交點位置,同時在起跑點下方出現灰色顯示的“創建了7個踢面,剩余12個”的提示字樣和藍色的臨時尺寸,表示從起點到光標所在尺寸位置創建了7個踢面,還剩余12個。單擊捕捉該交點作為第一跑終點位置,自動繪制第一跑踢面和邊界草圖。 移動光標到左上角參照平面交點位置,單擊捕捉作為第二跑起點位置。向下垂直移動光標到矩形預覽圖形之外單擊捕捉一點,系統會自動創建休息平臺和第二跑梯段草圖,如圖7-36所示。 單擊選擇樓梯頂部的綠色邊界線,鼠標拖拽其和頂部墻體邊界重合。 扶手類型:單擊“工具”面
55、板 “扶手類型”命令,從對話框下拉列表中選擇需要的扶手類型。本案中選擇“默認“的扶手類型。 單擊“完成樓梯”命令創建了如圖7-37所示地下一層跑一層的U型不等跑樓梯。 圖7-36 圖7-37 【注意】樓梯完成繪制后,扶手欄桿沒有落到樓梯踏步上,如圖7-38??梢栽谝晥D中選擇此扶手單擊鼠標右鍵,選擇“翻轉方向“命令,扶手自動調整使欄桿落到樓梯踏步上,結果如圖7-39所示。 圖7-38 圖7-39 7.4.3編輯踢面和邊界線接上節練習,單擊選擇上節繪制的樓梯,在選項欄中單擊“編輯”命令,重新回到繪制樓梯邊界和踢面草圖模式。 選擇右側第一跑的踢面線,按Delete鍵刪除。 單擊“繪制”面板“踢面”命
56、令,選擇“三點畫弧” 命令,單擊捕捉下面水平參照平面左右兩邊踢面線端點,再捕捉弧線中間一個端點繪制一段圓弧。如圖7-40 所示復制7 條該圓弧踢面。 設計欄單擊“完成樓梯”命令,即可創建圓弧踢面樓梯,如圖7-41、7-42示意。 圖7-39 圖7-40 圖7-41 7.4.4多層樓梯接上節練習,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樓層平面”項下的“-1F”,打開地下一層平面視圖。 選擇地下一層的樓梯,鼠標右鍵選擇“圖元屬性”命令,打開樓梯“實例屬性“對話框。 如圖7-42所示,設置參數“多層頂部標高”為“2F”。 單擊“確定”后即可自動創建其余樓層樓梯和扶手,如圖7-43所示。保存文件。 圖7-42 圖7-4
57、3 7.4.5坡道Revit Architecture 的“坡道”創建方法和“樓梯”命令非常相似,本節簡要講解。接上節練習,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樓層平面”項下的“-1F-1”,打開”-1F-1”平面視圖。 單擊“常用”選項卡“樓梯坡道”面板“坡道”命令,進入繪制模式。 單擊“圖元”面板 “坡道屬性”命令,打開坡道“實例屬性”對話框,設置參數“基準標高”和“頂部標高”都為“-1F-1”、“頂部偏移”為“200”、“寬度”為“2500”,如圖7-44 所示。 單擊“編輯/新建”按鈕打開坡道“類型屬性”對話框,設置參數“大斜坡長度”為“6000”、 “坡道大坡度(1/X)”為“2”、“造型”為“實線
58、”,如圖7-45所示。設置完成后單擊“確定”兩次關閉“實例屬性”對話框。 單擊“工具”面板 “扶手類型”命令,設置“扶手類型”參數為“無”,單擊“確定”。 圖7-44 圖7-45 單擊“繪制”面板 “梯段”命令,選項欄選擇“直線”工具,移動光標到繪圖區域中, 從右向左拖曳光標繪制坡道梯段,如圖7-46所示(可框選所有草圖線,將其移動到圖示位置)。 單擊“完成坡道”命令,創建的坡道如圖7-47所示,保存文件。 圖7-46 圖7-47 7.4.6帶邊坡的坡道前述“坡道”命令不能創建兩側帶邊坡的坡道,本教程推薦使用“樓板”命令來創建。接上節練習,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樓層平面”項下的“-1F-1”,打
59、開”-1F-1”平面視圖。 單擊 “樓板”命令,選擇“直線”命令,選項欄取消勾選“定義坡度”,在右下角入口處繪制如圖7-48所示樓板的輪廓。 單擊 “樓板屬性”命令,打開樓板“實例屬性”對話框,替換樓板類型為“邊坡坡道”。單擊“確定”關閉對話框。 單擊“完成樓板”命令創建平樓板。 選擇剛繪制的平樓板,“形狀編輯”面板顯示幾個形狀編輯工具: “修改子圖元”工具:拖曳點或分割線以修改其位置或相對高程。 同的相對高程值。 “添加點”工具:可以向圖元幾何圖形添加單獨的點,每個點可設置不“繪制分割線”工具:可以繪制分割線,將板的現有面分割成更小的子區域。 選項欄選擇“繪制分割線”工具,樓板邊界變成綠色虛
60、線顯示。如圖7-49所示在上下角部位置各繪制一條藍色分割線。 圖7-48 圖7-49 選項欄選擇“修改子圖元”工具,如圖8.4-27單擊右側中間的樓板邊界線,出現蘭色臨時相對高程值(默認為 0),單擊文字輸入“200”后按“Enter”鍵,將該邊界線相對其他線條抬高200mm。 完成后按“Esc”鍵結束編輯命令,平樓板變為帶邊坡的坡道,結果如圖7-50所示。 圖7-50 7.4.7主入口臺階Revit Architecture中沒有專用的“臺階”命令,可以采用創建在位族、外部構件族、樓板邊緣、甚至樓梯等方式創建各種臺階模型。本節講述用“樓板邊緣”命令創建臺階的方法。接上節練習,在項目瀏覽器中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織機械的數字化技術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精美課件
- 紙張耐高溫性能考核試卷
- 纖維板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與控制考核試卷
- 糧油商品知識與實踐考核試卷
- 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筆的行業競爭現狀考核試卷
- 合成材料在個人防護裝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家禽飼養業產學研深度融合與成果轉化機制優化考核試卷
- 二年級下冊成語
- DB13(J) 148-2012 建筑地基基礎檢測技術規程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修訂版原版
- 廣播劇編劇合同范本
- 辦公場地托管合同模板
- 酒精性肝病護理
- GB 30254-2024高壓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2024年天津市中考歷史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2024-2030年下一代測序(NGS)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分析報告
- DB23T 1727-2016 地理標志產品 克東天然蘇打水
- 2017年注冊會計師《審計》考試真題及參考答案(考生回憶版)
- 2023四川雅安市名山區考試招聘社區專職工作者1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答案帶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