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基礎復習(共24頁)_第1頁
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基礎復習(共24頁)_第2頁
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基礎復習(共24頁)_第3頁
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基礎復習(共24頁)_第4頁
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基礎復習(共24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現代)免疫(miny):機體(jt)的免疫系統識別(shbi)“自己”與“非己”物質,通過產生免疫應答排除抗原性異物的功能。2.正常菌群:人體表面及與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著種類不同,數量不等的微生物。3.病原微生物:少數微生物可引起人類或動植物的疾病,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稱作病原微生物。4.抗原:被機體免疫細胞特異性識別而產生免疫應答,并能與相應的應答產物在體內外結合的物質。5.完全抗原:同時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質。6.半抗原:不具有免疫原性但具有抗原性的物質。7.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決定抗原特異性的特殊化學基團。8.胸腺(T細胞)依賴性抗原(kngyun):其刺激(cj)B細胞產生

2、抗體(kngt)需要Th細胞輔助,TD抗原刺激機體主要產生IgG類抗體,有免疫記憶。9.類毒素:病原菌分泌的外毒素經0.3%-0.4%甲醛處理后,毒性消失但仍保留免疫原性。10.抗體:B細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成漿細胞,產生具有與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球蛋白。11.免疫球蛋白: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R球蛋白的形式(xngsh)存在。12.單克隆(k ln)抗體:一個(y )克隆B細胞產生,只作用于單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異性抗體。13.補體:存在人與脊椎動物血清與組織液的一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14.抗原提呈細胞:能捕捉,加工,處理抗原,并將抗原肽提呈給抗原特異性淋巴細胞的一類免疫

3、細胞。15.細胞因子:由免疫細胞和非免疫細胞經刺激而合成,分泌,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16.干擾素:由多種細胞產生具有抗病毒,抗腫瘤和免疫調節作用的糖蛋白。17.適應性免疫應答:體內抗原特異性下B淋巴(ln b)細胞接受(jishu)抗原刺激后,產生活化,增殖(zngzh)分化為效應細胞,產生一系列生物學效應全過程。18.初次應答:特定抗原初次刺激機體所引發的應答。19.再次應答:初次應答中所形成的記憶淋巴細胞當再次接觸相同抗原刺激后可迅速、高效、持久的應答。20.免疫耐受:對某種抗原的特異性無應答狀態。21.超敏反應:被某種抗原致敏的機體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引起的以生理功能紊亂或組織細

4、胞損傷的特異性免疫應答。22.人工主動免疫:用人工接種的方法給機體輸入疫苗或類毒素,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力。23.人工被動免疫:用人工方法給機體直接輸入抗體,使抗體立即獲得某種特異性免疫力的方法。24.質粒:細菌染色體外的遺傳(ychun)物質,為閉合雙股環狀DNA,可攜帶細菌的某些(mu xi)遺傳(ychun)信息,能獨立進行復制。25.中介體:細胞膜向胞質內凹陷折疊形成囊狀物。26病毒:一類體積微小,結構簡單,只含有一種核酸,嚴格細胞內寄生,以復制方式增殖,對抗生素不敏感的非細胞微生物。單位:納米nm27.核衣殼:由核酸內心和蛋白衣殼組成。28.復制:以親代病毒核酸為模板,在DNA多聚

5、酶或RNA多聚酶及其他因素作用(zuyng)下合成子代病毒。29.干擾現象:2種病毒感染同一(tngy)細胞時,可發生一種病毒(bngd)抑制另一種病毒的現象30內毒素:革蘭陰性細菌細胞壁外膜層中的脂多糖,當細菌死亡裂解時才釋放出來。31.結核菌素試驗:用結核菌素進行皮膚試驗來測定機體對結核分枝桿菌是否存在遲發型超敏反應的一種試驗、以此判斷機體對結核分枝桿菌有無免疫力。32.大球形顆粒:具有感染性的完整乙肝病毒(HBV)33小球形顆粒:不含DNA和DNA聚合(jh)酶不具有(jyu)傳染性,是病毒(bngd)裝配過程中過剩的衣殼。1.決定抗原免疫原性因素:A、異物性(異種物質、同種異體物質、自

6、身成分改變及隱蔽的自身成分釋放B、理化性狀(分子大小、化學組成和構、抗原表位的易接近性、物理性狀C、其他因素(宿主因素、免疫方式)2.雙體IgA:血清型IgA(炎癥反應)、分泌型IgA3.單克隆抗體的特點:1、性質純2、特異性強3、效價高4、可大量(dling)生產4.補體系(tx)統三條(sn tio)激活途徑:1、經典途徑激活(感染后期)(識別、活化、膜攻擊)2、旁路途徑激活(感染早期)3、MBL激活途徑(感染早期)經典途徑經典途徑旁路途徑MBL途徑激活物質抗原抗體復合物脂多糖、酵母多糖MBL、C反應蛋白(dnbi)作用(zuyng)在特異性體液(ty)免疫的效應階段在感染早期發揮固有免疫

7、效應同旁路途徑5.補體五大作用:【溶解細胞作用】【調理作用】【免疫黏附與清除免疫復合物作用】【炎癥介質作用】【其他作用(病毒、干擾素)】6.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分子】組成7免疫系統按功能分:【中樞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8.中樞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是免疫細胞發生、分化和成熟的場所,是再次(zi c)體液免疫應答的主要(zhyo)部位。9外周免疫器官(qgun)的功能:包括【淋巴結】、【脾】和【皮膚黏膜】相關的淋巴組織。成熟免疫細胞定居、增殖和接受抗原刺激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的部位10.淋巴細胞:【T-負責細胞免疫】【B-負責體液免疫】這兩者為免疫活性細胞(抗原特

8、異性淋巴細胞)【NK-非抗原特異性殺傷多種抗原(無抗原受體)】11.抗原提呈細胞分為3類:【樹突狀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其他(qt)抗原(kngyun)提呈細胞】12單核-巨噬細胞的功能:【吞噬殺傷(shshng)功能】【提呈抗原功能】【調節免疫功能】13.細胞因子的六大類:【干擾素】【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長因子】【趨化因子】14.適應性識別抗原階段分為【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和【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15.適應性免疫應答的3個階段:【特異性識別抗原階段】【活化、增殖分化階段】【效應階段】16屏障(pngzhng)結構【:皮膚、黏膜(ninm)】【血-腦

9、脊液屏障(pngzhng)】【胎盤屏障】17.免疫分子體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質:【補體系統】【細胞因子】【溶菌酶】【乙型溶素】【防御素】18.超敏反應:【I型(速發型超敏反應)】【II型(溶解型)】【III型(免疫復合物型)】【IV型(遲發型)】I、II、III由抗體介導,IV由T細胞介導19I型超敏反應的特點(tdin):【發生快,消退(xiotu)也快】【由特異性IgE介導3、引起生理功能紊亂(wnlun)】【具有明顯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20.I型超敏反應主要參與成分:【變應原】【抗體】【效應細胞】【生物活性介質】21.I型超敏的3個階段:【致敏階段】、【激發階段】、【效應階段】22.防治(f

10、ngzh)I型的發生的原則:【查找變應原】【脫敏治療】【藥物治療】23人工(rngng)主動常用(chn yn)生物制品:【減毒活疫苗】【死疫苗】【類毒素】【自身疫苗】【新型疫苗】24.人工被動免疫生物制品:【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制劑】25.人工被動免疫注意事項:【防止超敏反應】早期足量】26.細菌的基本結構:【細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細胞膜】【細胞質】【核質】27.細菌特殊結構包括【莢膜】(致病有關)【鞭毛(binmo)】【菌毛】【芽胞】28.莢膜的功能(gngnng)【抵抗(dkng)吞噬】【抗有害物質損傷】【黏附作用】【抵抗干燥】29鞭毛的細菌能做位移運動與細菌的致病有關30.菌毛

11、的黏附作用與細菌的致病有關莢膜抵抗吞噬作用與致病有關31.芽胞的功能(gngnng):【保護芽胞度過不良(bling)環境】【有重要(zhngyo)的鑒別價值】【判斷滅菌效果的指標】32.細菌所需的營養物質:【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因子】【水PH7.2-7.637度氧氣、二氧化碳】33.細菌對氧氣的需要可分成:【專性需氧菌(結核桿菌)】【微需氧菌(幽門螺桿菌)】【兼性厭氧菌(大多數病原菌)】【專性厭氧菌(破傷風)】34.細菌的生長曲線特點:【遲緩期】【對數期】【穩定期】【衰亡期】無性二次分裂(fnli)的方式35.合成(hchng)代謝產物分為3類:【與致病有關的合成(hchng)代謝

12、產物(熱原質、毒素與侵襲性酶)】【與鑒別細菌有關的合成代謝產物(色素、細菌素)】【與治療有關的合成代謝產物(抗生素、維生素)】36,。細菌遺傳變異物質基礎:【細菌染色體】【質粒】【轉位因子】【噬菌體】病毒的基本結構由核心和衣殼組成兩者構成核衣殼,有些病毒的核衣殼外有膜狀結構,稱為包膜(脂質多層和糖蛋白)37.復制周期可以分為5步:【吸附】【穿入】【脫殼】【生物合成】【裝配】【釋放】38.結核桿菌常用【抗酸染色法】染色(rns),若染成【紅色】,就是(jish)抗酸染色【陽性(yngxng)】;2、若染成【藍色】,就是抗酸染色【陰性】39.脂質為其致病物質。40.結核桿菌的傳染源與傳播途徑:傳染

13、源是【結核病病人】,傳播途徑為【呼吸道】【消化道】【破損的皮膚黏膜】等。41.結核桿菌所致的疾病:【肺部感染(原發感染、繼發感染)】【肺外感染】42.抗結核治療的原則:【早期】【適量】【聯合】【全程】【規律】43.因為流行性感冒(gnmo)甲型表面抗原易變異,所以(suy)致病性最強。44.包膜內層為【基質蛋白(dnbi)】,外層為【脂質雙層膜】。44.5.分型、變異、流行:根據核蛋白和基質蛋白的抗原性,分為甲、乙、丙、甲型根據【表面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分為若干亞型。45.甲型抗原變異有兩種形式:【抗原漂移(量變)】和【抗原轉變(質變)】46.麻疹病毒:【麻疹】,【麻疹后腦炎】、【肺炎】

14、、【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47.大腸桿菌(gnjn)是衛生細菌學檢查(jinch)的指標,致病性:腸產毒素(d s)、腸致病型、腸侵襲型、腸出血型、腸集聚型48.沙門菌會引起【腸熱癥】【食物中毒】【敗血癥】標本檢查:1周取液;2-3周取糞便;1-3周取骨髓免疫學檢查:與【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試驗(肥達反應)】49.急性菌痢與內毒素有關,癥狀是:里急后重、發熱、腹痛、腹瀉、起病急、排出膿血黏液。50.經消化道感染的病毒為:【甲型】和【戊型】肝炎(n yn)病毒。甲型肝炎病毒(bngd)一般為急性(jxng)甲肝,經糞-口途徑傳播。51.乙肝病毒3種不同形態的病毒:【大球形顆粒】、【小球形顆粒】、【管形顆粒】52.大三陽:HBsAg+、HBcAb+、HbeAg+小三陽:HBsAg+、HbeAb+、HbcAb+553.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感染特點:感染灶局限與周圍組織界限明顯濃汁黃而粘稠。54.鏈球菌(qijn)化膿性感染(gnrn)特點:病灶(bngzo)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明顯,膿性分泌物薄稀。55.A群鏈球菌所致病:化膿性炎癥、中毒性疾病、超敏反應性疾病56.破傷風致病條件:傷口局部的厭氧微環境(傷口深而窄,混有泥土,壞死組織較多,伴有需氧菌混合感染)57.致病物質:破傷風外毒素(破傷風痙攣毒素、破傷風溶血毒素)58.防治原則:【正確處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