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z.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HL證券公司部控制體系構建與實施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 of Internet ControlSystem for China HL Securities pany作者:指導教師 及學位、職稱學科、專業名稱: 工商管理(MBA)論文提交日期: 年 月 日論文答辯日期:答辯委員會主席:論文評閱人:學位授予單位和日期:獨 創 性 聲 明本人聲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據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別加以標注和致的地方外,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經發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為獲得 暨南大學 或其他教
2、育機構的學位或證書而使用過的材料。與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對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貢獻均已在論文中作了明確的說明并表示意。學位論文作者簽名: 簽字日期: 年 月 日學位論文使用授權書本學位論文作者完全了解 暨南大學 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定,有權保留并向國家有關部門或機構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磁盤,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權 暨南大學 可以將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容編入有關數據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掃描等復制手段保存、匯編學位論文。(的學位論文在解密后適用本授權書)學位論文作者簽名: 導師簽名:簽字日期: 年 月 日 簽字日期: 年 月 日學位論文作者畢業后去向:工作單位: :通訊地址: 郵編
3、:-. z.摘 要證券市場的良勝運轉對國民經濟的安全至關重要,規的證券市場有利于防風險、有利于促進市場發展、有利于發揮證券市場各項功能、更有利于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合法利益。證券公司作為證券市場的中樞,其規運作和健康發展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最近幾年,我國證券公司風險不斷暴露,多家證券公司由于部控制的不健全從而導致經營管理中的部失控,給公司造成巨大虧損,甚至嚴重影響到我國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被中國證監會撤銷、關閉或行政接管。因此,證券公司的部控制問題便成為目前理論上和實踐上都迫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是通過對部控制理論的介紹,分析我國證券公司部控制的發展現狀,根據證券公司部控制指引的
4、要求,從管理學的角度、從證券公司自身的角度,結合HL證券公司的實際發展情況,對其如何建立和完善部控制而做出一些探討,提出構建和實施HL證券公司部控制體系的一些思路和建議。本文首對部控制的產生和發展情況作了闡述,接著具體針對HL證券公司概況做了簡要介紹,通過對其部控制方面取得的成績以及存在問題的歸納和總結得出結論,構建HL證券部控制體系是必然選擇;再次根據證券公司部控制指引的精神,分析了體系構建的目標、考慮的主要因素,就HL證券公司部控制體系的構建提出了自己的設想。總體上通過構建完整的組織結構系統,針對各類經營活動中的風險,制定嚴格的管理政策和操作程序,采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保證經營的合法合規,
5、防風險,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具體從控制者、控制對象、控制方法、控制過程、信息反饋五個方面描述系統構成;最后結合HL證券證券公司四大經營業務包括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自營業務、資產管理業務的業務環節和風險點,對部控制系統的具體實現進行了研究。最后對體系實現過程中的重點環節及其完善提出了意見和建議。關鍵詞:證券公司,部控制體系,構建,實施AbstractThe positive operation of the stock market is important to the safety of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tandard stock market is ad
6、vantageous to guardagainst the risk, to promote the market development, to give full play tovarious functions of stock market and even to protect the legal benefits of thenumerous investors. As the a*is of the stock market, the securities panysstandard operation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are e*tensive
7、ly concerned by thesociety. The risks have been occurred constantly in securities panies in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Some securities panies were canceled, closed,or taken-over by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mission. Because of the faulty internal control issue, which leads to the loss of controli
8、n the management or huge business losses in the pany and even affects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security market. Therefore, internalcontrol System for securities panies has bee a valuable issue to beresearched and resolved 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reas. This paperanalyzes the curren
9、t development status of internal control for the securitiespanies in our country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internal control,and discusses on how to form and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alsosuggest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for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10、in Guidance for securities paniesinternalcontro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nagement and securities pany itself,as well as the actual developing status of.Firstl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rising and developing statu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and then analyzes introduces thegeneralsituation of Chi
11、na/HLSecurities pany briefly, and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it is an inevitablechoice to construct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for China HL Securitiespany according to the summaries of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problemsin the aspect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Then it analyzesthe goals of constructing the
12、 system and the main factors which should beconsidered, and gives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controlsystem for China HL Securities pany on the basis of the, spirit ofGuidance for securities paniesinternal control. It suggests we formulatefirmmanagingpoliciesandoperatingprocessbyform
13、ingpleteorganization structures to in view of the risks in various managing activities,adopt scientific ways to ensure the legal business and avoid adventures toimprove the efficiency. Finally it dealswith specific practices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ccording to China HLSecurities panys four main
14、business models including brokerage,investment banking, proprietary business, asset management and risk points.Lastly, it gives view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focal links in the process ofrealizing and improving of the system.Keywords:Securitiespany, InternalControlSystem, Construction, Implement目 錄TO
15、C o 1-3 h z uHYPERLINK l _Toc381192572摘要 PAGEREF _Toc381192572 h IHYPERLINK l _Toc381192573Abstract PAGEREF _Toc381192573 h IIHYPERLINK l _Toc3811925741 案例部分 PAGEREF _Toc381192574 h 1HYPERLINK l _Toc3811925751.1 部控制理論概述 PAGEREF _Toc381192575 h 1HYPERLINK l _Toc3811925761.1.1 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理論 PAGEREF _Toc
16、381192576 h 1HYPERLINK l _Toc3811925771.1.2 部控制的對象、目標和原則 PAGEREF _Toc381192577 h 4HYPERLINK l _Toc3811925781.2 證券公司部控制的對象及其容 PAGEREF _Toc381192578 h 5HYPERLINK l _Toc3811925791.2.1 證券公司部控制的總體對象及其容 PAGEREF _Toc381192579 h 5HYPERLINK l _Toc3811925801.2.1 證券公司部控制的具體對象及其容 PAGEREF _Toc381192580 h 7HYPERL
17、INK l _Toc3811925811.3 HL證券公司部控制現狀 PAGEREF _Toc381192581 h 10HYPERLINK l _Toc3811925821.3.1 HL證券公司簡介 PAGEREF _Toc381192582 h 10HYPERLINK l _Toc3811925831.3.2 HL證券公司部控制現狀 PAGEREF _Toc381192583 h 10HYPERLINK l _Toc3811925841.3.3 綜合評價 PAGEREF _Toc381192584 h 11HYPERLINK l _Toc3811925852 案例分析 PAGEREF _T
18、oc381192585 h 12HYPERLINK l _Toc3811925862.1 緒論 PAGEREF _Toc381192586 h 12HYPERLINK l _Toc3811925872.1.1 研究背景 PAGEREF _Toc381192587 h 12HYPERLINK l _Toc3811925882.1.2 研究意義 PAGEREF _Toc381192588 h 12HYPERLINK l _Toc3811925892.1.3 研究現狀 PAGEREF _Toc381192589 h 13HYPERLINK l _Toc3811925902.1.4 研究容 PAGER
19、EF _Toc381192590 h 18HYPERLINK l _Toc3811925912.2 HL證券公司部控制體系構建 PAGEREF _Toc381192591 h 18HYPERLINK l _Toc3811925922.2.1 體系構建的目標 PAGEREF _Toc381192592 h 18HYPERLINK l _Toc3811925932.2.2 體系構建考慮的主要因素 PAGEREF _Toc381192593 h 19HYPERLINK l _Toc3811925942.2.3 體系的設計 PAGEREF _Toc381192594 h 19HYPERLINK l _
20、Toc3811925952.3 HL證券公司部控制體系的實施 PAGEREF _Toc381192595 h 22HYPERLINK l _Toc3811925962.3.1 體系的具體實現 PAGEREF _Toc381192596 h 22HYPERLINK l _Toc3811925972.3.2 體系實現過程中的重點環節 PAGEREF _Toc381192597 h 33HYPERLINK l _Toc3811925982.3.3 體系的完善 PAGEREF _Toc381192598 h 34HYPERLINK l _Toc381192599結論 PAGEREF _Toc38119
21、2599 h 35HYPERLINK l _Toc381192600參考文獻 PAGEREF _Toc381192600 h 36HYPERLINK l _Toc381192601致 PAGEREF _Toc381192601 h 38-. z.1 案例部分1.1 部控制理論概述 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理論1、部控制的基本概念部控制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是各種社會經濟組織對強化管理,對外滿足社會需要,以便實現組織目標的主要管理手段。企業部控制思想產生于18世紀產業革命后,它是企業規模擴大化和資本公眾化的結果。在理論淵源上、部控制思想起源于亞當.斯密(1776)對股份公司的憂慮。這種憂慮
22、引發了人們去思考采取何種手段來控制上述弊端。特別是伯利.米恩斯(1932)通過對 1932年200家美國最大的非金融公司的考察。提出股份公司所有權與控制權相分離”的命題。這一提法開創了委托代理理論的先河。在委托代理理論的框架,部控制就是當委托人授權代理人從事*項活動時,為了保證代理人的行為能夠符合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要求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企業部控制的容也是隨著企業加強管理,對外滿足各種不同的社會需要而不斷豐富和發展。證券公司部控制指引將證券公司部控制定義為:證券公司為實現經營目標,根據經營環境變化,對證券公司經營與管理過程中的風險進行識別、評價和管理的制度安排、組織體系和控制措施。2、部控制理
23、論的發展過程部控制”作為專用詞始現于20世紀40年代。縱觀部控制理論的發展,企業部控制部控制理論的發展是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從各國的理論和實踐來看,部控制理論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1)部牽制階段最早的部牽制思想完全是從管理的角度出發,主要目的就是防弊糾錯,控制的主要形式就是通過人員之間職能的牽制實現對財產物資和貨幣資金的控制。它是基于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在當時生產規模環境較小和管理理論比較原始的條件下,通過總結以往的經驗在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部牽制理論建立在兩個基本假設之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部門無意識地犯同樣錯誤的可能性很小;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部門有意識地串通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單獨
24、一個人或部門舞弊的可能性。美國著名審計學家蒙哥馬利1912年所著的審計理論與實踐一書中已明確表述過這種思想,這種思想在早期被認為是確保所有賬目正確無誤的一種理想控制方法。(2)部控制制度階段20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在部牽制思想的基礎上逐漸產生了部控制概念。1949年,美國會計師協會的審計程序委員會(mittee on Auditing Procedure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Accountants)在部控制:一種協調制度要素及其對管理當局和獨立注冊會計師的重要性的報告中,對部控制首次作了權威性定義:部控制包括組織機構的設計和企業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協調的方
25、法和措施。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護企業的財產,檢查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提高經營效率,推動企業堅持執行既定的管理政策。”該報告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定位部控制,容不僅包括會計和財務部門直接有關的控制,還包括預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報告、統計分析、培訓計劃和部審計以及技術和其他領域的經營活動,比較客觀的從理論上給出了部控制的涵。這一概念突破了與財務會計部門直接有關的控制局限,使部控制擴大到企業部各個領域。部控制的容也發生了變化,從部牽制時期的賬戶核對和職務分離逐步演變為由組織機構、崗位職責、人員條件、業務處理程序、檢查標準和部審計等要素構成的較為嚴密的部控制系統。1958年,審計程序委員會又將部控制
26、分為部會計控制和部管理控制。前者是指與財產安全和會計記錄的準確性、可靠性有直接聯系的方法和程序;后者主要是與貫徹管理方針和提高經營效率有關的方法和程序。將部控制一分為二使得審計人員在研究和評價企業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上來確定實質性測試的圍和方式成為可能。由此部控制進入制度二分法”階段。(3)部控制結構階段20世紀70年代以后,部控制的理論研究又有了新的發展,研究重點逐步從一般涵義向具體容深化。在實踐中審計人員發現很難確切區分部會計控制和部管理控制,而且后者對前者其實有很大影響,無法在審計時完全忽略。AICPA在1988年的第55號審計準則公報會計報表審計中對部控制結構的關注 中,首次用部控制結構”
27、取代了部控制”,指出企業的部控制結構包括為合理保證企業特定目標而建立的各種政策和程序”,并指出部控制結構包括控制環境、會計制度和控制程序三個要素。公報正式將部控制環境這一總括性的要素納入其中,同時,在部控制結構定義中不再區分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而是確立了一種控制結構,統一以要素表述部控制,這是因為西方學術界在對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進行研究時,逐步發現這兩者往往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聯系的。但是,部控制依然被認為是各種政策和程序”,仍然是作為企業管理中抽象出來為審計服務的一個工具。從而,部控制從制度二分法”步入結構分析法”階段,這是部控制發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改變。(4)部控制整體框架階段進入20世紀9
28、0年代后,對于部控制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1992年,美國 反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NCFA)”下屬的由美國會計學院(AAA)、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國際部審計人員協會( IIA)、財務經理協會(FEI)和管理會計協會(IMA)等組織參與的發起組織委員會(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簡稱COSO)在潛心研究了四年之后發布了部控制經典文獻部控制整體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即(COSO報告),即一個健全的部控制體系應包括五要素:控制環境(Control Environment),風險評估(
29、Risk Assessment),控制活動(Control Activity),信息溝通(Information and munication),監督(Monitoring)。COSO報告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標志著部控制理論和實踐進入了部控制框架的新階段。該報告對部控制的定義是:部控制是一個由董事會、經理層和其他人員共同推進而起作用的過程,該過程的設計是為了實現以下三類目標提供合理保證:經營的效果和效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法律法規的遵循性。”COSO報告認為部控制包括三大目標:經營目標、財務報告目標和遵從法規目標,以及五個構成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這三大目標貫穿于
30、控的五大構成要素中。這些概念的提出,為建立評價部控制系統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標準,有利于在實踐中的運用。(5)企業風險管理框架2004年9月29日COSO發布了企業風險管理綜合框架(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簡稱框架”),描述了適用于各類規模組織的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構成要素、原則與概念。框架集中關注風險管理,為董事會與管理層識別風險、規避陷阱、把握機遇進而增加股東價值提供了清晰的指南。框架”對企業風險管理這一更寬泛的主題作了更全面的關注,經管它并不旨在并且事實上也未曾替代部控制框架,卻將部控制框架融入其中,因此,公司利用企業風
31、險管理框架,既能滿足對部控制的需求,亦能向更完善的風險管理過程推進。部控制或風險管理的根本作用都是維護投資者的利益、保全企業資產,并創造新的價值。其目的就是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可靠,防止經營層操縱報表和欺詐,保護公司的財產安全,遵守法律以維護公司的名譽以及避免招致經濟損失等。企業風險管理則是在新的技術與市場條件下對部控制的自然擴展。技術及市場條件的新發展,推動了部控制走向風險管理。部控制的對象、目標和原則1、公司部控制的對象風險是指在經營過程中,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無法預見和無法抗拒風險;由于部管理制度存在疏漏造成的風險;由于部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嚴重失效造成的風險,包括實際或預計將發生的經濟損失,
32、乃至承擔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的可能性和結果。風險管理框架下部控制的對象就是公司經營與管理過程中的風險。公司的基本經營目標,就是在風險一定的情況下,追求收益的最大化或者在收益一定的情況下,使得風險最小化。部控制系統存在的目的在于對威脅其目標實現的風險進行管理。公司的部控制能否發揮作用,必須考慮公司面臨的風險的性質圍、風險可量化程度、控制成本與管理相關風險可獲得的收益的對比。2、部控制的目標部控制的總體目標是建立科學完善、切實有效風險控制制度,保障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監管規章的貫徹執行和公司依法合規經營、立足穩健經營的基本宗旨實現,由此建立一個決策科學、合規經營、管理高效的經營實體。(3)控體系的設計
33、原則在設計控體系時,應當遵循如下原則:相互制約原則:風險管理要求以任何個人或部門單獨不能控制任何一項或一部分業務權力的方式進行組織上的責任分工,每項業務必須通過二個或以上的人或部門的功能進行交叉檢查或交叉控制。全面性原則:風險管理必須涵蓋公司的各項業務、各個部門和各級人員,并滲透到各項業務的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環節。完整性原則:風險管理必須包括公司面臨的所有風險類別。客觀性原則:正確認識金融風險的客觀存在,正確處理好風險與收益的關系。一致性原則:風險管理必須把公司的業務發展策略與風險管理策略有機結合,與公司長期發展目標保持一致。界限性原則:公司所承擔的風險必須是有限度的,為此,必須建立合理
34、的、動態的,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并且反映外部市場情況的公司承擔風險的上限。有效性原則:風險管理必須根據國家政策、法律及公司經營管理的發展變化進行適時修訂;必須保證制度的全面落實執行,不得有任何空間、時限及人員的例外。1.2 證券公司部控制的對象及其容企業風險管理框架拓展了部控制涵,更有力、更廣泛地關注企業風險管理這一更加寬泛的領域。證券公司部控制的對象就是公司經營與管理過程中的風險。證券公司部控制的總體對象及其容按照國際證券委員會組織的劃分,證券公司面臨總體風險包括系統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法律風險等六大類型。1、系統風險系統性風險是指由那些能夠影響整個金融市場的風險因
35、素引起的,這些因素包括經濟周期、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動等。這種風險不能通過分散投資相互抵消或者削弱。因此又稱為不可分散風險。系統風險產生的原因在于國家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的改變及證券公司外部*些經營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對整個證券行業產生了難以扭轉的不利情形。我國證券市場發育尚不成熟,證券公司發展空間較窄,多數公司靠政策吃飯。而證券業政策、法規的不完善和多變,給證券公司帶來很大的風險。如新股發行方式、傭金收取比例以及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等的變化,都會對整個證券行業產生影響。2、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由于受到證券、利率、匯率或商品價格的不確定變動的影響而遭受損失的不確定性。市場風險是證券公司最經常面對的一
36、種風險,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利率、匯率、股價等的波動而使證券公司遭受的損失。市場風險是證券公司最經常面對的一種風險,是風險管理中的重點容。3、操作風險操作風險是指由于部程序、人員和系統的不完備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損失的風險,通常因交易或管理系統操作不當而引致的損失,具體包括:(1)操作結算風險,指由于交易指令錯誤等問題而導致的損失;(2)技術風險,指由于技術局限以及軟、硬件設施的沒有及時更新升級,使公司不能處理和傳輸信息所導致的損失;(3)公司部失控風險,指越權交易、交易部門或后臺部門的欺詐、職員業務操作技能的不熟練等原因而造成的風險。1995年2月巴林銀行的倒閉突出說明了實行操作風險管理
37、及控制的重要性。英國銀行監管委員會認為,巴林銀行倒閉的原因是新加坡巴林期貨公司的一名職員越權、隱瞞的衍生工具交易帶來的巨額虧損,而管理層對此卻沒有絲毫察覺。該交易員同時兼任不受監督的期貨交易、結算負責人的雙重角色。巴林銀行未能對該交易員的業務進行獨立監督,并且未將前臺和后臺職能進行嚴格分離等,正是這些操作風險導致了巨大損失并最終毀滅了巴林銀行。操作風險可以通過正確的管理程序得到控制,主要包括:完整的賬簿和交易記錄,基本的部會計控制,強有力的部審計部門(獨立于交易和收益產生部門),清晰的人事限制和風險管理及控制政策。4、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證券持有者不能以合理的價格迅速地賣出或將該工具轉手而
38、導致損失的風險,包括不能對頭寸進行沖抵或套期保值的風險。流動性風險又可分為資產流動性風險和籌資流動性風險,資產流動性風險為由于一筆交易頭寸的規模相對于正常交易量而言很大,而使這筆交易不能以當前的市場價格來完成而產生的。籌資流動性風險為一家公司缺乏資金而沒有能力籌集新資金來償還到期債務而產生的風險。對于我國證券公司而言,由于證券公司不能對持有證券進行沖抵或套期保值,流動性風險主要體現在公司持有證券無法及時兌現或公司存在大量低流動性資產或不良資產,導致不能如期滿足客戶提現要求或不能如期償還到期債務而出現的財務困境。我國證券公司流動性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初始資金不到位,自有營運資金缺
39、乏;(2)不當的投資決策造成大量資金沉淀流動性較差的實物形態上,形成眾多的流動性差的資產;(3)進行不規的投資、擔保和資金拆借形成大量呆壞賬;(4)融資渠道過窄,導致流動資金不足;(5)溢價收購營業部或與其他公司進行重組等所帶來的不良資產;(6)股票投資過度集中,當遇到股市大幅下跌時,其持有的股票投資縮水且無法在短時間拋出。5、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義務的可能性,包括貸款、掉期、期權交易及在結算過程中因交易對手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約承諾而使公司遭受的潛在損失。對我國證券公司來講,這些合約主要包括:(1)由代理發行債券引起的墊付債券協議;(2)證券買賣與回購協議;(3)對外擔保協議。信
40、用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交易一方的違約。受次貸危機的影響,信用風險問題在許多美國銀行中開始顯現出來,花旗集團2008年1月15日宣布,由于出現了高達180億美元的次貸相關損失,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凈虧損98.3億美元(每股凈虧損1.99美元),為該公司有史以來的最大季度虧損。在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初期,證券公司因大量從事債券回購、對外擔保及墊付代發行債券等業務就產生了大量的呆賬、壞賬。6、法律風險法律風險來自交易一方不能對另一方履行合約的可能性,是指因不能執行的合約或合約一方超越法定權限的行為而導致損失的風險。法律風險包括合約潛在的非法性和對手無權簽訂合約的可能性。我國證券公司法律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
41、是證券公司的經營不合規、不規,由于我國證券市場起步較晚,各項法規制度發展較慢且不完善,證券公司在經營中存在一些不規做法。證券公司部控制的具體對象及其容證券公司的經營活動是通過各項業務的開展而進行的,證券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證券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證券自營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四大類別,這四類業務各自面臨的風險也不相同。1、證券經紀業務部控制的對象及容證券經紀業務活動部控制的對象是經紀業務中面臨的各種風險。其容主要包括:公司經紀業務的發展規劃風險,營業部管理風險,委托關系風險,委托操作風險,系統保障風險,財務和資金管理風險,以及經紀業務的人員和組織管理風險。(1)發展規劃風險經紀業務與市場行情息息
42、相關,當市場行情好時,證券投資活躍,經紀業務規模隨之擴;但當行情不好時,交易量便會迅速萎縮,因此,證券公司經紀業務的未來發展規劃成為重要的風險影響因素。新建、遷址、改擴建營業部方案的規劃是否可行,建設營業部的地點與時機選擇是否合適,都可能給公司的經營發展帶來風險。業務發展規劃失誤,缺乏對市場條件變化的適應能力和前瞻性考慮等將會在市場條件變壞時造成經紀業務困難。(2)營業部管理風險證券公司對營業部的管理失控是產生風險的最常見原因。營業部違規經營,挪用客戶保證金,擅自對外進行實業投資或在經濟活動中為他人擔保,違規從事外匯或境外業務,私設小金庫,私設遠程交易室等行為都將造成風險隱患。(3)委托關系風
43、險經紀業務的委托關系風險主要表現為確立委托關系過程中存在的各種疏漏。例如:開戶資料不全或提供虛假資料開戶;由員工全權代客開戶;委托人不合規定,委托協議不完善,存在重大遺漏事項,以及授權委托不合法;未履行協議簽訂程序;協議容不當;銷戶資料不全等。(4)操作風險經紀業務的操作風險主要指證券公司進行證券投資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風險。主要表現為:員工疏忽出錯而導致交易指令錯誤;員工接受客戶的全權委托;接受委托未進行錄音或未對交易結果進行確認;營業部未盡委托義務等等。(5)系統保障風險證券委托交易對數據傳輸系統的要求很高,需要強有力的系統保障支持。系統保障風險主要表現為:系統不完善和網絡性能較差導致業務
44、處理能力不足;電子交易設備的身份識別技術的不完備導致不安全因素存在;電腦系統設備與數據無備份而導致主要設備出現故障時的系統癱瘓風險;因故障導致衛星通訊與DDN通訊中斷;電腦病毒帶來的危害;遭受外部黑客攻擊,造成系統被破壞、資料被修改或資金被盜取;數據傳輸過程息被截獲;機房環境不合要求、供配電系統存在風險等。(6)財務和資金管理風險經紀業務中財務管理的風險主要有:交易清算錯誤;違規資金進入保證金賬戶;資金被非法提現或盜提;存入現金、支取現金、存入支票、支取支票等過程有關文件不完備造成糾紛;財務部核算錯誤造成損失等。員工和組織管理風險員工和組織管理風險主要表現為:員工違規修改系統數據、參數;員工泄
45、露客戶相關資料、信息;組織設置中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缺乏有效的業務防火墻機制,有關崗位未能實施有效的前后臺分離等等。2、投資銀行業務部控制的對象及容投資銀行業務活動部控制的對象是投資銀行業務中面臨的各種風險。其容主要包括公司投資銀行業務發展戰略的決策風險,項目選擇和承攬風險,項目的實施和操作風險,項目的銷售和后續責任風險,以及投資銀行業務的人員和組織管理風險。(1)戰略決策風險隨著競爭的加劇,各證券公司投資銀行業務發展戰略的選擇和決策越來越重要,這將決定公司未來投資銀行業務的競爭實力和發展前景。證券公司必須對自身的實力進行充分的分析,并對公司投資銀行業務的市場定位、發展方向做出正確決策。(2)
46、項目選擇和承攬風險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過程中,由于調查不夠充分使項目選擇不當,將違背公司的業務發展戰略,出現承銷風險,造成經濟損失。如果公司的經營體制、業務能力無法適應市場的競爭環境,無法發揮自身特有優勢,便有可能在項目承攬競爭中處于相對劣勢,從而造成承攬困難,項目流失。(3)項目實施和操作風險投資銀行項目通常周期長,涉及面廣,復雜程度高,需要系統的部署。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影響實施效果甚至造成實施障礙。例如:項目審核沒有按照工作程序正常執行;沒有將項目的風險信息向公司全面匯報;信息披露出現虛假述;對中介機構協調不力,影響項目進度和項目質量等等。(4)項目銷售及后續責任風險證券
47、公司若對資本市場的變化不能及時把握將帶來發行和銷售風險,可能導致發行的市場時機選擇不當,定價偏差較大,市場條件變化造成銷售困難等等風險。隨著保薦制度的實施,監管層加強了對發行項目后續工作的要求,使證券公司對承銷、保薦項目的后續責任和風險大大增加,證券公司應重視項目后續工作。(5)人員和組織管理風險投資銀行業務是知識高度密集型業務,由于人員和組織管理不當將增加相應風險。例如:員工泄露部信息,出現幕交易行為;保薦人員流失;操作人員不按照公司流程開展項目等等。3、證券自營業務部控制的對象及容證券自營業務部控制的對象是自營業務中面臨的各種風險。其容主要包括投資決策風險,政策法規風險,人員風險,組織管理
48、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1)投資決策風險在復雜多變的證券市場背景下,證券公司自營業務的投資決策需要根據市場狀況、未來預期、公司資金狀況等多種因素綜合分析做出。由于選擇投資策略不當,未設置好止盈止損點,對目標企業的信息分析失誤等原因都有可能導致投資決策風險。(2)政策法規風險自營業務的政策法規風險主要體現在操作違反公司法、證券法、證券經營機構證券自營業務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從事禁止交易行為。(3)人員風險由于自營業務的工作人員具有較大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加之業務自身較強的利益驅動效應,因此有必要對人員風險做出強調。人員風險主要包括:員工泄露幕信息;利用職務之便為個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知悉幕信息員
49、工流失;交易員為私人炒股或變相為私人炒股;隱瞞賬戶真實情況等等。(4)組織管理風險自營業務的組織管理風險主要包括:授權不明或授權不當;對交易員的交易頭寸分配不當;對交易員分倉操作未分別建賬單獨核算;對交易員個人分倉操作的投資品種、數量、單一股票持倉量未作限制或限制不合理等等。1.3 HL證券公司部控制現狀HL證券公司簡介HL證券*公司是由市人民政府組織籌建,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于2001年8月18日成立的綜合類證券公司。經中國證監會核定,主要業務圍是證券(含境上市外資股)的代理買賣,代理證券的還本付息、分紅派息,證券代保管、鑒證,代理登記開戶,證券的自營買賣,證券(含境上市外資股)的承銷(含主承
50、銷),證券投資咨詢(含財務顧問),受托投資管理以及證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HL證券設立投資銀行總部、經紀業務管理總部、資產管理總部、證券投資總部四個業務部門;設立客戶資產存管中心、電腦中心兩個業務及技術支持部門;設立總裁辦公室、人力資源總部、計劃財務總部、稽核總部、風險控制總部等管理職能部門。在、等全國主要城市設立22家證券營業部及9家證券服務部。HL證券公司部控制現狀由于公司成立初期經營不夠規,部控制意識薄弱,控機制制度不健全,在利益驅動下盲目投資,違規經營,加之市場持續低迷,公司自營和委托理財業務出現重大損失。2010年市委、市政府調整了公司領導班子,新的經營班子上任后,狠抓歷史遺留問題的整
51、改和清理,強化風險控制和合規經營,公司逐步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部控制方面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1)2011年經過增資擴股、完成重組后,公司股權結構更為優化和多元化,產權結構進一步得到改善,符合證券業發展的總體方向。(2)根據公司法、指引等要求建立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基本架構,通過公司章程對法人治理結構的各部分職能予以明確,制定了相關的決策程序和管理議事規則。(3)在董事會之外設立了專門的風險防委員會和審計委員會,先后成立稽核總部、風險控制總部,強化風險控制和財務監督,防經營風險。(4)逐步制定完善功部控制制度,構筑了三道業務監控防線;對分甲支機構財務、電腦經理實行委派制,強化垂直管理;按照收
52、支兩條線、以收定支,的原則,加強財務收支管理。(5)實現了客戶證券的集易、集中清算。將分散的營業部柜臺交易系統在總部集中,實現集中的業務處理和數據管理;對資金實行集中結算、統一調撥,將有關風險降低在最低限度。但是,目前公司部控制建設還存在著諸多不足。(1)在管理理念上,沒有站在影響公司生存的戰略高度上重視公司部控制建設。部分領導認識和理解上還存在偏差,仍然過度看重外延擴,業務拓展和短期經濟利益,而被動迎合部控制的系統建設。(2)在法人治理結構上還不夠完善。由于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等特殊原因,董事長長期兼任總經理,沒有引進獨立董事,長期沒有監事長,監事會制度形同虛設等問題亟待加強。(3)在部控制制度
53、運行的有效程度上明顯不理想。如一些可能影響公司的重大決策沒有按既定的決策程序進行運作;雖然制定了明確的授權審批制度,還是不能及時發現和制止越權行為。(4)稽核部門與風險控制部門的職能發揮不夠。由于人員配備少、力量薄弱、監控手段落后,大多只進行事后稽核審計等常規性的工作,不能及時發現風險,預警風險。同時,稽核與風控部門只是對經紀業務進行監控,而對公司的其它業務基本沒做要求,使得其無法對公司整體的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5)對重要業務的風險評價和實時檢測的管理技術落后。對風險的認識和管理大多停留在經驗判斷、定性分析的粗放管理階段,缺乏有效的風險控制工具和掌握風險控制技術的人才,風險管理技術
54、和人才成為風險管理的瓶頸。(6)在資金使用上缺少有效的資金管理監督和績效評價制度,沒有對各業務部門資金使用、成本與效益進行有效考核,操作人員超權限使用資金而得不到有效控制,使得證券公司資產使用效率較低,資金流失嚴重。(7)在激勵與約束機制上還不合理,激勵手段單一,目標過于短期化,約束機制缺乏必要的獨立性。綜合評價綜上所述,現階段HL證券在探索建設部控制機制、制度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仍有很多的不足。這樣的部控制顯然不能適應證券業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不能滿足激烈競爭的需要。而且,健全的部控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應根據情況的變化和出現的問題做出及時修正和改進。因此,根據環境的變化,從一個有目標的運
55、行系統的角度適時構建HL證券部控制體系,通過強調組織結構的合理構建及其相互間運行的協調,業務經營中風險隱患的管理控制,最終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是必然選擇。2 案例分析2.1 緒論研究背景從管理學的角度而言,部控制的發展是由企業管理人員在實踐中的不斷創新和改進與學術界的不斷研究和總結共同推動的。現代企業部控制理論指出,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員工制定和實施的,旨在為經營的效果和效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循性等目標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本質上,是為了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作為經濟控制系統而存在于企業部的具有約束、指導、調節、激勵功能的機制、制度、程序等因素
56、的有機集合。有效的部控制不僅關系到企業的各項經濟目標能否實現、經濟效益能否達到,也是我國當前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一項根本要求。證券業是特殊的高風險行業。證券公司由于在證券市場上同時擔任著發行中介、交易中介、投資者、信息提供者等多種角色,從而處于證券業的核心樞紐位置,成為證券業風險的聚集點。證券公司業務的高信用性、高流動性、高預期性、高虛擬性等特點又使得證券公司面臨的風險更加復雜和難以把握。證券業的發展實踐證明,證券公司自身.加強部控制體系建設是保證其規運作和健康發展的根本性措施,直接影響、到證券公司的生存與發展。我國證券公司起步較晚,部控制體系建設起步更晚。實踐中,許多證券公司認為
57、部控制是用條條框框束縛自己的手腳,不利于創新發展,在行動中重業務拓展,輕風險防,重被動地迎合外部監管法規及制度的要求,輕部控制的系統建設。近幾年,隨著我國證券行業的改革力度加大,接踵發生證券公司關閉、行政接管和托管事件,逐漸暴露出了證券公司部控制方面的問題和漏洞。如何建立和完善證券公司科學有效的部控制體系,增強自我約束能力,防和化解金融風險,推動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己經成為我國證券公司經營管理者密切關注的重要課題。研究意義HL證券*公司(簡稱HL證券)作為市的全國性綜合類券商,近幾年在部控制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從實際狀況看還存在著諸多不足。嘗試為其構建較為完整并行之有效的部控制體系,進一步防和控
58、制風險、糾錯防弊,達到推動企業規經營、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意義。研究現狀(1)國外研究現狀西方國家很早就開始了對部控制的理論研究和實務探討,其中尤以美國對部控制的研究最為成熟。1940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的審計程序員會在部控制:一種協調制度極其對管理當局和獨立注冊會計師的重要性的報告中,首次對部控制作了定義,指出部控制包括組織機構的設計和企業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協調的方法和措施。這些方法和措施用于保護企業的資產、檢查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提高經濟效率。”部控制制度己超出了直接與會計和財務部門功能有關的容疇,這種部控制制度包括預算控制、標準成本、期間經營報告、統計分
59、析和報告以及培訓計劃。1958年10月該委員會發布審計準則公告第99號,對部控制定義作了重新表述,將部控制劃分為部會計控制和部管理控制。其中:管理控制包括(不限于)組織規劃以及與管理當局進行經濟業務授權的決策過程有關的程序和記錄。這種授權是與完成該組織目標的職責直接有關的一種管理職能,也是建立經濟業務的會計控制的起點。會計控制包括組織規劃以及與保護財產安全和財務報表可靠性有關的程序和記錄。”這是人們所熟知的部控制制度二分法”的由來。1988年美國AICPA發布了審計準則公告第55號,公告中以部控制結構”代替部控制”,提出了部控制三要素: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控制程序。1992年美國國會的反對虛假
60、財務報告委員會”(NCFR)下屬的COSO發布了部控制經典文獻部控制整體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即一個健全的部控制體系應包括五要素:控制環境(Control Environment),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控制活動(Control Activity),信息溝通(Information and munication),監督(Monitoring)。COSO報告提出的部控制整體框架得到T世界各國理論界及職業團體的一致認可和推崇,成為迄今最權威的部控制概念。許多國家和職業團體在制定自己的部控制框架時,或直接使用COSO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 2025年上海市租房房屋租賃合同
- 2025建筑施工勞務分包合同模板
- 2025合同法實踐案例分析寶典
- 2025汽車租賃合同(簡單)
- 上海政法學院《配器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師范大學《數控機床與編程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紹興文理學院《高爾夫規則與裁判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鹽城工學院《生物信息學與組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工程大學《基礎醫學創新實驗(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知識產權全套課件(完整)
- 上春山二部合唱鋼琴伴奏正譜
- 《群英會蔣干中計》課件 2023-2024學年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下冊
- 2024年地基基礎(基樁靜荷載試驗)知識考試題庫(供參考)
- 市級優質課一等獎《誰是最可愛的人》七年級語文下冊同步備課課件(統編版)
- 2024全新第五版FMEA培訓教材
- 電信電源專業應急預案
- 人工智能在智能工廠中的應用
- 上市公司固定資產減值研究 -以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 運動會運營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 雷達原理(第6版) 習題及答案匯總 丁鷺飛 ch01-ch0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