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課件: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共27張PPT)_第1頁
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課件: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共27張PPT)_第2頁
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課件: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共27張PPT)_第3頁
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課件: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共27張PPT)_第4頁
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課件: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共27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什么叫“置身詩境”呢?置身詩境,就是讀者借助聯想和想象,再現詩人所描繪的意象和畫面,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審美享受。置身詩境詩歌的形象、意象、意境形象:指詩人借以表達思想情感的具體可感的物象或畫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蟲、魚等自然景物。 詩歌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置身詩境 緣景明情 詠雪 唐張打油簡析:這首詩寫的是下雪后大地一片雪白的情景。“江山”、“井”、“黃狗”、“白狗”這些都是形象,而非融注了作者主觀情感的意象。 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意象: “意”就是詩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興。“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滲透著詩人主觀感

2、情的客觀物象,是“意”和“象”的統一 。意境: 就是作者的主觀思想感情和客觀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藝術境界,是物與我、情與景、形與神、情與理相互交融、相互統一所達到的藝術境界。簡言之,就是一系列意象構成的藝術境界。什么叫“緣景明情”呢?在具體閱讀某一篇作品時,反復誦讀,品味作品中描繪的景或物或人或事,也就是抓住表現作者感情的關鍵詞句反復品味,體會獨特的意境,領悟作者的感情。 緣景明情一、讀準夜歸鹿門歌1、迅速閱讀詩歌;2、結合注解及課后研究探討,除此之外,對于此詩,你還有哪些問題,請寫在紙上。3、與同桌及前后左右的人探討,完成自己提出的問題。二、讀懂夜歸鹿門歌1、四組學生每組用準確優美的語言,再

3、現一組詩句中的畫面。2、在詩歌的畫面里,作者身居何處?是什么樣的心情?三、展開聯想,讀出詞情1、江邊是什么樣的景象?2、山中是什么樣的景象?3、作者是喜歡江邊景還是山中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中有悠然的鐘聲;山中有朦朧的月光;山中有煙云繚繞的樹木;山中有開在巖石上的門;山中有松林間的小路;山中有遠離紅塵的隱士1、江邊有人來人往的喧囂;2、江邊有小販的叫賣;3、江邊有討價還價的爭執;4、江邊有紅塵的離愁別恨;5、江邊有悠然的鐘聲-山寺的超然和僻靜塵雜的人聲-世俗的雜亂和喧囂 兩相對照,喚起聯想:詩人在船上閑望沉思的神情隱然可見。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殊途異志,兩種選擇兩樣心情,抒發

4、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世人返家自去鹿門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夜登鹿門山,到龐公棲隱處,感受隱逸之妙。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詩人徹底領悟了“遁世無悶”的妙趣和真諦,躬身實踐了龐德公的道路和歸宿。 在這個天地里,與塵世隔絕,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獨一人寂寞地生活著。詩中所寫: 從日落黃昏到月懸夜空 從漢江舟行到鹿門山途實質上是: 從塵雜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隱逸道路。詩人是灑脫的但同時也帶有隱隱的失落、無奈和惆悵。孟浩然的“隱逸” 隱逸有他的傳統,一般地說是消極出世。但孟浩然的隱逸,除了為應試做準備外,本身也有積極入世的意義。這是一種姿態,一種方

5、式。這種隱逸可以造成聲譽,于進、于退都有利,跟求仕進的打算是不矛盾的。這種隱逸,心情幽雅,充滿了幻想和期望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清澈的河川環繞著一片長長的草木叢生的草澤地,離歸的車馬緩緩前進,顯得那樣從容不迫。 望中景色和車馬動態,都反映出詩人歸山出發時安詳閑適的心境。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體現詩人歸山開始時悠然自得的心情,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喻“一去不返”之意,表示自己歸隱的堅決態度;“暮禽”含“鳥倦飛而知還”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隱的原因是對現實政治的失望厭倦。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并非泛泛寫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 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擬人化了,仿佛它們也富有人的感情。 表面上是寫“水”和“鳥”有情好像在和詩人結伴而歸,其實還是寫作者自己有情。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兩句十個字,寫了四種景物,構成了一幅具有季節、時間、地點特征的圖畫 傍晚野外的秋景圖。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歸山過程的終結,點出題目中的“歸”字。 “閉關”,不僅指關門的動作,且含有閉門謝客之意。表示要與世隔絕,不再過問社會人事感情趨向沖淡平和 。相同點: 王孟的詩歌都表現出隱逸生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