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中考歷史總復習 主題十四 步入近代(拓展訓練題組)模擬試題_第1頁
2019版中考歷史總復習 主題十四 步入近代(拓展訓練題組)模擬試題_第2頁
2019版中考歷史總復習 主題十四 步入近代(拓展訓練題組)模擬試題_第3頁
2019版中考歷史總復習 主題十四 步入近代(拓展訓練題組)模擬試題_第4頁
2019版中考歷史總復習 主題十四 步入近代(拓展訓練題組)模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主題十四步入近代拓展訓練題組一、選擇題1.“他自己沒有土地或只有部分土地,主要靠租佃土地、雇用農業工人進行耕作。”這里的“他”的身份是()A.地主B.土地所有者C.手工工場主D.租地農場主2.“中世紀晚期,西歐少數商人占據著生產資料,他們向鄉村手工業者提供原料,甚至生產工具,并預付部分工資,最后收回制成的產品,并投放到市場出售。”材料反映了()A.基督教的傳播B.手工工場的產生C.新航路的開辟D.工廠制度的確立3.有學者指出:正是在文藝復興運動中提倡人文主義,推動了航海大發現的事業,而在大發現中驗證和弘揚人文主義,又使文藝復興精神得到了升華。由此可見,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的關系是()A.互為因

2、果B.前因后果C.遞進關系D.沒有關系4.1517世紀以新航路開辟為核心的地理大發現eqoac(,)實質是“人發現了一切”。其中“發eqoac(,()現”不僅僅局限于地理eqoac(,)也包括物種和文明。“”應該是)A.歐洲B.亞洲C.美洲D.非洲5.1618世紀,在美洲大陸出現了許多被稱為新西班牙、新法蘭西、新奧爾良、新尼德蘭、新英格蘭的地名,這些地名的出現是因為()A.工業革命推動了城市化進程B.歐洲殖民者對美洲的侵略和掠奪C.探險家對美洲的探索范圍不斷擴大D.大批美洲獨立國家紛紛建立6.下圖是某研究報告的一部分。由其內容可見,該部分的研究主題應是()1A.殖民地人民的抗爭B.歐美主要國家

3、的社會巨變C.黑人奴隸貿易D.第一次工業革命7.對下圖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陸地(南極洲除外)面積的比例變化的解讀,不正確的是()A.第段進行殖民擴張的主要是葡萄牙、西班牙B.第段加緊殖民擴張的主要是荷蘭、英國、美國等國C.第段成為世界最大殖民帝國的是英國D.第段說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把殖民擴張推向頂峰二、非選擇題8.讀圖,回答問題。圖1圖2(1)圖1中的貿易路線被稱為什么?請簡述這一貿易路線的過程。2(2)根據圖2,概括指出其反映的史實。(3)分析這種貿易對非洲、歐洲、美洲的影響。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美洲和東印度航路的發現擴大了交往,從而使工場手工業和整個生產的發展有了巨大的高漲。從

4、那里輸入的新產品,特別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銀(它們根本改變了階級之間的相互關系,沉重地打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勞動者),冒險的遠征,殖民地的開拓,首先是當時市場已經可能擴大為而且規模愈來愈大地擴大為世界市場所有這一切產生了歷史發展的一個新階段。摘編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火車、輪船、電報等新式交通工具和電訊器材的出現,把世界各地的生產、流通和消費緊緊聯結在一起。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使歐洲到印度的航路縮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馬運河則使舊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輪船的不斷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歐美航程從42天縮短為5天,從倫敦到加爾各答也由3個月減為18天。此3外海底

5、電纜的鋪設、跨洲鐵路的修建,加強了洲際聯系;有線電報、電話和無線電報的普及,使世界通訊網絡得以形成。摘編自全球通史(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觀點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這一觀點。(2)根據材料二的內容,簡要概括科技進步促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的主要表現。4答案精解精析一、選擇題1.B本題主要考查西歐的租地農場。材料中的“靠租佃土地、雇用農業工人進行耕作”是解題的關鍵信息,由此可知“他”的身份是租地農場主。2.B根據材料中“中世紀晚期”“預付部分工資”“投放到市場出售”,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手工工場的產生。故選B項。3.A根據人文主義精神“推動了航海大發現”,大發現“又使文藝復興精神得到了升華”

6、可判斷出A項正確。4.A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具體史實。為追求財富,歐洲人開始探尋前往東方的航路,最終開辟了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故選A。5.B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西方國家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擴張,隨著其侵略擴張,許多美洲地區落入這些殖民者之手,故出現許多以歐洲國家原有城市為名,再冠上“新”字的地名。故正確答案為B。6.C從圖中提取關鍵詞“奴隸船只數”“黑人人數”,可判斷此題正確答案是C項。A、B、D三項的內容在題干材料中均未體現,應排除。7.B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把握住各國成為世界殖民霸主的時期。世界殖民霸主經歷了從葡萄牙、西班牙向荷蘭、英國的演變;美國于1776年誕生,在16001700年不可能

7、進行殖民擴張,故選B。二、非選擇題8.答案(1)“三角貿易”。過程:奴隸販子一般先從歐洲港口出發,航抵西非海岸,用各種辦法掠奪黑奴,即“出程”;然后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出賣黑奴換取農、礦產品,即“中程”;最后把農、礦產品運到歐洲出售,即“歸程”。(2)殖民掠奪。(3)對非洲:使非洲喪失了近億人口,造成非洲傳統文明衰退、社會經濟倒退,滋生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對歐洲:加速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5對美洲:為美洲的開發提供了勞動力,黑奴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帶到了美洲,對美洲文化的形成、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解析本題考查讀圖識圖能力。第(1)問第一小問,能夠準確識讀示意圖中的歷史信息是解題關

8、鍵。由示意圖中的歐、非、美三大洲及“出程”“中程”“歸程”,即可判斷示意圖描繪的是“三角貿易”。第二小問需結合圖中的路線及所學知識簡要敘述。第(2)問,由圖片中的信息即可判定。第(3)問,注意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分析對非洲、歐洲、美洲的影響。9.答案(1)觀點:新航路的開辟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衰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評價:新航路的開辟使西方殖民者開始大規模的殖民活動,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同時,各大洲之間相對孤立的狀態被打破,世界日益成為一個相互影響、聯系緊密的整體,人類的經濟活動也第一次被廣泛地聯系在一起,促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所以,材料一觀點是正確的。(2)表現:新式交通工具和電訊器材的出現,把世界各地的生產、流通和消費聯結在一起;運河的修建和輪船的改進,縮短了世界各地間的航行時間;海底電纜和跨洲鐵路的出現,加強了洲際聯系;世界通訊網絡的形成,加強了世界各地間的聯系。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論從史出的能力。第(1)問第一小問考查學生從材料中提取觀點的能力,根據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