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卷第 =page 24 24頁,總 =sectionpages 25 25頁試卷第 =page 25 25頁,總 =sectionpages 25 25頁河南省平頂山市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一、選擇題1. 隋朝與秦朝均是中國歷史上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它們短命的共同原因是 () A.實行暴政B.開鑿運河C.科舉取士D.重農抑商2. “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這是古人對一項歷史工程的贊頌。它是 ( ) A.長城B.都江堰C.大運河D.趙州橋3. 中共中央發布了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大力提倡“例行勤儉節約、嚴守廉潔從政”。古時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皇帝,他在魏征
2、勸諫后,即能身體力行、持之以恒,這位皇帝是( ) A.隋煬帝B.漢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4. 我國古代中央機構不斷變革,下列圖示反映出這些變革的趨勢是不斷強化( ) A.專制皇權B.監察權力C.丞相權力D.地方權力5. 歷史學習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題。如果搜集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唐蕃和親”“鑒真東渡”等相關資料,由此可知,研究的主題是 A.政權分立和民族交融B.統一國家的建立C.繁榮與開放的唐朝D.中華文明的起源6. 在眾多唐代詩人中,有一位詩人被稱為“詩仙”,其詩作豪邁飄逸,清新瑰麗,這位詩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維7. 詩人李商隱在詠史一詩中寫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
3、由勤儉破由奢。”這是詩人對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唐朝由盛而衰的標志是( ) A.“開元盛世”B.安史之亂C.藩鎮割據D.黃巢起義8. 宋與遼、西夏、金并列的四幅示意圖中,哪一幅是錯誤的 A.B.C.D.9. 有一種史學觀點認為,宋朝某項政策的實行,使得中國人喪失了漢朝“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尚武精神,以致其在與遼、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中屢屢敗北。這項政策是( ) A.重農抑商B.和親會盟C.重文輕武D.閉關鎖國10. 郾城大戰中大敗金軍,最終卻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的南宋抗金名將是 A.岳飛B.韓世忠C.文天樣D.李靖11. 水滸傳中描寫道:“梁山好漢魯智深與兄弟逛街,這條
4、街上不僅有人說書唱曲,雜耍表演,還有人賣飲食,藥材,古玩、字畫。”他們到的地方是 A.瓦子B.大相國寺C.邸店D.坊市12. 交子最早出現在北宋,是中國最早的紙幣。其最先得到使用的地區是 A.廣東沿海B.四川地區C.中原地區D.浙江沿海13. 馬克思這樣評價他“戌馬倥傯,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馬克思評價的是 A.耶律阿保機B.阿骨打C.成吉思汗D.忽必烈14. 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專為封建統治者“鑒往治道”的編年體史書,涵蓋16個王朝,共計1300多年的史實。那么,在資治涵鑒中不可能看到的歷史事件是() A.楚漢之爭B.文景之治C.三國鼎立D.鄭和下西洋15. 中國
5、詩詞大會上有一道看詞判斷人物的題目:“豪放風格,抗金斗爭,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據此可知,該人物可能是 A.蘇軾B.李清照C.岳飛D.辛棄疾16. 一日早朝,朱元璋問官員宋訥昨夜為什么發怒,宋訥很驚訝。朱元璋拿出一幅面,正是宋訥昨晚生氣的畫像。朱元璋做到了“安然朝中坐,卻知天下事”。這是因為他采取了哪一措施 A.創立內閣B.廢除丞相C.設立錦衣衛D.遷都北京17. “民以食為天”,我國古代歷朝重視發展農業,引進和大力推廣新品種。下列農作物哪些是明朝時從國外引進的玉米葡萄馬鈴薯甘薯石榴 A.B.C.D.18. 長城是中華民族聰明智慧、艱苦勤奮,堅韌剛毅和充滿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長城的起止
6、點為 A.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B.東起遼東,西至臨洮C.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D.東起鴨綠江,西至臨洮19. “天皇皇,地皇皇,莫驚我家小兒郎,倭倭來,不要怕,我有戚爺來抵擋”,這是一首我國明朝沿海地區最為流傳的歌謠。歌謠中描述的人物是 A.戚繼光B.鄭成功C.朱元璋D.鄭和20. 明代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由朝廷頒行,在國內得到廣泛傳播;清代康熙年間組織人力對疆土進行全面測量,繪成皇輿全覽圖,至今仍有很大參考價值;清代修建的圓明園,集中外建筑、園林藝術之大成,被譽為“萬園之園”。據此可知,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民族關系的和諧B.社會的急劇轉型C.西方科技的傳入D.國家力量的支持
7、21. 清代的一位大臣用一句詩來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樣葫蘆畫不難,葫蘆變化有千端。畫成依樣舊葫蘆,要把葫蘆仔細看”。由此可以判斷該大臣( ) A.在皇帝心目中沒有地位,心生怨恨B.完全聽命于皇帝,處理軍國大事C.接替丞相職權,替皇帝處理政事D.辦事非常仔細22. 雅克薩之戰后,1689年中俄雙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A.中俄西部邊界問題B.中俄停戰問題C.中俄北部邊界問題D.中俄東段邊界問題23. 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東方建筑藝術的結晶”“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寶”,它是( ) A.長城B.故宮C.布達拉宮D.趙州橋24. 學習隋唐歷史后,你認為能準確概括這段
8、歷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B.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25. 19世紀初期有一句流行語:“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這句流行語說明了( ) A.詩書已經沒有閱讀價值B.紅樓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值得一讀C.小說的文學價值比詩歌高D.對紅樓夢的研究形成了一門學問二、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現在各國的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流潮源,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都是從我們國家學過去的。孫中山材料二 “(明代讀書人)只會按照固定的題目做沒有原創性的文章。他們對四書的內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誦模范文,就可
9、以應付考試。”改編自許倬云中西文明的對照材料三翰林院學士徐駿作詩:“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清朝統治者捕風捉影,認為詩中的“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即暗喻明朝重視人才,清朝不重視人才,徐駿是懷念明朝,不滿清朝,徐駿因此被殺頭。 (1)材料一中的考試制度源自中國古代的哪種考試制度?該考試制度誕生于哪位皇帝統治時期? (2)材料二體現了明朝的哪一政策?結合所學分析該政策的危害。 (3)材料三體現了清朝前期的哪一政策?結合所學分析該政策造成的后果。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個民族都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成為歷史發展的主流,更成為國家繁榮富強的重
10、要基礎。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材料二:自契丹取燕薊以北,拓跋(黨項族)自得靈夏以西,其間所生英豪,皆為其用。得中國土地,役中國人力,稱中國位號,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刊,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是二敵所為,皆與中國等。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材料三:“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第歲以絹二十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續資治通鑒長編材料四: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原先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經過長期共同生
11、活,已同漢族沒有什么區別。唐朝以來,不少來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交融,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摘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1)材料一中“朕”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試舉一例說明當時唐和少數民族之間的友好關系。 (2)材料二中的“拓跋”建立了什么政權?根據材料概括“契丹”和“拓跋”有什么相同的舉動? (3)材料三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在哪兩個政權之間? (4)指出材料四中“蒙古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開始于哪個朝代?此材料反映了這一時期的哪一現象? (5)根據以上材料,你認為古代的民族關系對我們當今處理民族關系有何啟示?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世祖忽必烈
12、,因累世之業至元八年,始改稱元,摧滅弱宋,遂一天下。元史材料二 (1)材料一中“遂一天下”是指什么事件?結合所學指出元朝是由哪個民族建立的? (2)材料二可知,元朝疆域遼闕,為實行有效統治,元朝采取了什么制度? (3)材料二圖中“琉球”是現在的哪一地區?為對其加強管理,元朝設立了什么機構?該機構的設立有什么意義? 開放與交流是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主流。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開設專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貿易范圍很廣,從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灣,都航行著來往中國的商船海外貿易的收入,在宋代財政上占有重要地位。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二 西方則哥倫布以后,
13、有無數之哥倫布,繼達伽馬之后,有無數之達伽馬。我則鄭和之后,竟無第二之鄭和,噫嘻!豈是鄭君之罪也。粱啟超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材料三 外國商人必須住在廣州城外特別居住區域內的商館,并且必須通過稱為廣東十三行的公行進行交易。貿易季節一過,行商有責任催促外商離境,或返回澳門居住,不準在廣州過冬。以上材料皆摘自樊樹志國史概要 (1)根據材料一,宋朝政府在沿海港口設立了什么機構來加強對海外貿易的管理? (2)根據材料二概括鄭和能夠實現遠航的條件有哪些?并簡述鄭和下西洋的積極意義。 (3)材料三中清朝實行了什么對外政策?這個政策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哪些影響? (4)通過比較我國不同時期的外交政策,你認為對我國當
14、前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河南省平頂山市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一、選擇題1.【答案】A【考點】秦的暴政和陳勝吳廣起義隋朝的滅亡唐朝的建立【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秦朝統治15年,隋朝統治37年,都屬于短命王朝。它們短命的共同原因都是實行了暴政,導致農民起義。故A項正確;開鑿運河不適合奏朝,排除B;科舉考試是隋朝時期開創,排除C;重農抑商屬于經濟政策,不是導致奏和隋朝滅亡的共同原因,排除D。故選A.2.【答案】C【考點】隋朝大運河【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從605年開始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
15、,全長兩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大運河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因此說“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故答案選擇C.3.【答案】C【考點】唐太宗的納諫和用人【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唐太宗用人的認識。【解答】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魏征勸諫”,根據所學可知,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居安思危,重用魏征等,出現了著名的盛世“貞觀之治”。故選C。4.【答案】A【考點】軍機處的設立明朝君權加強的措施三省六部制【解析】本題考查皇權的加強。【解答】根據圖片唐朝中央機構示意圖、明朝中央機構示意圖、軍機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軍機處的設置使皇帝的
16、命令能直接下達到地方,提高了效率,增強了保密性,加強了皇權,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選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5.【答案】C【考點】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遣唐使和鑒真東渡貞觀新政和貞觀之治安史之亂唐朝的民族關系和民族政策開元盛世【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結合所學可知,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唐蕃和親”加強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唐玄宗時“鑒真東渡”傳播文化,都與唐朝有關,反映出唐朝繁榮開放的時代特征,故C選項符合題意。A項是遼宋夏元時期的特征,B項是秦漢時期的特征,D項是元謀人、北京人、半坡人、黃帝及堯舜禹傳說等原始社會時期的特征,故A、B
17、、D三個選項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C。6.【答案】A【考點】光耀千古的唐詩【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被稱為“詩仙”的唐朝詩人是李白,故選A;杜甫被稱為詩圣,白居易被稱為詩魔,王維被稱為詩佛,排除BCD。7.【答案】B【考點】安史之亂開元盛世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依據所學可知,755年,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一起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所發生的一場政治叛亂,是由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同中央政權爭奪統治權的戰爭。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B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B。8.【答案】C【考點】女真族的崛起與金朝建立陳橋兵變和北宋的建立遼與西
18、夏的建立【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1125年金滅遼,后滅北宋,而金與遼不可能并立,C符合題意;北宋曾經與遼、西夏并立,ABD項排除。故選擇C.9.【答案】C【考點】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宋代重文輕武的認識。【解答】根據所學可知,宋代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文官在朝廷、地方甚至軍隊中地位都高于武將,以致其在與遼、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中敗多勝少。故選C。10.【答案】A【考點】南宋的建立和岳飛抗金【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依據課本所學可知,南宋初年,岳飛率領“岳家軍”抗擊金軍,收復失地。在有望收復中原之時,宋高宗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危機他們的統治,便向金求和,下令
19、岳飛班師,并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A項符合題意;韓世忠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在抗擊西夏、金國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又在平定各地叛亂中作出重大貢獻。其死后,宋孝宗時追封蘄王。排除B項;文天樣領導南宋殘部抗元斗爭。排除C項;李靖是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排除D項;故選擇A。11.【答案】A【考點】宋元時期繁華的都市生活【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依據材料”這條街上不僅有人說書唱曲,雜耍表演,還有人賣飲食,藥材,古玩、字畫。”結合所學可知,宋朝開封城內就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做“瓦子”。瓦子內有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欄”,勾欄內有說書的、唱曲的、演雜劇的、耍雜技
20、的等;瓦子內還有許多攤位,賣飲食,藥材,古玩、字畫的,A正確;大相國寺舉行廟會,有商品交易,有各種表演,但有燒香拜佛的,題干中沒涉及,B排除;邸店是供住宿的,C排除;坊為住宅區,市交易區。題干中沒有涉及到住宅,D排除;故選A.12.【答案】B【考點】宋代商業貿易的發展【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交子是中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北宋初年,四川用銅錢,體重值小,1000個大錢重25斤,買1匹絹需要90斤到上百斤的銅錢。流通很不方便,于是,商人發行一種紙幣,命名為交子,代替銅錢流通,這種紙幣就是交子,B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13.【答案】C【考點】
21、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依據題干“戌馬倥傯,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可知“他”統一蒙古。結合所學可知,1206年鐵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統一,建立了蒙古政權,他被擁立為大汗,被稱為成吉思汗。C正確;耶律阿保機統一的契丹各部,A排除;11世紀末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統一,B排除;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國的統一,D排除;故選C。14.【答案】D【考點】司馬光和資治通鑒【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依據所學可知,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記載了從戰國時期到五代末年1300多年的歷史,鄭和下西洋發生在明朝時期,在資治通鑒中不可能看到,所
22、以D項符合題意;綜上所述ABC三項均有可能看到,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15.【答案】D【考點】宋詞和元曲【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根據“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可知這句詞出自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所以該人物是辛棄疾,故選D;“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不是蘇軾和岳飛的作品,排除AC;李清照是婉約派代表,排除B。16.【答案】C【考點】軍機處的設立清朝文字獄與文化專制政策【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為了監視官民,朱元璋設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揮的錦衣衛,長官侍衛、緝捕、刑獄諸事,保護皇帝,鎮壓官民。所以朱元璋做到了“安然朝中坐,卻知天下事”。這是因為他設立了錦衣衛,故選C;創
23、立內閣和遷都北京的是朱棣,排除AD;廢除丞相與題意不符,排除B。17.【答案】A【考點】明朝經濟的發展【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代引進了原產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故符合題意;葡萄、石榴在張騫通西域后,從西域傳入西漢。故不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8.【答案】C【考點】明長城和北京城【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依據課本所學可知,明朝建立以后,為了防御北方蒙古貴族南擾,先后18次修筑長城,形成了東起鴨綠江邊,西至嘉峪關,總長萬余里的明長城。C項符合題意;排除AD兩項;奏始皇為了抵御匈奴入侵,派蒙恬修筑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排除B項;
24、故選擇C.19.【答案】A【考點】戚繼光抗倭【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倭倭來,不要慌,我有戚爺會抵擋”可知是戚繼光抗倭。明朝時期,出現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勾結一些中國的奸商組成,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沿海居民稱他們為“倭寇”。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嚴重,明政府派遣戚繼光等抗倭。戚繼光組建了一支作戰勇敢,紀律嚴明的“戚家軍”,1561年在臺州地區九戰九捷,迅速蕩平浙江境內的倭寇,此后又率軍開赴福建和廣東,到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A符合題意;BCD項人物材料中沒有涉及,排除。故選擇A.20.【答案】D【考點】明清科技的成就及影響【解
25、析】本題以一段文字材料為切入點,考查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相關知識。【解答】由材料“明代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由朝廷頒行,在國內得到廣泛傳播;清代康熙年間組織人力對疆土進行全面測量,繪成皇輿全覽圖,至今仍有很大參考價值;清代修建的圓明園,集中外建筑、園林藝術之大成”可知,材料中這些成就的取得都與政府的支持有關,這說明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國家力量的支持。故選D。21.【答案】B【考點】軍機處的設立清朝君主集權強化的主要措施【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清朝君主集權強化的認識。【解答】題干說明大臣完全聽命于皇帝,根據皇帝的旨意擬發諭旨,處理軍國大事,據此分析可知B符合題意。故選B。22.【答案】D【考點】雅
26、克薩之戰與尼布楚條約【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結合所學知識,1689年中俄雙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條約劃分了中俄兩國東部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于中國,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23.【答案】B【考點】明長城和北京城【解析】依據所學可知,故宮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體現了我國古代城市建筑與宮殿建筑的典型風格,是東方建筑藝術的結晶,其最大的特色是左右對稱、規劃嚴謹,B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B。【解答】此題暫無解答24.【答案】C【考點】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唐朝的建立隋朝的建立【解析】本題考查隋唐歷史的基本特征,知道隋唐歷史的基本特
27、征是繁榮與開放的時代。【解答】隋唐歷史的基本特征是繁榮與開放的時代,繁榮的表現是出現了歷史上盛世局面,如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開放的表現有玄奘西行、鑒真東渡、遣唐使等,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C。25.【答案】B【考點】紅樓夢【解析】本題考查紅樓夢的相關知識。【解答】“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這句話說明紅樓夢值得一讀。清朝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顛峰,它描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愛情悲劇,深刻鞭撻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紅樓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B正確。ACD項均錯
28、誤,故排除。故選B。二、綜合題【答案】(1)科舉制度;隋煬帝。(2)八股取士;限制了人的思想,不利于國家網羅有用人才,阻礙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3)文字獄政策;文字獄嚴重束縛了人的思想、智慧和創造力,使文人明白并且:莫談國事。【考點】明清科舉考試的變化清朝文字獄與文化專制政策科舉制的創建及影響【解析】此題暫無解析【解答】(1)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一”現在各國的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流潮源,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都是從我們國家學過去的”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考試制度源自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第二小問:該考試制度誕生于隋煬帝統治時期。(2)依據材料二”(明代讀書人)只會按照固定的題
29、目做沒有原創性的文章。他們對四書的內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誦模范文,就可以應付考試”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體現了明朝的八股取士的政策;第二小問:結合所學可知,該政策的危害是限制了人的思想,不利于國家網羅有用人才,阻礙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3)依據材料三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體現了清朝前期的文字獄政策;第二小問:結合所學可知,該政策造成的后果是文字獄嚴重束縛了人的思想、智慧和創造力,使文人明白并且:莫談國事。【答案】實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入藏(合理即可)。西夏;仿漢族官制,任用漢族人才,學習漢族文化,推行漢法,向漢族學習。發生在宋、遼之間。元朝;回族的形成。民族團結,
30、民族友好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是各族人民長期開發、共同建設的結果,是各族之間友好交融的結果。(合理即可)【考點】唐朝的民族關系和民族政策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元朝民族分化政策與民族融合【解析】本題以“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個民族都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成為歷史發展的主流,更成為國家繁榮富強的重要基礎。”為切入點,考查了唐朝、宋朝、元朝的民族關系和民族政策,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根據材料“朕獨愛之如一”可知唐太宗時期實行開明的相對平等的民族政策,都友好的政策表現比較多,例如文成入藏,例如唐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再如唐朝對少數民族政權的冊
31、封等等,任選其一即可,只要能表現出友好的而非對抗的即可。結合材料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拓跋是來自于黨項族,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建立西夏政權。對“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刊,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是二敵所為,皆與中國等”進行概括可得,仿效漢族官制、任用漢族人才,學習漢族文化、推行漢法等少數民族漢化措施。結合材料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事件描述的是澶淵之盟。澶淵之盟發生在遼宋之間,雙方撤軍,各守疆界,北宋每年給遼送銀、絹等歲幣。通過澶淵之盟,雙方保持了100多年的相對和平局面。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蒙古族大批量進入到中原地區是在元朝。元朝時期多民族交融。來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交融,形成了新的少數民族回族。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歷史長河中,各民族之間有戰有和,但是歷史發展的主流是民族交融,民族團結。各民族交融豐富了民族文化,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答案】(1)1279年,元朝統一全國;蒙古族(2)行省制度(3)臺灣;澎湖巡檢司;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考點】忽必烈建立元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忻州師范學院《體育學科通識閱讀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烏尊鎮中學2025年3月高三年級綜合模擬測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試卷生物試題含解析
- 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汽輪機原理及設備》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濟南歷下區重點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化學試題下學期一模預考試題含解析
- 廈門演藝職業學院《食品質量檢測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臨清2025屆初三數學試題模擬試卷(一)試題含解析
- 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2025屆初三下學期5月考試卷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威海職業學院《血液流變學與人體健康》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煤礦安管人員七新題庫及答案
- (完整word版)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框架(試行)
- HIV-1病毒載量測定及質量保證指南
- 拌和站地基承載力及抗傾覆計算書
- 電路原理圖設計評審檢查要素表
- 最新公司客戶訂單流程管理制度
- 生物分離工程第四章膜分離技術.ppt
- 工控機測試標準
- 招標代理費 國家計委計價格(2002)1980號相關規定
- 屋面頂板堵漏注漿工程技術施工方案
- 留守兒童家訪記錄表(共19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