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東漢吳蜀漢西晉統(tǒng)一全國東晉北魏十六國宋梁齊陳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南朝北朝隋統(tǒng)一全國一、兩晉南北朝政權更替三國歸晉三國歸晉東晉西晉王朝滅亡后,漢族政權退守江東。公元317年,鎮(zhèn)守建康(今江蘇南京)的晉宗室司馬睿在江南重建晉室,史稱東晉。東晉政權維持了長期的偏安統(tǒng)治,到公元420年被劉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共享國103年,歷4代11帝。北朝與南朝北朝和南朝不是指具體的朝代,而是一段時間范疇。東晉滅亡后,南方先后出現(xiàn)宋、齊、梁、陳四朝,歷史上合稱“南朝”。(陳589年被隋所滅。)北方也先后產生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幾個政權,歷史上合稱“北朝”。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進一步發(fā)展由北向南的大規(guī)模人口流
2、動仍在繼續(xù),南方經濟得到進一步開發(fā),逐漸形成江浙、湘贛、巴蜀等先進的農業(yè)經濟區(qū)。水利的廣泛興修、犁耕的推廣改進、糞肥精耕的實行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皆表明農業(yè)技術的長足進步。絲織、冶鑄、造船、造紙、漆器、制瓷、制鹽等手工行業(yè)都比較發(fā)達。長江中下游出現(xiàn)不少商業(yè)繁榮的大城市,海外貿易也有所發(fā)展。活動于南方山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陸續(xù)出居平原,與漢族人民交往接觸,互相融合,共同為南方經濟的開發(fā)作出貢獻。讀圖學史:觀察地圖,談一談中原居民的南下,對促成南方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所起的作用。 漢末的戰(zhàn)亂集中發(fā)生在中原地區(qū),北方人口被迫向長江流域乃至更南的地區(qū)轉移。由北向南的大規(guī)模人口流動,不僅使南方地曠人稀、勞動力匱乏的困
3、境有所改觀,而且使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生產經驗向南傳播,對當?shù)亟洕绞降母淖兒蜕a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此外,東晉宋齊梁陳政局的南遷、中原文化隨之南移等也起到一定的作用。2、簡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的發(fā)展概況。 東晉和南朝維持了半壁江山的統(tǒng)治,相對北方的戰(zhàn)火頻仍、社會動蕩,境內比較安定。 當時,由北向南的大規(guī)模人口流動仍在繼續(xù),南方經濟得到進一步開發(fā),逐漸形成江浙、湘贛、巴蜀等先進的農業(yè)經濟區(qū),水利的廣泛興修、犁耕的推廣改進、糞肥精耕的實行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皆表明農業(yè)技術的長足進步,農副結合,因地制宜地發(fā)展多種經營,也成為南方農村經濟的重要特色。與此同時,絲織、冶鑄、造船、造紙、漆器、制
4、瓷、制鹽等手工行業(yè)都比較發(fā)達。長江中下游出現(xiàn)不少商業(yè)繁榮的大城市,海外貿易也有所發(fā)展。這一時期,活動于南方山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陸續(xù)出居平原,與漢族人民交往接觸,互相融合,共同為南方經濟的開發(fā)作出貢獻。東漢末年至南北朝,我國形成歷史上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人口南流高潮,因而也是經濟向南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練習與測評北魏的建立北魏王朝的建立者鮮卑拓跋氏原居于東北大興安嶺,后逐漸南下,為氏族游牧民族。拓跋珪386年建立魏國,史稱“北魏”,后遷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勢力日益強盛,439年統(tǒng)一北方。535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東魏、西魏后 分別為北齊、北周所替代,歷史上將北魏及其后繼政權合稱“北朝”。577
5、年北周滅北齊,統(tǒng)一北方。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政權,建立隋朝。南北朝并立形勢圖民族融合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了三次民族融合的高潮,第一次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第二次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第三次是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思考:民族融合的高潮都在什么時期,這又是為什么呢?二、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1、十六國時期,民漢雜居中原,加速民族融合。胡族經濟、政治、文化學習漢族先進文化。2、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民族融合;推動少數(shù)民族進步。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統(tǒng)一北方 4、社會矛盾的激化 和統(tǒng)治危機5、為緩和矛盾,促進發(fā)展,馮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動作用民族歧視政策階級矛盾尖銳人民起義不斷改革背景:2、統(tǒng)一北方后,社會發(fā)展水平
6、比較落后。3、民族融合的趨勢“每有騎戰(zhàn),驅夏人(漢人)為肉籬” 在戰(zhàn)爭時,往往驅使?jié)h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當步兵,在陣前沖鋒,鮮卑騎兵則在后督陣,并任意縱馬踐踏。 (一)早期馮太后主持,重點是創(chuàng)建新制度改革的內容:以遷都洛陽為界,分為兩時期。1、經濟:推行均田制前提條件:政府掌握大批無主荒地內容:國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給農民, 農民向政府交租,承擔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影響:無地少地農民得到土地, 抑制了土地兼并, 有利于國家征收賦稅和徭役。北方經濟恢復發(fā)展北魏孝文帝改革三長制內容:廢宗主督戶制,設鄰、里、黨三長,直屬州郡。影響:許多農戶成為國家直接掌握的編戶, 地方政權掌握在國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權
7、整頓吏治內容:俸祿制度;任期按政績考核決定。影響:吏治得到改善,農民安心從事生產, 北方農業(yè)生產得到迅速恢復發(fā)展。背景:吏治混亂,孝文帝重視治理2、政治:加強中央集權,地方實行三長制;整頓吏治,遏制貪污腐化。(二)中后期【馮太后死后,孝文帝繼續(xù)推行改革 全面漢化,移風易俗】北魏孝文帝改革1、首都:遷都洛陽。2、生活:通用漢語、漢服;改為漢姓;胡漢通婚。 3、政治:學習漢族官制律令。4、思想:尊孔崇孝。拓跋氏,改為元氏。 丘穆陵氏,改為穆氏。 步六孤氏,改為陸氏。 賀賴氏,改為賀氏。 獨孤氏,改為劉氏。 賀樓氏,改為樓氏。 勿忸于氏,改為于氏。 北魏的騎馬武士俑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意義
8、:促進北魏社會發(fā)展、繁榮,加速封建化進程。加快各民族融合的進程,為中國多民族共同發(fā)展作出貢獻,為國家結束分裂,走向統(tǒng)一奠定基礎。二、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1、十六國時期,民漢雜居中原,加速民族融合。胡族經濟、政治、文化學習漢族先進文化。2、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民族融合;推動少數(shù)民族進步。3、漢族向少數(shù)民族的學習(1)拓展經濟:畜牧業(yè)生產技能與經驗。(2)改進生活習俗:胡床、胡服、胡食。(3)豐富藝術:胡樂、胡舞、胡戲。4、民族融合的影響(1)為再次大一統(tǒng)奠基。(2)中華文化有新活力。 民族融合是雙向的,各族人民在生產、文化、生活、習俗等當面相互學習,相互影響。“胡人漢服” “漢人胡食” 胡床
9、讀圖學史:觀察“北魏陶制文吏俑、文官俑服飾”和“魏晉墓室壁畫”、“北齊校書圖中的胡床”等圖,分析哪些是“民族融合”的結果。服飾兼有胡漢特色,反映了鮮卑族的漢化進程;漢族士人食用烤肉串以及漢族使用胡床,說明漢人胡化的影響。兩者反映了在生活上民族融合的景象。練習與測評1結合本課內容,設計一張南北朝政權更替簡表。 東魏 北齊北朝 北魏 西魏 北周 南朝 宋 齊 梁 陳3為什么說孝文帝改革是促進民族融合的典范? 北魏孝文帝時期,北方的民族融合被推向新的高潮。北魏政權要立國中原,必須仿照漢制,大力推行政治、經濟制度改革。在地方基層實行“三長制”,加強中央集權,完善地方行政。推行“均田制”,將政府控制的荒
10、地分給農民耕種,以利農業(yè)生產的恢復和發(fā)展。還推行徹底革除舊俗,全面推行漢化的政策:遷都洛陽,通用漢語、漢服、漢姓、漢婚。并尊崇孔子,實行禮制,提倡以孝治國。其改革對加快民族融合進程,推動北方少數(shù)民族社會、經濟、文化的進步,皆作出重大貢獻。練習與測評探索與爭鳴 民族融合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上而下以政治手段推行的融合;一種是自下而上因經濟、文化互動而實現(xiàn)的融合。兩種方式在南北朝以前是如何體現(xiàn)的?若僅采用第一種方式,能否順利實現(xiàn)民族融合? 自上而下出身漢族的馮太后深知要立國中原,必須變更鮮卑舊俗,于是仿照漢制,大力推行政治、經濟制度改革。在地方基層實行“三長制”,以加強中央集權,完善地方行政。推行“均田制”,將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給農民耕種,以利農業(yè)生產的恢復和發(fā)展。孝文帝自幼博學善文,具有精深的漢文化修養(yǎng),親政后,決心徹底革除舊俗,全面推行漢化。他毅然將都城南遷至洛陽,還尊崇孔子,實行禮制,提倡以孝治國。馮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加快民族融合進程,推動北方少數(shù)民族社會、經濟、文化的進步。 自下而上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民族大遷徙時期,各民族在遷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貸款合同的專項資金借款協(xié)議模板
- 2025租賃合同模板:倉庫租賃合同范本
- 2025授權軟件開發(f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合同性捐贈協(xié)議
- 2025醫(yī)療器械采購合同書模板
- 2025合作伙伴商業(yè)機密保密合同
- 2025年IC卡、光卡、非接觸卡及其相關設備項目建議書
- 2025年銅及銅合金材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美司那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數(shù)顯讀卡儀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2年江蘇泰州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招考聘用高層次人才11人(必考題)模擬卷及答案
- 哈薩克斯坦鐵路車站代碼
- 裝配式建筑設計設計專篇
- 新加坡sm214th面經44踏水行歌
- 《教育心理學》教材
- 綏滿公路大慶黃牛場至齊齊哈爾宛屯段擴建項目B4合同段施工組織設計
- 身體紅綠燈課件
- 國家職業(yè)技能標準 (2021年版) 公共營養(yǎng)師
- Pentacam白內障應用(第二版)
- 抗精神病藥物的選擇與聯(lián)合應用
- JJF1059.1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培訓講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