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貴州師范學院幼兒教育心理學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jié) 學科性質第二節(jié) 任務第三節(jié) 發(fā)展歷程第一節(jié) 幼兒教育心理學的學科性質3一、研究者目標:研究幼兒學習的特征、水平與規(guī)律以及教師如何有效地促進幼兒學習。二、怎樣達成目標研究三大變量:幼兒學習者;幼兒教育者;環(huán)境與教學三、從目標及達成中看其性質包括:心理學、教學心理學、教師心理學、課堂設計心理學,因此可以說是心理與教育的交叉學科。第二節(jié) 幼兒教育心理學的任務4揭示理論、形成理論和指導實踐。一、揭示理論:揭示幼兒學習特點與有效教學規(guī)律二、形成理論: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幼兒教育心理學理論三、指導實踐:指導幼兒園教師的教學實踐第三節(jié) 幼兒教育心理學的發(fā)展歷程5一、
2、萌芽其1700-19501、盧梭(1712-1778)(1)簡介:(2)主要思想及貢獻(代表作)2、 2、福祿培爾(1)簡介(2)貢獻學前教育的意義:認為真正的教育應該從嬰幼兒期開始;1837年創(chuàng)立第一所幼兒學校,1840年改為。重視幼兒的游戲:發(fā)明恩物和作業(yè):第二章 學習理論第一節(jié)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第二節(jié)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第三節(jié) 認知心理學學習理論第四節(jié)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第二節(jié)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一、人本主義心理學(一)興起的淵源1、哲學淵源:哲學上的人本主義2、對精神分析心理學的批評(二)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第三勢力、第三思潮)1、時間:興起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2、創(chuàng)立者:由馬斯洛
3、創(chuàng)立,以羅杰斯為代表,被稱為除行為學派和精神分析學派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 (三)主要思想1、基本思想(1)心理學必須關心人的尊嚴;(2)心理學必須充分重視人的主觀性、意愿和觀點;(3)心理學家應該研究人的價值、人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我實現;(4)心理治療應該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2、馬斯洛(1908-1970)(1)馬斯 洛簡介:(2)主要理論:需要層次理論按馬斯洛的理論,個體成長發(fā)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要所組成,各種需要之間,有先后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每一層次的需要與滿足,將決定個體人格發(fā)展的境界或程度。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發(fā)展 A.在1954年的動機與人格提出了五
4、層次的需要層次理論,并 B.在1960年代多次修訂,并提出了九層次、七個層次的需要層次理論。在1962年出版的存在心理學探索一書中,也將幾個層次的需要劃分為兩類,即基本需要和成長需要。 C.在1970年,人性能達的境界一書中,最終定型為5層次的需要。馬斯洛的七層次兩大類需要層次圖 馬斯洛五層次需要3、羅杰斯(1902-1987)(1)羅杰斯 簡介(2)主要理論提出自我概念,并作為其人格理論的核心概念。創(chuàng)立以人為中心的治療方法(來房者中心療法)創(chuàng)立會心團體治療(交朋友小組治療)二、人本主義取向的學習理論(一)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1、接納每一個兒童,把每一兒童都看做是獨特 的,有不同的情感和
5、看法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2、每個兒童都具有極大的學習潛能,教師的作用在于幫助、引導兒童自身的學習潛能。(學生是有潛力的人)3、教師要幫助兒童認識到自己與他人都是有價值、有能力的個體。(教師怎么做?)(二)羅杰斯的個人中心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1、人類生來就有學習的潛能2、在安全氛圍中的學習效果最好3、涉及學習者個體因素的學習最持久、深刻4、意義學習大多數是做中學5、幼兒的意義學習包括四個要素:學習具有個人參與性;學習是全方位的;學習應以兒童的自我評價為主。第三節(jié) 認知心理學學習理論一、認知心理學(一)認知心理學的誕生1、產生背景(1)內部起源對早期實驗心理學的回歸對格式塔心理學的繼承與發(fā)展對行
6、為主義心理學的批評與皮亞杰的發(fā)生認識論的聯系(2)外部條件心理語言學的影響人因學及相關理論研究(是研究人類在不同環(huán)境、產品以及服務影響下的不同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的理論。 )三論,英國劍橋大學的教師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研究計算機、圖靈機第三節(jié) 認知心理學學習理論(一)認知心理學的誕生2、標志1967年,奈塞爾出版認知心理學一書,標志著認知心理學的誕生。由于在1950年代,美國心理學界發(fā)表了一系列以信息加工觀點為基礎的心理學學術研究成果,這暗示著一種新的心理學研究取向的誕生。所以有人也認為,認知心理學于1950年代已經誕生,但更多的人將奈塞爾的認知心理學一書的出版看成一個標志,所以認為是在1960年代
7、誕生,有的人干脆說是在20世紀50、60年代誕生。(二)認知心理學的主要觀點 1、兩種思潮信息加工學說(范式) 強調的是信息加工的階段性以及信息在加工過程中的具體儲存方式。聯結主義學說(范式) 將認知加工描述成為各個基本的(并且通常是無數的)加工單位之間的聯結網絡的興奮和抑制模式,而這些加工單位是并行作用的(二)認知心理學的主要觀點2、主要觀點(1)研究認知及行為背后之心智處理.(2)研究方法:實驗、觀察、計算機模擬(3)觀點介紹把人腦看作類似于電腦的信息加工系統(tǒng) 強調人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和知識結構對人的行為和當前的認識活動有決定作用 強調認知過程的整體性 產生式系統(tǒng) 二、信息加工心理學的學習理
8、論(一)加涅的學習信息加工模型(二)信息加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幾個觀點1、加工水平理論2、又重編碼理論3、聯結主義模型(三)三種記憶1、情景記憶2、語義記憶3、程序記憶(一)加涅及其信息加工模型 加涅是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他生于1916年1937年畢業(yè)于耶魯大學的實驗心理學專業(yè),1940年獲得布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以心理學家的身份在幾處軍事機關服務。他先后在美國幾所主要的大學任教,現為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教育心理學教授。一、信息加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二)信息加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幾個觀點(1)加工水平理論對信息的加工水平程度不同,只有通過精細加工才能被完整保留。(2)
9、雙重編碼理論信息有兩種存儲方式:表象和言語;兩種記憶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3)聯結主義模型知識以聯結網絡的方式儲存在頭腦中。(三)三種記憶(圖爾文)(1)情景記憶:情節(jié)記憶是指對個人親身經歷的、發(fā)生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的事件的記憶,也叫情景記憶。(關于個體經歷的記憶)(2)語義記憶:指對各種有組織的知識的記憶。其特點是記憶的信息以語言意義為參照,與特定的時空無關。(3)程序 記憶:關于事情進行過程的記憶。三、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一)奧蘇貝爾與意義學習1、奧蘇貝爾2、意義學習3、意義學習條件 (二)接受學習1、接受學習(三)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1、學習的類型2、學生的學習類型
10、三、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一)奧蘇貝爾及意義學習1、奧蘇貝爾奧蘇伯爾生于1918年1939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學士學位,1940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碩土學位1943年獲布蘭迪斯大學醫(yī)學博士學位1950年又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74年在伊利諾斯大學教育研究院任教授1975年轉任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院教授,1978年退休。 三、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一)奧蘇貝爾及意義學習2、定義:有意義學習過程的實質是指符號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實質性和非人為性聯系的過程。所謂實質性聯系,亦即非字面性聯系,指新符號或符號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表象、已
11、有意義的符號、概念或命題的聯系。什么是等邊三角形?如等邊三角形是有三條等邊的三角形”這一定義時,他的認知結構中必須預先具備“三角形”。實質性聯系產生后,可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新命題表述出來,即“任何三角形只要它們的三條邊相等,它們就是等邊三角形”,或“等邊三角形有三條邊相等”所謂非人為性聯系,亦即非任意性聯系,是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有關觀念在合乎人們能理解的邏輯關系上的聯系。三解形內角和等于180度,四邊形內角和等于?3、意義學習的條件外部條件:材料具有邏輯性(邏輯意義),學習者是可以理解的,材料與學習者已有概念可以建立 邏輯體系。內部條件:學習者有意義學習傾向。(二)接受學習1、定
12、義:奧蘇伯爾認為,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習者接受事物意義的學習。接受學習也是概念同化過程,是課堂學習的主要形式。 奧蘇伯爾認為,接受學習適合于年齡較大、有較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的人。在接受學習中,所要學習的內容大多是現成的、已有定論的、科學的基礎知識,包括一些抽象的概念、命題、規(guī)則等,通過教科書或老師的講述,用定義的方式,直接向學習者呈現。這時不可能發(fā)現什么新知識,學習者只能接受這些已有的知識,掌握它們的意義。2、影響接受學習的因素:先行組織者(1)定義 :先于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高于學習任務,并且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2)條件并且與認知結
13、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相關聯。其目的是為新的學習任務提供觀念上的固著點,增加新舊知識之間的可辨別性,以促進學習的遷移。例如,奧蘇伯爾曾研究過先行組織者對學習有關鋼的性質的材料的影響:實驗組學生在學習該材料之前,先學習了一個“先行組織者”,它強調了金屬和合金的異同、各自的利弊和冶煉合金的理由。控制組學生在學習該材料之前,先學習一個有關煉鐵和煉鋼方法的歷史說明材料以提高學習興趣,但沒有提供可作為理解鋼的性質的觀念框架的概念。結果兩組學生在學習鋼的性質的材料之后,實驗組的平均成績明顯高于控制組。(三)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四、布魯納的發(fā)現學習論(一)關于布魯納 布魯納是美國苦名的教
14、育心理學家和認知心理學家。!915年出生于紐約,1937年獲杜克大學學土學位。月8年考入哈佛大學主修心理學時,正當實驗心理學家和心理學史家波林主持當時心理系工作他的指導教師是生理心理學家拉施里。布魯納在哈佛大學受到良好的心理學研究訓練,1941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畢業(yè)后應征到盟軍最高司令部艾森豪維爾總司令部從事心理福利研究工作。1945年他重返哈佛大學,并任心理學講師1952年升任心理學教授。1960年他和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米勒一起創(chuàng)建哈佛大學認知研究中心,并任主任。1972年布魯納離開哈佛大學,去英國就任牛津大學瓦茨實驗心理學教授。(二)發(fā)現學習: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1、定義:教師向學
15、生提供材料,讓學生親自發(fā)現應得的結論或規(guī)律,使學生成為發(fā)現者。2、特點:強調兒童的探索學習強調直覺思維 在發(fā)現學習中的價值強調學習的內在動機3、布主張教師的主要作用:(1)鼓勵學生有發(fā)現的信心(2)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幫助學生尋找新問題與已知知識的聯系;(4)訓練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5)協(xié)助學生進行自我評價;(6)啟發(fā)學生進行對比。1.現有師資隊伍結構(三)布魯納的其它理論1、認知學習觀: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2、結構教學觀:教學的目的在于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動機原則、結構原則、程序原則、強化原則。第四節(jié)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一、建構
16、主義的淵源二、建構主義的基本主張三、建構主義的教學方式 一、建構主義的淵源 1、建構主義是認知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 自從20世紀70年代末,以布魯納為首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將前蘇聯教育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思想介紹到美國,對建構主義思想的發(fā)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2、建構主義是一種理論思潮建構主義本身并不是一種學習理論流派而是一種理論思潮,并且目前正處在發(fā)展過程中,尚未達成一致意見,存在著不同的取向:激進建構主義、社會建構主義、社會文化取向、信息加工建構。二、建構主義的基本主張1、知識觀 (1)知識是什么:建構主義者一般強調,知識并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征,它只是種解釋、一種假設,它并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2
17、)知識的獲取是由認知主體主動建構生成的(3)建構 知識的過程的實質:個體與經驗世界的對話過程。2、學生觀 (1)學生的知識基礎建構主義者強調,學生并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2)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是由認知主體主動建構生成的。3、學習觀(1) 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即學習是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建構知識的過程 。三、建構主義的教學方式(一)隨機通達教學(二)拋錨式教學(三)支架式教學(一)隨機通達教學1、理論基礎:(1)知識分類 :良構領域的知識和良構領域的知識斯皮羅等人認為, 知識可以被劃分為良構領域的知識和非良構領域的知識。所謂良構領域的知識, 是指有關
18、某一主題的事實、概念、規(guī)則和原理, 它們是以一定的層次結構組織在一起的。非良構領域的知識則是將良構領域的知識應用于具體問題情境中時產生的知識, 即有關概念應用的知識。(一)隨機通達教學1、理論基礎:(2)學習分類 :學習目標可以被劃分為入門性知識獲得、高級知識獲得與專家知識獲得。 在入門性學習中, 學生只需懂得基本的概念和事實, 在高級知識獲得中, 學生要能把握概念的復雜性、運用概念進行推理和推導、以及為遷移而準備(即在新情境中活用知識)。在進行入門性學習時, 非良構性還不成其為嚴重的問題, 只是當學生逐漸需要應用所學知識解決該主題方面的問題時, 把握復雜性和遷移才變得至關重要, 非良構領域的
19、復雜性和實例的多樣性才對學習和教學構成嚴重的問題。(一)隨機通達教學2、什么是通達教學隨機通達教學(Random Access lnstruction),也稱隨機進入教學,學習過程中對于信息意義的建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從而獲得對不同方面的理解。 機通達教學的核心主張是,對同一內容的學習,要在不同時間、在重新安排的情景下、帶著不同目的以及從不同的角度多次進行,以此達到高級知識獲得的目標 。(二) 拋錨式教學1、基本理論觀點學習不能脫離具體的情境,知識只在一定的文化背景、生態(tài)場景下才具有相對的正確性、合理性。2、拋錨式教學的基本主張兒童的學習應與現實情境相類似,以解決兒童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20、為目標;教學不是將事先準備好的內容教給兒童 ,而是提出兒童可能遇到的問題,支持兒童自主探索,在特定情境中解決問題;教學不采用獨立 的、脫離 情境 的測驗方法,而是采用融合式測驗法,在學習中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本身反映了兒童 的思維過程和學習的效果,或是進行與學習過程一致的情境化評估。(三)支架式教學1、理論基礎 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最鄰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維果斯基認為,在兒童智力活動中,所要解決的問題和兒童的能力之間可能存在差異,通過教學,兒童在教師的幫助下可以消除這種差異,這個差異就是“最鄰近發(fā)展區(qū)”。2、基本主張(1)應當為學習者建構一種對知識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進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
21、理解。因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3、(三)支架式教學3、支架式教學的幾個環(huán)節(jié)(1) 搭腳手架圍繞當前學習主題,按“最鄰近發(fā)展區(qū)”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 進入情境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個節(jié)點)。(3)獨立探索讓學生獨立探索。探索內容包括:確定與給定概念有關的各種屬性,并將各種屬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順序排列。探索開始時要先由教師啟發(fā)引導(例如演示或介紹理解類似概念的過程),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示,幫助學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導、幫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漸減少愈來愈多地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最后要爭取做到無須教
22、師引導,學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繼續(xù)攀升。(4)合作學習進行小組協(xié)商、討論。討論的結果有可能使原來確定的、與當前所學概念有關的屬性增加或減少,各種屬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調整,并使原來多種意見相互矛盾且態(tài)度紛呈的復雜局面逐漸變得明朗、一致起來,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達到對當前所學概念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即最終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5) 效果評價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包括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對個人的學習評價,評價內容包括:自主學習能力;對小組合作學習所作出的貢獻;是否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第三章 幼兒學習心理概述第一節(jié) 幼兒學習的腦科學基礎第二節(jié) 0-3歲嬰兒學習的基本方式第三
23、節(jié) 3-6歲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與特點引言 什么是學習學習、借鑒、提高論語中的學與習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學而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孔文子(1)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2)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君子博學于文,約(1)之以禮,亦可以弗畔(2)矣夫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引言 什么是學習成語中的學習邯鄲學步(莊子秋水。)鸚鵡學語博學多才不學無術 才疏學淺篤實好學 高才大學 鴻儒碩了學識淵博 學無常師 學無止境學以致用 一家之學 鸚鵡學舌引言
24、 什么是學習一、各學派的學習觀點1、行為主學習的學習觀:學習是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結的加強;2、認知主義的學習觀:學習是認知結構的改變;3、人本主義的學習觀:學習是自我概念的轉變;4、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學習是主動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引言 什么是學習二、什么是學習學習是學習者在某種特定情境中行為的改變,它源于在這一情境中反復的練習與實踐經驗 ,而非成熟所至。第一節(jié) 幼兒學習的腦科學基礎一、腦科學研究與幼兒學習二、幼兒的學習與大腦功能單側化期三、幼兒的學習障礙與腦生理機制四、影響早期腦機能 發(fā)展的因素第一節(jié) 幼兒學習的腦科學基礎一、腦科學研究與幼兒學習(一)發(fā)展(學習)關鍵期1、什么是關鍵期指個
25、體發(fā)展過程中環(huán)境影響能起最大作用的時期。在人的發(fā)展中,對某一方面環(huán)境影響最敏感的時期。心理發(fā)展的最佳時期孩子46個月是吞咽咀嚼關鍵期;89個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關鍵期710個月是爬的關鍵期;1012個月是站走的關鍵期;0-6歲,特別是2歲左右是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時期3歲左右是識字的最佳時期4歲左右是數字概念形成的最佳時期35歲是音樂靈感發(fā)展的最佳時期36歲是想象力發(fā)展的最佳時期等等。 洛倫茲(Konrad Lorenz,1903-1989),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1973年由于對動物行為學研究方面開拓性的成就而獲諾貝爾獎。 勞倫茲首先研究的是鵝的認母行為,1935年洛倫茲在研究剛出生的小鵝的行為發(fā)現
26、,小鵝在剛出生的20個小時以內,有明顯的認母行為。它追隨第一次見到的活動物體,并把它當成“母親”。當小鵝第一個見到的是鵝媽媽時,就跟鵝媽媽走,而當小鵝見到的是洛倫茲時,就跟隨洛倫茲走,并把他當成“母親”。可是,洛倫茲后來又發(fā)現,如果在出生后的20小時內不讓小鵝接觸到活動物體,過了一、二天后,無論是鵝媽媽還是洛倫茲,盡管再努力與小鵝接觸,小鵝都不會跟隨,即小鵝這種認母行為喪失了。 于是,洛倫茲把這種無需強化的,在一定時期容易形成的反應叫做“印刻”(impriting)現象。“印刻”現象發(fā)生的時期叫做“發(fā)展關鍵期”。2、勞倫茲首先發(fā)現兒童 的關鍵期3、腦科學研究的關鍵期(二) 幼兒的可塑性(三)幼
27、兒學習的潛力1000多億個腦細胞,100兆個突觸聯系。二、幼兒的學習與大腦功能單側化三、幼兒的學習障礙與腦生理機制(一)多動癥1、什么是多動癥表現為注意力缺乏、活動過多、沖動性強、延遲滿足困難等一系列心理行為問題的心理行為病癥。(又稱注意缺陷障礙)2、表現(1)活動過度;(2)注意力集中困難;(3)情緒不穩(wěn)定 ;(4)延遲滿足(忍耐)困難;(5)學習困難3、不同年齡階段的表現(1)遺傳原因(2)腦的發(fā)育有關(3)腦損傷4、多動癥產生原因1、定義:是指兒童智力正常,但因各類精神衛(wèi)生問題引起學業(yè)失投敗2、產生原因:(1)環(huán)境原因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2)生理原因(二)學習困難四、影響早期腦機能
28、發(fā)展的因素(一)吸煙(二)孕婦飲酒(三)飲食與營養(yǎng)第二節(jié) 0-3歲嬰兒學習的基本方式一、嬰兒學習主方式(一)習慣化與去習慣化(二)經典條件作用(三)操作條件(四)模仿二、其它方式 第二節(jié) 0-3歲嬰兒學習的基本方式一、嬰兒學習主方式 (一)習慣化與去習慣化1、習慣化(habituation)是個體不斷或重復地受到某種刺激而對該刺激的反應逐漸減弱的一種現象。2、去習慣化(dishabituation)是個體對某種刺激習慣后,又出現新的刺激,這時個體對熟悉刺激的反應恢復和增加現象。第二節(jié) 0-3歲嬰兒學習的基本方式一、嬰兒學習主方式 (一)習慣化與去習慣化1、習慣化(habituation)是個體
29、不斷或重復地受到某種刺激而對該刺激的反應逐漸減弱的一種現象。2、去習慣化(dishabituation)是個體對某種刺激習慣后,又出現新的刺激,這時個體對熟悉刺激的反應恢復和增加現象。(二)經典條件作用(三)操作條件(四)模仿二、其它方式(一)學習圖式(二)因果關系(三)使用工具(四)理解空間第三節(jié) 3-6歲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與特點一、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一)觀察模仿學習(二)操作學習(三)語言理解的學習(四)綜合性的學習方式(五)交往中的學習(六)游戲活動二、幼兒學習的主要特點(一)容易被扼殺的學習主動性(二)從興趣出發(fā)的學習積極性(三)學習的無意性與內隱性(四)經驗本體驗作用的顯著性(五)
30、語言指導下的直觀形象性(六)對環(huán)境的極大依賴性(一)觀察模仿學習一、幼兒學習的主方式1、廣義的觀察:感官直接接觸事物的反映。2、觀察學習也是一種模仿學習。(二)操作學習1、操作學習即是通過行為操作過程來學習2、操作學習的重要性。一、幼兒學習的主方式(二)操作學習1、操作學習即是通過行為操作過程來學習2、操作學習的重要性。3、操作學習的分類(1)手把手式(2)嘗試錯誤的操作(3)模仿示范操作(4)反復練習的操作一、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三)語言理解 學習1、通過成人講解,來學習行為與態(tài)度的學習方式。2、注意不能過于抽象地說教。(四)綜合 性的學習方式1、幾種方式兼有的學習方式2、設計活動,讓幼兒在
31、活動中綜合學習。一、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五)交往中的學習1、就是在與人交往中進行學習。2、交往學習的作用(1)滿足幼兒的認識性動機。(2)滿足幼兒得到認可與支持的需要。(3)促進幼兒自我意識的生成。(4)交往能促進幼兒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發(fā)展(六)游戲活動二、幼兒學習的主要特點(一)容易被扼殺的主動性1、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表現好奇、好問、好探究、好模仿2、要利用幼兒的主動性,促進幼兒學習。(二)從興趣出發(fā)的學習積極性1、兒童學習積極性來源于興趣。2、利用兒童的興趣設計和組織學習。二、幼兒學習的主要特點(三)學習的無意性與內隱性1、沒有目的地學習2、怎么對等(四)經驗與體驗作用顯著性1、兒童主要靠經驗和體
32、驗來學習,經驗和體驗是兒童學習的主要因素。二、幼兒學習的主要特點(五)語言指導下的直觀形象性(六)對環(huán)境的極大信賴性第四章 幼兒學習的動機與學習的遷移第一節(jié) 幼兒學習的動機及其有效激發(fā)第二節(jié) 幼兒學習的遷移及其培養(yǎng)第一節(jié) 幼兒學習動機及其分類一、幼兒學習動機及其分類二、動機理論與幼兒的學習三、幼兒學習動機的主要特征四、培養(yǎng)幼兒學習動機的有效方法一、幼兒學習動機及其分類 (一)什么是動機 激發(fā)、維持個體行為,并促使行為朝向某 一目標的內在動力。 激發(fā)、指向、維持活動 (二)學習動機 激發(fā)個體進行學習、維持已引的學習行為,并使個體的學習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部動力。故事(三)動機的分類1、
33、防御性動機與建設性動機2、普遍型學習動機與內在動機3、內在(部)動機與外在(部)動機內部動機則是指對活動本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外部動機是指由某種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四)動機的內容1、好奇幼兒的好奇心指幼兒去觀察、探索、操作、詢問新奇、有趣的事物,從而獲得對事物了解的一種原始性的內在沖動。2、興趣3、誘因二、動機理論與幼兒學習(一)行為主義的強化理論認為1、動機產生于強化2、動機的性質是外在動機。3、動機理論的不足(1)(2)(二)人本主義的需要理論1、動機是個體成長、發(fā)展的內在原動力。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 于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
34、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 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fā)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返回一個人掉到水溝里,他不會游泳,于是心想這下完了,死定了,于是,心理非常緊張。突然,水流進了他的鼻子,他雙腳亂蹬,幾下子就被水淹死了。后來人們發(fā)現,如果這個人站起來,那水最多齊他的脖子。另一個人也不會游泳,掉到了河里,但他堅信自己不會
35、死,一定會得救。他拼命地掙扎,堅持了很久,最后路人發(fā)現,把他救了起來,他得救了。返回一位小男孩的妹妹生病需要輸血,小男孩在兩年前曾得過同樣的病,后來被治愈了, 而妹妹康復的惟一機會,是獲得曾患過同樣疾病但后來痊愈的人的血液。由于兩個孩子 的血液同屬某一特別的血型,小男孩便成了最理想的捐血人選。 “你愿意捐血給瑪莉嗎?”醫(yī)生問。 詹尼猶豫著,他的嘴唇開始顫抖,然后微笑說:“沒問題,為了妹民”不久,兄妹 二人被推進醫(yī)院的房間。瑪莉瘦弱而蒼白,詹尼則強壯而健康。兩個人都沒有說話,但 當兩人四目相投,詹尼露齒而笑。 護士把針頭插進他的手臂,詹尼的微笑逐漸消失,他看著血液流過管子。 當可怕的煎熬接近結束
36、時,詹尼有點顫抖的聲音打破了寂靜。 “醫(yī)生,我什么時候會死?” 醫(yī)生此時才恍然大悟,原來詹尼起初的猶豫和嘴唇的顫抖,是因為他以為捐血就是 犧牲生命,而在那一瞬間,他已做出了重大的決定。第五章 幼兒學習的個別差異與適宜性教學 第一節(jié) 幼兒學習中的個別差異 第二節(jié) 針對個別差異的適應性教學 第一節(jié) 幼兒學習中的個別差異一、差異的存在:關于個性 人的個性就是在一個人身上經常的、穩(wěn)定的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傾向的總和,它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穩(wěn)定的差異的特征。一般包括:1、個性心理特征:能力、氣質、性格。2、個性心理傾向:需要、動機、興趣、態(tài)度、理想、信念等。3、自我: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控制。 二、
37、智力及其差異(一)智力:完成 認知活動的能力,即完成 認知活動所需要的心理 特征。(二)智力的結構1、英國斯皮爾曼(C.Spearman)(Charles Edward Spearman)的二因素論:一般因素、特殊因素1、一般因素(G因素 ,general factor):每項智力 活動中都隱含的普通因素。2、特殊 因素 (S因素,specific factor ):人在某方面表現的異于別人的能力2、美國瑟斯登提出 群因素論: 計算能力 詞的流暢性 言語意義 記憶 推理 空間知覺 知覺速度。3、美國卡特爾提出 流體與晶體智力說流體智力 :與腦神經和生理機制直接相聯系;晶體智力:主要受的文化、教
38、育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4、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論成分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是指個人在問題情境中運用知識分析資料,通過思維、判斷推理以達到問題解決的能力。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是指個人運用已有經驗解決新問題時整合不同觀念所形成的創(chuàng)造能力。情境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是指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學得的知識經驗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5、吉爾福特的三維結構。內容:指引起心智活動的各種刺激,亦即智力測驗所包括的各類題目,包括4種因素: 1圖形:形狀、大小、顏色、位置或實際物體,是人們通過感官得到的具體。 (
39、視覺的、聽覺的、符號的、語義的和行為的)操作:智力活動過程,包括 認知、記憶、分散思維、聚合思維、評價 5 個因素產品:智力活 動的結果,包括單元、門類、關系、系統(tǒng)、轉換、蘊含 6 個因素(單元、分類、關系、系統(tǒng)、轉換和蘊涵)6、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1)語言 (Verbal/Linguistic) (2)邏輯/數理 (Logical/Mathematical) (3)空間/ (Visual/Spatial) (4)肢體運作/ (Bodily/Kinesthetic) (5)音樂/ (Musical/Rhythmic) (6)人際/ (Inter-personal/Social) (7)內省/
40、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8)自然探索 (Naturalist,加德納在1995年補充) (9)生存智慧(Existential Intelligence,加德納補充) 7、 PASS智力理論 PASS理論中PASS這四個大寫英文字母分別代表:計劃(planing)注意(attention)同時性(simultaneous)繼時性(successive)智力 加工包括以上四個加工過程。(三)智力 水平1、智商 比率智商=智力年齡實際年齡離差智商= 100+Sz2、智力 水平差異4、智力發(fā)展(1)皮亞杰的智力發(fā)展理論 第一階段 感知運動階段(0一2歲) 該
41、階段的兒童心理發(fā)展水平很低。此時兒童只有動作的智慧。而沒有表象和運算的智慧,他們僅靠感知動作的手段來適應外部環(huán)境。4、智力發(fā)展第二階段: 前運算階段(27歲) 該階段是在感覺運動階段的基礎上心理發(fā)展出現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感知運動階段的兒童,只能對當前知覺到的事物,通過動作來進行思維,而前運算階段的兒童由于信號或象征性功能的出現,開始能從具體的動作中擺脫出來,憑借表象在頭腦中進行思維。4、智力發(fā)展第三階段: 具體運算階段(712歲) 該階段兒童形成了初步的運算結構,出現了序列邏輯和類的邏輯思維持點,理解各種對稱的和不對稱的以及類包含的關系。該階段發(fā)展的最主要成就是獲得各種物理量的守恒觀念。 特
42、點: 去自我中心主義,逐漸學會從別人的觀點看問題;實現靈活平衡,如將多個單元的元素組合成一個整體; 思維的具體性,即推理還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例如,78歲的兒童這樣一個問題:假定AB,BC,那么A與C哪個大?他們回答起來感到困難;進行群集運算,包括組合性、逆向性、結合性、同一性、冗余性。(白學軍,智力 發(fā)展心理學)4、智力發(fā)展第四階段: 形式運算階段(12歲以后) 所謂形式運算,是指對命題之間的意義聯系進行思考的運算。在形式運算階段,知識的形式與知識的內容被徹底區(qū)分開來。由于有了這種區(qū)分,此階段的青少年能夠對于他們沒有把握的說法進行正確的推論。他們開始把這些說法看成是可能推導出結論的假設,即
43、青少年產生了假設-演繹推理這種推理的出現,表明青少年的思維進入了形式運算。這階段 的特點 :具有組合性和假設-演繹推理。(2)智力發(fā)展的年齡曲線 布盧姆,以17歲為100,4歲時就達到50%,4-8歲達80%,8-17歲發(fā)展20%。三、學習類型差異(一)學習方式: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基本的行為和認知的取向。(是學習者在學習時所具有的或偏愛的方式)(二)學習方式的分類1、帕克的分類序列性學習:一步一步地進行學習,只有在學習活動快結束時,才形成一種整完整的看法。整體性學習:傾向于預測 整個問題可能涉及的各子問題的層次結構。2、麥卡錫的4MAT學習自然學習模式是順應個性學習需求的模式,又叫4MAT方
44、法,是由美國“學習公司”總裁麥卡錫博士開創(chuàng)的、可用多媒體技術支持的一種教學模式。2、麥卡錫的4MAT學習分析型想象型常識型動態(tài)型3、五種學習類型視覺型聽覺型身體型書面型群體互動 型4、場依存與場獨立型場院依存性的人,傾向于利用外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場獨立性的人,傾向于更多地利用內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威特金(H.S.Witkin) (1)身體位置調整測驗。威特金最初對認知方式的研究起于軍事上的需要。二戰(zhàn)期間,飛機駕駛員常因在云霧中機身翻滾而喪失方位感,進而造成失事。為減少此類事件的發(fā)生,在對飛行員進行選拔和訓練時,要測試應征者對空間方位的知覺判斷能力。因此,最初的測驗是讓受試者進入一
45、個可調整傾斜度的房間,坐在房間中一個可以作各種角度轉動的椅子上。房間與椅子的轉動,有時方向一致,有時方向不一致,這就構成了類似飛機在空中翻滾的情境。此時要求受試者將自己的身體調整到實際的垂直位置。能準確地將自己調整到垂直位置的人屬場獨立型,不能調整者屬場依存型。(2)框棒測驗。這是繼身體位置調整測驗之后,威特金設計的一種更簡便的測驗。測驗時,讓測試者注視一下傾斜的方框,框內有一個可獨立于框平面轉動的亮棒,要求被試將亮棒調整到垂直于地面的方位。傾斜的框架對被試調整亮棒影響較大者為場依存型;不受框架角度的影響而直接調整亮棒者為場獨立型。 (3)嵌圖形測驗。也叫隱蔽圖形測驗。這是目前研究中采用較多的一種方法,令被試在較復雜的圖形中用鉛筆勾畫出鑲嵌或隱蔽在其中的簡單圖形(見圖11-5)。在測驗中,能排除背景因素的干擾從復雜圖形中迅速地、容易地知覺到指定的簡單圖形者為場獨立型;而完成該項任務較為困難者為場依存型。 (4)三維立體測試5、沖動型和沉思型 卡根等人(Kagan, 1966)曾對認知速度進行過深入研究。卡根在對兒童的分類風格進行研究時發(fā)現,一些兒童反應得很快,而另一些兒童并不急于反應,會用更多的時間思考。 卡根編制了匹配相似圖形測驗,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礦石浮選工藝優(yōu)化-石墨滑石選礦考核試卷
- 畜禽繁殖力與遺傳改良研究考核試卷
- 紡織材料與纖維的研究與發(fā)展考核試卷
- 電腦系統(tǒng)優(yōu)化與提速技巧考核試卷
- 筆的制造生產計劃編制與執(zhí)行考核試卷
- 嘉興南湖學院《Python數據分析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CAD制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咸陽市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日照職業(yè)技術學院《國際商務創(chuàng)業(yè)策劃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德市周寧縣2024-2025學年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老年護理中的跌倒風險評估與干預計劃
- GLB-2防孤島保護裝置試驗報告
- 《小兒支氣管炎肺炎》課件
- 職場人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 基于時序數據的深度學習異常檢測技術
- 儀器共享平臺方案
- 第六章 內輪廓加工
- 深度學習模型優(yōu)化-第1篇
- 磁材自動成型液壓機設計
- 瑞幸咖啡案例分析
- 工程力學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