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課后作業2020-05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青蒿素之母”林曉娜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中國藥學家屠呦呦與另外兩名海外科學 家分享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屠呦呦的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一一青蒿素和 雙氫青蒿素。當獲獎消息傳來時,屠呦呦已是一個耄耋高齡的老人。她不是院士,沒有海外 留學經歷,沒有博士頭銜,甚至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寧波,1951年考入當時的北京醫學院藥學系。在大學 里,她對植物化學、本草學和植物分類學表現出濃厚興趣。大學畢業后,她被分配到
2、衛生部 直屬的中醫研究院工作。1970年,屠呦呦參與一個大規模的研究項目。該項目立項主要是由于戰爭需要。越 戰期間,美軍和越南部隊在印度支那半島的熱帶戰場上均受到瘧疾的困擾。瘧疾造成的非戰 斗減員比戰傷減員高出四五倍,這使得軍隊戰斗力嚴重受挫。越南方面求助于我國。在毛澤 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關心之下,1967年5月23日,解放軍總后勤部商請國家科委、衛生 部等部門召開了瘧疾防治藥物研究工作協作會議。此后,“523 ”就用以指代此次瘧疾防治 研究項目。按照部署,“523”項目分臨床研究、中醫藥、化學合成藥三組。屠呦呦加入了 中醫藥組。她與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一同查閱歷代醫藥記載,挑選其中出現
3、頻率較高 的抗瘧疾藥方,并實驗這些藥方的效果。2009年,屠呦呦出版了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一書。據此書記載,1971年10月 她和同行們從中藥青蒿中獲得具有100%瘧原蟲抑制率的提取物,取得中藥青蒿抗瘧的突破; 經去粗取精,于1972年11月8日得到抗瘧單體一一青蒿素。1973年,青蒿素的抗瘧功效 在云南地區得到證實。后來,山東中醫藥研究所、云南省藥物研究所等單位也從黃蒿中獲得 青蒿素結晶。同年,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等單位開始著手青 蒿素化學結構的確定工作。1975年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確定了青蒿素的確切結構, 后又在1978年確定了青蒿素的絕對構型。1977年,科
4、學通報介紹了青蒿素的化學結構。 1979年,化學學報發表青蒿素的結構和反應一文,更詳細地介紹了青蒿素的相關化 學反應。青蒿素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這種新結構的抗瘧藥解決了喹啉類藥物催生的 耐藥性瘧疾的治療問題,并在過去30年里挽救了無數瘧疾患者的生命。當年,在大多數學術權威都被打倒的情況下,38歲的屠呦呦被委任為組長,重點 負責中草藥抗瘧的研究。雖然身患結核等慢性疾病,但她仍堅持工作。無論是野外采集標本 還是室內實驗研究,她都積極主動地完成。為確定藥物對人類的有效性,屠呦呦和研究組成 員充當了第一批以身試藥的志愿者。雖然都知道這樣做極有可能對自己的肝腎功能造成傷 害,但是大家依然義無反顧。
5、“我們需要盡可能快地證明這種好不容易發現的治瘧藥物的臨 床效果。”屠呦呦回憶起當年行為時說。經過長期研究,按照523辦公室的安排,屠呦呦終 于以研究小組代表的身份報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實驗結果。但她的成就一直沒有被公眾認 知。2011年8月22日,由于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等人在科學網上發表博文中 藥的科學研究豐碑,屠呦呦和另一位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張亭棟才開始引起媒體和公眾 的注意。2011年9月23日,在紐約舉行的美國拉斯克醫學獎的頒獎大會上,當滿頭卷發、 戴著眼鏡的屠呦呦將一座金色獎杯高高舉起時,好奇的中國民眾才第一次看到她陌生的面 孔。拉斯克醫學獎一直被業內譽為“美國諾貝爾獎”。從
6、獎項設立至今,獲得拉斯克獎的300 多人中有80余位后來獲得了諾貝爾獎,因此拉斯克獎也被譽為“諾貝爾獎的風向標”。評審 委員會表彰屠呦呦突出貢獻時說:“屠呦呦領導的團隊將一種古老的中醫治療方法,轉化為 今天最強有力的抗瘧疾藥。數億人因此受益。這一數字未來還會不斷增長。”在頒獎典禮上, 臺下觀眾對這位81歲的老人報以熱烈的掌聲。“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對防治瘧疾等傳染性疾病、維護世 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藥的成功范例,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 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這是剛剛摘取2015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時,屠呦呦 通過前來看望她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
7、向外界表達的獲獎感言。“聽到這個消息感到非常振奮,衷心地祝賀屠呦呦首席研究員獲得2015年諾貝爾獎生理學與醫學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說,“屠呦呦多年艱苦 奮斗、執著地進行科學研究,圍繞國家需求,克服困難,一絲不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這是黨和政府關心中醫藥、重視中醫藥、支持中醫藥發展取得的結果,是舉國體制、針對中 醫藥工作全國一盤棋取得的勝利,是全國科技工作者、科學家群體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醫 藥為人類做出的新的貢獻。”(選自人物周刊,作者林曉娜,有刪改)【相關鏈接】屠呦呦讀大學時選擇了絕大多數人毫無興趣的生藥學專業。這讓她的 父親頗感意外。但她此時對自己的人生已經
8、有了清晰的目標。她對父親說:“藥物是治療疾 病的主要手段。我認為只有生藥學專業才最可能系統地探索中醫藥領域。中醫歷史悠久,博 大精深,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這樣的情懷支撐著她在提取青蒿素的路途中克服種種艱 難險阻。老伴李廷釗至今都記得,在進行青蒿素動物實驗時的那段時間里,屠呦呦每天回家 一身的酒精味,那是她親自服藥試驗留下的味道,而這樣的以身試藥,最后導致她肝中毒。(選自高毅哲屠呦呦:呦呦鹿鳴,一鳴驚人,有刪改) 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屠呦呦青年時代就有清晰的人生目標,考入大學時她選擇了絕大數人毫無興趣的 生藥學專業,熱愛中醫的情懷支撐著她在科研中克服種種艱難險阻
9、。屠呦呦參加“523”項目合成組,這次機會使她走近青蒿素研究事業,她與軍事 醫學科學院研究人員一道,挑選記載中的抗瘧疾藥方并進行效果論證實驗。屠呦呦及其同行的工作具有開創意義,從中藥青蒿中制取具有100%瘧原蟲抑制 率的青蒿素,取得中藥抗瘧的突破,去粗取精后得到抗瘧單體青蒿素。屠呦呦是一個具有擔當與獻身精神的科學家,38歲時就擔任中草藥抗瘧研究組 組長,為確定藥物對人類的有效性她和同行們做首批以身試藥的志愿者。屠呦呦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科學家,2011年因饒毅等人的博文她才開始引起媒 體和公眾的注意,因獲得拉斯克醫學獎她才被美國同行首次看到面孔。材料為什么要分第段和第段兩部分來敘述屠呦呦獲得諾貝
10、爾獎?材料引用拉斯克獎評獎委員會及張伯禮院長的話有哪些作用?上述材料的寫作意圖是表現屠呦呦的杰出成就,還是表現中醫藥科學的杰出成就? 請談談你的看法。二、閱讀愛國科學家鄧叔群,完成文后問題。經過清華學堂八年苦讀,鄧叔群于1923年經考試公費留學美國。同時去的同學大多 選擇學習外交、銀行、軍事、法律等專業,只有他不聽別人勸告,為了解救貧困的中國農民, 一心入讀康奈爾大學的農林專業。留學期間,目睹同胞受到種族歧視,這激發了他為國爭光 的民族自尊心,決心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最精湛的科學知識。他不僅主科成績都心,而且 榮獲了全美最高科學榮譽學會頒發的兩枚金鑰匙證章。正當他博士論文接近完成時,國內嶺 南大
11、學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學教授,導師惠湊推薦了他,但建議他完成論文后再回去。鄧叔群 卻認為,學到先進知識報效祖國,正是自己求學的真正目的,于是當即回國。在回國后的十年中,為搜集我國第一手真菌資料,他手提竹籃,攀山入林,一樣一樣地 采集,逐一鑒定,定名分類。他先后研究鑒定的真菌種類達一兩千種,分隸于數個屬,其中 首次發現的新屬5個,新種121個,為世界真菌資源寶庫增添了新標本,在世界真菌學史上 為我國的真菌科學譜寫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國有自己的真菌科學。在世界著名 真菌分類學家考爾夫教授總結的康奈爾大學120年來作出突出貢獻的41位真菌學家中,他 是唯一的東方人。抗戰開始不久,為了使自己的研
12、究與國計民生關系更為直接,鄧叔群轉向了林業研 究。他帶領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帶,勘察森林資源狀況。他們冒風雨,頂烈日日, 忍饑寒,摸清了該地區森林資源的組成、分布、蓄積量及病蟲害等情況,給制了中國的早期 林型圖,并提出了合理經營、開發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報告,為大后方建設提供了必要的 參考。其中森林的材積估算、輪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針等,至今仍有參考價值。后來,鄧叔群拒絕就任農林部副部長,而在甘肅省建設廳廳長張心一的支持下,舉家奔 赴甘肅,開始黃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經過幾年艱苦奮斗,成功創辦洮河林場及三個分場, 建立了一整套保證森林更新、營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創建了以科學的方法經營
13、和管理森 林的新模式。鄧叔群認為,水利和林、牧之間具有密切關系,要根治黃河水患,就必須三者 并重。為保持黃河上游水土、減輕下游災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態平衡理論。1948年,鄧叔群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隨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體高級研究人 員遷往臺灣或去美國。他不僅自己明確表示決不離開,還動員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對家人 說:“別忘了自己是中國人,要為民族富強而奮斗終生,我決不跟腐敗的國民黨去臺灣,也 不去美國。”其實在他內心深處,對共產黨抱有希望和向往,愿與民族同甘苦,共命運。后 來,他早年的學生沈其益受東北解放區領導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請他去東北籌辦農學院,他 欣然接受邀請,并在半年的時間內,帶病編
14、寫出一整套農林大學的教材鋼要。作為沈陽農學 院創建總指揮,他辛勤工作,調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設設務。鄧叔群生活儉樸,不圖物質享受,新中國成立后,他把抗日戰爭前在南京購建的花園洋 房捐獻給國家,還三次主動提出減薪,抗美援期時,他將自己的積蓄捐作軍用。1960年,他 受林業部委托,舉辦森林病理學培訓班,為各省培訓出教十名專轟技術骨干。培訓結束后, 他謝絕巨額酬金,只留一張結業合影作紀念。鄧叔群一生的選擇,都從人民和祖國的需要出 發,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科學報國的理想。(摘編自中03真菌學先驅一一鄧叔群 院士)相關鏈接鄧叔群(1902-1970),中國真菌學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嶺南大學
15、、金酸大學、中 央大學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新中國成立后,任沈陽農學院和和東北農學院院長、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長。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國的高等真菌中 國的真酋等。(摘自辭海第六版)我自幼被外祖母嚴氏收養。她教我勞動,曉我勤儉,并以民族英雄岳飛、戚繼光、 林則徐等人的事跡勉勘我;教我做人要堅貞不屈、清正廉潔、光明磊落,這一切促使我從小 就立志為中華民族的強盛奮斗終生。(摘自中國科學院院士自述鄧叔群)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因為種族歧視使鄧叔群深受傷害,激發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決心用最短的時間 學到最精湛的科學知識,為國爭光。考慮到嶺南大學開學在
16、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學教授,鄧叔群聽從導師的建議當 即回國,全然不顧自己即將得到的博士學位。鄧叔群采集、鑒定的中國真菌標本,填補了世界真菌研究領域的空白。他本人也 因為在真菌學領域的卓越貢獻而得到世界同行認可。抗戰時期,鄧叔群與助手開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僅支持了當時的大后方建 設,其中不少內容至今仍有參考價值。鄧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態平衡理論,使得黃河上游 的水土得以保持,并減輕了下游的水患災害。鄧叔群不愿意去臺灣,也不去美國,而欣然接受邀請去東北籌建農學院。他這 樣做,既有現實因素,又有思想基礎。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在國家需要時,鄧叔群是如何主動犧牲個人利益、為國
17、分憂的?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作為一位愛國科學家,鄧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現?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練習答案2020-05一、1、A DC“制取具有100%瘧原蟲抑制率的青蒿素”錯誤,句中的“青蒿素”應為“提取物”;B “合成組”錯誤,應為中醫藥組;E“美國同行”錯誤,應為好奇的中國民眾。2、首尾呼應,取首尾圓合之妙。用屠呦呦的獲獎感言、張伯禮的評價呼應瑞典卡羅琳 醫學院的結果宣布。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卻是“三無科學家”, 自然令讀者感到意外,故而有懸念效應。避免平鋪直敘,使行文顯得有波瀾。開頭寫獲獎消息宣布,中間寫研究
18、過程與成 就,末尾寫獲獎感言,打破了讀者閱讀的心理習慣,從而使文章結構顯得曲折有致。3、揭示屠呦呦發現青蒿素對中醫要科學和人類健康事業的重要意義。側面襯托屠呦呦所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讓評獎委員會、張伯禮的話和屠呦呦的獲獎感言形成對比,凸顯屠呦呦的謙虛謹慎淡泊 名利的品質。4、示例一:表現屠呦呦的杰出成就。從標題角度看,“獲諾貝爾獎的青蒿素之母”明確指出寫作目的是表現屠呦呦 的杰出成就。從選材角度看,材料除了第段介紹國內其他單位的協同研究外,其余內容都是 寫屠呦呦領導團隊進行科研活動。從人物描寫角度看,第至段分別表現了屠呦呦學有專長、勇當重任、團結協 作、樂于獻身、甘于寂寞、大器晚成、謙遜淡泊等美好品質。從手法角度看,饒毅的博文、拉斯克評獎委員會的頒獎詞、張伯禮的評價都肯定 了屠呦呦的突出作用,從側面襯托了屠呦呦成就杰出。示例二:表現中醫藥科學的杰出成就。從選材角度看,材料第至段敘述的都是屠呦呦團隊的事跡,且青蒿素化學結 構的確定工作由國內其他單位協作完成。從人物描寫角度看,材料表現的形象是屠呦呦團隊的群體形象,表現的性格都是 屠呦呦團隊的群體性格,并未將描寫重點放在屠呦呦身上。從手法角度看,拉斯克評獎委員會的頒獎詞、張伯禮的評價等都是側面襯托描寫, 但他們贊揚的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字化微生物檢驗技術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策略實施過程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師考試實戰演練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財務合規性檢查試題及答案
- 寧夏固原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部編版能力評測(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貼合實際銀行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學術探討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股票研究與分析方法考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新的工具與技術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抗性遺傳特征的理解試題及答案
- GB/T 13803.2-1999木質凈水用活性炭
- 煤炭地下氣化原理課件
- 2×25MW水電站電氣部分課程設計
-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第一課時參考課件1 公開課課件
- 企業年金培訓版教學課件
- 健康信息學中醫藥學語言系統語義網絡框架
- 2023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考點梳理+對點訓練(原卷版+解析版)(打包7套)
- 幼兒繪本故事:如果不洗澡
- 農業機械使用與維護課程標準
- 汽輪機上缸吊出及翻缸風險分析及管控措施
-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填寫樣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