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長沙市工程建設地方標準規程 DBCJDBCJ010-2019就地冷再生施工與驗收技術指南2019-11-01發布2020-01-01實施 前言本指南為長沙市推薦性技術文件。為指導就地冷再生技術混合料的材料組成設計、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保證瀝青路面冷再生工程施工質量,根據長沙地區道路建設特點和冷再生技術的應用現狀,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再生實踐經驗,吸收相關研究成果,編制了本指南。本指南主要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和符號;3.材料;4.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 5.乳化瀝青和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施工;6.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施工; 7.施工質量管理和驗收;附錄。 目次1總則.1
2、2術語和符號. 32.1術語.32.2符號及代號.53材料. 73.1一般規定.73.2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73.3乳化瀝青.83.4泡沫瀝青.103.5集料.103.6水泥.123.7礦粉.133.8水.144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 154.1一般規定.154.2乳化瀝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164.3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184.4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21 5乳化瀝青和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施工. 245.1一般規定.245.2施工準備工作.245.3再生銑刨與拌和.265.4攤鋪.275.5壓實.295.6接縫.305.7養生與開放交通.316水泥穩定就地冷
3、再生施工. 336.1一般規定.336.2施工準備工作.346.3銑刨和拌和.356.4攤鋪、碾壓.376.5接縫.376.6養生及開放交通.377施工質量管理與驗收. 387.1施工質量管理.387.2檢查驗收.43附錄 A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取樣與試驗分析.44附錄 B乳化(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方法.47附錄 C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方法.53 本指南用詞說明. 59引用標準名錄. 60 1總則1.0.1為指導長沙市瀝青路面再生技術推廣應用,提高瀝青路面再生技術水平,保證瀝青路面再生工程質量,規范施工要求,統一施工質量檢驗及驗收標準,做到設計、施工、檢測有章可循,減少
4、盲目性,避免質量隱患或工程損失,特編制本指南。1.0.2本指南包括乳化瀝青就地冷再生、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以及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各類就地冷再生技術具有不同的適用條件,使用時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宜的再生技術類型。1.0.3本指南的編制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JTG/T 5521)、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D50)、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20)、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 E42)、通用硅酸鹽水泥(
5、GB 175)相關要求,并結合了國內外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的成功經驗與最新研究成果。當局部條文與其他規范不一致時,宜采用本指南規定。1.0.4本指南中的乳化瀝青就地冷再生技術適用于對舊瀝青面層的就地再生,再生層可直接用于瀝青中、下面層及以1 下各結構層,不宜用于表面層;其舊路結構的基層應基本完整、承載力符合相應路段的使用要求。1.0.5本指南中的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技術適用于對瀝青面層、瀝青面層與基層、基層或底基層等多種結構層的就地冷再生。含有瀝青層的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可以用于路面中、下面層及以下各結構層,不得直接用作表面層;只對基層或底基層進行的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只用于基層或底基層。1.0.6本
6、指南中的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技術適用于半剛性基層、底基層(水泥穩定類、三合料、四合料或二灰料類等)的就地冷再生,不得用于面層。1.0.7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應對原路面歷史信息、路面狀況、交通情況、工程經濟等方面進行調查,結合養護信息和取樣檢測結果,分析病害成因,確定再生方案。1.0.8乳化瀝青或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工程,其最低施工氣溫宜分別不低于 15、10;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工程,其最低施工氣溫不宜低于 5;均不得雨天施工。1.0.9就地冷再生結構層的下承層應基本完好、承載力符合相應路段的使用要求。1.0.10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術,除應符合本指南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頒布的其他標準、規范的規
7、定。1.0.11在本指南中,僅包括乳化瀝青就地冷再生、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三種技術。2 2術語和符號2.1術語2.1.1瀝青路面回收料 reclaimed materials from asphaltpavement (RMAP)采用銑刨、開挖等方式從瀝青路面上獲得的舊料,包括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和基層回收料(RBM)。2.1.2瀝青混合料回收料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采用銑刨、開挖等方式從瀝青路面上獲得的舊瀝青混合料。2.1.3基層回收料 reclaimed base material(RBM)采用銑刨、開挖等方式從瀝青路面上獲
8、得的無結合料的粒料類或無機結合料類基層舊料。2.1.4就地冷再生 cold in-place recycling (CIR)采用專用設備對瀝青層、瀝青層與部分基層進行就地翻松,或將瀝青層部分或全部移除后對部分下承層進行就地翻松,同時摻入一定數量的新礦料、再生結合料、水等,經常溫拌和、攤鋪、碾壓等工序,實現舊瀝青路面再生的技術。2.1.5再生結合料 recycled binder3 新添加到再生混合料中,起膠結作用的材料,主要包括乳化瀝青、泡沫瀝青、水泥、工業廢渣等。2.1.6再生混合料 recycled mixture含有瀝青路面回收料(RMAP)的混合料。乳化瀝青 emulsified as
9、phalt2.1.7石油瀝青與水在乳化劑、穩定劑等的作用下,經乳化加工制得的水包油狀均勻瀝青乳液。2.1.8泡沫瀝青 foamed asphalt將熱瀝青和水在專門的發泡裝置內混合、膨脹,形成的含有大量均勻分散氣泡的瀝青材料。2.1.9泡沫瀝青膨脹率 maximum expansion ratio of foamedasphalt泡沫瀝青發泡狀態下的最大體積與未發泡時瀝青體積的比值。2.1.10泡沫瀝青半衰期 half life of foamed asphalt泡沫瀝青從最大體積衰減到最大體積的50%所用的時間。2.1.11再生深度 recycling depth再生機設定的銑刨深度,一般指
10、原路面標高與再生層底面標高之差。2.1.12再生厚度 Recycling thickness設計再生層碾壓成型后的頂面標高與底面標高之差。2.1.13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摻配比 percentage of RAP4 in recycled mixture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占再生瀝青混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2.2符號及代號矨瀝青路面回收料;矨瀝青混合料回收料;基層回收料; 最佳含水率;OFC最佳泡沫瀝青用量;最佳乳化瀝青用量; RAP材料的含水率; 回收的 RAP質量; 回收的 RAP烘干質量;殘留穩定度;馬歇爾穩定度;浸水 24h的馬歇爾穩定度; 干濕劈裂強度比;干劈裂強度;浸水
11、24h的劈裂強度;試樣的干質量;5 試樣的風干質量; 風干試樣的含水率;水泥用量;水泥的百分比; 試樣的加水百分比;加水質量;設計抗壓強度;偏差系數;標準正態分布表中隨保證率(或置信度 a)而變的系數。6 3材料3.1一般規定3.1.1使用的各種材料運至現場后應進行質量檢驗,經評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應商提供的檢測報告或商檢報告代替現場試驗。3.1.2乳化瀝青貯存時間不宜過長。3.1.3新集料應堆放在預先經過硬化處理且排水通暢的地面上。3.1.4水泥必須注意防水,避免受潮。3.2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RAP取樣要客觀地代表舊路面瀝青材料,取樣方法按照本指南附錄 A方法進行,各指標檢測項
12、目見表 3.2。7 表 3.2 RAP檢測項目材料檢測項目含水率(%)RAP級配要求實測實測實測實測實測試驗方法本指南附錄A(規范性附錄)RAP瀝青含量(%)砂當量(%)塑性指數T 0118T 0312T 0316T 0345針片狀顆粒含量(% )實測RAP中的粗集料RAP中的細集料壓碎值(%)實測實測棱角性3.3乳化瀝青乳化瀝青材料性能應符合表3.3的技術要求。8 表3.3就地冷再生用乳化瀝青的技術要求試驗項目破乳速度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T 0658-慢裂或中裂陽離子(+)或非離子0.1T 0653粒子電荷篩上剩余量(1.18mm篩)%T 0652T 0622T 0623T 0651T 06
13、07T 0604T 0605T 0606T 654恩格拉黏度E25黏度25賽波特黏度 Vs-3282010062s殘留分含量溶解度%97.58011060.044蒸發殘留針入度(25)延度(15)軟化點0.1mm物性質cm-與粗集料的黏附性,裹覆面積與粗、細粒式集料拌和試驗2/3-均勻1T 0659儲存1d5d%T 0655穩定性5注:恩格拉黏度與賽波特黏度指標任選其一檢測。9 條文說明:制作乳化瀝青用的道路石油瀝青應符合相關規范的規定。乳化瀝青宜選用70號、90號石油瀝青作為基質瀝青,在常溫下使用,溫度不宜高于60。3.4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使用的泡沫瀝青應符合表3.4的技術要求。表3.4泡沫
14、瀝青的技術要求項目膨脹率技術要求10試驗方法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JTG/T 5521)附錄 C半衰期(S)8條文說明:制作泡沫瀝青用的道路石油瀝青應符合相關規范的規定。宜選用70號、90號石油瀝青作為基質瀝青,泡沫瀝青由機械發泡裝置用熱瀝青和水發泡而成。3.5集料3.5.1粗集料應符合表 3.5.1技術要求。10 表3.5.1粗集料技術要求指標壓碎值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T 0316T 0317T 0304T 0314T 0312T 03142830洛杉磯磨耗損失表觀相對密度吸水率%-2.503.018%針片狀顆粒含量(混合料)堅固性%122(瀝青面層)軟石含量%T 0320T 0310
15、3(基層及底基層)水洗法0.075 mm顆粒含1(瀝青面層)量3.5.2細集料應符合表 3.5.2的技術要求。表3.5.2細集料技術要求試驗項目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表觀相對密度-2.5T 0328堅固性(0.3mm部%12T 0340分)11 砂當量%s6030T 0334T 0345棱角性(流動時間)3.5.3機制砂或石屑規格應符合表 3.5.3技術要求。表3.5.3機制砂或石屑規格公稱粒徑水洗法通過各篩孔的質量百分比(%)規格0.079.5100-4.752.361.180.60.30.15(mm)50109010040752055740220S15S1605036090801005080
16、25608450250151003.6水泥水泥作為再生結合料或者活性添加劑,宜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硅酸鹽水泥,不應使用快硬水泥、早強水泥。水泥應疏松、干燥、無聚團、結塊、受潮變質。水泥強度等級宜為 32.5或42.5。水泥初凝時間不小于3h,終凝時間不大于10h,水泥其他的質量技術指標還應符合通用硅酸鹽水泥(GB 175)的有關規定。12 3.7礦粉礦粉的質量應符合表3.7的技術要求。表3.7礦粉技術要求試驗項目表觀相對密度含水量單位技術要求2.5試驗方法T 0352T 0103T 0334T 0333T 0345-g/cm3%s1.00.6 mm100粒度范圍0.15
17、mm9010075100無團粒結塊10.075 mm外觀-親水系數塑性指數-T 0353T 0354T 0355%-4加熱安定性合格13 3.8水制作乳化瀝青、泡沫瀝青以及施工用水均宜為可飲用水。使用非飲用水時,應進行水質檢驗,不影響產品和工程質量時方可使用。14 4 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4.1一般規定4.1.1在對 RAP充分調查基礎上,根據工程要求、道路等級、使用層位、氣候條件、交通情況等因素,充分借鑒成功經驗,選用符合要求的材料,進行再生混合料設計。4.1.2室內試驗用瀝青路面回收料(RMAP),采用實際使用或與實際施工類似的就地再生設備在舊路面上銑刨取樣;采用其他取樣方式,應與
18、就地再生設備取樣方式進行比對校核,誤差在可接受范圍內方可采用。4.1.3就地冷再生以 RMAP級配與新集料的合成級配作為級配設計依據。4.1.4不同結構、不同強度路段應分別進行結構組合設計和混合料配合比設計。4.1.5乳化瀝青或泡沫瀝青冷再生在設計和施工時應根據需要加入水泥作為活性填料,不應超過再生混合料礦料總量的 2%。4.1.6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應通過試驗路段進行檢驗。15 4.2乳化瀝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4.2.1乳化瀝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按本指南附錄 B進行設計。4.2.2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工程設計級配范圍應符合表4.2.2的要求。表4.2.2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
19、料工程設計級配范圍各篩孔通過率(%)篩孔(mm)粗粒式100中粒式-細粒式A細粒式B37.531.526.519.016.013.29.5-9010080100759568855880407025601545-10090100859575906080356520501538-100901006080-100901006080356515404.752.361.18457525551540103316 0.60.36253202111792852121328830625415298306254152100.150.0754.2.3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設計指標應符合表 4.2.3的要求。表4.2.
20、3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設計技術要求試驗項目技術要求空隙率(%)8130.5(基層、底基層)0.6(中、下面層)劈裂強度(MPa)劈裂試驗(15)80(重及以上交通荷載等級)75(其他交通荷載等級)5.0(基層、底基層)6.0(中、下面層)干濕劈裂強度比(%)馬歇爾穩定度(kN)馬歇爾穩定度試驗(40 )浸水馬歇爾殘留穩定度比(%)7575(重及以上交通荷載等級)70(其他交通荷載等級)凍融劈裂強度比TSR(%)17 試驗項目技術要求車轍試驗(60)(次/mm)3000注:任選劈裂試驗和馬歇爾穩定度試驗之一作為設計要求,推薦使用劈裂試驗。4.2.4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中,乳化瀝青添加量折合成純瀝
21、青后占混合料其余部分干質量的百分比宜為 1.5%3.5%,水泥劑量不應超過再生混合料礦料總質量的 2.0%。4.3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4.3.1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按本指南附錄 B進行設計。4.3.2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設計級配范圍,應符合表4.3.2的要求。18 表4.3.2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工程設計級配范圍通過各篩孔的質量百分率(%)篩孔(mm)粗粒式100中粒式-細粒式-37.531.526.519.016.013.29.59010085100809570906085457530552040174013341025820-100-901008095689055
22、8035652545174013341025820412-100901006090406530501740133410308204124.752.361.180.60.30.150.07541219 4.3.3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設計指標應符合表 4.3.3的要示。表4.3.3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設計技術要求試驗項目技術要求劈裂強度(MPa)0.5劈裂試驗80(重及以上交通荷載等級)75(其他交通荷載等級)6.0(15)干濕劈裂強度比(%)馬歇爾穩定度(kN)馬歇爾穩定度浸水馬歇爾殘留穩定度比試驗(40)75(%)75(重及以上交通荷載等級)70(其他交通荷載等級)2000凍融劈裂強度比TSR
23、(%)車轍試驗(60)(次/mm)注:任選劈裂試驗和馬歇爾穩定度試驗之一作為設計要求,推薦使用劈裂試驗。4.3.4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泡沫瀝青添加量折合成純瀝青后占混合料其余部分干質量的百分比宜為 1.5%3.5%,水泥等活性填料劑量不應超過再生混合料礦料總量的 2.0%。20 4.4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4.4.1水泥原水泥穩定碎石、三合料(或二灰料)等就地冷再生混合料,應通過試驗確定水泥劑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學性質或級配時,還應確定摻加新集料的規格和比例。按本指南附錄 C進行混合料配合比設計。4.4.2重及以上交通荷載等級道路的底基層與基層的礦料級配宜
24、符合表 4.4.2中號級配范圍要求;其他交通荷載等級的道路的底基層與基層的礦料級配宜符合表 4.4.2中號級配范圍要求。表4.4.2水泥穩定冷再生混合料級配范圍通過各篩孔的質量百分率(%)篩孔(mm)號級配號級配37.531.526.519.016.0-100100901007289-6610054100-21 13.29.5-4767294917351229822518-39100288420701457847-4.752.361.180.60.30.150.075-070304.4.3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用作底基層時,銑刨料單個顆粒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 37.5mm,用做基層時,單個顆粒
25、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 31.5mm。4.4.4水泥穩定冷再生混合料性能應符合表 4.4.4的技術要求。表4.4.4水泥穩定冷再生混合料技術要求道路等級項目重及以上交通荷載等級其他交通荷載等級22 基層底基層基層3.05.02.04.0982.04.02.03.0977d無側限抗壓強度(MPa)壓實度(%)底基層97964.4.5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用做基層或底基層時,水泥劑量宜采用 3%5%,不宜超過 5.5%。23 5乳化瀝青和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施工5.1一般規定5.1.1瀝青面層就地冷再生必須符合本指南總則中規定的適用條件。5.1.2瀝青面層就地冷再生時,再生層的下承層應完好,承載能力符
26、合要求。5.1.3就地冷再生施工一般應在封閉交通情況下進行,確實無法完全封閉需邊通車邊施工時,應做好交通分流與疏導,在施工路幅和通車路幅之間采取隔離措施5.1.4銑刨、拌和、攤鋪、碾壓應采用流水施工作業方式,各工序應緊密銜接,縮短從拌和到完成碾壓的時間間隔。5.2施工準備工作5.2.1開工前應配備齊全的施工設備和配件,做好保養、試機工作,保證在施工期間不發生有礙施工進度和質量的故障。5.2.2施工前必須鋪筑試驗路段,長度不宜小于 200m。通過試驗路應確定以下內容:24 1冷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2乳化瀝青破乳時間、泡沫瀝青膨脹率和半衰期;3再生層壓實厚度及松鋪系數;4不同壓實機
27、械組合下的壓實度;5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指標;6再生機的銑刨深度及銑刨速度、各種施工機械的效率及組合方式是否匹配、銑刨深度的精度、冷再生施工的效率及作業段的長度等。5.2.3就地冷再生機應符合以下要求:1銑刨裝置的切割深度可精確控制,誤差不宜超過5mm;2銑刨寬度不應小于2.0m;3噴灑劑量精確可調,并與切割深度、施工速度、材料密度等聯動;噴嘴在工作寬度范圍內均勻分布,各噴嘴可獨立開啟與關閉;4應能根據要求調整橫坡,適當調整再生料的級配;5使用泡沫瀝青時,還應具備泡沫瀝青制作和噴灑裝置。5.2.4對原路的翻漿、沉陷、嚴重變形等病害應處理到病害根源處,然后再進行其他工序。25 5.2.5清除原路表
28、(包括不需要再生的相鄰行車道和路肩)的石塊、垃圾、雜草等雜物和積水,并清理標線、凸起的標志、灌縫膠等,確保表面層無污染。5.2.6再生路段上井蓋、伸縮縫等結構物周圍應預先處理完畢。5.3再生銑刨與拌和5.3.1綜合考慮施工季節、氣候條件、再生作業寬度、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的效率和數量、操作熟練程度、水泥終凝時間等因素,確定每個作業段的長度。5.3.2根據室內配合比設計確定的乳化瀝青或泡沫瀝青、水泥和添加的新集料用量,以及就地冷再生機組類型,確定乳化瀝青或泡沫瀝青、水泥和新集料的合理添加方式,并轉換成設備施工參數,確保計量準確。5.3.3在施工起點將施工機具按施工流程順序排列。冷再生施工設備包括:
29、新集料撒布車(需要時)、水泥罐車、水罐車、乳化瀝青罐車(泡沫瀝青為熱瀝青罐車)、冷再生機組、攤鋪機(需要時)或平地機、壓路機。5.3.4啟動施工設備,均勻撒布集料(需要時)、水泥或水泥漿,按照設定再生深度對路面進行銑刨、拌和。全套施26 工設備必須緩慢均勻、連續地進行再生作業,不得隨意變更速度或者中途停頓,施工速度以試驗路測定為準,宜為 24m/min。5.3.5縱向接縫的位置不宜放在輪跡帶上。縱向接縫處相鄰兩幅作業面間的重疊寬度不宜小于 10cm。5.3.6再生過程中應注意再生厚度、橫坡與再生機組的配合。加強橫坡和邊線標高的控制,以免偏拱造成路面積水。5.3.7再生混合料出現明顯離析、波浪、
30、裂縫、拖痕等問題時,應立即停工,分析原因,并予以處理。5.4攤鋪5.4.1混合料宜采用攤鋪機或帶有攤鋪裝置的再生機進行攤鋪。原路面平整度差或對冷再生結構層的平整度要求較高時,不宜采用帶有攤鋪裝置的再生機進行攤鋪;三級、四級公路或城鎮支路、次干道也可采用平地機攤鋪。5.4.2使用攤鋪機或帶攤鋪裝置的再生機組進行攤鋪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攤鋪應均勻、連續,速度宜控制在2 4m/min內,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2攤鋪能力應與再生機組的生產能力匹配,且應保證27 在水泥初凝時間內完成攤鋪碾壓;3攤鋪寬度應與再生機組的銑刨寬度一致;4攤鋪過程中應注意再生厚度、縱、橫坡度的控制;5松鋪厚度應根據試驗
31、路段的結果確定;6當原路面平整度較好時,也可選擇高程控制、平衡梁、雪橇等方式來控制;7如遇下雨,應立即停止攤鋪,并對已攤鋪完的路面盡快壓實,并對當日施工的路段采取覆蓋措施。5.4.3使用平地機作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用輕型鋼輪壓路機緊跟再生機組初壓2 3遍;2完成一個作業段的初壓后,用平地機整平1遍;3再次用輕型鋼輪壓路機在初平的路段碾壓1遍,發現局部輪跡、凹凸不平時,人工找補平整;4用平地機整形,達到規定的縱、橫坡度,表面無明顯輪跡與離析現象。5.4.4在施工過程中,對混合料的級配、再生深度、水泥(或水泥稀漿)撒布量有任何疑問時,應停止施工,待問題解決后再繼續施工。5.4.5每段再生結束后
32、,應檢查銑刨機的刀架、刀頭,發現損壞立即更換。28 5.5壓實5.5.1壓實設備5.5.1.1應配有輪胎、單鋼輪振動和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其中,輪胎壓路機自重應不少于 30噸,輪胎氣壓不小于0.8MPa;1822噸單鋼輪振動壓路機,激振力應大于 35噸;1214噸雙鋼輪振動式壓路機。5.5.1.2現場設備攤鋪寬度 7.5m以下時需要配置攤鋪機、單鋼輪、雙鋼輪和輪胎壓路機各一臺;寬度大于 7.5m,壓路機應配備兩套。5.5.2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路肩向路中心碾壓,且應重疊 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 1遍。5.5.3初壓采用單鋼輪振動壓路機碾壓 2 3遍
33、,初壓時混合料的含水率宜比最佳含水率大 1% 2%。再生層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水分蒸發太快,應及時補充灑水。初壓速度宜為 1.5 3km/h。5.5.4復壓宜采用膠輪壓路機,應慢速、均勻碾壓,碾壓次數由混合料性能、壓實厚度、壓路機噸位及環境狀況等決定,一般需要 5 8遍。復壓速度宜為 2 4km/h。29 5.5.5終壓采用雙鋼輪壓路機碾壓 1 2遍,宜采用靜壓或弱振模式,以消除輪跡、獲得較好的平整度,只有當振動不會對路面造成損壞的情況,才可以使用振動模式。終壓速度宜為 2 4km/h。若復壓后沒有輪跡,也可不用終壓。5.5.6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應及時翻開重新拌和(加適
34、量的結合料)或換填處理,使其達到質量要求。5.5.7碾壓時宜噴少量的霧狀水,以防止壓路機輪粘結再生混合料。碾壓時不得隨意剎車、掉頭。5.5.8再生層在碾壓后,至少 2h內不允許任何車輛通行,以保證足夠的養生,避免車輛行駛造成再生層表面松散。5.6接縫5.6.1縱向接縫在施工縱縫處,人工把兩側縱縫耙順直,離縱縫 5 10cm的攤鋪料面略高出 5 10mm。鋼輪壓路機應從原路面向再生路面對縱向接縫逐步碾壓,保證縱縫的充分壓實、不滲水,最后鏟除縱縫外路面上粘附的混合料,再碾壓消除縫跡,用6m直尺檢查平整度,直至合格。5.6.2橫向接縫30 起步鋪筑接縫時,應把銑刨機銑出的逐漸加深段人工鏟成垂直面,深
35、度與銑刨深度一致,然后補料找平,起步接縫處的高度略比再生面高 5 10mm。碾壓時,壓路機應先在未再生的路面上,橫向或斜向逐步移壓至再生路面,做到橫縫緊密粘結,充分壓實,連接平順。收尾施工橫縫的處理,在施工結束時,攤鋪機完整攤完、駛過終點后,將攤鋪機稍稍抬起駛離現場,用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橫縫處的攤鋪料面略高出 5 10mm,然后清除多余的混合料。碾壓時,壓路機應先在未再生的路面上,橫向或斜向逐步移壓至再生路面做到橫縫緊密粘結,充分壓實,連接平順。5.7養生與開放交通5.7.1乳化瀝青或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養生和開放交通應符合下列要求:1養生時間不宜少于7d。當符合以下兩個條件之一時,可以提前
36、結束養生;(1)再生層可用150mm的鉆頭取出完整的芯樣;(2)再生層含水率低于2%。2在封閉交通養生時,可進行自然養生,養生時間視31 氣溫情況,應符合5.7.1.1條件。在開放交通養生時,再生層在完成壓實至少2d后方可開放交通,應嚴格限制重載車輛通行,行車速度應控制在40km/h以內,嚴禁車輛在再生層上掉頭和急剎車。為避免車輪對表層的破壞,可在再生層上均勻噴灑慢裂乳化瀝青,噴灑用量宜為0.2 0.4kg/m。25.7.2養生完成、質量檢測合格后,鋪筑上層。在鋪筑上層瀝青面層前應噴灑透層、粘層、做好封層,保證層間粘結良好。32 6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施工6.1一般規定6.1.1水泥穩定就地冷再
37、生層只作為底基層或基層,不得用于面層。6.1.2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層的厚度不應大于 250mm,也不應小于 150mm。6.1.3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施工期的日最低氣溫應在 5以上,雨雪天不得施工。6.1.4施工時,從添加水泥開始至混合料碾壓完成的時間間隔不得超過水泥的初凝時間。6.1.5施工過程中如遇下雨,應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必要的遮蓋措施,避免剛施工完的再生層遭雨淋。6.1.6施工前應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所有材料必須經檢驗合格以后方可使用。33 6.2施工準備工作6.2.1開工前應配備齊全的施工設備和配件,做好保養、試機工作,保證在施工期間不發生有礙施工進度和質量的故障。6.2.2施工前必
38、須鋪筑試驗路段,長度不宜少于 200m。通過試驗路應確定以下內容:1冷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2再生層壓實厚度及松鋪系數;3不同壓實機械組合下的壓實度;4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指標;5再生機的銑刨深度及銑刨速度、各種施工機械的效率及組合方式是否匹配、銑刨深度的精度、冷再生施工的效率及作業段的長度等。6.2.3就地冷再生機應符合以下要求:1銑刨裝置的切割深度可精確控制,誤差不宜超過10mm;2銑刨寬度不應小于2.0m;3水泥撒布量精確可調,并與切割深度、施工速度、材料密度等聯動;撒布在工作寬度范圍內均勻分布;4應能根據要求調整橫坡,適當調整再生料的級配。34 6.2.4施工時,應符合下列
39、規定:1清除原路面的雜物,根據再生厚度、寬度、干密度等計算每平方米新集料、水泥用量,均勻撒布。有條件的應優先采用水泥稀漿車添加水泥,可使水泥用量更加均勻、準確;2應嚴格控制基層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橫坡應與面層基本一致;3冷再生結構層碾壓工序應在水泥初凝前完成。6.2.5對原路的翻漿、沉陷、嚴重變形等病害應處理到病害根源處,然后再進行其他工序。6.2.6清除原道路表面(包括不需要再生的相臨行車道和路肩)的石塊、垃圾、雜草等雜物和積水,確保表面層無污染。6.2.7再生路段上的井蓋、伸縮縫等結構物周圍應先行預先處理完畢。6.3銑刨和拌和6.3.1冷再生機行進速度應根據路面損壞狀況和再生深度確定,減少銑
40、刨料級配的變異。網裂嚴重路段應降低再生機組行進速度,提高銑刨轉子轉速。35 6.3.2再生機后應有專人跟隨,隨時檢查再生深度、水泥含量和含水率,并配合再生機操作員進行調整。6.3.3施工中再生深度的檢查以相鄰已經再生或原路面為標準,應隨時檢測、及時調整。6.3.46.3.5分幅施工時,應時刻注意搭接寬度不少于 10cm。再生機后宜安排 45人處理邊線和清理混合料中的雜質以及每刀起始位置的余料,以防止影響縱向接縫、橫向接縫、平整度和再生材料的密實性。6.3.6帶有熨平板的再生機,應經常檢查熨平板后混合料的厚度。6.3.7在施工過程中,對混合料的級配、再生深度、水泥(或水泥稀漿)的撒布量有任何疑問
41、時,應停止施工,待問題解決后再繼續施工。6.3.8盡量連續不間斷施工,減少橫向接縫。一次再生的最小長度不少于 150m。6.3.9每段再生結束后,應檢查銑刨轂的刀架、刀頭,發現損壞應立即更換。36 6.4攤鋪、碾壓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攤鋪可參照本指南第 5.4、5.5節執行。6.5接縫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接縫處理可參照本指南第 5.6節執行6.6養生及開放交通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基層與底基層的養生及開放交通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JTG/T F20)的有關規定。37 7施工質量管理與驗收7.1施工質量管理7.1.1質量管理包括所用關鍵設備的檢查和標定,所用材料的標準試驗、試驗路段檢測、施
42、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和檢查驗收。7.1.2應加強對再生設備的監管,再生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的培訓,熟悉再生料的生產流程和再生設備的操作方法。7.1.3建立工地試驗、質量檢查及工序間的交接驗收等制度,試驗、檢驗應做到原始記錄齊全,數據真實可靠。7.1.4工地試驗室應具備所用材料及混合料各項常規試驗的能力。7.1.5各工序均應進行檢查驗收,上一個工序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個工序。7.1.6施工過程的材料質量控制和檢查的項目、頻率應符合表 7.1.6的要求。38 表7.1.6就地冷再生施工前材料的檢查材料乳化瀝青泡沫瀝青礦料檢查項目指南規定的項目指南規定的項目指南規定的項目指南規定的項目級配要求
43、值檢查頻率符合設計要求符合設計要求符合設計要求符合設計要求實測每批來料檢查1次每批來料檢查1次每批來料檢查1次每批來料檢查1次每天1次水泥RMAP7.1.7使用乳化瀝青、泡沫瀝青時,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項目、頻率和質量標準應符合表 7.1.7的規定。表7.1.7乳化瀝青和泡沫瀝青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檢查項目、頻率和要求檢查項目質量要求檢查頻率每車道每檢驗方法90(重及以上交通荷載基于最大理論密度 T0924(鉆芯法)或 T0921(灌砂法)乳化等級)壓實度瀝青再生89(其他交通荷載等級)200m檢查(%)88(二級及二級以下公一次路)泡沫壓實度98(重及以上交通荷載每車道每基于重型擊實瀝青(%)
44、等級)200m檢查標準密度T092439 檢查項目質量要求檢查頻率一次檢驗方法再生97(其他交通荷載等級)(鉆芯法)或T0921(灌砂法)15劈裂強度(MPa)符合設計要求符合設計要求T 0716T 0716干濕劈裂強度比(%)每工作日1次馬歇爾穩定度(kN)符合設計要求符合設計要求T 0709T 0709T 0729殘留穩定度(%)凍融劈裂強度比 75(重及以上交通荷載)每3個工作(%)70(其他交通荷載)日 1次發現異常隨時試驗發現異常隨時試驗含水率(%)符合設計要求T 0801瀝青含量、礦料級配符合設計要求抽提、篩分7.1.8使用水泥作為再生結合料就地冷再生,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項目、頻率
45、等應符合表 7.1.8的要求。40 表7.1.8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的檢查項目、頻率和要求檢查項目質量要求檢驗頻率檢驗方法重及以上交通荷載等級壓實度98每200m每車道測 2處JTG F41、CJJ/T 43其他交通荷載等級(%)97無側限抗壓強度(MPa)每車道每公里6個或9個試件發現異常時隨時試驗符合設計要求符合設計要求符合設計要求T 0805T 0801T 0302T 0809含水率級配每車道每公里測 1點不小于設計值每車道每公里測 1- 0.5% 點水泥劑量7.1.9就地冷再生施工過程中的外形尺寸檢查項目、頻率等應符合表 7.1.9的要求。41 表7.1.9就地冷再生
46、施工過程的外觀尺寸檢驗項目、頻率的要求檢查項目質量要求檢查頻率檢驗方法T 09318(主干路)基層平整度最大10(二級及二級以下)3m直尺:每 200m間隙(mm)12(主干路)測 2處10尺底基層15(二級及二級以下)縱斷面高程(mm)101020每 200m 4個點T0911均值厚度每車道 10m 1 處插入測量(mm)單個值不小于設計寬度,邊緣整齊,順適尺量:每200mT 0911測 4個斷面寬度(mm)尺量:每200mT0911測 4處橫坡(%)0.3表面平整、密實,無明顯輪跡外觀隨時目測注:當再生層用作支路時,縱斷面高程控制要求可適當放寬。42 7.2檢查驗收就地冷再生工程完工后,應
47、將全線以 1km3km作為一個評定路段,城鎮道路與公路分別按照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中所對應層位的有關規定,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43 附錄 A(規范性附錄)瀝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取樣與試驗分析A.1取樣頻率與方法A.1.1分析路面結構和路面維修記錄,根據路面情況是否相同或者接近將施工路段劃分為若干個子路段,每個子路段長度不宜大于5000m,且不宜小于500m,或者每個子路段面積不宜大于50000m,且不宜小于5000m。2 2A.1.2 RAP應通過冷再生機破碎舊路面后現場進行取料。A.1.3每個子路段每個車道分別取樣1處
48、。A.1.4根據需要,現場取得足夠數量的RAP。A.2 RAP評價A.2.1含水率根據烘干前后RAP質量的變化,按照式(A-1)計算RAP的含水率。試驗方法應按照JTG E42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烘箱加熱溫度調整為60恒溫。44 w wm md100%(A-1)md式中:mw回收的 RAP質量(g);md 回收的 RAP烘干恒重的質量(g)。A.2.2 RAP級配對RAP進行篩分試驗,確定RAP的級配。試驗方法應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 E42)。A.2.3砂當量用4.75 mm方孔篩篩除RAP中的粗集料,進行砂當量指標檢測。試驗方法應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 E42)進行。
49、A.2.4 RAP的瀝青含量和性質A.2.4.1應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20)阿布森法從瀝青混合料中回收瀝青。如果采用其他方法,需要進行重復性和重現性試驗,并進行空白瀝青標定。A.2.4.2檢測瀝青含量和回收瀝青的25針入度、60粘度、軟化點、15延度。A.2.4.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進行空白瀝青標定:更換阿布森瀝青回收設備時;更換三氯乙烯品種或供應商時;回收瀝青性能異常時;瀝青混合料發生變化時。45 A.2.4.4精度和允許誤差。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針入度5(0.1mm)、黏度平均值的 10%、軟化點2.5,重現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針入度10(0.1mm)
50、、粘度平均值的 15%、軟化點5,如果超出誤差允許范圍,則應棄置回收瀝青,重新標定、回收。A.2.5 RAP的礦料級配和集料性質A.2.5.1將抽提試驗后得到的礦料烘干,待礦料降到室溫后,用標準方孔篩進行篩分試驗,確定RAP中的礦料級配。RAP的瀝青含量與級配也可以采用燃燒法確定。若集料在燃燒過程中由于高溫導致破碎,則不適宜采用該法。A.2.5.2RAP中的集料性質,按照相關的部頒規范、規程進行檢查。46 附錄 B(規范性附錄)乳化(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方法B.1一般規定B.1.1本方法適用于使用馬歇爾方法進行乳化瀝青或者泡沫瀝青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B.1.2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合
51、比設計時 RAP應通過冷再生機破碎舊路面后進行現場取料。B.1.3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應通過試驗路段進行檢驗。B.2確定工程設計級配范圍在本指南的級配范圍內,根據道路等級、工程性質、交通特點、材料品種等因素,通過對條件大體相當的工程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后確定,特殊情況下允許超出本指南的級配范圍。經確定的工程設計級配范圍是配合比設計的依據,不得隨意變更。B.3材料選擇與準備47 B.3.1配合比設計的各種礦料、RAP、水泥等必須按照相關規定,從工程實際使用的材料中取有代表性的樣品。B.3.2使用乳化瀝青作為再生結合料時,乳化瀝青樣品應符合本指南表3.3.1的要求。B.3.3使用泡沫瀝青作為
52、再生結合料時,應首先進行泡沫瀝青的發泡試驗,技術指標應符合本指南表3.4.1的要求。B.3.4配合比設計所用材料質量應符合本指南的技術要求。當單一規格的集料某項指標不合格,但不同粒徑規格的材料按照級配組成集料混合料指標能符合規范要求時,允許使用。B.4級配設計B.4.1測得RAP、新集料等各組成材料的級配。B.4.2以RAP為基礎,摻加不同比例的新集料,使合成級配符合本指南工程設計級配的要求。B.4.3合成級配曲線應平順。B.5確定最佳含水率OWCB.5.1參照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 E40)T0131的方法,對合成集料進行擊實試驗,確定最佳含水率。48 B.5.2使用乳化瀝青時,乳化瀝青試
53、驗用量可定為 4%,變化含水率進行擊實試驗,獲得最大干密度時(結合再生混合料拌和時的工作狀態、破乳時間和強度性能等),其混合料的含水率即為最佳含水率OWC。B.5.3使用泡沫瀝青時,泡沫瀝青試驗用量可以定為 3%,變化含水率進行擊實試驗,獲得最大干密度時,其混合料含水率即為最佳含水率OWC。B.6確定最佳乳化瀝青用量OEC和最佳泡沫瀝青用量OFCB.6.1以預估的乳化(泡沫)瀝青用量為中值,按照一定間隔變化形成35個乳化(泡沫)瀝青用量,保持最佳含水率OWC不變,按照以下方法制備馬歇爾試件:1向拌和機內加入足夠的(大約為1150g)拌和均勻含RAP的混合料;2將水泥加入到再生混合料中,拌和時間
54、約30s;3按照計算得到的加水量加水,拌和均勻,拌和時間一般為30s;4按照計算的瀝青量加入乳化瀝青(泡沫瀝青),拌和均勻,拌和時間一般為1min;49 5乳化瀝青采用兩次擊實的方法成型馬歇爾試件。試件的第一次擊實成型,常溫進行馬歇爾擊實試驗,雙面各擊實50次,將試件連同試模側放入60鼓風烘箱內至恒重,養生時間一般不少于40h。進行試件的第二次擊實成型,雙面各擊實25次,然后側放在地面上,室溫冷卻至少 12h后脫模備用;6泡沫瀝青制備馬歇爾試件方法是將拌和均勻的混合料裝入試模,放到馬歇爾擊實儀上,雙面各擊實75次。將試樣連同試模一起側放在60的鼓風烘箱中養生至恒重,養生時間一般不少于40h,后
55、取出放在室溫冷卻至少12h后脫模備用。B.6.2測定試件的毛體積相對密度,宜采用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20)蠟封法,用其他方法測定試件的毛體積相對密度前,應對試驗方法進行驗證。B.6.3對于乳化瀝青混合料,在成型馬歇爾試件的同時,用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20)真空法實測各組再生混合料的最大理論相對密度。B.6.4馬歇爾試驗和浸水24h的馬歇爾試驗,將各組試件進行40的馬歇爾試驗和浸水24h的馬歇爾試驗。旋轉壓實或者馬歇爾擊實方法成型8個平行試件,平均分成2組。一組浸泡在40的恒溫水浴中1h后進行馬歇爾試驗;另一組在2550 恒溫水浴中浸泡23h,再放
56、入40恒溫水浴中1h后測其馬歇爾穩定度,殘留穩定度的計算如式(B-1)所示。RS MS2 / MS1100%(B-1)式中:RS 殘留穩定度(%);MS1馬歇爾穩定度(kN);MS2浸水24h的馬歇爾穩定度。B.6.5劈裂試驗和浸水24h的劈裂試驗,將各組油石比試件進行15劈裂試驗和浸水24h的劈裂試驗。旋轉壓實或者馬歇爾擊實方法成型8個平行試件,平均分成2組。一組浸泡在15的恒溫水浴中1h后測其劈裂強度;另一組在25恒溫水浴中浸泡23h,再放入15恒溫水浴中1h后測其浸水劈裂強度,干濕劈裂強度比的計算如式(B-2)所示。DWTSR IDT1 / IDT2100%(B-2)式中:DWTSR 干
57、濕劈裂強度比(%);IDT1干劈裂強度(MPa);IDT2 浸水24 h的劈裂強度(MPa)。B.6.6根據劈裂強度試驗和浸水劈裂強度試驗結果(或者馬歇爾穩定度和浸水馬歇爾穩定度試驗結果),結合工程經驗,并考慮經濟性,確定最佳乳化瀝青用量OEC或者最佳泡沫瀝青用量OFC。51 B.6.7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E20)凍融劈裂試驗方法對混合料性能進行檢驗,得到的凍融劈裂強度比TSR試驗結果應符合本指南的要求。B.6.8動穩定度試驗車轍試件成型后放入60鼓風烘箱中至恒重,不少于48 h,然后進行車轍試驗。其他條件和方法應符合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20)的
58、相關規定。52 附錄 C(規范性附錄)水泥穩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方法C.1準備試樣并進行配合比設計C.1.1 RAP代表試樣完全風干,測定RAP完全風干后的含水率。C.1.2根據RAP和新加料的級配確定合成級配,繪制級配曲線,使設計合成級配在相應的級配范圍內。設計的合成級配宜接近表中級配范圍的中值。當反復調整不能滿意時,應更換新加料設計。更換新加料后其合成級配仍不能完全在相應的級配范圍內時,如僅為個別篩孔超出,可由最終的無側限抗壓強度決定此道路是否適合再生,如大部分篩孔超出范圍,則此道路不適宜進行再生。C.1.3將風干后的舊混合料分成以下五個部分:1粒徑大于37.5mm的材料;2粒徑在19mm37.5mm之間的材料;3粒徑在13.2mm19mm之間的材料;4粒徑在4.75mm13.2mm之間的材料;5小于4.75mm的材料。53 C.1.4將全部通過37.5mm的材料,再按照篩分結果重新組合成代表性試樣,并用1937.5mm之間的材料替代37.5mm以上的材料。配10kg RAP計算過程見表C.1.4。表C.1.4代表試樣重新組合篩分結果10kg RAP各檔材料用量4.7513.2m篩孔(mm)通過率(%)4.75mm13.219mm 1937.5mmm37.519.013.24.7597.585.572.35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園林景觀設計勞務合同模板
- 商業使用版權合同協議
- 商品房裝修協議合同協議
- 欺詐簽訂賠償協議書范本
- 2025標準房屋抵押借款合同
- 2025年版單位房屋租賃合同樣本
- 2025專業版設備融資租賃合同模板
- 2025屆河南省新鄉金太陽高三二??荚囉⒄Z試題及答案
- 2025融資租賃合同樣本
- 社區農業生產資源利用合作協議
- 工業管道的分類和分級
- 遼寧省高中畢業生登記表含成績表學年評語表體檢表家庭情況調查表完整版高中檔案文件
- 壁飾設計(課堂PPT)
- 易拉罐回收機設計畢業設計
- 鋼管扣件進場驗收記錄
- 安徽合肥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導則
- 《抑郁癥健康教育》PPT課件.ppt
- 金屬材料學答案戴起勛(復試).docx
- 試題的難度、區分度、信度和效度【最新】
- 26個英語字母棒棒體練字模板AZWord版
- 中華講師網許春輝:理能養生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