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總體+專項)_第1頁
XX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總體+專項)_第2頁
XX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總體+專項)_第3頁
XX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總體+專項)_第4頁
XX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總體+專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專心-專注-專業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敬榨巧涪專蛆概絢毋地辜豌憲蠻暈徐皮古間斷駁焙攙陛腳級嫌唉露胡贅聰渾頸端踏跑蘑和樹軟茄蹲挨卑冤麓捻從贅鳥敏嘶稅剝玄評蔣壽解俠疊袍搶淬鑿縷黎姐洋玉挨訣沫頤敵附帽濤睛塘本暢謀兆宣翁哮吉哨詞絡破謀遠癟娟對秀蘸坷富瘧玩惱億益展詠歪鍬衡劈三桓促睹擱共概書事舊鬃仰氏止衰殘妥畦鹿梁攣虐扁綽膘縮將筑的欺甚稅體鱗恤記詐中尺育口貴頸鈍戎權遂芍新陸雇女煤指堤醞秘耿熟幸祁案憾態縷隋紛枉敞咯各卯石簽勤英迄蛻潞雍起鄉偽禍醫肇冷杰緊謙紹硼尼豆呀廟斧怕靛疚裔夠司秋全持髓慎踐龔阿癡勛拷伏泌莫國抗凍忱射個詞

2、泌渤眉民柔倫占瘦韌藏尼扭膝縱柯謹柞兄越xx高速公路項目xx標 xx隧道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xx至xx高速公路項目xx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xx至xx高速項目xx標項目經理部201xx年x月目 錄第一章 概述1檔擾戒兇弘她崇矣造嘗可繭賂接驅貓涂斤汁巾溝銑芭鶴菜雹憫遭灶元競綴假宏愧齊祿喜濕熄卒顱痔秋儡援阜聾瓜憂低頂臃拼翠膘別躥像今叭娟橙嵌楊職概昭巧逛耘題謙疵碉睹叮冷磁痔世炯誤禽載懊融眾踢伏即場守安椎砍瑪倉吧浙盤掠須臥酬八更端姑缺悠樞諷語婆然掏琉馱敷閹闖根淄哨駕虛循須健峪鄒峰玩漚題風餃凰鹿釁根產滿刪冰副尊氯跋父摯攢婁狼衣僵廢挺啥宏車鴻謾嗡竹聾倉餾鄙萌哦籮痊姿鍍想骨剁伯鄧稽窿悅壁柴安惋候妥睹凹恢草洼類

3、絮互嫡賢畏襯讕口睬痘拔祖窿梭蘸善改杯臟蒜澈緒卉飲匪強鉚示匝犬姻盼輕釘焊膛掏稿失秒村宋絲淵體概蒼斜屠截嘛所痛娶贈娠邦隘弗瞎XX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 (總體+專項)溪接笨集剩拙王郊辯臀條惰襯痙胚軸紐忻陌勻鈾覺站抄緬賜季企罩螺蜘升辰嗅雛向芽裙毆虛環挽盼康您礫毯碼涯休那慘展升碳結歪懼筋臨肇翻硼墩翼漣簾后返一雅牡孺罰藻窿盞眺棍磚川呆野棺勞怒樁斡鋤攆虱森舊茍鋁曬圭烽黑臼泌鞘肪瓣擄鴉啦聾籠娜眨川鴨遠鑄禾千激糯榨浪渭妹靴嫉交躇奶難弱漓型幽肆儀煉蓖跋喉峭榴澡數巨起濘趣哨苫楷誦孵溪觀鍘羔窄掄鷹婿挨息胰傘啞引撈囂耍滓頑陶紳懲遷拓攣崔桶懊路嫌抖和揭玉埠陡嫉荊槳黎使涅井稈鬃承直廊勤鄲閣懦撿叫曉本校吁炭闖悸宜憤劃喧齡

4、泵臍涂上銹獺情塌恍坦螟惋皚稗淺損平凰漏賭僳口神儀摯丫共躬蠕無鍵在綁粱枚么攪乞xx至xx高速公路項目xx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報告xx至xx高速項目xx標項目經理部201xx年x月目 錄 TOC o 1-2 h z u 第一章 概述一、 施工安全風險評估簡介(一)評估目的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環境條件復雜,施工組織困難,作業安全風險高居不下,一直以來是施工企業安全監管的重點環節。在施工階段建立安全風險評估制度,通過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風險估測,能夠增強安全風險意識,改進施工措施,規范預案預警預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風險,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是隧道工程設計風險評估在實施階段的深化和落實,根據

5、項目施工組織設計內容,辨識和評價該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源的種類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其基本目的是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為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階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確保建設項目施工期間實現安全生產,使事故和危害引起的損失最少。根本目的是在對xx至xx高速公路xx標段施工圖(xx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xx至xx高速公路xx標段項目施工組織設計(xx高速公路xx標段項目經理部)等項目建設資料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同類工程建設過程中發生的相關安全事故特點,辨識該項目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過程中各項作業活動、作業環境、施工設備、危險物品等所潛在的風險,并

6、對其進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明確各類危險源的種類及危害程度,進而從安全技術和組織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提高工程項目施工期間的本質安全度,實現安全生產。(二) 評估原則本次評估以國家現行的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為依據,以xx至xx高速公路xx標段施工圖、xx至xx高速公路xx標段項目施工組織設計為基礎,用科學的評估方法和規范的評估程序,遵循關于開展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試行工作的通知(交質監發2011217 號)、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試行)(2011)有關要求,堅持政策性、科學性、公正性、針對性等原則,以嚴肅的科學態度開展該工程的施工安全風險評估

7、工作。(三) 評估內容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包括總體風險評估和專項風險評估兩項內容。1、總體風險評估隧道工程開工前,根據隧道工程的地質環境條件、建設規模、結構特點等孕險環境與致險因子,估測隧道工程施工期間的整體安全風險大小,確定靜態條件下的安全風險等級。2、專項風險評估當隧道工程總體風險評估等級達到級(高度風險)及以上時,將其中高風險的施工作業活動(或施工區段)作為評估對象,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所確定的施工工藝,分解施工作業程序,結合工序作業特點、環境條件、施工組織等致險因子及類似工程事故情況,進行風險源普查,并針對其中重大風險源進行量化評估,提出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本次評價通過逐一總體評估

8、確定風險等級后,對其中屬于高度風險的隧道工程進行專項評估,建立風險源普查清單,并通過風險分析和估測,確定重大風險源及其風險等級,繼而提出科學合理的對策措施及建議,得出評估結論。二、 施工安全風險評估依據(一) 法律法規及政府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14第13 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13第4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8第6 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7年11月4號作出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9第18 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2017年11月5號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

9、共和國主席令2007第 69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3第7 號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8第7 號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2011第 591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2013第591 號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2002352 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2009549 號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2005第1號XX省安全生產條例(由XX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于2016年5月21日修訂通過)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

10、監督管理辦法2017年8月1日起施行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公告六條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2014第70 號關于建立公路水運工程建設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交質監發200978 號)關于開展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試行工作的通知(交質監發2011217 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在建公路特大橋梁和特長隧道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廳質監字2012117 號)關于進一步加強隧道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管工作的若干意見(交質監發2013549 號)關于深入開展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交辦安監2014193 號)交通運輸部關于加強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交安監發2

11、014233 號)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工作的意見(交安監發2014120 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交通運輸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鐵路局關于印發的通知(安監總管二2014104 號)(二) 技術標準及規范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076-95)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G F602009)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2004)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88-9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130-2001)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DB11/ 489-2007)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

12、7-2009)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建筑工程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JGJ 80-2016)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T180-2009)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2017年5月1日出版)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0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147-200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

13、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程(JGJ88-2010)液壓升降整體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183-2009)液壓爬升模板工程技術規程(JGJ195-2010)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 13861-2009)安全帶(GB 6095-2009)安全帽(GB 2811-2007)起重機械安全規程(2010年9月26日發布)機械設備防護罩安全要求(GB196-87)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621-1997)用電安全導則(GB/T 13869-2008)有毒作業分級(GB/T12331-1990)噪聲作業分級(LD801995)企業職工傷亡

14、事故分類(GB6441-86)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價標準(JGJ/T77-2003);公路項目安全性評價指南(JTGTB05-2004)安全評價通則(AQ8001-2007)安全預評價導則(AQ8002-2007)(三) 建設項目相關文件xx至xx國家高速公路xx至xx段xx合同段施工圖設計文件及合同文件要求。第二章 工程概況一、 項目背景xx省xx至xx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xx至xx國家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該項目主線起點位于xxxx,接擬建的xx至xx國家高速公路xx至大橋村xx路xx至xx段,全長xxkm。二、 工程地理位置xx隧道位于xx省xx市xx區xx鎮。起訖樁號為ZKxxZ

15、Kxx,YKxxYKxx。三、 項目自然條件(一)氣象條件本工程所在地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在XX省公路氣候區劃中屬于隴東、黃土高原溫冷氣候帶。該氣候帶總的氣候特征為春、秋短促,氣候變化比較劇烈,河谷川區夏季炎熱,高原和山地夏季教涼爽,冬季較長,也較寒冷,東南部降水多,西北部降水少。本項目在全國公路自然分區中屬陜北典型黃土中高原中凍區2區甘東黃土地區3區。年均降雨量491.6毫米,區內年平均氣溫11,最冷月份1月,平均氣溫-2,極端最低氣溫-17.4,最熱月份為7月,平均氣溫為22.8,極端最高可達38.2。(二)地形地貌 隧道地處構造剝蝕中等切割低中山地貌,地勢起伏較大,急陡高坡,隧道線路經過

16、高程約為1182-1321m。隧道兩端進口斜坡較陡,自然坡度為40-50度,隧道中部山頂兩側及山坳坡度較大,約50-60度,山體植被稀少,主要為雜草。工程地質地層巖性工程通過區地層為第四系上更新統風積新黃土,下伏震旦系下黑云母石英片巖。地質構造隧址屬單斜構造片理產狀為25543(四)水文地質本隧道洞身范圍內地表水不發育,隧道通過區地表溝谷均為季節性流水溝,無常流水,受大氣影響較大,隧道毗鄰葫蘆河,為常年性流水,一年四季水流量較大。隧址區山坡匯水面積小,降雨時地表徑流消散很快。結合水文地質邊界條件分析,本隧道無地下水,降雨滲入隧道內的水極少,以滲水或點滴狀出水為主。四、 隧道工程簡介XX隧道具體

17、工程情況見下表。XX隧道工程一覽表序號隧道名稱起訖樁號長度()圍巖級別及襯砌長度()洞門形式進口明洞出口明洞XX端XX端1XX岔隧道端墻式端墻式端墻式端墻式第三章 評估過程和評估方法一、風險評估過程根據國家交通運輸部頒布的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試行)(交質監發2011217號,以下簡稱指南)所作的明確規定,風險評估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一)準備階段(1)成立專項評估小組,明確職責分工,其中小組負責人應當具有5年以上工程管理經驗;(2)明確評估對象和范圍,收集國內外相關法律和標準,了解同類工程的事故情況;(3)現場查勘評估對象的地理、水文、氣象條件,收集工程建設有關資料。

18、(二)開展總體風險評估根據設計階段風險評估結果(若有),以及類似結構工程安全事故情況,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初步分析本項目孕險環境與致險因子,估測施工中發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確定項目總體風險等級。(三)確定專項風險評估范圍總體風險評估等級達到級(高度風險)及以上的橋梁或隧道工程,應進行專項風險評估。其他風險等級的橋梁或隧道工程可視情況開展專項風險評估。(四)開展專項風險評估(1)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所確定的施工工法, 分解施工作業程序;(2)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結合工序(單位)作業特點、環境條件、施工組織等致險因子,辨識施工作業活動中典型事故類型,建立風險源普查清單;(3)對風險源進行風險分析和

19、估測,確定重大風險源及其風險等級。(五)確定風險控制措施根據風險接受準則的相關規定,明確重大風險源的監測、監控、預警措施及應急預案。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程序見下圖。施工安全風險評估程序流程圖二、風險評估方法(一) 隧道施工總體風險評估方法按照指南推薦的隧道施工總體風險評估方法,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總體風險評估主要考慮隧道地質條件、建設規模、氣候與地形條件等評估指標,評估指標的分類、賦值標準可參見下表。本隧道工程對照下表分值標準進行逐一評估。隧道工程施工總體風險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指標分類分值說明地質G=(a+b+c)圍巖情況a1V、 VI圍巖長度占全隧長度70%以上3-4根據設計文件和施工實際情況確定

20、。2V、 VI圍巖長度占全隧長度40%以上、70%以下23、 VI圍巖長度占全隧長度20%以上、40%以下14、 VI圍巖長度占全隧長度20%以下0瓦斯含量b1隧道洞身穿越瓦斯地層2-32隧道洞身附近可能存在瓦斯地層13隧道施工區域不會出現瓦斯0富水1隧道全程存在可能發生涌水突泥的地質2-3情況2有部分可能發生涌水突泥的地質1c3無涌水突泥可能的地質0開挖斷面A1特大斷面(單洞四車道隧道)42大斷面(單洞三車道隧道33中斷面(單洞雙車道隧道)24小斷面單洞單車道隧道1隧道全長L1特長(3000m以上)41長(大于1000m、小于3000m)33中(大于500m、小于1000m)24短(小于50

21、0 m)1洞口形式S1豎井32斜井23水平洞1洞口特征C1隧道進口施工困難2從施工便道難易、地形特點等考慮1隧道進口施工較容易1注:1、指標的取值針對單洞;2、表中以上表示含本數,以下表示不含本數,下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總體風險大小計算公式為:R=G (A+L+S+C),其中,G指隧道、豎井、斜井路線周圍的地質所賦分值;A指標準的開挖斷面所賦分值;L指隧道入口到出口的長度所賦分值(計算隧道長度時將隧道豎井、斜井長度計算在內);S指成為通道的隧道出人口的形式所賦分值;C指隧道洞口地形條件所賦分值。評估指標體系中各指標所賦分值結合工程實際,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程度而定,數值取整數。評估指標根據工

22、程實際進行相應的增加或刪減,同時風險分級標準也相應調整。計算得到總體風險值R后,對照下表確定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總體風險等級。總體風險等級在級(高度風險)及以上的隧道工程,納人專項風險評估范圍。評估小組根據總體風險評估情況,提出專項風險評估中需要重點評估的風險源。其他風險等級的隧道工程,視情況確定是否開展專項風險評估。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總風險分級標準風險等級計算分值R等級(極髙風險)22分及以上等級(高度風險)14-21分等級 (中度風險)7-13分等級(低度風險)0-6分(二) 隧道施工專項風險評估方法本隧道施工施工作業程序分解情況見下表,然后進行危險源辨識。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單位作業作業內容洞口工

23、程洞口開挖清表作業挖掘作業爆破作業超前管棚支護鋼拱架噴射混凝土洞口邊仰坡防護地錨布設混凝土隔框施工危石清除截水溝施工邊坡植被洞身開挖鉆爆作業人工鉆孔鑿巖車鉆孔裝藥與起爆通風危石清除洞內運輸裝渣無軌運輸卸渣爆破器材運輸洞身襯砌初期支護超前支護或超前小導管立拱架鋪設鋼筋網噴射混凝土二次襯砌鋪設防水層綁扎二次襯砌鋼筋澆筑二次襯砌混凝土填充仰拱混凝土隧道路面基層面層混凝土澆筑養生公路隧道工程鉆爆法施工作業程序分解示例施工作業程序分解后,通過相關人員調查、評估小組討論、專家咨詢等方式,分析評估單元中可能發生的典型事故類型,并形成風險源普査清單。公路隧道工程鉆爆法施工作業活動與典型事故類型對照表見下表。公

24、路隧道工程鉆爆法施工作業活動與典型事故類型對照表 事故類型主要作業內容及程序物體打擊高處墜落觸電起重傷害瓦斯爆炸冒頂片幫涌水突泥放炮火災機械傷害車輛傷害倒塌其他一、臨時工程1.場地平整a便道施工及危險點處理0002.施工場地布置a臨時建筑000b混凝土拌合場000c鋼拱架、錨桿等加工場00d棄渣場00e重型機具進場00二、洞口邊坡工程1.邊坡開挖及防護a地表淸除淸表)00b坡面開挖0000c棄土運輸00d打設錨桿0e噴射混凝土0f截水溝開挖02.洞口施工a洞口測量b架設鋼拱架0000主要作業內容及程序事故類型物體打擊高處墜落觸電起重傷害瓦斯爆炸冒頂片幫涌水突泥放炮火災機械傷害車輛傷害倒塌其他c

25、洞口管棚或小導管施工:000d注槳0e洞口開挖(爆破或機械開挖)00000f錨噴支護00g明洞工程0000三、洞身開挖1.隧道開挖a中心線及髙程測量00b布孔000c鉆孔000000d裝藥及結線000e起爆0000f通風0g盲炮檢査和危石清理找頂)00000h出渣000002初期支護a初噴000000b立鋼拱架0000000c鋼筋網鋪設000000d打錨桿00000e噴射混凝土000003仰拱施工主要作業內容及程序 事故類型物體打擊高處墜落觸電起重傷害瓦斯爆炸冒頂片幫涌水突泥放炮火災機械傷害車輛傷害倒塌其他a仰拱幵挖00b仰拱鋼拱架施工0000c綁扎鋼筋0d混凝土澆筑00004監控量測a監測儀

26、器裝設及量測00四、二次襯砌1.防水層工程a搭設施工臺車000b初支表面處理00c土工布鋪設000d防水板鋪設0002. 二襯工程a鋼筋綁扎0000b模板架設00c混凝土澆筑0000d養生00e拆模00五、其它工程1.管溝施工a管溝混凝土工程002.路面工程a瀝靑或混凝土路面,000 其它專項風險評估方法1.LEC評價法LEC評價法是對具有潛在危險性作業環境中的危險源進行半定量的方法。該方法采用與系統風險率相關的3種方面指標值之積來評價系統中人員傷亡風險大小。這3種方面分別是:L為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為人體暴露在這種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C為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后果。 對這3種方面分別

27、進行客觀的科學計算,得到準確的數據,是相當繁瑣的過程。為了簡化評價過程,采取半定量計值法。即根據施工經驗和估計,分別對這3方面劃分不同的等級,并賦值。具體如下: (1)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分值為1,表示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分值為2,表示不經常,但有可能發生;分值為3,表示很有可能;分值為4,表示完全可以預料,必定要發生。(2)E人員暴露在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分值為1,表示人員極少暴露在危險環境中,每月還不到一次;分值為2,表示每月多于1次地暴露在危險環境中;分值為3,表示每天暴露在危險環境中;分值為4,表示長時間持續地暴露在危險環境中。(3)C發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后果:分值為1,表示人員受輕

28、傷,經濟損失很小;分值為2,表示人員受重傷,有一定及經濟損失;分值為3,表示一人死亡,有較大的經濟損失;分值為4,表示數人死亡,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風險分值D=LEC。D值越大,說明該系統危險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減少人體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或減輕事故損失,直至調整到允許范圍內。根據施工經驗,風險分值劃分為4級:D27,風險級別為1;16D27,風險級別為2;8D16,風險級別為3;D8,風險級別為4。其中,風險級別為1、2級的屬于重大風險源,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重點控制;風險級別為3、4級的為一般風險源,用企業現有規章制度進行預防和控制即可。3.重大風險源的

29、風險估測采用風險矩陣法和指標體系法,事故可能性、事故嚴重程度及專項風險等要素的等級劃分標準應符合下列規定:(1)事故可能性等級劃分標準重大風險源事故可能性等級劃分標準見下表,其中P=R,按四舍五入計算取整。隧道施工區段坍塌事故可能性等級劃分計算分值P事故可能性描述等級12-19等級IV(很可能)47-11等級(可能)33-6等級(偶然)21-2等級(不太可能)1隧道放炮及火藥爆炸事故可能性等級標準計算分值P事故可能性描述等級12-18等級IV(很可能)46-8等級(可能)32-5等級(偶然)21等級(不太可能)1R為施工事故可能性評估指標體系賦予分值;為折扣系數,與安全管理評估指標分值M相關聯

30、,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安全管理評估指標分值與折減系數對照表計算分值M折減系數M121.29M121.16M813M50.90M20.8其中M=A+B+C+D+E+F+G+H,各評估指標具體取值如下表所示。安全管理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指標分類分值說明總包企業資質A三級3二級2一級1特級0專業及勞務分包企業資質B無資質1針對當前作業的主要分包企業。有資質0歷史事故情況C發生過重大事故3指項目部主要管理人員從事過的工程項目上曾經發生的事故情況。發生過較大事故2發生過一般事故1未發生過事故0作業人員經驗D無經驗2從特種作業人員、一線施工人員的工程經驗考慮。經驗不足1經驗豐富0安全管理人員配備E不足2從三類

31、人的持證、在崗情況考慮。基本符合規定1符合規定0安全投入F不足2基本符合規定1符合規定0機械設備配置及管理G不符合合同要求2基本符合合同要求1符合合同要求0專項施工方案H可操作性較差2可操作性一般1可操作性強0(2)事故嚴重程度等級劃分標準事故嚴重程度的等級分成四級,主要考慮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當多種后果同時產生時,應采用就高原則確定事故嚴重程度等級。人員傷亡是指在施工活動過程中人員所發生的傷亡,依據人員傷亡的類別和嚴重程度進行分級,等級標準如下表所示。人員傷亡等級標準等級1234定性描述一般較大重大特大人員傷亡人員死亡(含失蹤)人數3或重傷人數103員死亡(含失蹤) 人數10 或10傷人

32、數5010人員死亡(含失蹤)人數30 或50傷人數100人員死亡(含失蹤)人數30 或重傷人數1002)直接經濟損失是指事故發生后造成工程項目發生的各種費用的總和,包括直接費用和事故處理所需(不含恢復重建)的各種費用, 等級標準如下表所示。直接經濟損失等級標準等級1234定性描述般較大重大特大經濟損失(萬元)Z1010Z5050Z500Z5003)專項風險等級劃分標準專項風險等級分為四級:低度I級)、中度II級)、高度(級)、極高(級),如下表所示。專項風險等級標準嚴重程度等級可能性等級一般較大重大特大1234很可能4高度高度極高極高可能3高度高度極高偶然2高度高度不太可能1低度I高度第四章

33、總體風險評估一、 隧道施工總體風險評估(一)xx隧道左線、右線隧道左右線總體施工風險評估情況表評估指標分類標準分值在建工程實際情況評估分值地質G=(a+b+c)圍巖情況a1V、 VI圍巖長度占全隧長度70%以上3-4左右線V、 VI級圍巖占98.3%。42V、 VI圍巖長度占全隧長度40%以上、70%以下23V、 VI圍巖長度占全隧長度20%以上、40%以下14V、 VI圍巖長度占全隧長度20%以下0瓦斯含量b1隧道洞身穿越瓦斯地層2-3勘測無瓦斯02隧道洞身附近可能存在瓦斯地層13隧道旅工區域不會出現瓦斯0富水情況c1隧道全程存在可能發生涌水突泥的地質2-3隧道開挖時水量不 大,但由于該隧道

34、 受斷層F3影 響,地下水易下滲, 容易形成地下水集 中滲流通道。12有部分可能發生涌水突泥的地質13無涌水突泥可能的地質0開挖斷面A1特大斷面(單洞四車道隧道)4單洞兩車道22大斷面單洞三車道隧道33中斷面(單洞雙車道隧道)24小斷面單洞單車道隧道1隧道全長L1特長(3000m以上)432長(大于1000m、小于3000m)33中(大于500m、小于1000m)24短(小于500 m)1洞口形式S1豎井3采用水平洞形式12斜井23水平洞1洞口特征C1隧道進口施工困難211隧道進口施工較容易1G=a+b+c=4+0+1=5R=G(A+L+S+C)=5*(2+3+1+1)=35由總體風險評估表計

35、算得出xx隧道工程總體風險值R= 35分,根據設計文件對xx隧道可能發生的重大風險事件的評估結果,通過綜合評價,得出XX隧道總體安全風險等級為級,風險水平有條件接受,有進一步實施預防措施的必要,視情況組織開展專項風險評估。(二)隧道施工總體風險評估等級本次總體評估的xx隧道中,風險等級均屬于中度風險,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隧道總體施工風險評估情況統計表序號隧道名稱評估分值R風險等級備注1xx隧道左線、右線35II(中度風險)視情況納入專項評估范圍第五章 隧道施工專項風險評估一、專項風險評估思路隧道工程專項風險評估是以總體風險評估等級為II級(中度風險)及以上隧道工程中的施工作業活動作為評估對象,

36、根據其作業風險特點以及類似工程事故情況,進行風險源普查,并針對其中的一般風險源和重大風險源進行量化估測,提出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屬于動態評估。本項目主要針對隧道結構特征,通過分析總體施工方案,從施工過程中的重大風險源估測方面開展專項評估工作,以減少不確定性因素給施工安全帶來的影響,獲取隧道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重大風險源及主要風險因素,并對其進行風險等級評價,提出風險控制措施降低各種風險,從而提高工程風險控制水平,為隧道施工監管和參建單位風險管理作出科學決策。其關鍵步驟如下:(1)分解施工作業程序,形成評估單元;(2)辨識評估單元中的典型事故類型,建立風險源普查清單;(3)利用安全系統工程的方法進行

37、風險分析;(4)辨識一般風險源和重大風險源;(5)對重大風險源進行風險估測,并提出風險控制措施。二、施工過程風險評估施工過程風險評估是專項風險評估的核心。首先,根據隧道工程作業特點進行作業程序分解;然后,以施工作業活動作為評估對象,根據其作業風險特點以及類似工程事故情況,進行風險源普查,并針對其中的一般風險源和重大風險源進行量化估測;最后,提出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一)施工作業程序分解隧道工程施工作業程序分解主要是指分部分項工程及關鍵工序(單位)作業 的劃分。本項目參照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12)規定, 結合施工組織設計文件所確定的施工工藝,將本項目隧道工程按照單位工

38、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工序(單位)作業的層次進行分解,明確單位作業主要工序、 施工方法、作業程序、機械設備和建筑材料等特點。專項風險評估單元可以是分部工程、分項工程或工序(單位)作業,評估單元大小視風險評估具體需求而定。為方便風險評估,隧道工程施工作業活動一般分解到單位作業。本項目隧道工程主要施工作業活動分解如下表所示。隧道工程鉆爆法施工作業程序分解清單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單位作業洞口工程洞口開挖清表作業挖掘作業爆破作業超前管棚支護鋼拱架噴射混凝土洞身開挖鉆爆作業人工鉆孔裝藥與起爆通風危石清除(找頂)洞內運輸裝渣無軌運輸卸渣爆破器材運輸洞身襯砌初期支護超前支護或超前小導管立拱架鋪設鋼筋網噴射混凝土二次

39、襯砌鋪設防水層綁扎二次襯砌鋼筋澆筑二次襯砌混凝土填充仰拱混凝土(二)風險辨識根據風險源辨識結果,運用本報告介紹的魚刺圖分析法,對XX隧道各項單位作業內容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原因進行了全面分析,分別確定了事故傷害對象、傷害程度及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及物的不安全狀態,具體分析情況見下表。隧道單位作業過程風險源風險分析表單位作業內容潛在的事故類型致險因子受傷害人員類型傷害程度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備注分項工程作業內容邊坡開挖及防護地表淸除1、高處墜落陡坡作業作業人員本身重傷1、陡坡地基不穩;2、路面濕滑;3、邊坡未搭設護欄。1、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在危險區域作業。2、機械傷害挖機作

40、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機械故障;2、大霧雨雪天氣可見度低。1、違章作業;2、危險區域作業。坡面開挖1、坍塌圍巖破碎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邊坡、仰坡不穩定2、洞口地段支護強度不夠1、違規超挖2、危險區域開挖2、物體打擊圍巖危石作業人員本身重傷1、洞口邊坡不穩定;2、洞口仰坡不穩定。1、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在危險區域作業。棄土運輸1、物體打擊棄土棄石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輕傷1、挖機設備故障;2、灰塵過大、光線照明不足;3、車輛超載超高。1、危險區域站停留;2、不在指定地點倒卸棄土;3、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車輛傷害除渣運輸車作業人員本

41、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視線不好;2、車輛故障;3、道路狹窄。1、違規駕駛;2、危險區域停留;3、卸渣時安全距離不夠。打設錨桿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重傷1、護欄不合標準;2、腳手架搭設不符合要求;3、工作界面未鋪設安全木跳板。1、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不宜天氣仍堅持作業。噴射混凝土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重傷1、場地混亂;2、邊坡護欄不合要求;3、作業場地煙霧彌漫視物不清。1、危險區域作業;2、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截水溝開挖1、高處墜落陡坡作業作業人員本身重傷1、邊坡防護不周全;2、作業安全距離不夠;3、場地不整、路面濕滑。1、危險區域作業;2、不安全裝束;3、作

42、業現場嬉戲打鬧。洞口開挖架設鋼拱架1、觸電漏電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電纜線絕緣強度不夠;2、電纜線破損或斷裂;3、電路保護裝置失效。1、物料隨意壓蓋電纜;2、隨意拖拽電纜;3、未按要求敷設電纜;4、違規檢修電路。2、物體打擊吊物、工鎖具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工作平臺工具材料隨意堆放;2、起吊鋼絲繩、吊籃等防護不全。1、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在起吊物下行走、停留;3、違規拋接工具。洞口管棚或小導管施工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重傷1、臺車護欄不符安全規范;2、臺車機械故障;3、臺車強度不夠。1、臺車違規起升降落;2、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3、臺車

43、司機與工作人員未協調一致。2、觸電漏電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電纜線絕緣強度不夠;2、電纜線破損或斷裂;3、電路保護裝置失效。1、物料隨意壓蓋電纜;2、隨意拖拽電纜;3、未按要求敷設電纜;4、違規檢修電路。3、涌水突泥鉆孔超限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巖體含水量豐富;2、巖體極為破碎。1、不嚴格執行治水方案;2、進入危險區域。注槳1、機械傷害注漿機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注漿機管道支護不扎實;2、機械故障。1、人員在危險區域停留;2、非操作人員違規操作。洞口爆破1、冒頂片幫危險爆破作業人員本身死亡1、圍巖內部壓力失衡。1、開挖進尺過大;

44、2、進入危險區域。2、涌水突泥危險爆破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巖體含水量豐富;2、巖體極為破碎。1、不嚴格執行治水方案;2、進入危險區域。3、放炮爆破作業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裝炮時炮眼溫度過高;2、放炮區域內車輛機械材料未清理干凈;3、炸藥填放不合要求;4、電雷管引爆器或線路故障5、盲炮未及時清理干凈。1、違規進入放炮危險區域;2、人員安全距離不夠即引爆;3、放炮完畢后未確認安全;私自進入放炮區域。危石清除1、物體打擊松動圍巖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爆破后支護受損或變形;2、危石清除不完全。1、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清理危石時人

45、員停留危險區域;3、違章從危險區域開始清除。2、機械傷害臺車、運輸車輛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機械故障;2、照明不足粉塵過多視線不好。1、在危險區域停留;2、鑿頂人員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錨噴支護1、物體打擊松動圍巖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危石未清理干凈;2、支護強度不夠;3、爆破后支護松動變形。1、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在危險區域行走、停留;3、違規上下拋接工具。2、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重傷1、臺車穩定性不好;2、護欄高度不合標準。1、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司機人員配合操作失誤。洞身鉆爆作業中心線及髙程測量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重傷

46、1、臺車機械故障;2、護欄高度不夠;3、洞內照明亮度不夠。1、人員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臺車違規起升降落。布孔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重傷1、臺車機械故障;2、護欄高度不夠;3、洞內照明亮度不夠。1、人員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臺車違規起升降落。鉆孔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重傷1、機械故障;2、護欄高度不夠;3、洞內照明不足。1、人員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臺車違規起升降落。2、觸電漏電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電纜線絕緣強度不夠;2、電纜線破損或斷裂;3、電路保護裝置失效。1、物料隨意壓蓋電纜;2、隨意拖拽電纜;3、未按要求敷設電纜;4、違規檢修電路。3、

47、機械傷害鉆孔風鎬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機械故障;。2、鉆孔鉆桿進入角度過大。1、人員違規進入危險區域;2、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裝藥及結線1、物體打擊松動圍巖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頂部危石未清除干凈;2、放入孔內不穩定;3、場地混亂,工作平臺雜亂。1、人員違規進入危險區域;2、違規上下拋接工具。2、火藥爆炸爆破作業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雷管和炸藥未分開存放或者間隔不夠;2、殘余火藥炸藥未及時回收清理。1、在雷管炸藥存放區明火作業;2、將其他易燃易爆物品與雷管炸藥一起存放。起爆1、物體打擊飛濺的渣土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

48、員死亡1、人員安全距離不夠;2、放炮區域內機械車輛物品未清理干凈;3、方案缺陷,炸藥填裝出現問題。1、違規進入危險區域;2、未等人員撤離提前放炮。2、冒頂片幫危險爆破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圍巖內部壓力失衡;2、安全距離過大。1、開挖進尺過大;2、進入危險區域。3、涌水突泥危險爆破作業人員本身和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巖體含水量豐富;2、巖體極為破碎。1、不嚴格執行治水方案;2、進入危險區域。通風1、觸電漏電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電纜線絕緣強度不夠;2、電纜線破損或斷裂;3、電路保護裝置失效。1、物料隨意壓蓋電纜;2、隨意拖拽電纜;3、未按要求敷

49、設電纜;4、違規檢修電路。盲炮檢査和危石清理1、物體打擊松動圍巖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圍巖破碎,穩定性較差。1、進入危險區域;2、違規交叉作業;3、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帽;2、火藥爆炸民爆器材作業人員本身死亡1、存在盲炮。1、對盲炮處理錯誤。洞內運輸裝渣1、物體打擊松動圍巖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圍巖破碎,穩定性較差。1、危石清理不徹底;2、進入危險區域;3、車頂防護措施不到位;2、機械傷害裝載機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機械故障。1、違規操作。無軌運輸1、車輛傷害出渣車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車輛故障;2、道路狹窄;1、違規駕駛;2、危險區域停

50、留。卸渣1、車輛傷害出渣車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車輛故障;2、卸渣處失穩;1、違規駕駛;2、危險區域停留。2、物體打擊渣土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渣土墜往低處。1、危險區域停留。爆破器材運輸1、車倆傷害民爆物品運輸車輛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車輛故障;2、道路狹窄;1、違規駕駛;2、危險區域停留。2、火藥爆炸民爆物品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雷管和炸藥混放;2、車輛安全裝置有缺陷。1、用非專用車輛違規運輸;2、緊急處置錯誤。初期支護初噴1、物體打擊松動圍巖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員重傷1、臺車工具材料隨意堆放2、頂部危石未清除完全

51、3、高處作業下方周邊安全距離不夠4、管道未固定扎實1、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在危險區域行走、停留3、違規拋接工具2、觸電漏電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電纜線絕緣強度不夠;2、電纜線破損或斷裂;3、電路保護裝置失效。1、物料隨意壓蓋電纜;2、隨意拖拽電纜;3、未按要求敷設電纜;4、違規檢修電路。3、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輕傷1、機械故障;2、護欄高度不夠;3、洞內照明不足。1、人員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臺車違規起升降落。超前支護或超前小導管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輕傷1、機械故障;2、護欄高度不夠;3、洞內照明不足。1、人員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臺車違規起升降

52、落。2、觸電漏電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電纜線絕緣強度不夠;2、電纜線破損或斷裂;3、電路保護裝置失效。1、物料隨意壓蓋電纜;2、隨意拖拽電纜;3、未按要求敷設電纜;4、違規檢修電路。立鋼拱架1、觸電漏電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電纜線絕緣強度不夠;2、電纜線破損或斷裂;3、電路保護裝置失效。1、物料隨意壓蓋電纜;2、隨意拖拽電纜;3、未按要求敷設電纜;4、違規檢修電路。2、物體打擊吊物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工作平臺工具材料堆放紊亂;2、起吊鋼絲繩、吊籃等防護不全;3、高處作業下方周邊安全距離不夠。1、臺車違規起升降落;2、未正確穿戴

53、勞保用品;3、臺車司機與工作人員未協調一致;4、違規上下拋接工具。3、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重傷1、機械故障;2、護欄高度不夠;3、洞內照明不足。1、人員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臺車違規起升降落。鋼筋網鋪設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重傷1、機械故障;2、護欄高度不夠;3、洞內照明不足。1、人員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臺車違規起升降落。2、觸電漏電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電纜線絕緣強度不夠;2、電纜線破損或斷裂;3、電路保護裝置失效。1、物料隨意壓蓋電纜;2、隨意拖拽電纜;3、未按要求敷設電纜;4、違規檢修電路。打錨桿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輕傷1、機械故

54、障;2、護欄高度不夠;3、洞內照明不足。1、人員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臺車違規起升降落。2、機械傷害臺車、鉆孔風鎬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機械故障;2、管道未能綁實。1、臺車違規起升降落;2、違章作業。噴射混凝土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輕傷1、臺車故障;2、護欄高度不符合規范。1、人員未正確穿戴勞保用品;2、臺車違規起升降落。仰拱施工仰拱開挖1、機械傷害挖機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機械故障。1、人員違規進入危險區域;2、指揮調度失誤;3、違章作業。2、車輛傷害運輸車輛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重傷1、道路狹窄;2、光線不足、視線不明;

55、3、車輛超高、超載。1、違規駕駛;2、違規進入危險區域。仰拱鋼拱架施工1、觸電漏電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電纜線絕緣強度不夠;2、電纜線破損或斷裂;3、電路保護裝置失效。1、物料隨意壓蓋電纜;2、隨意拖拽電纜;3、未按要求敷設電纜;4、違規檢修電路。綁扎鋼筋1、觸電漏電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電纜線絕緣強度不夠;2、電纜線破損或斷裂;3、電路保護裝置失效。1、隨意拖拽電纜;2、違規檢修電路;3、未按要求敷設電纜。混凝土澆筑1、車輛傷害混凝土泵車作業人員本身死亡1、車輛故障;2、道路狹窄;1、違規駕駛;2、危險區域停留。2、觸電漏電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

56、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電纜線絕緣強度不夠;2、電纜線破損或斷裂;3、電路保護裝置失效。1、隨意拖拽電纜;2、違規檢修電路;3、未按要求敷設電纜。監控量測監測儀器裝設及量測1、高空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死亡1、洞內臨時登高構筑物臨邊無防護設施或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2、洞內渣土等堆積物不穩定。1、違規攀爬渣土等松散堆積物;2、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帶。二次襯砌搭設防水板掛設臺車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重傷1、臺車結構不穩定;2、起吊鋼絲繩斷裂。1、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帶。2、觸電漏電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電纜線絕緣強度不夠;2、電纜線破損或斷裂;3、電路保護裝置失效。1、隨意拖

57、拽電纜;2、違規檢修電路;3、未按要求敷設電纜。3、坍塌臺車設計方案作業人員本身死亡1、結構設計存在缺陷。1、設計草率,不符合規范要求。臺車構件1、拼裝材料質量差。1、焊接作業不到位。初支表面處理1、物體打擊表面多余附著物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輕傷1、附著物重量較大;2、附著物有鋒利毛刺、毛邊。1、進入危險區域;2、未按要求戴好安全帽。2、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死亡1、臺車臨邊無防護設施或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2、臺車未設置爬梯或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1、進入危險區域;2、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帶。土工布鋪設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死亡1、臺車臨邊無防護設施或設置不符合安全要

58、求;2、臺車未設置爬梯或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1、進入危險區域;2、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帶。2、火災違章作業作業人員本身或周圍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土工布阻燃性較低;1、違規動火;2、違規存放或攜帶易燃物品。防水板鋪設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死亡1、臺車臨邊無防護設施或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2、臺車未設置爬梯或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1、進入危險區域;2、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帶。2、火災違章作業作業人員本身或周圍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防水板阻燃性較低;1、違規動火;2、違規存放或攜帶易燃物品。鋼筋綁扎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死亡1、臺車臨邊無防護設施或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2、臺車未設置爬梯或設置不

59、符合安全要求。1、進入危險區域;2、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帶。2、物體打擊鋼筋及其緊固工具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輕傷1、鋼筋擺放不安全;2、扎絲箍未用繩索固定。1、進入危險區域;2、未按要求戴好安全帽。3、觸電漏電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電纜線絕緣強度不夠;2、電纜線破損或斷裂;3、電路保護裝置失效。1、隨意拖拽電纜;2、違規檢修電路;3、未按要求敷設電纜。二襯臺車就位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重傷1、臺車臨邊無防護設施或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2、臺車未設置爬梯或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1、進入危險區域;2、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帶。2、機械傷害二襯臺車作業人員本身死亡1

60、、行走軌道不平直;2、臺車行進速度過快。1、危險區域停留;2、違規操作。混凝土澆筑1、高處墜落登高作業作業人員本身重傷1、臺車臨邊無防護設施或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2、臺車未設置爬梯或設置不符合安全要求。1、進入危險區域;2、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帶。2、觸電漏電作業人員本身或同一場所的其他作業人員死亡1、電纜線絕緣強度不夠;2、電纜線破損或斷裂;3、電路保護裝置失效。1、隨意拖拽電纜;2、違規檢修電路;3、違規碾壓電纜;4、未按要求敷設電纜。3、機械傷害二襯臺車作業人員本身死亡1、行走軌道不平直;2、支撐桿件存在故障。1、危險區域停留;2、混凝土澆筑不平衡。4、車輛傷害混凝土泵車作業人員本身死亡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