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人教版部編本九年級下冊語文定風波(蘇軾)教學設計_第1頁
2022新人教版部編本九年級下冊語文定風波(蘇軾)教學設計_第2頁
2022新人教版部編本九年級下冊語文定風波(蘇軾)教學設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13 頁 共 NUMPAGES13 頁2022新人教版部編本九年級下冊語文定風波(蘇軾)教學設計20_新人教版部編本九年級下冊語文 定風波 蘇軾【?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 、理解本詩主要內容和蘇軾面對?風雨的人生態度。1 2、賞析本詞情、理、意、?趣完美結合的特點,從文本中體會哲理。過程與方法:1、通過詩歌的鑒賞理解,掌握知人論世、披文入情的詩歌鑒賞方法?。、通知分析p 本詞真正理解東坡的曠達與樂觀,并付諸人生理論。? 2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寵辱皆忘、超乎物?外的人生態度,積極面對人生的起伏。1 2、通?過理解蘇軾的曠達,增強學生對生命的感悟以及人生意義的理解。?、用心

2、閱讀文學作品,表達真實的感受。3 【教學重點?】 、置身詩境,感受蘇軾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1 、賞?析并理解詩歌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2【教學難點】準?確、生動地解讀詩歌中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處世哲學。【難?點打破】抓住詩詞內容,通過知人論世、分析p 、探究等方式打破。【教學方法】誦讀法、點撥法、舉例法、師生合作探究法。【?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一?個人能在某一個領域做出成就“一枝獨秀”已很不易,而蘇軾的成就?遍地開花,被稱為“古今第一全才”。我想原因不僅僅是天資聰明。?性格決定命運,這肯定和他的思想性格有關。蘇軾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定風波去尋找答案吧

3、。二、知人?論世。蘇軾1037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稱大蘇,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文學成就:蘇軾是有多方面的創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詩、詞、散文?等方面有獨到的成就。在文學創作方面:他傾注了畢業精力,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反對“貴華而賤實”,強調作者要有充實的生活感受?。重視文藝創作技巧的討論,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進一步“了然于口與手”來解釋“辭達”答謝民師?書。在寫作方面:今存有他的詩2700多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彩。在北宋詞壇上,他一改詞壇婉約之風,把游仙、詠史、宴?賞、

4、登臨、悼亡、哲理討論等寫進詩詞里。擴大詞境,對詞起到開疆?拓土的作用。對散文也有很大奉獻,他開展了歐陽修平易舒緩的?文風,為散文創作開拓了新天地,有談史議政的論文,包括奏議、進?策、史論,如進策、思治論等,尤其是敘事記游的散文藝術?價值最高,有不少是廣為傳誦的名作,如石鐘山記、前后赤壁?賦是他留給后人的珍貴遺產。除詩詞文賦而外,他對書畫也很擅長?,書法同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他善長畫竹石,自成?風格。總之,蘇軾學識廣博、才華橫溢。文、詩、詞、書、畫,無所?不通,他是一位罕見的通才人物。蘇軾生活在宋神宗時期,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變法派當權時,他看到了變法的弊端反對變法;變法?失敗,以

5、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當權時,他看到了變法的可取之處支持?變法,受到了雙方的排斥和打擊,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烏?臺詩案”:因李定等人誣告蘇軾詩文“毀謗君相”,蘇軾被囚于烏臺?指的是御史臺。漢代時御史臺外柏樹很多,上有很多烏鴉,所以人?稱御史臺為烏臺,也戲指御史們都是烏鴉嘴。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即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期間未卜生死,一日數驚。在等待最?后判決的時候,其子蘇邁每天去監獄給他送飯。由于父子不能見面,?所以早在暗中約好:平時只送蔬菜和肉食,假如有死刑判決的壞消息?,就改送魚,以便心里早做準備。一日,蘇邁因銀錢用盡,需出京

6、去?借,便將為蘇軾送飯一事委托朋友代勞,卻忘記告訴朋友暗中約定之?事。偏巧那個朋友那天送飯時,給蘇軾送去了一條熏魚。蘇軾一見大?驚,以為自己兇多吉少,還曾寫下絕筆詩。最后蘇軾被貶往黃州,充?團練副使,但不準擅離該地區,并無權簽署公文。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樂。蘇軾坎坷的一生有這樣兩句詩形容“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1082年的春天,詩人到黃岡東南三?十里的沙湖購置田地。元豐五年三月七日,他由幾個朋友陪同去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黃州城東三十里,時值春天,陰晴不定,出門時,?風和日麗,于是讓帶著雨具的家僮先行。卻不料途中轉陰,進而風雨?襲來。大家淋得狼狽,而東坡渾然不覺,沉著不迫地

7、一邊吟嘯一邊慢?步前行。不久雨散云收,斜陽復出。此次沙湖之行就催生了這首定?風波。三、朗讀,初步理解課文。提醒:1、讀?出節奏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2、學生朗讀讀準字音 同行_ng 吟yn 嘯_io 一蓑?su 四、賞析小序。1、閱讀小序并考慮詞的?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 明確:交代了時間、地點、天氣?雨晴、人物、事件、寫作緣由。2、定風波?這首詞是借“道中遇雨”一事來抒寫作者的心境。明確此詞是“因事?感懷”。五、師生合作探究解讀文本。1、賞析“莫聽穿?林打葉聲。何

8、妨吟嘯且徐行。” 1考慮:雨是什么樣的雨??何以見得? 明確:大雨。能聽見穿林打葉的聲音,同行?皆狼狽可見應是疾風驟雨。2作者在疾風驟雨中“吟嘯徐行?”想表達一種什么樣的人生態度呢? 明確:別人慌張避雨,蘇軾卻?一反常人之所為,不為風雨所動,出人意料地來了個“何妨吟嘯且徐?行”,顯示了少有的沉著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態。此句寫作者在雨中?的情態和表現為泰然沉著、視風雨為無物。3重復誦讀此句?。2、賞析“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1)考慮:竹杖芒鞋真的輕勝馬?為什么作者覺得它輕勝馬? ? 明確:心態好。樂觀曠達的蘇軾手持竹杖、腳穿草鞋從一個?側面透露了他一貫愛好自然、無拘無束的性

9、格。2考慮:這?里的風雨只是自然界的風雨嗎?“一蓑煙雨任平生”表達了怎樣的人?生態度? 明確:也指人生風雨,喻人生中挫折和磨難困?境。此句告訴我們要坦然承受和面對人生中的“風雨”。“一蓑煙雨?任平生”不是寫眼前景,而是寫心中事。披著蓑衣在風雨里過一輩子?這里表示可以頂得住辛苦,意思是不怕自然風雨、聽任自然的生?活態度,同時也暗含能頂得住人生風雨,說明他自然、曠達。?師生重復誦讀此句。3總結:通過詞上片的分析p ,?我們可看出,蘇軾面對突如其來的風雨,他踏雨吟嘯。可謂一個笑對?人生風雨的達者。上闕寫他在途中遇雨的情形,連用“莫聽”“何妨?”“且”三個詞,使一個在雨中長嘯、沉著閑雅,且有幾分倔強、

10、幾?分抗爭的自我形象躍然紙上。3、賞析“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1考慮:剛剛還急風驟雨,如今卻斜?照相迎給我們什么人生啟示呢?陽光總在風雨后 明?確:“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是說經過略帶寒意的春風一吹之后,?酒醒了,這時身上微微地感到有些寒冷。緊接著來的是“山頭斜照卻?相迎”一句,它寫出了自然界天氣變化之快,剛剛自己還在風雨中行?進,如今迎著他的卻是山頭的斜陽了。自然界忽晴忽雨,變化不定;?而政治舞臺上的晴雨表也是升沉不定。“料峭春風”也指人生的?逆境、政治的風雨。與之相對,“山頭斜照”也指人生的希望。寓意?人生雖然變幻無常,但陰雨之后必有陽光。大家可以舉例說明 ?2重復誦

11、讀此句。4、賞析“回首向來蕭灑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考慮:“晴”和“雨”分別喻指什么??作者為什么說“也無風雨也無晴”,想表達什么? 明?確:“晴”喻人生順境,“雨”喻人生逆境。無論是順境逆境都一樣?坦然面對,沉著承受。“回首向來蕭灑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回頭?看看剛剛遇雨之處,如今一切都歸于平靜,這里應該說是指自己平?生經歷過的宦海風波用什么樣的態度對待呢?只有坦然面對。一個?字“歸”,此時的主人公只想著“歸去”,這里也許表現的是蘇軾的?憂樂兩忘、禍福不驚的曠達,但也許表現了他身上的道家意向:?退隱和逃離。在蘇軾的思想體系中,儒、佛、道是兼容并蓄的,他崇?尚老莊哲學、頌揚陶淵明的人生

12、態度,因此在仕途上屢遭挫折后產生?隱逸思想是很自然的事,然而蘇軾一生始終沒有真的歸隱過,這說明?即使屢遭挫折,他的根本思想還是儒家的思想觀念。他的歸隱,只能?看作是一種自我心理調節、自我心里寬慰,表達他曠達通脫的人生態?度。“也無風雨也無晴”一語雙關,外表是說自然氣侯?,實那么說人生風雨不定、政治風雨不測,但他淡化了甚至無視所有風?雨,無視處境好壞,無視官職升降、地位得失等,勝不驕、敗不餒、?福不喜、禍不悲,表現了他隨緣自適、心境恬靜、超凡脫俗的心態。? 綜上所述:這首詞記敘的是主人公出游時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述了他對人生的獨特體驗和感悟,表達了作者灑脫、曠達?的性格和胸襟。需要提醒的是:

13、全詞從外表上好似是寫?自然風雨,但仔細體味,這里寫的己經不是自然界的風雨,而是人生?旅途中的風雨,怎樣對待這旅途中的風雨人生,應該說我們從這首詞?里找到了答案。當然,蘇軾的曠達胸懷,隱含著詩人歷經政治磨難而?終于醒悟的意味,他在臨江仙中寫的“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這一名句在這首定風波之前,可見在被貶黃州這段時期內,歸?隱的思想在他思想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2重復誦讀此句?。5、重讀下片,再次感受總結:分析p 過詞的下片,發現蘇軾不?僅對自然界的風雨不管晴雨,對 人生更是寵辱偕忘,超乎物外。雨?后的東坡真可謂是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通讀全詞,我?們看到,蘇軾從生活中的一件極其尋常的小事:路中遇

14、雨,聯絡到了?自身的心態,而后分析p 出了面對風雨,不驚慌、不逃避、不哀傷、泰?然處之、瀟灑沉著的人生境界和哲學,恰如其分地展現其平生學養。?正所謂世上本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6、提醒蘇軾?的思想性格生命范式。明確:蘇軾思想集儒家的入世、道家老莊?的超然物外,還兼有佛家禪宗平常心,為我們創立了一種執著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六、這首詞在寫作上的特點是: ?1、寫眼前景,想心中事,情景交融,隱喻寄托。眼前?的遇雨:在雨中“吟嘯”,竹杖、芒鞋、寒風、酒醒、斜陽這是?眼前景,但都隱喻著蘇軾的經歷。眼前的雨,喻人生的政治風雨;竹?杖、芒鞋,喻蘇軾被貶而漁樵雜處,放縱山水;“酒醒”隱喻

15、作者經?歷坎坷后對世事更加清醒。2、以小寓大,言外無窮。? 道中遇雨本是生活中常事,但道出人生哲理:人世哪個不遇風雨??遇風雨怎樣面對?應該是在自然風雨中鎮定自假設,在仕途風雨中泰?然處之,在痛苦中曠達自解,在醒悟中超脫曠達。這些都浸透出他放?開眼量、洞達事理、自我調節、曠達通脫一系列的人生哲理。七?、從這首詞中你得出怎樣的人生考慮?你以后準備怎樣對待你的人生?? 舉例說明劉偉、約翰庫提斯、明楊繼盛 小?沈陽說:“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一輩子就?過去了”。生命因 脆弱而珍貴,既然上蒼在又一個早晨讓?我們又一次睜開了眼睛,那么我們就應該像蘇軾一樣用一種樂觀曠達?的心態去坦然承

16、受和面對睜開眼后看到的一切,無論是晴天,還是風?雨天。八、小結。1、明確“因事感懷”詩詞的特點和鑒賞?要點。特點:作者因一事而有感,發而成詩。鑒賞?要點:1首先要理解引發詩人感慨的“事”。2體味作?者抒發了什么樣的情“懷”。3分析p 作者是用什么手法來抒?發感情的。2.事:蘇軾遇雨。懷:遇事要泰然沉著、樂?觀、曠達。要坦然的承受和面對人生中的挫折、磨難、逆境 表現?手法:比喻 以小見大 九、作業: 1、聯絡?蘇軾的一生探究他的曠達胸襟及超脫性格的由來,并討論從他身上我?們應該學習的是什么。蘇軾宦海沉浮一輩子,他從沒拋?棄過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的“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鬢微霜,又何妨”說明他是多么的渴望建功立業。江城子?“大江東去,浪淘盡一樽還酹江月”表現了他在壯志難酬時還?有許多感概。但宦海的風波、仕途的坎坷也是自我慰藉的最好方式,?“曠達”“超脫”的性,使他不得不希望獲得精神解脫,“歸去”?格來自于“政治風雨”,來自于對人生空漠的看透和體驗。從他?身上應該學習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