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方劑題_第1頁
方劑學方劑題_第2頁
方劑學方劑題_第3頁
方劑學方劑題_第4頁
方劑學方劑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4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40 分) ,請將正確選項的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A 型題(20 分):在備選中只有一個最佳。1我國歷史上載方最多的方書為:A普濟方B醫學心悟C千金要方D傷寒明理論2“八法”中針對氣、血、痰、食、水、蟲等久積而成的有形之邪而設的治法為:A 消法BC 補法D 下法3四逆湯與通脈四逆湯之間的變化屬于:A 劑型的變化B 藥味與藥量的變化C 藥味的增損D 藥量的加減4龜板入湯劑的煎藥方法宜:A 先煎5麻B 后下中宣降肺氣以平喘的藥物為:C 溶化D 沖服A 麻黃、白果B 杏仁、桔梗輕劑”的方劑為:B 銀翹散C 麻黃、杏仁D 桔梗、白前6被稱為“A

2、升麻葛根湯C 白虎湯D 桑菊飲7麻子仁丸的用方要點為: A 大便干結,小便頻數C 大便秘結,小便短赤B 大便秘結,小便清長D 大便秘結,或久利赤白8碧玉散是由六一散加哪味藥組成的:A 朱砂9葛根黃芩B 青黛湯的病機為:C 薄荷D 人參A 表證未解,邪熱入里C 風熱壅盛,表里俱實B 外感風寒,內傷生冷D 表證未解,里實已成10A 寒閉證丸主治:B 熱閉證C 脫證D 亡陽證11青蒿鱉甲湯的發熱特點是:A 日晡潮熱B早涼C 寒熱如瘧,寒輕熱重D 惡寒發熱12清營湯的主治癥候,下列錯誤的是:A 身熱夜甚B 時有譫語C 斑疹隱隱D 斑疹紫黑13清胃散的功效為:A 清胃養陰B 清胃涼血C 清瀉胃熱D 清胃

3、解毒14保和丸中配伍連翹的意義是:A 疏散風熱B 清熱解毒C 清熱散結D 清心瀉火15十灰散的功效是:A 清腸止血B 涼血止血C 溫中止血D 養血止血16痛瀉要方體現了下列哪種治法:A 補火生土B 扶土抑木C 佐木D 滋水涵木17患者面色萎黃,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食少體倦,脈細弱,治宜選用A補心丹B 炙C 四物湯D 歸脾湯湯18藿香正氣散的功效是: A 解表化濕,理氣和中C 化濕祛濁,理氣和中B 燥濕健脾,行氣和胃D 行氣化濕,和胃止嘔19補中益氣湯中配伍升麻、柴胡的意義是:A 升陽舉陷B 引藥上行C 疏散風熱D 升陽透疹20治療肝郁脾虛血弱之不調,宜選用:C 溫經湯A 四物湯21B 逍遙散D

4、 固沖湯湯的功效為:A 理氣化痰,益氣養心C 理氣化痰,清膽和胃B 理氣化痰,養心安神D 清膽利濕,和胃化痰22還五湯中配伍黃芪的意義是:A 補氣升陽B 補氣生血C 補氣行水D 補氣行血23散主治:A 風濕痹證B 破傷風C 風疹濕疹D 類中風24黃龍湯的功效為: A 瀉熱通便,益氣養血 C 潤腸瀉熱,行氣通便 25九仙散主治:A 暑熱熾盛,氣津兩傷證。C 久咳肺虛,氣陰兩傷證。B 瀉熱通便,滋陰增液D 溫腎益精,潤腸通便B 脾腎虛寒,久瀉久痢證。D 肺腎氣虛,痰熱內蘊證。(10 分):每題只有一個最佳。每個備選C 濕熱可用一次或幾次或一次也不用。D 濕熱食積證A 濕熱痢疾26芍藥湯主治:B 濕

5、熱黃疸27茵陳蒿湯主治:A 湯劑B 散劑C 丸劑D 酒劑紫雪的劑型為:咳血方的劑型為:A 實脾散B歸脾湯C 溫脾湯D 健脾丸主治脾陽不足,冷積內停證的方劑是:主治脾腎陽虛,水停氣滯證的方劑是:A 干姜B 生姜C 煨姜D姜逍遙散的組成藥物中有:生化湯的組成藥物中有:A 5:1B 6:1C 7:1D10:134麥門冬湯中麥冬與半夏的用量比例為:35左金丸中與吳茱萸的用量比例為:X 型題(5 分):在備選中,至少有兩項以上是正確的。36白芍在真武湯中的作用為:養血和營E 寒熱并用E 清暑益氣湯E 參苓白術散A 利小便B 斂陰緩急C 制附子之溫燥D 平抑肝陽E37烏梅丸的制方特點:A 酸、苦、用B 剛

6、柔相濟C 攻補兼施D 散收同用38下列哪些方劑含有“四君子湯”的藥物組成:A 補中益氣湯B 參苓白術散C 枳實消痞丸D 健脾丸39主治久瀉久痢的方劑有:ABCD 補中益氣湯丸養臟湯烏梅丸40炙湯的主治要點是:A 心動悸B 脈結代C 氣虛下陷D 心脾兩虛E 虛勞肺痿二、填空題(本大題共 10 小題,每空 1 分,共 10 分)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1佐藥包括、佐制藥和 。桃核承氣湯是由加桃仁、桂枝而組成的。半夏瀉心湯是由小柴胡湯去柴胡、生姜,加而成。4治燥劑分輕和兩類。5當歸補血湯主治。6體現的治法是。大定風珠中的“三甲”是指。陽和湯的功效為。治療心陰不足,肝氣失和之臟躁證,宜首選 。10

7、二陳湯中的“二陳”是指以入藥為佳。三、 判斷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5 分),正確者在括號中劃,錯誤者在括號中劃。12按主方歸納分類方劑,首見于施沛的祖劑。當歸六主治體虛自汗、盜汗證。涌吐劑主要為有形之邪停蓄咽喉、胸膈、胃脘,氣機閉阻之病證而設。右歸丸主治真陰不足證。四妙勇安湯主治熱毒熾盛之脫疽。四、組成題(本大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10 分。請寫出下列方劑的藥物組成,多寫、少寫、錯寫均不得分。)大柴胡湯止嗽散清燥救肺湯4清膽湯5酸棗仁湯6精丸小薊飲子川芎茶調散龍膽瀉肝湯一貫煎五、簡答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25 分)1從組成、功效及主治

8、證方面簡要比較五苓散和豬苓湯。牛膝在濟川煎、鎮肝熄風湯、簡要分析理中丸的組方意義。煎、血府逐瘀湯、獨活寄生湯中的配伍意義如何?試舉出主治大頭瘟、白喉、懸飲、瘧母、喑痱證的代表方劑。簡述祛濕劑、祛痰劑、消食劑、活血化瘀劑及補益劑常配伍行氣藥的原因。六、論述題(本大題共 1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10 分)請比較小青龍湯與定喘湯在組成、功效及主治方面的異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4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40 分)。1 A2 A 3 D 4 A 5 C6 D7 A8 B9 A10 A11 B 12 D 13 B 14 C 15 B16 B17 D18 A19 A20 B21 C 22

9、D 23 B 24 A 25 C26 A27 B28 B29 C30 C31 A 32 C 33 D 34 C 35 B36 ABC37 ACE38 BCD39 BCD40 ABE二、填空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空 1 分,共 10 分)1反佐藥2調胃承氣湯3、干姜4滋潤內燥5血虛發熱證6陽中求陰7龜板、牡蠣、鱉甲8補血,散寒通滯。9大棗湯10半夏、陳皮三、判斷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5 分)12345四、組成題(本大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10 分)1大柴胡湯:柴胡 大黃 枳實 黃芩 半夏 芍藥 大棗 生姜2止嗽散:陳皮 桔梗 荊芥 白前 百部紫菀3清燥救

10、肺湯:人參枇杷葉 石膏 阿膠 杏仁 麥冬仁 桑葉4清膽湯:青蒿 黃芩 枳殼 竹茹 陳皮 半夏 茯苓 碧玉散5酸棗仁湯:酸棗仁 川芎茯苓6精丸:芡實 蓮須 龍骨 牡蠣 沙蒺藜 蓮子7小薊飲子:小薊 藕節 蒲黃 木通 生地 滑石 當歸梔子 淡竹葉8川芎茶調散:川芎 荊芥 防風 細辛 白芷 薄荷羌活9龍膽瀉肝湯:龍膽草 梔子 黃芩 柴胡 生地 車前子 澤瀉 木通 當歸10一貫煎:沙參 枸杞 當歸 生地 川楝子 麥冬五、簡答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25 分)1從組成、功效及主治證方面簡要比較五苓散和豬苓湯。均有茯苓、豬苓、澤瀉,均能利水滲濕,治療水濕內停,小便不利。(1 分)五苓散

11、中又有白術、桂枝,重在利水滲濕,兼能解表化氣,主治蓄水證,以及水濕內停、痰飲等。(2分)豬苓湯中又有滑石、阿膠,兼能清熱養陰,主治(2 分)結傷陰證,以及熱淋、等。2 牛膝在濟川煎、鎮肝熄風湯、煎、血府逐瘀湯、獨活寄生湯中的配伍意義如何?濟川煎補肝腎,強筋骨,善下行。(1 分)鎮肝熄風湯引血下行,且補肝腎。(1 分)煎引熱下行,兼補肝腎。(1 分)血府逐瘀湯活血祛瘀,引瘀血下行。(1 分)獨活寄生湯補肝腎,強筋骨。(1 分)3 簡要分析理中丸的組方意義。理中丸主治中證,有溫中散寒、補氣健脾之功。(1 分,寫出主治或功效一方面即分)干姜溫中散寒,振奮中陽,為君藥;(1 分)人參補氣健脾,以助運化

12、,為臣藥;(1 分)白術健脾燥濕,助人參健脾,為佐藥;(1 分)益氣補中,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為使藥。(1 分)4試舉出主治大頭瘟、白喉、懸飲、瘧母、喑痱證的代表方劑。主治大頭瘟的代表方劑為普濟飲(1 分) ;主治白喉的代表方劑為養陰清肺湯(1 分);主治懸飲的代表方劑為十棗湯(1 分);主治瘧母的代表方劑為鱉甲煎丸(1 分);主治喑痱證的代表方劑為地黃飲子(1 分)5 簡述祛濕劑、祛痰劑、消食劑、活血化瘀劑及補益劑常配伍行氣藥的原因。因濕邪重濁粘膩,易于阻礙氣機,故祛濕劑常配行氣藥;(1 分)由于痰隨氣機升降,氣壅則痰聚,氣順則痰消,故祛痰劑常配行氣藥;(1 分)食積內停,易致氣機不暢,氣滯

13、則食積難消,故消食劑常配行氣藥。(1 分)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所以活血化瘀劑常配行氣藥,以助行血。(1 分)補益劑中配行氣藥,可使補而不滯,通過調理脾胃,有助補益藥作用的發揮。(1 分)六、論述題(本大題共 1 小題,共 10 分)請比較小青龍湯與定喘湯在組成、功效及主治方面的異同。A 型題(25 分):在備選中只有一個最佳。1、被后世譽為“方書之祖”的醫書為:D千金要方A傷寒論B傷寒雜病論C傷寒明理論2、主治里熱證的治療方法為:A 清法BC 下法D 汗法3、以“八陣”分類方劑的醫家為:A和BCD4、咳血方的劑型為:A 散劑B 湯劑C 丸劑D 膏劑5、薄荷入煎劑宜:A 包煎B 后下C 先

14、煎D 烊化6、藥備六經,通治四時感冒的代表方劑為:味羌活湯B 麻C 桂枝湯D 銀翹散7、體現“逆流挽舟”法的代表方劑為:A 增液湯8、麻黃杏仁 A 麻黃B 敗毒散C 增液承氣湯D飲石膏湯中用量最大的藥物為:B 杏仁CD 石膏9、桑菊飲主治:AB 風寒咳嗽C 寒飲咳嗽D 熱痰咳嗽咳嗽10、麻疹初起,疹發不暢,宜選:A 再造散B 加減葳蕤湯C 升麻葛根湯D肌湯11、下列哪首方劑屬于溫下劑:方 名相 同不 同小青龍湯均有解表散寒,止咳平喘之功,用治兼外感風寒的喘咳痰多之證。(2 分)麻黃、半夏、 桂枝、芍藥、干姜、細辛、五味子組成。(1 分)又能溫肺化飲,(1 分)主治風寒外束,寒飲伏肺之喘咳,癥見

15、發熱惡寒,無汗,喘咳痰多色稀等。(2 分)定喘湯麻黃、半夏、 白果、款冬、桑白皮、黃芩、蘇子、杏仁組成。(1 分)兼能清熱化痰,(1 分)主治痰熱內蘊,復感風寒,肺失宣降之咳喘,伴有痰多色黃,苔 ,脈滑數等。(2 分)A 大黃附子湯BC 黃龍湯D 舟車丸12、十棗湯主治:A 懸飲B 支飲C 寒飲D 溢飲13、逍遙散中配伍薄荷的目的是:A 疏散風熱B 清肝達郁C 利咽止痛D 清利頭目14、清膽湯主治:A 傷寒少陽證B 少陽合病C 少陽濕熱痰濁證D 少陽兼水飲證15、溫病氣血兩燔證,宜選:A解毒湯B 普濟飲C 甘露丹D 清瘟敗毒飲16、大補陰丸的功效為:A 陽中求陰B 滋陰降火C 陰中求陽D 瀉熱

16、存陰17、清暑益氣湯中所用之“參”為:A 丹參18、葛根黃芩 A 協熱下利B 人參湯主治:B 虛寒痢C 西洋參D 玄參C 濕熱痢D 熱毒痢19、玉屏風散中配伍黃芪的意義為:A 補氣生血20、A 澀精止遺21、B 補氣攝血C 補氣行血D 補氣固表止汗精丸的功效為:B 補脾固經的藥物組成為:C 補腎澀精D 固精縮尿A 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菟絲子、牛膝、龜板膠、鹿角膠B 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菟絲子、附子、肉桂、牛膝、龜板膠、鹿角膠C 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丹皮D 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丹皮、附子、肉桂22、鎮肝熄風湯主治:A 外風頭痛B 破傷風C 風疹D 類中風23、

17、二陳湯中“二陳”是指:A 半夏、陳皮B 半夏、吳茱萸C 半夏、麥冬D 麻黃、枳殼24、有關清氣化痰丸的用法,正確的是:A 蜜和丸B 姜汁為丸C 蜜同姜汁為丸D 湯浸蒸餅和丸25、大黃牡丹湯主治:A 腸癰初起B 肺癰C 脫疽D 疔毒(10 分):每題只有一個最佳A 外感風寒,水飲內停C 外感風寒,內有氣滯。每個備選可用一次或幾次或一次也不用。B 風寒外束,痰熱內蘊D 外感風寒,內傷生冷1、散的病機為:2、定喘湯的病機為:3、小青龍湯的病機為:A 苦寒直折B發之C 以瀉D 透熱轉氣4、清營湯體現的治法為:5、解毒湯體現的治法為:6、涼膈散體現的治法為:A 小承氣湯B 大承氣湯C 調胃承氣湯D 桃核

18、承氣湯7、麻子仁丸的藥物組成中含有:8、防風通圣散的藥物組成中含有:A 陰虛火擾之盜汗C 體虛之自汗、盜汗B 表虛自汗D 營衛不和之自汗9、當歸六主治:10、牡蠣散主治:X 型題(5 分):在備選中,至少有兩項以上是正確的。1、組成藥物中生地、熟地同用的方劑是:E 百合固金湯E 補肝腎A補心丹B 大秦艽湯C 大補陰丸D 炙湯2、地黃飲子的功效為:A 滋腎陰B 化痰開竅C 益氣血D 補腎陽3、真武湯中配伍白芍的意義為:A 利小便B 監制附子之溫燥 C 斂陰舒筋 D 平抑肝陽 E 緩急止痛4、下列哪些治法是依據五行相生理論制定的:E 補火生土E 加味烏藥湯A 培土生金B 清金制木C 金水相生D 扶

19、土抑木5、下列哪些方劑主治疝痛:A 蘇子降氣湯B 暖肝煎C 橘核丸D 天臺烏藥散二、填空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空 1 分,共 10 分)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1、四逆湯主治;當歸四逆湯主治。2、完帶湯的功效為;固沖湯的功效為。 3、治風劑分、兩類。4、主治六郁證的代表方劑為;主治梅核氣的代表方劑為。5、防己黃芪湯主治;八正散主治。三、 判斷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5 分),正確者在括號中劃,錯誤者在括號中劃。1、散的功效為涌吐痰食。2、治瘍劑分為散結消癰、3、安宮牛黃丸、紫雪、透膿、補虛斂瘡三類。丸合稱“三寶”。4、半夏瀉心湯主治脾虛氣滯、寒熱互結之痞證。5、佐藥就

20、是指能夠加強君、臣藥治療作用的藥物,即。四、組成題(本大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10 分。請寫出下列方劑的藥物組成,多寫、少寫、錯寫均不得分。)1、仙方活命飲2、消風散3、止嗽散4、清燥救肺湯5、藿香正氣散6、湯7、大柴胡湯8、養陰清肺湯9、獨活寄生湯10、烏梅丸五、簡答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25 分)1、簡要分析還五湯的組方意義。2、簡述升麻在普濟飲、清胃散、補中益氣湯、濟川煎中的配伍意義。3、比較痛瀉要方、參苓白術散在功效、主治方面的異同。、4、比較芍藥湯、湯在病機、主治方面的異同。5、補心丹中“三參”指哪三味藥?結合該方病機,簡要分析三藥在配伍意義。六

21、、論述題(本大題共 1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10 分)比較實脾散、歸脾湯、健脾丸功效及主治證(包括癥狀)之異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4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40 分)A 型題:1B2A3C4C5B 11A 12A 13B 14C 15D21A 22D 23A 24B 25A:1C2B3A4D5A6A7B8D9A10C16B 17C 18A 19D20C6C 7A8C9A10CX 型題:1BE2ABD3ABCE4ACE5BC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空 1 分,共 10 分)1、陽虛寒厥證;(1 分)血虛寒厥證(1 分)2、補脾舒肝,燥濕止帶。(1 分)補氣健脾,固沖

22、攝血(1 分)3、疏散外風;(1 分)平熄內風。(1 分)4、越;(1 分)半夏厚樸湯(1 分)5、氣虛水、風濕證;(1 分)濕熱(1 分)三、判斷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5 分。)1 2 3 4 5四、組成題(本大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10 分。1、仙方活命飲:銀花 防風 白芷 當歸 陳皮 穿山甲 貝母 天花刺(1 分)香沒藥赤芍皂2、消風散:荊芥 防風 蟬蛻分)苦參 蒼術 石膏牛蒡 木通當歸 生地(13、止嗽散:陳皮 桔梗 荊芥 白前 百部紫菀(1 分)阿膠 杏仁 麥冬4、清燥救肺湯:人參枇杷葉 石膏仁 桑葉(1 分)5、藿香正氣散:藿香 大腹皮棗(1

23、分)桔梗 陳皮 茯苓 白術 厚樸 半夏 白芷 生姜 大6、湯:半夏 陳皮 茯苓枳實 竹茹 生姜 大棗(1 分)7、大柴胡湯:柴胡 大黃 枳實 黃芩 半夏 芍藥 大棗 生姜(1 分)8、養陰清肺湯:玄參9、獨活寄生湯:獨活 寄生芍藥 麥冬 生地 薄荷 貝母 丹皮(1 分)川芎 當歸 地黃 芍藥 人參 茯苓秦艽 防風 牛膝肉桂 細辛(1 分)10、烏梅丸:烏梅 細辛 桂枝黃柏 當歸 人參 川椒 干姜 附子(1 分)五、簡答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25 分)1、簡要分析還五湯的組方意義。答:還五湯主治氣虛血瘀之半身不遂,有補氣活血通絡之功。(1 分)黃芪為君藥,大補脾胃元氣,使氣旺血行,瘀去絡通,祛瘀而不傷正。(1 分) 臣藥為當歸尾,長于活血,且化瘀而不傷血。(1 分)佐藥為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助當歸尾活血祛瘀;(1分)地龍通經活絡。(1 分)2、簡述升麻在普濟答:升麻在普濟(2 分)。飲、清胃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