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文藝復興文化_第1頁
外國文學文藝復興文化_第2頁
外國文學文藝復興文化_第3頁
外國文學文藝復興文化_第4頁
外國文學文藝復興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文藝復興文學外國文學史1第一節(jié) 文藝復興文化 2【學習要求】 學習本章,需要了解文藝復興產生的文化背景和條件,掌握文藝復興思潮的特點,人文主義文學的特點。文藝復興文學創(chuàng)造的新體裁流浪漢小說,通俗文學的狂歡化精神,莎士比亞戲劇成就等。3一、文藝復興文化特點4文藝復興運動 十四至十六世紀,在歐洲許多國家,新興資產階級興起了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這就是文藝復興運動。 新興資產階級打著“回到希臘羅馬去”的旗號,聲稱要把久已湮沒的古典文化“復興”起來,故有“文藝復興”之稱。 文藝復興不是古代文化的單純復興,它包含了萌芽中的資產階級文化因素,它是在封建制度內部形成的新的資本主義關系的產

2、物,與資本主義在各國的發(fā)生、發(fā)展息息相關。因而,文藝復興是一個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各個領域全面開展的思想文化運動。5文藝復興來歷 “文藝復興”(the Renaissance)的原義為“再生”(renaissance),最早使用這個詞的是意大利藝術史家喬治瓦薩里(15111574),他在繪畫、雕刻、建筑名人傳(1550)中指出,意大利當時的造型藝術的特點是復興古代的審美標準,藝術的目的是摹仿自然,表現(xiàn)人的個性,發(fā)揚人的思想感情。它與中世紀教會文藝思想,表現(xiàn)心靈朝向天國的哥特式建筑和抽象、象征的藝術有本質的區(qū)別。因此,就文藝來說,文藝復興意味著希臘羅馬的古典藝術的“再生”。后來西方史學家用這個名

3、詞泛指十四至十六世紀發(fā)生的全歐性文化運動和整個時代。6文藝復興實質 實際上,“文藝復興”這個名詞不能概括這場運動的全貌,它不僅是文藝思想的轉變,而且還包括哲學、政治、世界觀等在內的一切意識形態(tài)的全面變革。 圖為伽利略進行物體運動實驗,測定球體運動的時間。7世俗性特點 與中世紀宗教文化相對,文藝復興文化是一種世俗文化,具有世俗性的特點。參加文藝復興運動的人們,都是世俗的知識分子,他們反對中世紀神學對整個文化的統(tǒng)治,力圖建立一種嶄新的文化,以個人擺脫宗教和教會的束縛為原則,要求個性解放和個人自主。他們努力分析人的內在和外在世界,了解人的思想感情對現(xiàn)實的關系,從而建立一種以人為本的文化,這就是人文主

4、義文化。8產生巨人的時代 恩格斯在評價文藝復興時談道:“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jīng)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自然辯證法導言,馬恩選集第3卷P446)達芬奇自畫像9達芬奇 達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家、自然科學家、工程師,是一個巨人式的人物。他的最大特點是追根究底,不斷觀察、探討和實驗。他把科學知識和藝術想象有機結合在一起,使當時的繪畫水平達到一個新階段。 10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humanism)源于拉丁文Humanus,意即“人的”,在中國有三種譯法:人文主義、人道主

5、義、人本主義。人文主義側重文化意義,人本主義側重哲學意義(如費爾巴哈與車爾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義哲學),人道主義包括面較廣。因此,人文主義實質上也是人道主義,只不過它已成為專用名詞,特指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道主義。圣喬治11人文主義精神 人文主義文化是以人為中心的世俗文化,它提倡以人為本,以別于中世紀神學以神為本。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反對以“神”為中心的世界觀;以人性反對神性;以人權反對神權;以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以理性反對蒙昧主義。人文主義文化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反宗教的要求,它體現(xiàn)了一個新時代的時代精神。米開朗基羅日12人文主義局限性 應當指出的是,人文主義文化不同于中世紀宗教文化,也不

6、同于現(xiàn)代資本主義文化。當資產階級把“人性”、“人權”、“個性解放”發(fā)展到極端,就成為利己主義、自由主義和色情主義。因此,人文主義文化顯示出它反封建反教會的進步性和生命力的同時,也表現(xiàn)出它的局限性。米開朗基羅旦13二、文藝復興文化背景14發(fā)現(xiàn)自己 在封建社會末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經(jīng)出現(xiàn),新興資產階級通過自身的工商業(yè)貿易活動,發(fā)現(xiàn)只要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依靠個人的聰明才智,就能夠獲得自己所追求的東西。人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發(fā)現(xiàn)了“人”是可以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八次十字軍東征,給西方帶來了東方的文化,特別是1453年土耳其攻陷了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許多在那里的古典學者攜帶古希臘文物,紛紛逃往意大利,

7、在佛羅倫薩講授古希臘羅馬文化,這使中世紀湮沒了近千年的古代文化在西方重見天日。 15“人”的文化 人們從古代文化中進一步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與中世紀“神”的文化所不同的“人”的文化。盡管古希臘羅馬時期也有宗教信仰,但它不像中世紀那樣用一神教基督教神學來統(tǒng)治一切。古希臘羅馬信奉的是多神教,充滿異教精神。古希臘是自由思想的故鄉(xiāng),人的個性和人的才智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16研究“人” 對人的發(fā)現(xiàn),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資產階級就此掀起了一個研究“人”的學術高潮。人們在古代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象征,從專一的宗教傾向轉向世俗生活,從對宗教的絕對信仰轉向對人的理性信念,擺脫了對傳統(tǒng)和權威的信賴,樹立了對理智的新的信任

8、。人們關心自己在人世間的命運,關心自我的發(fā)展。“人的文化”形成了人文主義文化研究的中心議題:人自己。 17中國四大發(fā)明傳入西方 文藝復興時期,中國的四大發(fā)明印刷術、造紙、火藥、指南針傳到了西方,在15世紀得到了使用。印刷術和造紙使文化教育得到普及,火藥的傳入結束了騎士時代,指南針的發(fā)展使探索性的航海成為可能。18航行 15世紀,歐洲人研制出了遠洋航船,這些遠洋船只上裝有三個桅桿,既可懸掛北歐人的方形帆,也可懸掛三角帆,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風力。歐洲人的海上擴張改變了歷史的進程,構成一段血與火書寫的歷史。19地理大發(fā)現(xiàn) 15世紀時,由于土耳其人控制了東部地中海,限制了西歐商人利用十字軍東征的路線到東

9、方印度等地去經(jīng)商,于是新興的商人和冒險家,只有另外開辟去東方的航線,發(fā)現(xiàn)新航路 著名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有三次: (1)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發(fā)現(xiàn)了非洲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線。 (2)1492年意大利人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美洲。后來佛羅倫薩人亞美利加也航行到新大陸,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大陸。 (3)葡萄牙貴族麥哲倫1519年環(huán)球航行,命名“太平洋”,證明了地球是球形的假說。20葡萄牙人征服印度 葡萄牙人是第一批對外擴張的歐洲人。1497年達伽馬奉葡王之命,繞好望角到了印度海岸,發(fā)現(xiàn)了香料貿易的新航道,將大量印度香料運往歐洲市場。達伽馬通航印度是靠隨船的大炮取勝,成為歐洲殖民掠奪的開端。21西班牙人征服美

10、洲 15世紀末,哥倫布領導的西班牙快速帆船隊是第一批來到美洲的現(xiàn)代海船。緊接著是暴力征服。征服美洲推動了跨越大西洋的貿易。西班牙人對美洲感興趣的是黃金和白銀。從美洲運出黃金白銀到塞維利亞港,途徑非洲裝載奴隸到美洲販賣,開辟種植園。形成所謂“三角貿易”。販奴船22荷蘭人壟斷海上貿易 荷蘭人在17世紀建立海上霸權,向東方殖民擴張。港口是一國之本。23英國人殖民擴張 16世紀末,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依靠海軍的強力炮火,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建立起英國的海上霸權。 英國女王不擇手段地推行貿易擴張政策,把貴族頭銜授予黑奴販運船長和海盜。24海盜船長德雷克 德雷克(1543-1596)是英國著名的私掠船船長

11、,即海盜船長。因效忠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得到王室保護,有權劫掠船只和土地。他為英國的海外擴張立下功勛,女王授予他爵士頭銜。1588年任英國艦隊副司令,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這是歷史上英國王室與海盜聯(lián)合的一頁。25中國人閉關鎖國 15世紀,在西方大肆擴張侵略的時候,中國明代永樂皇帝卻實行閉關政策。以至下詔銷毀海船,禁止出海。這是典型的內陸文明,自我封閉。26資本原始積累的血腥歷史 文藝復興正是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時期,西方各國長期競爭,爭奪海上霸權,人類經(jīng)濟有史以來形成第一次世界性格局。 文藝復興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產生,它的自然發(fā)現(xiàn)和人的發(fā)現(xiàn),征服世界的雄心充滿了歐洲人對亞洲、非洲、美洲的侵略

12、和掠奪。27三、文藝復興科學28天文學革命 文藝復興時期,科學興起的標志是天文學方面的革命。在15世紀,天文學受到三方面的沖擊,第一,地理大發(fā)現(xiàn)提出了新要求。第二,作為基督教教義的亞里士多德托勒密地心說體系受到懷疑。第三,歷法改革需要新的天文體系。牛頓設計的望遠鏡29地心說與日心說 在中世紀,宗教神學宣揚亞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說,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球,包括太陽都圍繞地球旋轉。地心說是為宗教神學服務的,借以說明上帝是至高無上的。 在文藝復興時期,波蘭科學家哥白尼(14731543)創(chuàng)立了日心說,沉重打擊了宗教神學。 哥白尼30天體運行論 古希臘人關于地球圍繞太陽轉的猜測激發(fā)了哥白尼對地

13、球運動的思考和探索,他通過幾十年對日月星辰的觀察和研究,提出了“太陽中心說”,即“日心說”。在日心說體系里,地球和行星圍繞太陽作勻速圓周運動,地球本身有自轉運動;月亮是地球的衛(wèi)星,圍繞地球轉動。他把他的理論寫在天體運行論里,于1543年他臨死前出版。 天體運行論的出版是對宗教神學的公開宣判,擊中了宗教的要害,它宣告地球只是太陽系里的一顆普通行星,不是宇宙的中心,不處在上帝賜與的特殊寶座上。31伽利略發(fā)現(xiàn)新宇宙 哥白尼的日心說僅是一種科學的假 說,它還沒有得到實踐的證明。以后意 大利物理學家伽里略(15641642)發(fā) 明了第一架天文望遠鏡,觀測到太陽上 有黑子;月亮上有起伏的高山平原;木星有四

14、個小衛(wèi)星繞它旋轉,就象月亮繞地球轉動一樣;銀河由許多恒星組成。這一系列的發(fā)現(xiàn)轟動了歐洲。人們說,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伽里略發(fā)現(xiàn)了新宇宙。伽里略的發(fā)現(xiàn),捍衛(wèi)和宣傳了哥白尼的日心說。32對空望遠鏡 17世紀巴黎天文臺望遠鏡是由伽利略望遠鏡發(fā)展而來。筒身很長,以便縮小透鏡的色相誤差。33太陽黑子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上天是完美無缺的,現(xiàn)在不但月亮有斑點,連太陽也有了缺陷,伽利略的發(fā)現(xiàn)沉重地打擊了經(jīng)院哲學和教會。 處在太陽黑子部位的物質溫度在4500度左右,其余太陽表面溫度為5500度。這些米粒大的黑子是太陽內部釋放出來的熱氣泡。 34為伽利略平反 1633年,教會判伽利略有罪,終身軟禁。經(jīng)過359年的時

15、間,1992年10月30日,一個由教皇欽定的特別委員會對伽利略案件經(jīng)過13年復查,認定伽利略的著作關于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并非異端,約翰保羅二世在教廷科學院全體會議上正式為伽利略平反。35探索宇宙奧秘 人類始終不倦地探索兩大奧秘,人自身的奧秘和宇宙的奧秘。從伽利略發(fā)明第一架對空望遠鏡至今,科學家仍在繼續(xù)用現(xiàn)代望遠鏡觀察宇宙的起源。 最新的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由比原子還小的微粒形成物質,演化為恒星和行星。這顯然是400年前的人類不可思議的,它是文藝復興以來的科學進程。36四、文藝復興宗教改革37馬丁路德宗教改革 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宗教改革是十六世紀法國宗教改革。馬丁路德(14831546)是法國宗教改革

16、的領袖。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擺脫羅馬教皇的控制,建立一個服從本國世俗政權的“廉價教會”。他于1517年發(fā)表著名論文95條論綱,駁斥赦免罪券的虛妄,認為任何基督徒,只要能真誠懺悔,就可以得到赦罪,并不需要購買赦免罪券。他揭露教會利用赦罪券騙取民財。他向教皇提出質問,教皇是一切富人中最富有者,為什么不用自己的錢來修教堂,而非要花費信徒們的錢呢?他提出教會改革,得到人民的支持。38加爾文宗教改革 法國加爾文(15091564)的宗教改革比路德的宗教改革更為激進。加爾文在基督教原理書中對封建教會的舊傳統(tǒng)表現(xiàn)了大膽的批判精神。加爾文教的基本教義是預定說。即認為上帝早已注定誰是“選民”,誰是“棄民”

17、,任何基督教的得救,不是靠自己的善行或宗教崇拜,而只能靠上帝的仁慈或神恩。39預定說 預定說適合資產階級在商業(yè)競爭和其他經(jīng)濟活動中的冒險精神。因為按照這種學說,成功與否不在人的才智,行善與行惡都改變不了上帝早已注定的命運,那么在人世間為所欲為就沒有什么顧慮了。這符合資產階級在現(xiàn)世人生中積極行動的思想。以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就是在加爾文教的影響下進行的。 40五、文藝復興倫理思想41感性主義人性論 人文主義者的倫理思想以感性主義的人性論為基礎,提出人的道德來源于人的感性,即人的自然屬性,一切符合人的感觀享樂的就是道德,反之就是不道德。這種倫理思想主要是繼承和發(fā)展了古希臘德謨克利特、伊壁鳩魯?shù)男腋U?/p>

18、和快樂主義的倫理思想,在批判封建宗教等級制和宗教禁欲主義的斗爭中,形成了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道德觀。 自然之愛42自然欲望支配行動 大多數(shù)人文主義者認為,人是自然的產物,人的自然欲望是人的本性,情欲支配人的一切思想感性和行動,其中愛情又是最強烈的情欲,任何人為的力量都無法約束和取消它。人文主義者的總口號是:“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無不具有。”人文主義者認為禁欲主義違反人性,是最不道德的,因而也是最虛偽的。43智慧即道德 人有決定自己命運和道德上善惡的權利。他們恢復了古希臘倫理思想家重視智慧在道德生活中作用的思想,強調智慧使人聰明有德,智慧是快樂的源泉。完美的新人應該有俊美的強健的體魄,又要

19、有智慧和美德。波提切利春44六、文藝復興美學451、強調感性的美 認為美感是人的一種天性。人文主義者認為,人對直觀的美具有無法抑止的向往。意大利藝術家阿爾伯蒂認為,對美的理解是“感覺勝于言詞”。他按照古希臘羅馬的傳統(tǒng),探索了美的客觀基礎。它全然不是超驗的本質,不是什么神的純粹的精華,而是可以從感觀上認識的事物的性質,“是物體本身固有的和天生的東西,是使整個物體變成美的東西”。達芬奇在繪畫論中也談到對感性美的追求。他建議畫家應該去“窺見”大自然和人的美,要在他們最充分地表現(xiàn)出美的那一瞬間去觀察他們。他說:“請你在傍晚或在陰天注意男人和女人的面部,他們的臉是多么的迷人、多么溫柔呀。” 462、重視

20、藝術和現(xiàn)實的關系 堅持藝術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人文主義者按照美的客觀性和藝術規(guī)律客觀性觀點來解決藝術和現(xiàn)實的關系這一美學的基本問題,他們熱愛現(xiàn)實世界的美,要求在藝術中首先把人和自然作為大自然最完美的創(chuàng)造加以再現(xiàn)。繼承亞里士多德的“藝術模仿自然”的這個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主義美學觀點,提出藝術要反映現(xiàn)實人生的主張。突出表現(xiàn)為“鏡子”說。 達芬奇說:“畫家的心應該像一面鏡子,經(jīng)常把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攝進來,面前擺著多少事物,就攝取多少形象。”畫家應該是“自然的兒子”,而不是“自然的孫子”(即臨摹別人摹仿自然的作品)。 47莎士比亞“鏡子說” 莎士比亞在哈姆萊特談到“鏡子說”。他說:“戲劇的最終目的,如同鏡子反映

21、自然,顯示它的善惡,給它的時代看看它自己的樣子和印記”(三幕二場) Whose end, both at the first and now, was and is, to hold, ast were, the mirror up to nature, to show virtue her own feature, scorn her own image, and the very age and body of the time his form and pressure.48鏡子與反映 朱生豪的譯本沒有譯出“鏡子”的說法,譯文是“自有戲劇以來,它的目的始終是反映自然,顯示善惡的本來面目,

22、給它的時代看一看它自己演變發(fā)展的模型。” mirror作名詞是“鏡子”,作動詞是“反映”,朱生豪譯文當動詞用,譯為“反映”,按直譯,就可以看到“鏡子說”的出處和比喻。 電影改編哈姆萊特保留了原著的“鏡子”翻譯。哈姆萊特49鏡子說的源流 文藝復興美學的“鏡子論”源于古羅馬西塞羅“戲劇是生活的一面鏡子”。自文藝復興以后,它成為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一個特點。 莫里哀談道:“喜劇是一面公眾的鏡子。”歌德認為他的敘事長詩列那狐是“宮廷和統(tǒng)治者的一面鏡子”。菲爾丁談到他創(chuàng)作的人物“是給成千成萬的人在密室里當作鏡子。”(約瑟夫安德魯斯的經(jīng)歷P198)司湯達也提到小說是反映生活的一面鏡子。別林斯基稱浮士德“是當

23、代法國社會的一面完整的鏡子。”列寧把列夫托爾斯泰比做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 503、強調藝術的教化作用 人文主義者堅持古羅馬詩人賀拉斯的“寓教于樂”的美學原則。主張文藝要給人以娛樂,更要給人以教育。英國詩人錫德尼在為詩辯護中指出:詩“就是一種說著話的圖畫,目的在于教育和怡情悅性”,認為“創(chuàng)作是為了摹仿,摹仿是既為了怡情,也為了教育,怡情是為了感動人們去實踐他們本來會逃避的善行,教育則是為了使人們了解那個感動他的。”塞萬提斯認為,在一出好戲里,“詼諧的部分使觀眾娛樂,嚴肅的部分給他教益。” 51美善等同 文藝復興美學強調藝術的教化作用,把美與善等同起來,這在當時是一股很突出的美學傾向。例如意大

24、利的瓦爾齊就把“教益”和“詩的公道”混為一談,認為詩、哲學和歷史這三種學問在目的上是一致的,都是要促進人類生活的完美。詩所采取的摹仿形式最為有效,它用活生生的具體事例教育讀者,從藝術作品中看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而自己也就趨善避惡。這就是“詩的公道”。52道學家觀點 神曲就起了這種典型作用。惡人在地獄受罰,善人在天堂得到報償。瓦爾齊肯定藝術的教育作用,指出藝術起教育作用的手段是具體形象,這是正確的。但他的“詩的公道”說把藝術與倫理,美與善完全等同起來,看不到它們的區(qū)別,這是道學家的狹隘觀點。 53美善相樂 在傳統(tǒng)的美學觀中,通常把美與善等同起來,如“美善相樂”。認為美就是善,善就是美。實際上

25、,美有自己的獨特個性,它可以脫離善而獨立存在。“美善相樂”是從倫理觀出發(fā)看問題,從審美的觀念看,藝術美不一定是善的東西。在倫理上被否定的東西,在藝術審美上可以是被肯定的東西。 比如福斯塔夫在道德上是丑的,但在審美上他的幽默卻是美的。544、追求形式技巧 重視藝術技巧是文藝復興美學的一大特色,它形成西方藝術發(fā)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文藝復興時代,由于科學技術有了重大發(fā)展,人文主義者重視自然,摹仿自然,就必然要求有高度的技巧來表現(xiàn)自然,表達藝術。因此,文藝復興美學重視技巧是科學對藝術的要求,是科學理論知識在具體實踐上的運用。當時的一些大藝術家同時也是科學家,如阿爾伯蒂、達芬奇和米琪爾安杰羅。他們除了強

26、調藝術家要精細地觀察自然事物外,還孜孜不倦地研究藝術表達方面的科學技巧。55業(yè)余科學家 文藝復興研究解剖學、透視學、配色學等科學的,大都是業(yè)余科學家,而不是專業(yè)的自然科學家。他們從造型藝術的需要出發(fā)研究自然科學。 比如達芬奇研究解剖學是為了更好地雕塑和畫出人的合自然的肌肉塊面和比例。圖為達芬奇的的解剖學手稿,精確地繪出肌肉和關節(jié)。達芬奇解剖學手稿 56美的比例 文藝復興美學追求技巧也表現(xiàn)在比例方面。他們苦心鉆研,想找出最美的線形和最美的比例,并以“適中的尺度”作為規(guī)范。這已經(jīng)感覺到了美的形式是一般的、典型的和理想的。美、和諧、勻稱、優(yōu)雅,都是文藝復興美學研究的問題。米開朗基羅夜57七、文藝復興

27、藝術581. 繪畫 繪畫是文藝復興藝術的突出成就,中世紀的繪畫用比喻表現(xiàn)生活,而文藝復興繪畫則用現(xiàn)實主義手法。中世紀的人物畫是正面的、無個性的,文藝復興畫家發(fā)展了具有個性的肖像畫藝術。 意大利文藝復興畫家達梅西納的男人肖像,展現(xiàn)四分之三的側面,襯托人物的背景改為深暗的顏色。意達梅西納男人肖像 59達芬奇的肖像畫蒙娜麗莎 達芬奇的肖像畫蒙娜麗莎把肖像畫從上半身延伸到腰部,畫出了手,這是肖像畫的發(fā)展。它卓越地表現(xiàn)了一個年輕婦女發(fā)自內心的和悅溫雅的笑,贊頌了生命的可愛,她的微笑被稱為“永恒的微笑”。 60宗教題材世俗化 中世紀宗教題材繪畫具有平面性和非現(xiàn)實的夢幻氣氛。 文藝復興把抽象的圣母畫世俗化。

28、拉斐爾的“座椅中的圣母”是人間母親與幼兒的形象。 中世紀基督復活61透視技法 文藝復興繪畫創(chuàng)造了統(tǒng)一的空間,展現(xiàn)了自然景色,創(chuàng)造了距離的感覺,構圖采用透視技法,畫面有了景深。 意大利畫家德拉弗蘭切斯卡的鞭笞將透視技法作為繪畫的基本要素,整個構圖合于比例。把數(shù)學知識運用于繪畫,是文藝復興藝術的典型特點。 62中西透視比較 文藝復興繪畫透視采用定點(焦點)透視,講究景深。 中國繪畫采用散點透視,注意畫面的平面構圖。明清秋訪友圖軸 63對稱均衡的構圖 文藝復興繪畫強調構圖的對稱與均衡。它源于對教堂建筑的認識。中世紀繪畫大都采用對稱的構圖形式,以對稱強調穩(wěn)定,導致呆板。 文藝復興在對稱基礎上發(fā)展出均衡,在保持穩(wěn)定的前提下,尋求變化,打破呆滯和死板,使畫面活潑。如拉斐爾的雅典學派。佛羅倫薩圣斯波里托大教堂內景 拉斐爾雅典學院 64文藝復興三杰 最有名的三大美術家是意大利的達 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他們被稱為“文藝復興三杰”。這些美術家把人作為表現(xiàn)中心,視人體美為美的最高境界。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