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高中銜接考點:散文選擇題+特練 考點:1.梁豪看見阿爾山2.劉白羽飛翔的海燕3.熊召政煙花三月下揚州4.楊康想念重慶的煙火味兒5.葉梅根河之戀6.宗璞爬山【考點研究】一、考點1.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3.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二、解題步驟1.快速瀏覽各個選項,將選項大致分成篩選信息(概括內容)和評價賞析兩類。2.圈畫出評價賞析選項中有關思路、主題判斷、作者情感、藝術手法等方面內容的名稱術語。3.根
2、據選項內容回歸原文尋找對應,篩選信息類注意是否改變原文判斷,評價賞析類的選項特別關注圈畫的名稱術語是否有原文依據。4.根據“知識性錯誤”優先的原則,先將有“知識性錯誤”的選項挑選出來,然后再考慮賞析不當的選項。【考題對接】一、梁豪看見阿爾山 看見阿爾山 梁豪我曾對阿爾山視而不見。阿爾山有礦泉水,一瓶緊挨一瓶立在商場的貨架上,晶瑩剔透,氣傲心高,你或被嚇住,直接跳過。阿爾山有個所謂網紅小火車站,聽過的,不長記性,與寶島的阿里山小火車相混。阿爾山是北國不可多得的度假地,多少廣告,多少新聞,多少動人的畫報大字等著撩撥你,你卻一個不領情。此番去,都見識了。看到了具體的山、水,無情而多情,樸實又絕艷;山
3、水間的人,似也與山水同調。當然,也看見了記憶里那些無視之見,悉數活絡過來。序幕掀開是在一處花崗巖石林,獨異而惹眼。當地人叫它紅石砬子。當初地殼抬升,這些內含紅色礦物的花崗巖得以躥出地表,又經河流下切,勁風削割,修理出幾分荒誕色彩,狀貌多端。峰不高,登上去,討一點開闊舒展胸臆。山道旁遇三兩株當地人稱馬尿臊的紅果灌木,氣味當如馬尿般烘臭。據說,馬尿臊全身是寶,能治跌打損傷、風濕、骨折和出血,故又稱接骨木。取名了當爽快,可見鄉民本色。在山尖,看遠天霧雨蒙蒙,時值夏末,草木尚且綠得磊落,風也柔和,雨也舒松,恍如身處南國閑遠處。小雨乍歇,天空灰云游蕩、集結,似乎不愿就此善罷甘休。地面微濕,清風過,倒是清
4、涼安逸,帶著柔柔的草香。驅車去到阿爾山松貝爾口岸,國門當前,車子不能再開,眾人下車觀望。正前是兩車道的水泥橋,是為界橋。橋欄桿刷成深綠,其上站立各具造型的金色駿馬,動態十足,將口岸所處地帶的特色交代無余。國北邊陲,肉眼可見外蒙山川原野,魯莽而生機。聽同行的林人講,蒙古國地廣人稀,為了來年春天草勢蔥郁,常趁著西北風吹,人為把火一點,任其在原野上自燃自滅。火光滔天,早前試過燒到阿爾山的白狼一帶,所以邊境防火形勢嚴峻。登高望遠,細細搜尋一遍,群山起伏,茫茫無人,卻又直覺人無所不在,你因而更能感受到某種人與自然、人與人互動以至博弈的微妙。雨霧管不得那么多,一整片游過對岸去,照著更遠處發藍的山嶺,安然而
5、又磅礴。界橋下,流水潺潺淙淙,是那哈拉哈河。河水過口岸,就此遠別故國,繼續逶迤復逶迤,像個童心未泯的大男孩,非要折磨自己,也是游戲人間。他日,又歸轉呼倫湖,方才消歇下來。在口岸處逗留良久,一行人改赴阿爾山火車站,一睹歷史殘片,該火車站為日據期建,躲過戰火風云,褪下歷史包袱,至今依然操用如初,小巧而溫實。阿爾山散落著不少瑪珥湖,是富含水蒸氣的巖漿爆發所形成的小型火山口。口上積水成湖,即為瑪珥湖。水窩在火山口上,日積月累,攢成平心靜氣的一面橢圓,壓得火山沒脾氣。之后,那湖面便可雅興大發地臨摹高遠的云天和近處的松林。阿爾山的天空本就用色豪放,幾乎不遺余力,湖有所映,更加魔幻不清,似乎一切不能當真,此
6、之謂夢。上下左右,得對稱亭勻之美,加之水面低于地面,人在岸上如在山腰,另能感受到一股子以退為進的險峻氣,也是聰明氣、英俊氣。水到底是老早便自修出靈性的,什么都奈何得住。在阿爾山逡巡三日,這下大體看真確了,阿爾山是地球把自己的內部翻出,獻給當世的表層定居者的一份厚禮。阿爾山全名哈倫阿爾山,蒙語的意思是“熱的圣水”,原先就跟山不挨著,是山偏偏貼著伊。而阿爾山的山,也不過是更為矯健、更為孤傲也更為冷酷的地下熔巖。此地確有四十余處溫泉,富含礦物質,自是得益于地下的鬼斧造化。說到底,阿爾山其實是給地上的人看地下究竟長什么樣的,也是給我們看人遠未當家做主的那些光景,地球又有著怎樣的氣質和脾性。阿爾山能讓我
7、們看見不見。我們平日津津樂道的看,通常是被過往看的理念、權力與意志、經驗、意識磨蝕出來的看。對于阿爾山,你再怎么先入為主地、臆斷武斷妄斷至極地“看”,它也能旁逸斜出自己的華章來。你捆不住它,它壓根不受你的旁注、你的編譯、你的觀看法則之限制,也不怕你那一點點磨損,它就那么呆呆地懶在那里,自成一格,卻是天資過人的眉目情態自然,它也懶得管你如何去看。看過走過想過,私下佩服得一塌糊涂。阿爾山好樣、好境界!良辰美景,終有一別。飛機落降北京,回到家,歇坐下來,頓感氣味動蕩相撞,才意識到自己也是一身的草梗、羊膻、牛糞和泥腥味,雖自束于市朝高閣中,卻儼然自在逍遙的綠林好漢。在城市放眼望去跡近雷同的水泥叢林里,
8、這股味道顯得如此冒失而率真、土氣而可貴。借由它,我分明從那樣的自己身上,再見阿爾山,芥子須彌間,恍同海市蜃樓,卻真有了些難舍的滋味,實實在在。此刻,哈拉哈河依然在遙遠的北方,不舍晝夜地奔流,經峭壁、石灘、草原、林地,終而歸于悠悠呼倫湖。皆是屏障,又為依托,都是成全。它默認周遭的一切,不喜亦不懼。 (摘選自散文2020年12月,有刪節)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通過對獨異惹眼的花崗巖石林、流經界橋的哈拉哈河、火山口的瑪珥湖等的描寫,寫出了阿爾山山水的特色。B.文章第段寫界橋下的哈拉哈河流出國門又返回呼倫湖,似一位故人留戀故國,從而表現了阿爾山水的多情。C.
9、文章第段寫瑪珥湖“壓得火山沒脾氣”,突出了瑪珥湖對火山日積月累的壓力,致使火山沒有再次爆發。D.這篇游記散文在主旨上表現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并由此引發出作者對阿爾山“性格”的敬佩。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思路明晰,圍繞標題“看見阿爾山”,寫出了從對阿爾山的“視而不見”,到“見山見水、見不見”,到“再見”的過程。B.文章開篇寫“我曾對阿爾山視而不見”,未親至之前,對阿爾山的種種無視,與后文寫對阿爾山見之“多”形成對比。C.文章寫山道旁的“馬尿臊”,寫物是為了寫人,無論是“馬尿臊”還是接骨木”,名字直截了當,作者借此突出了當地的山民本色。D.文章結
10、尾“它默認周遭的一切,不喜亦不懼”暗指前文所寫建于日據時期的火車站“褪下歷史包袱,至今依然操用如初”一事。二、劉白羽飛翔的海燕飛翔的海燕劉白羽我乘船駛近“海四”采油平臺,船泊在平臺腳下,我向上仰望,這時吸引我注意的是高高平臺頂上紅色的吊車伸出長長鐵臂,吊著十幾噸沉重的東西,在海上高空旋轉,而坐在司機艙里的竟是一個小姑娘,她在天風海嘯之中舒展身手。當時,在我腦際立刻出現一個勇敢的、自由展翅飛掠的海燕的形象。這天深夜,我站在采油平臺上,扶著欄桿嘹望。這是一個海上月明之夜,皎潔的銀光灑在萬頃波濤之上,隨著浪花起伏,有如億萬明珠在閃爍跳蕩,只有平臺高處的一炬火光把眼前的海面照得一片通紅。在這寧靜的時刻
11、,我的胸襟非常開闊,我的馳思非常遙遠,我在采油平臺上認識了十六歲的女吊車司機胡小燕,她使我想起塵土飛揚的大路上,燈光閃爍的鉆井邊,狂風暴雨中,炎炎赤日下,在會戰的千軍萬馬之中,我看到多少這樣年輕的人,成群結隊,唱著笑著前進著!他們似乎正以活生生的行動回答我想的一個問題:為什么他們那樣年輕就已經承擔起巨人般的非凡工作?采油隊副隊長丁淑梅說:在煙塵飛舞、鋼鐵轟鳴之中,如果人們只看到艱辛和危難,那是不對的。要知道,我們的人是懷著一顆火熱歡樂的心而戰的。“人說會戰苦,我說最幸福。”這就是小青年們豪邁的聲音。“海四”采油平臺上處處熱情洋溢,朝氣蓬勃。開始開發海上油田時,人們出海是有顧慮的,可是一種作為海
12、上第一代采油工而自豪的心情,什么海上“危險”啦,“孤單”啦,都沖垮了。她們真正樹立了以平臺為家的思想感情。采油隊副隊長丁淑梅是一個高大個子,精力充沛、滿身油垢、扎著兩根小辮,圓圓的臉上總是笑瞇瞇的二十四歲女青年。她現在已經確確實實成為中國第一代海上采油工,成為駕馭大海的能手。丁淑梅,哪里工作困難就出現在哪里。海霧潮濕,鋼鐵容易霉銹,在一次除銹刷漆會戰中,她看到采油井房頂噴漆艱苦,立刻就鉆進又悶又熱的井口房去。在干部帶動下,一個青年工人懸空坐在托盤上噴漆,底下海水滔滔,頭上烈日如火,她渾身上下汗水淋漓。她們嚴細認真地打下這個大會戰。丁淑梅勞作一天之后,每天晚上都收聽中央電臺廣播,連夜把重要的社論
13、、新聞復寫出來,一清早發給每個人。隊上的人都說丁淑梅是“身不離勞動,心不離群眾”的“咱們的貼心人”。傍晚,我在高懸海空的棧道上散步,海霞如火,海風輕拂,這時棧道上路燈通明。“這是海上的長安街啊!”在這里我遇到名副其實的“鐵姑娘”地質工敖利華,她那圓滾滾的身體就像個鐵疙瘩。我指著長長伸出海空的“風火臺”鐵梯問她:“能上嗎?”她含笑點點頭說;“能,我們沒事就爬,現在我一口氣能爬到頂。”海天茫茫,爬到頂,真是騰云駕霧呀,而她們在大海之上就是這樣騰云駕霧展翅飛翔的啊。當我邁上“海四”平臺的樁架,就有一只手伸下來拉我,手厚實,我抬頭一看是個四十歲上下的“老石油”,臉曬得黑黑,閃著樸實的微笑。攀上鐵梯爬上
14、平臺,我才知道這是采油隊老隊長顧金元。他做事很多,說話很少,看著這批活蹦亂跳的女采油工,他總是笑嘻嘻地說:“這些小丫頭!干起活來可潑辣呢!”那天下午我們偶然講一句,“你們在海上自己組織些晚會嘛!”老隊長一聲沒響就張羅開了。傍晚時間,我們從窗上看見紅色吊車輕快地把一只救生艇降落海面,我看船尾上坐著的是丁淑梅。快艇突突響著朝附近一個采油平臺駛去,陪我們來的人說:“小丁找隊伍去了!”六月二日,這是海上難忘的一夜呀,寬敞的飯廳里燈光雪亮,除了當班值勤的,全隊人一排一排坐在那里,一個海上晚會開始了。年輕的男女工人唱歌、跳舞、朗誦詩,非常精彩動人。這時茫茫大海啊,都為這嘹亮的歌聲停止喧嘩。晴朗的夜空啊,都
15、為這輕捷的舞蹈而閃亮笑眼。我尋覓顧金元,我見他坐在邊邊的一只木凳上,他笑得兩眼瞇成一道縫,他一次又一次快樂地鼓掌,為這些年輕的戰士而感到自豪。這一景象正說明:為什么她們這樣年輕就已經承擔起非凡的工作,在海上大顯身手。因為她們是由一批久經風霜考驗、久經戰斗鍛煉出來的老骨干帶著飛啊,飛啊,而她們就在艱苦斗爭的鍛煉里高舉起大慶精神火炬,他們很快就獨立飛翔起來了。這使我想起高爾基海燕中最后一段話:那是勇猛的海燕,在閃電中間,在怒吼的海面上,得意揚揚地飛掠著;這勝利的預言家叫了:“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我們這些年輕戰士,正是這樣在狂風暴雨、怒海狂濤中歡樂飛翔的。3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
16、項是( )A文章開頭從仰望的視角勾勒高聳平臺頂上吊車司機艙里的小姑娘形象,突出其天風海嘯中舒展的英姿,一個“竟”字突出驚嘆、贊賞之情。B文章第二段,作者由十六歲的女吊車司機胡小燕,聯想到許許多多在惡劣環境里、在會戰大軍中的年輕人的奮發風采,充實了文章內容。C文章引用青年的心聲一一“人說會戰苦,我說最幸福。”鮮明表現了海上第一代采油工的戰斗熱情、蓬勃朝氣,以平臺為家的堅守意志。D文章用不少筆墨描寫“老石油”顧金元的肖像、神情、語言、動作、心理等,意在突出老骨干對年輕人的引領作用,揭示一代更比一代強的主題。4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三段承上啟下,“為什么他們那樣年輕就
17、已經承擔起巨人般的非凡工作?”這一設問激發讀者思考,后文解開謎底,予以呼應,升華了主旨。B文章既刻畫了胡小燕、丁淑梅、敖利華、顧金元等石油工人的形象,又描寫了采油隊全隊人的精神風貌,運用點面結合的手法,突出文章主旨。C“身不離勞動,心不離群眾”“咱們的貼心人”這些隊上的人的評價,直接表現了采油隊副隊長丁淑梅身先垂范、與大伙打成一片的可貴精神。D“海霞如火”,“棧道上路燈通明”猶如“海上長安街”,這些比喻生動形象,飽含贊美之意。其用意在于抒發作者對海上油田壯觀景象的熱愛。三、熊召政煙花三月下揚州煙花三月下揚州熊召政揚州古稱廣陵,人們又叫它維揚。清代之前,揚州因靠著大運河,一向被譽為南北樞紐,淮左
18、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揚州在蘇北,不屬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來,一入揚州,心理上便感覺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長江為界的,從這層意義上,揚州不算江南,但它處在淮河以南,屬不南不北之地,且揚州的人文風氣,山水風光,都是近南而遠北。杜牧寫揚州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便絕不是凜冽的北地所能產生的情境了。歷史上的揚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間,雖屢遭兵燹,卻不掩其繁華錦繡的氣象。大凡一個城市,就像一個人那樣,命運各異,有好有壞。揚州屬于那種“貴人多難”一類,但每遭蹂躪之后,它總能頑強地恢復生氣。“大難不死,必有后福”,這八字用在揚州身上,也是合適的。記載揚州古時的繁華,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數
19、清代李斗撰著的揚州畫舫錄了。杭州、蘇州乃人間天堂,值得記述的盛事比揚州還要多。但無論是張岱的西湖夢尋還是顧祿的桐橋倚棹錄,都不及李斗的這本書。古揚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當在小秦淮與瘦西湖兩處。其繁華、其綺麗、其風流、其溫婉,揚州畫舫錄皆記述甚詳。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頭各加一“瘦”與“小”字,便成了揚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揚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響亮的詞兒,他們為何偏愛“瘦”與“小”呢?這兩個字用之于人與事,都不是好意思。我們說“這個人長得又瘦又小”,便有點損他不堪重用;說“他專門做小事兒”,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時下有種風氣,無論是給公司取名,還是為項目招商,均把名頭拔得高高的。
20、照這個理兒,瘦西湖完全可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國秦淮”或“銀秦淮”了。古揚州城中,雖然住了不少點石成金的商人,但銅臭不掩書香,負責給山水樓臺命名的,肯定還是李斗這樣的秀才。這兩處名字最令人尋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瓏的味道;秦淮一小,也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覺。如此一來,山水就成了佳麗一族,而揚州城也就格外地詩化了。如是,話題就回到“煙花三月下揚州”上頭,知道揚州的地理與歷史,就知道什么季節到揚州最好。因為沒有紅楓,更沒有與紅楓相配的壯闊逶迤的峰巒溝壑,秋老時分到揚州的意義就不大。杜牧說“秋盡江南草未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氣象。鶯歌燕舞的三月卻不一樣:那楊柳岸畔
21、的水國人家,那碧波深處的江花江草,園林臺榭、寺觀舫舟,一色兒都罩在迷離的煙雨之中。此時的揚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輪廓都被朦朧的雨霧軟化了下來,曲折的小巷浮漾著蘭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畫舫,禪院的鐘聲,每一個細節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極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句子把我們東方人的審美意趣,寫得如同夢境。在三月的揚州,我們是可以尋到這種夢境的。為了這夢境,我曾動了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念頭。2007年,我打聽何處可以雇一條船,邀二三好友于黃鶴樓下出發,一路吟詩作畫,聽琴吹簫到揚州去。結果人家告訴我,現在從武漢到揚州,根本無水路可通。后來打聽到,從杭州或蘇州出發,可從運河到達揚州。我又來了興
22、趣,讓朋友去覓一只畫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這一段運河雖然暢通,但除了運送貨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絕了蹤跡。由此我想到,坐一條船于煙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訪唐代的揚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揚州的繁華還在,但唐代的風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賞今日生機勃勃的揚州,只能自駕車從高速路上去了。(選自中國小記,有刪改)5.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與凜冽闊大的北地氣象相比,揚州城的景色顯得溫婉綺麗。B.揚州在歷史上雖屢經戰亂,但繁華的氣象卻并未因此頹敗。C.煙雨迷離的揚州城詩意盎然,體現了東方人的審美意趣。D.作者以古襯今,滿懷深情地贊美了今日生機勃勃的揚州。四、楊康想念重慶的煙火味兒想念
23、重慶的煙火味兒楊康只要稍稍離開幾天,我就會想念重慶。不管我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無法減輕分毫。離開重慶不久,我的腦海里就會自然呈現出一幅火鍋畫面。三五好友,相約嘈雜街邊,滿桌毛肚、鴨腸、藕片、土豆、茼蒿一邊喝著啤酒,一邊擺龍門陣。每每想到這里,口齒生津。到了外地我也吃火鍋,但看著服務員身著職業裝端來一盆紅艷艷的鍋底,總覺得缺點味兒。我根深蒂固地認為,火鍋這玩意兒,只有在嘉陵江和長江滋養的重慶才是有靈魂的。在重慶,火鍋沸騰起來,那股麻與辣,散在空氣里入胃入心。久不相見的朋友聚在一起,只管盡興。帶著些許醉意穿過燈火輝煌的不夜城,長江和嘉陵江汩汩流淌的江水會勾起許多記憶。有多少次如夢如幻地在火鍋飄香中
24、穿城而過,味蕾就有多少次的記憶和蘇醒。想重慶,最先是舌尖上的回味吧。麻辣鮮香是其永恒的底色,如果說火鍋是重慶的陽春白雪,那么小面則是重慶的下里巴人。重慶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小面店,幾乎十步一家。當然,味道也是各有千秋。各家有各家的做法,各家有各家不對外透露的絕技。從面條的初始原料,到辣椒花椒的選用,再到面條的下鍋起鍋,都有講究。新店和老店琳瑯滿目,但只要用心經營的店,幾乎都有自己的回頭客。小面制作講究,也因此總會在清晨聚集大量食客。“老板,一碗小面,多海椒,加煎蛋!”重慶的一天,在食客們的叫喊聲中逐漸開始。在重慶呆久了,便不再愿意去磁器口、洪崖洞這些似乎專為外地游客而準備的地方,這些旅游景點似乎
25、更符合外地游客的口味。想重慶,更是一種視覺上的想。漫步南濱路或者北濱路,對岸的燈火盡收眼底,仿佛置身一座夢幻城堡。重慶的起伏和錯落,就像是五線譜上的音符。尤其在燈火輝煌的夜色中,重慶的美更是一覽無余。高樓與高樓比肩而立,公路與公路盤旋交織,錯綜復雜中又井然有序。我喜歡閑情漫步,走哪兒算哪兒。隨便一抬頭,就是好風景。隨便一停步,便是重慶人的熱情洋溢。依山而建,重慶是一幅醒著的油畫。無論你位于畫中的哪一筆,接下來的那一筆定不會讓你失望,定會讓你發出驚嘆。外地朋友來了,我會在一頓火鍋之后帶他們隨便登上一輛公交車。在走走停停的頓挫中,在車內相互寒暄的方言里,聆聽重慶余音。想重慶,不得不想那兩條江。長江
26、的渾濁與嘉陵江的清澈糾纏在一起,在朝天門碼頭停泊的豪華游輪無意間增加了江的奢華。透過江邊粗粗的纜繩,可以想見當年碼頭上穿梭自如的人和熱鬧的交易。現在的碼頭,是一個適合懷舊的地方,夜幕升起,有流浪歌手在此賣唱。重慶市內某媒體的微博宣傳語這樣說:“這座城的早晨都由一條微博和兩條大江開啟。”這句話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細細一想,確實有點兒意思。如果重慶沒有這兩條江,那簡直不可想象。柔情似水的重慶,煙火氣息濃郁的重慶,只需離開那么一小會兒,就會讓人很想很想。倘若離開得再久一點,只怕是會得相思病。“愛上一個人,戀上一座城”,這是我初來重慶時,在公交車身上看到的一句廣告語。竟想不到,多年后的現實,早就被
27、它一語道破。想重慶,想重慶的美食美景,想重慶的人,想到心底去了。(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開篇點題,直接抒發對重慶濃烈而深沉的思念之情,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調。B“帶著些許醉意穿過燈火輝煌的不夜城”,“醉意”既是朋友暢飲的結果,也暗指作者沉醉在江水勾起的記憶中。C火鍋和小面同為重慶名吃,但從“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命名可以看出作者更喜歡重慶火鍋。D作者寫不再愿意去磁器口、洪崖洞等旅游景點,意在說明在重慶呆久了,身心完全融入到重慶的生活中,自己已然是重慶人了。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敘述明晰又善于變化,語
28、言活潑而富有生活氣息;用濃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達來加強文章的藝術感染力。B文章用“五線譜上的音符”來比喻重慶的起伏與錯落,既描寫重慶的律動之美,又流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C“聆聽重慶余音”化用“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典故,突出重慶方言抑揚頓挫的音韻美,表達了重慶人的熱情好客。D文章最后一段呼應開頭,明確“重慶的煙火味兒”的所指,進一步強化對重慶的想念之情。五、葉梅根河之戀根河之戀葉梅根河是鄂溫克人【1】的母親河。春天,根河從厚厚的冰層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發開來,它推去堅冰,歡快地伸展腰肢,向遠方而去。這破冰時節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純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這條源自大興安嶺的河,原本的
29、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個個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豐滿成熟,將涓涓乳汁流送給兩岸的萬千生物。傳統的鄂溫克人跟森林河流貼得最近。他們與馴鹿為伴,生活起居、狩獵勞動,都離不開看上去“四不像”的馴鹿。眼下,這些溫順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溫克人結束了最后的狩獵,放下了獵槍。他們離開森林,進入城市或遠走他鄉,但敖魯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長輩94歲的瑪麗亞索一步也不想離開她的馴鹿。KS5U&一踏進根河,我就聽說了她美麗的名字。先前見到過作家烏熱爾圖為這位老奶奶拍的一張照片。白樺林里,老人穿著長袍,扎著頭巾,側身站在一頭七叉犄角的馴鹿前,她微微佝僂著身子,皺巴
30、巴的手輕撫著鹿柔細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兒一定有著母親的氣息。她神色沉靜而堅毅,嘴角兩旁的皺紋宛如樺樹皮上的紋路,仿佛她的臉上就印刻著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許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滿了母性的慈祥,又有著豐富的傳奇。年輕時她漂亮能干,是大興安嶺遠近聞名的女獵手,與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獵物無論多遠,總是她領著馴鹿運回部落。這位偉大的母親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其實我很想去為瑪麗亞索拍一張照片。這些年,涌到瑪麗亞索獵民點參觀游覽的人絡繹不絕,但我想,我這樣匆匆來去,怎能配得上她的豐厚?怎能有烏熱爾圖探望她時目光里的深沉呢? 因為烏熱爾圖是根河的兒子。當年,這位從小生活在大興安嶺的鄂溫克
31、青年捧著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壇,剎時讓人眼前一亮。人們從他的小說里,認識了這個寂寞又熱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烏熱爾圖后來辭去京官重返故鄉。時隔多年,當我行走在呼倫貝爾草原上,那些將天邊畫出蜿蜒起伏線條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獨自開放的鮮花,那些低頭吃草或昂頭沉思的馬群,還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終默默流淌的河,都讓人忍不住心潮起伏。這位鄂溫克作家返鄉的理由還需要問嗎?就是這草原這河流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體里的血脈在涌動啊!烏熱爾圖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倫貝爾筆記等一系列著作和攝影作品,那是他數十載的文化尋根,是他作為一個鄂溫克的兒子,對母親的深情眷念與報答。我們山外的人遠道
32、來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卻搬下了山。人類到了21世紀,越來越意識到人與自然必須平等相處。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數鄂溫克人戀戀不舍地告別了山林,將更多的空間留給了無邊的草木以及馴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離城市不遠的一個地方,新建了童話般的家園,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我們去到那里時,從山林里搬出的鄂溫克人正三三兩兩地在自家門前干著一些零碎的活兒。男人穿著時尚的T恤和牛仔褲,女人們燙了發,有的還挑染成了黃的深紅的,她們的裙子仍然長長的,跟老去的瑪麗亞索一樣,但卻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資興建的,咖啡色外墻,小尖頂,搬進來的一家家鄂溫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裝扮屋子,盤算著未來。鄂溫克人與外族人
33、通婚是常見的事情,近些年更為普通,他們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溫克名字,成為這新部落的新一代。這里曾有過多年的繁忙,大興安嶺的木材源源不斷地從根河運往大江南北。眼下,過往的一切留在了畫冊里。伐木工變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學習新技能,謀求新職業,他們在努力與以往告別,與未來接軌。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對面的廣場上已經有許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這個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著音樂蕩漾,我忍不住踱過根河橋,進入了舞者的歡樂。用不著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這樣笑著來又笑著去的。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仿著她們舉手投足,扭動腰肢,想象著生活在此的種種愉悅。那是我度過的最為愉快
34、的時刻。陽光將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雖然來過了,但卻遠遠抵達不了這河的深奧,我只能記住這些人和這些讓人眷戀的時光。(取材于葉梅的同名散文)注釋:【1】鄂溫克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東北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草原。8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恬然:自然放松,沉靜從容B袒露:毫不遮掩、毫無保留地展現C盤算:精打細算D曼妙:舞姿輕盈而美麗9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傳統的鄂溫克人生活在山里,以打獵為生,馴鹿是他們生活、勞動的重要幫手。B烏熱爾圖為瑪利亞索拍攝的照片,生動地表現了她歷經的滄桑與母性的慈祥。C第六段中作者運用排比和擬人的修
35、辭手法,展現了呼倫貝爾草原的美麗風光。D搬出山林的鄂溫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過上了快樂時尚的新生活。10鄂溫克人與根河有著密切的聯系。下列對經典作品中環境與人物的聯系,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觀園是紅樓夢中人物活動的一個主要場所。正是這個眾姐妹詩意生活著的“世外桃源”,造就了賈寶玉力求擺脫世俗的叛逆性格。B邊城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湘西小鎮茶峒。山明水凈的湘西風光,映襯了翠翠、爺爺、儺送等人物心靈的澄澈純凈與人性的善良美好。C紅巖講述的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共產黨員在監獄中艱苦卓絕的斗爭。牢房的陰暗、劊子手的兇殘,突顯了革命者信念的堅定、意志的堅強。D阿Q正傳寫的故事以辛
36、亥革命時期的未莊為主要場景。趙太爺、假洋鬼子為代表的統治階級對阿Q的壓迫和欺凌,是阿Q“精神勝利法”形成的重要原因。六、宗璞爬山爬山宗璞我喜歡爬山。 山,可不是容易親近的,得有多少機緣湊合,才能來到山的腳下。誰也不能把山移到家門前。它不像書,無論內容多么豐富高深,都可以帶來帶去,枕邊案上,隨時可取。置身于山腳,才是看到書的封面,或瑰麗,或淡雅,或雄偉,或玲瓏,在這后面蘊藏著不可知。若 要見到每一頁的景象,唯一的辦法,是一步步走。 山是老實的。山也喜歡老實的、一步一步走著的人。 我們開始爬山。路起始處有幾戶人家、幾棵大樹、一點花草,點綴著這座光禿禿的山。向上伸展著的路,黃土白石,很是分明。到了一
37、定的高度,便成為連續不斷的之字形,從這面山坡轉過去,不知通向哪里。 山路不算險,但因沒有修整,路面崎嶇,很難行走。我爬到半山腰,已覺氣喘吁吁。轉身不需要仰首,便見對面山上云霧繚繞,山腳的幾戶人家,也消失在那一點綠蔭中了。 “能上去嗎?”家人問。 當然能的。我們略事休息,繼續攀登。又走了一段,我心跳,頭也發漲,連忙摸摸衣袋中的硝酸甘油,坐了下來。“不去了,好嗎?”家人又問。 當然要去的!只要多休息,從容些就行。我們逐漸升高,山頂越來越近了。可以看見對面山頭上的三根電線桿,而無須仰首了。這山頭后面的山腰中有兩間小屋,一前一后。“那 里就是了!”有人叫起來。大家為之精神一振,人們加快了腳步。我還是一
38、步步有節奏地走 著。山坳里不再光禿禿,森然的樹木送來清涼的空氣。走著走著,深深的山谷中忽然出現一 堵高大的斷墻,巨石一塊塊摞著,好像隨時會倒下來。不知經過了多少年月,多少水流風力和地殼變化,疊成了這堵墻。這倒有點像黃山的景色。我忽然想起,去年今日,我正在黃山 的云海中行走。 對云水洞的向往阻止了關于黃山的回憶,我們終于到了。洞里會怎樣?因為誰也不曾到過這類的洞,大家都很興奮。進洞了,甬道不寬,地上濕漉漉的,洞頂也在滴水。燈光很弱,顯得有些神秘。 前面的人忽然發出一陣驚嘆之聲,我們進入了一個大廳堂。頭上是一個大圓頂,這樣的高大!似乎山也沒有這樣高。“那么山是空的了。”誰說了一句。我們還沒有來得及
39、驚嘆,燈光滅了,眼前漆黑一片,驚嘆聲變作惋惜的嘆聲。我們看到石的帳幔,又是這樣高大!像是它撐住了黑色的天空。看到洞頂垂下的石鐘乳,如同小小的瀑布。看得最清楚的,是路邊的一只駱駝。它站在那里,不知有幾千萬年了。第五廳較小,身旁石壁上綴滿了閃亮的雪花,頭頂垂著一穗穗玉米,不知出自哪一位能工巧匠之手。等我們趕到第六廳最后一廳時,看到了一座座玲瓏剔透的山峰,在明亮的燈光下,宛如仙境,據說這里有十八羅漢像。又是正要驚嘆時,燈倏地滅了,只好慨嘆緣慳,不得識羅漢面。但是得睹仙山,也算是到了西天吧。限于時間,不能等下一次開燈。雖然只匆匆一瞥,那宏偉、那奇特、那黑暗都留在了我的眼前。回來的路上,大家仍興奮地談說
40、,只因沒有看全,稍有些遺憾。我卻滿意,因為這番見識,是靠一步步走,才得到的。 我們又一步步下了山。車上人都睡了。我不由得又想起黃山上的那幾天。那一次醫生原不批準我上山,見我心誠,才勉強同意。我也準備半途而廢的。到慈光閣的路上,只是一般山景,已經累了。上了廟后的從容亭,忽覺豁然開朗,遠處的大谷,露出寬闊的石壁,如同敞開胸懷,歡迎每一個來客。小路便沿著這雄偉的山谷,向上,向上,消失在云霧中。誰能 在這里止步呢?而且那“從容”兩字用得多好!我常覺黃山的文化修養較差,是件憾事。這兩個字,卻是我一直不忘的。 到半山寺,我已抬不起腳。猛抬頭,看見天都峰頂的金雞,是那樣惟妙惟肖,頓時又有了力氣。“上來吧!上
41、來吧!”它在叫天門,也在召喚遠方的陌生人。走吧,走吧,一步步從容地走,終究會到的。 我一步步走著。看那大鰲魚,那樣大,那樣高,那樣遠。我終于鉆進了它的腹中,又從嘴里出來了。我在平天矼上漫步,在東海門流連。我走的是現成的路,是別人一步步走出來的現成的路。徐霞客初到黃山時,是用鋤鑿冰,鑿出一個坑,放上一只腳。如果在現成的路上還不能走,未免慚愧。當然,若是無心山水,當作別論。 我登上了始信峰,那是我登山的最終極處。這峰較小,卻極秀麗,只容一人行走的窄石橋下,深淵無底。遠看石筍矼,真如春筍出土,在悄悄地生長。峰頂是一塊大石,石上又有石,我沒有想到,上面又寫著“從容”二字。 我從容地下了山。因為未上天都,有人為我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考試大綱剖析Adobe中國認證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酒店餐飲業績提升策略試題及答案
- 企業節日文化關懷課件
- 2024電氣工程師考試職業發展規劃試題及答案
- 交通政策與法規分析試題及答案
- 焊接材料選擇失誤的應對措施試題及答案
- 機械工程師資格證書考試模擬題試題及答案
- 紡織機械設備技術交流論壇試題及答案
- 焊接工藝標準的國際化趨勢試題及答案
- 二零二五多人股權轉讓協議書范例
-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復習課件
- 【完整版】鎖骨骨折護理查房課件
- 護理人文關懷質量評價標準
- 防輻射內墻抹灰施工方案
- 經腋窩無充氣完全腔鏡甲狀腺手術拉鉤
- 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標準
- 《工會會計制度》管理系統升級及使用
- 詳解科魯茲儀表系統圖
- 老年智能手環產品需求說明書(PRD)
- T∕AOPA 0018-2021 直升機臨時起降場選址與建設規范
- 七八年級人教古詩詞集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