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地方美術_第1頁
挖掘地方美術_第2頁
挖掘地方美術_第3頁
挖掘地方美術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挖掘地方美術資源,開展鄉土美術教育課題結題報告挖掘地方美術資源,開展鄉土美術教育課題結題報告古城興化及周邊鄉鎮是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地區,興化的美術文化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興化已逾兩千多年歷史,是戰國時期楚將昭陽的食邑,?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明嘉靖七子之一宗臣、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東方黑格爾劉熙載等文化名人的故里。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與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奠定了興化經濟和社會開展的基矗改革開放以來,古老的興化活力煥發,總體經濟實力躋身全國百強行列,農業綜合消費才能雄居全國之首,根底設施日趨完善,工業經濟呈快速開展勢頭。一個新型的開放型的城市正在迅速崛起。古城興化地處水鄉,有著非常優美的自然景觀

2、,千島菜花,水上森林,萬畝荷塘,徐馬荒濕地公園等等,無不折射出水鄉興化的秀麗風光。同時,作為古城的興化,人文景觀同樣引人入勝,宋代縣衙,船廳,大司馬府等等,都有著獨特的建筑風格和美學意義。古城興化為我們今天開掘美術資源,討論地方傳統美術文化提供了范例。我們于2022年開始從事?挖掘地方美術資源,開展鄉土美術教育?研究,其間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歷時近3年時間,已完成了預期的研究目的,現結題匯報如下:一、課題提出的背景:1、美術課程標準非常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盡可能運用自然環境資源如自然景觀、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如活動、事件和環境等進展美術教學。在根底

3、教育新課程改革中,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方式的施行,為校本課程的建立提供了有效保障,并要請教材編寫要有開放性和彈性,鼓勵教師積極、大膽地開發地方課程資源。美術教育的培養目的,應該是鼓勵學生在感受、體驗、參與、探究,考慮和合作等學習活動的根底上,進一步學習根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體會美術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個人和社會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美術教學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理論才能,教師要積極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通過考慮、討論、理論,創造性地運用美術知識,開展美術活動。本課題的研究適應了這一需要。2、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美術教育事業迅速開展,全國統編教材內容涵括美術概念的

4、各個方面,各地方又應實際情況補充了鄉土教材。地方性的鄉土美術文化立足于外鄉而適應外鄉民間民俗習慣,以表達地方民族特色,因此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而不被其他形式所同化。補充鄉土美術文化教育,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當地社會與經濟文化、歷史的開展,更新美術教學觀念,使美術教育不斷適應社會多元化開展的要求。3、時代賦予教育工作者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使命。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飛速開展,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變,特別是商業文化的沖擊,許多古建筑正在加速消亡。因此搶救、保護、傳承、弘揚民間文化刻不容緩。?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我們的美術教育要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

5、愛。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區、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走進中國民間美術文化,去感知、體驗、保護、傳承、弘揚民間美術特色文化。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本課題研究將分二條線六個類別按中學組、小學組共十二個點進展含人員分工。第一條線:從興化的人文自然景觀中窺探鄉土美術文化,以人文景觀為線索進展鄉土美術教育。負責人:陳麗萍李霞1.第一類是以古建筑為主體的傳統人文景觀。負責人:顧建英馮云仇越2.第二類是以現代建立為主體的新人文景觀。負責人:楊東玲譚森翟建云3.第三類是在具有詩情畫意的自然風光。負責人:平勤香劉濤朱健鳳第二條線:從興化的歷史文化名人中尋繹書畫名家,在相關課題研究

6、中進展鄉土美術教育。負責人:楊平興蔡崢周宇4.自南宋至清末,從這里走出了262個舉人、93名進士、1名狀元。僅明代,就出了高谷、李春芳、吳甡三任宰相其中,興化書畫界名家濟濟,代不乏人。據相關史籍記載,自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大約產生各類書畫家600余名。負責人:徐愛明曹霞戴云娟5.明代有高谷、李春芳、宗臣、陸西星等書法家,被載入及明代學者筆記、?中國書畫家大辭典?中。負責人:凌軍馮云朱俊6.乾隆年間,書畫家李鱓(復堂)、鄭燮(板橋)更是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負責人:施雙紅倪恒祥張海濤三、課題研究的主要做法:網絡搜索、專家走訪、座談、講座、實地考察、史料研究、實驗課、研究課等。四、預期課題

7、中期成果:1、與課題相關的論文2、地方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專題教案設計3、地方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專題課件設計4、地方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專題優質課5、專著:?挖掘地方美術資源,開展鄉土美術教育?教學案例集初稿6、論文專集初稿五、課題最終研究成果:1、課題終期研究報告2、課題理論研究專輯3、課題理論過程材料4、課題影像資料5、興化歷史文化名人書畫藝術賞析圖庫6、專著:?挖掘地方美術資源,開展鄉土美術教育?教學案例集7、?挖掘地方美術資源,開展鄉土美術教育論文集?8、成立興化市第二實驗小學歷史文化名人研究會論文聯盟.Ll.9、以我知道的興化市歷史文化名人為主題的硬筆書法大賽及作品集。10、舉辦興化市水鄉風光為主題的師生書畫、攝影作品展。六、最終成果轉化:1、通過展示課向推廣、展示研究成果。2、通過研究課尋求新的打破。3、通過鄉土教材傳承地方文化。4、通過專集宣傳興化市美術教師群體及其科研才能和研究成果。5、培養一批熱愛家鄉、熱愛民族文化的學生。興化市美術教師中,有一個具有較強的教科研意識的群體,并俱有不斷進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