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文化概論復習題集+答案解析_第1頁
我國傳統文化概論復習題集+答案解析_第2頁
我國傳統文化概論復習題集+答案解析_第3頁
我國傳統文化概論復習題集+答案解析_第4頁
我國傳統文化概論復習題集+答案解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PAGE11 / NUMPAGES11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復習題+答案1.簡述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1. 自強不息 (2. 厚德載物 (3. 實用主義(實踐理性) (4. 超脫圓滑(辯證思維)自強不息得含義及其文化淵源。易乾卦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覺上進 勤懇勞動. 不怕困苦 愛國主義 自強不息不僅是君子應有的風X、也是一般男子漢應有的風X,而且還是民族、國家應有的風X, 3.厚德載物得含義及其文化淵源易坤卦象辭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寬厚待人。寬即寬容、厚即厚道。 和合兼容。文化兼容,某兼容, 神仙兼容4.漢字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漢字是記載漢語的符號,是中國文化

2、的瑰寶。經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5個階段,到漢晉時期遂完全成熟和定型。5.簡述漢字造字的六種基本方法。1)象形2)指事3)會意4)形聲5)轉注,同義互訓6)假借,同音替代。6.“三皇五帝”正統的說法是指哪些人?三皇: 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正統觀點)五帝: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7.中國人為什么把自己稱作“龍的傳人”?龍最初是生殖圖騰,后演化為政治圖騰。(1.首先是遠古人生殖崇拜的結果。(2.大國統治需要有某種神奇的強大超凡的力量的支助。(3.農耕文明需要雨水保護。龍主管雨水。8.簡述易經包含的哲學思想。(1. 對立統一的思想 (2. 變化發展的思想(3. 矛盾對

3、立與轉化的思想(4. 主觀能動性的思想(5. 無限發展的思想9.揭示周易精髓的“陰陽魚圖”最早是什么時代的作品?陰陽魚圖:據明朝初年的趙揮謙說,南宋時,朱熹派蔡元定到某搜集這些圖,蔡得到三副圖,這是其中之一。不知什么原因,朱熹沒有見到這幅圖。趙揮謙也是好不容易才搜集到的。李申認為,我們最好相信,這圖是元朝末年的人創造的,也可能就是趙揮謙創造的。10.簡述孔子“君子觀”的主要內容。為人處世之道君子觀1.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仁的實質: 愛人2.義者宜也,尊賢為大 義的實質:適宜3.禮是仁義的表現形式 禮的實質:體仁行義的行為規X4.時中中庸之道:執兩用中,“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中庸5. “知命”

4、 盡人事而待天命11.簡述儒家之“儒”的本質含義。儒,含有不窮困、不為困難所嚇倒,不斷進取,積極向上的人之意。儒家的儒,正是這種不窮困、不為困難所嚇倒,不斷進取,積極向上的君子儒,而非小人儒。12.述評儒家的“窮獨達兼”的為人處世之道。窮獨達兼。(義)孔子:“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 。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盡心上宋代X仲淹在某樓記對此有很好的表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3.簡述孔子的教育思想。1.“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2.“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3.啟發式

5、教學方法4.實事求是的學風儒家的理想人格內圣外王內涵:內圣,指內心有深厚的仁義禮智信等道德修養,即內修圣人之德。外王即外施王者之政,指把主體內在的修養所得,推廣于社會,使天下道一風同。用儒家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通過修身來齊家,進而治國平天下。方法:三綱八目:三綱: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15.述評儒家的“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的人生哲學及其現代意義?當仁不讓,義不容辭。(義)孔子為中國人做出了楷模舍己為人,公而忘私,以天下為己任,殺身成仁,舍身求義。這種不顧個人安危,以天下為己任,赴湯蹈火,前仆后繼的精神,是儒家文化的精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

6、精髓,是中華民族能夠屹立于今天的脊梁。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16.道家思想的出發點是什么?楊子、老子、莊子的答案各是什么?出發點:全生避害楊朱的方法逃離人世,遁跡山林。 老子的方法遵道行事,自然無為。莊子的方法無待無我,避于仙境。 17.簡述道家老子的為人處世之道。襲明: 按道、常、規律辦事。處柔:(貴柔守雌)“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無為”:“寡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46章)所以要“寡欲”。不為天下先:“三寶”:一是慈,即寬容;二是儉,即退縮,保守;三是“不敢為天下先”。 18.述評老子“不敢為天下先”的

7、人生哲學。不為天下先:“三寶”:一是慈,即寬容;二是儉,即退縮,保守;三是“不敢為天下先”。 19.莊子的 理想人格渾沌、神仙 應帝王中有一個寓言:“南海之帝為倏,某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19.述評莊子的生死觀。主X“重生”,反對“輕生”“外生死”超生死游無何有之鄉 20.“視死如歸”的含義及其文化淵源。齊物論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大宗師說:“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

8、圣人“不知說(悅)生,不知惡死”。21.簡述莊子的幸福觀。相對幸福 自由盡性以理化情,達生知命絕對幸福 無己、無功、無名22.簡述中國道教的特點。它是重視今世、重視生命價值的某。以神仙信仰為核心,即相信仙人、仙境的存在,世人可以尋求到或修煉成仙。是重視科技的某。 23.簡述佛教中“菩薩”的含義及其精神境界。波羅蜜修渡成功的人便是“菩薩”。“菩薩”是梵語菩提(覺悟)薩陲(有情)的譯音,中文直譯即為“覺有情”,即多情的慈悲救世的得道者。24.簡述佛教中國化的主要表現。1.死后成佛到今生成佛2.禁欲主義苦行僧被修正 3.長期修煉成佛到頓悟成佛4.佛教對中國巫術的妥協 25.簡述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

9、別。小乘佛教:認為世間無常,人生是苦。主X出家修行,宣稱生死輪回,在輪回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羅漢)大乘佛教:主X世間無常,一切皆空。把超越現實世界的精神解脫說成是最高、最真實、最理想的精神境界,叫作“涅磐”。 (菩薩、佛)26.簡述三十六計的成書時代及其作者。 檀公即南朝X宋王朝大將檀道濟(385-436年),高平金鄉(今某省某金鄉縣檀莊)人。2008年9月,在檀道濟的家鄉某地區發現了玉簡冊書三十六計,玉書尾片刻有“開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即公元596年,距檀道濟僅160年左右。27.簡述中國古代的戰爭觀。.義戰而禮戰.強兵而重戰.弭兵而反戰 .義戰而仁戰28.述評“向戍弭兵”。

10、“弭兵之會”就是談判修和,停止戰爭的盟會。 公元前546年,宋國大夫向戌,約合晉卿趙子文、楚令尹子木等在宋結盟,發起了歷史上著名的“弭兵之會”,又稱“向戌弭兵”。此次弭兵大會共邀請了十余國參加,并約定,除齊、秦大國外,其余各國均需準備雙份禮品,分別貢于晉、楚盟主國。從此,小國的貢納負擔增加了一倍之多。 “弭兵”也是當時的一種社會思潮。 向戌弭兵受到了子罕的批評:“凡諸侯小國,晉楚所以兵威之。畏而后上下慈和,慈和而后能安靖起國家,以事大國,所以存也。無威則驕,驕則亂生,亂生必滅,所以亡也。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廢一不可,誰能去兵?兵之設久矣,所以威不軌而昭文德也。圣人以興,亂人以廢,廢興存亡昏明之術

11、,皆兵之由也。而子求去之,不亦誣乎?以誣道蔽諸侯,罪莫大焉。縱無大討,而又求賞,無厭之甚矣!”子罕的意見有三:弭兵不利于小國。弭兵不合天意。(天生五材)。弭兵不符合圣人之道。 左傳是褒子罕而貶向戌,尚武備而賤弭兵。28. 如何看待宋襄公的泓水之戰。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舉兵伐X,楚軍為救X而與宋軍戰于泓水。“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后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子曰:仁者愛人。其愛人的最低標準是什么?

12、愛人之首要在哪里?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愛人的根本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愛人的始要:親親為大30.“存天理,滅人欲”的理欲觀合理性及其弊端最早把天理與人欲對立起來的是禮記。禮記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惡形焉。好惡無節于內,知誘于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佚作亂之事,此大亂之道也。”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并把滅人欲當作存天理的必要條件。 天理與人欲的關系:相互依存。他說:“有個天理就有個人欲,蓋緣這個天理,須有個安頓處,才安頓得不恰好,便有人欲出來。”相互對立。朱熹更強調天理人欲的對立。認為“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人欲在界限上雖是不確定的,但在性質上卻是不容混淆的、對立的。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存則天理滅,二者不可調和。總之 ,一個人,食,足夠即可,飯要吃,來點肉,來點酒,都是可以的,但大魚大肉,花天酒地,奢侈浪費,貪圖享受,則是過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