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原創】水中生活的動物(一)教學設計課題1水中生活的動物(一)年級八年級授課時間9.1教材分析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探究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兩個“觀察思考”、一個探究實驗等活動來認識魚類在水中石如何運動、呼吸的,從而總結出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強,所以要讓他們通過探究和觀察來得出結論,從而鍛煉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設計實驗來驗證自己作出的假設,可以教給他們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培養他們的科學素質。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過
2、程和方法利用實驗觀察的方式進行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認識愛護水生動物。重點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難點說明水生動物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教具課件環節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引入 新課教學 七年級我們學習了生物圈中的植物和人,本學期我們學習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先來看水中生活的動物。最常見的就是魚。一、水中生活的動物魚類的主要特征體型呈梭型、鱗片外有黏液,可減少水中運動的阻力;用鰓呼吸,用鰭游泳。 呼吸:鰓是呼吸器官,由鰓絲 &
3、#160; 提供魚讓學生觀察,要求學生記錄觀察結果。 引導學生學習觀察順序,從形、色、表、呼吸、運動幾個方面入手,從整體到局部,從形態到生理。 分小組邊觀察邊記錄。一小組黑板展示。 整理完善觀察記錄。 引入生物分類學的研究方法。 新課教學 &
4、#160; 當堂反饋和鰓蓋組成,鰓絲里密布大量的毛細血管,有助于氣體交換,完成水中呼吸。 游泳:鰭是運動器官。各種鰭的作用:胸鰭、腹鰭起平衡作用,尾鰭保持前進的方向 二:魚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體表鰓鰭三、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魚再水中口和鰓蓋后緣交替張合完成呼吸。請同學們觀察魚鰓完成討論題。用毛筆演示鰓絲在水中和空氣中的不同狀態。 很多鰭協調運動能前進、保持平衡轉彎。具體哪種鰭起到什么作用僅靠觀察不能得出結論,如何探究?復習探究實驗的六
5、大步驟。分小組就一種鰭的功能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探究方案。鼓勵不同組用不同的方案。教師關注各小組同學的參與情況。針對不參與同學個別指導,布置任務。教師完善。指導。邊觀察、討論回答問題。說出魚離開水為什么會死亡。 分小組就一種鰭的功能作出假設,設計探究方案。寫在小黑板。展示,小組間評價(標準:問題明確、單一變量、設計對照組、畫圖、表格、文字表述)。預測出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大家討論如何解決。實時計劃、討論得出魚鰭的具體作用。完成討論題。 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動腦、動手,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動腦、動手,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反思
6、;第一節水中生活的動物教學設計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雷紅娟【教材分析】“水中生活的動物”是新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一章“各種環境中的動物”的第一節內容。舊教材講述魚的形態、結構、生理及解剖實驗的內容占較大篇幅,而新教材主要關注魚的形態、運動、呼吸等方面的內容。由于大幅度刪減了原教材的內容,才可能有效地保證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探究活動,以達到重點認識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這一目的。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就是探究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通過兩個"觀察與思考"、一個"探究"實驗、一個課外實踐,讓學生認識魚類在水中是如何運動和
7、呼吸的,進一步總結出魚類適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應側重于指導學生探究的過程,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動腦、動手,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學生分析】八年級學生在第四單元中已經學習了人體結構和生理的內容,所以本課簡化了魚的結構和生理方面的內容,著重讓學生認識魚類在水中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由于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強,所以要讓他們通過探究和觀察來得出結論,從而鍛煉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設計實驗來驗證自己作出的假設,可以教給他們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培養他們的科學素質。【教材目標】1知識目標(1)了解水生無脊椎動物的常見類型。(2)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
8、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3)知道腔腸動物、軟體動物和甲殼動物。2. 能力培養(1)通過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和動手操作能力,實驗分小組進行,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體協作精神。( 2)通過觀察"魚鰓作用"的實驗,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 情感態度通過水域環境保護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認識愛護水生動物,保護漁業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合理開發利用水生動物資源的重要性。水中生活的動物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水生無脊椎動物的常見類型。(2)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2、
9、過程與方法歸納出水生動物適于水中生活的共同特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水生動物的生存環境變化情況,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二、重點和難點重點:探究魚類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難點:探索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三、教學過程(一)魚1、游泳:體型呈梭形、鱗片;外有黏液,可減少水中運動的阻力;鰭是運動器官,胸鰭、腹鰭起平衡作用,尾鰭保持前進的方向。2、呼吸:鰓是呼吸器官,鰓的結構。3、小結:魚類的主要特征體表被有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二)其他水生動物1、腔腸動物:海葵、海蜇、珊瑚等。它們結構簡單、有口無肛門。2、軟體動物:烏賊、章魚、扇貝、河蚌等。它們身體柔軟,靠貝殼保護身體。3
10、、甲殼動物:如蝦類、蟹類。它們體表有甲。4、其他:如海豚、鯨、海豹、龜、鱉等。(三)實驗探究1、6人一組,進行實驗:觀察魚缸里魚的體型、鱗片及運動時鰭的作用,相互交流,質疑答疑,作好記錄。認真觀察錄像,分析理解魚類的活動。6人一組進行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實驗,通過探究、交流、反思,歸納整理,得出自己的結論。引導學生總結出魚鰭的作用。2、6人一組,根據實驗提綱,仔細觀察魚缸里金魚的口和鰓蓋后緣交替張合的動作;用放大鏡對照鰓的結構放大觀察魚的鰓絲。通過相互交流,歸納整理,得出魚在水中呼吸的原理。根據實驗和錄像總結出魚類的共同特點。3、質疑:魚為什么能適于在水中生活? 魚的各種鰭在游泳中起什么作用?出
11、示觀察提綱,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錄像,分析問題,表述交流,得出結論。指導學生進行模擬實驗(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通過探究,得出結論。質疑:人為什么不能像魚一樣在水中自如呼吸?出示觀察提綱,組織學生進行實驗,針對問題進行探究。同時,給于學生適當的幫助、指導,最終得出結論。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組織學生分析魚類的共同特征。通過相互交流,得出結論。質疑:除了魚外,你還知道哪些水生動物?組織學生自主看書,觀察標本并相互交流。對存在的問題,在教師的點拔、指導下,完成答疑、解惑。質疑:利用錄像展示水域污染情況,并提出水環境的好壞影響水生生物的生活嗎?組織學生表述交流,得出結論,進行情感教育。(四)課堂小結1了解常
12、見的水生無脊椎動物。2掌握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形態特點和結構特點。3知道水域環境的污染對水生動物生活的影響。(五)課后練習(六)課后拓展查詢有關中華鱘的信息。四、教學反思學生通過觀看各種水生動物的圖片或錄像片,提高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探究活動,同時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感知,體現了在動中學的特點,體現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學習理念。探究魚類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實驗教學設計一、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2. 能力目標(1)通過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和動手操作能力,實驗分小組進行,這樣
13、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體協作精神。(2)通過觀察"魚鰓作用"的實驗,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 情感目標通過水域環境保護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認識并愛護水生動物,保護漁業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合理開發利用水生動物資源的重要性。二、 探究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實驗材料:鯽魚、氣球、吸管、塑料板、橡皮筋、線、剪刀、培養皿、解剖盤等。【教學設計】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1教師引入本節課的實驗目標。2學生認識某些魚,如:中華鱘、金魚、鰱魚、大白鯊等。1學生集體發言。 2學生觀察圖片。3兩名學生介紹自己認識的一種魚的某些方面,如:生活環境、食性、
14、與人類關系等。1通過提問有哪些動物生活在水中引入本節課的實驗目標。2解說中華鱘、金魚。3讓兩名學生把搜集到的資料介紹給大家。4教師表揚及分析。 3觀察鯽魚的外形及其在水中的運動。1學生回答。 2觀察自己小組所準備的鯽魚,回答問題。1質疑:“魚兒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2“魚外形上有哪些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4小結魚的體色、外形、體表這三方面有利于水中生活。5各種魚鰭所起的作用:尾鰭:左右擺動,推動魚體前進;決定運動方向,若失去魚不會轉彎 胸鰭:當尾鰭不運動時,胸鰭向魚體兩側張開,作前后擺動時,魚體前進;一側胸鰭擺動學習內容1學生交流后回答問題。2學生進行實驗。
15、160;3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活動1讓學生觀察魚的體色、體形、體表。2分析學生回答的的問題后進行小結魚的體色、外形、體表這三方面有利于水中生活。3魚鰭是魚的主要運動器官,而魚鰭共有五種,顯示圖片,問:“這五種魚鰭在游泳中各起什么作用?你們設計了什么方法去知道各種魚鰭所起的作用?”教師活動時魚體向不動的一側轉彎;平衡,若失去,魚體會左右搖擺不定腹鰭:擺動范圍不大,向兩側略展,保持魚體穩定; 背鰭和臀鰭:垂直波動,維持魚體直立;3學生回答,作記錄。4學生用剪鰭法做實驗。 5五名學生輪流來到講臺邊,利用大魚缸進行展示。4分析學生回答后,讓學生進行實驗,各一大組用剪鰭法
16、來做實驗,由組長分好剪哪種鰭的工作。5讓學生來到講臺邊,利用大魚缸進行展示。強調:實驗過程要注重團體合作和交流,還要守紀律和盡量把聲音壓低。3巡視,提問學生后再歸納小結。4魚的呼吸:鰓是呼吸器官,由鰓絲和鰓蓋組成,鰓絲里密布大量毛細血管,有助于水中氣體交換,完成水中呼吸1學生回答。 2學生進行實驗。 3學生談談有關魚鰓的知識。4學生做記錄及課堂練習。1質疑:“人為什么不能在水中生活?”2讓學生參考生物實驗冊32頁進行實驗。3讓學生談談在這個實驗中發現的問題或得到的知識。4小結鰓的組成和作用。5魚適于水中生活的其他特點:(1)側線:與神經相連,能感知水流的方向。(2)鰾:內有
17、氣體,能讓魚停留在各個水層。1學生觀察魚的鱗片,發現了側線。 2學生提出疑問。 3觀察魚鰾,提出問題,在實物投影儀上進行探究魚鰾的特點。1“魚兒還有其他特點適于水中生活嗎?”(提示學生觀察魚的鱗片)2讓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學生問題。3顯示魚鰾,讓學生提出問題,在實物投影儀上讓學生進行探究。6歸納總結魚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1學生以四人小組形式來歸納出魚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用白紙列出并在投影儀上顯示出來。1問:“同學們能總結出魚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嗎?”2分析學生的總結能力。7愛護魚類,重視環境保護。1學生思考后回答。2做記錄。3回答問題。明確愛護水域環境的重要性。1問:“其他魚適于
18、水中生活的特點與鯽相似嗎?魚這一類群有什么共同特征?”2問:“你們喜歡魚嗎?喜歡魚,哪怎樣去保護它們呢?”8結束實驗,整理實驗用品。1整理實驗用品。2討論和交流。1巡視學生實驗臺。2了解學生實驗感想。9做生物實驗冊及其他練習。1做生物實驗冊及其他練習。1布置作業。 教學反思:本實驗案例通是過引導學生進行各種探究實驗活動,使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體,較好地體現新課程教學理念。其主要特點有如下幾點:1、通過分組活動、教師巡回指導、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等使師生共同提高科學素養,體現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理念。2、突破教師講到底,學生聽到底的被動低效格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觀察、
19、實驗、討論、展示等課堂的各個環節,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轉變。3、 通過探究實驗,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得到培養,并懂得愛護動物,學會與動物和諧相處,形成愛護生物和重視環境保護的價值觀。 4、通過教學多媒體手段,如:電腦、圖片、實物。第1節水中生活的動物 一、教學目標 1、 說出水生無脊椎動物的常見種類。 2、 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 3、 說明水生動物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 4、 關注水生動物生存環境。 二、
20、重點和難點 1、 探究魚類的運動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 2、 說明水生動物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 三、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CAI課件;魚缸、金魚、氣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針線、鋼尺等、魚鰓結構掛圖。 學生:搜集有關水生動物的生活資料;預習探究魚鰭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擬實驗。 四、課時分配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一、動物的多樣性 1、 種類 2、 生活環境 3、 運動方式 二、常見的水中動物-魚 1、 游泳:體型呈梭形、鱗片外有黏液,可減少水中運動器官,胸鰭、腹鰭起平衡作用,尾鰭保持前進的方向。 2、 呼吸:鰓是呼吸器官,由鰓絲和鰓蓋組成,鰓絲里密布大量
21、的毛細血管,有助于氣體交換,完成水中呼吸。 三、魚類的主要特征 體表被有鱗片,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魚類是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能在水中呼吸。 四、其他水生動物 1、 腔腸動物:海葵、海蜇、珊瑚等。它們結構簡單、有口無肛門。 2、 軟體動物:烏賊、章魚、扇貝、河蚌等。它烏身體柔軟,靠貝殼保護身體。 3、 甲殼動物:如蝦類、蟹類。它烏體表有甲。 4、 其他:如海豚、鯨、海豹、龜、鱉等。 五、水域環境的保護 認同保護水域環境的重要性每人說出一種熟悉的動物。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著根據有無脊椎或生活環境和運動方式的不同,給這些動物找個家,將結果填寫在書中的表格里。
22、1、 四人一組,根據觀察提綱,進行實驗:觀察魚缸里魚的體型、鱗片及運動時鰭的作用,本互交流,質疑答疑,歸納整理,得出結論。 2、 根據觀察提綱,認真觀察錄像,分析問題,小組討論,表述交流,質疑答疑,歸納整理,得出結論。 3、 根據探究問題,在老師指導下,四人一組進行模擬實驗(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通過探究、交流、反思、歸納整理,得出結論。 1、 四人一組,根據觀察提綱,仔細觀察魚缸里金魚的口和鰓蓋后緣交替張合的動作;用放大鏡對照鰓的結構放大圖觀察魚鰓絲。通過相互交流,歸納整理,得出結論。 2、 根據觀察提綱,認真看錄像,思考分析問題,小組討論,表述交流,質疑答疑,歸納整理,得出結論。 (課前)
23、搜集資料,根據問題,表述交流,達成共識,保護水域環境非常重要。創設情景(CAI媒體播放),帶領學生進入那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讓學生每人說出一種熟悉的動物(不能重復)。然后,組織學生根據有無脊椎或生活環境和運動方式的不同,給他們找個家。 質疑:魚為什么適于在水中生活?出運河觀察提綱,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觀察,針對問題進行步步為營探究。同時,給予學生適當的幫助、指導,最終得出結論。 錄像播放奇妙的海底世界。將畫面聚焦在水中自由生活的魚。質疑:魚為什么適于在水中生活?出示觀察提綱,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錄像,分析問題,表述交流,得出結論。 錄像播放奇妙的海底世界。將畫面聚焦在水中游泳的魚。質疑:魚的各種鰭在游
24、泳中起什么作用?出示探究問題,指導學生進行模擬實驗(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通過探究,得出結論。 質疑:人為什么不能像魚一樣在水中自如呼吸?出示觀察提綱,組織學生進行實驗,針對問題進行探究。同時,給于學生適當的幫助、指導,最終得出結論。 錄像播放金魚在水中的生活情況:金魚的口和鰓蓋交替張合的動作;以及放大的鰓絲結構。出示觀察提綱,指導學生觀察思考,通過探究,得出結論。 質疑:除了魚外,你還知道哪些水生動物? 質疑:水環境的好壞影響水生生物的生活嗎?組織學生表述交流,得出結論,進行情感教育。第一節 水中的藻類植物 -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幾種常見的藻類植物名稱,概述藻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 (2)說
25、明水綿細胞與綠色植物細胞以及藻類植物與苔蘚、蕨類植物的異同點 能力目標:(1)熟練制作裝片和顯微鏡 (2)在比較水綿細胞與其他綠色植物細胞的異同時,使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關注藻類植物的生存狀況,形成自覺的環境保護意識。 重點:闡述水綿的結構特點 難點:對學生觀察能力、收集資料能力的培養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探究藻類植物 先讓學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中的優美詩句,展開想像的翅膀想像詩句中的景象,再請課前采集過水綿、海帶等藻類植物的學生介紹這些植物的生活環境,最后課件展示衣藻、水綿、海帶等及其生活環境的錄像片段,加深學生對藻類植物生活環境的感性認識。&q
26、uot;藻類植物的生活環境有什么特點呢?"學生總結:生活在水中(海水、淡水中)。教師加以補充: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陸地的陰濕處。此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力,也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外實踐活動的積極性。"關于藻類植物你想知道些什么?讓學生將想知道的問題記錄下來,小組歸類后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大多數的藻類植物終生生活在水中,它們是怎樣生活的呢?"藻類植物的形態與其他的陸生植物有什么區別嗎?"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起什么作用?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呢?等等,此環節既為學生提供了發散思維、提出問題的空間,又引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藻類植物的形態特點等問題
27、的欲望。 緊接著教師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衣藻的模型、水綿的臨時裝片,并將學生課前采集的新鮮的海帶、紫菜等分發給學生,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尋找自己想知道的問題的答案,同時,教師進一步啟發:"藻類植物是單細胞的還是多細胞的?""它們有專門的根、莖、葉等器官嗎?""它們的形態結構是如何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通過觀察、討論,學生們概括出:藻類植物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沒有根、莖、葉的分化,這種結構特點是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藻類植物整個身體都浸沒在水中,全身都能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故不需要有專門的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根、起
28、運輸作用的莖以及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的分化。 教師通過媒體展示資料"藻類植物比陸地上的植物分布范圍大、數量多;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占空氣中氧氣的95.",激起了學生進一步探究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與人類關系的興趣。教師提供有關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及與人類關系的部分圖片,為學生了解這部分內容創設了情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關于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與人類的關系,你還知道哪些?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發表自己的見解,使學生對藻類植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培養了學生關注生物圈中各種各樣綠色植物的情感。 "綠色植物的植物體一定是綠色的嗎?為什么?""赤潮現象常引起魚體大量死亡,為什么?等問題作為課外研究性學習課題布置下去,旨在初步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第四單元生物中環境的多樣性第11章空中的生物第1節 鳥類(第一課時)丹陽市橫塘中學 常旭琴【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將來的文盲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為了使學生“會學”,本節課借助自制的網絡學習平臺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各小組選擇不同的方面對鳥類的主要特征進行探究,旨在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和科學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武漢警官職業學院《開發綜合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鐵房地產集團合肥蜀山置業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上海嘉定區公開招聘社區工作者筆試帶答案2024年
- 2024年陜西延安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青島高新區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貴州六盤水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阜陽潁上縣慎泰城市建設投資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樂山五中2024-2025學年度八年級下冊初中道德與法治期中考試卷八下半期道法答案-2025
- 北京市順義一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含答案)
- 關于證券投資的財務風險分析
- 組裝檢查記錄表
- 小學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4、地球-我們的家園》第一課時說課稿
- DB11T 1340-2022 居住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
- 保險市場調查與分析實訓三任務一2.3.1任務一運用Excel整理市場調查問卷數據
- 中央空調(多聯機)施工方案
- PKPM磚混結構抗震及其他計算全攻略
- “育鯤”輪轉葉式舵機工作原理和電氣控制以及故障分析
- 流動資金自動測算表(內自帶計算公式)
- 最新.爾雅批判與創意思考--馮林答案
- 宿州光伏玻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模板)
- 10KV變電站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