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天線技術_第1頁
智能天線技術_第2頁
智能天線技術_第3頁
智能天線技術_第4頁
智能天線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講:智能天線一、概述:天線的分類w 全向天線 全向天線,即在水平方向圖上表現為360都均勻輻射,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無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圖上表現為有一定寬度的波束,一般情況下波瓣寬度越小,增益越大。全向天線在移動通信系統中一般應用與郊縣大區制的站型,覆蓋范圍大。 w 定向天線 定向天線,在在水平方向圖上表現為一定角度范圍輻射,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有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圖上表現為有一定寬度的波束,同全向天線一樣,波瓣寬度越小,增益越大。 一、天線的分類w 機械天線 所謂機械天線,即指使用機械調整下傾角度的移動天線。 w 電調天線 所謂電調天線,即指使用電子調整下傾角度的移動天線。 對稱振子 天線方向性

2、 天線方向性增強 波瓣寬度 柵狀拋物面天線 八木定向天線 室內吸頂天線與室內壁掛天線 二、概述w隨著全球通信業務的迅速發展,作為未來個人通信主要手段的無線移動通信技術引起人們極大關注。二、概述w如何消除同信道干擾(CCI)、多址干擾(MAI)與多徑衰落的影響成為人們在提高無線移動通信系統性能時考慮的主要因素。w 近年來智能天線成為移動通信領域中的一個研究熱點,是解決頻率資源匱乏的有效途徑,同時還可以提高系統容量和通信質量。如何消除同信道干擾(CCI)、多址干擾(MAI)與多徑衰落的影響成為人們在提高無線移動通信系統性能時考慮的主要因素。自適應天線陣列同頻干擾w 現代蜂窩通訊為了提高頻率使用效率

3、,使用了各種頻率復用技術,這也帶來了同頻干擾的問題。對特定用戶發出的有用信號,對這個小區或者其它小區中采用相同頻率的用戶來說,形成了很強的干擾,限制了用戶數量的增加。相對于傳統基站天線,扇區天線系統通過減小總發射功率的方法使這個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智能天線系統不但可以通過指向預定用戶,而且可以通過產生方向圖零點來對準干擾來源方向的方法,減小同頻干擾。小區內的頻率復用互調干擾的形成互調干擾的形成w 在雙向無線電通信擁擠的區域里,當兩個或更多個信號加到非線性器件中時,產生了互調干擾分量,發射機和接收機都能產生這些干擾分量。這些分量出現在不同的頻率上,而且能在另一些信道上引起干擾。如果干擾和

4、有用信號差不多大小或比有用信號大,則有用信號就受到嚴重的干擾。如果干擾比有用的信號弱,只在沒有信號時,干擾才能被聽到。w 兩個或更多個發射機互相靠得很近時,每個發射機與其他發射機之間通常通過天線系統耦合,從每個發射機來的輻射信號進入其他發射機的末級放大器和傳輸系統,于是就形成了互調。而這些產物落到末級放大器的通帶內并被輻射出去,這種輻射可能落在除了已指配的發射機頻率之外的那些信道上。 互調干擾的形成互調干擾的形成何謂智能天線? 智能天線原名自適應天線陣列(AAA,Adaptive Antenna Array)。w 最初的智能天線技術主要用于雷達、聲納、抗干擾通信、定位、軍事方面等,用來完成空間

5、濾波和定位。w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以及對移動通信電波傳播、組網技術、天線理論等方面的研究逐漸深入,智能天線開始用于具有復雜電波傳播環境的移動通信。智能天線的特點w(1)擴大系統的覆蓋區域;(2)增加系統容量;w(3)提高頻譜利用效率;(4)降低基站發射功率,節省系統成本,減少信號間干擾與電磁環境污染。智能天線w 采用空分復用(SDMA),利用在信號傳播方向上的差別,將同頻率、同時隙的信號區分開來。w 它可以成倍地擴展通信容量,并和其他復用技術相結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頻譜資源。另外在移動通信中,由于復雜的地形、建筑物結構對電波傳播的影響,大量用戶間的相互影響,產生時延擴散、瑞利衰落、多

6、徑、共信道干擾等,使通信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等間距線天線陣M元智能天線陣結構圖智能天線的分類w 人們在習慣上還是將智能天線系統分為兩類,開關波束和自適應陣列系統。w開關波束具有有限數目的、固定的、預定義的方向圖,其天線系統可形成多個固定的波束,在特定的方向上提高靈敏度。它從幾個預定義的、固定波束中選擇其一,檢測信號強度,當移動臺越過扇區時,從一個波束切換到另一個波束。w自適應天線具有無限數目的、隨時間調整的方向圖,該技術是目前最先進的智能天線方法,它采用多種較新的信號處理算法,可以有效地跟蹤、鎖定各種類型的信號,動態抑制其干擾到最小,而所希望的信號最大。 開關波束天線接收機波束切換系統原理圖開關

7、波束天線方向圖開關波束天線方向圖自適應天線陣接收機自適應天線陣方向圖自適應天線陣方向圖波束形成步驟w 步驟:首先,估計所有多徑分量的入射角;w 其次,確定某一方向的信號為有用信號還是干擾信號,當然這需要有用戶識別信號;w 第三,計算出天線加權值,形成特定的波束,得到最優化的信號噪聲干擾信號比。該波束自適應波束形成需三個能夠最大限度地放大有效信號,同時以零陷對準干擾信號,使干擾信號在理論上被完全地抑制。智能天線的優點w 智能天線利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采用了先進的波束轉換技術(switched beam technology)和自適應空間數字處理技術(adaptive spatial digita

8、l processing technology),產生空間定向波束,使天線主波束對準用戶信號到達方向,旁瓣或零陷對準干擾信號到達方向,達到充分高效利用移動用戶信號并刪除或抑制干擾信號的目的。覆蓋范圍的比較新建系統投資比較智能天線在移動通信中的功能智能天線在移動通信中的功能(1)抗衰落)抗衰落w 在陸地移動通信中,電波傳播路徑由反射、折射及散射的多徑波組成,隨著移動臺移動及環境變化,信號瞬時值及延遲失真的變化非常迅速,且不規則,造成信號衰落。采用全向天線接收所有方向的信號,或采用定向天線接收某個固定方向的信號,都會因衰落使信號失真較大。如果采用智能天線控制接收方向,天線自適應地構成波束的方向性,

9、使得延遲波方向的增益最小,減小信號衰落的影響。(2)抗干擾)抗干擾用高增益、窄波束智能天線陣代替現有FDMA和TDMA基站的天線。與傳統天線相比,用12個 30波束天線陣列組成360全覆蓋天線的同頻干擾要小得多。將智能天線用于CDMA基站,可減少移動臺對基站的干擾,改善系統性能。智能天線通過主波束指向指定的用戶可以降低同頻干擾、提高通話質量、減小頻率復用距離。抗干擾應用的實質是空間域濾波。智能天線波束具有方向性,可區別不同入射角的無線電波,可調整控制天線陣單元的激勵“權值”,其調整方式與具有時域濾波特性的自適應均衡器類似,可以自適應電波傳播環境的變化,優化天線陣列方向圖,將其“零點”自動對準干

10、擾方向,大大提高陣列的輸出信噪比,提高系統可靠性。(3)增加系統容量)增加系統容量w 采用智能天線技術,用多波束板狀天線代替普通天線,由于天線波束變窄,提高了天線增益及CI指標,減少了移動通信系統的同頻干擾,降低了頻率復用系數,提高了頻譜利用效率。使用智能天線后,無須增加新的基站就可改善系統覆蓋質量,擴大系統容量,增強現有移動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性能。4)實現移動臺定位)實現移動臺定位目前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只能確定移動臺所處的小區,如果增加定位業務,則可隨時確定持機者所處位置,不但給用戶和網絡管理者提供很大方便,還可開發出更多的新業務。智能天線是一種天線和傳播環境與用戶和基臺的最佳空間匹配通信 為

11、什么要用智能天線w智能天線適用于維持一條與用戶的“虛擬”路徑,這種信號處理方式使得在高干擾的情形下也能維持這種聯結w常規的方法把信號向所有的方向發射,導致在相鄰基站信號質量下降極大限制了用戶的數量移動通信基站中的智能天線三、空分信道和智能天線三、空分信道和智能天線智能天線是一個天線陣列,如圖所示。它由N個天線單元組成。每個天線單元有M套加權器,可以形成M個不同方向的波束,用戶數M可以大于天線單元數N。根據采用的天線方向圖形狀分為:智能天線方框圖自適應方向圖智能天線自適應方向圖智能天線 w 采用自適應算法,其方向圖沒有固定的形狀,隨著信號及干擾而變化。它的優點是算法較為簡單,可以得到最大的信號干

12、擾比。但是它的動態響應速度相對較慢。另外,由于波束的零點對頻率和空間位置的變化較為敏感,在頻分雙工系統中上下行的響應不同,因此它不適應于頻分雙工而比較適應時分雙工系統。自適應天線陣著眼于信號環境的分析與權集實時優化上。自適應天線的發展w自適應天線已有30多年,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發展階段w 第一個10年主要集中在自適應波束控制上。w 第二個10年主要集中在自適應零點控制上。第三個10年主要集中在空間譜估計上,諸如最大似然譜估計、最大熵譜估計、特征空間正交譜估計等等。固定形狀方向圖智能天線固定形狀方向圖智能天線 w 固定形狀方向圖智能天線方向圖形狀基本不變。它通過測向確定用戶信號的到達方向(DOA

13、),然后根據信號的DOA選取合適的陣元加權,將方向圖的主瓣指向用戶方向,從而提高用戶的信噪比。固定形狀波束智能天線對處于非主瓣區域的干擾,是通過控制低的旁瓣電平來確保抑制的。與自適應智能天線相比,固定形狀波束智能天線無需迭代、響應速度快,而且魯棒性好,但它對天線單元與信道的要求較高。智能天線的增益智能天線的增益w 如圖是一個8元圓形自適應陣列對1用戶(實心矩形)、10干擾用戶(空心矩形)通信環境的等效方向圖。由圖可見,系統在干擾方向形成凹點,并在所需信號方向形成峰值。通常自適應算法在無干擾信號的其它角度上也可能出現峰值。也有等旁瓣的智能天線。時空信號聯合處理技術時空信號聯合處理技術w 智能天線

14、實際上是一種空間信號處理技術。如果它和時間信號處理技術相結合,就是時空信號聯合處理。在時間信號處理方面,如均衡技術,時、頻域分集接收,RAKE接收,最大似然接收等已在通信中得到廣泛應用。把兩種信號處理技術結合起來產生一種稱之為兩維或三維RAKE接收。 如圖給出了一個用于DSCDMA系統的時空域聯合處理系統結構框圖。它除了有智能天線部分,還有多用戶聯合檢測部分。在多用戶聯合檢測部分,如我們需要先得到用戶0的信號。Demi和Modi (i1,2,M)分別將來自第i個用戶的擴頻干擾解調后重新擴頻,自適應數字濾波器ADFi用來識別包括無線信道和天線陣列的參數,以產生對干擾的復制。從智能天線輸出端的信號

15、y(k)中減去干擾信號,得到的u(k)經過自適應濾波器ADF0得到用戶0的信號。再通過Dem0解調后得到基帶信息,把它重新擴頻、調制再與ADF0的輸出相減,就得到了用于控制ADFi(i0,1,M)的誤差信號。四、智能天線對無線網絡性能四、智能天線對無線網絡性能及電磁輻射的改善及電磁輻射的改善w 對無線干擾的控制一直是移動通信運營商關注的問題,良好的干擾控制不僅可以提高通信質量,而且可以提升網絡所能承載的用戶數。為了有效地控制干擾,移動通信基站從單小區全向站發展到了三小區定向站,CDMA系統甚至使用六小區定向站。麥得威的GSM智能天線w 麥得威的GSM智能天線系統實際是一個近似十二小區的系統,在

16、使用上,廣播信道和公用控制信道使用三小區系統,而話務信道使用十二小區系統。如圖是12小區的系統相對與全向站,載干比有大約11dB的增益。的增益。 w麥得威的GSM智能天線系統是一個基于三小區定向站開發的系統,每個小區方向由一個寬波束(900或1200)天線和四個窄波束天線構成。窄波束天線半功率角為22.50或300,如圖所示: w對一些同頻信道進行了干擾強度的比較測試,結果是這些信道的干擾強度在使用智能天線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從表中可以看出對其他小區同頻信道的干擾減少了3.56dB。上行、下行信號的誤率也降低,移動臺的發射功率、場強也降低了。測試次測試次數數 測試測試頻點頻點 平均干擾強

17、平均干擾強度(傳統天度(傳統天線線) 平均干擾強平均干擾強度(智能天度(智能天線線) 干擾降干擾降低低 第一次 同頻1 -80.19 dBm -85.70 dBm 5.52 dB 同頻2 -82.27 dBm -87.91 dBm 5.64 dB 第二次 同頻1 -82.91 dBm -89.00 dBm 6.09 dB 同頻2 -84.14 dBm -87.62 dBm 3.48 dB w智能天線不僅能提高通信質量。而且能大幅度降低基站和手機發射到空間的能量,減少了生活環境中的電磁污染。五、軟件無線電結構的智能天線w 軟件無線電采用開放式結構 ,系統可自重構 ,由于同一系統可集成多種系統標準

18、 ,因而可實現多頻段多模式無線電 ,而且 ,通信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可隨時通過軟件的更新注入原有硬件系統 ,改善或賦予系統新的功能。其結構如圖所示。為一個采用軟件無線電技術的智能天線系統的結構圖 ,天線接收的信號首先經過下變頻器變換成基帶信號 ,經 A/ D變換后送入智能處理器 ,然后在系統的控制下合成所需的波束 ,再經 D/ A變換和上變頻變換 ,送入原 CDMA系統進行處理。智能天線的“智能化”w 智能天線的波束跟蹤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將高增益的窄波束指向期望用戶的物理方向 ,事實上 ,在隨機多徑信道上 ,移動用戶的物理方向是難以確定的 ,特別是在發射臺至接收機的直射路徑上存在阻擋物時 ,用戶的

19、物理方向并不一定是理想的波束方向。智能天線波束跟蹤的真正含義是在最佳路徑方向形成高增益窄波束并跟蹤最佳路徑的變化 ,智能天線的“智能化”正體現于此。六、室內智能天線系統w INRFX智能分布天線系統采用基站智能放大器和微蜂窩智能放大設備,通過軟同軸電纜,將從微蜂窩引入的無線信號均勻分布在建筑物的每個角落,解決建筑物內的信號盲區、弱區和經常掉話的不良通信問題。如圖是一個室內智能天線系統示意圖。基站智能天線系統構成系統構成w 基站智能放大器(BIAM):接收和分配射頻信號;控制和監督MIAM,向MIAM單元供電,提供告警信號和計算機通信接口。w 微蜂窩智能放大器(MIAM):處理器控制;提供線路補償增益;具有人工和自動兩種運行模式。w 布線電纜:采用50歐軟同軸電纜。w 天線:采用多種類型天線,如帽狀、板狀、鞭狀天線等。七、智能天線的典型結構w 一般的智能天線如圖所示。其原理如圖所示。w 外形如圖。w 具體參數為七、智能天線的發展w目前正處于確立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之時,歐、日、美等國非常重視智能天線技術在未來移動通信方案中的地位與作用。已經開展了大量的理論分析研究,同時也建立了一些技術試驗平臺。7.1歐洲歐洲w 歐洲通信委員會(CEC)在RACE(Research into Advanced Communication in Europe)計劃中實施了第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