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黎瓊《老師的語言要像寶石一樣鑲嵌在課堂上》_第1頁
特級教師黎瓊《老師的語言要像寶石一樣鑲嵌在課堂上》_第2頁
特級教師黎瓊《老師的語言要像寶石一樣鑲嵌在課堂上》_第3頁
特級教師黎瓊《老師的語言要像寶石一樣鑲嵌在課堂上》_第4頁
特級教師黎瓊《老師的語言要像寶石一樣鑲嵌在課堂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老師的語言要像寶石一樣鑲嵌在課堂上全國“第九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觀課心得綿陽市實驗小學黎瓊一、總體印像。十一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我們綿陽小語界一行十三人,參加了全國第九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聆聽了來自全國各省的三十二堂風格各異、精彩紛呈的語文閱讀課教學。充分地享受了一次新課標修改后,最體現課標精神的課例。這些課都帶著自己所在省份的獨特個性,又體現著小學語文的共性,更展示了各個研修團隊的實力。有許多獨特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智慧讓我們贊嘆不已,但是也有一些應賽性的痕跡讓我們遺憾和惋惜。1、課多。共32節課,兩個會場同時進行,高中低段的課均有,人教版的課居多,21堂,其次是蘇教版,5堂,北師

2、大版的2堂,長春版的1堂,湘教版1堂,河北版1堂,S版沒有(可見我們使用的教材的質量)。2、等級制。把四川的聽課老師130多位分入分會場,分會場聽不到上海、江蘇和浙江的課,所以我個人認為四川屬老少邊窮,是欠發達地區。幸好我們隊長還想辦法在那邊擠了三張票,才可以分享到更多的東西。3、每堂課都安排了10分鐘的課前互動。組織者的意圖是讓執教者了解學生的前在狀態(不允許提前見學生),遺憾的是個別老師在推銷自己,在為家鄉打廣告,沒有充分利用課前互動生存的資源來為教學服務。(參賽者背后的研修團隊沒有領會到這十分鐘的設置意圖。)二、我的收獲1、巧用課前互動的10分鐘作鋪墊:例1:圓明園的毀滅,讓學生猜字,從

3、甲骨文到漢字的演變過程,引出“旅行山水”四個字,由旅行山水巧妙進入圓明園。例2:桃花心木給孩子送音樂和小短文,(也是林清玄寫的)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例3:二年級的會走路的樹猜謎語:會走路的電線桿長頸鹿;會飛舞的小夜燈螢火蟲;會奔跑的人行橫道:斑馬;會游泳的噴泉此環節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他們的思維,最大程度地集中他們的注意力,也將孩子們帶到有趣的動物世界。2、巧推課外讀物:例1:會走路的樹先創設情境理解“好奇”,先理解“好奇”,再指導書寫“奇”,順勢推薦木偶奇遇記;例2:普羅米修斯在學生的質疑中引出希臘神話故事,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說明執教者有閱讀意識。例3最后一頭戰象推薦沈石

4、溪的動物文學作品,說它寫的是動物的故事,展現的是人類的情感,讓孩子們產生閱讀期待。3、對寫字的重視且方法很多:例1生命、生命在學生合作學習時互相聽寫生字詞:打擾、震撼、糟蹋,抽出“憾、撼”引導學生根據詞語所表達的意思來確定形象,再指導書寫左右結構的字及其如何才能寫美。例2會走路的樹動畫演示“趣”的筆順,問:看到“趣”你有什么發現、;要寫好“趣”字你有什么提醒?出示錯寫的“趣”字,讓學生發現它為什么不美?集體糾正后再寫兩次。找壓線筆,趣像下樓梯、一筆比一筆低。“奇”可以說順口溜:“大字真奇怪,一捺變一點,“可”的一橫要長寫,別讓“大”字掉下來。”4、朗讀指導很到位:例1圓明園的毀滅老師發現學生語

5、調很平就說,讀“昔日的輝煌”和讀“毀滅后的慘狀”是不一樣的,師導讀:“我們讀著讀著就明白了,讀著讀著你就發現了”“誰想讀出自己的感受?”老師及時在學生都市的間歇加以點撥:“不是溫柔地拿走,而是粗暴地掠奪!”再讀。例2桃花心木“誰想讀讀這段拯救人類的話?”“老師能感受到你在用心、用情在讀。”例3會走路的樹“我們向小嘆號挑戰!”“誰敢向小嘆號挑戰”“誰敢向小問號挑戰?”例4獻你一束花運用文中的提示語指導朗讀,含笑、柔和又肯定讀是怎樣的語氣和表情?“你把第一句起低一點會更好。”“你準備怎么讀,先想想,練一練,再朗讀。”把失敗與勝利的場境對比著來讀。例5匆匆自由讀文后匯報有困難的句子,老師范讀掃除朗讀

6、障礙。例6伯牙絕弦表示感嘆該怎么讀?古人讀書講究有節奏,找一找古人讀書的感覺,合上書在音樂聲中背誦更好。例7淺水洼里的魚強調讀課文要讀得自然聽起來才會舒服。師范,生跟讀,再抽讀,齊讀。5、學習方法的滲透。先想一想,練一練,再思考,例1圓明園的毀滅抓“上至下至”,這樣的句式把文物大多盡在其中,課件展示,滾動出各朝各代的珍品,豐滿了昔日的輝煌。例2會走路的樹整體感知:自由讀文,你對課文的什么地方感興趣?(根據學生的認知和需求來確定這節課解決什么問題。)例3獻你一束花從”四個怕”中去體會運動員的沮喪,體會“四個怕”的不一樣,巧妙告之:走進人物內心是理解課文的好方法?例4匆匆學習散文是品情,悟理,課件

7、出示“品讀助手”(學習要求),例5田園詩情用總起句來梳理全文的結構。例6普羅米修斯訓練提問有指向(內容或表達方向)提醒組長組織有序指向提問并解決問題。(主動閱讀,主動思考,大膽質疑),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時,凡是發現吸引你的文章或書,就要問:“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吸引了我?”抓住段與段之間的連接語,過渡語發現的情節之間的聯系,用詞語概括其意,讓學生在靜讀,默想中去發現。例7伯牙絕弦講故事要求層層深入,先隨意地講,再用“古時候”開頭,用“講故事”的方法來講,學生很快漸入復述的佳境,將得繪聲繪色。例8黃鶴樓送別教給讀書方法,一邊讀文字,一邊想象文字所描繪的畫面,師問:透過繁花似錦,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在

8、想象中生成精華“唐詩是中華文化的名片”。例9最后一頭戰象體現長文短教,學習單元設計了解學生知識的前在狀態,閱讀提示有指向,目標清晰,學得輕松。6、師生合作板書,既給學生展示的平臺,又騰出老師的時間推進教學和傾聽孩子的聲音(圖文結合)7、詞語解釋在語境中理解。例1會走路的樹首先通過一個“陪”字,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小樹是怎樣陪小鳥的?第二步通過時間、地點的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小樹“天天”陪小鳥的辛勞。學生用親身經歷去感知理解。例2伯牙絕弦抓“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的“善”字,先依靠義項,再掃清閱讀障礙,讀出情感。例3淺水洼里的魚中的“念叨”,生一邊做揀魚、扔魚的動作嘴里一邊念叨:這條魚在乎,這

9、條魚也在乎8、雙基訓練落到實處:例1圓明園對比課文和收集的資料,寫下你對圓明園的補充描述(讀寫結合巧妙)。例2匆匆提供若干備用詞(玩耍,放縱)的時候,時間(悄無聲息,不知不覺地)過去了。(激活思維)例3普羅米修斯訓練概括能力用短語表示起因,經過和結果,引導學生主動閱讀,積極思考,大膽釋疑。例4伯牙絕弦強調“能說會道是能力,認真傾聽是修養”。傾聽同學背誦,有困難去掉半句來背,降低背誦的難度。(“讀功”和“背功”是“童子功”。會讓孩子終身受益)例5淺水洼里的魚同樣寫魚多,可以用一句話來描寫,也可以用成語來表示,根據自己的積累完成了。(有類學生意識)9、發散思維訓練有創意。例1最后一頭戰象它發現了,

10、望見了,吼出了,體會戰象內心復雜的情感。師乘勢告知:“人類身上所擁有的親情,感情,在戰象的身上同樣存在。”(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例2伯牙絕弦用補白的方式詮釋伯牙所念之,鐘子期必得之,師引導學生想象:得知音會有怎樣的感慨呢?課件出示“伯牙得鐘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到”例3獻你一束花說說失敗者的心理話,用“勝利”與“失敗”作對比,走進了人物的內心。10、參賽課大都上得樸實,沒有多少花架子。課件大都用得恰到好處,不是鋪天蓋地,而是語言表達無法迄及的才使用。課件沒有眼花瞭亂之感。如:圓明園的毀滅中展示各個朝代的珍寶,滾動的課件既清楚,又表現了珍寶數量之多,還不會讓人產生疲勞。11、關注文章的寫法。例

11、:桃花心木種樹人兩次說的話,老師巧妙引導學生對比著說,一正一反,從兩個方面把要說的問題說清楚。學生很快就知道種樹人不僅是種樹的能手,更是說話的高手,從而悟道這是“對比的寫法,借事喻人”的妙用。12、結課完善,獨具匠心。例1匆匆沒有完成目標,老師機制道出時間匆匆,轉眼間40分鐘從我們的朗讀聲中溜走了,幾句話引導學生從整體審視全文,理解文章的結構脈絡,追蹤作者的情感線索,回歸“匆匆”二字。例2伯牙絕弦精美的二胡聲響起,營造說話的情境,表現出絕了伯牙所有的期待與愿望(全體起立)師導:經典是美麗的,讓我們懷著對知音的難覓之情,傳頌這個千古絕唱吧(背誦全文)掌聲雷鳴。三、困惑1、觀摩課是否就一定要返樸歸

12、真?2、慢讀與細讀如何結合?3、語文課的節奏如何把握?4、如何拿捏講課的功夫?(年段與課型)5、正確轉換“講解的語調與朗讀的語調?”(真正的藝術要控制在到達頂點的前一步。)6、如何使用技法與大法?(用法不能太功利,離哲學最近的是兒童。)7、如何認識到執教者的不作為?(課堂不止是提問,應該照亮聽課者的靈魂。課堂要有智慧啟蒙之聲。執教者要將教鞭改為羊鞭,把羊群趕起來歡快地向前跑。)8、怎樣把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能寫一好手文章是一個人的美德,從政的人能夠自己寫文章才可能成為政治家,否則只是個政客。當下,很多語文老師都不怎么寫文章了。)9、如何處理“文字”與“圖畫”的關系?(文字是從圖畫中抽象出來的

13、,文字出現人類才文明,有了文字才有思考和思維;文字使人類的歷史成為經典。圖畫正在使文字是退化。學習語文就是要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能力。(李清照臨終叮囑家人:如果要賣書先賣有圖畫的書,一定要保留純文字的書)(專家提倡上裸課: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是語言文字說不清楚的)(曹文軒認為圖畫的介入應當有所節制。老師要淡定自若,上風采儒雅的課。10、語文教師的語文教學理論的缺失,如何在創新、改革方面有大的突破?(很多老師已經沒有時間讀書了)11、如何研究教學設計,避免內容多,問題多,落點不是語文能力的現狀?(曹文軒說:語文課不是語文知識的傳播,要想辦法訓練能力)12、教材解讀不到位?文本解讀是否透徹?體裁的

14、認識?13、如何確定課時目標,掌握好年段目標的“度”?賽后,全國小語協會邀請的著名兒童作家,博士生導師曹文軒,特為這次比賽做了精彩的點評。他從一個兒童作家的視角感受和評價這次的閱讀教學課堂,本以為是外行的點評,卻讓我們聽后心悅誠服。他的談話歸結為兩個大點:一、觀摩課與常態課的思考;二、閱讀與寫作的思考。在第一個大的觀點閱讀課與常態課的思考里,他談到了七個方面的闡述:觀摩課具有表演的性質,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必須的。否則,來自大江南北的老師,乘著飛機,坐著火車來到這么遙遠的地方,看到的只是常態課,大家會覺得不值的。而且對于初涉教壇的老師來講,觀摩課可以起到引領和榜樣的作用。所以,雖然大家對于表演

15、課有這樣、那樣的質疑的聲音,但是觀摩課還是必須帶有表演的性質。關鍵的是,在觀摩課上的表演是否是不露痕跡的,像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瀉出來的,就看不到表演的痕跡,就是最高明的境界。讓大家明顯感受到教者的表演性,就是拙劣的表演。漫讀與細讀。在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如何處理好漫讀與細讀的問題,如何咬文嚼字,我們的小學語文老師,是很有辦法的,在這樣的課例中,也看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講解的語調與朗讀的語調要區分開來。不能讓我們的孩子都拿腔拿調地說話(走出社會有交流障礙),在講解的時候應該像我們平常說話一樣自然,而朗讀時則要體現出語言的情感和色彩。闡釋和引申要適度。升華與拔高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適當的升華會讓我們

16、的課堂熠熠生輝,而過度的拔高則會適得其反,讓我們的教學主次不分,目標不清。如何思維、如何表達是語文的基本大法。我們語文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思維和表達的基本能力,這是語文課堂必須遵循的大法則。曹文軒主張:教師除了一份教案以外,還應該有一份講稿,讓自己的語言像寶石一樣鑲嵌在自己的課堂上。在第二個大的觀點:閱讀與寫作的思考里,他進行了三個方面的闡釋。用寫作的方法講文本。他認為,能寫一手好文章是一個人的美德。從寫作者的角度思考文章的謀篇布局,挖出“文眼”,會使學生的思維和眼光都不一樣。這一次,在北京的賈寧老師所執教的圓明園的毀滅一課中,我們看到了設計者這樣的設計意圖,在讀文的過程中,老師一直

17、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在讀的過程中去感悟、去發現,這樣的鋪墊就很好地幫助了學生體會、表達文字的情感。曹文軒老師也特地舉出凡卡的寫作,讓大家思考,“為什么作者最后要寫出這是一封永遠也無法送達的死信?”只有抓住了這個關鍵性的問題,對于文章的解讀才會深刻而獨到。文字與圖畫的關系。在這次的課例中,大家都看到了很多設計精美的課件,大量的圖畫充斥了我們的課堂。而從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來講,文字的發展是在圖畫之上的,是人類思維發展的一大進步,而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是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的。在這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是語言說不清楚的呢?他擔心:有無可能,因為圖畫的大勢侵入,而使思維退化呢?所以,他提出,圖

18、畫的進入是否可以有所節制?這樣的問題,其實也困惑著很多的老師。每到比賽場所,我們看到的課件都是一件比一件精美,圖畫、音樂、電影都已經深入到課堂中。可是,有的課件,你感覺真的是恰到好處,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可是有的課件,卻純粹是硬栽上去的尾巴,讓人如梗魚刺般難以下咽。多媒體是一個時髦的詞語,是披著現代化教育的外衣走進課堂的。可是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體現出學科的特點,真的是值得每一個教師深度思考的問題。所有的比賽都不應該是方法的比拼,而是不同風格的比拼。站立在自己的風格里才能行得更遠。曹文軒老師不是小學語文界的人,可是他長期從事于兒童的寫作,專注于從兒童的角度觀察、思考,所以他提出的觀點,引發了

19、我們的同感和深思。很喜歡他提出的老師的語言應該像寶石般的鑲嵌在自己的課堂上的說法。也很認同,一個老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寫作者,否則我們怎么引導孩子的寫作和思考呢?最后,小語會的秘書長特地帶來了教材的主編崔巒先生的“四加一”的主張。這四即是:準確把握年段目標。夯實識字、寫字教學。加強語言文字的運用。呈現學生學習過程。外加的一則是:大力推進課外閱讀,把課外書引進課堂。雖然是簡簡單單的“四加一”,卻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向和旗幟。在這一次的課堂中,我們明顯地看到所有的課例都注重了基礎知識的教學,不論低段還是高段,都在識字、寫字上花費了很大的力氣和功夫,這樣的力氣,差點讓我們感到有點矯枉過正了。但是注重基

20、礎知識的落實,注重語言的運用性,卻是充分地體現出來了的。這樣的引領,是值得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長久地品味、揣摩和踐行的。三、困惑1、觀摩課是否就一定要返樸歸真?2、慢讀與細讀如何結合?3、語文課的節奏如何把握?4、如何拿捏講課的功夫?(年段與課型)5、正確轉換“講解的語調與朗讀的語調?”(真正的藝術要控制在到達頂點的前一步。)6、如何使用技法與大法?(用法不能太功利,離哲學最近的是兒童。)7、如何認識到執教者的不作為?(課堂不止是提問,應該照亮聽課者的靈魂。課堂要有智慧啟蒙之聲。執教者要將教鞭改為羊鞭,把羊群趕起來歡快地向前跑。)8、怎樣把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能寫一好手文章是一個人的美德,從政

21、的人能夠自己寫文章才可能成為政治家,否則只是個政客。當下,很多語文老師都不怎么寫文章了。)9、如何處理“文字”與“圖畫”的關系?(文字是從圖畫中抽象出來的,文字出現人類才文明,有了文字才有思考和思維;文字使人類的歷史成為經典。圖畫正在使文字是退化。學習語文就是要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能力。(李清照臨終叮囑家人:如果要賣書先賣有圖畫的書,一定要保留純文字的書)(專家提倡上裸課: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是語言文字說不清楚的)(曹文軒認為圖畫的介入應當有所節制。老師要淡定自若,上風采儒雅的課。10、語文教師的語文教學理論的缺失,如何在創新、改革方面有大的突破?(很多老師已經沒有時間讀書了)11、如何研究教

22、學設計,避免內容多,問題多,落點不是語文能力的現狀?(曹文軒說:語文課不是語文知識的傳播,要想辦法訓練能力)12、教材解讀不到位?文本解讀是否透徹?體裁的認識?13、如何確定課時目標,掌握好年段目標的“度”?賽后,全國小語協會邀請的著名兒童作家,博士生導師曹文軒,特為這次比賽做了精彩的點評。他從一個兒童作家的視角感受和評價這次的閱讀教學課堂,本以為是外行的點評,卻讓我們聽后心悅誠服。他的談話歸結為兩個大點:一、觀摩課與常態課的思考;二、閱讀與寫作的思考。在第一個大的觀點閱讀課與常態課的思考里,他談到了七個方面的闡述:觀摩課具有表演的性質,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必須的。否則,來自大江南北的老師,乘

23、著飛機,坐著火車來到這么遙遠的地方,看到的只是常態課,大家會覺得不值的。而且對于初涉教壇的老師來講,觀摩課可以起到引領和榜樣的作用。所以,雖然大家對于表演課有這樣、那樣的質疑的聲音,但是觀摩課還是必須帶有表演的性質。關鍵的是,在觀摩課上的表演是否是不露痕跡的,像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瀉出來的,就看不到表演的痕跡,就是最高明的境界。讓大家明顯感受到教者的表演性,就是拙劣的表演。漫讀與細讀。在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如何處理好漫讀與細讀的問題,如何咬文嚼字,我們的小學語文老師,是很有辦法的,在這樣的課例中,也看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講解的語調與朗讀的語調要區分開來。不能讓我們的孩子都拿腔拿調地說話(走出社會

24、有交流障礙),在講解的時候應該像我們平常說話一樣自然,而朗讀時則要體現出語言的情感和色彩。闡釋和引申要適度。升華與拔高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適當的升華會讓我們的課堂熠熠生輝,而過度的拔高則會適得其反,讓我們的教學主次不分,目標不清。如何思維、如何表達是語文的基本大法。我們語文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思維和表達的基本能力,這是語文課堂必須遵循的大法則。曹文軒主張:教師除了一份教案以外,還應該有一份講稿,讓自己的語言像寶石一樣鑲嵌在自己的課堂上。在第二個大的觀點:閱讀與寫作的思考里,他進行了三個方面的闡釋。用寫作的方法講文本。他認為,能寫一手好文章是一個人的美德。從寫作者的角度思考文章的謀篇布局,挖出“文眼”,會使學生的思維和眼光都不一樣。這一次,在北京的賈寧老師所執教的圓明園的毀滅一課中,我們看到了設計者這樣的設計意圖,在讀文的過程中,老師一直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在讀的過程中去感悟、去發現,這樣的鋪墊就很好地幫助了學生體會、表達文字的情感。曹文軒老師也特地舉出凡卡的寫作,讓大家思考,“為什么作者最后要寫出這是一封永遠也無法送達的死信?”只有抓住了這個關鍵性的問題,對于文章的解讀才會深刻而獨到。文字與圖畫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