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換分析報告報告材料中地平行性原則_第1頁
變換分析報告報告材料中地平行性原則_第2頁
變換分析報告報告材料中地平行性原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均是精品,歡迎下載學習! !變換分析中的平行性原如此朱德熙§ 1本文是把變換(transformation)作為一種語法分析手段來看待的。按照這種觀點, 變換可以理解為存在于兩種結構不同的句式之間的依存關系。假定說Si是某種結構的句子的集合(set), S2是另一種結構的句子的集合。如果Si里的任何一個成員(即其中任何一個具體的句子)都能在S2里找到一個由同一組實詞構成并且意義相當的成員跟它匹配,我們就說Si和S2兩種句式之間有變換關系 ,即:Sl S2如果S2里的任何一個成員也同樣能在 Si里找到相對應的成員跟它匹配,那末這種變換關系就是可逆的,即:Si? S2我們說變換前后的句子

2、意義“相當,不說“一樣,這是因為嚴格說來,但凡結 構不同的句子,意義上總是有差異的。不過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不承認變換前后句 子意義上的密切關聯 。Z. Harris曾經指出:變換前后句子的可承受性(acceptability)是一 致的。假定說句式Si和S2之間有變換關系,那末當我們用同一組詞代入 Si和S2的時候, 如果Si能成立,S2 一定也能成立;如果 Si不能成立,S2也一定不能成立;要是 Si能不 能成立難以確定,那末 S2能否成立也同樣不容易確定。這個現象說明變換前和變換后的 句子意義上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受到一樣的語義上的限制。這種聯系的一個重要標志是 變換前后句子里組成成分之

3、間的語義關系始終維持不變。舉例來說:T給i: (A)我借給你一支筆使f (A ')我借一支筆給你使T給2: (B)我借給你一支筆寫f (B ')我借一支筆給你寫 先看T給i。在變換之前,對前一個動詞“借來說,“我是施事,“你是與事,“筆是受事;對后一個動詞“使來說, “你是施事,“筆是受事。這些語義關系在變換 以后都維持不變。再看 T給2。(B)跟(A)不同的是,前一個動詞“借的受事“筆'對后 一個動詞“寫來說,不是受事而是工具。這一點在變換之后也維持不變。在對句子里 的語義關系作進一步分析之前,我們先來觀察一下反映同一個變換關系的許多實例 (in sta nee)彼此

4、間的關系。§ 2如果把一個變換關系的許多實例分行排列,我們就得到一個矩陣(matrix),下邊是反映變換T給i的一個矩陣:(Ai)我借給你一支筆使f (Ai')我借一支筆給你使(A 2)我送給你一瓶酒喝f (A 2')我送一瓶酒給你喝(A3)我遞給他一 X報看f (A3')我遞一 X報給他看(A4)他租給我一間房住f (A4)他租一間房給我住在這個矩陣里,橫行的句子之間是變換關系,豎行的句子之間是同構關系(Ai、A2、A3、 下邊表達式里箭頭左右兩句之間的關系不是我們所說的變換關系:*貓逮耗子f耗子逮貓姑且不說這兩個句子意義不相當(事實上是正相反),尤為重要的

5、是兩句話結構完全一樣,是同一種句式(SVO) 的兩個實例,其間不存在我們所說中那種變換關系。 變換前后句子的意義有無變化,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有人認為變換前后句子所代表的命題(pro position )的真值(truth value)不變。這顯然不妥當。因為按照這種看法就不可能在一個肯定句和跟它相對應的否認句之間建立變換關系,因為肯定句與否認句的真值不可能一樣。同樣,陳述句跟相對應的疑問句之間也不可能 有變換關系,因為疑問句是沒有真值的。A4同構,Al'、A2、A3 '、A4 '同構。橫行的句子是由一樣的實詞組成的不同的結構, 豎行的句子是由不同的詞組成的一樣的結構。

6、橫行的句子結構不同,語法意義有差異, 但是語義關系沒有改變;豎行的句子結構一樣,但由于組成的詞不同,具體的意義不一 樣。就上邊舉的例子來說,無論是左側的Al、A2、a、A4,還是右側的Al'、A2、A3 '、A4 ',句子里的語義關系都一樣。不過這個現象并不是必然的,我們可以另舉變換關系T著為例來說明這一點。T 著:Np+Vf著 +N N+Vf+ 在+Np 這個變換關系的實例如:(1) 床上躺著病人 f (1 ')病人躺在床上(2 )臺上坐著主席團f (2 ')主席團坐在臺上(3) 墻上掛著月份牌f (3 ')月份牌掛在墻上(4) 身上蓋著毯子f

7、 (4 ')毯子蓋在身上(5) 袖口上釘著紐扣f (5 ')紐扣釘在袖口上(6) 門上安著電鈴f (6 ')電鈴安在門上(7) 山上架著炮f (7 ')炮架在山上(8) 屋里擺著酒席f (8 ')酒席擺在屋里(1) (2)兩句里的名詞“病人和“主席團分別是前邊動詞“躺和“坐的施事, 其它各句的名詞如此是前邊動詞的受事。(1 ')(2 ')跟(3 ') (8 ')的情形也一樣。這個例子說明:在變換式的矩陣里,豎行的句子里的語義關系不一定一樣。我們在這里應該指出一件重要的事實,就是句子里組成成分之間的語義關系是有層 次的。拿T

8、著來說,(1)(8)各句里的N和“ Vf著之間除了上文說到的與物性 (transitivity) 關系(施事、受事、與事等等)之外,還有另外一層關系,就是對于N來說,“Vf著"表示的是它的“存在方式。所謂存在方式包含兩個概念:一是“存在本身,二是實現存 在的“方式。這兩個概念在 (1)(8)各句的“ Vf著上頭是融合在一起分不出彼此的。 不過我們可以設想一種抽象的存在,即不指定(specify)任何具體方式的存在。這種抽象的“存在的概念在漢語里是用“有來表示的。例如“床上躺著病人這句話,如果把 “方式抽去,只論“存在,那就要說“床上有病人。總之,矩陣里的 Vf和N之間 除了與物性關系

9、之外, 還有表示存在方式的一層關系。對于變換T著來說,后一種關系可以說是高層次上的關系。相對說來,上邊提到的與物性關系如此是低層次上的關系。所 謂高層次上的關系指的是與整個句子的語法意義直接相關聯因此比擬重要的語義關系, 所謂低層次的關系是指與整個句子的語法意義不直接關聯因此比擬次要的語義關系。(1)(8)各句里的N和“Vf著在低層次的與物性關系上不一致,可是在高層次的表示存在方式這一層關系上卻是一致的。我們再來看變換以后的(1 ' ) (8 ')各句。跟一(8)各句一樣,在與物性關系上,(1 ' )(2 ')與(3 ' )(8 ')不同??墒?

10、1 ' ) (8 ')里的N與后邊的VP在高層次上的關系也是一致的, 即VP表示N所在的位置。如果說(1)一(8)各句表示的語義關系是 “有,那末(1 ' ) (8 ') 各句表示的語義關系如此是“在(病人在床上|主席團在臺上|月份牌在墻上)。以上說的是變換式矩陣里豎行的句子之間的關系。現在再來看橫行的句子之間的關 系。上文說變換前后句子里的語義關系不變。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事實上不變的只是 低層次上的語義關系,高層次上的語義關系由于句子的結構不同不可能沒有差異。例如 變換T著左側的句子表示N的存在方式,右側各句表示 N所在的位置。這就是差異。可 Vf后頭的“在

11、"在口語里的實際讀音是“ de",本文一律寫成“在",下同。Vf表示動詞內部的一個小類,看第四節。 (7)(8)兩句有歧義,既可以理解為表示存在方式山上有炮丨屋里有酒席,也可以理解為表示動作的持續山上在架炮丨屋里在擺酒席。這是兩種不同的句式重合在一起的結構。參看參考文獻45 o是每一橫行左右兩側的句子的低層次上的語義關系如此維持不變。例如(2)兩句里的N是施事,(3)(8)各句里的N是受事,相應地(1')(2)里的N也是施事,(3')(8 ')各句里 的N也是受事。綜上所述,在變換式矩陣里,豎行的句子之間是同構關系,橫行的句子之間是變換 關

12、系。豎行的句子的高層次上的語義關系一樣,低層次上的語義關系不一定一樣。橫行 的句子低層次上的語義關系一樣,高層次上的語義關系不同。總之,變換式矩陣里的句 子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語義上都表現出一系列的平行性。這主要是指:1 變換以前,豎行的句子在形式 上和高層次語義關系上一致。2.變換以后,豎行的句子在形式上和高層次語義關系上一致。3 所有的橫行左右兩側的句子在高層次語義關系上的差異一致。4.每一橫行左右兩側的句子在低層次的語義關系上一致。§ 3本文的目的是想找到一種可靠的鑒別標準,使我們在分析某種變換關系的時候,能夠判斷在列舉出來的變換式里有哪些確是這種變換關系的實例,哪些如此是魚目混

13、珠。我們找到的鑒別標準就是平行性原如此。假定說代表變換關系A-A '的矩陣的某一橫行AiAi',在形式上或語義上喪失了上一節提到的那些平行性,那末這個變換式就是可疑 的。它也許根本不能成立;也許能成立,但屬于與A-A '這類變換關系無關的另一類變換關系。換言之,或者Ai不是真正的A類句式,或者Ai'不是真正的A '類句式,或者二 者兼而有之?,F在我們舉變換關系T有為例來說明這一點。T 有:有 +N+VP 有 +VP 的+N變換T有的實例如:(1) 有理由不去有不去的理由(2) 有把握成功有成功的把握(3) 有條件上大學有上大學的條件(4) 有資格當醫生有

14、當醫生的資格(5) 有可能下雨有下雨的可能(6 )有方法解決困難有解決困難的方法(7) 有機會見面有見面的機會(8) 有希望治好有治好的希望(9 )有力量幫助別人有幫助別人的力量(10) 有責任為他保守秘密有為他保守秘密的責任(11) 有意思把女兒嫁給他有把女兒嫁給他的意思(12) 有決心把三年的課程在兩年里修完有把三年的課程在兩年里修完的決心現在我們要問,下引(13)(14)是不是變換T有的實例:(13) ?(也)有時候上當(也)有上當的時候(14) ?有時候不在家吃飯有不在家吃飯的時候答案是否認的,因為(13)(14)跟(1)(12)在語義關系上不平行。(1) (12)左側各句里的“有 +

15、N "表示的是說話的人對實現 VP的必要性或可能性所持的態度 (modality)。這種意思通 常是用“可以、能、能夠、會、應該之類助動詞表達的。例如“有理由不去與“可 以不去相當,“有條件上大學與“能上大學相當,“有責任為他保守秘密與“應該為他保守秘密相當?!坝?N 跟助動詞的區別在于助動詞秘表示的必要性、可能性 是抽象的,“有+N "為這種必要性與可能性提出了具體的內容。這種區別就跟上文討論 變換T著時說到的“ Vf著與“有的區別相當??傊?,(1) (12)左側各句在表示必要性 這里說的形式不是指句子的具體形式,而是指代表這個句子的有一定的層次構造和內部結構關系的 抽象

16、的詞類序列。或可能性這種高層次的語義關系上是完全一致的。在“有時候+VP 里,“有時候'表示VP發生的時間,相當于一個時間詞,不表示必然性或可能性?!坝袝r候+VP 跟一(12) 里的“有+N+VP 在這一層語義關系上不平行。可見 (13)(14)不是變換T有的實例。更進一步說,(13)(14)跟(1) (12)甚至在形式上也是不平行的。(1) (12)的“有+N+VP "的否認形式是“沒+N+VP "。變成否認形式之后,變換 T有仍然有效。例如: 沒有理由不去f沒有不去的理由沒有把握成功f沒有成功的把握“有時候+VP"根本沒有跟它相配的“沒有時候 +VP&

17、quot;的形式。“有+N+VP 里的N顯然有一定的X圍。我們現在還說不出它的語義特征是什么, 所以 無法準確地規定這個類。不過“時候顯然不在這個類里。“時間(口語里說“工夫)跟“時候'不同,是這個類里的成員,因此可以形成 T有變換:(沒)有時間出去串門兒f (沒)有出去串門兒的時間(沒)有時間寫信f (沒)有寫信的時間上引(13)(14)形式上是變換式,其實箭頭左右兩邊的句子只是碰巧匹配上的,彼此之 間不存在真正的變換關系。譬如說,下邊這些句子就沒有相應的匹配形式:有時候會下雹子有時候我得去打針有時候你可以勸勸他§ 4現在我們再舉與變換關系 T著相關的另一類變換關系T在為例

18、來說明平行性原如此。T 在: N+在+Np+V 著f N+V+ 在+Np下邊是反映變換T在的一個矩陣:(1) 病人在床上躺著f病人躺在床上(2) 船在水上漂著f船漂在水上(3) 衣服在外頭晾著f衣服晾在外頭(4) 主席團在臺上坐著f主席團坐在臺上(5) 畫兒在墻上掛著f畫兒掛在墻上(6) 錢在銀行里存著f錢存在銀行里就高層次的語義關系來說,左側的“ N+在+N p+V著"表示N處于一種靜止的狀態(病人 躺著|船漂著|衣服晾著),右側的“ N+V+在+Np"上文已經說過是表示 N所在的位置的。 下邊的變換式可疑:(7) ?水在溝里流著f水流在溝里變換前,“水在溝里流著里的 “

19、溝里表示“水流著這件事發生的處所。變換后,“水流在溝里的“溝里表示運動的終點。這跟上引(1) (6)各例變換前后的語義關系顯然不平行。可見(7)不是變換T在的一個實例。一個變換關系能不能成立,往往決定于參與這個變換的句式里帶關鍵性的詞的類屬。我們在上文把變換關系 T在寫成下邊的形式:T 在: N+ 在+Np+V 著f N+V+ 在+Np嚴格說來,這個表示式并沒有多大價值。因為我們固然可以找到某些“N、Np、V的值滿足這個變換關系,但是不能滿足的肯定為數更多?!?N、Np、V 的某些值能使這個變換成立很可能只是碰巧。要真正把變換關系T建立起來,那就必須確定其中帶關鍵性的詞的類屬。對于 Ta來說,

20、V就是最關鍵的詞。能夠在“在+NP 前邊出現的動詞有兩類。第一類都包含一個共同的語義特征(semantic feature):“附著于某處"。我們把這個語義特征記為:+附著,并把此類動詞記為Vf。這就是我們在變換 T著里已經提與的那個動詞的小類。Vf類動詞具有+附著的語義特征有時可以從詞典的釋義里看出來。以上舉(1)一(6)里的幾個Vf類動詞為例:躺:身體倒在地上或其它東西上.。漂:停留在液體外表不動。晾:把東西放在通風或者陰涼的地方.,使枯燥。坐: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它物體上.,支持身體重量。掛:借助于繩子、鉤子、釘子等使物體附著于高處.的一點或幾點。存:把物品、錢財寄放在某

21、處.。第二類是表示運動的動詞。此類動詞都包含語義特征:“位置的移動",例如:走、跑、爬、跳、飛、搬、送。我們把這一類動詞記為 Vm,把Vm類動詞的上述語義特征記 為:+位移。稍加驗證就會發現, 適應變換關系T在的動詞只能是 Vf,因此T在的準確的寫法應該 是:N+ 在+Np+Vf著f N+Vf+ 在+Np在這個寫法里,我們確定了 V的類屬,只有在這個時候,變換關系T在才算真正建立了起來。上引(7)里動詞“流'不是 Vf,而是Vm,所以所反映的變換關系應該是:N+ 在+Np+V m著- f N+V m+ 在 + Np這個變換關系能不能成立是有疑問的,退一步說,即使能成立,它的形

22、式跟變換T在不同(動詞的類屬不同),語義關系上也不平行,所以(7)肯定不是T在的一個實例。§ 5上文說,變換式矩陣的豎行各句之間是同構關系。拿前引變換T在(1)一(6)各句來說,這些句子由一樣的詞類序列(N+在+Np+Vf著)構成,層次構造完全一樣,整體以與所有相 對應的直接成分的語法功能也完全一樣,符合我們在句法結構(現代漢語語法研究42 66頁)一文中所說的狹義同構的條件。可是事實上這些句子的同構關系比狹義同構更 為嚴格:這是由于它們有共同的變換關系(即都能變換為:N+Vf+在+Np),因此在高層次的語義關系完全一致,而狹義同構的句子是不能保證這一點的。不過以上說的只是一方面的情

23、形,從另一方面看,變換式矩陣豎行的句子仍舊可以 根據低層次語義關系的差異分成不同的小類。例如我們如果把本文開頭舉的變換關系T給1和T給2合并成同一種變換關系:T 給:“計V 計給 +N2+N3+V2f N1+V1+N3+給 +N2+V 2那末,合并以后,豎行的句子還是可以根據N1和V2之間不同的語義關系(對于V2來說,有的N是受事,有的是工具)分成兩類。兩種處理方法的區別在于:把T給1和T給2分開,N3和V2之間不同的語義關系是高層次上的關系,把二者合并,這種語義關系就轉化到低層次上去了。我們在討論變換關系 T有的時候,所舉的例子里的 N都是表示抽象意義的名詞。如 果我們把下邊這些 N表示具體

24、事物的變換式也看成是 T有的實例:有錢買書f有買書的錢有專車接送旅客f有接送旅客的專車有人幫助f有幫助的人我們就必須重新概括這種變換關系里“有+N和后邊的VP之間的高層次的語義關系。1 semanticsi'm?ntik adj.語語義的。feature'fi: ?n.面貌的一局部(眼,口,鼻等)特征,容貌,特色 因為原來關于“有+N 表示實現VP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說法已經不足以概括上面的例 子。當然,變換關系 T有的X圍擴大以后,我們還可以根據低層次上的語義關系給它分 小類??傊儞Q關系的分合一一實際上也就是句型的分合一一是有一定的相對性的。不 過無論是分是合,變換式矩陣的

25、平行性原如此總是不變的。從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區分高層次語義關系和低層次語義關系這件事有重要意義。順便在這里提一下,格語法理論(case grammar )的致命的弱點就在于企圖憑借為數有限的幾種低層次上的語義關系(與物性關系)來解釋全部句法現象,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 為高層次的語義關系是不可能用低層次上的語義關系來解釋的。§ 6第二節里提出的平行性原如此是對于變換式矩陣的性質的描述。可是反過來這項原如此又成為我們進展變換分析的時候鑒別變換式“真偽的標準。當我們開始考慮建立 某種變換關系的時候,我們對這個變換關系的性質并不十分清楚,只有在列舉了大量實 例并且對這些實例進展分析之后,才能把這種變換關系的性質逐步弄清楚。可是在列舉 實例的時候,我們又必須對這種變換關系的性質有某些了解,才能根據平行性原如此鑒 別哪些句式是這種變換關系的實例,哪些不是。因此在不同的句式之間建立變換關系不 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往往需要反復檢驗、修正,不可能徑情直遂,一步完成。例如上文 討論變換關系T有的時候,我們先列出變換式:T 在 1: N+ 在+N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