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考地理復習課件專題13中國的經濟發展_第1頁
廣東省中考地理復習課件專題13中國的經濟發展_第2頁
廣東省中考地理復習課件專題13中國的經濟發展_第3頁
廣東省中考地理復習課件專題13中國的經濟發展_第4頁
廣東省中考地理復習課件專題13中國的經濟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十三中國的經濟發展1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絡的大致分布格局。2運用資料并聯系實際,說明我國農業分布概況,并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3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布;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先行官1交通運輸的重要作用:經濟發展的“_”。2運輸方式的特點:各類運輸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_,最機動靈活的是_,造價最低、運費最便宜的是_,運費最高的是_。中國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是_。航空公路水運航空鐵路大小地形平坦、經濟發達、人口稠密3交通運輸網:以高原山地為主、人口稀少(1)分布特點:東部密度_、西部密度_。(2

2、)原因:東部地區_,西部地區_。4高速公路的發展:起步_,發展_。晚快5主要的鐵路線:圖 131“三橫”:東西走向的鐵路線(自北向南)大秦線A._線B._線;C._線D.蘭新線北疆線(中國最長的東西走向的鐵路線);E._線F.浙贛線G.湘黔線H.貴昆線“五縱”:南北走向的鐵路線(自東向西)I._線;J._線;K.京哈線L._線(中國最長的南北走向的鐵路線);M.焦柳線;N.寶成線P.成昆線其他鐵路線X._線(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Y南昆線(促進西南地區經濟的發展);包蘭隴海滬杭京滬京九京廣京包青藏二、因地制宜發展農業1農業與我們:(1)定義:利用動、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

3、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種植業漁業(2)分類:依據勞動對象的不同,劃分為_、林業、畜牧業、_和副業。基礎(3)地位:國民經濟的_產業。2農業分布:地區分布差異大。3影響農業發展的因素:(1)自然條件:平坦流失較少市場種植業地形_、土壤肥沃、水源豐富。林業地形陡峭,水土易_。畜牧業降水_,但牧草生長良好。漁業河湖眾多,水域廣闊。(2)社會條件:與城市和工礦區的距離遠近;_需求量;農業技術裝備;農民文化技術水平。4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和對策:人口增加(1)問題:_、耕地減少、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科技含量低、農業結構不合理。(2)對策:計劃生育、開展水土保持工作、科技興農、調整農業結構、發展_農業。三、

4、工業優質、高產、高效1工業與我們:(1)定義:從自然界取得自然資源,對原材料進行加工、再加工的過程。工業是國民經濟的_產業。主導(2)分類:鋼鐵、機械制造重工業:提供生產資料為主的產業部門,如_等。食品、紡織、服裝輕工業:提供生活資料為主的產業部門,如_等。2工業的空間分布:海河交通線(1)分布特點:多沿_、_、_分布,其中,沿海地區工業最發達(4個工業基地、5個經濟特區、14個沿海開放城市)。(2)分布地區:圖 132京廣上海南京武漢重慶遼中南沿鐵路線分布:如A. 哈大線、B.京滬線、C._線等鐵路沿線。京津唐滬寧杭珠江三角洲沿河分布:黃河流域能源開發的重要工業地帶。長江沿線 形成以D._、

5、E._、F._、G._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沿海分布:形成了中國的四大工業基地,H._工業基地、I._ 工業基地、J._ 工業基地、K._工業基地。3高新技術產業:(1)定義:以科學技術為基礎,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為龍頭,產品科技含量高的產業部門。如電子和信息類產業、_、_、新能源等。(2)特點:科技人員比重大,研究開發經費高、產品更新換代快。生物技術新材料小集中科技園區(3)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與分布:特點:起步晚,發展迅猛。貿易導向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_。地區差異:沿海地區_型;沿邊地區_型;內地多與軍工有關。運輸方式 工具特點適用情況陸運鐵路 火車運量大、運費低、速度較快大宗

6、笨重、長途;鮮貨和活物遠程且量大公路 汽車機動靈活、速度較快、運量較小短途、鮮貨、活物水運河運 船舶運量大、運費低、速度慢大宗笨重、大件、長途、不急需海運 海輪航空飛機運量小、運費高、速度最快少量、貴重、急需管道運輸 管道運量大、損耗小、連續性強液態、氣態物體,如天然氣、石油一、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二、農業的地區分布差異1東西差異(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為界):項目北方南方耕地類型旱地水田水果蘋果、梨、棗、桃等水果柑橘、香蕉、芒果等熱帶、亞熱帶水果糧食作物小麥水稻經濟作物棉花、花生、甜菜棉花、油菜、甘蔗耕作制度華北: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東北:一年一熟一年兩熟或一年三熟(熱帶)2東部地區的南北差

7、異(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三、因地制宜發展農業1影響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水源等。(1)宜林則林: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2)宜糧則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宜牧則牧:降水較少,牧草生長良好。(4)宜漁則漁:河湖較多。2影響農業分布的社會經濟條件:市場需求、與城市和工礦區的距離、農業技術裝備、農民文化技術水平。工業基地 工業中心發展特色發展條件工業部門遼中南沈陽、大連、鞍山著名的重工業基地豐富的煤、鐵、石油等資源,便利的交通鋼鐵、造船、石化工業京津唐北京、天津、唐山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豐富的煤、鐵、石油、海鹽等資源,科技力量雄厚,便利的交通,靠近山西能源基地鋼鐵、化

8、工、機械、紡織、食品、冶金、陶瓷等四、我國四大工業基地工業基地 工業中心發展特色發展條件工業部門滬寧杭上海、南京、杭州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歷史悠久,工業基礎好,科技力量雄厚、發達的水陸交通、廣闊的消費市場精密機械、輕紡、電子、化工、鋼珠江三角洲廣州、珠海、深圳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靠近港澳和東南亞,多僑鄉,便于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勞動力充足電子電器、食品、服裝、玩具等續表續表考向一考向一 交通運輸的重要性、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交通運輸的重要性、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典例 1】(2011年廣東茂名)今年3月,日本發生里氏9.0級特大地震,我國及時向日本伸出了援助之手。我國一批救援

9、藥品要從北京緊急運往災區,最合理的運輸方式是()A航空運輸C公路運輸B海洋運輸D鐵路運輸【名師點撥】本題考查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救援藥品為急需物品,需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且距離災區較遠,宜選用航空運輸。【答案】A【真題 1】(廣東省卷)讀京滬高速鐵路示意圖(圖133),完成(1)(4)題。圖 133AC)(1)京滬高速鐵路穿過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A京、津、冀、魯、皖、蘇、滬B京、冀、津、魯、鄂、蘇、滬C京、冀、豫、魯、皖、蘇、滬D京、冀、魯、皖、贛、蘇、滬(2)京滬高速鐵路沒有跨過的河流是()A淮河C珠江B黃河D長江BD)(3)京滬高速鐵路跨越的兩大地形區是(A華北平原、黃土高原B華北平原、

10、長江中下游平原C華北平原、珠江三角洲D長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4)北京和上海都是我國的(A政治中心C海陸空交通樞紐)B金融中心D直轄市【真題 2】(廣東陽江)下列哪一種貨物由輪船運輸最適宜?()BA一噸蔬菜由深圳運往香港B上萬噸的石油從中東運往新加坡C快遞信件由廣州到悉尼D貴州的煤炭運往廣東【真題 3】(廣東陽江)將20萬噸煤從河北省秦皇島港運到廣州黃埔港,最合適的運輸方式是()AA海運C航空B鐵路D高速公路【真題 4】(廣東省卷)我國的“西氣東輸”工程,采用的運輸方式是()CA公路B鐵路C管道D航空考向二考向二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典例 2】(廣東陽江)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下

11、面合適的行為是()A在西藏建立水產品加工基地B在內蒙古大力開展海洋水產養殖C在黑龍江省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D在山東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廠【名師點撥】因地制宜的原則即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宜林則林、宜糧則糧、宜牧則牧、宜漁則漁。西藏、內蒙古畜牧業發達,應發展皮毛、乳制品加工廠;黑龍江省耕作業發達,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高,大豆種植面積廣,適宜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山東沿海地區水產業發達,應建立水產品加工基地,而山東西部平原廣闊,棉花、花生種植范圍廣,應建立棉、油加工基地。【答案】C【真題 5】(廣東陽江)我國農業生產中的“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其影響農時的主要因素是()CA地形因素C氣候因素B海

12、陸位置D土壤性質圖 134【真題 6】(廣東中山)讀我國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結構和農業用地結構餅狀圖(圖 134),完成(1)(2)題。(1)該地區農業用地結構不合理的主要表現是()ADA.過度開墾C過度植樹 B過度放牧D過度養殖(2)要使該地區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出路在于()A.平原退耕還草,大力發展畜牧業B.陡坡緩坡都用來植樹造林,改善環境C.多修梯田,擴大水稻種植面積D.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結構,積極開展多種農業經營【真題 7】(廣東湛江)讀基塘生產示意圖(圖135),完成(1)(2)題。圖 135CB(1)基塘生產主要分布在我國的()A華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B東北平原D長江中下游平原(2)基塘生

13、產特色的形成充分利用的自然因素是()A光照強烈C技術發達B地勢低洼D政策優惠【真題 8】(廣東陽江)根據“因地制宜,合理分布”的原則,下列搭配合理的是()BA我國西北地區發展林業B青藏地區畜牧業C南方地區種植小麥D北方地區種植水稻考向三考向三 工業的分布及影響因素工業的分布及影響因素【典例 3】(廣東茂名)決定高新技術產業布局的主要條件是()A工業基礎C交通條件B知識和科技 D資源分布【名師點撥】高新技術產業是建立在新的科學技術基礎上的新興產業,影響其布局的主要條件是知識和科技。【答案】B【真題 9】(廣東清遠)沿海地區應側重發展()DA礦產開發 B邊境貿易C軍工產業D高新技術產業圖 136【真題 10】(廣東廣州)2010年7月1日,滬寧城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