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監測測向技術簡介_第1頁
無線電監測測向技術簡介_第2頁
無線電監測測向技術簡介_第3頁
無線電監測測向技術簡介_第4頁
無線電監測測向技術簡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成都九華圓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無線電頻譜基本知識簡介無線電頻譜管理技術介紹無線電頻譜監測技術介紹無線電頻譜基礎知識簡介無線電頻譜基礎知識簡介1895年,意大利的馬可尼和俄國的波波夫分別利用電磁波傳遞電報碼的試驗獲得成功,開創了人類使用無線電波的紀元。一百多年來,無線電的應用迅速擴大,無線電通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各種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廣播電視、雷達導航、遙測遙控、射電天文等無線電業務的應用遍及國防、公共安全、商用和工業等各個部門,其業務量在日益增大。無線電頻率(RF)頻譜是一種世界各國可平等使用的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它構成了現代人類生存條件的基本要素。

2、它是一種有很大潛力的資源,如果正確地開發,可提高國家勞動效率和生產力,同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無線電頻譜(radio spectrum)一般指9KHz3000GHz頻率范圍內發射無線電波的無線電頻率的總稱。 無線電波的劃分無線電波的劃分段號頻帶名稱頻率范圍波段名稱波長范圍1極低頻3-30Hz極長波100kkm-10kkm2超低頻30-300Hz超長波10kkm-1kkm3特低頻300-3000Hz特長波1000km-100km4甚低頻VLF3-30KHz甚長波100k-10km5低頻LF30-300KHz長波10k-1km6中頻MF300-3000KHz中波10

3、00-100m7高頻HF3-30MHz短波100-10m8甚高頻VHF30-300MHz米波10-1m9特高頻UHF300-3000MHz分米波100-10cm10超高頻SHF3-30GHz厘米波10-1cm11極高頻EHF30-300GHz毫米波10-1mm12至高頻300-3000GHz絲米波1-0.1mm無線電頻率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電磁波,是一種物質,是一種各國可均等獲得的看不見、摸不著的自然資源,它具有以下六種特性:第一:它是有限的。由于較高頻率上的無線電波的傳播特性,無線電業務的不能無限地使用較高頻段的無線電頻率,目前人類對于3000GHz以上的頻率還無法開發和利用,盡管使用無線電頻

4、譜可以根據時間、空間、頻率和編碼四種方式進行頻率的復用,但就某一頻段和頻率來講,在一定的區域、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條件下使用頻率是有限的。第二:它是排他性的。無線電頻譜資源與其他資源具有共同的屬性,即排他性,在一定的時間、地區和頻域內,一旦被使用,其他設備是不能再用的。第三:它具備復用性。雖然無線電頻譜具有排他性,但在一定的時間、地區、頻域和編碼條件下,無線電頻率是可以重復使用和利用的,即不同無線電業務和設備可以頻率復用和共用。第四:它是非耗竭性的。無線電頻譜資源又不同于礦產、森林等資源,它是可以被人類利用,但不會被消耗掉,不使用它是一種浪費,使用不當更是一種浪費,甚至由于使用不當產生干擾而造成

5、危害。第五:它具有固有的傳播特性。無線電波是按照一定規律傳播,是不受行政地域的限制,是無國界的。第六:它具有易污染性。如果無線電頻率使用不當,就會受到其他無線電臺、自然噪聲和人為噪聲的干擾而無法正常工作,或者干擾其他無線電臺站,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使之無法準確、有效和迅速地傳送信息。無線電波特征無線電波特征 頻域頻域 空域空域 時域時域 調制域調制域 碼域碼域無線電管理的核心目標是在全國或全世界的無線電通信和其他無線電業務領域內以最合理、最公平、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方式地使用、利用或保護有限的無線電頻譜/衛星軌道資源,使得各種無線電通信網和各無線電臺站能夠經濟、有效地在各種無線電環境下不受干擾地正常

6、工作,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國防建設服務,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提高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的生活水平,推動國家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無線電管理的指導思想是“為中央首腦機關服務,為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服務,中心是為經濟建設服務”;指導方針是:“加強管理,保護資源,保障安全,健康發展”;指導原則是:“統一領導,統一規劃,分工管理,分級負責”。 在信息化戰爭中,軍事通信、指揮控制、預警探測、情報偵察、導航定位和武器制導等系統的正常運轉,無不取決于電磁頻譜這一有限的資源。如果缺乏有效的頻譜管理,不同的電子設備間輕則相互干擾,重則喪失作戰能力。信息技術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作戰樣式的變革。作為重要的

7、戰略資源和信息的主要載體,電磁頻譜已成為各國軍隊管理控制的重點。如今,世界各軍事強國普遍認為,電磁頻譜是能夠支持機動作戰、分散作戰和高強度作戰的重要媒介,信息武器裝備將成為未來戰爭舞臺上的主角,電磁頻譜將成為主宰戰爭勝負的法寶,誰掌握了制頻譜權,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據外軍有關統計,美軍一個步兵師約有70部雷達、2800部電臺,俄羅斯一個摩步師約有60部雷達和2040部電臺,如此眾多的電子設備要在整個作戰空間有條不紊地工作,沒有統一的管理和協調一致的行動,其局面將不堪設想。美海軍上將托馬斯穆勒曾預言,如果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獲勝者必將是最善于控制、駕馭和運用電磁頻譜的一方。這一預言,已經在

8、近期發生的幾場現代局部戰爭中得到驗證。20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實施白雪行動,開始就奪取了制電磁權。戰爭進行中,多國部隊使用的頻譜從短波、微波直到紅外線、激光、可見光包含了整個電磁頻譜,電子戰戰場異常廣闊,全時空、全時域、全領域、全頻域的特點體現的淋漓盡致。而正是由于科學有序的頻譜管理,有效地避免了頻譜使用的沖突,確保了通信指揮、電子偵察、雷達導航等電子系統的協調動作、高效運作,使得對伊作戰迅速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軍事應用為在21世紀獲得全頻譜優勢,美軍在制定的2010年聯合頻譜構想中,提出了美軍21世紀頻譜管理指導方針。指出:現有的國防部頻譜管理規則和程序已面臨新的電

9、子系統投入戰場的挑戰,必須提倡不同見解的競爭,減少創新所受到的障礙,加強頻譜管理力量的建設。為貫徹這一構想,美軍相繼發表了21世紀聯合頻譜使用和管理、電磁頻譜聯合行動,對提高頻譜規劃、系統采購、模擬仿真、操作支持和信息系統的能力等提出了具體規劃標準,為計劃、協調和控制電磁戰場提供了理論支持。 另外,北約、俄羅斯、日本、印度等國軍隊也不甘落后,他們克服種種困難,堅持把加強頻譜管理力量建設作為軍隊信息化部隊建設的優先任務,把提高無線電頻譜管理能力作為提升信息作戰能力的關鍵環節,不斷增強頻譜管理人員的素質,研制更新頻譜管理裝備,力爭搶占未來信息化建設的制高點。 無線電頻譜管理技術介紹無線電頻譜管理技

10、術介紹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廣電部門國安、保密局公安部門軍隊國家無線電管理局各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無線電管理局或管理辦公室市、州及地區無線電管理處或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監測站市、州及地區監測站行政行政行政業務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業務行政2、工作職責u 編制無線電頻譜規劃u 負責無線電頻率的劃分、分配與指配u 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臺(站)u 負責衛星軌道位置協調和管理u 協調處理軍地間無線電管理相關事宜u 負責無線電監測、檢測、干擾查處,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維護 空中電波秩序u 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u 負責涉外無線電管理工作國家無線電管理“十二五”規劃“十二五”目標到“十二五”期末,建立較

11、為完善的全國無線電頻譜資源管理體系,無線電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技術手段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無線電綜合管理水平顯著提高,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需求。頻譜/臺站科學管理能力穩步提升。合理規劃頻譜資源,提高對軍地各類無線電應用的頻譜支撐能力,滿足公眾通信及民航、鐵路、廣電、交通等部門的頻率需求。頻譜資源利用率穩步提升。初步建立覆蓋重點地域的電磁環境監測記錄系統。全國頻率/臺站實現精細化管理,信息完整率和準確率達到95以上。技術手段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具備重點無線電業務電磁兼容分析能力。建成國家和省級無線電管理信息化綜合應用平臺。超短波固定監測站覆蓋50以上的縣級城市。短波監測網監測定位能力進一步提高

12、。衛星監測系統具備對C/Ku/Ka頻段靜止軌道衛星監測、定位能力,監測靜止衛星軌道范圍擴展到東經20度至東經180度。各省(區、市)無線電管理機構具備短波、微波(含衛星)頻段干擾源近場定位能力。人才隊伍素質過硬。打造一支知識結構合理、專業技能強、整體素質高的無線電管理人才隊伍。全國無線電管理隊伍中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員比例達到75以上,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比例達到25以上。“四個體系”建設 完善的無線電管理法律法規體系; 完善、先進的無線電管理技術標準規范體系; 有力、高水平的無線電管理技術支撐體系; 高效、權威的無線電管理行政管理體系;管理方式的發展趨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無線電管

13、理的理念、技術手段也都在進行著深刻的變革。管理的方式正向著網格化、數字化、精細化、規范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管理理念從管理者向服務者轉變、從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轉變、從被動監測到主動監管轉變。網格化管理是通過現代通信和信息化技術將管理的區域劃分為若干網格單元實現網格內統一管理標準、規范、響應、考核;網格間信息交流,資源共享。通過將大范圍的粗線條管理逐步分解細化逐步實現無線電管理的標準化管理,增強快速查詢、快速分析、快速反應的動態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率。數字化、精細化、規范化管理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無線電管理方式的巨大變革,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也促使電磁頻譜資源的管理與保護越來越準確精細。從前“以

14、點概面”的粗獷式定性管理向數字化、精細化的定量管理方向發展。使得原本空洞的無線電管理變得有目標、有內容、有頭緒、可操作、可檢查、有依據、有成果,為規范化的管理提供了充分的科學依據和技術基礎。應用系統主要包括:業務管理系統、業務分析系統業務管理系統、業務分析系統業務管理系統:業務管理系統:頻率資源管理系統設備管理系統臺站管理系統行政執法系統行政辦公系統網上申報系統業務分析系統:業務分析系統:設備檢測系統檢測數據分析系統頻譜兼容分析系統無線電頻率資源管理功能無線電設備管理系統無線電臺站管理系統無線電設備檢測系統無線電頻譜監測技術介紹無線電頻譜監測技術介紹技術手段的發展趨勢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1

15、00M10M1M100kAMFMGSMCDMATD-SCDMAWCDMABluetooth跳頻OFDM信號帶寬 (10Hz-20MHz)UWB雷達WiMax 802.16同步監測帶寬 (80MHz 100MHz)ITU發展趨勢l窄帶監測到寬帶監測的發展從被監測信號對象的發展變化趨勢來看,隨著無線電通訊技術的不斷提高,無線電監測系統所測量的信號正發生著從窄帶向寬帶發展的變化。l模擬到數字的發展從被監測信號對象的通訊方式來看,隨著無線電通訊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通訊方式逐步從模擬信號向寬帶數字信號的變化。從完全依賴模擬射頻電路實現無線電通信到通過軟件無線電實現靈活配置的自定義通信方式。l平面到立體的

16、發展從監測方式方法上看,目前的固定式、車載式、便攜式、搬移式以及小型化監測系統,更多的實現的是平面范圍的局部監測。隨著機載、熱氣球、飛艇等空間監測平臺的推出,為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管理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技術方法,從平面局部范圍的監測到空間大動態范圍的監測,為頻譜管理帶來了革命性的技術改變,必將成為未來監測技術發展的新趨勢。l分時處理到實時并行的發展從監測信號處理方式上看,信號測量越來越強調實時性、高效性,信號處理方式正從單信道分時監測處理向多信道實時并行監測處理發展。l 單機向網絡化的發展從系統應用方式上看,從單站單機的進行監測已逐步轉變為網絡化的網格監測。監測網已從本地的局域網的互聯互通逐步實現市

17、網、省網以及國家網的互聯互通。實時地數據共享、高速的信息交互成為監測網發展的趨勢。l 人工到智能的發展從操作方式上看,網絡化的發展帶來了操作方式的革命,從單站單機的人工干預人工控制已很難滿足監測業務的需要,智能化、協同化的控制方式已逐步替代了人工測量帶來的諸多不確定性,高效、準確、可靠的測量結果使得智能化控制技術成為未來監測網控制技術的關鍵。兵貴神速兵貴神速快速發現快速發現SOISOI信號信號 -掃描速度快、瞬時覆蓋頻帶寬,系統靈敏度高,微弱信號發現能力強、實時電磁環境態勢更新火眼金睛火眼金睛信號分析識別信號分析識別 -信號的調制解調方式,時域、頻域、調制域、碼域多種分析工具;與時俱進與時俱進

18、綜合一體化綜合一體化 -“三庫”融合的無線電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實現管理業務的科學化、信息化。術有專攻術有專攻專業化設備專業化設備 -適應各種頻域、空域、調制域、碼域的信號測量,精細化分析。隨機應變隨機應變電子對抗電子對抗 -根據各種復雜的環境,實施引導式管制。結合非法信號監測分析結果,確定干擾時機,選擇干擾樣式,引導干擾機對預定的目標電臺實施干擾管制 。快快u發現速度快發現速度快u通訊速度快通訊速度快u分析速度快分析速度快u處置速度快處置速度快準準u準確測量準確測量u準確分析準確分析u準確管理準確管理強強l極強的信號分析能力極強的信號分析能力l極強的信息管理能力極強的信息管理能力l極強的應急處

19、置能力極強的應急處置能力背景背景由于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世界范圍內的對無線頻譜的需求不斷增加,使得信息傳輸與交換的這一無形載體日趨緊張,對進行無線電頻譜資源管理及監測工作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科學合理的分配、利用和管理頻譜資源,高效、準確、方便的進行電磁環境監測正成為無線電監測管理工作面臨的一個現實課題。智能化監測網絡系統正是針對這一需要而設計開發的,系統采用先進、合理的設計方法,以靈活、方便、高效的方式和先進的技術手段來解決復雜的電磁環境監測問題,使得無線電管理過程更加智能、數據更加準確、系統更加可靠。在現有無線電監測網絡系統基礎上,擴展系統化功能,增強網絡化作用,提升自動化水平,

20、賦予智能化能力,提高其處理確定性物理監測信號與不確定性事理信息的能力,構建新一代無線電監測網絡系統無線電智能監測網絡系統,引導促進、全面提升無線電監測網絡系統水平,并帶動無線電監管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系統組成系統組成智能監測網系統包括如下子系統:智能監測網功能智能監測網功能1)常規監測。進一步增加地理信息系統、中頻測向、頻譜分析、離散掃描、頻段掃描、聲音監聽等功能的有效實現。非法電波信號技術管制。能夠對非法信號通過干擾或壓制方式進行技術管制。應急通信指揮管理。能夠通過有線和無線等多種通信系統,對轄區內監測力量進行指揮調度,對突發緊急事件進行應急處置。2)智能信息處理。非正常信號監測與識別,主要

21、包括:發現機制,干預分析,信號識別新方法;語種識別;電磁環境測試分析與電磁態勢顯示新的理論、方法與技術;不確定性信息處理。3)自組織功能。自組織的內容、方式及其實現。系統能夠自動優化網絡節點,智能地進行無人監測,以及資源的合理分配;各個監測執行站在相互協同工作中,執行統一的監測任務流程,主動協同并完成監測任務。4)自治功能。系統自治的內容、方式及其實現。系統構架實現目標實現目標智能化的監測系統智能化的監測系統在原有監測網基礎上增加了自動化調度管理機制,使得監測網中各個監測感知設備能統一調度,并行執行。即提高了系統的自動化管理能力又極大的提升了設備的有效利用率和監測信息的準確性。智能化的信號分析

22、智能化的信號分析在原監測網基礎上增加了智能化分析處理系統,使得網絡中海量的監測數據能實時、高效、準確的進行分析處理,通過數據挖掘的方法將數據轉化為知識,即可以對實際信號的測量、分析以及預測提供準確的數據依據,又為未來無線電通訊技術的發展提供有力的知識參考。智能化的工作機制智能化的工作機制增強了常規監測系統的任務執行機制,在常規任務的基礎上,引入了智能化的方法,優化資源分配。采用自治工作機制實現監測網絡系統的自維護、自救助、自管理、自行事。基本實現無線電監測任務的自組織與自動化運行能力。相關技術1、采用網格化智能監測網技術,重點實現對智能監測網系統的信息共享、綜合分析以及數據融合等功能。通過網絡

23、化管理、自動化運行、智能化處理等先進技術實現網格化智能監測網的系統功能。2、采用自動化控制技術,對日常信號快速掃描中出現的重點信號或異常信號采用自適應控制技術進行自動控守。智能監測網中各個信息感知點首先對本監測點的監測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將有用信息提取并傳送到網絡控制中心。網絡控制中心對全網各個監測點的信息進行智能整理分析,區分出正常信號、不明信號。對需要干預或處理的不明信號,控制中心自動控制并調度信號區域相關信息感知點進行重點控守或干預。3、采用數據挖掘技術,在監測網絡海量的監測數據中,通過對數據的篩選、挖掘有效地提取出相關信號特征參數。再根據信號的時域、頻域、空域、調制域、碼域等信息特征挖

24、掘出無線電信號傳播和信號干擾的相關知識。減少人工計算的復雜程度,提高智能化監測測量的準確度。4、采用多任務并發執行技術,在智能化分配調度管理下將監測網的各個監測信息感知點有效的并行工作,提高各感知點的設備利用率。無線電綜合管理應用平臺將頻率臺站數據庫、監測數據庫和地理信息數據庫以及設備臺站數據庫等多庫數據有機融合。以業務數據為基礎,消除數據孤島,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以及數據共享,使得無線電管理各類數據資源和信息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加強數據對業務的指導性,促進業務部門間的互動協調、聯合作業,形成科學的決策體系。技術特點 業務融合將臺站審批、臺站管理、頻譜規劃、電磁環境監測、干擾查處、干擾管制、應

25、急指揮等業務有機的進行業務流程與業務數據的融合,將各種業務系統有機聯系,更科學高效地支撐無線電管理各項業務開展; 云計算技術采用云計算技術將各種無線電數據資源高度整合,通過海量數據存儲、大規模并行數據運算以及虛擬化資源分配等大幅提高監測管理系統的數據采集、分析、存儲能力。 數據共享通過“三庫”融合實現了管理、業務的信息共享和資源復用,增強了上下級之間、部門之間的有機聯系,為無線電管理的精細化、規范化管理提供了可靠地技術依據。實現功能實現功能門戶管理實現一站式信息搜集、展示以及個性化的服務。認證平臺提供各應用系統所需要的身份認證、授權審計、加密簽名等安全服務,實現單點登錄。搜索平臺實現多數據源的

26、搜索和展示。通信平臺提供即時通信、短信、電話、電子郵件、消息提醒、視頻會議等通信應用,實現辦公協同。工作流平臺實現跨業務應用的工作流轉和驅動。輔助決策支持對各類數據進行綜合查詢、統計分析、內容挖掘和展示,為政策決策提供數據依據。地理信息平臺為其他應用系統提供地理信息資源。頻率分配政策的發展六七十年代六七十年代分配使用分配使用建國初期建國初期自由使用目前目前監測使用將來將來動態使用EMC技術技術無線電監測技術無線電監測技術認知無線電技術認知無線電技術技術背景技術背景我國的頻譜分配政策固定頻譜管理方式:即國家將頻譜資源分配給不同的無線電部門和相應的無線接入技術。 優點優點:有利于網絡規劃、運營、維

27、護、管理,并且能夠避免系統間的干擾 缺點:缺點:頻譜資源的利用呈現出高度的不均衡性。那些利用率較低的頻譜資源存在著動態、大小不一、零散等特征頻譜智能高效利用頻譜智能高效利用成為影響未來無線產業發展的關鍵性課成為影響未來無線產業發展的關鍵性課題題認知無線電系統定義(認知無線電系統定義(ITU-R SM.2152ITU-R SM.2152報告書)報告書) 允許系統獲取周圍的工作和地理環境信息、已建立的通信策略及其內部狀態;依據獲取的信息,動態的和自主的調整工作參數和協議來實現預定的目標;并從獲取的結果來自我學習。認知無線電(認知無線電(CRCR)頻譜感知(無線電監測)頻譜感知(無線電監測) “獲取

28、周圍的工作和地理環境信息已建立的通信策略及其內部狀態”動態頻譜管理動態頻譜管理分配和選擇合適的工作參數和協議軟件無線電(軟件無線電(SDRSDR) “動態的和自主的調整工作參數和協議來實現預定的目標” 無線電信號的四域特性:時、空、頻、碼 ,認知無線電同時從四域感知頻譜空洞,并動態的和自主的調節自身參數。 SDR具有相當的靈活性,但與CR相比缺乏一定的智能 CR的實現不一定需要SDR支持,但如果借助于SDR,則CR會具有更多潛在的優勢監測技術挑戰中心頻率中心頻率帶寬帶寬發射功率發射功率 調制方式調制方式 傳輸速率傳輸速率現有技術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CR變化變化變化變化變化變化實時監測電臺發

29、射參數的改變快速信號分析識別技術判斷信號歸屬電臺指紋識別等信號處理技術監測電臺是否非法發射臺站數據庫建設和維護無線電監測技術介紹無線電監測技術介紹無線電監測是對無線信號的各項特征進行測量,國際電聯(ITU)建議了一系列的信號測量參數和方法。監測系統是通過軟件無線電的架構方式來完成相關的信號監測工作。軟件無線電是指構造一個具有標準化、模塊化、開放性的硬件平臺,將各種功能,如工作頻段、調制解調類型、數據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協議等用軟件來完成,同時使寬帶A/D轉換器盡可能靠近天線,以充分實現數字化,提高可編程性。軟件無線電是一種用軟件來實現物理層連接的無線通信設計。軟件無線電的主要優點是它的靈活性。

30、在軟件無線電中,諸如信道帶寬、調制以及編碼等可以動態調整,以適應不同的標準和環境、網絡通信負荷以及用戶需求的變化 。1537-05FIGURE 5Typical modern integrated radio spectrum monitoring stationOpen architecture high-speeddata busAntennaTelephone anddata modemPrinterDigitalfilesLow-cost multipurposecommercial workstationModule 1Module 2Module 3Module n-1Module

31、 nAudioFunctions performed by hardware and computer software modules:- DF processing- Fast 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demodulation- Receiver 1- Receiver 2- Receiver n- Digital audio- Multimedia car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ceiver- Workstation interface- Spe

32、ctrum displays- Oscilloscope-type displays- Spectral activity displays- Audio matrix- RF matrix-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Emitter database- Expansion slotsITU建議的現代頻譜監測系統ITU-R SM.1537硬件模塊硬件模塊射頻前端射頻前端中頻模塊中頻模塊實時處理實時處理總線總線頻譜測量模塊頻譜測量模塊調制解調模塊調制解調模塊無線監測模塊無線監測模塊應用層界面應用層界面GSMEDGECDMASCDMATD-SCDMAWCDMABlueto

33、othZigBeeRDS預選放大預選放大FHSSSSBAM/FM/PMCW/PulseBeeperRFIDDSSS頻率掃描功能頻率掃描功能能實現單頻段、多頻段、離散頻點掃描;具備頻譜實時譜、最大譜,三維譜、瀑布譜顯示;譜圖可放大、縮小;譜圖能顯示鼠標位置(MARK)的頻率和幅度,在進行數據存儲時可同時記錄MARK標示位置;能在譜圖上測量頻率間隔;能自動跟蹤頻譜選擇區域的幅度最大信號,并通過右鍵功能快速切換到其他監測、測向功能上;頻譜的顯示范圍和顯示比例可調;能對頻譜進行保存、回放、打印;能與合法臺站數據庫連接自動識別合法信號和非法信號;實時對掃描結果及頻譜圖進行存儲,統計占用度;可通過設置是否

34、有信號駐留時間在進行掃描功能時選擇某個頻點進行中頻分析或監聽;能夠選擇生成背景噪聲模板和頻率模板,可對模板進行修改并存儲。監測時,用戶可選擇加載模板(樣本數據庫),實現當前頻譜分布狀態與模板的實時對比,并自動報警;單位切換功能:dBv、dBm、uV、mW、W、dBv/m。信號分析功能信號分析功能能實時對信號進行時域、頻域、調制域進行測量,并可同時對AM、FM和SSB(USB、LSB)信號進行解調;能測量信號的中心頻率、帶寬、頻偏、占用帶寬、調制度、信號占用度等ITU標準要求的測量參數;能顯示信號的(波形和)實時譜、最大譜、最小譜、平均譜;能顯示信號的眼圖、星座圖、瀑布圖;能自動識別常規信號或數

35、字信號的調制模式如(CW、AM、USB、LSB、FM、2ASK、4ASK、2FSK、4FSK、MSK、BPSK、QPSK、8PSK、16QAM),并能測量數字調制信號的碼速率。能夠與合法臺站數據庫聯動,自動識別合法或非法信號;能對分析結果進行保存、打印;單位切換功能:dBv、dBm、uV、mW、W、dBv/m。錄音監聽功能錄音監聽功能能對AM、FM、SSB等信號進行解調(和監聽);能根據信號的幅度強弱設置錄音門限(自動錄音);能實現單頻點信號解調或離散頻點解調功能;能夠顯示解調信號的頻域圖及音頻時域圖;音頻結果能夠保存為數據流、WAV或MP3格式文件;可實現錄音緩存功能,及系統自動將錄音緩存中

36、最后10秒的音頻信息也一并存儲。任務管理功能任務管理功能能夠接收并執行管理設備下發的任務,能夠按多類可設置的條件對任務排序,支持任務隊列狀態和任務處理情況的查詢;支持用戶自定義并發和關聯的監測任務,支持以時分的方式組合多個監測任務。任務管理功能包括任務受領、任務瀏覽、制定新任務、任務檢索、任務的執行和停止、并發處理等。設備能夠接收指揮中心下發的監測任務,也可以人工錄入監測任務,并在任務規劃途中共操作員瀏覽。支持檢索修改監測任務。數據統計報表功能數據統計報表功能數據存儲時間不小于72小時;能夠按照國家規定的月報、日報格式形成報表,并能輸出到WORD或者EXCEL文檔中;能夠對頻率監測結果進行分析

37、統計,計算出各頻率的場強值,包括場強中值、最大值、最小值、上十分值、下十分值。可對存儲的所有測試數據(包括IQ數據、中頻頻譜數據、ITU測量數據、掃描頻譜數據、頻段背景噪聲數據、占用度統計數據、示向度數據、場強數據、音頻數據、測量結果數據及其它統計數據等)進行回放,可對聯合監測、聯合測向過程進行回放。回放時播放速度可調,能獲取任務數據的保存開始時間、時間長度、數據條數等信息;對保存的頻段掃描實時數據進行回放時,可通過修改門限值來重新進行頻段占用度計算,生成新的占用度統計表;實現對已知大功率電臺發射特性數據保存及回放,并可利用這些原始數據進行電臺利用率分析、電臺發射參數測量;客戶端監測生成的所有

38、數據能自動保存至當地服務器(地市服務器的占用度數據可手動或定時自動上傳至省服務器指定文件夾)。客戶端可對本級服務器監測數據進行處理(需授權)和統計分析,亦可從本級服務器手動或自動下載指定數據至本機,而后進行統計分析;聯合監測和測向時的數據默認存儲在參與測量站點所在的本級服務器,若有需要,也可人工控制選擇將數據備份至控制端所在服務器或其它指定服務器。離線分析功能離線分析功能可對存儲的IQ數據進行離線的測量(包括頻率、場強、頻差、頻偏、占用帶寬、調制度等)和調制方式、碼元速率等識別,并能完成測量結果的存儲。可用圖表等形式顯示指定站點指定頻點的場強、示向度等數據(包括離線數據和實時測量數據)。可對存

39、儲的場強、示向度等原始數據進行離線的場強概率分布和變化情況分析統計比對、示向度分析統計比對等(包括指定時段指定站點不同頻點、指定時段多個站點指定頻點或指定站點指定頻點不同時段等),可生成時間概率的中值(包括10%、50%、80%等)場強圖,并生成場強、示向度等變化曲線圖。可用圖表等形式顯示背景噪聲數據(包括離線數據和實時測量數據)。可對存儲的頻段背景噪聲數據進行指定時段指定站點不同頻段、指定時段多個站點指定頻段或指定站點指定頻段不同時段等的背景噪聲數據分析比對,并生成背景噪聲變化曲線圖。可用圖表等形式顯示測量結果數據、違規或異常數據、樣本譜數據、聯合測向結果數據等,并可對其進行離線分析比對。可

40、對頻道或頻段占用度原始數據進行再統計分析(詳見“監測月報執行功能”、“占用度統計分析”)。統計、分析或比對生成的各類圖表、數據可以保存至EXCEL、word等文件,或加入數據庫。互調互調及諧波干擾分析及諧波干擾分析能夠進行互調干擾分析和諧波干擾分析;互調 分析 可分析兩信號能按頻段和頻點表進行干擾分析;分析結果包括干擾類型和數學表達式;能夠把結果保存打印。閾值報警功能閾值報警功能能夠對滿足設定閾值條件的信號啟動報警,閾值條件有能量報警、背景譜樣本庫報警、觸發時間、信號帶寬、調制模式及碼元速率報警,亦可多個條件進行人工組合式報警;可根據設定得閾值條件再報警后自動進行參數測量、監聽錄音、測向等處理

41、,并輸出詳細的報警記錄;能實現背景譜樣本庫的采集、保存、編輯及比對。占用度統計分析占用度統計分析進行頻段占用度統計時,對偶發的小概率信號能通過設置時間占用度值門限在計算時剔除。頻段占用度可以按照不同時間精度(如15分鐘、30分鐘、60分鐘、天、月、年等)進行統計,支持時間過濾統計功能(可選擇統計工作日、非工作日、忙時、閑時或所有時段的占用度)。統計結果及報告生成,可以通過表格、柱形圖、折線圖、餅圖等形式顯示統計結果,并進行導入或導出。能夠對數據處理過程中生成的報告、表格、圖形進行存儲、打印預覽及打印。電子地圖功能電子地圖功能地圖文件格式支持MapInfo、國家無委地圖格式、GooGle地圖等;

42、電子地圖支持區域選擇、無級縮放和漫游,可對區域圖分層顯示、可選擇子圖以顯示某一區域的詳細情況。能夠提供圖層選擇、測距、地名查詢、監測車經緯度信息及地址查詢功能等功能。;可顯示圖上任一點的經緯度,能在電子地圖上標注圖形、符號和文字,測量距離及方位角等;能按照類別的不同在電子地圖上進行臺站位置的查詢和現實,并可顯示所選臺站的詳細信息;顯示地圖上任意點或測向定位時最大橢圓概率中心點的經緯度和高斯坐標。具備面積計算功能,支持方形、圓形、橢圓形、多邊形區域面積自動計算;地圖視圖支持手動、自動漫游;可任意標注關注點,并標注相關信號特征。可自動以當前位置居中顯示。對地圖具有簡單編輯功能(可向二維地圖中添加多

43、義線和多邊形,以及標注文字,并可設定其顏色);可進行當前系統使用地圖的選擇及圖層的顯示狀態(顯示/關閉)切換。單站監測時,可實時標繪測向示向線,顯示移動車軌跡。執行監測測向任務時,用戶可以在地圖中直觀的看到監測站、測向線以及監測車的軌跡等。具有在主地圖上顯示和添加臺站信息的功能。可在電子地圖上進行臺站位置的查詢,按照類別的不同選用不同的圖標顯示,并可顯示出所選臺站的詳細信息;可通過選擇區域進行臺站信息的查詢顯示。數據管理功能數據管理功能建有原始監測數據庫、結果數據庫、臺站庫、合法不明信號庫、頻率模板樣本庫、信號結論庫和干擾信號數據庫等多種數據庫,數據庫格式根據客戶需求有我公司建立或由客戶建立;

44、能對數據庫表數據進行修改、刪除、增加、備份,導出、導入數據等。數據庫構架、數據結構對用戶完全開放,能與國家標準臺站數據庫接口。測試數據管理:測試數據查詢結果列表主要包括任務名稱、任務狀態、功能類型(固定頻率測量、頻段掃描、頻率列表掃描、單頻測向、臺站庫、合法不明信號庫、臨時信號庫、頻率模板樣本、信號結論庫、違規或異常數據等)、站點名稱、設備名稱、總掃描次數、頻率個數、頻點信息監測開始時間、監測結束時間、監測時長、門限、天線極化方式、天線名稱、操作員和備注等信息。臺站庫數據管理:可按條件從臺站數據庫中檢索顯示注冊臺站相關信息,可進行臺站數據的導入導出,自動定時或手動更新臺站信息。支持從數據庫中導

45、出指配/空閑頻率數據。頻率模板樣本庫數據管理:用戶可按頻率范圍、監測點等對模板數據進行查詢,并以列表形式顯示查詢結果,點擊選中某條結果時,能顯示模板數據概覽圖。可對天線庫進行維護管理。經授權可對天線庫中天線進行添加、刪除、更改等操作,可進行天線因子曲線的參數配置。在進行分析計算時,軟件可根據所選用的天線自動進行補償,計算出測試場強(單位為dBuV/m)。軟件提供K因子與G增益的換算工具。數據庫的冗余和備份(磁盤陣列、異地備份等)。支持國家、省、地市級監測數據的共享。電磁環境測量電磁環境測量能完成電平檢測、電磁環境背景電平監測等功能,并對結果進行顯示。同步采集功能同步采集功能能夠根據GPS定位設

46、備的同步脈沖啟動單個或多個站點同時執行任務并進行數據采集及上報。日志功能日志功能 系統能夠對站點的使用情況進行記錄、統計、分析,并自動生成工作日志。對系統記錄的各類日志信息進行維護管理,可以查看執行監測的操作員、操作站點、設備、時間等信息,可對日志內容進行查詢、導出等操作。用戶權限管理用戶權限管理可對用戶進行管理,包括用戶的創建、授權、密碼修改及刪除;可設置用戶優先級; 能夠進行數據備份、導入或導出;能夠設置數據訪問等級,不同級別的用戶具有不同的操作權限; 能夠在數據存儲空間不足時,提前告警。自檢功能自檢功能系統能夠對設備主要模塊(單元)進行開機自檢和遙控自檢,生成并輸出自檢結果,自檢結果以圖

47、、表形式展現,出現故障時自動告警。聯網功能聯網功能可使用有線或無線(3G)方式,實現遠程遙控監測與信號管制;完全支持國家的RMTP標準協議,具備RMTP接口功能,能和現有的各種監測設備及管制設備進行聯網,實現監測、管制信息互聯互通以及地圖顯示等功能。免費提供系統軟件接口:提供系統集成對設備進行二次開發所必須的軟硬件接口協議和軟件開發手冊,主要是保證對接收機和管制設備的各種功能可以通過軟件二次開發實現。系統控制接口:主要是網絡、串口等控制接口的詳細接口定義、系統內各種選擇開關的控制協議;系統進行二次開發所必須的軟件接口協議和軟件開發手冊。基本監測流程基本監測流程開始登陸臺站測量設備選擇計劃任務實

48、時監測數據分析業務選擇系統管理結束無線電定位技術起源于軍事科學研究,在軍事應用上,是一種捕獲和分析敵方無線電通訊、以此了解敵方指揮中心位置、部隊配置和調動等情況的重要電子偵察和對抗手段。 近年來,隨著無線電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頻段覆蓋密度的增加,作為無線電頻率指配程序的重要部分,為無線電管理部門提供頻率規劃、指配和協調的技術支持的無線電測向和定位技術,得到了更深層次的應用。尤其在查處未知干擾信號源方面,無線電測向和定位技術已成為我國進行無線電科學管理的技術基礎、維護空中電波秩序的重要手段。 示向度 以觀察點為原點,以正北方位(或某參照物)為參考方向,從正北(或某參照物)方向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到目標方向所構成的夾角稱為示向度。表示方向的指示線稱為示向線。目標觀察點正北N無線電定位 一般來說,一個測向站只能得到一條示向線,無法確定無線電發射源的位置,只能確定其方向。要確定無線電發射源的位置,必須利用兩條以上的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