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0.《熱和能》2020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精編_第1頁
專題10.《熱和能》2020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精編_第2頁
專題10.《熱和能》2020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精編_第3頁
專題10.《熱和能》2020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精編_第4頁
專題10.《熱和能》2020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精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全國物理中考題分類匯編熱和能1.(2020江蘇蘇州)十月的蘇城桂花飄香,這現象表明了()A. 分子可以再分B. 分子間有空隙C. 分子間有作用力D.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2.(2020云南)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 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固體分子間無間隙B. 內能和溫度有關,0以上的物體才有內能C. 四沖程內燃機的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D. 掃地時塵土飛揚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3.(2020四川成都)端午佳節,人們常食用鹽蛋。鹽蛋的一般制作方法:在洗凈的鴨蛋表面涂抹白酒,粘上鹽后用紙包起來,放置一段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鴨蛋變咸是一種擴散現象B.

2、鴨蛋變咸是因為內部產生了鹽C. 煮鹽蛋升溫的過程中,鹽蛋內能不變D. 鹽蛋冷卻降溫的過程中,鹽蛋內能增大4.(2020浙江杭州)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陽光照射下,某海邊城市陸地與海面之間空氣流動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空氣流動方向)合理的是()A. B. C. D. 5.(2020青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引力B. 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C. 0的冰沒有內能D. 聞到花香是因為發生了擴散現象6.(2020河北)下列事實能夠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的是()A. 公園里花香四溢B. 春天里柳絮飛揚C. 海面上浪花飛濺D. 天空中烏云翻滾7.(2020安徽省)關于溫

3、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0的物體也具有內能B. 只要物體放出熱量,溫度就一定降低C. 物體溫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多D. 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小的物體8.(2020江蘇蘇州)下列四張圖中利用熱傳遞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是()A. 鉆木取火B. 煤爐燒水C. 壓縮空氣升溫D. 搓手取暖9.(2020福建省)用冷水冷卻汽車發動機,主要是利用水的()A. 比熱容大B. 密度大C. 凝固點低D. 沸點高10.(2020吉林長春)用水作為暖氣中的傳熱介質是因為水的()A. 沸點高B. 密度大C. 比熱容大D. 導電性強11.(2020廣西貴港)下列實例中,改變物體內能的途徑與其他三

4、個不同的是()A. 用力搓手,手會發熱B. 把冰冷的手放到嘴邊哈氣,手會變暖C. 用鋸條鋸木頭,鋸條溫度升高D. 用手反復彎折鐵絲,鐵絲彎折處會發熱12.(2020上海)在四沖程熱機工作時,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A. 吸氣沖程B. 壓縮沖程C. 做功沖程D. 排氣沖程13.(2020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汽車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代汽車多數采用四缸汽油發動機,每個氣缸都進行四沖程循環。如圖所示是汽油機工作的四個沖程示意圖,其中表示做功沖程的是()A. B. C. D. 14.(2020內蒙古包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擴散現象只能發生在氣體之間B. 色拉油加熱后比熱容變大C

5、. 夏天在地面上酒水會感到涼快,是因為水蒸發吸熱D. 內燃機的做功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15.(2020四川成都)如圖所示,小葉同學用酒精燈對冰塊加熱,研究冰的熔化現象。圖中,甲乙兩條圖線中的一條,是他依據實驗數據繪制而成。已知m冰=0.1kg, C水=4.2103J/(kg),C冰=2.1103J/(kg)。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 小葉繪制的是乙圖線B. 01min內冰塊吸收的熱量為2.1103JC. 03min內溫度不變,說明冰塊沒有吸收熱量D. 如果酒精完全燃燒,酒精燈的加熱效率可以達到100%16.(2020貴州銅仁)熱現象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電子體溫計

6、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B. 噴酒精清毒液能聞到濃濃的氣味,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C. 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結成冰的物態變化是凝華D. 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17.(2020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多選)小豐用燃氣灶燒水時,進行了如下思考,小豐的想法正確的是()A. 燒水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水的內能B. 壺內水溫度升高的過程中,內能增大C. 水壺的壺嘴和壺身構成連通器D. 壺內水沸騰時,水吸收熱量,溫度升高18(2020廣西南寧)創建文明城市,營造和諧生活環境,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禮讓行人”,機動車經過斑馬線前減速可以減小慣性B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是在聲音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C綠色安全

7、出行,騎共享自行車剎車時用力捏車閘,是通過増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D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是為了避免分子間存在引力導致“二手煙”擴散,影響他人健康19.(2020北京市)依據表格中的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物質比熱容C/J/(kg)水4.2103煤油2.1103砂石約0.92103A. 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內剩余水的比熱容變小B. 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熱量,水的溫度降低得較多C. 水的比熱容表示水的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4.2103J D. 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熱量,煤油溫度升高得較多20.(2020廣州市)圖為注射器,小芳迅速下壓活塞,注射器內密封的氣體溫度升高。此過程密封氣體的()A. 內能增

8、加B. 分子動能減小C. 分子熱運動速度減小D. 內能轉化為活塞動能21.(2020甘肅省金昌市)如圖所示描述的物理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 圖甲:厚玻璃筒內的空氣被壓縮時,空氣的溫度升高,內能不變B. 圖乙:瓶子內的空氣推動塞子做功后,瓶子內空氣的內能增大C. 圖丙: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塞子沖出時,水蒸氣的內能增加D. 圖丁: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氣體內能減少22.(2020海南)椰雕是用經過處理的椰子殼雕刻的藝術品,海南的椰雕工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圖所示工藝師正在進行椰雕雕刻。一個處理后的椰子殼假設質量分布均勻,經過雕刻之后,椰子殼的()A. 質量變

9、小B. 熱值變小C. 密度變小D. 比熱容變小23.(2020湖南長沙)“收官之作,星耀全球”2020年6月2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著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全面完成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燃料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B. 火箭加速升空時,將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C. 衛星上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為機械能D. 衛星與地面之間通過超聲波傳遞信息24.(2020江蘇南京)如圖是內燃機某沖程的工作示意圖,下面四個事例中能量轉化與之相同的是()A. 瓶塞沖出B. 搓手取暖C. 壓縮氣體D. 鉆木取火25.(2020海南)如圖所示,用酒精燈加熱

10、試管里的水,產生的水蒸氣將試管塞沖向空中。在這個過程中,能量轉化的順序為()A. 內能機械能化學能B. 化學能內能機械能C. 機械能內能化學能D. 內能化學能機械能26.(2020北京市)(多選)關于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之間的作用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擴散現象說明分子是運動的B. 固體之間也可以發生擴散現象C. 液體很難被壓縮,是由于液體分子間存在引力D. 固體很難被拉伸,說明固體分子間只存在引力27.(2020北京市)(多選)如圖所示,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團硝化棉,迅速壓下活塞,觀察到硝化棉燃燒起來。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硝化棉被點燃,表明筒內氣體的溫度升高

11、B. 下壓活塞的過程中,筒內氣體內能減小C. 下壓活塞的過程中,活塞對筒內氣體做了功D. 下壓活塞的過程中,氣體的內能轉化為活塞的機械能28.(2020甘肅省金昌市)2019年6月23日,我省首條軌道交通線路-蘭州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標志著我省正式進入“地鐵時代”。如圖所示,小麗乘坐新地鐵,她發現地鐵嚴禁攜帶有“異味”的物品。這是因為“異味”物品發生了_現象,充滿了整個密閉空間,影響其他乘客。29.(2020天津)端午佳節,粽香萬里煮粽子是通過_(選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來增大粽子的內能;煮熟的粽子散發出香味,這是_現象。30.(2020浙江杭州)如圖一只瓶子,內裝一些鐵屑。我們

12、既可以通過震蕩,也可以通過加熱,使鐵屑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大。從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來看,前者是通過_方法,后者是通過_方法來增大鐵屑的內能。如果你沒有看到內能改變的過程,僅憑鐵屑溫度的改變,能否確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變了鐵屑的內能?_(能或不能),這是因為_。31.(2020安徽省)某同學家使用燃氣熱水器,平均每天需將100kg的水從18加熱到58若天然氣完全燃饒放出熱量的70%被水吸收,則熱水器平均每天消耗天然氣_m3 C水=4.2103J/(kg) q天然氣=4.0107J/m332.(2020河北)小明用除顏色不同外,其他都相同的黑白兩張紙分別將兩個相同的瓶子包起來,再將質量、初溫相同的水分

13、別倒入兩個瓶中,然后將兩個瓶子放在太陽光下,過一段時間后,小明用溫度計測量了兩瓶中水的溫度,發現包有黑紙的瓶中水的溫度升高的較多。請回答下列問題:(1)黑紙的吸熱性能比白紙的要_(選填“好”或“差”);(2)兩瓶中的水是通過_(選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使其內能增加的;(3)已知包有黑紙的瓶中裝有0.5kg水。0.5kg的水溫度升高20,需吸收_J的熱量。 C水=4.2103J/(kg) 33.(2020四川自貢)如圖所示,在試管內裝些水,用橡膠塞塞住管口,將水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1)會發生什么現象:_。(2)解釋所發生的現象:_。34.(2020上海)健身用力反復拉伸彈簧,它的溫度

14、會升高,這是通過_的方式改變其內能。35.(2020云南)釋放化學能的過程不斷地發生在人體內,食物也是一種“燃料”,營養成分在人體細胞里與氧結合,提供細胞組織所需的能量。某原味夾心餅干的營養成分表上標有“每100g能量2035kJ”,小華吃了一塊20g的這種餅干,進入體內的化學能是_J,其中的一部分化學能轉化為_能,以維持人體溫度正常。36.(2020山西)新冠疫情期間,科學家為了說明戴口罩防護的重要性,用高速攝像機拍下來打噴嚏的過程。如圖所示,數萬個幾微米到幾十微米的小液滴(氣溶膠)組成高密度噴射物,最遠可達8米,大量病毒隨產生的小液滴傳播開來。小明認為病毒隨噴嚏向四周飛散是擴散現象。你認為

15、他的說法是否_(選填“正確”或“不正確”),你判斷的依據是_。37.(2020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天然氣是一種清潔能源,它是_(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某出租車在一段時間內消耗了0.5kg天然氣,若天然氣的熱值為4.4107J/kg,這些天然氣完全燃燒,可放出熱量_J。38.(2020江蘇蘇州)某燃氣熱水器將20kg的水從10加熱到60,完全燃燒了0.21m3的煤氣。水吸收的熱量是_J.熱水器燒水的效率是_。已知水的比熱容為 C水=4.2103J/(kg),煤氣的熱值為4.0107J/m339.(2020四川自貢)用煤氣灶把2kg、初溫為20的水加熱到70,消耗了20g煤氣。已知水的

16、比熱容是4.2103J/(kg),煤氣的熱值為4107J/kg,則水吸收的熱量為_J,煤氣灶燒水的效率為_。40.(2020湖北黃石)可燃冰是一種新能源,它是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下形成的類似冰狀結晶物質,主要成分是甲烷,我國可燃冰的開采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用燃氣鍋爐燒水時,將500kg初溫20的水加熱到100,共燃燒了0.1m3的可燃冰,這個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為_J,完全燃燒0.1m3可燃冰放出的熱量為_J,燃氣鍋爐燒水時的效率為_ C水=4.2103J/(kg),可燃冰熱值 q=6.0109J/m341.(2020山東濟寧)將剛燒開的2L熱水倒入保溫瓶中,兩天后小明估測水溫約為50,則熱水

17、的質量為_kg,保溫瓶散失的熱量約為_J。42(2020廣西南寧)如圖所示,將活塞迅速下壓,玻璃筒底的棉花被點燃此過程是通過_的方式增加了筒內空氣的內能,能量轉化方式與汽油機的_沖程相同某汽油機在一次工作中消耗了2kg汽油,對外做功為2.3107J,則汽油機的效率是_(汽油熱值為4.6107J/kg)43.(2020貴州銅仁)質量為1.4kg的干木柴完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為_J,如果這些熱量的50%被質量為50kg的水吸收,則水的溫度將升高_已知:干木柴的熱值為1.2107J/kg,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44(2020天津)小華在天津的家中用電熱水壸燒水,將質量為2kg的水從20

18、加熱到70已知水的比熱容,求水吸收的熱量45.(2020甘肅省天水市)在研究”不同物質的溫度變化與吸熱關系”實驗中,取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分別裝入相同燒杯中,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如圖A所示。(1)圖B為某時刻的溫度,其示數為_。(2)分析圖C可知,吸收相同熱量,_液體升溫更高;_液體更適合作汽車發動機的冷卻液。(3)若甲、乙液體從圖C所示的初溫分別升高到40和35,吸收熱量之比為2:1,則甲、乙液體的比熱容之比為_。46.(2020吉林)使用酒精濕巾擦手時,人們會聞到酒精的氣味。請用分子動理論觀點解釋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47.(2020貴州銅仁)現代化熱機已廣泛應用于我們的生話,那

19、么,熱機到底是怎樣將內能轉化為我們所需要的能量呢?往往生活中的些小實驗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如圖所示,在試管內裝入適量的水,用軟木塞塞住管口,將水加熱至沸騰一段時間后,軟木塞被推出,管口出規大量的“白氣”。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管口處的大量“白氣”是怎樣形成的?(2)試管內的水內能增加是通過什么方式改變的?(3)請列舉二例熱機在生活中的應用:48.(2020上海)質量為0.2千克的熱水,自然冷卻后溫度降低了50求:水放出的熱量Q放 C水=4.2103J/(kg)49.(2020甘肅省金昌市)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鄉親們淘汰了柴爐,改用了清潔干凈的液化天然氣爐。

20、(1)要將2kg初溫為20的一壺水恰好加熱到100,需要吸收多少熱量?(2)若液化天然氣爐完全燃燒天然氣放出的熱量有40%被水吸收,燒開這壺水需要燃燒多少立方米天然氣?天然氣熱值為 4.2107J/m3,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50.(2020內蒙古呼和浩特)“字”牌太陽能熱水器,水箱內有200kg的水。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求:(1)在陽光照射下,水的溫度升高了10,水吸收的熱量;(2)天氣原因,水箱內200kg的水,溫度從90降低到50,和溫度從30升高到80,放出的熱量與吸收的熱量之比。51.(2020甘肅省天水市)如圖所示是某款電熱水壺及相關信息表。現在該水

21、壺內裝入1L、初溫為20的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接通電源使其正常工作,在標準大氣壓下將水燒開。求:額定功率1000W自重5N與桌面接觸面積200cm2(1)裝入水后水壺對桌面的壓強;(2)水吸收的熱量;(3)此電熱水壺在額定電壓下正常工作7min可將1L水燒開,試計算該電熱水壺的加熱效率。 C水=4.2103J/(kg)g=10N/kg52.(2020廣西貴港)利用燃燒酒精給水加熱,使質量為2kg的水溫度升高30. C水=4.2103J/(kg),q酒精=3.0107J/kg。(1)求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J?(2)若完全燃燒酒精產生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則需要完全燃燒多少kg的酒精?參考答案1.【

22、答案】D【解析】解:十月的蘇城桂花飄香,是一種擴散現象,是桂花的芳香分子擴散到空氣中,擴散表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選項ABC錯誤、選項D正確。故選:D。從擴散定義和擴散表明的問題進行解答。擴散表明分子是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的運動無法用肉眼觀察到,但可以通過氣味、顏色體現。2.【答案】C【解析】解:A、構成物質的分子間有間隙,分子之間存在斥力,所以固體難以被壓縮,故A錯誤;B、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0以上的物體也有內能,故B錯誤;C、四沖程內燃機的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正確;D、掃地時塵土飛揚是固體小顆粒的運動,不能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故D錯誤。故選:C。(1)分

23、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一切物體都有內能,內能的大小與溫度有關;(3)內內燃機的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4)分子非常微小,是肉眼觀察不到的。本題考查了對分子動理論、擴散現象、原子結構、內能、熱機的工作原理等知識的理解,所考查內容均為物理中的常見知識點,要求學生熟練掌握。3.【答案】A【解析】解:AB、在洗凈的鴨蛋表面涂抹白酒,粘上鹽后用紙包起來,放置一段時間,鴨蛋中不會產生鹽,鹽分子擴散到鴨蛋中,是一種擴散現象,故A正確、B錯誤。CD、煮鹽蛋升溫的過程中,鹽蛋的質量不變,狀態不變,溫度升高,內能增加;鹽蛋冷卻降溫的過程中,鹽蛋的質量不變,狀態不變,溫度降低,內能減小,故C、D

24、錯誤。故選:A。(1)鴨蛋變咸是鹽分子擴散到鴨蛋中,是一種擴散現象。(2)物體的內能跟物體的質量、溫度和狀態有關,從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本題通過飲食考查了擴散現象和內能大小的影響因素,體現了生活處處皆物理。4.【答案】A【解析】解:因為水的比熱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熱容大,白天,太陽照射下陸地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熱量,海水溫度上升慢;陸地吸熱后,溫度上升快,熱空氣上升,空氣從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海風,高空的空氣從陸地吹向海洋,故A圖正確。故選:A。根據水的比熱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熱容大的特點來分析海陸風和陸海風的形成過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水的比熱容較大的應用的了解和掌握,涉及到海陸風的形成,是一道中檔題。

25、5.【答案】D【解析】解:A、固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故A錯誤;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故B錯誤;C、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內能,所以0的冰塊也有內能,故C錯誤;D、我們能聞到花香是因為花香分子運動到空氣中,吸入鼻子,屬于擴散現象,這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D正確。故選:D。(1)分子間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2)晶體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3)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內能;(4)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是擴散現象,擴散現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此題考查了分子間斥力的理解、晶體熔化的特

26、點、物體具有內能的條件及擴散現象,是一道綜合題。6.【答案】A【解析】解:A、花香四溢是花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擴散到空氣中,進入人們的鼻孔,人便聞到了香味,故A符合題意;BCD、柳絮飛揚、浪花飛濺、烏云翻滾,都是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組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但是分子的運動是肉眼看不見的,據此分析。了解擴散現象與分子熱運動的特點,能用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是解答的關鍵,尤其是注意區分分子運動與固體小顆粒的運動。7.【答案】A【解析】解:A、一切物體都有內能,0的物體也具有內能,故A正確;B、物體放出熱量,溫度可能降低,可能不變,

27、如晶體凝固時放出熱量,內能減少,溫度不變,故B錯誤;C、熱量是出現在熱傳遞過程中的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熱量,可以說吸收或放出熱量,故C錯誤;D、發生熱傳遞時,熱量從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故D錯誤。故選:A。(1)一切物體都有內能;(2)內能的大小與溫度、質量和狀態有關;(3)熱量是一個過程量,存在于熱傳遞過程中,只能說吸收或者放出熱量,不能說含有或者具有熱量;(4)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存在溫度差。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內能、溫度、熱傳遞的理解,是熱學的難點;要特別注意: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但是,內能增加,溫度不一定升高。8.【答案】B【解析】解:A、鉆木取火,機械能轉化成內能

28、,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故A不符合題意;B、煤爐燒水,水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水的內能,故B符合題意;C、壓縮空氣,使空氣升溫,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故C不符合題意;D、用“搓手”的方法取暖,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熱傳遞是能的轉移過程,即內能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轉移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能的形式不發生變化;(2)做功實質是能的轉化過程,做功的過程中能量的形式變了,有的是機械能和內能的轉化過程。解答此類問題要知道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熱傳遞過程也就是能量的

29、轉移過程,做功過程是能量的轉化過程。9.【答案】A【解析】解: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所以用水冷卻發動機,冷卻效果好;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比熱容的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和降低1吸收和放出的熱量。(2)因水的比熱容比其它物質的比熱容大,所以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據此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水的比熱容大的特點及應用的掌握,比較典型的題目,要熟練掌握。10.【答案】C【解析】解: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他物質比較,降低相同的溫度,水放出的熱量多,取暖效果好

30、,所以暖氣裝置中用水來供熱,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他物質比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或降低得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據此分析。本題考查了水的比熱容大的應用,屬于基礎題目。11.【答案】B【解析】解:A、用力搓手,手會發熱,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內能的;B、把冰冷的手放到嘴邊哈氣,手會變暖,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內能的;C、鋸木頭時鋸條發燙,是摩擦生熱,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D、反復彎折鐵絲,人對鐵絲做功,鐵絲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ACD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的,B是通過熱傳遞的方

31、式改變內能的,故B符合題意。故選:B。改變物體內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做功改變內能的實質是能量的轉化,熱傳遞改變內能的實質是能的轉移。本題考查了改變物體內能有兩種方式,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12.【答案】C【解析】解:內燃機的四個沖程是吸氣、壓縮、做功、排氣沖程。壓縮沖程將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壓縮,將機械能轉化內能;在做功沖程中高溫高壓燃氣推動活塞向下運動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正確。故選:C。掌握四個沖程中的能量轉化情況,吸氣和排氣沖程不發生能量轉化,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此題主要考查了四個沖程內燃機四個沖程的特點及能量轉化情況。13.【答案】C【

32、解析】解:A、進氣門開啟,活塞下行,燃料和空氣的混合物進入汽缸,是吸氣沖程;故A不符合題意;B、兩氣門都關閉,活塞上行,汽缸容積變小,是壓縮沖程,故B不符合題意;C、兩氣門都關閉,活塞下行,汽缸容積變大,火花塞噴出電火花,是做功沖程,故C符合題意;D、排氣門開啟,活塞上行,廢氣被排出汽缸,是排氣沖程;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判斷汽油機的四個沖程,先看進氣門和排氣門的關閉情況,進氣門打開的是吸氣沖程,排氣門打開的是排氣沖程,進氣門和排氣門都關閉的是壓縮沖程或者做功沖程;活塞上行為壓縮沖程和排氣沖程;活塞下行為吸氣沖程和做功沖程。此題考查了對內燃機四個沖程的判斷,要結合氣門和活塞運動情況進行判斷

33、。14.【答案】C【解析】解:A、擴散現象不僅發生在在氣體之間,也能發生在氣體和液體之間、固體之間、固體與氣體之間,故A錯誤;B、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溫度無關,例如,10和20的水的比熱容相同,故B錯誤;C、炎熱的夏天,在室內地面上灑水,水蒸發會從周圍吸熱而降低周圍環境的溫度,使人感到涼爽,故C正確;D、內燃機的做功沖程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而不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D錯誤。故選:C。(1)不同物質接觸時,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擴散現象是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結果;(2)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質量、溫度無關;(3)水分的蒸發會從周圍吸熱而降低周圍環境的溫度,即蒸發吸熱;(4)

34、在內燃機的做功沖程中,把燃料燃燒產生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本題考查分子運動、比熱容的特性、蒸發吸熱以及內燃機工作時的能量轉化,是綜合性題目。15.【答案】A【解析】解:A、由圖可知,在01min內,冰吸收熱量,溫度升高了5;冰化成水后,質量不變,根據題意可知,水的比熱容是冰的比熱容的2倍,根據Q=cmt可知,水升高5所需的熱量為冰升高5所需熱量的2倍,即水升高5,所需的加熱時間為2min,故乙圖線是水的升溫圖象,故A正確;B、冰吸收的熱量為:Q冰=c冰m冰t=2.1103J/(kg)0.1kg5=1.05103J,故B錯誤;C、由圖可知,冰在熔化的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為晶體,這個過程中,冰會吸

35、收熱量,故C錯誤;D、如果酒精完全燃燒,酒精放出的熱量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存在能量的散失,所以效率不可能達到100%,故D錯誤。故選:A。(1)用同一個酒精燈加熱,在相同的時間內吸收的熱量是相同的,根據Q=cmt分析溫度的變化,從而得出水的圖象;(2)利用Q=cmt求出冰吸收的熱量;(3)冰是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4)在加熱的過程中,有熱量的散失。本題考查了冰的熔化圖象,利用好Q=cmt是解答本題的關鍵,難度不大,要掌握。16.【答案】B【解析】解:A、電子體溫計中主要是采用了溫度傳感器,將溫度信號轉化為電信號,故A錯誤;B、噴酒精清毒液能聞到濃濃的氣味,這是酒精分子發生

36、的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故B正確;C、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結成冰的物態變化是凝固,故C錯誤;D、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體的凝固過程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D錯誤。故選:B。(1)電子體溫計中采用了溫度傳感器。(2)不同的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這一現象說明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3)首先判斷每一個現象原來和現在的狀態,然后根據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定義進行判斷。(4)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體的凝固過程。本題考查了電子測溫計的原理、擴散現象、物態變化和內能與溫度的關系等知識的考查,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比較簡單。

37、17.【答案】BC【解析】解:A、燒水的過程中,水吸收熱量,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水的內能,故A錯誤;B、在燒水的過程中,水的質量不變、狀態不變,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故B正確;C、根據連通器定義可知壺嘴和壺身構成連通器,故C正確;D、壺內水沸騰時,水會一直吸收熱量,但水的溫度不變,故D錯誤。故選:BC。(1)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2)影響內能的因素:質量、溫度、狀態;(3)上端開口、底部相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4)水沸騰規律: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本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是一道基礎題,難度不大,平時要注意基礎知識的學習與積累。18.【答案】C【解析】A機動車減速是速度變化,

38、但不能改變慣性的大小,因為影響慣性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故A錯誤;B不大聲喧嘩,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故B錯誤;C自行車在剎車時用力捍車閘,是通過增大壓力從而增大摩擦,故C正確;D“二手煙”的擴散不是由于分子間的引力引起的,而是由于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引起的,故D錯誤。故選C。19.【答案】D【解析】解:A、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質量無關,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內剩余水的比熱容不變,故A錯誤;B、由t=Q放cm可知,物體降低的溫度還與質量有關,未知質量不能比較降低的溫度,故B錯誤;C,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表示質量1kg的水溫度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4.2103J,故C錯誤;D、由Q吸=cm

39、t可知,水和煤油的質量、吸收熱量相等,由于煤油的比熱容小,溫度升高較多,故D正確。故選:D。(1)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體質量無關;(2)利用放熱公式Q放=cmt分析;(3)物質吸收的熱量與物體質量與升高溫度積的比;(4)利用吸熱公式Q吸=cmt分析。本題考查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和吸放熱公式的運用,由吸熱公式可知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體質量、升高溫度和比熱容都有關。20.【答案】A【解析】解:AD、小芳迅速下壓活塞,注射器內密封的氣體的壓強變大,機械能轉化為筒內空氣的內能,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故A正確、D錯誤;BC、注射器內氣體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速度加快,分子動能增大;故BC錯誤。

40、故選:A。(1)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會增加;氣體對外做功,氣體內能會減少,做功可以使內能與機械能之間進行轉化;(2)分子無規則運動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速度越快。此題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識記能力,做對題的前提是熟記這些知識點,并靈活進行運用。21.【答案】D【解析】解:A、圖甲中厚玻璃內的空氣被壓縮時,活塞對空氣做功,瓶內空氣溫度升高,空氣的內能增加,故A錯誤;B、圖乙中瓶子內的空氣推動塞子跳起時,空氣對活塞做功,空氣的內能減小,故B錯誤;C、圖丙中試管內的水蒸氣推動了塞子沖出時,水蒸氣對塞子做功,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水蒸氣的內能減少,故C錯誤;D、圖丁中

41、汽缸內的氣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時(即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氣體的內能減少,故D正確。故選:D。(1)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當外界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內能增大,當物體對外界做功時,物體的內能就會減小;(2)內燃機做功沖程,燃氣推動活塞做功,燃氣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本題考查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當外界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內能增大,當物體對外界做功時,物體的內能就會減小。22.【答案】A【解析】解:A、經過雕刻之后,椰子殼的質量變小,故A正確;B、熱值決定于燃料的種類,與質量無關,故B錯誤;C、密度決定于物質的種類,與質量無關,故C錯誤;D、比熱容決定于物質的種類,與質量無關,故D錯誤。故選:A

42、。(1)質量是指物體所含質量的多少;(2)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3)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密度;(4)單位質量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此題考查的是對熱值、密度和比熱容物理意義的掌握,屬于基礎題,難度較小。23.【答案】A【解析】解:A、燃料燃燒時,消耗化學能,得到內能,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故A正確;B、火箭在加速上升的過程中,利用內能做功,將內能轉化為動能和重力勢能;故B錯誤;C、衛星上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故C錯誤;D、衛星與地面之間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故D錯誤。故選:A。(1)燃燒屬于化學變化,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43、。(2)熱機利用內能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3)太陽能電池工作時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4)聲波可以傳遞信息,但聲音在傳播時需要介質;電磁波也可以傳遞信息,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燃燒的能量轉化、熱機的原理、太陽能電池能量轉化、以及電磁波的傳播的了解和掌握,屬于基礎性題目,比較簡單。24.【答案】A【解析】解:根據圖示可知,兩個氣門都關閉,活塞下行,因此該沖程為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A、酒精燃燒時化學能轉化為內能,試管口塞子噴出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A符合題意;B、冬天,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內能增加,故B不符合題意;C、用力將活塞壓下,活塞對筒

44、內空氣做功,筒內空氣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達到了棉花的著火點,棉花就會燃燒,此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C不符合題意;D、鉆木取火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內能增加,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內燃機是利用內能做功的機器,其在工作時有四個沖程,即吸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沖程。其中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2)改變內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熱傳遞。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對物體做功的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物體內能增加。此題考查了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減小。25.【答案】B【解析】解

45、:用酒精燈加熱水的過程中,酒精的化學能轉化為試管和水的內能;當水沸騰時產生大量的水蒸氣,試管內的氣體壓強增大,大于外界大氣壓,就會將塞子沖出;此時試管內水蒸氣對塞子做功,水蒸氣的內能減小,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即能量轉化的順序為化學能內能機械能,故B正確。故選:B。燃料具有化學能,燃料燃燒的過程中化學能會轉化為內能;溫度較高的水蒸氣對外做功,內能會轉化為機械能。本題考查了能量的轉化,是一道較為簡單的應用題。26.【答案】AB【解析】解:A、不同物質相互接觸時,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A正確;B、長期堆放煤的墻角,煤用完后,墻角變成黑色,用水沖刷,沖刷

46、不干凈,這是因為煤分子進入到墻角內,說明固體之間也可以發生擴散現象,故B正確;C、液體很難被壓縮,是由于液體分子間存在斥力,故C錯誤;D、固體很難被拉伸,說明固體分子間存在引力,但同時還存在斥力,故D錯誤。故選:AB。利用下列知識分析判斷:(1)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2)不同物質相互接觸時,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現象,擴散現象可以發生在氣體之間、液體之間、固體之間;(3)分子間同時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分子動理論的認識,屬于基礎題目。27.【答案】AC【解析】解:下壓活塞時,活塞對筒內的空氣做功,機械能轉化為空氣的內能,使氣體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當溫度

47、升高達到棉花的著火點時,筒內棉花燃燒起來,故AC正確,BD錯誤。故選:AC。做功可以使內能與機械能之間進行轉化: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會減少。知道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并能準確判斷其能量的轉化過程是解決該題的關鍵。28.【答案】擴散 【解析】解:(1)高鐵嚴禁攜帶有“異味”的物品,是因為物品的“異味”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發生了擴散現象,使“異味”充滿了整個密閉空間,影響其他乘客;(2)地鐵啟動時,小麗看見墻上的廣告牌快速向后飛去,廣告牌相對于地鐵的位置在發生變化,是以小麗乘坐的地鐵為參照物。故答案為:擴散;地鐵。(1)兩種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

48、現象叫擴散,擴散現象說明了構成物體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29.【答案】熱傳遞 擴散 【解析】1煮粽子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來增大粽子的內能。2煮熟的粽子散發出香味,是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屬擴散現象。30.【答案】做功 熱傳遞 不能 二者效果相同【解析】解:使鐵屑內能增加的方法:用力晃動塑料瓶,對塑料瓶和鐵屑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使鐵屑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將裝鐵加熱,鐵屑的溫度升高,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鐵屑的內能;如果沒有看到內能改變的過程,單憑鐵屑溫度的升高,不能判斷出具體的方法,因為做功與熱傳遞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故答案為:做功;熱傳遞;不能;二者效果相同。改

49、變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并且這兩種方法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本題考查了改變物體內能有兩種方式,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溫度升高。31.【答案】0.6【解析】解:水吸收的熱量:Q吸=cmt=4.2103J/(kg)100kg(5818)=1.68107J;由=Q吸Q放得,需要天然氣放出的熱量:Q放=Q吸=1.68107J70%=2.4107J;由Q放=qV可得,天然氣的體積:V=Q放q=2.4107J4.0107J/m3=0.6m3。故答案為:0.6。先根據Q吸=cmt計算出水吸收的熱量;再利用=Q吸Q放計算出天然氣放出的熱量;最后根據Q放=qV的變形

50、公式即可求出天然氣的體積。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燃料的熱值、熱量計算公式的掌握和運用,難度不大,但容易出錯。32.【答案】好 熱傳遞 42000【解析】解:(1)將兩個瓶子放在太陽光下,過一段時間后,用溫度計測量了兩瓶中水的溫度,發現包有黑紙的瓶中水的溫度升高的較多,說明包有黑紙的瓶中水吸收的熱量多,即黑紙的吸熱性能比白紙的要好;(2)兩瓶中的水從陽光中吸收熱量,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其內能增加的;(3)水吸收的熱量Q=cmt=4.2103J/(kg)0.5kg20=42000J。故答案為:(1)好;(2)熱傳遞;(3)42000。(1)根據水的溫度的高低分析吸熱性的大小;(2)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兩

51、個:做功和熱傳遞;(3)利用公式Q=cmt可計算出水吸收熱量的多少。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以及吸熱公式的應用的理解和掌握,屬于基礎知識。33.【答案】聽到“砰”的一聲,塞子被水蒸氣沖出;看到有“白氣”出現 水蒸氣對塞子做功,水蒸氣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水蒸氣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發生液化現象,出現小水滴,即“白氣”【解析】解:(1)將試管內的水加熱,試管內產生水蒸氣,一段時間后,會聽到“砰”的一聲,水蒸氣將塞子沖出,同時看到試管口附近有“白氣”出現。(2)試管內水蒸氣對塞子做功,水蒸氣的內能會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所以塞子被沖出;水蒸氣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發

52、生液化現象,出現小水滴,即“白氣”。故答案為:(1)聽到“砰”的一聲,塞子被水蒸氣沖出;看到有“白氣”出現;(2)水蒸氣對塞子做功,水蒸氣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水蒸氣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發生液化現象,出現小水滴,即“白氣”。(1)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當對物體做功時,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當物體對外做功時,內能轉化為機械能。(2)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放熱。此題是考查對做功改變物體內能和液化現象知識的應用,是中考熱點,屬于易錯題目。34.【答案】做功【解析】解:用力反復拉伸彈簧,人對彈簧做功,彈簧的內能變大,溫度會升高。故答案為: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熱傳遞;對物體

53、做功,物體的內能會變大。本題考查了改變內能的方法,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35.【答案】4.07105 內【解析】解:吃一塊凈含量50g的上述巧克力獲得的能量:Q=2035kJ100g20g=407kJ=4.07105J。人類的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食物的化學能,其中的一部分化學能轉化為內能,以維持人體溫度正常;另一部分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故答案為:4.07105;內。(1)根據“每100g能量2035kJ”計算吃一塊20g的這種餅干獲得的能量,即進入體內的化學能。(2)人類的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食物的化學能。本題考查了能量的轉化,難度不大。判斷是哪種能量轉化成了另一種能量的標準是:減小的轉化為增多

54、的。36.【答案】不正確 小液滴不是分子,小液滴的運動屬于物體的機械運動【解析】解:病毒隨噴嚏向四周飛散不是擴散現象,故小明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小液滴不是分子,小液滴的運動屬于物體的機械運動。構成物質的分子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物體的位置發生變化,是機械運動。區分微觀角度的分子運動(擴散)和物體的機械運動,可解答此題。37.【答案】不可再生 2.2107【解析】解:(1)天然氣是化石能源的一種,化石能源、核能等能源會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內從自然界得到補充,所以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能源;(2)這些天然氣完全燃燒可放出熱量:Q放=mq=0.5kg4.4107J/kg=2.2107J;故答案為:不可再生;2.2107。(1)從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會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內從自然界得到補充,所以它們屬于不可再生能源;(2)根據公式Q放=mq計算0.5kg天然氣燃燒放出的熱量。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天然氣燃料熱值的理解和掌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