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電路原理實驗指導書主 編 張 伶審 核 丁黎明北方民族大學電氣信息工程學院二一二年二月目錄第一章 工科實驗及實踐報告書寫規范3第二章 電路實驗11實驗一 電位、電壓的測定基爾霍夫定律的驗證11實驗二 受控源的性質研究13實驗三 電壓源與電流源的性質研究15實驗四 疊加原理的驗證19實驗五 戴維南定理的驗證21實驗六 RC一階電路響應的測試23實驗七 正弦穩態交流電路相量的研究25實驗八 最大功率傳輸條件的測定28實驗九 諧振電路的研究30第一章 工科實驗及實踐報告書寫規范 工科實驗及實踐報告是用來記述實驗原理,實驗設計思想,實驗過程,真實的實驗數據,實驗結果,并提出實驗者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及看法
2、的文字性報告。實驗報告要求簡潔、準確、真實。1.1 實驗報告的書寫1、實驗報告封面的填寫實驗報告封面要求的內容:實驗名稱,實驗時間,實驗者等信息必須準確、清楚的填寫。例如:北方民族大院學生實驗報告 系(部、中心) 電信學院 姓 名 劉洋 學 號 201112345 專 業 自動化 班 級 2011102 同組人員 無 課程名稱 電路原理 實驗名稱 戴維寧定理的驗證 實驗時間 2012.4.6 批改時間 成 績 教師簽名 制作電子檔實驗報告時,封面標題使用初號字,黑體。其他內容四號字,黑體。2、實驗目的 實驗目的包含兩部分內容:(1)教師設計要求的目的,這部分可以從實驗指導書中獲得,也可以從實驗
3、老師講解中得到;(2)學生自己期望達到的目的,這部分源于學生在學習中的思考,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對老師或書本觀點的疑問,可以在實驗中求證。實驗前必須想清楚,為什么要做實驗,我要在實驗中學會什么。在實驗報告中體現出教師的要求的同時,還要有自己的思考。例如: 電位、電壓的測定實驗實驗目的:1、證明電路中電位的相對性,電壓的絕對性。這是實驗指導書要求的目的。2、選擇不同參考電位,對電路參數的影響。在學習中可能會困惑為什么要選參考點位,可以作為實驗中求證的問題。3、實驗原理實驗原理是介紹實驗方案及實驗的理論基礎的,書寫時應準確,簡潔。電路或利用電路完成的實驗都必須畫出正確的電路圖,進行正確的理論推導,得
4、到明確的理論數據。例如:晶體管單級放大器實驗的實驗原理圖示電路為電阻分壓式工作點穩定單管放大器實驗電路。采用RB1和RB2組成的分壓電路,并在發射極中接有電阻RE,以穩定放大器的靜態工作點。當在放大器的輸入端加入輸入信號ui后,在放大器的輸出端可得到一個與u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輸出信號u0,從而實現了電壓放大。它的靜態工作點可用下式估算: UCEUCCIC(RCRE)電壓放大倍數 輸入電阻RiRB1 / RB2 / rbe輸出電阻 RORC4、實驗設備 實驗設備為實現實驗目的而選用的電器元件及儀器儀表,實驗是有條件及要求的,使用的儀器儀表電路元件是有參數的。書寫時必須明確標明元器件的參數
5、,儀器儀表的精度。 實驗的環境,包括溫度、濕度、壓力磁場強度應該有交代。在實驗中使用的所有器件包括電路板、電阻、電容、電感、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儀器儀表、電源等,每一種設備都要標明參數、精度。即使一根導線也應標明型號。例如:使用掛箱時,電位測量實驗的實驗儀器序號設備名稱數量備注1直流穩壓、穩流源1DG042實驗電路掛箱1DG053直流電壓、電流表1D31-2而不使用掛箱,則實驗儀器:直流穩壓電源JWY-30B,內阻R030m。直流電壓表,精度1級,直流電流表精度0.5級。5、實驗內容和步驟 實驗內容和步驟是實驗具體做的工作,必須寫清楚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每一步驟操作的方法細節。例如:晶體管單
6、級放大器實驗的實驗內容和步驟1. 調試靜態工作點接通直流電源,在放大器的輸入端加入一定的輸入電壓ui,檢查輸出電壓uO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滿足要求,如不滿足要求,調RW,使其輸出不是真,然后將ui置零,用直流電壓表測量UB、UE、UC及用萬用電表測量RB2值。2. 觀察靜態工作點對輸出波形失真的影響置RC2.4K,ui0,調節RW使IC2.0mA,測出UCE值,再逐步加大輸入信號,使輸出電壓u0 足夠大但不失真。 然后保持輸入信號不變,分別增大和減小RW,使波形出現失真,繪出u0的波形,并測出失真情況下的IC和UCE值,6、實驗數據 是原始記錄,測量結果是什么,就照原樣記錄,不得涂改、篡改。記錄應
7、全面、整潔、清晰。波形應有完整的坐標系,準確的單位,明確的標尺,要求使用坐標紙繪制。每一個數據都必須標明單位。實驗報告中只需附實驗數據記錄紙,無需再重復抄寫。例如:IC(mA)UCE(V)u0波形失真情況管子工作狀態UC =8.5UE =5.0UCE =3.52.0UC =11.3UE =5.1UCE =6.2UC =11.4UE =2.6UCE =8.87、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是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可以通過直方圖、二維坐標圖、三維立體圖,方程式等方式分析數據之間的關系,如輸出電壓、電流之間的關系,可以表明元件特性,是電阻還是電容。 誤差分析,驗證性實驗,必須要有誤差分析,理論計算值與測量值之間的
8、絕對誤差、相對誤差必須計算,才能說明問題。例如:對上述實驗數據,比較UCE,圖1,為下削頂,表明靜態工作點偏低。7、實驗總結 實驗總結是總結實驗數據說明的問題,得到的科學結果,分析是否達到實驗目的,沒有達到目的的原因,應該如何改進。在實驗中遇到哪些問題,如何解決的,哪些問題無法解決,有什么好的建議。實驗成功與否,成功,得到什么結論。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在實驗中學會了哪些知識,經驗。例如:上述實驗可得到結論:實驗結果表明,靜態工作點設置不合適,會造成放大電路失真,工作點設置過低產生下削頂,為飽和失真,工作點設置過高產生上削頂,為截止失真12 實訓報告的格式1、封面的書寫要求打印版,大標題初號字,華
9、文行楷,內容黑體,4號字。要求準確,完整的填寫。北方民族大院課程設計報告系(部、中心) 電信學院 姓 名 金鑫 學 號 20110102 專 業 通信工程 班 級 2011102 同組人員 劉曉 課程名稱 單片機原理 設計題目名稱 單片機串行通信 系統設計 起止時間成 績 指導教師簽名 2、報告內容(1)、題目及要求:(2)、方案論證及選擇; (3)、設計好的電路原理圖及原理講解,參數計算分析;(4)、仿真結果;(5)、心得體會;(6)、參考文獻;標題小四號字,黑體;正文5號字,宋體。電路圖要求使用仿真軟件繪制,如:multisim,protel等。所有公式使用公式編輯器編輯。仿真結果,使用抓
10、圖軟件,貼原圖。參考文獻嚴格按出版格式書寫。2.3論文的書寫一般論文書寫格式論文名稱(四號字黑體) 作者 (5號字宋體)作者所在單位(小5號字宋體)摘要:(黑體)關鍵字:(黑體)正文:(5號宋體)參考文獻:按出版格式例如:24畢業論文書寫格式1、畢業論文的結構 題目:即標題,它的主要作用是概括整個論文的中心內容。因此,題目要確切、恰當、鮮明、簡短,精煉。 目錄:反映論文的綱要。目錄應列出通篇論文各組成部分的大小標題,分別層次,逐項標注頁碼,并包括注明參考文獻、附錄、圖版、索引等附屬部分的頁次,以便讀者查找。 摘要:摘要是論文的高度概括,是全文的縮影,是長篇論文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要求用中、英文
11、分別書寫,一篇摘要不少于400字。結尾要注明3-5個關鍵詞。 前言:前言相當于論文的開頭,它是三段式論文的第一段(后二段是本論和結論)。前言與摘要寫法不完全相同,摘要要寫得高度概括、簡略,前言可以稍加具體一些,文字以1000字左右為宜。前言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1、為什么要寫這篇論文?要解決什么問題?主要觀點是什么? 2、對本論文研究主題范圍內已有文獻的評述(包括與課題相關的歷史的回顧,資料來源、性質及運用情況等)。 3、 說明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方式、方法。明確研究工作的界限和規模。4、 概括本課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意義。 正文:論文的正文是作者對自己的研究工作詳細的
12、表述。應包括以下內容: 1、 理論分析部分: 詳細說明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計算方法等基本情況;指出所應用的分析方法、計算方法、實驗方法等哪些是已有的,哪些是經過自己改進的,哪些是自己創造的,以便指導教師審查和糾正,這一部分所占篇幅不宜過多,應以簡練、明了的文字概略表述。 2、課題研究的方法與手段,分別以下面幾種方法說明。 用實驗方法研究課題,應具體說明實驗用的裝置、儀器、原材料的性能等是否標準,并應對所有裝置、儀器、原材料做出檢驗和標定。對實驗的過程和操作方法,力求敘述得簡明扼要,對實驗結果的記錄、分析,對人所共知的或細節性的內容不必過分詳述。 用理論推導的手段和方法達到研究目的的,這方面內容要
13、精心組織,做到概念準確,判斷推理符合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以論點為中樞,組織成完整而嚴謹的內容整體。 用調查研究的方法達到研究目的的,調查目標、對象、范圍、時間、地點、調查的過程和方法等,這些內容與研究的最終結果有關系,但不是結果本身,所以一定要簡述。但對調查所提的樣本、數據、新的發現等則應詳細說明,這是結論產生的依據。 3、 結果與討論是全文的心臟,一般要占較多篇幅。 在寫作時,應對研究成果精心篩選,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數據、現象、樣品、認識等選出來,寫進去,作為分析的依據,應盡量避免事無巨細,把所得結果和盤托出。在對結果做定性和定量分析時,應說明數據的處理方法以及誤差
14、分析,說明現象出現的條件及其可證性,交代理論推導中認識的由來和發展,以便別人以此為根據進行核實驗證。對結果進行分析后所得到的結論和推論,也應說明其適用的條件和范圍。恰當運用表和圖作結果與分析,是科技論文通用的一種表達方式。 結論:結論包括對整個研究工作進行歸納和綜合而得出的總結;所得結果與已有結果的比較;聯系實際結果,指出它的學術意義或應用價值和在實際中推廣應用的可能性;在本課題研究中尚存在的問題,對進一步開展研究的見解與建議。結論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達作者對所研究課題的見解和主張,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全文的思想體現,一般寫得概括、篇幅較短。撰寫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結論要簡單、明確。在措
15、辭上應嚴密,但又容易被人領會。 結論應反映個人的研究工作,屬于前人和他人已有過的結論可少提。要實事求是地介紹自己研究的結果,切忌言過其實,在無充分把握時,應留有余地。 致謝:對于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教師,對畢業設計(論文)提過有益的建議或給予過幫助的同學、同事與集體,都應在論文的結尾部分書面致謝,其言辭應懇切、實事求是。 參考文獻:對那些重要的學術性強的,在論文中所引用過的文獻,一般都應列出來。 附錄:在論文之后附上不便放進正文的重要數據、表格、公式、圖紙、程序等資料,供讀者閱讀論文時參考。2、 畢業設計說明書的結構 解決某一工程具體問題的題目屬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的內容包括完成設計說明書和
16、圖紙兩部分。畢業設計說明書是對畢業設計進行解釋與說明的書面材料,在寫法上應注意與論文的區別點是: (1)、前言由下面三部分組成: 設計的目的和意義,設計項目發展情況簡介,設計原理及規模介紹。 (2)、 正文包括方案的論證和主要參數的計算兩大部分。3、畢業論文、畢業設計說明書寫作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1)、要求按書稿的規格撰寫畢業論文、畢業設計說明書。a 撰寫的字跡要工整、文字要規范,不可潦草馬虎,濫用、誤用簡化字、異體字、或生造漢字;中文的標點要準確,標點符號寫在行內。b 文稿要完整。要用學校統一印制的畢業論文(設計)稿紙書寫。c 文章標題層次及同級標題序碼,必須段落分明前后一致。 (2)、
17、論文中有關實驗、設計數據的表格、圖、照片的表達一定要規范化。 a 圖的縱橫坐標比例的選擇和原點的位置,即圖的高寬比和曲線所占圖的位置與形狀,應該適合。b 凡是經過實驗判斷是自變量,應畫在橫軸上,參變量應畫在縱軸上,不具有誤差的量綱在橫軸上。 c圖必須有簡明的圖題,縱橫坐標必須標明標度即坐標軸所表示的物理量名稱、符號和量綱單位。除方框圖等外,圖內盡可能不標注文字解釋和說明。必要時,可在圖內標注代號(如A,B.),說明文字則作為腳注列在圖題下。d實驗結果已用圖表示了的一般不再列表。表中內容不必在正文中再做說明,盡量避免重復。e 每個表要有序號和表的名稱。f 表頭各項目一般要有名稱、代號和量綱單位。
18、表內數據的數字后不再附注單位,如果有要說明的細節,可用腳注列于表下,腳注序號用、”標于相關詞的右上方。 3、 列舉參考文獻資料必須注意: 所列舉的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包括期刊、書籍、論文集和會議文集。 在論文結束處,要羅列主要的參考文獻,格式為:序號、作者姓名、書或文章名稱、出版單位、出版時間、章節與頁碼等。 應按論文參考或引證的文獻資料的先后順序,依次列出,不宜以文獻的重要程度或名家非名家的順序排列。 在論文中應用參考文獻處,應注明該文獻的序號。 4、論文的引文:論文的引文一般要摘要引自經典著作,科學的公理、定義。要注意內容的正確性,引文的內容要完整、準確,切忌斷章取義、貼標簽。 引用經
19、典著作中的名句,要按作者姓名、書名(或篇名),集名、卷數。版本(出版社名、出版年份)、頁碼的先后順序注明。 引用報刊文章的名字依次注名作者姓名、篇名、報刊名稱、年月日或期數、頁碼。 凡是排在同一頁上接在一起的幾個引文,如果引自同一本書,而頁碼不同,第一個引文按規定格式作注,以下可依次簡寫:“同上書,第xx頁”。如頁碼也一樣,則寫“同上”即可。 引文注釋分為頁末注(腳注),文末注(段落末或篇后)和文內注(夾注)三類。我校學生論文規定用文內注,用小號字體,穿插在引文后面。4、畢業論文計算機打印排版規范 頁面設置:紙型為A4,標準A4版芯。 1、中文摘要: 居中打印“摘要” 二字(三號黑體),字間空
20、一字符。 “摘要” 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內容(小四號宋體)。 摘要內容后下空一行打印“關鍵詞”三字(小四號黑體),其后為關鍵詞(小四號宋體),每一關鍵詞之間用逗號隔開,最后一個關鍵詞后不打標點符號。 2、英文摘要 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內容。 摘要內容每段開頭留四個空字符。 摘要內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S”,其后為關鍵詞用小寫字母,每一關鍵詞之間用逗號隔開,最后一個關鍵詞后不打標點符號。 3、目錄:二字為小二號黑體,居中打印;下空一行為章、節、小節及其開始頁碼(小四宋體)。章、節、小節分別以第1章、1.1、等數字依次標出。經、管、文、史、法等類按第一章
21、、第一節等依次標出。 4、前言:“前言”二字為三號黑體,居中打印;二字之間空一字符。 5、正文:每章標題以三號黑體居中打印;章下空二行為節,以四號黑體左起打印,節下空一行為小節,以小四號黑體左起打印。換行后以小四號宋體打印正文。正文內的標題號用1.、(1)、a等依次標出。 6、圖:圖題采用中文,中文字體為五號宋體。引用圖應在圖題右上角標出文獻來源。圖號以章為單位順序編號。 7、表格:按章順序編號,表內必須按規定的符號標注單位。 8、公式:公式書寫應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排列。公式序號按章順序編號。 9、參考文獻:按論文中參考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參考文獻中每條項目應齊全。 五、
22、其它 工科類專業畢業設計繪圖要求 工程設計類繪圖量不少于折合圖幅為0#號圖紙3張,工程技術研究類繪圖量不少于折合圖幅為0#號圖紙1張;所繪圖紙必須反映出畢業設計的內容。繪圖方式自行選擇,圖紙繪制要符合國家標準。圖紙經審核后審核人要簽字。 外語文獻譯文要求 外語文獻譯文字數20003000字,要求譯文與原文相符并與論文內容相關。 畢業論文裝訂次序要求 第一 封面 第二 中文摘要 外文摘要 第三 目錄 第四 論文 1、前言 2、正文 3、結論、討論和建議 4、致謝 5、參考文獻 第五 附錄 第六 封底 畢業論文紙張、裝訂要求 全院用統一的論文紙書寫、裝訂。 第二章 電路實驗實驗一 電位、電壓的測定
23、基爾霍夫定律的驗證(驗證性實驗)一、實驗目的1.實驗證明電路中電位的相對性,電壓的絕對性。2.驗證基爾霍夫定律的正確性,加深對基爾霍夫定律的理解。二、實驗原理 一個由電動勢和電阻元件構成的閉合回路中,必定存在電流的流動,電流是正電荷在電勢作用下,沿電路移動的集中表現,并且我們習慣規定正電荷是由高電位點向低電位點移動的。因此,在一個閉合電路中各點都有確定的電位關系。但是,電路中各點的電位高低都是相對的,所以我們必須在電路中選定某一點作為參考點,設定該點的電位為零,則電路中其余各點的電位就以該零電位點為基準進行計算或測量。 在一個確定的閉合電路中,盡管各點電位的高低相對參考點電位的不同而改變,但任
24、意兩點間的電位差(即電壓)是絕對的,它不因參考點的變動而改變。我們可用一只電壓表來測量電路中各點的電位及任意兩點間的電壓。若以電路中的電位值作縱坐標,電路中各點位置作橫坐標,將測量到的各點電位在該坐標平面中標出,并把標出點按順序用直線相連接,就可得到電路的電位變化圖。每一段直線段即表示該兩點間電位的變化情況。在電路中參考電位點可任意選定,對于不同的參考點,所繪出的電位圖是不同的,但各點電位變化的規律卻是一樣的。基爾霍夫定律是電路的基本定律,定律描述為:對電路中的任一結點而言,應有I0;對任何一個閉合回路而言,應有U0。運用上述定律時必須注意電流的參考正方向,和電壓的繞行方向。三、實驗設備序號設
25、備名稱數量備注1直流穩壓、穩流源1DG042實驗電路掛箱1DG053直流電壓、電流表1D31-2四、實驗內容1.分別將兩路直流穩壓電源接入電路,令U16V,U212V。2.以圖中的A點作為電位的參考點,分別測量B、C、D、E、F各點的電位值,以D點作為參考點,分別測量A、B、C、E、F各點的電位值。3.熟悉電流插頭的結構,將電流插頭的兩端接至數字毫安表的“、”兩端。4.將電流插頭分別插入三條支路的三個電流插座中,測量電流值I1、I2、I3。5.用直流電壓表分別測量各負載電阻兩端的電壓值UAB、UCD、UDE、UAD、UFA。 電路3-1-1 實驗電路圖數據記錄表3-1-1電 位參考點值ABCD
26、EFA計算值測量值誤差D計算值測量值誤差數據記錄表3-1-2被測量I1(mA)I2(mA)I3(mA)UAB(V)UBC(V)UCD(V)UDE(V)UEF(V)UAD(V)UFA(V)計算值測量值誤差五、實驗注意事項1.測量電位時,參考點接電壓表負極。測量電壓時,按正方向連接電壓表正負極測量。2.防止電壓源兩端短路。防止電流表不經過負載直接接到電壓源上。3. 注意電壓、電流表讀數的正負應如實記錄。六、實驗報告要求1.實驗報告必須有原始數據記錄單,并有詳細的原始數據記錄。2.根據實驗數據,分別以A、D兩點為參考點繪制兩個電位圖。3.完成數據表格中的計算值及誤差。4.選定一個節點和一個回路,用實
27、驗數據驗證基爾霍夫定律。5.根據實驗數據,理解電位的相對性和電壓的絕對性,總結電位相對性和電壓絕對性的原理,小結對基爾霍夫定律的認識,分析誤差。6.請勿用坐標紙繪圖,請保持報告整潔字跡工整。實驗二 受控源的性質研究(驗證性實驗)一、實驗目的 通過測試受控源的外特性及其轉移參數,進一步理解受控源的物理概念,加深對受控源的認識和理解。二、實驗原理電源分為獨立電源(如電池、 發電機等)與非獨立電源(受控源)。獨立源的電勢Es或恒流源的電流Is是某一固定的數值或是時間的某一函數,它不隨電路其余部分的狀態而變;受控源的電勢或電流是隨電路中控制支路的電壓或電流而變的。受控源是電源,其電壓或電流不隨負載變化
28、而改變。受控源是四端器件,或稱為雙口元件。它有一對輸入端(U1、I1)和一對輸出端(U2、I2)。兩種受控電壓源(即電壓控制電壓源VCVS和電流控制電壓源CCVS)兩種受控電流源(即電壓控制電流源VCCS和電流控制電流源CCCS)。見圖3-2-1,圖3-2-2,圖3-2-3,圖3-3-4。當受控源的輸出電壓(或電流)與控制支路的電壓(或電流)成正比時,則稱該受控源是線性的。受控源的控制端與受控端的關系式稱為轉移特性。四種受控源的轉移函數參量的定義如下:(1) 壓控電壓源(VCVS):U2f(U1),U2/U1 稱為轉移電壓比(或電壓增益)。(2) 壓控電流源(VCCS):I2f(U1),gmI
29、2/U1 稱為轉移電導。(3) 流控電壓源(CCVS):U2f(I1),rmU2/I1 稱為轉移電阻。(4) 流控電流源(CCCS):I2f(I1),I2/I1 稱為轉移電流比(或電流增益)。 圖3-2-1 VCVS 圖3-2-2 VCCS 圖 3-2-3 CCVS 圖3-2-4 CCCS三、實驗設備序號名稱數量備注1穩壓、穩流源1DG042直流電壓、電流表1DG31-23可變電阻箱1DG09四、實驗內容1.測量受控源VCVS的轉移特性U2f(U1)及負載特性,實驗線路如圖3-2-1。(1)固定RL2K,調節穩壓電源輸出電壓U1,測量相應的U2值,繪制轉移特性曲線U2f(U1)。 U1(V)1
30、1.522.533.544.5U2(V)(2)保持U13V,調節RL可變電阻箱的阻值,測出相應的U2及IL。RL()0.5K1K1.5K2K2.5K3K3.5K4KU2(v)IL(mA)2.測量受控源VCCS的轉移特性 I2f(U1)及負載特性,實驗線路如圖3-2-2。(1) 固定RL2K,調節穩壓電源輸出電壓U1,測量相應的I2值,繪制轉移特性曲線I2f(U1)。U1(V)11.522.533.544.5gmI2(mA)(2)保持U13V,調節RL可變電阻箱的阻值,測出相應的I2及UL。RL()0.5K1K1.5K2K2.5K3K3.5K4KI2(mA)UL(v)3.測量受控源CCVS的轉移
31、特性 U2f(I1)及負載特性,實驗線路如圖3-2-3。(1)固定RL2K,調節恒流電源輸出電流I1,測量相應的U2值,繪制轉移特性曲線U2f(I1)。I1(mA)11.522.533.544.5rmU2(V)(2)保持I13mA,調節RL可變電阻箱的阻值,測出相應的U2及IL。RL()0.5K1K1.5K2K2.5K3K3.5K4KU2(v)IL(mA)4.測量受控源CCCS的轉移特性 I2f(I1)及負載特性,實驗線路如圖3-2-4。(1)固定RL2K,調節恒流電源輸出電流I1,測量相應的I2值,繪制轉移特性曲線I2f(I1)。I1(mA)11.522.533.544.5I2(mA)(2)
32、保持I13mA,調節RL可變電阻箱的阻值,測出相應的I2及UL。RL()0.5K1K1.5K2K2.5K3K3.5K4KI2(mA)UL(V) 五、實驗注意事項1.使用可變電阻箱時不要將電阻箱電阻值置零接入電路中。2.用恒流源供電的實驗中,不要使恒流源的負載開路。六、實驗報告要求1.實驗報告必須有原始數據記錄單,并有詳細的原始數據記錄。2.根據實驗數據,繪出四種受控源的轉移特性曲線,并求出相應的轉移參量。3.對實驗的結果及誤差作出合理的分析和結論, 總結對四種受控源的認識和理解。4.請勿用坐標紙繪圖,請保持報告整潔字跡工整。實驗三 電壓源與電流源的性質研究(驗證性實驗)一、實驗目的1.掌握電源
33、外特性的測試方法。2.驗證電壓源與電流源等效變換的條件。二、實驗原理1、恒壓源:一個直流穩壓電源在一定的電流范圍內,具有很小的內阻。故在實際應用中,常將它視為一個理想的電壓源,即其輸出電壓不隨負載電流而變。其外特性曲線,即其伏安特性曲線Uf(I)是一條平行于I軸的直線。2、恒流源:同理一個直流電源在一定的電壓范圍內,具有很大的內阻。故在實際應用中,常將它視為一個理想的電流源,即其輸出電流不隨負載而變。其外特性曲線,即其伏安特性曲線If(U)是一條平行于U軸的直線。一個實用的恒流源在一定的電壓范圍內,可視為一個理想的電流源。3、實際電源:一個實際的電壓源(或電流源), 其端電壓(或輸出電流)不可
34、能不隨負載而變,因它具有一定的內阻值。故在實驗中,用一個小阻值的電阻(或大電阻)與穩壓源(或恒流源)相串聯(或并聯)來摸擬一個實際的電壓源(或電流源)。一個實際的電源,就其外部特性而言,既可以看成是一個電壓源,又可以看成是一個電流源。若視為電壓源,則可用一個理想的電壓源Us與一個電阻Ro相串聯的組合來表示;若視為電流源,則可用一個理想電流源Is與一電導Go相并聯的組合來表示。如果這兩種電源能向同樣大小的負載供出同樣大小的電流和端電壓,則稱這兩個電源是等效的,即具有相同的外特性。一個電壓源與一個電流源等效變換的條件為:IsUsRo,Go1/Ro 或 UsIsRo,Ro 1/Go 。 如圖3-3-
35、1所示。圖3-3-1實際電壓源不能短路,實際的電流源不能開路。三、實驗設備序號名稱數量備注1穩壓、穩流源1DG042實驗電路、可變電阻箱1DG05,DG093直流電壓、電流表1DG312四、實驗內容1.測定理想電壓源與實際電壓源的外特性(1)按圖3-3-2接線。將Us調節為12V。調節R2,令其阻值由大至小變化,記錄兩表的讀數。圖 3-3-2RL(K)0.511.522.533.5U(V)I(mA) 注:RL=R1+R2,R1為短路保護電阻,R2為可變電阻箱,測量需將實驗電路中內阻RO短路。(2) 按圖3-3-3接線,虛線框可模擬為一個實際的電壓源。調節R2,令其阻值由大至小變化,記錄兩表的讀
36、數。圖 3-3-3RL(K)0.511.522.533.5U(V)I(mA)注:RL=R1+R2,R1為短路保護電阻,R2為可變電阻箱。2.測定理想電流源與實際電流源的外特性(1)按圖3-3-4接線。Is為直流恒流源,調節其輸出為10mA,調節RL,記錄兩表的讀數。圖3-3-4RL(K)0.511.522.533.54U(V)I(mA)注:實驗電路內阻RO無法斷路,實驗電路需自行構建連接。(2)按圖3-3-5接線,虛線框可模擬為一個實際的電壓源。調節R2,令其阻值由大至小變化,記錄兩表的讀數。圖3-3-5RL(K)0.511.522.533.54U(V)I(mA)注:實驗電路中存在內阻R0,R
37、0=120。3.測定電源等效變換的條件 先按圖3-3-6線路接線,記錄線路中兩表的讀數。然后按圖4-7接線。調節恒流源的輸出電流IS,使兩表的讀數與圖4-6時的數值相等,記錄Is之值,驗證等效變換條件的正確性。圖3-3-6圖 3-3-7五、實驗注意事項1.在測電壓源外特性時,務必接入保護電阻R1。使用電流源時,不要使恒流源的負載開路。2.換接線路時,必須關閉電源開關。六、實驗報告要求1.實驗報告必須有原始數據記錄單,并有詳細的原始數據記錄。2.根據實驗數據繪出實際電壓電流源的四條外特性曲線。U=F(i),I=F(u)3.從實驗結果,驗證電源等效變換的條件并總結、 歸納各類電源的特性。4.請勿必
38、用坐標紙繪圖,請保持報告整潔字跡工整。實驗四 疊加原理的驗證(驗證性實驗)一、實驗目的1.通過實驗來驗證線性電路中的疊加原理以及其適用范圍。2.學習直流儀器儀表的測試方法。二、實驗原理 疊加原理指出:線性電路,在有多個獨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線性電路中,通過每一個元件的電流或其兩端的電壓,可以看成是由每一個獨立源單獨作用時在該元件上所產生的電流或電壓的代數和。 疊加原理適用于線性電路,如果網絡是非線性的,疊加原理不適用。實驗電路含有一個非線性元件(二極管或穩壓管),疊加原理不適用,如果將二極管或穩壓管換成一線性電阻,則可以運用疊加原理。線性電路的齊次性是指當激勵信號(某獨立源的值)增加或減小K 倍時
39、,電路的響應(即在電路其他各電阻元件上所建立的電流和電壓值)也將增加或減小K倍。三、實驗設備序號名稱數量備注1穩壓、穩流源1DG042直流電路實驗1DG053直流電壓、電流表1D31-2四、實驗內容實驗線路如圖3-4-1所示。圖3-411.按圖3-4-1,取U1+12V,U2調至+6V。2.U1電源單獨作用時(將開關S1撥至U1側,開關S2撥至短路側),用直流數字電壓表和毫安表(接電流插頭)測量各支路電流及各電阻元件兩端的電壓,數據記入表格中。3.U2電源單獨作用時(將開關S1撥至短路側,開關S2撥至U2側),重復實驗步驟2的測量和記錄。4.令U1和U2共同作用時(將開關S1和 S2分別撥至U
40、1和U2側),重復上述的測量和記錄。表4-1線性疊加定理數據記錄表 測量項目實驗內容I1(mA)I2(mA)I3(mA)UAB(V)UCD(V)UAD(V)UDE(V)UFA(V)U1單獨作用U2單獨作用U1、U2共同作用5.將R5換成一只二極管1N4001(即將開關S3撥至二極管側),重復步驟4的測量過程,記錄數據。表4-2非線性疊加定理數據記錄表 測量項目實驗內容I1(mA)I2(mA)I3(mA)UAB(V)UCD(V)UAD(V)UDE(V)UFA(V)U1單獨作用U2單獨作用U1、U2共同作用五、實驗注意事項1.當U1短路時,將開關S1撥至短路側,此時U1將不在電路中,測量電壓UFA
41、時應注意F點的鏈接。當U2短路時,將開關S2撥至短路側,此時U2將不在電路中,測量電壓UAB時應注意B點的鏈接。2.請勿將電壓源短路鏈接。六、實驗報告要求1.實驗報告必須有原始數據記錄單,并有詳細的原始數據記錄。2.對于線性元件電路,通過測量數據計算誤差。3.根據實驗數據表格,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實驗結論,即驗證線性電路的疊加性。4.請保持報告整潔字跡工整。實驗五 戴維南定理的驗證(驗證性實驗)一、實驗目的1. 驗證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的正確性,加深對該定理的理解。2. 掌握測量有源二端網絡等效參數的一般方法。二、實驗原理任何一個線性含源網絡,如果僅研究其中一條支路的電壓和電流,則可將電
42、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個有源二端網絡(或稱為含源一端口網絡)。戴維南定理指出:任何一個線性有源網絡,總可以用一個電壓源與一個電阻的串聯來等效代替,此電壓源的電動勢Us等于這個有源二端網絡的開路電壓Uoc, 其等效內阻R0等于該網絡中所有獨立源均置零(理想電壓源視為短接,理想電流源視為開路)時的等效電阻。諾頓定理指出:任何一個線性有源網絡,總可以用一個電流源與一個電阻的并聯組合來等效代替,此電流源的電流Is等于這個有源二端網絡的短路電流ISC,其等效內阻R0定義同戴維南定理。Uoc(Us)和R0或者ISC(IS)和R0稱為有源二端網絡的等效參數。開路短路法測R0,在有源二端網絡的端口處,用電壓表直
43、接測其開路電壓Uoc,然后再用電流表直接測其短路電流Isc,則等效內阻為 R0=Uoc/Isc三、實驗設備序號名 稱數量備 注2穩壓、穩流源1DG 043實驗電路、可變電阻箱1DG05,DG094直流電壓、電流表1DG31-2四、實驗內容1.用開路電壓、短路電流法測定戴維南等效電路的Uoc、R0和諾頓等效電路的Isc、R0,按圖3-5-1(a)接入穩壓電源Us = 12V和恒流源Is = 10mA,不接入RL。測出Uoc和Isc,并計算出R0。(測UOC時,不接入毫安表。)將測量數據填入表中。Uoc(v)Isc(mA)R0=Uoc/Isc()2.原二端口網絡外特性按圖3-5-1(a)接線,并接
44、入RL。改變RL阻值,測量電阻RL兩端的電壓及通過的電流值。RL(K)12345678U(v)I(mA)3.驗證戴維南定理按3-5-1(b)構建電路,注意電壓源為測得的Uoc,R0為計算出的內阻,改變RL阻值,測量電阻RL兩端的電壓及通過的電流值。RL(K)12345678U(v)I(mA) (a) (b)圖3-5-14.驗證諾頓定理按3-5-2構建電路,注意電流源為測得的Isc,R0為計算出的內阻,改變RL阻值,測量電阻RL兩端的電壓及通過的電流值。圖3-5-2RL(K)01234567U(v)I(mA)五、實驗注意事項1.連接原二端口網絡的電壓源與電流源時,應注意電源的正負極。2.在構建戴
45、維南、諾頓等效電路時,避免電壓源的短路和電流源的開路。3.在戴維南、諾頓等效電路中的內阻R0為計算出的值,實驗掛箱上無此電阻,需要用DG09掛箱上的電位器提供阻值,阻值需要用萬用表測得,使用萬用表時需要調節到相對應的量程檔位上。 六、實驗報告要求1.實驗報告必須有原始數據記錄單,并有詳細的原始數據記錄。2.通過實驗數據繪制源二端口網絡電路、戴維南等效電路、諾頓等效電路中電阻RL的電壓電流外特性曲線。U=F(RL), I=F(RL),共六副曲線圖。3.根據實驗數據表格,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實驗結論,即戴維南、諾頓定理。4.請勿用坐標紙繪圖,請保持報告整潔字跡工整。實驗六 RC一階電路響應的
46、測試(驗證性實驗)一、實驗目的1. 測定RC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零狀態響應及全響應。2. 學習電路時間常數的測量方法。3. 掌握有關微分電路和積分電路的概念。二、實驗原理動態網絡的過渡過程是十分短暫的單次變化過程。要用普通示波器觀察過渡過程和測量有關的參數,就必須使這種單次變化的過程重復出現。為此,我們利用信號發生器輸出的方波來模擬階躍激勵信號,方波輸出的上升沿作為零狀態響應的正階躍激勵信號;方波的下降沿作為零輸入響應的負階躍激勵信號。只要選擇方波的重復周期遠大于電路的時間常數,那么電路在這樣的方波序列脈沖信號的激勵下,它的響應就和直流電接通與斷開的過渡過程是基本相同的。圖3-6-1(b)所示的 RC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響應分別按指數規律衰減和增長,其變化的快慢決定于電路的時間常數。時間常數的測定方法: 用示波器測量零輸入響應的波形如圖3-6-1(a)所示。 根據一階微分方程的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酒店經營管理師考試知識點總結試題及答案
- 再熱汽輪機組旁路控制系統(熱工儀表自動控制)
- 2024年質量目標制定方法試題及答案
- 商務禮儀師考試中的行業案例分析方法提升試題及答案
- 酒店經營管理師的在線學習與提升路徑試題及答案
- 智能運輸系統的應用研究試題及答案
- 心理調節技巧2024年商務禮儀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焊接新技術對市場的影響分析試題及答案
- 交通法規更新的背景與必要性試題及答案
- 電氣工程師資格證書考試命題方式的變化與應對分析試題及答案
- 部隊道路交通安全法
- 農業昆蟲學-形考測試一-國開(ZJ)-參考資料
- 2024-2030年電線電纜產業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化工廠拆除施工方案
- 大米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剪叉式液壓升降機畢業設計
- 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培訓課件
- 《功能性食品開發與應用》課件-維持血糖健康水平功能食品的開發與應用
- 12G614-1 砌體填充墻結構構造
- 2024年鄉村振興(產業、文化、生態)等實施戰略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Q195L板坯工藝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